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合集下载

职业病赔偿案例分析

职业病赔偿案例分析

职业病赔偿案例分析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60万人因职业病而死亡,其中中国占了很大的比例。

职业病给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也加重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职业病赔偿制度应运而生。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病赔偿制度的具体运行情况,在此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

案例一:工人患有职业肺病某工矿企业的工人小王在工作岗位上长时间接触尘肺等有害物质,导致其患有职业肺病。

经医院诊断,小王的职业肺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导致的,且已经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

小王根据法律规定提出了职业病赔偿申请。

经过调查,工矿企业确实存在未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职业病的现象,并且未履行对职业病防治的法律义务。

法院最终判决工矿企业向小王支付赔偿金、医疗费和误工费等。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工人小王患上职业肺病的原因是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他符合了职业病赔偿的条件。

工矿企业未能履行对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承担了赔偿责任。

案例二:公司管理不善导致工人患有职业病某家钢铁公司管理不善,导致工人们长期接触到高温、高噪音、有害物质等,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其中一位工人小李患有职业性听力损失。

小李经医院诊断,其听力损失与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小李提出了赔偿申请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法院判决钢铁公司支付赔偿金、医疗费和误工费等,以保护小李的合法权益。

这个案例暴露出了公司管理不善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钢铁公司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工人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导致工人患上职业病。

公司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三:农民工患上职业皮肤病农民工小张在一家化工厂工作,由于长时间接触化学物质,小张患上了职业皮肤病。

小张提出了职业病赔偿申请,但化工厂拒绝承认这是工作环境导致的职业病,企图逃避法律责任。

小张通过法律途径,聘请了律师帮助其维护权益。

最终法院判决化工厂支付小张赔偿金、医疗费和误工费等,因为化工厂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犯有失职。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接触特定的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职业病的案例,探讨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某电子厂的员工小李,长期在精密电子元件的生产线上工作。

由于工作需要,他需要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

慢慢地,小李发现自己经常头晕、恶心、食欲下降,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医生的诊断,小李被确诊为有机溶剂中毒,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职业病。

这个案例中,小李的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导致的。

有机溶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员工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就容易患上有机溶剂中毒。

因此,为了预防类似的职业病案例发生,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机溶剂的管理,采取替代品或者封闭式生产工艺,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挥发。

其次,在生产现场应该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保证作业场所的空气清新,减少有机溶剂的浓度。

同时,员工应该佩戴防护用具,比如口罩、手套等,减少有机溶剂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侵害。

另外,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

总的来说,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特定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对患者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企业需要加强对有毒、有害因素的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做好防护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职业病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职业病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职业病事故是在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和意外事故。

职业病事故不仅对受害者本人造成了伤害,也对企业和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职业病事故案例以及从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事故案例一某工程公司的一名工人,在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了几小时。

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和高温环境,该工人突感头晕、恶心,并最终晕倒在地。

工人被紧急送医,最终诊断结果显示他患有中暑。

心得体会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时间应该适当控制,以避免引发职业病。

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身体中暑,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需要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

员工应该了解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以及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应对措施。

3.工作场所应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应该配备适合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和帽子,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高温的伤害。

事故案例二一家化工公司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

爆炸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大面积建筑物倒塌。

调查显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未能严格按照化学品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并未尽到安全防范措施。

心得体会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严格按照化学品管理规定进行操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很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

2.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化工企业中,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应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提高事故防范的能力。

3.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员工应该了解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化学品和遇到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及其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看出预防职业病事故的重要性。

预防职业病事故需要从公司和员工两方面共同努力。

公司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

员工则需要充分认识职业病和事故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工作]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工作]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案例(一)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

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

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

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

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

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

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

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

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

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

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 以上,均蒸发在此车间内。

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1.指出造成此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12.如何防止再发生这类严重事故?资料来源:上海医科大学沈贻谔提供职业中毒案例(二)案例于××,男、23岁,蚌埠某化工厂工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职业中毒案例也逐渐增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职业中毒进行深入讨论,探究其危害和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职业中毒案例。

某工厂的工人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导致多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是由于有机溶剂引起的中毒。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提醒了企业和员工对职业中毒的重视。

职业中毒的危害不可小觑。

首先,职业中毒会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其次,职业中毒会给企业带来生产安全隐患,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引发事故。

更为严重的是,职业中毒还会给社会增加医疗负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中毒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职业中毒呢?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

其次,员工也应增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中毒的风险。

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职业中毒的监管和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参与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

总之,职业中毒是一个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对工人、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管理,才能有效减少职业中毒案例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预防职业中毒而努力。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

第九童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案例一办公室里的“职业病”[案情介绍]甲,女,30岁,某企业办公室打字员。

2005年8月5日,甲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咨询,自述参加工作5年多来,一直在企业办公室担任打字员,由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患上了“干眼症”、颈椎病等疾。

病,而且近来症状有所加重,经常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

现在企业正在裁减人员,自己这半年由于此病经常请假,所以很有可能要被裁掉。

甲咨询:自己感觉所患的病与自己的职业有关,是否可以享受职业病待遇?企业在裁员时能不能对她有些照顾?[案情分析]本案的焦点在于甲从事电脑工作患上的“干眼症”、颈椎病是否属于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职业病,亦称为职业性疾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卣于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身体上出现一定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作业能力,甚至丧失全部劳动能力.而狭义的职业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通常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i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可以诊断为职业病,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的,是狭义的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我国卫生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了现阶段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等,共10大类,115种.可见,在我国现阶段,构成“法定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必须属于法定的职业病病种。

本案中甲某所患疾病应该说与其从事的职业活动有关,但却不在国家公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范围中,因此是不能诊断为职业病的,也不能享受职业病待遇。

职业病典型案例教育(3篇)

职业病典型案例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职业病案例,为大家进行职业病典型案例教育。

二、案例背景某市某工厂是一家从事金属加工的企业,该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如粉尘、噪音、高温等。

由于企业未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中患上了职业病。

三、案例经过1. 发病员工:小王,男,25岁,从事金属加工工作已3年。

2. 病情描述:小王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金属粉尘,且未佩戴防护口罩。

近期,他出现了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矽肺病。

3. 原因分析:企业未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且未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此外,企业未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导致员工缺乏职业病防护意识。

四、案例启示1.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

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价,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

2.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并指导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3. 劳动者应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劳动者在工作中若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企业报告,并寻求医疗帮助。

4.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对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企业,应依法进行处罚。

五、案例总结这起职业病案例充分暴露了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劳动者和政府部门应共同努力,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1. 企业应加大投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2. 劳动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政府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问题讨论
指出造成此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何防止再发生类似严重的事故?

直接原因

维修部员工孔令滨在未对危险化学品槽 罐采取强制通风置换、罐内气体分析检 测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佩戴不符合要 求的防护用品,进入罐内进行清罐和陈 林未穿戴防护用品进罐救助。
间接原因


周村恒通维修部不具备危险化学品槽罐车清罐条件, 超范围经营危险化学品槽罐车清罐业务; 负责人陈林指使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能力的孔令滨 进入罐内,对危险化学品槽罐车进行清罐; 淄博市周村鲁顺交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不健全,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未建立相应 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危险化学品槽罐车清罐工作和清 罐地点规定不明确; 车主王凯对驾驶员、押运员管理不到位,致使驾驶员 张展和押运员张海滨将危险化学品槽罐车擅自交由无 危化品清罐条件的周村恒通维修部进行清罐,并且未 将清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措施告知清罐人员, 未尽到运输全过程的监管职责。
问题讨论1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 么?其接触机会有哪些? 2、要确定其为职业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案例2(续)
患者自诉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 库管理员工作,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每天都在仓库 工作,仓库中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 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为120 mg/m3 ,最 高达360mg/m3,是标准值(6mg/m3 )20-30倍, 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 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设备。无在岗期间健康检 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 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 汽油、醋酸乙酯等为有毒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 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导致身体出现疾病或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是由特定的职业因素引起的,它们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职业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小张,男,28岁,某化工企业职工。

小张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已有5年时间,长期接触化学品,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最近,小张感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经过医院检查,诊断为职业性肺部疾病。

经了解,小张长期接触的化学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导致了他的肺部受到了损害,出现了职业病症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业病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职业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职业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测,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员工在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侵害。

另外,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职业病的过程中,企业和员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员工要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保护好员工的健康。

综上所述,职业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员工健康的疾病,预防职业病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案例三

职业病案例三

某部防化部队带着防毒面具下到池底部,测定
现场环境空气中H2S的浓度,在池底部不同部位
进行了四次测定,其结果:硫化氢浓度在
1000mg/m3~2000mg/m3。用筐子先后将两只健康 的鸡用绳子悬于池底部,发现鸡在20s内昏倒。
【问题讨论4】 6.指出造成此次重大事故的经验教训,应采取 什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问题讨论2】 3.如果连续有多人昏倒在某工作现场,应采取 那些紧急救援措施,防止人员继续伤亡?
1、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 2、对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吸 心跳恢复后应尽快进行高压氧疗,并积极给予对症和 支持治疗。
据事后经调查,工人在昏迷前,均感池内有 一种臭鸡蛋样气味,鼻子发酸,咽部辣苦,眼 发胀,流泪,头痛,恶心,四肢无力,全身发 麻,随后昏倒。调查人员了解到生产纸的原料 为麦草,再加上一定量的硫化碱和水。麦草为 碳氢化物,与硫化碱生成硫化氢气体,加之纸 浆在贮浆池放了一个多月,故高度怀疑为急性 硫化氢中毒。
(一)根除毒物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 2.改善操作技术和生产设备。 3.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 (二)降低毒物浓度 1.尽可能密闭生产,采取遥控或隔离的方法,减少 人体接触。 2.注意好通风排毒,多装点排风装置。 (三)个人防护 工作时穿好防毒的物品,如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5.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时,应采取那些急救 措施?其中关键措施是什么?
(1)迅速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 (2)积极防治脑水肿、肺水肿,早期、足量、短 程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中度以上中毒应尽快 进行高压氧治疗。 (3)对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吸 心跳恢复后应尽快进行高压氧治疗并积极给予对 症和支持治疗。 关键措施是

职业病的工伤案例分析

职业病的工伤案例分析

职业病的工伤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职工受到不同类型的职业病侵害。

职业病给职工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将对一起职业病的工伤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

二、案例描述该案例涉及一名工作多年的矿工小李。

小李在一家煤矿工作,长时间接触煤炭和煤尘等有害物质,且作业环境潮湿而寒冷。

由于工作需要,小李每天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耳塞,以保护自己的听力。

然而,由于工作场所安全设施缺乏、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小李的职业健康开始受到严重威胁。

三、职业病诊断经过多次体检和医生的诊断,小李被确诊患有喉部疾病和中度聋。

医生指出,煤尘长时间的暴露导致喉部受损,而长时间使用耳塞则加剧了他的听力问题。

小李的病情已经到了需要停止工作的程度,他对此感到十分沮丧。

四、工伤认定小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经过调查取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小李的疾病属于职业病,并将其认定为工伤案例。

根据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小李将享受工伤保险的各项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伤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偿金。

此外,小李可以选择就业变动或提前退休,并获得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五、职业病防控措施职业病工伤案例的发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他们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安全设施改善: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检查和改造,提供充足的通风设备和防护装备,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工会监督:工会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组织,应当积极履行职责,监督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4. 定期体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条件不当,导致工作者身体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职业中毒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讨论职业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小李是一家化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包括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小李每天都暴露在有毒气体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有机溶剂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小李长期暴露在有毒化学品中,导致了职业中毒。

化工厂应该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张三是一名矿工,他长期在地下煤矿工作,吸入了大量的煤尘。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除尘设备,张三每天都暴露在粉尘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尘肺病,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矿工长期吸入粉尘导致了职业中毒。

煤矿应该加强对粉尘的控制,提供良好的除尘设备,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矿工吸入粉尘的可能性。

案例三: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重金属王五是一名工厂的工人,他长期接触重金属,比如铅、汞等。

由于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王五每天都暴露在重金属中。

慢慢地,他开始出现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这个案例中,工厂应该加强对重金属的管理,提供良好的防护措施,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工人接触重金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职业中毒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企业应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

《职业病案例讨论》课件

《职业病案例讨论》课件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如符 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方向盘 等,以减轻肌肉骨骼系统的负
担。
加强锻炼,特别是针对容易疲 劳的肌肉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锻
炼。
注意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 善,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
整工作台高度等。
04
案例三:职业性肿瘤
案例描述
01
患者李某,男,45岁,从事石棉加工行业20余年, 近期被诊断为肺癌。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
改善生产环境,加强通风 排气措施,减少有毒物质 的暴露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及早发现职业病患者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佩 戴防毒面具、手套、防护 服等
感谢观看
THANKS
职业病案例讨论
目 录
• 职业病概述 • 案例一:尘肺病 • 案例二: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 案例三:职业性肿瘤 • 案例四:职业性化学中毒
01
职业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劳动 条件等因素导致的特定职业人群 中出现的疾病或健康问题。
分类
职业病主要分为物理性、化学性 、生物性、心理性等类型,每种 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致病因素和临 床表现。
02 长期从事货运工作,经常长时间驾驶货车,导致 出现腰痛、肩颈疼痛等症状。
03 经过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病因与病理机制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如长时间 驾驶、久坐等,导致肌肉疲劳和
紧张。
重复性动作和过度使用某些肌肉 群,如频繁使用手臂、肩膀等,
增加了肌肉骨骼系统的负担。
工作环境中的不良姿势和缺乏适 当的休息,进一步加剧了肌肉骨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职业病认定的职业病例分析

职业病认定的职业病例分析

职业病认定的职业病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一定的有害因素导致的一类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对于职业病的认定,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标准和程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职业病案例,来介绍职业病认定的过程和方法。

一、尘肺病的职业病认定案例张某是一名农民工,长期在一个水泥厂工作,负责搬运和处理原料。

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张某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

他被诊断出患有尘肺病。

针对这一案例,职业病认定部门进行了如下的考察和分析:1. 工作环境评估:职业病认定部门先调查了张某所在水泥厂的工作环境,并测量了粉尘浓度。

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和工作时间均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

2. 个人接触史:通过面谈和调查,确认张某在水泥厂长期从事搬运和处理原料的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粉尘。

3. 体检和医学评估:张某接受了全面的体检和呼吸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与尘肺病症状相关的肺功能下降。

基于以上资料,职业病认定部门将张某的病情认定为尘肺病,并依法为他提供相关的医疗和经济补偿。

二、化学中毒的职业病认定案例李某是一名工厂的化学品操作员,负责处理有机溶剂。

在执行工作时,他没有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导致长期接触到有机溶剂,逐渐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李某向职业病认定部门申请认定为职业病,部门进行了如下的调查和评估:1. 工作环境评估:职业病认定部门对李某所在工厂的工作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发现有机溶剂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

2. 个人接触史:通过调查和面谈,确认李某长期从事有机溶剂操作工作,并未佩戴有效的防护设备。

3. 医学评估:李某接受了全面的医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身体中存在有机溶剂相关的指标异常。

综合以上资料和调查结果,职业病认定部门认定李某患有与有机溶剂相关的中毒,为他提供了相关的医疗和补偿。

三、职务性听力损伤的职业病认定案例王某是一名工厂的机修工,负责维护各种机械设备。

由于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他逐渐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

王某向职业病认定部门提出申请,部门对其进行了如下的病情认定过程:1. 工作环境评估:职业病认定部门对王某所在工厂的噪音环境进行了检测,发现噪声超过国家标准。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些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处于高压、高温、高噪音等不良环境中,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职业病。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职业中毒案例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职业中毒案例,对职业中毒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化工厂工人的职业中毒。

某化工厂的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导致多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化学中毒。

这些工人由于长期在高浓度有毒气体环境下工作,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这一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化工厂工人劳动保护的讨论。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IT行业的职业中毒。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行业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就业首选。

然而,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还可能造成颈椎、腰椎等部位的损伤。

此外,IT行业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也容易导致情绪失衡、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都是IT行业职业中毒的表现。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医护人员的职业中毒。

医护人员长期接触各种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容易受到感染或者吸入有毒气体,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高强度工作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职业中毒的情况。

以上案例表明,职业中毒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化工厂工人,应当加强对有毒化学物质的防护措施,减少工人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有毒气体的情况;对于IT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当注意调整工作状态,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对于医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受到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职业中毒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加强对职业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才能有效地减少职业中毒案例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职业中毒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

职业病案例分析导言: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中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职业病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环境或工作方式导致的疾病,给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职业病案例,探讨职业病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对工作者的影响。

案例分析:在福建某纺织厂,一个名叫小明的工人因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而患上了职业性喉咙病。

小明从事纺织机械的维修工作已经有5年时间了,而纺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强度噪音是导致他职业性喉咙病的主要原因。

小明的喉咙病症状包括声音沙哑、咳嗽及喉咙疼痛等,这不仅给他的工作造成了困扰,也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职业病成因分析:职业病的成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小明的案例中,噪声是导致他职业性喉咙病的主要因素。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会造成耳膜受损、听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对于纺织厂这样的工作环境来说,由于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工人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不可避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可能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因素,如化学物品的接触、粉尘、辐射等,这些危害因素都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对工作者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纺织厂应采用降噪设备,控制噪声在工作环境中的传播,减少工人对噪音的暴露时间。

其次,工人应佩戴防噪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噪声对耳膜的刺激。

此外,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对工作者的影响:职业病对工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职业病会直接影响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喉咙疼痛和咳嗽等症状会干扰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其次,职业病给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患者常常感到疲倦、精神不振,甚至会对其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困扰。

最重要的是,职业病可能会给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阻碍,甚至迫使他们提前退休或换工作,这将对其个人经济和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的现象。

职业中毒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职业中毒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工厂化学品泄漏事件。

在某化工厂,由于管道泄漏,大量有毒化学品被释放到空气中。

工厂员工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医生诊断,发现员工中毒,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事后调查发现,工厂对化学品泄漏的风险评估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互联网公司员工工作压力过大。

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员工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加班成为常态,导致员工身心俱疲,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些员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职业中毒的员工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身体调理,以恢复健康。

案例三,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长期接触各种有害物质,如药物、化学试剂和病人的体液等。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容易受到职业中毒的影响,出现头晕、恶心、皮肤过敏等症状。

他们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中毒的风险。

这些案例反映了职业中毒在不同行业和岗位中的存在,其原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不安全、工作压力过大、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

职业中毒给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一定损失。

为了预防职业中毒,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条件符合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其次,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另外,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最后,建立健全的职业中毒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中毒事件,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的赔偿案例分析

职业病的赔偿案例分析

职业病的赔偿案例分析职业病是指在从事特定工作或从事特定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导致的疾病,因其与工作活动的特殊关联性,使得工作者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本文将分析一例职业病赔偿案例,探讨赔偿的相关问题。

案例背景:张某在一家化学工厂从事多年工作,经常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由于相关防护设施不完善,张某渐渐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经医院诊断,他确诊患有职业性支气管炎。

赔偿纠纷:在诊断结果出来后,张某要求工厂方面对自己的职业病进行赔偿。

然而,工厂方面认为张某的职业病与其工作活动无关,并拒绝对其进行赔偿。

因此,双方陷入了一场纠纷。

赔偿标准:职业病的赔偿标准通常由劳动法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雇主对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职业病而造成的损害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赔偿标准还依据于职业病的严重程度和对工作能力的影响。

法律程序:当出现类似赔偿纠纷时,通常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

首先,被害人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申请调查和鉴定,以确立职业病的成因和严重程度。

其次,通过法律途径,被害人可以提起诉讼,并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进行裁决。

案例结果:在本案中,张某委托律师代理其诉讼程序。

律师通过相关证据和法律条款的支持,成功地证明了张某的职业病和工作活动的因果关系。

最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工厂方需对张某进行相应的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资损失等。

经验教训:这起案例揭示了职业病赔偿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条件要严格把控,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其次,雇主在发生职业病赔偿纠纷时应积极与受害员工进行沟通,理解其合理诉求,并对职业病赔偿政策进行充分了解。

最后,雇员在发现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提供支持。

结论:职业病的赔偿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病赔偿的相关问题。

雇主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任何与工作活动有关的职业病都应得到相应的赔偿。

职业病中毒案例讨论肖先生

职业病中毒案例讨论肖先生

职业病中毒案例讨论肖先生
患者肖xx,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两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的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环节,于1993年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C;
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心肺脾肝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

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熔铅锅熔融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汽逸散到空气中。

工人每天工作8h,疑为慢性铅中毒。

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铅烟浓度多次测定在
0.3mg/m3~0.8mg/m3之间,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

入院时检查:尿铅12.5μmol/L,尿ALA80.5μmol/L,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为3.5μmol/L,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职业病案例讨论
职业中毒案例(一)
案例上海市某县一皮鞋厂女工俞某,女,21岁,因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效。

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生嘱咐于4月21日又去该院血液病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

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5月8日因大出血死亡。

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业病有关。

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举行追悼会,与会同车间工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

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至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
3.如果你在一个月内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是何证实你的想法?
4.该院医师为什么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推测其后果如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病难治好,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

乡党委和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者较多。

乡卫生院即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问题]
5.试述职工卫生工作中三级预防的范畴。

乡党委和厂领导组织工人体检属哪一级预防?
6.乡卫生院向县卫生防疫站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此后,县卫生防疫站向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告。

由市卫生防疫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用胶水粘合→缝制→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

制帮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
[问题]
11.指出造成此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12.如何防止再发生这类严重事故?
资料来源:上海医科大学沈贻谔提供
职业中毒案例(二)
案例于××,男、23岁,蚌埠某化工厂工人。

于1980年2月18日中午感头晕、头胀、乏力、上腹部肌肉跳动。

至厂医务室就诊,扎针2次,未见好转。

继而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嗜睡、全身无力、两手发抖、拿物不稳,遂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就诊。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建议该病员精神病院治疗。

患者未去,而症状逐渐加重,两眼视物模糊,并有复视现象,语言不清,走路不稳,跌倒数次,大小便失禁。

至2月26日前后同工段另12名操作工人因陆续出现类似症状不能上班,分别到各市级医院就诊,诊断各异:“精神分裂症”、“胃炎”、“神经衰弱”、“美尼尔征”等。

而工厂医师则怀疑这13名病员的疾病系与车间毒物有关。

[问题]
1.工厂医师为什么怀疑这些病人与车间毒物有关?
2.各医院为什么有这样千差万别的诊断?
3.应如何进一步证实?
工厂医师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一起去该厂调查。

该化工厂系用氯甲烷生产硅油,合成工段操作室面积12m2.内装有6个管道。

经检查发现有2个阀门开关松开。

当时正值严冬季节,室内门窗紧闭。

随即测定室内空气中氯甲烷浓度为3000mg/m3(当时我国尚未公圸氯甲烷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40mg/m3)。

该工段共有操作工13名,三班轮转,其中4名夜班操作工发病较重,均收住院。

内2人在班上昏倒,大小便失禁。

另2人严重头昏、不断出现恶心、呕吐。

其余9名日班工人症状较轻。

13名操作工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在19~38岁之间。

[问题]
4.为什么管道阀门松开而未发现?从对该厂的调查中发现什么问题?说明什么?
5.为什么夜班工人病情较重而日班工人较轻?
患者主诉吸入氯甲烷后感有头晕、头胀、乏力,1~2天后症状加重。

同时出现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呃逆、胸闷、气短、心悸、视力模糊、复视、神志恍惚、肢体麻木、乃至大小便失禁等。

(3)管道阀门无人检查维修。

[问题]
7.亡羊补牢未为晚,工厂领导、医生和工人都应如何从中吸取教训,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故?
资料来源:蚌埠职业病防治所郭振勋提供
职业中毒案例(二)
案例某公社天平厂女保管员刘××于1982年4月16日上午8时半进入地下仓库取物,10多分钟后有人发现她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被救出仓库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入院时为9时半左右,病人当时呼吸浅表、频数、脉微弱、口唇鲜红。

随从人员介绍库内存有机油、煤油、稀料和氢氧化钠等。

医院按急诊苯中毒抢救,见效不大,1小时后医院打电话报告所在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

[问题]
1.根据病人入院的临床表现及工厂所介绍的生产环境你的印象是什么?
2.仓库内储存物种类很多,现场环境不了解,不能肯定为哪种病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3.如是急性职业中毒,报告的要求是什么?不重视职业中毒报告的后果如何?
区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接到电话报告后立即有两位在夫带着测苯的快速检气管去该厂进行调查。

该地下仓库在一间办公室下面,室内地板有一个盖有木板的1.5m2左右的入口,直立一木梯供人上下之用、地下库的面积约为8m2、高2m2,地面为泥土地,比较潮湿,无任何通风措施。

地下库内除有煤油、稀料味外,有明显苦杏仁味。

库内有成桶的机油、煤油和稀料,及两箱白色结晶物,木箱未加盖,箱内结晶物已潮解。

经测定苯浓度仅为痕跡量。

因库内苦杏仁味重,考虑该白色结晶物是氰化物,经与工厂管生产的人员核对,证实该白色结晶物是热处理用的氰化物,而不是氢氧化钠。

根据调查结果,基本肯定该病人为氰化物中毒。

通知工厂封锁现场,该办公室不能进入,防止继续发生中毒。

进入地下库背出病人两位同专虽然当时尚无明显症状,但也进行医学观察。

防疫站医师立即通知医院按氰化物中毒抢救,并同时电话报告市卫生防疫站、市、区劳动局。

[问题]
4.为什么必须进行中毒现场调查?工厂反映的情况为什么必须经过核实?
5.现场调查后判断为氰化物中毒,根据是否充分?应怎样办?
6.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你认为该厂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建立哪些制度?
医院得知是氰化物中毒后,因无解毒药品,速派人去有职业病科的医院要求支援解毒药。

中午12时,才开始用解毒药。

下午1时许患者出现强直性痉挛,每3~5分钟1次,肺部有少数湿罗音,2时半血压、呼吸较平稳,4时输血400ml,晚10时半肺水肿明显,经各种抢救措施无效,于4月17日清晨5时死亡。

[问题]
7.请查阅有关氰化物中毒机制,急性重症氰化物中毒临床表现及抢救工作的关键?
发生事故当天下午卫生防疫站医师佩戴防毒口罩进入地下库采集空气,用氰化物检气管进行鉴定,确定库内空气中氰化物浓度已超过100mg/m3(检气管最高刻度为100mg/m3),超过国家标准(0.3mg/m3)330倍以上,发生事故前地下库不常有人入库工作。

此次事故后关闭五天,市劳动局请矿山救护队同志来协助现场测定和处理。

救护队同志面戴氧气呼吸器进入地下库协助安放采样吸收管和小白鼠,小白鼠入库后立即死亡,地下库空气内氰化物浓度为6577mg/m3,超过国家标准19930倍。

采样后将木箱内的氰分钠和氰化钾分别装入磨口大玻璃瓶内,在库内喷洒了漂白粉和过锰酸钾进行处理。

由于仓库无法通风,进入仓库又不便,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要求工厂停用该仓库。

此后召开了全区工厂医务室和安技干部会,宣传了预防氰化物中毒的知识,并提出了仓库安全要求。


nbsp; [问题]
8.指出造成此次中毒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

9.随着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是否已杜绝了这类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