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设计中如何合理选择接地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研究摘要: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保护用电设备的安全以及人身安全,保障提供可靠供电,有效降低对信息设备的干扰。

本文介绍了一些与接地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详细分析了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异同点、优缺点、适用场合,就低压配电设计中如何合理选择接地系统,提供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接地系统1.前言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往的建筑物供配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当代建筑物中,建筑供配电设备必须改进与完善,尤其是供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必须根据设备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而一般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分为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

其中接地系统对维持供配电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定义与分类通常供电系统中的接地是指联接地理地,即联接大地。

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并且电容量无限大的物体,其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并且吸收电荷后仍可以保持电位高低不变,在低压配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很多接地系统,分为tn-c?系统、tn-s?系统与tn-c-s?系统、tt系统以及it?系统等等。

其中t 是表示电源直接接地,?i是表示对地绝缘或者经阻抗接地,n是表示在电源处接地的中性线;c是表示合用一根的中性线和保护线;;s是表示分开各用一根的中性线与保护。

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系统内电源端带电导体的接地问题,通常指变压器与发电机等中性点的接地。

而另一种是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问题。

称作系统接地,通常是指电气装置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以及布线金属桥架等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称作保护接地。

3.配电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接地系统的特点(1)tn-c系统tn-c系统是将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二为一的系统,这种系统将设备金属外壳与pe线以及n线连接在pen线上,共同作为保护接零。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阐述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阐述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阐述低压配电网中,低压电源设备等重要的电气设备都需要做好接地系统,不仅可保护人身安全,也可对用电设备起到故障保护作用来保证等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低压配电网的接地形式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1.电气系统的中性线及电器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接地极的连接方式;2.采用专用的PE保护线还是采用与中性线合一的PEN保护线;3.采用只能切断较大的故障电流的过电力保护器还是采用能检测和切断较小的剩余电流的保护电器作为低压成套开关柜的接地故障防护。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接地系统的文字符号含义间表1.表1 接地系统文字符号的含义一、TN系统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到保护线上,并与电源的接地点相连,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根据电气设备外露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以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1)TN-C系统TN-C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TN-C系统接线图在TN-C系统中,将PE线和N线的功能综合起来,由一根称为PEN线的导体同时承担两者的功能(N线对PE线的阻抗为零)。

在用电设备处,PEN线既连接到负荷中性点上,又连接到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

由于它所固有的技术上的种种弊端,现在已很少采用,尤其是在民用配电中,已基本上不允许采用TN-C系统。

TN-C系统的特点:1)设备外壳带电时,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实际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丝会熔断或自动开关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C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情况,若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3)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通电设备外壳带电。

中、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网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对通信干扰小 ,电磁兼容好 。
1 1 4 绝 缘 水 平 ..
关 于绝缘水平 ,一种观点认为 :中压 电网采用 低 电阻接地方式时 ,可快速切除接地故障 ,过 电压水 平
低 ,能消 除谐 振 过 电压 ,因此 可 采 用 绝 缘 水 平 较 低 的 电缆 和 电气 设 备 。而 研 究 与 实 践 证 明 ,降 低 绝 缘 水 平
-— ——●—● ●—_—_ —__—一 BU I LDI NG
2 0 12 年 第 2 期 l EL ECTRl TY CI
的 统 计 方 法 是 以一 个 1 V ( 大 于 1 V) 配 电 变 0k 或 0k
静 电耦合 、地 中电流传 导和 高频 电磁 辐射 4种原 因 .
Ke wo ds y r 1 V p we rd 0k o r g i
S bsain u tto
Ne ta p i t ur l on
Gr u d n p te n o n i g atr
电压 等级进 行讨论 。
电 力 系 统 中 性 点 接 地 方 式 基 本 上 可 以 划 分 为 两 大 类 :凡 是 需 要 断 路 器 切 断 单 相 接 地 故 障 的 ,属 于 大 电 流 接 地 方 式 :凡 是 单 相 接 地 电 弧 能 够 瞬 间 自行
行 I i { } i l f f } 业 学 术 组 织 推 荐 论 文
中 、低压 配 电系统 中性 点接地 方式
容 浩 ( 南建 筑 设 计 院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武 汉 市 中 407) 3 0 1
Ne ta i tG r u d n te n n LV /M V srb t n S se url Po n o n i g Pa tr si Diti u i y tm o

工厂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方式的选用一例

工厂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方式的选用一例

工厂低压配电系统 巾接 地方式硇选用一例
扬 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 系 樊明龙 扬 州金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张爱红
[ 摘 要 ] 地 系统的设计是 企业厂房配电 系统设计过程 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正确选 用接地 方式可使 厂房电气 系统运行稳定 可靠 。 接
本文以某设计 实例 为基础 , 论接地方式设 计过程 中的几个工程 实际问题 。 讨 [ 关键词 】 工厂配电 接 地方式 TN— 等电位 电缆 屏蔽 s
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该厂房接地系统在全厂范围内采用等电位联结的接地方式将厂房内所有金属构架包括主厂房柱钢梁气液管道电缆桥架设备金属外壳等连接在一起并与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组成联合接地系统在电气上构成一个连续的接地整体以减少彼此之间的电位差 。P E线所 构成的接地故 障回路 阻抗 z 应满足约束 条件 : n
Z ・ nI m≤U o () 1
式 中 ,n z 为接 地故障 回路 总阻抗 ; I m为保 护电器在规 定时 间内切 断故 障线 的动作 电流 ;o U 为相线对地标 称电压。

厂、—、 、n , 一
厂、 y 、r 、 . —] l





相设

PE
:相 斗设
图 l N S接 地 系 统 — T 在该厂 房实 际配电系统 中 , 进线 断路器 额定 电流 I= 4 0 短时 n 3 0 A, 峰值电流切断值 I = 0n 3 k 。 E a r 1I= 4 A P N电缆截 面为 9 m 共 8 。 O 5 m, 根 2℃ 时 , 电缆的电阻 R≤013l m, 该 . fk 电容 C≤03 1Fk 9 / .0 p /m。从 变压器至配 电 柜 电缆长度约为 5 m 考虑适当温度 系数 , 0, 可得阻抗值 Z = . ×1。" n 19 0 1。 2 1 由式 ( ) 1验算 可知 :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合理规划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合理规划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不仅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还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因此,合理规划各种接地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几种常用的接地系统类型:1. TN接地系统TN接地系统是在电源和电气设备之间引出的地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接地回路。

TN接地系统有三种类型:TN-S:电源市电的中性(零线)与地线通过变压器分开,电源市电提供的都是单相220V 的电能,所以在这接地方式下单相设备无论是从哪一个相都与地线相连,消除了电气设备因不良接地而产生的电气潜伏危险。

但是,TN-S接地系统的缺点在于,如果中性线和地线之间的连接断开,就会改变接地系统的电位,会对电气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

TN-C:电源市电的中性线与地线连接成一体,形成一个共同的导线。

这种接地方式成本低,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在地线和中性线连接的交汇处可能会出现电位差,从而导致向地流入的电流过大,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电击伤害。

TN-C-S:TN-C-S接地系统则是通过联接TN-S和TN-C系统,综合各自的优缺点,实现了对接地回路的双重保护。

TT接地系统并不使用电源提供的地线,而是在设备手动安装独立的接地电极,单独形成一个地线回路。

TT接地系统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接地方式,但也需要考虑地电阻和特殊环境对该系统的影响。

IT接地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抽离到系统接地点之外的一种接地方式,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该系统复杂度较高,需要配备地绝缘监测系统和定期检测等设备,成本也较高。

在规划这些接地系统时,还需要考虑设计的特定需求。

例如,在接地系统中加入雷电保护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于特定的环境,例如矿井,需要特殊的地电阻测量,并相应调整接地系统。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有哪些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有哪些

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有哪些电源接地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高压低压配电柜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正确选择适合的电源接地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以供参考和使用。

1. 单点接地法单点接地法是一种常见的电源接地方法,在高压低压配电柜中广泛应用。

它的原理是将整个系统中的所有中性点或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导线连接到接地电极上。

这种方法具有接地简单、维护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中的接地电阻。

2. 独立接地法独立接地法是一种将电源设备的中性点通过独立的接地电极与地面相连接的接地方法。

它适用于对电源设备的故障电流进行有效的接地保护,能够减少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的发生。

独立接地法常用于对重要设备的电源供电系统,如医院、实验室等。

3. 多点接地法多点接地法是一种将电源系统中的多个中性点通过不同的接地电极连接到地面的接地方法。

通过多点接地,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中的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多点接地法适用于较大规模或复杂的电源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加系统的容错能力。

4. 路径接地法路径接地法是一种将电源系统的中性点通过特殊的电阻器与地面相连接的接地方法。

路径接地法可以有效地限制接地电流的流动,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电源系统提供较高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要求的情况,如电力系统等。

5. 共用接地法共用接地法是一种将电源系统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接地电极连接在一起的接地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接地装置的数量和成本,提高接地的效率和可靠性。

共用接地法常用于建筑物、工厂和商业设施等场所,能够满足多个设备同时接地的需求。

在选择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综合考虑,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接地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保护。

总结起来,高压低压配电柜的电源接地方法包括单点接地法、独立接地法、多点接地法、路径接地法和共用接地法等。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1.保护接地系统设计
(1)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可以采用直接接地或间接接地(通过接
地电阻);
(2)合理选择接地电阻值,保证接地电阻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3)合理布置接地电极,使电极之间的间距均匀、接地电极与外界
金属构件之间的距离应足够小;
(4)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确保其良好接地。

2.防雷装置设置
(1)合理选择防雷装置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的顶部,能够有效地吸引和引导雷电;
(2)防雷装置与接地系统的连接必须良好,确保雷电能够迅速地引
入地下;
(3)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小于雷电火花通径,避免雷电绕过避雷网;
(4)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

3.电源及线路设计
(1)电源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防雷保护能力,如带有雷电冲击保护
装置的电源;
(2)电缆线路的敷设应考虑到雷电的影响,避免与雷电接触,可以
采取地下敷设或缆槽保护等措施;
(3)对于需要穿越建筑物外墙的电缆线路,应设置绝缘盖板,避免雷电通过电缆侵入建筑物内部。

4.防雷维护和检测
(1)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保证其在合理范围内;
(2)定期检测防雷装置的连接情况和工作状态,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定期检测电源及线路的绝缘状况,确保其符合要求;
(4)定期进行雷电监测,及时了解雷电活动的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低压配电系统的防雷设计方案包括保护接地系统设计、防雷装置设置、电源及线路设计以及防雷维护和检测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可以有效地保护低压配电系统免受雷电的影响,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

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

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低压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重点介绍了在低压供配电情况下的几种相关接地方式,详细对这些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内容和优缺点进行分析,这些方式各自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对几种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的方式。

关键词: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1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概述在整体供配电系统中,接地系统毫无疑问是一个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配电系统运行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甚至对供配电系统运行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低压供配电系统作为供配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地方式更应受到关注和重视。

对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应对低压供配电系统及接地方式有一个了解和把握,才能够真正的对接地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1.1接地的种类及作用一般而言,在电力和供配电系统中,接地方式都是选择导体将系统与地面相连接。

通常情况下,接地方式分为主要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

在这三种接地方式中,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外套、配电装置构架以及线路杆塔等设备器材带电从而危害设备及人身财产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工作;工作接地是在正常或故障的情况下都能满足电气的供电可靠性,有利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降低配电系统的造价。

除此之外,工作接地还能够在供配电系统出现接地问题故障时对相关设备及时进行隔离式保护,从而迅速切断故障能更好地保护电力设备仪器不受到更大的影响损坏;防雷接地则是针对于雷电进行设计设置的一种接地方式,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在雷雨天气或者雷暴天气中电力系统设备受到雷电的破坏和损害。

在日常中,常见的防雷接地有避雷针,就是采用防雷接地方式将雷电电流导入到地面中,从而避免雷电极大的电流破坏建筑物,保护建筑物安全和相关的人身安全,对于这三种更加接地方式详细的表述,表1进行了直观的表示。

表11.2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形式现今,我国用电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中主要有着三种类型的接地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TN、TT、IT

低压配电系统TN、TT、IT

低压配电系统TN、TT、IT的⽐较根据现⾏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个⼤写字母T表⽰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

第⼆个⼤写字母T表⽰电⽓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电⽓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设备外壳采⽤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设备外壳电⽓设备外壳采⽤保护接地。

1、TN系统电⼒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式⼜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分别进⾏介绍。

1.1、TN—C系统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作零线(N)共⽤。

(1)它是利⽤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因此可采⽤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般采⽤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PEN,从⽽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造成不安全,⽽且还⽆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

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作零线,不能作为电⽓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作原理所决定的。

如何正确选择保护接地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规范

如何正确选择保护接地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规范

如何正确选择保护接地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规范如何正确选择保护接地与接零方式,这里介绍了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规范设计、工艺标准,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适用范围,以及不同供配电系统中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区分。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规范采纳保护接地是当前我国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由于保护接地又分为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使用的客观环境又不同,因此假如选择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客户使用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网的供电牢靠性。

作为公用配电网络中的电力客户,如何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保护接地?一、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要认得和了解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把握这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和使用范围。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实行的一项紧要技术措施。

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

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快速动作。

二是适用范围不同。

依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

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重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

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纳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

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

三是线路结构不同。

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需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需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一、低压接地系统的基本方式及特点现低压接地系统常用有五种形式为; TN-C、TN-S、TN-C-S、IT、TT,其各自的特点如下。

1、TN 方式供电系统1) TN 方式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工作中性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

它的特点如下:1)当电气设备的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理想状态下电源侧熔断器会熔断,低压断路器会立即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产生危险接触电压的时间较短,比较安全。

2)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应用广泛。

3)TN 方式供电系统中,国际标准IEC60364规定,根据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分为如下三种:□TN-C□TN-S□TN-C-STN-C 方式供电系统本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二为一,称为PEN线。

如图 2-1 所示。

图 1-1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优点:TN-C方案易于实现,节省了一根导线,且保护电器可节省一极,降低设保护电器瞬时切断电源,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缺点:线路中有单相负荷,或三相负荷不平衡,及电网中有谐波电流时,由于PEN中有电流,电气设备的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间有压降,对敏感性电子设备不利;PEN线中的电流在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会引起爆炸;PEN线断线或相线对地短路时,会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可能扩大事故范围;TN-C系统电源处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接地点后工作中性线不得重复接地,否则无法可靠供电。

TN-S 方式供电系统本系统中,保护线(PE)和中性线(N)严格分开,称作 TN-S 供电系统。

如图2-2所示。

图1-2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优点:正常时即使工作中性线上有不平衡电流,专用保护线上也不会有电流。

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也可用于爆炸危险场合;民用建筑中,如果回路阻抗太高或者电源短路容量较小,需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 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火灾危险;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前提是工作中性线N线不得有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低压配电是一项关于电力系统的复杂工程,因为其接地的形式和安全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低压配电的接地保护,才可以有效的防止触电和火灾的发生,提高安全用电,因此文章分析了低压配电的接地保护。

标签:低压配电;配电系统;接地保护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电能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基本的不可替代的能源,所以,如果电能的接地保护措施等等不完善的话,就会引发各类的电气事故,其中最引人关注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触电。

保护接地就是防止触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1 低压配电的接地方式电源的接地称之为系統的接地,而电源负载的接地我们称之为保护接地,按照国际的标准,接地的系统分为: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

1.1 IT系统这个系统适用的范围多是环境条件没有那么符合电源理想的,容易发生火宅等高危的场所,例如纺织厂、棉花生产加工等以及电缆没有那么完善的农村地区,但是这个系统不能装断零保护,所以导致在系统工作中容易电位不固定,也不应该设置零线的重复接地。

1.2 TT系统TT系统的示意图见图1。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保护接地和接地制,因为其电源的中性点直接与地面接触,用电的金属外壳与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级。

如果当配电系统中有较大的用电设备时,线路的环境容易造成接地线或者是零线的断裂,从而使得电路短路或者是电位升高,所以有电气设备外壳的不适宜接零采用TT系统,这个系统适用于农村住宅区以及民用建筑的场所,因为这个的系统的负荷端口和线路的开端都要配置好漏电的开关,并且要在线路的末端装有断零的保护,才有可能使得整个配电系统完善。

图1 TT系统示意图1.3 TN系统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心点连接,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或者是接零制,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TN系统又分为三种组合形式:1.3.1 TN-C系统这个系统称为三相四线制的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通用,系统简单结构图如图2所示。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

查看文章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 14:34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特点1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此种方式也叫保护接零。

2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1)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对地的关系T:直接接地I: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相连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的关系T: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的关系C: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二为一(PEN线)S: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C-S:表示在电源侧为PEN线,从某一点分开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2).不同接地系统的组成及特点:■TN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到保护线(PE)上,与配电系统的中性点相连(若无中性点,即变压器二次侧三角形连接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一相接地,但该接点不能用作PEN线)。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在实际配电中的应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在实际配电中的应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在实际配电中的应用摘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电力系统资源有着新的要求,加剧了电力的负荷量。

所以,为了确保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需要完善电网,而低压配电接地方式正是加强配电系统安全的重要部分。

基于此,本文浅谈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与在实际配电中的应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应用在电网负荷快速增长下,我国电网建设水平越发提高,电力企业为了确保人们日常正常生活用电,就必须要做好电网接地措施,接地系统的设计影响着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但当前我国有很多种用电设备,而不同的用电设备对电力资源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自然有很多种接地系统涌现出来。

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从事低压供配电的电力工作者专业水准有待于提高,对电力资源安全性认识不足,在具体的接地中经常重复接地线。

因此,本文要对配电系统中的接地方式与实际配电中的应用进行浅谈,以此来达到加强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目的。

1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的概念、装置分类及其接地形式1.1接地的概念一般状况下,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方式都是由导体连着地面,接地有保护接地、下作接地、防雷接地三种方式。

其中,保护接地是为了避免电气装置中的配电装置的构架与线路杆塔等带电从而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下作接地,一般在大型企业中,是一种保护用电设备的方式,防治用电系统由于长期运作而产生大的电流进而出现安全隐患。

同时,在电力系统中,下作接地在有故障出现后,可以起到隔离保护作用,保护电力设备不会受到影响;防雷接地,就是一种针对雷电设计的接地方式,避免雷电攻击从而损害了供电系统。

很多建筑物与较高的楼层上都有防雷设施,主要是避免因为雷电电流太大而损害了建筑物。

1.2低压供配电系统接地装置的分类就目前我国现行的用电系统的有关规定,接地的的装置有两大类。

一类是运行的交流电压严格控制在500kv以下,这些电气装置主要是对交流电压有固定的要求,主要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一些电力装置。

TT、IT、TN-C、TN-S、TN-C-S低压接地系统全面解析

TT、IT、TN-C、TN-S、TN-C-S低压接地系统全面解析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要求根据具体的供电系统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对于电线、电缆的选择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符合要求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所以各单位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时必须对低压配电中的接地系统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低压供电系统接地方式及其特点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分为三种: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字母表示的含义是: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对地的关系,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第三、四两个字母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

TT系统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作接地保护的系统;TN系统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的系统。

(1)TT方式供电系统TT 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

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也直接接地的系统。

通常将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而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叫做保护接地。

TT系统中,这两个接地必须是相互独立的。

设备接地可以是每一设备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也可以若干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

附图一TT接地系统示意图(2)TN方式供电系统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

它的特点如下。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 系统的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 和TN-S 等两种。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系统与接地接零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系统与接地接零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系统与接地接零摘要:随着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负荷设备种类的多样化和数量的日益增长,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分开独立接地,还是共用接地,根据以往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低压配电网中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保护接地方式,采用共用接地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分析和对待以及在具体使用中应当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接零;接地保护;低压系统接地1 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不可代替的能源。

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而人们最忽视的就是间接触电。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最基本的措施。

1.1 接地的概念:一般是指电气装置为达到安全和功能的目的所采用的接地系统,包括:埋地的接地极、建筑物内设置的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又分总等电位和局部等电位两种。

等电位的含义也就是“将设备等外壳或金属部分与地线联结”。

接地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即接大地,或是电气装置与某一基准电位点做电气连接即接基准地。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接地体与电气设备之间的金属线称为接地线,接地线与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1.2 接地类型可分为:(1)功能性接地:为保证电网正常运行,或为了实现电气装置的固有功能,提高其可靠性而进行的接地。

例如: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需要的接地(如电源中性点接地)又称为工作接地。

(2)保护性接地:为了保证电网故障时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它又分为:① 保护接地:电气装置外露部分、电气装置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

它在正常时不带电压,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压。

为了降低此电压,减小对人身的损害,应将其接地。

例如: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接地,母线金属支架接地等。

② 电压保护接地:为了防止过电压对电气装置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

例如:电气设备或线路的防雷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
为如下 三种 : T 口 N—C T 口 N—S T 口 N—C—S
复 接地 , 否则 无法 可靠供 电。

苏 盐 科 技
2 1 年 3月 00 源自1 N S方 式供 电系统 .T — 3
行不 产生 电压降 ; 通前段 线路不 平衡 电流 比较 大时 , 联
本 系统 中 , 护线 ( E 和 中性 线 ( ) 保 P) N 严格 分 开 , 称 在后面 P E线上 电气设备 的外壳会有接触 电压产生 。 作 T — 供 电 系统 。如 图 2所示 。 NS
因此 ,N C S T — — 系统可以降低电气设备外露导 电部分
然 这个 电压 1 . 优点 正常 时 即使工 作 中性线 上有不 平衡 电流 , .1 3 专 对地 的电压 , 而又不 能完全 消除这 个 电压 ,
用保护线 上也不 会有 电流 。适用 于数据处 理 和精 密 电 的大小 取决 于联 通前 线路 的不平衡 电流及联 通前线路
【 关键词 】 低压接 地 系统
特点
应 用
. T— 2 目前淮安 市低 压配 电系统 的主要 接地 形式 只有 一 1 N C方式 供 电系统
种T— N C接 地 方式 。现 在用 户 的用 电设 备 品种 越来 越
低 压线 路 中性 线 断线 配 电变 压 器 负 荷 三相 不 平 衡 、 电 压 有波 动时 , 引起 部分用 户 的敏感 性 电子设 备 烧坏 。
靠性 不高 ;对要 求 P E线 除 了在 二级 配 电箱处 必须 和 N线 相接 以外 , 后 各处均 不得 把 P 其 E线 和 N线相 联 , ’ 另外在 P E线 上还不 许 安装 开关 和熔 断器 ;民用 建筑 电气在二 次装修 后 ,普遍存 在 N线和 P E线混用 的情 况, 混用 后事 实上使 T — — N C S系统变 成 N c系统 , r— 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设计中如何合理选择接地系统摘要合理的接地系统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好用电设备的安全,人身安全,为可靠供电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降低对信息设备的干扰。

本文首先介绍一下接地的基础知识,然后着重介绍在低压配电设计中如何合理选择接地系统。

关键词接地;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重复接地;等电位联结等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08-02
在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很多接地系统,有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tt系统以及it系统。

那么不同的接地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接地系统呢?本文首先介绍一下接地的基础知识,然后着重介绍在低压配电设计中如何合理选择接地系统。

供电系统接地一般指接地理地,即接大地。

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而电容量无限大的物体。

地理地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且吸收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故设定其电位为零,因此大地适合作为供电系统的参考电位体。

任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都需要处理两个接地问题:一个是系统内电源端带电导体的接地;另一个是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

就低压供电系统而言,前者通常指变压器、发电机等中
性点的接地,称作系统接地;后者通常是指电气装置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布线金属桥架等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称作保护接地。

如图1所示:
系统接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因系统运行情况的变化波动造成中性点电位的漂移,保证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防止系统震荡;2)当相线对设备金属外壳或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等于或接近相电压。

若系统不接地如图2所示:
此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的√3倍,由于没有返回电源的导体通路,故障电流仅为极小的线地间的电容电流,保护电器不动作,此时电压将持续存在。

如无故障相放上碰设备外壳短路,人体接触电压将高达380v,电击致死的危险大大增加,另外高电压对设备及线路绝缘的安全也是很不利的;3)为地面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如:雷击),使配电线路感应的对地过电压提供泄放通路,从而减轻电源设备和线路绝缘被击穿的危险。

保护接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降低人体接触电压,降低电击致死危险。

如图3所示,当发生相线碰设备外壳接地故障,因设备外壳未作保护接地,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为220v,此时人体若接触此电压,电击致死的危险很大。

作保护接地后,人碰到设备外壳后,接触电压将大大降低,如图4所示。

2)保护接地后,为故障电流id提供返回电源的通路,因id比未作保护接地时大大增加,从而使防护电器动作切断电源成为可
能,起到防人身电击和接地故障火灾的作用。

接地系统分tn、tt和it三种类型,下面介绍一下这些接地系统的文字符号的含义。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大地的关系。

t:电源端带电导体上的一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法文“大地”的第一个字母)。

i:电源与大地隔离或电源端带电导体上的一点经高阻抗与大地直接连接(i是法文“隔离”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与接地的电源中性点的连接而接地(n是法文“中性点”的第一个字母)。

前面谈到接地系统分tn、tt和it三种类型,其中tn系统按中性线和pe线的不同组合又分为3种类型:
1)tn-c系统——整个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
2)tn-s系统——整个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3)tn-c-s系统——整个系统内,仅在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 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开。

系统接地的种类有下面图示5种:
这5种接地系统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需对每一种接地系统有一定认识,以便正确的予以选用。

1)tn-c系统
tn-c系统内的pen线兼起pe线和n线的作用,可节省一根导线,
比较经济。

但从电气安全角度考虑,这一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如系统为单相回路,当pen线中断或导电不良时,设备金属外壳对地将带220v的故障电压,电击死亡的危险很大。

如图所示。

(2)不能装用rcd,因pen线穿过rc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相线和pen线的接地故障电流产生的磁场在互感器铁芯内互相抵消使rcd拒动。

参见上图。

因不能装用rcd,故不能用rcd来防电击和接地电弧火灾。

(3)中性线上可能出现故障电压的传导,危及维修人员的安全。

因pen线含有pe线而不允许被开关切断,故不能装设四极开关来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4)pen线因通过中性线电流而产生电压降,从而使所接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带电位。

此电位可能对信息技术设备产生干扰,可能再爆炸危险场所内对地打火引爆。

2)tn-s系统
除微量对地泄漏电流外pe线平时不通过工作电流,它只是在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故障电流,故平时其所接设备的金属外壳电位接近地电位,因此不会干扰信息技术设备,也不会对地打火。

比tn-c 系统安全,但要全长多敷设一根导线。

3)tn-c-s系统
选用tn-c-s系统时,一般在进入建筑物前采用pen线,进入建
筑物后中性线和pe线分开。

这样tn-c-s系统较tn-s系统节省了一根自电源到用户建筑物的一根专用pe线。

这一段pen线上的电压降使电气装置对地上高一△upen的电压。

因pen线进入建筑物后就分开,因此pe线上不再产生电压降,通过重复接地和等电位联结,使建筑物内的电位均升高△upen,这样就消除了所接设备的金属外壳对地的电位差。

在建筑物电气装置内,它的安全水平和tn-s 系统是相仿的。

由于tn-c-s系统的中性线和pe线是在进入建筑物后才分开的,与tn-s系统相比较,tn-c-s系统pe线和n线之间的电位差就较小,对信息技术设备引起共模干扰的可能就较小。

这也是tn-c-s系统较tn-s系统的优点之所在。

因tn系统在同一电源供电范围内,所有的pe线、pen线都是连通的,因此在en系统内pe线、pen线上的故障电压可在各个装置间互窜,对此需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加以防范。

因此tn系统不宜用于路灯、施工场地等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

4)tt系统
tt系统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pe线与电源端的系统接地无联系,各电气装置的pe线也互不连通,正常时各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为地电位。

而且当电源侧或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压不会像tn系统那样沿pe线或pen线在电气装置间传导和互窜而引发电击事故。

这是tt系统较tn系统的优点。

tt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一般故障电流较小,不足以使熔断器或断路器动作,必须使用动作灵敏高的rcd来切断电源,这使其保护电器的设置复杂化。

另外,在tn系统内pe线引自电源的中性点,当发生雷电引起的瞬态冲击过电压或电网故障引起的工频过电压时,相线和pe线电位同时升高,电气装置绝缘承受对地过电压幅值较小或不承受过电压;而tt系统的pe线直接引至大地,是大地的零电位,电气装置绝缘将承受大幅度的对地过电压,容易发生对地绝缘被击穿或绝缘表面对地爬电等电气事故,需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

5)it系统
it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具备故障电流返回电源的通路,其故障电流就位两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其值甚小因此对地故障电压很低,不至于引发人身电击、电气爆炸和火灾等事故,所以适用于危险性大的场所。

它在发生一个接地故障时不需切断电源而使电源中断,因此它也适用于对供电不间断要求高的电气装置。

it系统一般不引出中性线,不能提供照明、控制等需要的220v 电源,需设置380v/220v变压器来提供220v电源,使线路结构复杂化。

另外该系统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也较为复杂。

通过上面的介绍,对各接地系统的特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来总结一下:
1)tn-c系统弊大于利,除特殊情况外,已很少采用;
2)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内一般采用tn-s系统。

这是因为如果采用tt系统,就需要设置在电气上无联系的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两个独立的接地,这在同一个建筑物内事不宜实现的。

如果采用tn-c-s系统,则将因pen线上的电压降而在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上产生不希望出现的对地电压;
3)在不设变电所的建筑物内优先选用tn-c-s系统;
4)路灯、施工场地、农业等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优先选用tt系统;
5)危险性大的场所以及对供电不间断要求高的电气装置可采用it系统。

因该系统一般不引出中性线,不能提供220v电源,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也较为复杂,再加上其它原因,it系统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版.
[2]林琅.现代建筑电气技术资质考试复习问答.
[3]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2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