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准确翻译全文,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奇山异水” 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志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奇山异水” 的特点。

(2)学习文中的写景方法,体会骈文的语言风格。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骈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桐庐入选“25 个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的相关信息,提问:桐庐凭什么能成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而且还是中国唯一入选地呢?明确: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2.引出富春江的景色,介绍《与朱元思书》的写作背景。

明确: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作者简介1.介绍作者吴均,包括其字、籍贯、文学成就等。

明确: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

他通史学,擅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他的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

著有《齐春秋》《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2.强调吴均的文学风格,如“文体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

明确:让学生对作者的文学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三、文体介绍1.介绍骈文的特点,包括句式、声韵、用词等方面。

明确: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 或“骈偶文”,常用四字、六字句,讲究对仗,声韵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注重用典和藻饰。

2.说明《与朱元思书》是一封书信,同时也是一篇写景的骈文。

明确: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体特点。

四、朗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停连,感受骈文的语言风格。

明确: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字音和节奏。

明确:帮助学生准确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明确:让学生在朗读中熟悉课文内容。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教材是一篇古文《与朱元思书》。

这篇阐述唐代文学家王之涣与朋友朱元思的书信往来,探讨人生哲理和友情,情感真挚,表达深刻,是学生们很好的阅读材料。

下面,本文将根据《与朱元思书》这篇古文,为大家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设计1.了解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通过简要介绍王之涣的作品和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

2.理解章节大意首先,学生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全文的大意和主题。

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全文内容,学生可以依据文章对叙、议论、议论背景和结尾等框架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全文。

3.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该古文语言简练,排比精妙,语言表达深入人心,有助于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这个古文,带领学生分析句型、掌握祈使句及虚词的运用,让学生在文言中领略句式之美,了解文言的魅力。

4.解读人生哲理“心较劣则无德,志不强则无任。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事不露,自行不躁。

”作者用深刻而简练的语言表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对人生、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教师的导读和学生的自我探究,让学生领悟到作者写作中所包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设计1.导读法通过教师的导读,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本文的脉络与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言的用词和修辞,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及结构。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还可以促进小组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共同探究能力。

3.课外阅读法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行阅读古诗词,让学生慢慢感知古文中的句式之美,了解文言的语法规则和运用技巧,同时加深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

4.情境模拟法教师可以遵照古代书信的格式写一封信来模拟答复王之涣的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回信,巩固学习成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篇范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篇范例)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

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三篇】《与朱元思书》教案一(一)知识与水平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水平。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使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查找有江的介绍,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

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课文的前提是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

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师生合作解决。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如“俱”“绝”“息”“犹”等的含义,采用沟通古今文言词语法,请学生查找工具书,找出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这些文言实词意义用法的成语,感受文言词语的生命力。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4.在整体感知大意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结构之美。

倡导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

如: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思考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5.三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做片段示范朗读,要学生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在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6.再次熟读课文,达到成诵的地步,较好的学生要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水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翻译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翻译和解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魏晋时期的文学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表达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5.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历史、珍惜友情的价值观,提升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
举例:文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重点在于理解“风烟”是指自然景色,“俱净”表达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以及“共色”描绘出天山的壮美。
2.教学难点
-文言文阅读: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是一大难点。
-翻译技巧:如何准确把握词义,将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现代汉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词汇、句式、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的一篇文言文,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朱元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文章以描绘山水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进行适当的翻译和赏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会感到困难。

学生对于山水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可能有不同的程度,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3.能够进行适当的文学赏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生僻词语、特殊句式等。

2.对文章中描绘的山水景色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3.进行文学赏析,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己发现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赏析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调。

2.参考译文:为学生提供参考的译文,帮助理解课文。

3.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山水景色,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山水景色进行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与本文的关系,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老师正确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互相讨论和帮助,老师巡回指导。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4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4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4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培养文言语感。

2、用心领悟课文内容,养成积累语汇的习惯。

3、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感悟美、品位美、尝到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五一假期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旅游),老师给你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富春江,那儿可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从网上收集了好多图片,想先一曙为快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

3、师:宋代作家吴均他也曾一游富春江的,并为之陶醉,想知道吴均有何感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篇曾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

二、初读,整体感悟。

1、齐读文题,指名释题(多媒体出示)。

2、你觉得庆该怎样学这篇文言文?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师归纳读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3、生自读课文,给10分钟时间→找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生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试题)①字的读音。

②实词、虚词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译。

5、指名有感情地读,生点评。

6、师范读,生再次欣赏画面。

三、细读,品悟文章美。

1、你觉得富春江美吗?美在哪里?2、再次品读,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学生发言,谈感受。

4、师小结:富春江的确美,美在它的碧波荡漾,美在它的鱼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树群山,美在它的鸟鸣猿啼,置身于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发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吗?鸢飞戾飞者5、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呢?谈感受?师:这山这水,多诱人啊,让人忘记一切烦恼,一切世俗,让人的心变得宁静透明,读到这句,让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余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6、让我们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读一读吧!(齐读)四、课外延伸:1、出示罗丹的名言名句。

2、学生欣赏短片,屏幕显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动物的,有关于运动的,有关于亲情的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让学生就自己的发现或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小诗即兴发言。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目录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

(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认识猫。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一)黑板上学习生字。

(二)看投影,读词语。

三、学习课文(一)理清条理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山河壮丽多姿,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今天,我们就跟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脚步,一起去领略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二)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三)背景链接吴均自幼好学,才华超群,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赞,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称为“吴均体”。

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如实记录齐梁的历史,被梁武帝(“出家皇帝”萧衍)所恶,罢了他的官,焚烧了他的书稿。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

吴均的仕途也不如意,因而他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四)知识卡片“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五)初读课文,清楚流畅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句读分明。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如“缥碧”“轩邈”“戾” 等实词和“之”“其”“以” 等虚词。

(3)能够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和韵律之美。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等,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感受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追求宁静致远生活境界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写景的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尤其是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领会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如对仗、声律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感根源以及这种情感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3.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现代人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投影出示一些著名的山水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一些古代文人描写山水的作品,进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介绍富春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强调骈体文的朗读特点,如注意对仗句的停顿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朗读节奏和重音。

(三)字词讲解1、重点实词讲解•“缥碧”:浅青色。

•“轩邈”:向高处伸展,向远处伸展。

•“戾”:至,到达。

•“窥”:看。

•“柯”:树枝。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息”:平息。

•“经纶”:筹划,治理。

•“反”:同“返”,返回。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富春江的自然景观特点。

3.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富春江的自然景观特点。

3. 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赏析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富春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富春江的印象。

(2)教师导入:富春江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古人吴均曾写下一篇《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春江的美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言文,领略富春江的魅力。

2. 作者简介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风光。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描写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②这篇课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这篇课文体现了作者对富春江自然美景的陶醉和赞美,以及对追求自由、远离尘世的向往之情。

4. 研读课文,分析自然景观特点(1)分析富春江的水的特点。

①富春江的水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富春江的水具有清澈、湍急的特点。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了水的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水的湍急。

②作者是如何描写富春江的水的?明确: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富春江的水。

正面描写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美文——《与朱元思书》。

请大家先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感受一下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3.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第一段师:课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景象?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

师:作者在描绘山水之美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生:对比、拟人、排比等。

(2)分析课文第二段师:课文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写了富春江的水清澈、山险峻。

师:作者在描绘富春江的水和山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生:对比、拟人、排比等。

(3)分析课文第三段师:课文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写了作者与朱元思的书信往来。

师:作者在书信往来中,表达了哪些情感?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等。

4.课文写作技巧分析师:同学们,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了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对比、拟人、排比等写作手法。

下面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

(1)对比手法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生:课文第一段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与“富春江上,山水奇丽”形成对比,突出了富春江山水之美。

(2)拟人手法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生:课文第二段中,“江水碧透,山色空蒙”运用拟人手法,使江水和山色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3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例如:(多媒体显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点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5.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给朋友写信或留言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文言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教授了《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写信经历来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话题确实让他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习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入方式。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文言文在现代社会有哪些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朱元思书》的基本内容、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本节课将紧扣核心素养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言文,本节课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例如,文中“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等典型成语的由来和含义,以及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2023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

2023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

2023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15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以通过绘画展示文中美景,也可选择与美文相配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可教授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__语言精练生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背诵、通过联想与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学设计】一、恰当导入1、可以由美景图片导入,也可以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像,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可以放《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像,音乐为我们创设了怎样一幅图画。

同学们,你到过富春江吗?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胜景之一。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文中,作者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

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甚箭轩邈泠泠千转直视无碍千百成峰鸢飞唳天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有条件的可利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学生识记)2、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与步骤。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作者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书下注释和同班互助了解文义;2、通过品读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写[]法的精妙;3、通过不同层次地朗读能够领会到富春江绮丽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够理会作者观察角度独特,写法精妙的特点。

难点是了解文义。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说起古文就不能不提写山水的文章。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恋于大川名胜,寄情于小桥幽径,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优美的佳句。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或古文片断?参考: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所写的《朱元思书》,相信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山水美景。

请大家打开书,听我朗读课文,注意读音的正确。

3、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老师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的译文,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话请及时在旁边进行纠正,看谁的眼光较犀利,谁的古文翻译能力较强?每小组负责一段,给大家三分钟时间。

(分发材料)4、进行每小节节意的分析。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5、再齐读,停顿的适当、节奏的缓急。

老师在找课文翻译的同时,又找到一篇《与朱元思书》的文章,作者也是吴均,据说这是原稿。

真实性我想也无从考证。

但我们可以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有改动的地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文章结构特点:总分;语句多用对偶句,增强气势;抓住景物特征,注重细节描写;善用精妙词语,表现事物特征;语句书写为情感表达服务。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准确翻译全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独特魅力。

3.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志趣情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它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魅力。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

今天,我们将跟随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脚步,一同走进富春江,领略那里的奇山异水。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

他的文章风格清新,多以描写山水景物为主,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背景介绍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

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

吴均一生仕途不顺,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

此后,他辞官引退,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缥碧(piǎo)轩邈(miǎo)泠泠(líng)嘤嘤(yīng)千转(zhuàn)鸢飞戾天者(yuānlì)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节奏。

风烟 / 俱净,天山 / 共色。

从流 / 飘荡,任意 / 东西。

自 / 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奇山 / 异水,天下 / 独绝。

水皆 / 缥碧,千丈 / 见底。

游鱼 / 细石,直视 / 无碍。

急湍 / 甚箭,猛浪 / 若奔。

夹岸 / 高山,皆生 / 寒树,负势 / 竞上,互相 / 轩邈,争高 / 直指,千百 / 成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图片欣赏,见课件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富春山居图》
师介绍: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
(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初步感知:
1、听朗读全文。

(音频播放)
(1)注意字音并标注
(2)注意朗读节奏,尝试划分
师明确(屏幕展示):
(1)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窥(kuī)柯(kē)
(2)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全班有节奏朗读,师指正。

2、从标题形式来看,这是一篇书信。

3、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绝:独特
问:试找一下作者要告诉朱元思什么?
(自富阳到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况作者所见所感,统领全文。

2、齐读第二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皆:全。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若:好像。

问:(1)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异水“异”在什么地方?
水清、水急、水深
3、齐读第三自然段,并请同学逐句翻译(一个同学翻译一句),重点注释强调竞:争着。

上:向上。

反:通“返”,返回。

窥:看。

轩邈;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无绝:就是“不绝”。

绝:停止。

问: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奇山“奇”在什么地方?
树奇、山势、音韵、林密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回顾十大名画分别是;
2、回顾作者简介;
3、回顾山水特点。

(三)、深入拓展研读
1、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全文。

2、回顾全文,思考,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高耸、陡峭,群峰相聚;山间景色优美,各种鸣声和谐成韵。

降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

3、景色描写夸张、比喻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运用,文章结构分析。

4、从语言特点上看,这是一篇骈俪文,骈文语言特点。

5、文章的炼字炼句,进一步体悟文章的语言美。

例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6、作者对此美景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以及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生动的写出山的魅力,表达了作者能看到美景时的得意之情。

也表明了作者抛弃功名、劝友归隐的思想。

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师引导。

4、从文章内容上看,本文类似于游记散文。

比较与《三峡》的异同点,重点突出作者的志趣美。

(重点解读“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可结合作者写作背景)
5、完全把握全文后,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四)本课文言知识汇总
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A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停止)
B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C无直视无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不)
D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E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
F负负势竞上(凭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2、词类活用:
A、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B、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C、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D、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