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PPT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查明旅游资
源的基本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组合 情况、开发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等,为旅 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及旅 游资源的保护打下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决策依据。
• (三)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 (一)搜集现有各种有关资料
• (二)现场踏勘
• 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
• 1、首先对调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 2、根据以后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需要, 可以将调查地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
• 3、在分区的基础上,采用旅游点调查和旅 游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小区的 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综合考察。
• 4、旅游资源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内容、所 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等。
• 5、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步骤和保障措施。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 (一)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 • (二)确定旅游地的性质 •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一)客观真实原则 • (二)符合科学的原则 • (三)全面系统的原则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五)动态发展的原则 • (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 二、按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 1、观光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2、娱乐型旅
• 3、购物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4、专门型旅
• 三、按旅游资源的吸引程度进行分类 • (一)世界遗产旅游资源
•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具 有较大吸引力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6.1.2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6.1.2.1 旅游资源形成条件的调查
6.1.2.1.1 6.1.2.1.2 6.1.2.1.3 6.1.2.1.4 6.1.2.1.5 调查区的地貌特征 调查区的水文特征 调查区的动植物特征 调查区的气象、气候和环境因素 调查区的历史沿革
6.1.2.2 旅游资源本体的调查
其它定性评价方法
基于“国标”的评价
定量 评价
单因子技术性定量评价 综合性多因子定量评价
6.3 旅游资源调研的成果形式
在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等调研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大 量的零散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进一步的分析,并按照国 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l8972-2003) 的要求,完成调查报告和图件,形成规范的旅游资源调查 与评价的成果,以备呈送相关部门审阅和参考执行。全部 文(图)件包括“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旅游 资源图”和“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6.2.1.1.3
实现旅游资源的分级管理
6.2.1.2 评价的原则
6.2.1.2.1 6.2.1.2.3 6.2.1.2.5 标准化原则
全面系统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
6.2.1.2.2 6.2.1.2.4 6.2.1.2.6
客观实际原则 动态发展原则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6.2.2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①确定调查区的调查小区和调查线 路 ②选定调查目标及重点对象 ③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①整编调查资料 ②绘制旅游资源图 ③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调查成果汇编阶段
6.2 旅游资源评价
6.2.1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6.2.1.1 评价的目的
6.2.1.1.1 6.2.1.1.2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深度了解 为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第十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和准确性,剔除有错误的资料,并补充、修正资料,使其 达到完整、准确、客观、前后一致; • (2)应用科学的编码、分类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与分类 ,以便于分析利用; • (3)采用常规的资料储存方法或计算机储存方法,将资 料归卷存储,以利于今后查阅和再利用。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1.区位条件 • 区位条件即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旅
游资源与其所在区域内的其他旅游资源、周边区域旅游资 源的关系等。它决定了旅游资源所在区域游客的可进入性 ,进而影响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层次、市场指 向等。这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首位因素。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 6.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 调查开发现状包括旅游资源现在的开发状况、项目、类型
、时间、季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周边 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开发计划等。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 (二)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 1.自然环境调查 • 自然环境调查包括对调查区概况、地质地貌、水文、气象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 (一)定性评价方法 • 1.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 黄辉实先生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
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 、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 、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 环境、客源市场。
• (4)气象气候要素:调查区的年降雨量及其分布,气温、光 照、湿度及其变化,大气成分及其污染情况,气候类型、 特色及其变化规律等。
2024版旅游调查总结ppt课件
contents •引言•旅游市场现状分析•旅游产品与服务调查•旅游目的地调查•旅游行业挑战与机遇•旅游调查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010204目的和背景了解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为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03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数据分析030201调查范围和方法02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全球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保持稳定。
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特征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酒店集团等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激烈。
大型跨国旅游集团如携程、Expedia等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兴市场主体如Airbnb、Uber等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颠覆传统旅游市场格局。
010203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03旅游产品与服务调查旅游产品种类和特点01020304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主题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服务质量评价01游客满意度调查02投诉处理情况03价格策略分析研究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包括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需求导向定价等。
优惠政策介绍介绍旅游企业为吸引游客而采取的优惠措施,如折扣、免费赠送等。
价格敏感度调查了解游客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为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供依据。
价格策略和优惠政策03020104旅游目的地调查热门旅游目的地排名和特点排名前十的旅游目的地特点分析游客对目的地的评价和反馈游客评价大部分游客对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评价较高,认为这些目的地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同时,游客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设施建设等。
游客反馈通过调查问卷和在线评论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游客的反馈意见。
其中,游客最关心的问题包括旅游安全、交通便利、餐饮住宿、景点质量等方面。
大学生旅游问卷调查报告教学PPT课件-2024鲜版
增长趋势
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意愿的增 强,市场潜力巨大。
2024/3/28
开发前景
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旅游企 业可推出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16
大学生旅游消费特点
2024/3/28
消费水平
大学生旅游消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受经济条 件限制,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消费结构
大学生旅游消费主要用于交通、住宿、餐饮和游 览等方面,购物和娱乐支出相对较少。
加强实践应用
可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制定等方面, 推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8
12
大学生旅游偏好
旅游类型
大学生更喜欢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类型的旅游 项目。
旅游方式
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助游、背包客等自由行的 旅游方式。
旅游目的地
国内著名景点和周边国家是大学生旅游的主要目 的地,如丽江、三亚、泰国等。
2024/3/28
13
大学生旅游安全认知
安全意识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旅游安全有一 定的认知,了解基本的旅游安全 知识和防范措施。
02
建立健全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大学生在旅游
过程中的安全。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03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和水平。
24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8
25
本次调查成果总结
样本数量和质量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 卷,涵盖了不同年级、专业和性 别的大学生,样本具有代表性和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19张PPT)《旅游概论》(劳动版)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 1.按旅游资源调查需解决的问题划分 (1)旅游资源概查。(2)旅游资源普查 (3)旅游资源详查 2.按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划分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
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2.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2)特征调查 (3)成因调查。(4)规模调查 (5)组合结构调查(6)开发现状调查
3.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2)住宿调查。 (3)餐饮调查。(4)其他服务设施调查。 4.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旅游者数量调查。 (2)旅游收入调查。 (3)旅游动机调查。
三、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 3.观察调查法 4.综合考察法 5.遥感调查法 6.统计分析法 7.分类分区法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独特性原则 2.市场导向原则 3.保护性开发原则 4.游客参与原则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美学原则 7.成本最优化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景点或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4.完善旅游服务 5.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6.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 7.营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2.根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 3.根据专题旅游项目分类 4.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和生成价值分类
三、旅游资源的特征
1.空间性 2.季节性 3.综合性 4.审美性 5.文化性 6.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7.不可转移性 8.可创新性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旅游资源由于和外部环境保持着经常性的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一)广域性: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极
广,内容十分丰富 • (二)地域性和地带性:是指旅游资源的
总特征、景观基调、色彩都具有地域分布 特色。 • (三)组合性与综合性,很多旅游资源都 不是单一存在的孤立个体,而是各种资源 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而共 (五)时代性与变化性 • (六)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
4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 一、按照旅游资源的性质、状态和功能进 行分类
• 8主类 31亚类 155基本类型
• 二、按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 1、观光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2、娱乐型旅
• 3、购物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4、专门型旅
要求;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和归属、范 围、面积;调查人员的组成、工作期限、 工作量和主要资料及成果。 • 2、区域环境背景:包括地质地貌、大气、 水体、动植物等自然环境要素、社会发展 状况、经济发达程度、环境质量以及附近 地区的旅游区、旅游景点的资料。
13
• 3、旅游资源的状况: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 分布、成因、状况、现场调查评价,要附 有旅游资源分布图和照片、录像资料及与 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活动、文艺 作品的说明。
• 2、自然环境:是指旅游资源地的地质地貌、 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构成 的综合体。
• 3、社会环境
• 4、经济环境
可以将调查地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 • 3、在分区的基础上,采用旅游点调查和旅
游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小区的 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综合考察。 • 4、对有较大开发价值和较好开发条件的旅 游资源进行重点详查。
10
•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 (四)其它调查方法 • 1、区域比较法 找出本地资源的独特之处 • 2、图表法: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2、资源影响力评价 • (1)知名度和影响力 • (2)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 3、附加值评价 • 附加值是指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29
•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1、区位条件: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 位置,可进入性,交通条件与主要客源地 的距离,区内旅游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的 组合结构等,它反映了旅游资源与客源地 之间的空间关系。
位置和现状等形成不同的图例,再将这些 图例所代表的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可以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等一目 了然。
11
• 四 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 (一)调查准备阶段 • (二)实地调查,采集资料和数据阶段 • (三)成果形成阶段 • 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2
• 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 1、绪言:包括调查工作的任务来源、目的、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1、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 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 2、旅游活动的类型 • 山水观光、探险旅游、科考旅游、工业旅
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
1
• 二、旅游资源的功能 • (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功能 • 不同客源,其需求不一样,要做出灵活多
源的基本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组合 情况、开发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等,为旅 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及旅 游资源的保护打下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决策依据。
7
•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
• 1、可靠性原则
2、组合性原则
• 3、创造性原则
4、选择性原则
•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 (一)旅游资源调查区域的环境背景
游资源的形态与结构是否保持完整。
17
• 五大连池就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 的一片珍贵遗产,这里山秀、水幽、泉奇、 石怪、洞异,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 保健康疗、科学考察为一体的高含量、多 功能、综合型国际旅游胜地,不仅在生态 科学和地理物理发展史方面对人类有着重 大意义,而且在自然美学和环境医学方面 更具有独特的观赏和适用价值。
5
• 三、按旅游资源的吸引程度进行分类 • (一)世界遗产旅游资源 •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具
有较大吸引力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三)省级旅游资源 • (四)市(县)级旅游资源
6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查明旅游资
• 1、自然环境背景调查 环境调查
2、社会人文
• 3、经济环境调查 查
4、市场环境调
8
• (二)旅游资源赋存情况调查:包括旅游 资源的类型、形态、规模、组合状况、成 因、特点等。
• (三)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 (一)搜集现有各种有关资料
9
• (二)现场踏勘 • 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 • 1、首先对调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 2、根据以后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需要,
的原则
15
• 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 构成: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旅游资源系统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 开发现状评价 • (一)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200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16
• 1、资源要素价值 • (1)观赏游憩价值 • (2)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 (3)珍稀奇特程序 • (4)规模、丰度与几率 • (5)完整性:是指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
• 4、旅游资源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内容、所 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等。
• 5、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步骤和保障措施。
14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 (一)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 • (二)确定旅游地的性质 •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一)客观真实原则 • (二)符合科学的原则 • (三)全面系统的原则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五)动态发展的原则 • (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