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口译技能的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口译技能的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从口译特点出发,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简单介绍了口译课堂教学过程中口译技能的教学方法。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口译独立性、综合性等特点要求口译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口译

技巧技能。这就要求在口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训练,注重培养短时记忆和记笔记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模拟口译现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灵活运用双语转换、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关键词】口译技能;课堂;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口译在这种跨文化、跨民族的交际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培养口译人才的任务主要由各高等院校外语学院承担。各高等院校通过技能训练让学生具备口译工作者的基本条件和素质,以满足市场对口译人才的需求。

现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口译列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在其附录ⅰ中对口译课做了如下描述:“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

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课技,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1]。”可见,口译课程是以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课程。

二、口译的特点

口译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口译教学的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口译的特点是有必要的。

1)时效性和即席性。何其莘,仲伟合等教授对口译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概括,指出“口译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这一方面表现在讲话人话语的一次性和转瞬即逝,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译员译语生成的即时性。为了保证交际双方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顺畅和有效的传递,译员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理解和传输任务。[2:5]”

2)独立性。口译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活动。大多数口译人员无法自主选择工作地点,且在多数情况下要独立完成口译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受时间地点场合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译员只能借助对主题的了解及已获得的认知知识,快速分析讲话人的讲话,对信息做出判断,然后合乎逻辑地表达信息。因此,译员必须具备处理随时可能碰到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内容多元性和广泛性。译员在口译工作中要应对的信息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复杂多变。尽管译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专家,且可能对话题和相关知识做了精心准备,但在

口译过程中依然可能会遇到陌生的术语,或是无法译出的双关语、笑话等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信息。所以,译员还必须是个“百晓生”,以应不时之需。

4)译员技能综合性。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视”是指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听”是指译员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地方口音及不同语速的话语能力。“说”是指译员能够用双语进行流利表达的能力。“写”是指译员能够快速记笔记的能力。“读”是指译员在视译时能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译员技能综合性特点给口译学习者日常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底,是无法成为优秀的口译译员[2:9]。

三、口译技能的课堂教学

如果外语教学是辅助学生获得外语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那么,口译教学应该是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因此,口译课堂教学应是一门集理论技巧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一身的专业技能课,应遵循的原则是:讲解口译的理论和程序,配合合理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根据笔者的经验,认为口译技能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加强训练:

1)听力和逻辑分析

口译的第一步是听。口译中的听是为了听词取意,得“意”忘

“言”。具体的听词取意的方法有:抓住意义单位和关键词,确定主语,谓语最小化,领会文化负载词的真是含义等[2]。但对于口译初学者而言,往往只是听懂了字词,却没有理解意义,因此,在口译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可分为精听和泛听两种方法。精听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摸清规律,掌握听词取意的方法,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分析话语信息。泛听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较强的语感,熟悉各种题材和各地方口音。此外,还要加强听力的逻辑分析训练。由于讲话者的讲话一瞬即逝,译员必须要在瞬间听清并理解全部内容。因此,边集中精力听边作笔记,边思考分析边迅速转换,也是教学时应着重加强的方面。训练的节奏要循序渐进,听力长度由短到长,内容要由易到难,逐步训练学生听力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2)口译记忆。口译是一种高强度的信息处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译员的记忆能力。记忆的过程(输入、存储和再现)贯穿口译活动“理解-重组-产出”的全过程,是译员无法避免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记忆能力的训练也应贯穿口译教学的始终。根据记忆的特点和难点,口译的课堂教学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专门训练。在训练初期可采用源语复述、目的语复述练习、总结、描述、比较法、影子练习等方法训练学生的短期记忆,准确理解讲话者的讲话。然后,在学生熟悉掌握记忆规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别主题思想,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抓住主题,记忆话语信息,而不是原

语话语中的文字。

3)口译笔记。口译笔记是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口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口译笔记与记忆和表达密切相关,其功能是为了辅助短时记忆,避免信息遗忘漏失,在表达时起到提示的作用。在进行口译笔记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口译笔记的特点和结构。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口译笔记的原则,即,口译为主,笔记为辅;笔记应体现信息的概念与结构,记下密度与难度高的信息,如关键词、数字、专有名词等;笔记的内容与符号以重复利用为原则;笔记纸大小依译员可控制的空间而定:口译译员站立时,笔记本不宜超过手掌大小等[5;6]。最后,教师要加强笔记的训练强度,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口译笔记符号体系,依照学生的总体水平,由简入繁,让学生在练习过程掌握运用做笔记的方法。

4)口译表达。口译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媒介的语言和跨语言交流行为,译员经常需要在各种各样的工作场合向不同国籍、人数不一的公众传译讲话人表达的信息。因此口译表达的训练在口译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口译表达和公众演讲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适用于公众演讲的技巧大多也适用于口译表达。那么,如何让学生将笔记上的符号、数字等信息符合逻辑的表达出来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公众演讲涉及的种种语言因素(语言规范、表达连贯等)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音量、音调、发音、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