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望江南
合集下载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https://img.taocdn.com/s3/m/2e5baa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5.png)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 情感渗透:教师通过对词中情感的解读,引导学 生感受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01
02
03
时间安排
由于五首词的内容较多, 课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 学生对词的深入理解不够 充分。
个性化教学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应 考虑个性化教学策略,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理解词中意象的运用 和意境的营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 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词的内涵
和艺术特点。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五首 词的异同点,提高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 简单的词,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
析
深对辛弃疾词的理解。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赏
注意语气和节奏。
析
分析辛弃疾词的艺术特
色,如语言豪放激昂、
拓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等
展
。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 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
感基调。
点拨法
教师对重点词语和意境 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
解词的深层含义。
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 交流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
THANKS
同点。
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中苏轼 情感变化的读后感。
结合《破阵子》中的豪放情怀 ,创作一篇以“壮志凌云”为
主题的短文。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内容丰富
本节课涵盖了五首词,每首词都 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词的多样 性和深度。
望江南-武陵春
![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8dd52272ccbff121dd3683cf.png)
自学交流
(3、初读、 扫清障碍 感知文意)
合作探究
(再读, 把握情感)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从中体会到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变化?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 眺、切盼夫归的情景,表 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痛 苦的情怀。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 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 情、化虚为实的手法, 表达女词人内心中, 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产 生的浓重哀愁。
拓展延伸
1、这首词和《望江南》这两首词有 什么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首?
2、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歌, 请找出来背一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梳 洗 罢,
一个“独” 字写出了孤独、 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 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 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 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 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 者:斜阳欲落未落,不 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 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司 各 位 董 事 勤勉尽 责,能 够按照 规定参 加董事 会会议 ,认真 审议各 项议案 ,并提 出 自 己 的 意 见和建 议。在 董事会 闭会期 间,公 司董事 能够通 过与公 司经营 层的交 流 , 了 解 公 司经营 管理状 况,更 好地履 行董事 职责。 20xx年 度 , 董 事 会根据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望江南武陵春课件
![望江南武陵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364fca700abb68a982fb6e.png)
风住尘香花已尽,
交待季节人特由征——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景 到
暗指: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
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表 达什么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采用含 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唐诗宋词元曲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盛行 于宋代。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最初称为“曲子词”,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 分上下两阕。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 两大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在内容上坚持 “诗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 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 故尊他为“花间词派” 的鼻祖。(花
间词派是指五代西蜀时写闺情,写别 离相思,风格绮丽的一种词派)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 洗 罢,
表明她精心打扮,是 时刻准备心上人的 归来,所谓“女为悦 己者容” 心情是喜 悦和激动的 ,也写 出盼归的殷切心情 , 以及心中充满希望。 动态描写
《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望江南》教学设计(教案)李文娇
![《武陵春》《望江南》教学设计(教案)李文娇](https://img.taocdn.com/s3/m/c113bfd616fc700abb68fcfb.png)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设计
板书:武陵春望江南
李清照温庭筠
因声求气
置身词境
知人论世
评点赏析
作业或预习
作业:从两首词——《相见欢》(李煜)《醉花阴》(李清照)任选一首,用学到的方法鉴赏,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小文。
自我评价
本课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较高,学生初步掌握了赏析词的方法,西南大学白教授也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鱼”,本课符合这一教学要求。课后经过反复的使用训练,逐渐学会熟练使用。但本课也有不足:《武陵春》小结不够清楚,《望江南》主题不够突出。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提示:可从小处入手:
(1)《武陵春》一词,妙在哪个字······;
(2)《武陵春》,妙在哪个词······;
(3)《武陵春》,妙在哪一句······)
2.示例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生答:“人非”(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板书设计
板书:武陵春望江南
李清照温庭筠
因声求气
置身词境
知人论世
评点赏析
作业或预习
作业:从两首词——《相见欢》(李煜)《醉花阴》(李清照)任选一首,用学到的方法鉴赏,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小文。
自我评价
本课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较高,学生初步掌握了赏析词的方法,西南大学白教授也强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鱼”,本课符合这一教学要求。课后经过反复的使用训练,逐渐学会熟练使用。但本课也有不足:《武陵春》小结不够清楚,《望江南》主题不够突出。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提示:可从小处入手:
(1)《武陵春》一词,妙在哪个字······;
(2)《武陵春》,妙在哪个词······;
(3)《武陵春》,妙在哪一句······)
2.示例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生答:“人非”(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
![《武陵春》《望江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5b24c5360cba1aa811da3e.png)
赏意境 悟诗情
(画面展现)一个 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 晨梳洗完毕,独自一 人登上望江楼,倚靠 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 面。千帆过尽盼望的 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独倚 希望 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 望 江 过尽 失望 面上,江水慢慢地流 南 肠断 痛苦 着,思念的柔肠萦绕 在那片白蘋洲上。
切 盼 夫 归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 愁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 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触景生情, 以景衬情(间接抒情,用语含蓄)。
“日晚倦梳头” 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写愁。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 情,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是情怀使然,汹涌澎 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 由渲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作探究 赏意境 悟诗 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2、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
• 学习要求: • 1、小组长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 学习,头脑风暴。 • 2、大胆展示,勇于置疑。
展示提升 赏意境 悟诗情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是围绕哪 个字展开的?(文眼)
•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诗词赏析之法 赏意境 悟诗情
• 一、描摹诗歌图景 • 二、概括意象特点 • 三、剖析诗人情感
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
走进文本
望江南
温庭筠yún 唐诗人,词人,他的词“多写闺 情”, 被尊为“花间鼻祖”。
梳洗罢,独倚yǐ/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 是,斜晖huī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蘋pín洲。
武陵春 望江南
![武陵春 望江南](https://img.taocdn.com/s3/m/e6592863af1ffc4ffe47ac6c.png)
赢合 作 探 对比阅读 究 (提示:从内容、风格、情感、 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 谋 共
日常生活细节
梳洗罢 日晚倦梳头 弄妆梳洗迟
精心打扮 无意梳洗 慵懒梳妆
等待良人归来 物是人非事事休 物双人单 (双双金鹧鸪)
“女为悦己者容”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情感
哀伤、孤独。 《望江南》“肠断白 蘋州。” 《武陵春》“欲语泪 先流。” 《菩萨蛮》“双双金 鹧鸪。”
女子梳洗化妆已罢,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 千帆过尽,可惜没有一个带回心中思念的人 儿。只有那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只有那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江水悠悠向东。(让人日日) 愁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 发丝延伸向脸颊,逐渐清淡,像云影轻度。懒得起来画 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 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看一眼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表现手法
《望江南》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武陵春》直接抒情 比喻新奇 《菩萨蛮》反衬手法
千帆、斜晖、 江水、白蘋洲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 具体、写尽愁的深重
用双双金鹧鸪反衬 心中寂寞和哀怨
绪且 为 伊 人 排 愁
穿越千年, 我听见你那一声悲叹,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我想安慰你, —————— —————— 穿越千年, 我看见你, 斜倚栏杆望夫归 过尽千帆皆不是 我相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工诗,与李 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 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 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 “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 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 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望江南》和《武陵春》
![《望江南》和《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8f88fbddd5bbfd0a79567369.png)
请简要说明主 人公的心理变化 过程。
请简要说明《武陵春》中主人 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 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 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 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 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 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朗读: 读准字音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首词的画面。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 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 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 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 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 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 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 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品一品, 这首词中你喜欢的句子。Leabharlann 武 陵 春李 清 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山 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作家。 她写 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 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后金兵入据 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 , 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 的怀念。
《望江南》小结:
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 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清晨 写到 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 楼头.千帆 写到 斜晖、江水 ,又写到 白蘋洲 ;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 “肠断” 的。多用白描、直 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表现一 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 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朗读:读准字音
请用自己的话 描述这首词的画面?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
望江南、武陵春
![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b008a90328ea81c759f57867.png)
到 斜晖 、 江水 ,又写到 白蘋洲 ;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的“肠断 ”。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还
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 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 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 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 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 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 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 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 遇孤苦,卒年不详。
问 题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反
探 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生活处境和心
究 情?
反映了女主人公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
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2“独倚望江楼”中“独”字说明女 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问 题 3.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 探 体会出她的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 究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
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武陵春》乃是她后期作。
背景简介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 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 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 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 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 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 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 情感。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的“肠断 ”。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还
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 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 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 里,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 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 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她和丈 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 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 遇孤苦,卒年不详。
问 题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反
探 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生活处境和心
究 情?
反映了女主人公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
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2“独倚望江楼”中“独”字说明女 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问 题 3.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 探 体会出她的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 究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
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武陵春》乃是她后期作。
背景简介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 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 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 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 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 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 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 情感。
25《望江南》《武陵春》课件
![25《望江南》《武陵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8f984ef01dc281e53af073.png)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出了是哪个季节的哪个 时候?你怎么看出来的? 暮春,风住尘香、花尽
暗指:自己人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 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2、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 什么描写?
2、词作中的女子究竟有多愁?用词中句子印
证回答。 3、词中还有哪些字词、语句来体现出这种愁 情?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表现愁的?
《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痛苦、失望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比喻、夸张
化虚为实
沉重、无奈、无法排遣。
早晨——喜悦、激 动
望江南
温庭筠
景物描写 孤 独
按风格分类:
婉约派 豪放派 气象阔大、 意境雄浑、 笔力劲健 恢宏沉郁 突破格律 苏轼 辛弃疾
特 “婉” 柔美 婉曲 点 “约” 缠束 精炼 隐约 微
妙
婉丽柔美
声调和谐
含蓄蕴藉
严守格律
代 表 词 人
温庭筠 冯延巳 晏殊 秦观 柳永 姜夔 周邦彦 李清照
《望江南》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 卿。晚唐诗人、词人。其词多写女性生 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是 “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 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 一生不得意。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 “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 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 词派的代表作家。她出生在 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 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 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 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靖 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 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 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境遇孤苦,卒年不详。作品 有《李清照集》
——望江南、武陵春
![——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06b3596a02768e9951e738d2.png)
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 洗 罢 ,
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 心上人的归 来,所谓“女 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 和激动的。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 孤独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 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 成对比,鲜明而强烈。
斜晖脉脉水悠悠
落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 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 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通过拟人手法来刻画思妇绵 绵不断的离愁别恨。
“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来代指分 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失望,偏又 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这就使她更加 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也 拟 泛 轻 舟 。
闻 说 双 溪 春 尚 好 ,
愁愁 愁愁 愁 愁
愁
愁
愁
愁
愁 愁愁
愁愁
只 载恐 不双 动溪 许舴 多艋 愁舟 。,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词的相关知识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 新诗体。词源于隋朝,成于唐 代,而兴于宋。一般按字数将 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 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婉约材;语言清新、 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 风格委婉,绮丽。 代 表人物:李清照、温庭 筠、柳永。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
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 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 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 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 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 发展而推向高峰。
望江南武陵春
![望江南武陵春](https://img.taocdn.com/s3/m/1023d67358fafab069dc025f.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代说“愁”名句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 城子》)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董 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 起。 (王实甫《西厢记》 )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 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 去.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 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 肠断
肠断白蘋洲
时间:清晨——黄昏 景物:望江楼—千帆— --斜晖—江水—白蘋洲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 人的归来,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 动的
梳 洗 罢,
独倚望江楼。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 独 落寞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舴艋舟,载不动的情愁
多舟只也 愁,恐拟 。载双泛 不溪轻 动舴舟 许艋,
说 双 溪 春 尚 好 ,
泪事头尽 先事。, 流休物日 ,是晚 欲人倦 闻语非梳
风 住 尘 香 花 已
李 清 照
武 陵 春
舴艋舟,载不动的情愁
一剪梅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
红藕相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历代说“愁”名句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 城子》)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董 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 起。 (王实甫《西厢记》 )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 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 去.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 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 肠断
肠断白蘋洲
时间:清晨——黄昏 景物:望江楼—千帆— --斜晖—江水—白蘋洲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 人的归来,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 动的
梳 洗 罢,
独倚望江楼。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 独 落寞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舴艋舟,载不动的情愁
多舟只也 愁,恐拟 。载双泛 不溪轻 动舴舟 许艋,
说 双 溪 春 尚 好 ,
泪事头尽 先事。, 流休物日 ,是晚 欲人倦 闻语非梳
风 住 尘 香 花 已
李 清 照
武 陵 春
舴艋舟,载不动的情愁
一剪梅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
红藕相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 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 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 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 片断和思想情感。
朗读诗词
• 自由朗读 把握节奏 • 教师范读 体会情感 • 指名学生读 读出词作愁苦的情感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武陵春,词牌名。源自陶潜《桃花 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
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当时李清照避 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 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 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 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 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武陵春》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 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 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 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仍然表
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
体可触的立体感,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
量、动态。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 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25.词五首
《望江南》 《武陵春》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的文学常识,了 解其人生经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词
•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 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 的主要内容。
•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是与韵相配合的乐 调,表示了词的形式。
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情感。 • (2)抓住景物描写揣摩意境 • (3)从写法上赏析
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用典 白描等
《望江南》小结:
•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
• 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 写到
白频洲;
• 人物情感 ,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 主题: 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
朗读诗词
一、自由朗读,整体感悟 你读出了词中描写哪些内容?请用诗意
的语言描述。
二、美美的读,读出情感 你读出词中的这位女子内心情感经历了
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诗歌,鉴赏诗词
• 1、整体把握 抓住“词眼” • 2、美点赏析 • (1)抓住重点字词、形象刻画揣摩情感 • 采用了(修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 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风住尘香花已尽,
由 交待季节特征——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景 到
暗指: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
人
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 (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李煜《相见欢》
小结:《望江南》 《武陵春》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 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婉约派
相 同
思想感情: 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点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
音律都比较婉约、柔美;结构深细缜密。
代表 李清照 秦观
1.《望江南》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故国
不 同
之思,情感较为深广。 2.《望江南》反映由希望到失望到肠断的心理变化。
点
《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轻松,终究
愁重难遣。
3.《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作业
• 1、默写这两首词。 • 2、请写出这两首词的主题
• 词依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望江南》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 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 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五代 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 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 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 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流露出了盼归不 归的深思幽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 表作家。擅长诗、词、散文,其中,以词见长。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 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 》。后人辑有《漱 玉词》传世。
朗读诗词
• 自由朗读 把握节奏 • 教师范读 体会情感 • 指名学生读 读出词作愁苦的情感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武陵春,词牌名。源自陶潜《桃花 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
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当时李清照避 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 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 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 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 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武陵春》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 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 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 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仍然表
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
体可触的立体感,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
量、动态。这种写法是——
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 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25.词五首
《望江南》 《武陵春》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的文学常识,了 解其人生经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词
•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 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 的主要内容。
•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是与韵相配合的乐 调,表示了词的形式。
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什么情感。 • (2)抓住景物描写揣摩意境 • (3)从写法上赏析
如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用典 白描等
《望江南》小结:
• 时间,从清晨到黄昏;
• 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 写到
白频洲;
• 人物情感 ,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 主题: 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
朗读诗词
一、自由朗读,整体感悟 你读出了词中描写哪些内容?请用诗意
的语言描述。
二、美美的读,读出情感 你读出词中的这位女子内心情感经历了
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诗歌,鉴赏诗词
• 1、整体把握 抓住“词眼” • 2、美点赏析 • (1)抓住重点字词、形象刻画揣摩情感 • 采用了(修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 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风住尘香花已尽,
由 交待季节特征——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景 到
暗指: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
人
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 (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李煜《相见欢》
小结:《望江南》 《武陵春》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 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婉约派
相 同
思想感情: 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点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
音律都比较婉约、柔美;结构深细缜密。
代表 李清照 秦观
1.《望江南》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故国
不 同
之思,情感较为深广。 2.《望江南》反映由希望到失望到肠断的心理变化。
点
《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轻松,终究
愁重难遣。
3.《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作业
• 1、默写这两首词。 • 2、请写出这两首词的主题
• 词依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在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望江南》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 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 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五代 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 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 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 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流露出了盼归不 归的深思幽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 表作家。擅长诗、词、散文,其中,以词见长。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 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 》。后人辑有《漱 玉词》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