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经验借鉴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近年来环保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许多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通过探究国际经验,借鉴优秀经验和做法,可以对我国的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就国际上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相关的几个案例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挪威的气候和森林制度挪威在立法上非常重视生态保护,早在1992年就颁布了《挪威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明确了“污染者付费”原则。

2001年,挪威推出了气候和森林制度,通过税收政策实现了碳捕捉和生态保护的相互补偿。

具体来说,挪威通过给予零排放车辆减税、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鼓励居民和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行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挪威政府会通过环境出售、森林激励措施等方式,为生态运动作出贡献的居民和企业提供物质奖励,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这种气候和森林制度,不仅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还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效果。

因此,在我国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制定中,可以借鉴挪威的经验,探索出类似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政策形式。

二、加拿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制度加拿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这个国家在环保领域的立法非常严格和完善。

例如,加拿大在2012年便实施了温室气体减排制度,意在通过碳排放的物价机制,鼓励企业和公民减少碳排放,实现全社会的碳减排目标。

温室气体减排制度的核心是“污染者付费”原则,加拿大政府实施了“碳税”政策,建立了一个碳排放减排的市场系统。

该市场系统涵盖了加拿大境内的所有企业和居民,每个碳排放权的价格都由市场自行决定。

企业如果能够在自身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就可以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得更高的收益。

而企业如果没有办法实现减排目标,就需要购买其他企业的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社会碳减排的机制。

美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及其借鉴意义
( 3 ) 地 下饮 用 水 源保 护 制 度 。
该 制度 在 《 安 全饮 用水 法》 和 《 清洁水法》 中都作 了规定 ,其 主要涉及到地下水灌注控制和单 含水 岩 层 保 护两 个 方 面 。法 律

规定 由联邦环保署制订关 于州的 地 下灌 注 控 制计 划 的条 例 ,该 条 例 要包 含 防 止地 下 灌 注 活动 污染 饮 用水 源 的 最低 要 求 。 同时 联邦
通 过方 有 实 施计 划 的权力 。地 下 第 一 ,该 水 源必 须 是 一个 地 的 类 行 为 对 水 源 易 感 性 等 级 的 影 责任 的州 ,联 邦环 保署 可 直 接对 唯 一 的 或 主 要 的 饮 用 水 源 ;第 响 。法 律 授 权政 府 在 一定 条件 下 违法 者 发 布责令 守 法 的命 令 或提 二 ,它 一 旦 受 到污 染 不能 对公 众 可 以将 最 接 近水 源 的 土地 购买 收 起 民事诉 讼 ,也 可 两种 措 施 同时 归 国有 ,同时要 对 饮 用水 水源 地 采取 。任何 违 反或 拒绝 遵 守 上述 造 成 巨大 的危 害 。 ( 4 ) 饮 用 水水 源 突 发 事件 应 急 区进行 经 济 补贴 ,以弥补 由于水 守法命令的人 ,将被处以每违法 . 5万美 元 以下 的罚 款 。5 0 0 0 制 度 。在 《 安 全 饮 用 水 法 》、 源 地 环境 保 护 而受 到 抑制 的当地 日 2 忪 众健康安全 和反恐怖准备及 经 济损 失 。 4 、 美 国 饮 用 水 水 源 地 保 护 应对 法》 以及 《 国家 紧急 状态 法》 等 多 部 法 律 中均 作 了规 定 。 的法律 责 任 美 国对违 法 饮 用水 水 源地 保 旦 污 染 物 出现 或 可 能进 人公 共 饮 用水 系 统 或公 共 水 源 ,对 人体 护 相关 规 定 的行 为 将 进行 严厉 惩 健 康 已 引 起 或 可 能 引 起 重 大 危 处 ,联 邦 环 保署 和 州 政府 可 以根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

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探究环境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或影响后进行的补偿性保护与修复,目的是为了延缓或减缓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而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则是指国家对环境生态补偿进行法律规定和管理,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国际上,各国对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践不尽相同,本文将对国际经验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概述二、国际经验1. 美国美国是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较早和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美国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清洁水法》、《国家环境政策法》和《河流与湖泊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环境生态补偿的范围、程序和标准,同时对环境生态补偿的执行和监管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在实践中,美国对环境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进行了细致的界定,确保了环境生态补偿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2. 欧洲欧洲国家在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欧洲联盟制定了《环境责任指令》,对环境生态补偿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对环境损害的补偿责任和补偿标准等。

欧洲各国在实践中也对环境生态补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3. 澳大利亚三、启示1. 完善法律规定在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中,应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环境生态补偿的范围、程序和标准,确保环境生态补偿的实施和监管。

2. 加强公众参与在环境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公众的参与,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环境生态补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建立监管机制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生态补偿监管机制,加强对环境生态补偿的执行和监督,确保环境生态补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语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探究,可以为我国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将得到有效的建设和完善,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经验借鉴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经验借鉴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与启示城市水源地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源地的水质与水量,世界各国对城市水源地周边的工业生产普遍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对水源地居民因生态保护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国内福建、浙江等省也对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研究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对于我省加强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范例1、美国纽约市政府饮用水源补偿计划。

美国是个高度崇尚市场经济的国家。

为加大水源涵养地农民对水土保持的积极性,美国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建立了以水权交易制度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上下游之间或水源涵养地与清洁水使用者之间的环境产权交易市场,来解决上下游公民之间的利益矛盾。

如纽约市90%的饮用水来自于离该市200公里的特拉华州的乡村,那儿有7.7万人和350多个奶牛场。

1989年美国颁布了一项新的法律,规定饮用水要么经过过滤,要么实施微生物含量最小化的水域管理计划。

建立新的过滤厂纽约市需要花费70至90亿美元,为了避免这笔庞大的花费,1992年纽约市政府与水源地农民和森林所有者达成生态补偿协议。

协议规定,采用最佳生产模式(不破坏水源水质)的奶农和森林经营者可以获得400万美元的补偿金,而这些钱足以弥补他们的额外生产成本;同时,纽约市政府还向改进和重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进供水设备或者大坝的人支付4.7亿美元的补偿。

尽管这是一个自愿参加的协议,但由于较好地考虑了水源保护者的利益,因此超过85%的农民和水源环境相关方参加该计划并领取了补偿金,使该计划取得了全面成功。

2、法国威泰尔矿泉水公司水源地保护项目。

20世纪80年代,位于法国东北部的莱茵河-默兹河流域水源质量受到当地农业活动的严重威胁,依赖该地区干净水源制作天然矿泉水的公司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设立过滤工厂,要么迁移到新的水源地,而威泰尔矿泉水公司采取了保护原有水源地的方法来减少成本。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 国外 实践 ; 借鉴 ; 对策措 施
【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4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流 域 生 态 补 偿 作 为现 阶段 国 内 研 究 的 由 政 府 通 过公 共 财 政 予 以补 偿 。
质 日益 下降 。1 9 9 0 年后 , 德 国和捷 克达成
入 的研究 和 实践 , 且 取得 了一 定 的经 验 。 式, 这些实 践模式 值得我们 在 国内流域生 是 解 决 化 学 污 染 事 故 , 预警 污染 事故 , 使 危 这 些 经 验 可 以 为我 国建 立 流域 生 态 补 偿 机 态 补 偿 实 际工 作 中认 真 研 究 和 借 鉴 。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成本 内部 化 要模 式

0 0个 自然保 护区 , 禁 止在保 护 区 内 般说来 , 生态补 偿机制 是 以保 护生态 环 家之一 , 其 流域生 态补偿机 制最大 的特点 域有 2 办 厂 或 从 事 集 约 农 业 等 影 响 生 态 保 境、 促进人与 自然 和偕 共存 为 目的 , 是调 整 是 资金 到位 , 核算公平 。资 金支 出主要是 建 房 、 目前 易 北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 间利益关 横 向转移 支付 。所 谓“ 横 向转移 ” , 就 是通 护 的 活 动 。 经 过 一 系 列 的 整 治 , 产 系的环境 经济政 策 。具 体来说 , 生 态补偿 过一 整套 复杂的计 算及确定转移支付的数 河上游 的水质 已基 本达 到饮 用水标 准 , 机 制则 是指为改善 、 维护 和恢 复生 态系统 额标 准 , 由富裕地 区直 接 向贫困地 区转 移 生了明显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新课题 , 已引起政 府 、 研究 和实际部门的重

水源 保护 生态补偿方案

水源 保护 生态补偿方案

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水源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水源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保护和改善水体的质量,维护水源地的生态完整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生态补偿是指根据水源保护的成果,向水源地提供相应的经济或者生态利益,以补偿流域内各利益相关方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损失。

二、生态补偿的原则生态补偿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性原则:生态补偿应基于参与保护水源的投入和效益,公平分配补偿资源。

2.可行性原则:生态补偿方案应基于科学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确保补偿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综合性原则:生态补偿方案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各方利益,实现协调发展。

4.激励性原则:生态补偿应以激励为导向,促使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水源保护工作。

三、生态补偿的目标生态补偿的目标是通过补偿机制,促使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水源保护工作,实现以下目标:1.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完整性和水质安全。

2.改善水资源管理的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4.促进水资源管理主体的转变,增强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

四、生态补偿方案的主要内容1. 生态补偿金制度建立生态补偿金制度,对参与水源保护的利益相关方给予经济补偿,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水源保护工作。

生态补偿金的筹集可以通过政府拨款、水资源利用费等方式进行。

2. 生态补偿项目根据水源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生态补偿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水源地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建设等。

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应注重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持,确保其对水源保护的效益。

3. 优先发展生态产业生态补偿方案应鼓励发展与水源保护相关的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

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可以为水源地提供经济收益,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 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和权限,保障生态补偿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流域生态补偿

流域生态补偿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概述流域生态补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它是由生态学、经济学、法学三学科交叉而衍生出来的一个交叉概念。

目前法学界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概念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学者周大杰等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央和下游发达地区对于保护环境敏感区而失去发展机会的上游地区以优惠政策、资金、实物等形式的补偿制度”;钱水苗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个地区之间实施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李磊认为“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上下游之间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受损和受益的不公平,由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给予一定补偿,补偿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实现全流域内上下游及各地区之间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的体现全流域内的公平和正义,笔者认为对于流域生态补偿应该这样界定: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者向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供者(生态投入或失去可能的发展机会)给予的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补偿。

二、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一)流域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我国是开展流域管理比较早的国家,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现有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单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履行职能所必须的自主管理权、经济实力、制约手段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有效监测的机制,以及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使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虚化;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行业管理与统一管理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权限交叉不清,矛盾重重。

流域水行政管理机构和水资源保护机构并存,水资源的量与质两个方面的管理被人为分割;流域内大型供水及引水工程分属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尚未形成流域统一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用水户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没有形成权威的流域协商决策和协调议事的机制,公众权益得不到保障。

目前流域水资源竞相开发、分散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流域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难以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不能对全流域水资源实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也没有将水资源的管理纳入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国外生态补偿经验借鉴研究

国外生态补偿经验借鉴研究

国外 的生态补偿 对象则涉及 到多方利益 主体 ,除 了对 直接 受损者 提供补 偿外 , 受 益者 还要 支付给 提供 生态服 务 的政 府 、 企 业 或个 人一 定 的补 偿 , 作 为他 们 在提 供生 态 服 务过 程 中投 入的补 偿 , 生态 补偿 是 以市场交 易机制 为基础 的服 务行 为 。国外 的生 态补 偿 方式 主要 是 以市 场运 作 为 主, 如 纽约 市 清洁 供水 的一 对 一交 易 ; 欧盟 的生 态标 记产 品市 场 ; 墨 西哥 、 哥斯 达 黎加 的森 林 生态 补偿 基 金 以及 以 美 国耕地保 护储备计划 为代表 的少 量公共支 付方式 。 由于西方 国家 的市 场化程度较 高 ,生态补偿 有很大一 部 分是通 过市场 的途 径完成 的。这些 国家 的政府 做的最多 的就是保 证生 态交易 的合 法性 , 对 于生态 交易 的行政 干预 很 少 。这 样可 以充分 尊重 交易 双方 的意愿 , 保证 双方 的利 益 均衡 , 减 少利益 上 的冲突 。政府 是生态 效益 的主要 购买 者 ,市 场竞 争 机 制仍 然可 以 在生 态补 偿 中发 挥重 要 的作 用, 政 府完全 可 以利用 市场手 段和 经济激 励政策 来提 高生 态效 益 。
( 二) 市场 机 制 的 完善

( 一) 国 外 政 府 公 共 支 付 对 生 态 功 能 的补 偿
政 府运用公 共财政 为生态产 品及 服务支付 报酬 ,是 目 前世 界上应用 最广泛 的一种生态 补偿模式 。对 于重要 的生 态 补偿 领域 , 在世 界 各 国生 态补 偿 的模 式上 , 政府 购 买模 式 或者补偿 仍是 支付 生态 环境服 务 的主要 方式 。例如 , 法 国、 马来 西亚 的林 业 基金 中 , 国家 财政 拨 付 占有很 大 的 比 重; 为了 防止荒漠 化 的进一 步扩展 , 墨西哥 政府 于 2 0 0 3年 开始对 森林保护进 行补偿 , 重要 生态 区补偿 标准为 4 0 美元 , ( h m 2 ・ a ) ; 美 国政府 一直采 取保 护 性退耕 政 策手段 来 加强 生态环 境保 护建设 , 由政 府购买 生态 效益 、 提 供补偿 资金 , 对原 先 种地 的农 民为 开展 生态 保 护放 弃耕 作 而 由此所 承 担 的机 会成 本进 行补偿 ,以提高农 民退 耕还林 的积 极性 , 进而提 高全 国森林 覆被率和 生态质量 。美 国政府对 生态环 境 的建 设与 保护很 重视 , 政府 承担大 部分 资金 投入 。为加 大流域 上游地 区农 民对 水土保 持工 作 的积极性 , 采取 了水 土保持 补偿 机 制 , 即由流域 下游水 土保 持受 益 区的政府 和 居 民向上 游地 区做 出环境贡献 的居 民进行 货币补偿 。 2 0世 纪后期 ,美 国 的水 土保 持走上 了进 一步 改善环 境质 量 、 保 持 生态 系统稳 定协 调发展 的新 阶段 , 传 统水 土保持 技术 的 设 计理念也 逐步发展 到 以保证 区域总体生 态质量 为指 导 。 ( 二) 国外生 态补偿 有关的政 策和制度 国外 对生 态补偿 机制 的建设 已逐 步制 度化 、法律 化 。 为 了治理 生态 环境 , 美国、 日 本、 欧 盟等分 别 出 台了一 系列

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

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

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东江源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对于保障东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其定义、类型、国内外实践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接着,本文将详细分析东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如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个适用于东江源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该框架将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公平正义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政策设计、制度创新、市场机制等手段,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

本文将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东江源区乃至全国其他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 东江源区生态环境概述东江源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东江的发源地。

该区域地势复杂,气候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东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江源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从几百米到一千多米不等。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类型多样,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等。

这些地质条件为东江源区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东江源区水文条件优越,拥有众多河流、溪流和湖泊。

东江源头的溪流清澈见底,水质纯净,是东江流域的主要水源地。

该区域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为水资源的形成和循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东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

该区域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如华南虎、云豹、穿山甲等。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发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发

对过度 据统计 , 国生 产 1美 元 国 内生产 总值 的单 位 能 源 大生态价值 和意义 的 区域进 行保 护性投 人 ; 我 开采 和使用一次 I资源的行为予 以限制 ; 生 对发展循环经 消耗 是 日本 的 1 . 1 5倍 、 国 和德 国 的 7 7倍 、 国 法 . 英
的 5 3倍 、 国 的 4倍 以 上 。而 这样 高 的能 源 消 耗 济和完善环保产业 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 . 美 给我 国的生态 环境 带 来 了许 多损 害 , 如 土 地 沙 化 式等经济活动予以鼓励等 。 例 现 象严重 、 林地退 化等 。 在这 样 的情 况 下 , 国家 提 出 了建设 资源 节 约 型 保 护 已经 刻不 容缓 。所 以 , 在切 实 了解我 国的历 史 、 因此 , 据 国 内外 学 者 的研 究 并 结 合 我 国 的实 根 际情 况 , 我们 认 为 : 生态 补偿是 以保 护 和持续 利 用生 的制 度安 排 。更 详 细 地说 , 态补 偿 机 制 是 为 了保 生
收 稿 日期 : 0 0—0 o 21 5一 4
政府 作为 唯一 补 偿 主体 模 式 , 主要 是 指 对 于 自
基 金 项 目:石 油 与 天然 气 开 发 生 态 补偿 机制 研 究 ( 川油 气 科 S A 8— 5 。 K 0 0 )
作者简介:何 沙( 99一) 男( 15 , 布依族 ) 贵州兴义人 ,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际石油合作与石油法律法规研究 。
J1 2 0 u. 01
文章编号 : 64— 0 4 2 1 )4—06 0 17 59 ( 00 0 0 6— 4
国外 生态 补 偿 机制 对 我 国的 启发

灌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和交流

灌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和交流

灌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和交流灌区是农业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田的水源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灌区管理服务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各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彼此的成功经验,为本国灌区管理服务的提升提供参考。

在国际灌区管理服务的经验交流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度是灌区管理服务的核心问题。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灌区管理服务的目标和手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些国家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通过科技手段和调度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提高用水效率;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分配公平性,通过制定水资源配额和优先级制度来确保灌溉水的分配公正。

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互相借鉴,以适应本国水资源状况和农田的实际需求。

其次,农户参与决策和管理是灌区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

经过实践证明,农户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是灌区管理服务成功的关键。

通过建立农户组织,促进农民的参与和自治能力的提升,可以加强农民对于灌区管理的监督和管理能力。

例如,墨西哥的"ejidos"模式中,农民组织负责制定和执行灌溉规划,并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减少灌区管理的不必要干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灌区管理服务需要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整体规划相结合。

灌区管理服务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提供水资源,还应该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发展体系。

例如,以色列通过实施"农村下乡"计划,将灌区管理服务与农业科技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提高了灌区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农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借鉴这种成功经验,将灌区管理服务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最后,灌区管理服务应该将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PES)国外案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PES)国外案例
把农民的行为与喷泉水质联系起来是不可能的。 相反,应该对新农业实践进行付费(设备、安全化学 品、放弃玉米种植)。
英国农业环境计划
环 境 敏 感 区 域(ESA)计 划 已 实 行 了26年,随 后 (20年前)又引入了守护田庄计划。这些计划涵盖了 10%的英国农田。
这些计划几乎与中国毫不相关,该计划并没有把 清洁水作为特定的目标成果。调查表明 :公众尤其是 农民希望保存“传统的农村环境”,并避免严重依赖化 肥和其它无机化学物质。奇怪的是,人们要保护环境 但又不想“回归自然”,尤其是不想自然环境回复到定
适合于瓶装的清洁水,硝酸盐含量小于4.5毫克/ 升。
维泰勒详细研究了农民的耕作方式,及其对蓄水
76 WORLD ENVIRONMENT 2016年第2期 总第159期
澳大利亚盐碱地卫星航拍图
试验地 盐地
千米
层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对此进行管理。这项耗时 三年的研究是与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共同合作。另 外,还需要10年时间与农民进行谈判,以说服他们改 变农业耕作方式,该研究还发现每一个农民都有不同 需求。核算方法的核心要素包括 :合同必须持续长达 18至30年 ;补偿的基本比例为 :200 欧元/公顷/年 ; 新设备费用高达 :150,000欧元 ;有机堆肥的额外人 工免费 ;技术援助免费。
通过许多国家的案例研究,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 原理就是支付的额度与解决问题的成本相关联,而不 是与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价值关联(该价值可能会很 高,但很难估算)。
美国国家农业环境付费计划
美国有一套复杂的农业环境保护计划,水质和水 土流失防治方案都与本项目有关。几十年来,美国已 经实施了大量的土地休耕计划,主要是针对广泛的贫 穷/边缘的土地,采取每亩支付固定费用的方式。各个 地区政府官员都制定了一个高于土地耕作(种植或放 牧)机会成本的固定价格,农民们愿意成为参与者。随 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项目预算的普及,政府计划逐 渐变得更有针对性、高性价比。主要的土地休耕计划 (CPR)采用一个环境效益指标把农民的提议划分等 级。土地休耕计划的每年预算大约15亿美元。该计划 覆盖范围更广阔—一次涉及大约1500万公顷。一种更 新的方案,环境质量激励计划(EQIP)专门用于提高 工作土地(即 :未休耕)的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激励计 划的预算大约为每年10亿美元。

从深圳大望村水源保护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从深圳大望村水源保护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从深圳大望村水源保护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摘要:深圳大望村位于深圳罗湖区,其中的深圳水库为深圳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在对水库进行一系列生态保护,划分生态控制线,产业转型;对村民的经济补偿等一系列经济措施——生态补偿,力图让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平衡,使该区域以及周边产生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本文重点从大望村的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其实施角度为出发点,总结归纳分析了大望村现行的各种补偿制度,并且以其为对象,是探讨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以大望村为例,试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使生态补偿这种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方法能更完善。

关键词:生态补偿;空间句法;大望村;深圳研究背景:深圳水库为深圳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其水质以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政府采取针对水库影响较大的紧邻水库的大望村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产业转型;政府补贴;引入文化产业等等。

从水库建立到划分生态控制线,到现在,每个时期的措施都具有其特点。

下文笔者将对每个时期的生态补偿政策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将其归纳,一方面试提出其有效实施且理想制度,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另一方面,提出不足的建议,以方便将来的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能得以借鉴。

2、大望生态补偿实例分析2.1水库兴建时期为解决深圳市自身饮水需求,1958年开始兴建深圳水库。

1965年扩建水库时征收了400亩地,以每亩水田2年的产量作为赔偿。

80年代,开始兴建深圳经济特区,因二线建设及市政建设对大望村征地500多亩;随后建设梧桐山风景区又占用其500多亩土地;同时水库边300多亩耕地被划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域内村民已建成的房屋也被强行拆掉,经各方商议,东深供水公司决定每年补偿大望村60多万,作为对失去耕地的赔偿。

1984年深圳出台《深圳水库水源保护条例》——村里开始控制工厂的兴建,大望的经济发展又一次受到了阻碍。

1987年,深圳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控制大望村继续发展新项目的通知》,从保护水库水质角度出发,提出了大望村搬迁的问题。

国内外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国内外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关 键 词 :生 态 补偿 ;补 偿 模 式 ;补偿 主体 ;补 偿 对 象 ;补 偿 标 准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i1.9 9ji n 10 .39 2 1 .50 4 o:0 3 6/.s .0 017 .0 10 .2 s 中 图 分 类 号 :X 2 86
生态补偿是近 2 兴起 的一种生态环境保 护措施 , 0a 它是一
等生态服务 , 而矿泉水生 产等企 业作 为生态服务 购买方 , 提供 购买土地所有权 、 支付 服务补偿 费用 等, 对水 源地农 民进 行补
偿, 比较 成 功 的 案 例 为 法 国 Pr e Vt l 泉 水 公 司 为 保 证 水 e i ie 矿 rr t
质而采取 的生 态补偿措施 。 政府 与民众 间模式 , 最为典 型的是纽 约的流域 管理计划 。
补偿 , 如非 政 府 组 织 对 生 物 多样 性 丰 富 的林 区 所 有 者 的补 偿 ; 将 保 护 区 产 品 销 售 给 支 付 保 护 区 管 理 的 消 费 者 , 在 产 品 如
收稿 日期 :0 0 0 2 2 1-1- 5
水 中微生物病原体和磷素含 量 , 以达到美 国环境保护局 ( P E A)
种 以保 护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和 促 进 人 与 自然 和 谐 为 目的 , 据 生 态 依
25 .%分配给有保护单元或保护 区的地方政府 , 另外 2 5 . %分配 给拥有水源流域的地方政府 , 这部分资金被称为“ 生态 IMS , C ” 这种资金 的转移方案 主要是对环境 保护活动机会成 本的一种 补偿 , 巴拉那州 内各地方政府要通过竞争来获得 “ 生态 IM ” CS,
究成果较多 , 近年来 人们开 始对生 态补偿 的模式 、 生态补偿 主 体和客体 、 生态补偿标准 等进行深入研究。

借鉴国外流域治理成功经验推动长江保护修复

借鉴国外流域治理成功经验推动长江保护修复

主体部分
1、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 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日益显现。然而,在保护和利用 方面,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许多线性文化遗产 被破坏、侵蚀和遗弃。其次,一些线性文化遗产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 的问题,导致文化内涵被淡化。此外,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也使得一些线 性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4、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 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 利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也日益明朗。首先,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将成为 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次,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将成为新 的趋势。此外,国际合作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
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资源宝库,其保护修复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 和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外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推动长江保护修复是当前亟待 解决的问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推动多元参与、重视科技应用等 多方面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推动长江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让我 们共同努力,保护好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和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
在国外,流域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领域。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 和地区,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以法律为依据,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流域 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例如,美国通过《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建立了完整的水资源保护体系;欧洲各国也纷纷制定法律法规,确保流域治理 的有效实施。
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沿江产业规划和管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建设,减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压力。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引言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者提供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以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原则、实施方式以及研究进展,并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概念与原则1.1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生态补偿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使用者实施一种经济或其他形式上的约束与约束措施,以实现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所造成损害进行弥补或修复。

它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并为其提供相应回报的工具。

1.2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生态补偿应基于公平原则进行,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补偿的金额或方式应根据损失程度、责任主体和公众利益等因素进行确定。

(2)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补偿应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同时,生态补偿机制本身也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以确保长期有效性。

(3)责任原则:生态补偿应建立在责任制基础上,明确资源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领导也应承担监管和管理职责。

二、实施方式2.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1)领导主导型:领导在生态补偿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约束和管理。

(2)市场机制型: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源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补偿金额。

(3)公众参与型: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措施。

2.2 生态补偿方式(1)经济性补偿:以经济手段对损失进行弥补或修复。

包括直接支付、税收调节、资源税等形式。

(2)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3)技术支持:为资源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三、研究进展3.1 国内研究进展(1)生态补偿效果评估:通过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生态补偿进行评估,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国际社会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本文将以国际生态补偿政策为切入点,探讨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生态补偿政策的概念和种类生态补偿政策是指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平衡的一种政策,即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提供一定的服务,来弥补环境受损的损失。

这种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碳排放权市场,通过买卖碳排放权来降低碳排放量。

这种政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2.生态补偿基金:生态补偿基金是指由政府或企业设立的一种基金,用于弥补环境受损的损失。

这种基金可以用于环境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

3.生态补偿协议:生态补偿协议是指各国之间签署的一种协议,通过互相提供技术、经济、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其环境状况一直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等。

然而,中国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借鉴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碳排放权交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因此,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的碳排放量。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因此,可以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验,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2. 生态补偿基金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建立生态补偿基金是必要的。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建立生态补偿基金,但是,目前的基金规模还比较小。

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权来实现生态补偿 的实践机 制。通 过水权 交 定 以 2亿元 的价 格一次性 购买 横锦水库每年 易, 可以使水资源流向效益最大化 的用途 , 实现 4 9 . 999万 m 水 的永久用水权 , 阳市保证水 。 东
源 经

水资源在各用水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水源地
通过水权交易 , 以对其在水 源地 的投入 以及 可 机会损失进行补偿 ,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率高、 地方使用灵活等优点 , 对于改善水源地生 态服务具有较好的作用 。横 向转移支付资金来 自于富裕地 区对上 游贫 困地 区之 间的直接支 付, 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 , 而且转移支付 的透明度高 , 其数量、 来源、 去向清晰 , 受益地 区 可以根据本地需要灵 活安排使用。当然 , 财政 转移支付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纵向转 移支付多是以项 目建设 的形式对特定地区的专 项支 出, 没有形成制度化 , 补偿的覆盖范围也很 有限, 且补偿数额不足, 不能满足建设和保护生 态环境的需求。另外 , 向转移制度在实施过 横 程 中, 由于流域生态补偿体 系的法制不健全 , 两 地政府存在较多的沟通漏洞和争议点 , 这将导 致两地政府 的博弈环 节的增加 , 进而提高了谈 判成本 , 使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难 以实现。 鉴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 其在水源 地生态 补偿 中适 用 条 件 如 下 : 1 纵 向转 移 支 () 付适用于大型流域对于水源地生态项 目建设的
生态 补偿 , 虽然 便于操 作 , 但容 易 导致 生态政 策 短期 性 和不 稳 定 性 , 实施 效果 带 来较 大 的风 给 险和 变数 ; 外 , 种 完 全 由 中央 政 府 支 付 另 这
1 亿元 , 支持 密云、 官厅两水库上 游张家 口、 承 德 地 区 治 理 水 环 境 污 染 、 展 节 水 产 业 发 等等 。 京冀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在我 国生态补偿 实践 中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减轻 了中央政府的 财政压 力 , 对缓 解 区域经 济发 展不 平衡 , 有 长 具 远的意义。但是 , 由于我 国生态补偿体制的缺 失, 省际间生态转移支付体制 尚为空白, 各省市 谈判和博弈的历程十分艰辛 , 现实 中不乏谈判 未果的例子 。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 其下游 浙江省 的杭州市对上游安徽省的黄山市在如何 补偿 的 问题 上 , 方 各 持 己见 , 迟 未 达 成 共 双 迟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摘要】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案例,总结出一些国际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从中发现了一些启示,包括注重政府引导和监督、强化生态保护理念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认为我国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经验、启示、案例分析、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是指政府或社会各界向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林地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弥补其在资源保护中的损失和成本。

这种机制不仅能够促进林地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也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工作,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各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案例的分析和国际经验的借鉴,总结出一些可供我国参考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促进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作共赢。

通过对国外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构建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还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深入研究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精选文档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精选文档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启示与借鉴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现阶段国内研究的新课题,已引起政府、研究和实际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区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已有一些初步成果和实践探究。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流域生态补偿问题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补偿的系统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方法架构。

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较早地涉及流域间利益的分配和补偿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基础和借鉴。

1 生态补偿及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作为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其定义目前尚未明确。

一般说来,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目的,是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具体来说,生态补偿机制则是指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作为生态补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造成水生态破坏或由此对其他利益主体造成损害的责任主体承担恢复责任或补偿责任;由水生态效益的受益主体,对水生态保护主体所投入的成本按受益比例进行分担;对难以明确界定受益主体的公益性生态保护成本,则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予以补偿。

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已有不少,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也正在不断地深化。

“生态补偿”在国际上通用的是“生态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或生态效益付费(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Benefit),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和探索,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国家涌现了许多典型的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这些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在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与启示城市水源地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源地的水质与水量,世界各国对城市水源地周边的工业生产普遍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对水源地居民因生态保护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国内福建、浙江等省也对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研究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对于我省加强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范例1、美国纽约市政府饮用水源补偿计划。

美国是个高度崇尚市场经济的国家。

为加大水源涵养地农民对水土保持的积极性,美国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建立了以水权交易制度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上下游之间或水源涵养地与清洁水使用者之间的环境产权交易市场,来解决上下游公民之间的利益矛盾。

如纽约市90%的饮用水来自于离该市200公里的特拉华州的乡村,那儿有7.7万人和350多个奶牛场。

1989年美国颁布了一项新的法律,规定饮用水要么经过过滤,要么实施微生物含量最小化的水域管理计划。

建立新的过滤厂纽约市需要花费70至90亿美元,为了避免这笔庞大的花费,1992年纽约市政府与水源地农民和森林所有者达成生态补偿协议。

协议规定,采用最佳生产模式(不破坏水源水质)的奶农和森林经营者可以获得400万美元的补偿金,而这些钱足以弥补他们的额外生产成本;同时,纽约市政府还向改进和重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进供水设备或者大坝的人支付4.7亿美元的补偿。

尽管这是一个自愿参加的协议,但由于较好地考虑了水源保护者的利益,因此超过85%的农民和水源环境相关方参加该计划并领取了补偿金,使该计划取得了全面成功。

2、法国威泰尔矿泉水公司水源地保护项目。

20世纪80年代,位于法国东北部的莱茵河-默兹河流域水源质量受到当地农业活动的严重威胁,依赖该地区干净水源制作天然矿泉水的公司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设立过滤工厂,要么迁移到新的水源地,而威泰尔矿泉水公司采取了保护原有水源地的方法来减少成本。

威泰尔公司通过向农民支付费用,要求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包括减少和改进奶牛养殖业、改进对牲畜粪便的处理方法、放弃种植谷物和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在流域内植树造林等措施,以确保水源质量不被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威泰尔公司投资约900万美元在水源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1500公顷农业土地,将土地使用权无偿返还给那些愿意改进土地经营措施的农户;与40多个愿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农场主(总土地面积为1万公顷)以每公顷土地320美元(连续7年)的价格签订18~30年的生态保护补偿合同,以此补偿农民由于转变生产方式和使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另外,威泰尔公司还向农场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并为新的农场设施购置和现代化农场建设支付费用。

当然,作为交换条件,威泰尔公司在合同期内拥有这些建筑和设备的所有权,同时有权监督它们的合理利用。

在项目头7年,威泰尔公司共投入约2450万美元,此外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投入了约20%的研究费用,法国水管理部门为改进动物的废弃物处理投入了30%的费用。

由于补助水平达到了农场可支配收入的75%以上,使水源地保护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之后威泰尔公司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其它被收购的公司,使保护水源质量的生物农业在其它水源地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发展。

3、德国易北河水源地跨国生态补偿协议。

易北河上游在捷克,中下游在德国。

1990年以后,针对易北河水质不断下降的问题,德国和捷克达成共同整治易北河的双边协议。

整治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贷款、研究津贴、排污费和下游对上游的经济补偿。

2000年,德国环保部拿出900万马克给捷克,用于建设捷克与德国交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整个项目的完成约需2000万马克。

现在,易北河水质已大大改善,德国在三文鱼绝迹多年的易北河中投放鱼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巴西巴拉那州公共资金再分配机制。

在巴西,各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州“商品和商务流通所得税收入”,即对商品和服务消费税的再分配,而这些税种是州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991年,巴拉那州议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从商品和服务消费税收入中拿出5%作为生态保护支出,其中2.5%分配给那些拥有水源的地区,作为对环境保护机会成本的一种补偿。

但值得注意的是,获得补偿的标准并不是根据实际的机会成本计算得出,也不是依据森林覆盖与水质改良之间的科学关系确定,而是需要州内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竞争来获得,当地参与水源保护活动的面积越大,获得的资金就越多,类似于国内财政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的激励措施。

通过这项措施,巴拉那州的保护区面积增加了9倍。

据称,该计划的管理成本很低,只有3.2万美元,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

由于巴拉那州模式的成功,巴西其它一些州也采纳了这一模式,如米纳斯吉拉斯州在1996年采用该制度将380万美元分配给97个保护区,使其污水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占人口一半以上的城市和地区,对水质的改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5、以色列水循环利用生态补偿机制。

以色列是个水资源极度短缺国家,这种生态补偿机制与前面几种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我们重点讨论的针对利益主体的经济补偿,而是对大自然的生态补偿。

即:你排出多少,我经过处理后再给你反馈多少。

这种做法实质上就是“中水回用”。

通过这种方式,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出水可直接回用于灌溉,其余32%回灌于地下水,约20%排入河道。

这样,以色列100%的生活污水和72%的城市污水得到了回收利用。

尽管这不属于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但从整个水源保护涵养的角度来看仍需给予高度的重视。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几个成功范例,充分发挥了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既考虑了水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政府在提供安全水源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又对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从而为我们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二)国内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探索和实践1、福建:上下游横向补偿与省级财政纵向补助相结合。

福建是全国最早提出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并付诸实践的省份。

从2003年开始,福建省结合长期实施的“山海协作”政策,在加大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和补助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下游生态受益地区向上游生态保护地区提供经济补偿。

从2003年,福建省政府设立九龙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省级财政2003-2004年每年从环保专项资金中拿出400万元,2005-2008年每年拿出800万元,九龙江下游的厦门每年拿出1000万元,中上游的漳州和龙岩各配套500万元,专项用于九龙江环境综合整治,使九龙江水质达标率从2004年的84.3%提高到2009年89.5%;从2005年起,对于因上游养殖业造成严重水体污染的福建第一河流闽江,福建省分别安排基建和环保专项资金1500万元,下游的福州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流域上中游的三明和南平各配套500万元,用于闽江综合整治,使全流域水质达标率从2004年的83%提高到2008年的98.5%;此外,泉州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在晋江和洛阳江上下游实施生态补偿,泉州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下游受益的晋江、石狮等8个县根据用水量共筹措1500万元,用于晋江和洛阳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项目,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态保护项目,这一措施使晋江水质达标率从2004年的97.4%提高到2008年的100%。

2007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通知》,依据2005年各市的用水量和生态区位等因素,共筹集森林补偿资金8600万元,按照每亩2元的标准对全省4300万亩生态公益林所有者进行补偿。

2009年,福建省加强了对省级预算、各部门专项资金以及下游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的统筹和整合,使省级统筹的流域整治资金达到2.45亿元,比整合前增加7500万元,每年统筹用于支持闽江和九龙江的生态补偿资金分别达到1亿元和9000万元。

在分配方式上,50%的资金按流域面积、功能区面积、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人口等指标分配到各市、县,50%分配到具体治理项目,通过贴息、以奖代补、拨款补助等方式进行补偿。

2、浙江:自下而上的自主探索与自上而下的规范完善相结合。

浙江对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探索首先是由基层自发开展的,其方式主要有上下游自愿协议补偿、异地开发、水权交易等几种。

一是协议补偿,即下游生态受益地区向上游生态保护地区的政府支付生态补偿资金。

如2004年9月,处于金华江下游的金华市傅村镇政府与上游源东乡政府签订生态补偿协议,傅村镇每年给源东乡5万元,作为对源东乡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以及因此而造成财政收入减少的补偿。

二是异地开发,即水系上游地区在下游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并跨地区收取税收。

婺江下游的金华市为了解决磐安县的贫困问题,专门在金华市工业园区建立“金磐扶贫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作为磐安县的“飞地”,开发区所得税收返还给磐安县,作为对水源区因保护水源、发展权受到限制的补偿。

2002年,“飞地”的税收共403万元,占到磐安县全部税收的四分之一。

三是水权交易,即通过签订供水合同的方式支付水源地保护成本。

如绍兴县和上虞市交界的杨浦水库是虞绍平原唯一的饮用水源,2004年,绍兴市与慈溪市签订供水合同,从2005年至2022年的18年中,由绍兴市向慈溪市供水12亿立方米,而慈溪市则需要支付7亿元的水源地保护补偿资金。

四是产业扶持。

如杭州市在给予水源地财政补助的基础上,还对江河源头地区、饮用水源涵养地区等欠发达乡镇实施税收减免,并拨付专项资金推动这些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基层自发探索的基础上,浙江省政府2005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对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渠道等作出明确规定,成为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提出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意见的省份。

之后,该省选择钱塘江源头地区作为试点,将原有的省级相关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同时省政府每年再拿出一块资金,加起来每年共安排2亿元对钱塘江源头10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行专项补助。

2008年起,浙江省将这一补偿方式扩大到全省,成为第一个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

3、其他方式:利益主体通过谈判协商达成生态补偿协议。

如云南省盈江县星云有限公司在勐乃河三级电站开发过程中,与有关村寨签订了比较全面的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公司每年给村寨8.8万元资金补偿,要求其对属于村寨的750亩电站水源林实行禁伐保护;公司给水源区村民每人每月补助用电6度,促进以电代柴;公司每年补助2000元树苗款,鼓励村民在森林稀疏的地方补种树苗。

此外,省际间的生态补偿谈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