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011年生物中考真题汇编:科学探究
![2011年生物中考真题汇编: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db7213fad6195f312ba639.png)
2011年生物中考真题汇编:科学探究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C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长蘑菇的朽木B、成鸭蛋C、玉米D、电脑病毒A2.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B。
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D。
生物都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C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实验,体现了生物具有()A.遗传和变异现象 B.生长发育的特性C.应激性 D.新陈代谢现象A4.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过程中,主要采用()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C5.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A6.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特征。
A. 生长、发育和繁殖B. 生长C. 发育D. 繁殖A7、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C8、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的大小C9.2009年青州花卉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其中有一种植物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运动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生物的繁殖B10、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D11.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并繁壮后代的基础是( )。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1)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1)](https://img.taocdn.com/s3/m/8cf6d8985ef7ba0d4a733bd9.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2012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系列——专题一《科学探究》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一、知识回顾1.2.3.过程 4.5.6.1.科学探究方法:、、、等。
2.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有且仅有个。
二、重难点解析1.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探究方法有实验法(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模拟实验法,对照实验法,观察法(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家鸽),观察与思考,调查法(如: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资料分析等。
2.对照实验和实验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有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
如何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或偶然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多次实验,重复实验,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实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
三、考点回顾1.(2008年潍坊第2题).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量法答案:C2.(2008年潍坊第31题)(9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答案:(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作处理。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https://img.taocdn.com/s3/m/8107ef7ca2161479171128ad.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人的由来1.下列措施中,能提高人口素质的是DA.晚婚 B。
晚育 C。
少生 D。
优生2.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BA.卵巢子宫 B.卵巢输卵管C.子宫输卵管 D.子宫阴道3.人体发育的大致过程是 DA.卵细胞→胚胎→胎儿 B.卵细胞→胎儿→胚胎C.受精卵→胎儿→胚胎 D.受精卵→胚胎→胎儿4.人的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BA.阴囊和阴道 B. 睾丸和卵巢C.附睾和子宫 D. 输精管和输卵管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C.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胚胎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D.卵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6.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
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因为蛋白质是人体AA.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主要的供能物质C.主要的贮能物质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7.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B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
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C.初潮期月经周期不规律 D。
行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9.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结构是 CA.膀胱B.输精管C.睾丸D.卵巢1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BA.卵巢 B.子宫 C.胎盘D.输卵管11.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下列对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DA.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B.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动,但要努力学习,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C.青春期是一生中性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增长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不会增强12.母亲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2011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探究
![2011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503cfaeff9aef8951e0666.png)
2011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1.(2011枣庄)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其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他们的设计中,不妥当的一项是2.(2011枣庄)普通光学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A.B.C.D.A.遮光器和目镜B.遮光器和物镜C.遮光器和反光镜D.目镜和物镜3.(2011枣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A.②④①⑥③⑤B.②④①⑥⑤③C.④②①⑥⑤③D.①②③④⑤⑥4.(2011某某)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
由实验设计中可以知道,小明想探究何种营养成分对蟑螂发育的影响A.④B.①②③C.①D. ①②④5.(2011某某)2011年,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4月份,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
这种方法是A.抽样检测B.比较法C.观察法D.实验法.6.(2011某某市)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7.(2011某某市)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8.(2011某某市)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9.(2011年某某省襄阳市)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下方移动 D.向右上方移动10.(2011某某)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B.用稀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观察C.使用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将视野中模糊的物像调至清晰D.交10×和10×的镜头组合改为5×和10×的镜头组合,可看到更多的细胞11.(2012届某某市)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
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1《科学探究》
![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1《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4800baf705cc17552709db.png)
2012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系列——专题一《科学探究》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一、知识回顾1.2.3.过程 4.5.6.1.科学探究方法:、、、等。
2.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有且仅有个。
二、重难点解析1.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探究方法有实验法(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模拟实验法,对照实验法,观察法(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家鸽),观察与思考,调查法(如: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资料分析等。
2.对照实验和实验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有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这个条件即实验变量。
如何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或偶然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多次实验,重复实验,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实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
三、考点回顾1.(2008年潍坊第2题).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答案:C2.(2008年潍坊第31题)(9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因素”的试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是。
(2)上述试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是为了。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扦插成活率影响”的试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插条成活率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答案:(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作处理。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一科学探究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题一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377955a5e9856a5612607f.png)
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 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 响。 (3) 从 植 物 生 理 活 动 的 角 度 分 析 , 牵 牛 花 花 瓣 从 红 色 变 为 紫 色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粒
B
20粒
C
20粒
条件 不洒水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23℃恒温培养箱 23℃恒温培养箱
4℃冰箱
第 10 页
专题一 科学探究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 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 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明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小 华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绿豆种子放入塑料盒内,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装满塑 料盒并盖上盒盖,结果依然有少部分种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种皮。 (2)小华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中考重难点专题突破
专题一 科学探究
栏
目
专题突破
导
航
专题精练
中考复习与训练 生物·配人教
专题突破
突破点一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探究实验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科学探究实验题一般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解答: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得出结果)→表达和交流(反思 与评价)。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精品学案(整理含答案)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精品学案(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8718246c175f0e7cd1373a.png)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精品学案专题《科学探究》一、中考导航中考考纲要求了解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概述天竺葵实验的过程;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概述草履虫实验的过程。
二、知识梳理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①(假设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②(实验中一定要设置组)③(重复多次取值,才能得到可靠结果)④(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答案,结论如果与假设不一致,应该重新提出假设,再做实验)提问:1、此实验中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
2、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有个变量。
3、对照组和设置能消除实验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天竺葵实验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一昼夜。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以后,摘下,去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溶解中,叶片变成。
5、用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拓展:1、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装片制作(一)植物细胞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擦:用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4)盖:用镊子夹起,使它的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5)染:把一滴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吸:用从盖玻片一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拓展: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缓缓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5)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5)](https://img.taocdn.com/s3/m/da859fa005087632311212a4.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人体的呼吸1.当我们吸入气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 B.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收缩C.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收缩 D.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舒张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C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3.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A A.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增加肺泡的数量 D.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4.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道对空气的作用(D)A.清洁空气 B.温暖空气C.湿润空气 D.杀死空气中的细菌5.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呼气过程,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A.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B.容积缩小、气压下降C.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D.容积增大、气压下降6.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B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7.用手接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DA.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B.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扩大C.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缩小 D.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8.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AA.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进入肺的空气B.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湿润进入肺的空气9.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 ( D )A..鼻腔黏膜 B.食道黏膜C.喉腔侧壁 D.气管和支气管黏膜10.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11.请根据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我叫氧气,一天,我随同二氧化碳、氮气等,利用主人吸气的机会,来到主人的鼻腔丛林,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
我闯过几道“关卡”后,终于乘上旅游快艇,顺着一条红色河流来到一个叫“细胞”的王国,在这个王国的某一间大房子里,为了主人的需要,我发挥了最大作用,但我也就此消失了。
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基本技能
![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基本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a2fd7577e53a580217fcfed2.png)
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1.用5X的目镜和10X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BA. 15 倍B. 50 倍C. 500 倍D. 150 倍2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 6 “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CA “上”和“ 6”B ”下”和“ 9 “ C。
“于”和“ 9' ” D “ 于”和“ 6”3 •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4 •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一组是A. 20X、45XB. 10 X、40 X地观察到细胞结构。
此时A.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⑤9 .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D )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B图110.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X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X的物镜继续观A .右上方B 。
右下方C 。
左上方D 。
左下方14•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B15•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B )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 .反光镜D .光圈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6X ,物镜为4X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6X ,物镜为10X 。
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 C )A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增大B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变小C .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D.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变小17. 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C察,其结果是后者 B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11 •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C )A. 转动转换器B. 转动细准焦螺旋C. 转动粗准焦螺旋D. 调节反光镜 B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3中①所示的物像。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 科学探究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 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c5c9dca8114431b80dd895.png)
命题点2 科学探究的过程
②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实验组是指接受 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如在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中, 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 ③对照实验中避免偶然性因素的发 平均值 等。 4. 比较法: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的方法。研究生物进化时常用比较法,多是用来比较不同年代的化 石。
生物
专题十 科学探究
命题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科学观察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用肉眼或辅助工具(如放大镜、 显微镜、照相机等)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观察要全面、 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做好观察记录。例如,了解种子的结构、研究动物的行为等 就适合用观察法。 2. 调查法:明确 调查目的 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 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分为抽查法和普查法,普查法适用于精确度高的 调查,如人口普查;当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应采用抽样调查法,如测 定种子的发芽率,抽样调查时要做到 随机取样 。
3. 实验法:一般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 (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叫做该实验的 变量 。 (2)设计对照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的理想状 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5)
![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5)](https://img.taocdn.com/s3/m/a2e8624b4b35eefdc8d333ad.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各种环境中动物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
有关这些动物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 B的幼体既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B. 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C. 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D. E与B、C的主要区别是体表被毛,体温恒定2.“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防御行为3.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鱼C.青蛙、青鱼、蝌蚪D.珍珠蚌、鲫鱼、鳖4.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D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狗辩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5.与家兔食草的特性无关的是AA.体表被毛 B.盲肠发达C.门齿发达 D.胃肠内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6.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CA.肘关节脱臼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7.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
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A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捕食行为8.下面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D9.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
下列对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C.动物的迁徙属于取食行为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10.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 C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11.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3)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3)](https://img.taocdn.com/s3/m/c71c41198e9951e79b8927db.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A.肾脏 B.肝脏 C.肺 D.直肠2.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B)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尿素3.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B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4.右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物质是C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5.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D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单位6.下表数据是对取自小白鼠体内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分析结果。
样品3是C尿素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样品1 0.03 0.10 0.83 8.00样品2 0.03 0.10 0.83 0.01样品3 1.80 0 1.75 0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液7.下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 .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 .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8.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BA .尿素和尿酸B 。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 .血细胞和葡萄糖D 。
血细胞、尿素和尿酸9.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6)和表l 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表1: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叱较(单位:g/L)(1)图6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9)
![中考专题精品资料(含2011真题)专题一《科学探究》 (29)](https://img.taocdn.com/s3/m/12a19cb4d5bbfd0a795673db.png)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细胞及其生物体的结构1.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BA.液泡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叶绿体2.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的是DA. 细胞壁B. 细胞质C. 细胞膜D. 成形的细胞核3.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它属于植物体的C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4.下图ABCD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D5.“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器官是由于细胞的CA.生长B.分裂C.分化D.癌变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B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①③⑤⑦7.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相比,所少的是DA.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8.吃两瓜时会感到很甜,是因为西瓜中有大量的糖。
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D A.细胞核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9.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B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DA.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B.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11.下列细胞结构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是B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A.③⑤⑥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12.下列器官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的是BA.心脏B.唾液腺C.股骨D.脊髓13.下列能正确表达动物细胞内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是CA.图ⅠB.图ⅡC.图ⅢD.图Ⅳ图Ⅰ图Ⅱ图Ⅲ图Ⅳ14.图1是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③表示细胞癌变1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有关图3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A.这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B.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结构[②]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结构[③]是DNA,是遗传信息库16.下列植物中,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DA.水绵 B. 衣藻 C. 墙藓 D. 肾蕨17.若将图2改为动物细胞模式图,则应该去掉图中的哪些结构?CA. ①②③B. ④⑤⑥C.①③⑤ D. ②④⑥18.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一项是DA.受精卵 B. 血液 C. 神经元 D. 大脑19.图2是植物细胞模式图,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此图写出的图中部分编号所指结构的功能,其中正确的是DA.①B。
2010-2011年度生物总复习第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 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010-2011年度生物总复习第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 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29af069e45c3b3566ec8b1d.png)
专题二十四 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知识讲解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 ⎧⎪⎨⎪⎩支撑部件: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光学部件:目镜、物镜、反光镜调节部件:通光孔、遮光器、粗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压片夹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对光:右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观察:先降双眼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后升右眼注视目镜清洁收镜2.临时装片的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七吸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一擦;二滴;三刮; 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典例剖析[例1] (2008·苏州)在载玻片上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 A .B .C .D .[解析]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我们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完全相反。
玻片上画的箭头指向右上方,那么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应该指向左下方。
[答案]C 。
[例2]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到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 .①⑤B .③⑥C .①③D .②⑥[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所用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要获得被观察物体放大50倍,选择目镜50×,物镜10×。
[答案]C[例3]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集之二十九 科学探究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集之二十九 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2d0305c1c708a1294a4418.png)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集之二十九科学探究1.(2011·淄博)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有①抗生素②维生素③蛋白质④淀粉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
由实验设计中可以知道,小明想探究何种营养成分对蟑螂发育的影响( )A.④B.①②③C.①D. ①②④答案:B2.(2011·淄博)2011年,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4月份,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
这种方法是( )A.抽样检测B.比较法C.观察法D.实验法答案:A3.(2011·济源)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温度和水分 D.有空气和无空气答案:C4.(2011·济源)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A.文字、图片 B.数据 C.音像资料 D.以上都是答案:D5.(2011十堰)以下哪个探究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A.玉米粒的胚乳内储存营养物质B.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C.制作洋葱鳞片州表皮细胞临时装片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答案:C6.(2011·舟山)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
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答案:D7.(2011·枣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A.②④①⑥③⑤B.②④①⑥⑤③C.④②①⑥⑤③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8.(2011·绍兴)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近三年中考生物专题汇编及解析20研究生物的方法人教新课标版
![近三年中考生物专题汇编及解析20研究生物的方法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c35bdcdd36a32d7275817f.png)
研究生物的方法9. ( 2011.山东潍坊学业考)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测量法D .调查法【解析】选B。
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本题涉及实验和观察,注意题干要求“主要”二字。
10. (6分)(2011 •山东聊城学业考)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实验方案:I.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n .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暧的地方培养。
川.每天向I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IV .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想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I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进出液的同时,还应向___________ 号培养皿纱布上撒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做出假设的依据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现象做出的推论,因此假设为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无影响);设置两个培养皿的目的是形成对比,使结论更具有真实性;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号培养皿中由于没有滴加清水,胚根不能突破种皮,无法萌发;此实验中实验变量不具有单一性,即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一致。
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十五) 科学与探究
![人教版生物中考总复习(十五) 科学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6907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c.png)
专题十五科学与探究考点1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基础知识㊀㊀一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科学探究活动包括①㊀观察㊀㊁调查㊁实验㊁资料分析㊁模拟探究㊁设计㊁技能训练㊁课外实践等㊂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法㊁观察法㊁②㊀调查法㊀或测量法㊁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探究前首先要明确③㊀探究目的㊀㊂3.当调查或检测范围很大,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测㊂如果用于调查,则叫④㊀抽样调查㊀㊂二㊁使用显微镜的技能1.视野明亮度的调节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外界光线弱时,用⑤㊀凹㊀面反光镜和⑥㊀大㊀光圈㊂2.高倍镜和低倍镜下视野的异同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细胞数量越⑦㊀少㊀,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细胞数量越多,视野越⑧㊀亮㊀㊂3.从低倍镜换高倍镜(1)先把要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㊂欲将物像中A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⑨㊀(左)上㊀方移动㊂(2)转动⑩㊀转换器㊀,换高倍物镜㊂(3)转动遮光器,换 ㊀大㊀光圈,或转动反光镜,用㊀凹㊀面镜,调亮视野㊂(4)转动㊀细准焦螺旋㊀,使物像更清晰㊂重点难点使用显微镜的技能从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方法:①把要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㊂②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㊂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或转动反光镜,用凹面镜,调亮视野㊂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㊂例1㊀(2018山东青岛,24,1分)下列关于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㊀㊀)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需要用到载玻片B.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大腿的肌肉C.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需将视野调亮D.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解析㊀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膝盖下方的韧带,所以B错;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需将视野调暗一些,所以C错;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避免偶然性㊁减小误差,所以D错㊂答案㊀A易混易错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确定实验中的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㊁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㊂而对照组同样是针对实验目的,达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而进行的操作㊂只要明确实验目的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系后,就能准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㊂㊀㊀例2㊀(2018山东临沂,17,2分)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㊂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①号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②号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10个月的存活率/%4372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5月25日至6月16日0ң6.20ң31.06月17日至8月3日6.2ң10.231.0ң72.9㊀㊀A.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C.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D.实验表明,蚂蚁 侵食 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解析㊀本实验的变量是蚂蚁的有无㊂从表中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A错;①㊁②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其他条件都相同,①号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起对照作用,所以B错;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C错㊂答案㊀D考点2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基础知识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请把以下探究过程补充完整:(1)提出问题:从生活㊁生产实际或学习资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书面表达这些问题㊂(2)①㊀作出假设㊀: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㊂(3)制订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②㊀对照㊀实验㊂(4)实施计划:进行观察㊁实验;搜集证据㊁数据;尝试评价证据㊁数据的可靠性㊂(5)③㊀得出结论㊀: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㊁数据;得出结论㊂(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写出探究报告㊂2.探究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④㊀假设㊀;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能否成功的关键㊂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⑤㊀对照实验㊀㊂设置的这种不同的条件即本实验控制的单一⑥㊀变量㊀㊂4.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首先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实验过程无误,则说明⑦㊀作出的假设㊀有误,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⑧㊀作出假设㊀,重新实验㊂重点难点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在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中,除光照情况以外,温度㊁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㊂因此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㊂一边遮光,一边不遮光,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㊂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㊂例3㊀(2018广东,30,2分)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㊀㊀)组别①②③蚕卵数(个)100100100培养温度(ħ)162030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1098孵化率(%)909868㊀㊀A.探究的问题: 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 和 孵化率 是实验结果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ħ解析㊀表格中温度是20ħ时,家蚕卵孵化率最高为98%㊂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这三个温度中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ħ㊂答案㊀D例4㊀(2018山东临沂,27,7分)某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对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设计了如下A㊁B两组实验:实验步骤: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㊁20㊁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A图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㊁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㊂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③向B装置1㊁2㊁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㊁清水㊁1%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㊁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㊂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㊂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cm102030光照强度/lx435375280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1051表二编号1号2号3号新鲜菹草叶片上浮数量/枚039㊀㊀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㊁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㊀㊀㊀㊀㊀,写出此生理过程的表达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2)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㊀㊀;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㊀㊂(3)B装置中1㊁2㊁3号的变量是㊀㊀㊀㊀㊀,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请推测其原因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4)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解析㊀(1)菹草的叶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㊂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ң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㊂(2)由表一数据可知,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近,光照强度就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越强,产生的氧气越多,上浮的叶片数目就越多,反之则越少;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㊂(3)B装置中,1号容器的蒸馏水中无二氧化碳,2号㊁3号容器中有二氧化碳,但含量不同,故变量为二氧化碳㊂表二中1号容器中无二氧化碳,菹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产生,故无叶片上浮㊂(4)由A图所示实验可知,要想提高温室大棚蔬菜产量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由B图所示实验可知,要想提高温室大棚蔬菜产量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㊂答案㊀(1)氧气㊀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ң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㊀(2)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近,上浮的叶片数目越多,灯源与容器的距离越远,上浮的叶片数目越少㊀光照强度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㊀(3)二氧化碳㊀1号中无二氧化碳,菹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氧气产生,故无叶片上浮㊀(4)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方法1㊀解答实验设计题的方法㊀㊀设计对照实验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实验分组编号㊂②确定并描述控制变量的方法㊂③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的其他实验条件相同㊂要领如下:(1)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的仪器㊁材料㊁步骤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想,提出可行方案㊂(2)设计原则:对照实验,一般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要保证除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㊂另外,注意实验的科学性㊁可行性㊁简便性和安全性㊂(3)操作步骤:说明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必需的材料用具等;注明操作要领;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㊂例1㊀(2018浙江温州,27,6分)小明发现某植物园在阴雨天时会用红光和蓝光对植物进行照射,他认为阴雨天分别用这两种单色光照射植物都会促进光合作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㊂(1)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进行比较㊂(2)请利用下列器材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实验器材:500毫升的烧杯㊁漏斗㊁50毫升的量筒各若干;新鲜金鱼藻(水生植物)若干;清水;功率相同的红光灯㊁蓝光灯各一只㊁天平㊁刻度尺㊁计时器㊂解析㊀(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㊂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㊂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相同时间内产生有机物的多少或相同时间内消耗二氧化碳的多少进行比较㊂(2)实验步骤:①取三个洁净的500毫升烧杯,分别标为甲㊁乙㊁丙,各装入400亳升清水和10克新鲜的金鱼藻,将三个相同的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取三支量筒装满水,倒扣在漏斗管口;②选择阴雨天(光线较弱环境),甲组㊁乙组分别用红光灯和蓝光灯在等距离处照射,丙组不做处理;③光照相同时间后,比较三组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④多次重复实验㊂答案㊀(1)相同时间内产生有机物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消耗二氧化碳的多少)(2)答题要点:自变量的设计(对照实验设计)㊁无关变量的控制(金鱼藻量的控制㊁灯与装置距离控制)㊁因变量的观测(气体收集方法的设计㊁观测方法的设计)满分示例:①取三个洁净的500毫升烧杯,分别标为甲㊁乙㊁丙,各装入400毫升清水和10克新鲜的金鱼藻,将三个相同的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取三支量筒装满水,倒扣在漏斗管口;②选择阴雨天(光线较弱环境),甲组㊁乙组分别用红光灯和蓝光灯在等距离处照射,丙组不做处理;③光照相同时间后,比较三组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④多次重复实验方法2㊀解答实验评价题的方法㊀㊀1.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㊁具有严密性,特别是对照实验是否合理;2.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上是否简单易行;3.从经济角度评价,是否节约原料成本;4.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㊂无论何种类型题目,都需要知识的理解和应用㊂通过逻辑推理㊁信息加工等过程,测试知识迁移㊁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㊂例2㊀(2017浙江嘉兴,4,8分)农业生产中为了获得高产,就要设法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㊂为此,某兴趣小组开展了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实验研究㊂ʌ实验原理ɔ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检测氧气的释放速率来测定;产生的氧气滞留在叶片,会使叶片在液体中上浮㊂ʌ实验器材ɔ长势相似的绿萝叶片㊁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可分解释放CO2)㊁注射器㊁打孔器㊁如图所示的实验台(不同高度放有三组烧杯)等㊂ʌ实验步骤ɔ①用打孔器在绿萝叶片上取大小相同的小圆叶片若干,用注射器排出叶片细胞间隙的气体,使叶片在蒸馏水中都能下沉;②在每组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㊁浓度不同的NaHCO3溶液(不考虑溶液密度差异),然后用镊子将小圆叶片放入烧杯中,每个烧杯10片;③点亮LED灯带,记录每个烧杯中8个叶片上浮到水面所需的时间㊂时间越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㊀㊀㊀㊀㊂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和㊀㊀㊀㊀㊀㊂ʌ实验结果ɔ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记录如表㊂(单位:秒)组别NaHCO3相对浓度50100150低光强组968801720中光强组883632498高光强组767476355㊀㊀ʌ实验结论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越强㊁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㊂ʌ评价反思ɔ①本实验的重要改进是用LED冷光源代替传统的白炽灯,这一改进对该探究的主要意义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②实验中每个烧杯放10个小圆叶片,而统计时只选取前8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解析㊀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会使叶片在液体中上浮㊂所以叶片在液体中的上浮速度可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㊂上浮速度越快,所用时间就会越短,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反之,叶片上浮所用时间越长,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越弱㊂观察实验装置和表格中对比的栏目(NaHCO3相对浓度不同,表示CO2的浓度不同;低㊁中㊁高强光三组表示光照强度不同)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㊂白炽灯不但放出光,还产生热量,容易造成实验变量不唯一㊂所以用LED冷光源代替传统的白炽灯,可减小白炽灯发热造成不同的温度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㊂取8个小圆叶片上浮的平均时间,相当于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答案㊀ʌ实验步骤ɔ③越弱㊀光照强度ʌ评价反思ɔ①减小白炽灯发热造成不同的温度条件㊀②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㊂㊀明确本实验有两个变量: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㊂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控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通过三个不同高度的组控制的变量是光照强度㊂熟练掌握设置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的方法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中考生物专项训练--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1.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B A.15倍B.50倍C.500倍D.150倍
2.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C
A“上”和“6” B”下”和“9“ C。
“”和“9'” D“”和“6”
3.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B
4.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一组是A A.20×、45× B. 10×、 40×
C.15×、10× D. 5×、8×
5.用解剖针挑取少许番茄果内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A
A.临时装片 B。
临时涂片
C.临时切片 D。
永久涂片
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
胞结构。
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C
A.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细准焦螺旋
7.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B
A. 目镜 B。
物镜 C.镜茼 D.粗难焦螺旋
8.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哪些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A
①生理盐水②清水③稀碘泣④消毒牙签⑤刀片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9.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D)
图1
10.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
×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B
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
11.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3中①所示的物像。
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3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C)
A.转动转换器
图3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1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
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A
A.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13.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
如图1所示。
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B
A.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图1
C.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4.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B A.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一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一调节物像的大小
15.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B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
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4X,第二次使用
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
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 C )
A.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变小
C.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 D.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变小
17.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C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
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C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装片
19.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C
A.d B.q C.p D.b
20.制怍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谪C
A.清水
B.碘液
C.生理盐水
D.酒精
2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当低倍镜下观察细胞不清晰时,应换上高倍镜观察
B.获取唾液的方法:用凉开水将口潄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
棉絮,将唾液挤压到烧杯中
C.测量胸围差前,受测者要脱去外衣,举起双手,挺胸,憋气。
先深吸气再呼气,测三次,其
中最大一次差数为胸围差数值
22.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是,E是;
(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
此时应该调节[ C ] ;
(3)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10×,两种物镜10×和40×,使
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最小的放大倍数是倍。
答案:目镜反光镜细准焦螺旋 50
23.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 对光结束后从目镜内看到的视野应该是(填字母)
A黑暗的 B彩色的 C略灰的 D白亮的
(2)观察过程中,将“10×’的物镜转换为“40x'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____
(3)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的一个细胞,判断该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是________。
(据图回答一项即可)
(4)若该细胞要进行分裂.则细胞内首先分裂的是[②]____。
答案:(1)D (2)少 (3)该细胞有细胞壁(或液泡)(4)细胞核
24.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
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请回答:
(1)人类身体中最大的卵细胞直径约0.1毫米。
在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其直径约为
0.5厘米。
则此时最有可能的镜头组合是。
A.5× 40×
B.5× 10×
C.10× 40×
D.10× 10×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
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
线上;
③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大而厚
④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⑤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⑥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角。
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右上角移动玻片;
⑦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
动到自己的身前。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④⑤
(3)图11为绿色植物细胞模式图,跟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一般都能保持一定形状,是因为有。
(填字母及名称)
(4)如果被细菌感染而发炎,在显微镜下观察此人的血涂片时,则的数量会增多。
(5)观察小鱼尾鳍时发现红细胞单行通过某血管,则该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答案:(1)B (2)D (3)A 细胞壁(字母和名称缺一均不给分,字母和名称不分先后)
(4)白细胞(5)C
25.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
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X,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倍。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右上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________。
若要把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___(填“右上”或“左下”)方向移动。
答案:(1)平面 (2)100 (3)d 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