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振动和波
高中物理专题振动和波练习

1. 简谐振动的条件:F kx =-3. 简谐运动的图像(1)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2)图线特点:正弦(或余弦)曲线。
(3)物理意义:表示做简谐振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更规律。
4. 单摆周期公式中的l 与g ()为等效摆长悬点的等效摆长的等效1l ⎧⎨⎩(2)g 为等效重力加速度例如单摆置于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变为g'=g +a ,此时回复力是视重mg'的切向分力,g'即为单摆的等效加速度。
不论单摆处在什么状况下,在其平衡位置上的视重所“产生”的加速度,可等效为单摆的“重力”加速度。
5. 有关波的图像的几种常见问题: (1)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实线)为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试确定质点A 、B 、C 、D 的速度方向。
推断方法: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微小移动,(如图中虚线)由于质点仅在y 方向上振动,所以A'、B'、C'、D'即为质点运动后的位置,故该时刻A 、B 沿y 轴正方向运动,C 、D 沿y 轴负方向运动。
从以上分析也可看出,波形方向相同的“斜坡”上速度方向相同。
(2)确定波的传播方向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利用“微平移”的方法,可以很简洁地推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反过来知道某一质点的运动方向,也可利用此法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另外还有一简便好用的推断方法,同学们也可以记住。
如图所示,若已知A 点速度方向向上,可假想在最靠近它的波谷内有一小球。
不难看出A 向上运动时,小球将向右滚动,此即该波的传播方向。
(3)已知波速v 和波形,画出再经△t 时间的波形图①平移法:先算出经时间波传播的距离=,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t x v t向平移即可。
因为波动图像的重复性,若知波长,则波形平移时波形不∆x n λλ 变,当时,可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只需平移即可。
∆x n x n x x =+λλ②特殊点法:(若知周期T 则更简洁)在波形上找两个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波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t =nT +t ,由于经nT 波形不变,所以也实行去整nT 留零t 的方法,分别做出两特殊点经t 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
高三物理第3讲 振动和波

A.6.0 s时,P、M、Q三点均已振动 B.8.0 s后M点的位移始终是2 cm C.10.0 s后P点的位移始终是0 D.10.5 s时Q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由题可知波速v=Tλ=1 m/s,经6.0 s,两波沿传播方向传播6 m,而M点
离左、右两波源距离均为7 m,所以此时M点未振动,A项错误;8.0 s时,两波
=1-2sin 2 α,cos β=1-2sin2 β,以及 sin α=tan α=α(α很小),解得β=2α,
2
2
故 A2=12A1,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A
考点一 机械振动
题点1 简谐运动的特点
[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下端连接一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以O点为中心点,在C、D两
(2)波的叠加问题
①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Δx=
nλ,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nλ+
λ 2
。两个振动情况相反的波源形成的波,
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Δx=nλ+2λ,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nλ。
②振动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而改变,振幅最大。
(3)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5.(2019·全国卷Ⅱ)如图,长为l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绳的另
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点处,在O点正下方
3 4
l的O′处有一固定
细铁钉。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
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当小球a摆至最低位
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
第3讲 振动和波
1.建构知识体系
2.弄明三个问题 (1)波的传播问题
振动与波知识点总结

振动与波知识点总结一、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是物体围绕某一平衡位置来回摆动或者来回重复运动的现象。
振动是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周期性运动,也就是说,振动是由物体周期性地向着某一方向偏离平衡位置,然后再向着相反方向偏离平衡位置并且这个过程一直不断地重复。
振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振动物体、平衡位置和振动的幅度、周期和频率等。
振动的产生是由于外力的作用或者物体本身的内部力的作用。
二、振动的表征和描述1. 振动的幅度:振动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用A表示。
振幅是一个振动过程中最大的位移值,代表了振动物体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 振动的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振动周期,用T表示。
振动周期是一个振动过程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3. 振动的频率:振动物体完成一个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用f表示。
振动频率是一个振动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往复运动的次数。
4. 振动的角速度: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角度偏移称为角速度,用ω表示。
角速度是一个振动过程单位时间内振动物体完成的角度偏移。
5. 振动的相位:描述振动在某一时刻相对于起始位置的位置状态的概念,通常用角度来表示。
相位是一种描述振动物体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相对于起始位置的相对状态的概念。
三、振动的共振现象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系统自身的振动频率相同时,振动系统会出现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会使振动系统产生很大的振幅,甚至导致系统的破坏。
共振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音乐中的共振现象会增加声音的响亮度,而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则可能导致机械系统的破坏。
四、波的基本概念波是由物质的振动或者波的传播介质本身的运动所产生的,波是一种传播能量和动量的方式。
波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类型。
1. 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的波称为机械波,比如水波、声波等。
2. 电磁波:不需要介质来传播的波称为电磁波,比如光波、无线电波等。
波的传播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5.机械波、横波、纵波: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V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V是一个不变的量。
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热运动,其平均速度为零。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页 1 第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高中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1.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③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4)简谐运动的图像①意义:表示振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注意振页2 第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②特点: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③应用: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2.弹簧振子: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它的周期就都是T.3.单摆:摆线的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摆球的直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摆球可视为质点.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1)单摆的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α<5°.(2)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3)作简谐运动的单摆的周期公式为:①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②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③摆长L是指悬点到摆球重心间的距离,在某些变形单摆中,摆长L应理解为等效摆长,重力加速度应理解为等效页3 第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等效重力加速度g'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张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4.受迫振动(1)受迫振动:振动系统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2)受迫振动的特点:受迫振动稳定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3)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物体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5.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1)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2)机械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密部和疏部.[注意]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液体不能传播横波.(3)机械波的特点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页 4 第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6.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两个相邻的且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2)波速:波的传播速率.机械波的传播速率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3)频率:波的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4)三者关系:v=λf7. ★波动图像: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当波源作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①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②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③可求任一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④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页 5 第⑤可以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听得懂高中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听讲,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用心来听,熟记高中物理概念定义,这是“知其然”,老师讲解的过程就是“知其所以然”,听懂,才会运用。
高中物理专题:振动和波

高中物理专题:振动和波【母题来源一】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I卷)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母题来源二】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浙江卷)【母题原题】(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所示,x轴上-2m、12m处有两个振动周期均为4s、振幅均为1cm的相同的波源S2,t=0时刻同时开始竖直向下振动,产生波长均为4m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
P、M、Q分别是x轴上2m、5m和8.5m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04M!2xJmA. 6.0s时P、M、Q三点均已振动B.8.0s后M点的位移始终是2cmC.10.0s后P点的位移始终是0D.10.5s时Q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母题来源三】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卷)【母题原题】(2020・天津等级考)一列简谐橫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t=0时的波形如图所A.质点a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B.质点b沿x轴正方向迁移了1mC.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D.质点d的位移为-5cm【母题来源四】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山东卷)【母题原题】(2020・山东等级考)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5九处42兀3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2t),则t=3T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母题来源五】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II卷)用一个摆长为80.0cm的单摆做实验,要求摆动的最大角度小于5°,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cm(保留1位小数)。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5.机械波、横波、纵波:波就是振动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振动的传播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用波速V表征。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波速V不变(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波速V是一个不变的量。
介质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播而迁移,介质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是热运动,其平均速度为零。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高中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1.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③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4)简谐运动的图像①意义:表示振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注意振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②特点: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③应用: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2.弹簧振子: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它的周期就都是T.3.单摆:摆线的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摆球的直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摆球可视为质点.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1)单摆的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α<5°.(2)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3)作简谐运动的单摆的周期公式为:①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②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③摆长L是指悬点到摆球重心间的距离,在某些变形单摆中,摆长L应理解为等效摆长,重力加速度应理解为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等效重力加速度g'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张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4.受迫振动(1)受迫振动:振动系统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2)受迫振动的特点:受迫振动稳定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3)共振: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动物体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5.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1)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2)机械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密部和疏部.[注意]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液体不能传播横波.(3)机械波的特点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6.波长、波速和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两个相邻的且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2)波速:波的传播速率.机械波的传播速率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3)频率:波的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4)三者关系:v=λf7. ★波动图像: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当波源作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由波的图像可获取的信息①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②从图像可以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③可求任一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④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⑤可以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总是指向平衡位置)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听得懂高中生要积极主动地去听讲,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用心来听,熟记高中物理概念定义,这是“知其然”,老师讲解的过程就是“知其所以然”,听懂,才会运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练习:振动和波

高考物理复习振动和波专题训练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0.2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0.5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cmB.若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D.振源的振动频率为0.4Hz2.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该时刻,两个质量相同的质点P、Q 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
关于P、Q两个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较Q先回到平衡位置B.再经14周期,两个质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相等C.两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动量相同D.两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相同3.图为一列简谐波在0=t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Q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且质点N在1st=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质点P也处于加速运动过程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从0=t时刻起,质点P比质点Q晚回到平衡位置D.在0=t时刻,质点N的振动速度大小为1m/s4.如图所示为一列机械波在t=0时刻传播的波形图,此刻图中P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2s 时刻,图中Q点刚好在x轴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该机械波周期不可能是8s3C.无论周期是多少,当Q点在x轴时,P点一定离x轴最远D.P点振幅是10cm5.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6.0m/s,从此时起,图中的P质点比Q质点先经过平衡位置.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一定沿x轴正向传播B.这列波的频率是3.2HzC.t=0.25s时Q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D.t=0.25s时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6.如图(a)所示为波源的振动图象(在t=0时刻之前波源就已经开始振动了),图(b)为xy 平面内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t=0时刻P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关于图(b)上x=0.4m处的Q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t=0时,速度最大,其大小为0.1m/s,方向沿y轴正方向B.t=0到t=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cmC.t=2s时,运动到x=0.2m处D.t=3s时,加速度最大,且方向向下7.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列波的波长为2.5mB.此列波的频率为2HzC.此列波的波速为2.5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8.P、Q、M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坐标轴。
最新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

最新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总结振动和波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现象和现象的描述。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与振动和波相关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关系。
本文将对最新的高中物理振动和波公式进行总结。
一、振动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
简谐振动的重要公式包括:(1)周期:T=2π/ω,其中T表示振动的周期,ω表示角频率。
(2)频率:f=1/T,其中f表示振动的频率。
(3)角频率:ω=2πf,其中ω表示角频率,f表示振动的频率。
(4)角速度:ω=√(k/m),其中k表示弹性系数,m表示振动物体的质量。
2.复合振动:复合振动是指由多个简谐振动相叠加而成的振动。
复合振动的重要公式包括:(1)叠加原理:对于具有相同方向的简谐振动,位移可以简单地进行叠加。
(2)谐波:谐波是指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的简谐振动的叠加。
(3)相位差:相位差是指两个振动之间的位移差或时间差。
3.阻尼振动:阻尼振动是指在受到摩擦力或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振动逐渐减弱并停止的振动。
阻尼振动的重要公式包括:(1)减震系数:c=2√(km),其中c表示减震系数,k表示弹性系数,m表示振动物体的质量。
(2)阻尼时间常数:τ=1/c,其中τ表示阻尼时间常数。
二、波1.机械波: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介质中的粒子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有往复运动的波动。
机械波的重要公式包括:(1)波长:λ=v/f,其中λ表示波长,v表示波速,f表示波的频率。
(2)频率:f=1/T,其中f表示波的频率,T表示波的周期。
(3)周期:T=1/f,其中T表示波的周期,f表示波的频率。
(4)波速:v=λf,其中v表示波速,λ表示波长,f表示波的频率。
2.光的波动性:光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光的波动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公式来描述:(1)光速:c=λf,其中c表示光速,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
(2)相位差:相位差是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差距。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3.受迫振动
(1)驱动力:作用于振动系统的周期性外力。
(2)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 思考: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与什么 有关?
视频
(3)受迫振动的特点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 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 无关。
4.共振
(1)定义:驱动力的频率f等于物体的固有频 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 做共振。 (2)共振曲线
摆角 1º 2º 3º 4º 5º 6º 7º 8º 9º 10º 11º 12º 13º 14º 15º 20º 30º 45º 60º 90º
正弦值 0.01754 0.03490 0.05234 0.06976 0.08716 0.10453 0.12187 0.13917 0.15643 0.17365 0.19081 0.20791 0.22495 0.24192 0.25882 0.34202 0.50000 0.70711 0.86603 1.00000
(2)图象法:由单摆周期公式不难推出:l=4gπ2T2,因此,分别测 出一系列摆长 l 对应的周期 T,作 l-T2 的图象,图象应是一条通过 原点的直线,求出图线的斜率 k=ΔΔTl2,即可利用 g=4π2k=4ΔπT2Δ2l求得 重力加速度值,如图所示.
练习
某同学在正确操作和测量的情况下,测得多组摆长 L 和对应的周 期 T,画出 L-T2 图线,如图所示.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摆 球 重 心 不 在 球 心 处 , 而 是 在 球 心 的 正 ____ 方 ( 选 填 “ 上 ” 或 “下”).为了使得到的实验结果不受摆球重心位置无法准确确定的 影响,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图线上选 取 A、B 两个点,找出两点相应的横纵坐标,如 图所示.用表达式 g=________计算重力加速度, 此结果即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一样。
高三物理知识点振动和波

高三物理知识点振动和波
高三物理知识点振动和波
查字典物理网为高三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三物理知识点:振动和波。
希望对高三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
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
专题十一 振动和波光学选修优秀课件

2.波特有的现象
(1)波的反射与折射
现象
规律
波的反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波长、频率、波速不变
折射中频率不变,波速及波长发生变化 波的折射 ssiinnθθ12=vv12=λλ12
(2)波的衍射与干涉
现象
条件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但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 衍射
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大时,能发生明显衍射。
(1)频率相同
(2)设两列波到某一点的波程差为 Δx,若两波源的振
干涉
动情况完全相同,则 Δx=nλn=0,1,2…,振动加强 Δx=2n+12λn=0,1,2…,振动减弱
三、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比较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研究对象
某振动质点
所有质点
某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
研究内容
化规律
间分布规律
(2)薄膜干涉。 ①形成:由透明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成。(薄膜 一般指肥皂膜或空气膜等) ②条纹特点:彼此平行的亮暗相间条纹。若白光入射, 得到平行的彩色条纹。 ③应用:增透膜,其厚度至少为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 之一;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5.光的衍射
衍射名称
现象
特点
屏上出现明暗相 狭缝越窄,衍射现象越
图象
物理意义 某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 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图像变 随时间推移,图像延 随时间推移,图像沿传播方向 化 续,但已有形状不变 平移
一完整 曲线
表示一个周期
(1)振动周期
图像信 (2)振幅 息 (3)各时刻质点的位移 (4)各时刻质点速度及
加速度的方向
表示一个波长
(1)波长、振幅 (2)任意质点在此时刻的位移 (3)任意质点在此时刻加速度方 向 (4)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
高考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

高考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高考物理——振动和波知识点在高考物理中,振动和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许多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物理原理。
本文将从波的基本概念、波的分类、波的特性和振动的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波的基本概念波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是一种扰动在空间中的传播。
波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大类。
机械波是由介质传递的波动,如声波、水波等;而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如光波、无线电波等。
二、波的分类根据波动的方向和介质振动的方向,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动,如声波;而横波是指波动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垂直的波动,如水波。
三、波的特性1. 波频和周期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波的周期是指波动完成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
频率和周期之间有以下关系:频率=1/周期。
2. 波长和波速波的波长是指波动一个周期所对应的长度,单位为米;波的波速是指波动的传播速度,单位为米/秒。
波长和波速之间有以下关系:波速=频率×波长。
3. 反射、折射和衍射当波遇到边界或介质发生了改变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反射是指波遇到物体边界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折射是指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衍射是指波遇到间隙或障碍物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四、振动的特性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的周期性运动。
振动有以下几个特性:1. 振幅振幅是指物体从平衡位置最大偏离的位置,它与振动的能量大小有关。
振幅越大,物体的振动能量越大。
2. 频率和周期振动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周期是指物体完成一个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
频率和周期之间有以下关系:频率=1/周期。
3. 谐振当外力和阻力相等时,物体会发生谐振现象,即振动的幅度达到最大值。
4. 能量转换振动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
总结:高考物理中的振动和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许多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振动与波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振动与波动知识点总结
哇塞,同学们!今天咱来好好唠唠高中物理的振动与波动知识点!你想想啊,振动就像是一个小精灵在那蹦跶,而波动呢,就像是一群小精灵排着队往前跑!
先说振动吧!就像你荡秋千,秋千来回晃,这就是振动啊!振动有啥特点呢?有振幅呀,那就是秋千晃的幅度大小,幅度大那摆动得就厉害呗!还有周期,你荡一次秋千用的时间就是周期喽!来,再想想那个钟摆,滴答滴答地晃,这也是振动呀!
说到波动,就好比是水面上的涟漪,一圈一圈往外扩。
波动有波长,就像涟漪一个圈到下一个圈的距离。
频率呢,就是涟漪产生的快慢喽!声音不也是一种波动嘛,高音低音就是频率不一样导致的呀!
咱再说说振动和波动的联系,就好像两个好朋友。
振动可以引起波动呢!你敲一下鼓,鼓面振动了,声音就以波动的形式传出去啦!
“诶呀,那这些知识点到底有啥用啊?”你可能会这么问。
用处可大了去啦!以后你学好多东西都得靠它们呀!比如理解声波、光波,甚至无线电波!你不想知道手机信号是咋传的?可不就是靠波动嘛!
总之呀,高中物理的振动与波动知识点就像是一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超级重要的!咱可别小瞧它们,得好好学,才能在物理的世界里畅游无阻呀!同学们,加油吧!让我们把这些知识点都拿下!。
高中物理振动与波

高中物理振动与波振动与波是高中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贯穿了整个物理学的学习过程。
振动与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机械振动、光学波动等方面,也涉及到声音、电磁波等广泛的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中振动与波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内容。
振动是一种围绕平衡位置周期性往复运动的物理现象,比如弹簧的振动、钟摆的摆动等。
在振动中,存在振幅、频率、周期等基本概念。
振幅是振动过程中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振动完成的次数;周期是振动完成一个完整循环所需的时间。
这些概念是理解振动现象的基础,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直观的观察和验证。
波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物理现象,是振动的一种传播形式。
根据传播介质和振动方向的不同,波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
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比如水波、声波等;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比如光波、无线电波等。
波的基本特征包括波长、波速、频率等,其中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速是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的完整周期数。
在物理学中,振动和波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基础概念上,还涉及到振动的叠加、波的干涉等更为复杂的现象。
例如,当不同频率的振动叠加在一起时,会产生干涉现象,出现增强或消减的效果,这就是波的干涉。
而在光学领域,光的波动特性也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振动与波的学习中,理解能量和能量守恒也是至关重要的。
振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会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同样,波传播过程中,能量也会随着波的传播而传递,但总能量仍然保持恒定。
掌握能量的转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振动与波的本质。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中的振动与波内容涵盖了丰富多彩的现象和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观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模型建立和数学推导,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振动与波的内在联系,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高考物理振动与波

(3)当波从一种介质中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波的频率不 变,但是波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发生改变。
六合实验高中
二、简谐波 4、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
振动和波
振动图像
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图
六合实验高中
一、简谐运动
振动和波
动力学特征: F回= - kx
1、特征
x=Asinωt
2、特点
运动学特征: v=vmcosωt
T 2 m
k
x、F回、a、Ep最大
端 周期性:
点: v、Ek为0
平衡位置: x、F回、a、Ep为0
v、Ek最大
对称性: x、F回、a、 v、t有对称性
六合实验高中
一、简谐运动
振动和波
13、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A,波长为λ,某 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在该时刻,质点P的坐标为 (λ/2,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 ) A.(5λ/4,0) B. (3λ/4,0) C.(λ/2,A) D.(λ/2,-A)
析与解 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质点在 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动,并 不随波迁移。P点横坐标不变λ/2 。
象
一个振动质点
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 而变化的规律
波的传播方向上所有的振动质 点
某一时刻连续介质中各质点相 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规律
物理意义 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偏 描述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判断振动 质点方向
看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置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振动和波

专题八 振动和波【扩展知识】1.参考圆可以证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其直径上的投影的运动,是以圆心为平衡位置的简谐运动。
通常称这样的圆为参考圆。
2. 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及速度、加速度的瞬时表达式振动方程:x =A cos(ωt +φ).速度表达式: v =-ωA sin(ωt +φ).加速度表达式:a =-ω2A cos(ωt +φ).3. 简谐运动的周期和能量振动的周期:T =2πkm . 振动的能量:E =21mv 2+21kx 2=21kA 2. 4.多普勒效应 设v 为声速,v s 为振源的速度,v 0是观察者速度,f 0为声音实际频率,f 为相对于观察者的频率.(1)声源向观察者:s v v v f f -=0;(2)声源背观察者:sv v v f f +=0; (3)观察者向声源:v v v f f 00+=;(4)观察者背声源:v v v f f 00-=; (5)两者相向:s v v v v f f -+=00; (6)两者相背:sv v v v f f +-=00. 5.平面简谐波的振动方程 设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在原点O 处,其振动方程为y = A cos(ωt +φ).x 轴上任何一点P (平衡位置坐标为x )的振动比O 点滞后v x t =',因此P 点的振动方程为 y = A cos 〔ω(t –t ˊ) +φ〕= A cos 〔ω(t –vx ) +φ〕. 6.乐音与噪音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品。
音调:乐音由一些不同频率的简谐波组成,频率最低的简谐波称为基音。
音调由基音频率的高低决定,基音频率高的乐音音调高。
响度:响度是声音强弱的主观描述,跟人的感觉和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能量)有关。
音品:音品反映出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音品由声音的强弱和频率决定。
【典型例题】例题1.简谐运动的判断并计算周期假设沿地球直径开凿一“隧道”,且地球视作一密度ρ=5.5×103kg/m3的均匀球体。
教科版 高中物理选修3-4 机械振动+机械波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①振幅是标量。
②振幅是反映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2)周期和频率:①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②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全振动的频率。
它们的关系是T=1/f 。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在半个周期内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为振幅2倍;在1/4个周期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 3)简谐运动的表达式:)sin(ϕω+=t A x 4)简谐运动的图像:振动图像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反映了振动质点在所有时刻的位移。
从图像中可得到的信息: ①某时刻的位置、振幅、周期②速度:方向→顺时而去;大小比较→看位移大小 ③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3、简谐运动的能量转化过程:1)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
①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系统机械能越大。
②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
2)简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二)简谐运动的一个典型例子→单摆: 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摆球重力的切向分力。
①简谐振动物体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条件决定的。
②单摆周期公式中的L是指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球重心的距离,一般也叫等效摆长。
4、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三)受迫振动:1、受迫振动的含义:物体在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受迫振动。
2、受迫振动的规律: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而跟物体固有频率无关。
1)受迫振动的频率:物体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受迫振动的振幅: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和驱动力频率差有关3、共振: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专题-振动和波【母题来源一】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Ⅰ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Ⅰ卷)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答案】BCE【解析】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慢,不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项A错误;超声波遇到血液中的血小板等细胞发生反射时,由于血小板的运动会使得反射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项B正确;列车和人的位置相对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发生了变化,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项C正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这两个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不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项D错误;双星在周期性运动时,到地球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故接收到的光频率会发生变化,属于多普勒效应,故选项E正确.【母题来源二】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浙江卷)【母题原题】(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所示,x轴上-2 m、12 m处有两个振动周期均为4 s、振幅均为1 cm的相同的波源S1、S2,t=0时刻同时开始竖直向下振动,产生波长均为4 m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P、M、Q分别是x轴上 2 m、5 m和8.5 m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 s时P、M、Q三点均已振动B.8.0 s后M点的位移始终是2 cmC.10.0 s后P点的位移始终是0D.10.5 s时Q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答案】CD【解析】波速为4m/s=1m/s 4v T λ==,在6 s 内两列波传播了6 m,则此时P 、Q 两质点已振动,但是M 点还未振动,A 错误;因M 点到两个振源的距离相等,则M 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 cm,但不是位移始终为2 cm,B 错误;P 点到两振源的距离之差为6 cm,为半波长的3倍,则该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幅为零,即10.0 s 后P 点的位移始终为零,C 正确;S 1波源的振动传到Q 点的时间为10.5=10.5s 1s ,则10.5 s 时Q 点由S 1引起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S 2波源的振动传到Q 点的时间为3.5s=3.5s 1,则10.5 s 时Q 点由S 2引起的振动已经振动了7 s,此时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则10.5 s 时刻Q 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下,D 正确.【母题来源三】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卷)【母题原题】(2020·天津等级考)一列简谐橫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t=4T 时( )A.质点a 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B.质点b 沿x 轴正方向迁移了1 mC.质点c 的加速度为零D.质点d 的位移为-5 cm【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在t =4T 时,a 、c 两质点在平衡位置,质点d 向上运动到波峰的位置,a 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的加速度为零,质点d 的位移应该是5 cm,故C 正确,A 、D 错误;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故B 错误.【母题来源四】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山东卷)【母题原题】(2020·山东等级考)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45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T π2t),则t=43T 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34t T =时,在51+44λλλ=处的质点处03223cos cos cos 42y A t A A T T T πππ⎛⎫⎛⎫⎛⎫==⋅== ⎪ ⎪ ⎪⎝⎭⎝⎭⎝⎭,即此时该质点位于平衡位置,A 、B 均错误;下一时刻,y>0,即该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由题意知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原理判断波形可知C 错误、D 正确.故选D.【母题来源五】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Ⅱ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Ⅱ卷)用一个摆长为80.0 cm 的单摆做实验,要求摆动的最大角度小于5°,则开始时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应不超过 cm(保留1位小数).(提示:单摆被拉开小角度的情况下,所求的距离约等于摆球沿圆弧移动的路程.)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新单摆,要求新单摆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与原单摆摆动11个周期的时间相等.新单摆的摆长应该取为 cm.【答案】6.9 96.8【解析】摆球沿圆弧移动的路程x=5280 6.9360l cm cm θπ⋅=⨯=,根据单摆周期公式2l T g =,知10T 2=11T 1,解得l 2=96.8 cm【母题来源六】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Ⅲ卷)【母题原题】(2020·全国Ⅲ卷)如图,一列简谐横波平行于x 轴传播,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0和t=0.1 s 时的波形图.已知平衡位置在x=6 m 处的质点,在0到0.1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不变.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 s,波速为 m/s,传播方向沿x 轴 (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答案】0.4 10 负方向【解析】因为x=6 m 处的质点在0~0.1 s 内运动方向不变,所以该处质点从正向位移最大处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向下运动至平衡位置处,即10.1s 4T =,解得周期为T=0.4 s,所以波速为4m 10m/s 0.4s v T λ===,在虚线上,x=6 m 处的质点向下运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命题意图】通过两种不同的图象呈现题设信息,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对简谐运动与波动图象的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试方向】高考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考查重点在于波的传播规律、波动图象、振动图象的转换等方面,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物理图象是一种非常形象的信息呈现方式,能够很好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结合命题,可以全面考查波动理论,是高考考查热点.【得分要点】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波的传播和图象这条主线,强化训练、提高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能力.1.带动法判断质点振动的方向: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相邻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形式.只要知道某点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再通过比较某质点的位移与它相邻质点的位移,即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确定该质点的振动方向.2.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与联系:(1)振动图象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图象上任意两点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波的图象描述的是波在传播方向上无数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振动情况,图象上任意两点表示不同的两个质点在同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2)振动图象随时间的延续将向着横坐标箭头方向延伸,原图象形状不变;波的图象随着时间的延续,原图象的形状将沿横坐标方向整个儿地平移,而不是原图象的延伸.(3)在不同时刻波的图象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质点振动图象是不同的.(4)从振动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周期;从波的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波长.1.(2020·山西模拟)(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光灯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的应用B.单摆在做受迫振动时,它的周期等于单摆的固有周期C.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它的频率保持不变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E.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答案】ACE【解析】日光灯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紫外线射到荧光物质上产生白光,A正确;单摆在做受迫振动时,它的周期等于驱动力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无关,B错误;机械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则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它的频率不变,C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是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错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E正确.2.(2020·包头市质检)(多选)关于振动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军队士兵便步过桥,是为了避免桥发生共振B.一个单摆在赤道上的振动周期为T,移到北极时振动周期也为TC.一列水波遇到障碍物发生衍射,衍射后的水波频率不变D.简谐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周期,振动质点将沿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E.当接收者远离波源时,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答案】ACE【解析】军队士兵便步过桥,是为了避免桥发生共振,A正确;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北极的重力加速度,由T=2πLg知,一个单摆在赤道上振动的周期为T,移到北极的周期小于T,B错误;波发生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C 正确;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D 错误;由多普勒效应知,当接收者远离波源时,其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E 正确.3.(2020·唐山模拟)(多选)在某均匀介质中,甲、乙两波源位于O 点和Q 点,分别产生向右和向左传播的同性质简谐横波,某时刻两波波形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此时,甲波传播到x =24 m 处,乙波传播到x =12 m 处,已知甲波波源的振动周期为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波波源的起振方向为y 轴正方向B .甲波的波速大小为20 m/sC .乙波的周期为0.6 sD .甲波波源比乙波波源早振动0.3 sE .从图示时刻开始再经0.6 s,x =12 m 处的质点再次到达平衡位置【答案】BCE【解析】甲的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A 错误;甲的波长λ=8 m,周期为T =0.4 s,甲的波速为v =λT =20 m/s,B 正确;甲与乙的波速相等,乙的周期为T =0.6 s,故C 正确;甲的传播时间为1.2 s,乙的传播时间为1.5 s,因此乙比甲早振动0.3 s,D 错误;0.6 s 为甲周期的32倍,为乙的周期,则x =12 m 处质点仍然在平衡位置,E 正确.4.(2020年河北省高二期末)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 2.0x m =处的P 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0.9t s =时,观察到质点P 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速为0.5/m sB .经1.4s 质点P 运动的路程为70cmC . 1.6t s =时, 4.5x m =处的质点Q 第三次到达波谷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答案】BCD【解析】首先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这列波的波长为2m.同时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是+y方向.从0时刻开始到0.9s,P点恰好第三次到达波峰,表示经过了9/4个周期,得出周期T=0.4s,所以波速v=λ/T=5m/s,故A错误,经过1.4s则P点恰好完成3个完整周期加1/2周期,所以路程为70cm,故B正确,经过0.5s波传到Q点,剩下的1.1sQ点恰好完成2个完整周期加3/4周期,处于波谷,所以故C正确,本列波的频率为2.5Hz,频率相等是发生干涉的条件,故D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D5.(2020年江苏省高三期末)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A.t=0.1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t=0.15 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答案】AB【解析】由图乙y-t图像知,周期T=0.20s,且在t=0.10s时Q点在平衡位置沿y负方向运动,可以推断波没x负方向传播,所以C错;t=0.05s时,质点Q图甲所示正的最大位移处,又因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所以此时Q的加速度达到负向最大,所以A错(也可直接从图乙y-t图像分析得出);t=0.10s到t=0.15时间内,Δt=0.05s=T/4,P点从图甲所示位置运动T/4时正在由正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的途中,速度沿y轴负方向,所以B对.振动的质点在t=1T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t=T/2,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A;但t=T/4,质点运动的路程不一定是1A;t=3T/4,质点运动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A.本题中从t=0.10s到t=0.25s内,Δt=0.15s=3T/4,P点的起始位置既不是平衡位置,又不是最大位移处,所以在3T/4时间内的路程不是30cm,D错.6.(2020·成都市模拟)(多选)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和B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的距离分别为1 m和5 m.图乙是波源从起振开始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波源振动形成的机械横波沿图甲中x轴传播.已知t=5 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B.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0.2 m/sC.该列机械波的波长为2 mD.t=11.5 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E.若将波源移至x=3 m处,则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答案】ACE【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知,A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A正确;由振动图象可知,振动周期T=4 s,t =5 s时刻,A质点第一次运动到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可知振动从坐标原点传播到质点A需要2 s,即λ2=1 m,则波长λ=2 m,C正确;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v=λT=0.5 m/s,B错误;波传播到质点B需要的时间为10 s,t=11.5 s时刻,B质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D错误;若将波源移至x=3 m处,A、B两质点分布在波源两侧,且距离相同,所以A、B两质点同时开始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E正确.7.(2020四川省泸县期末)如图甲所示,B、C和P是同一水平面内的三个点,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波I在介质中沿BP方向传播,P与B相距40cm,B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波Ⅱ在同一介质中沿CP方向传播,P与C相距50cm,C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丙所示.在t=0时刻,两列波同时分别经过B、C两点,两列波的波速都为20cm/s,两列波在P点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0cmB .P 点是振幅是为10cmC .4.5s 时P 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D .波遇到40cm 的障碍物将发生明显衍射现象E.P 点未加强点振幅为70cm【答案】ACE【解析】A .由图知,两列波的周期都是T =1s,由v T λ= 得波长vT λ==0.2×1m=0.2m故A 正确;BE .根据题意有:PC-PB =50cm-40cm=10cm=0.1m=0.5λ而t =0时刻两波的振动方向相反,则P 是振动加强的点,振幅等于两波振幅之和,即为70cm,故B 错误,E 正确;C .波从C 传到P 的时间为:t =0.5 0.2PC v =s=2.5s 波从B 传到P 的时间为:t =0.4 0.2PB v =s=2s 在t =2.5s 时刻,横波II 与横波I 两波叠加,质点P 经过平衡向下运动,在t =4.5s 时刻,经过了两个周期,质点经过平衡向下运动,故C 正确;D .因波长为20cm,则当波遇到40cm 的障碍物将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D 错误.故选ACE .8.(2020年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三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表示该波传播的介质中x =2m 处的a 质点从t =0时刻起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B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C .t =0.25s 时,质点a 的位移沿y 轴负方向D .t =0.25s 时,x =4m 处的质点b 的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E.从t =0开始,经0.3s,质点b 通过的路程是6m【答案】ACD【解析】A .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0.2T s =,由甲图知,波长4m λ=,则波速为420m/s 0.2v T λ=== 故A 正确; B .由乙图知,0t =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根据甲图可知,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故B 错误; C .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0.2s T =,所以质点A 在0.25s t =的时刻的振动情况与0.5s t =时刻的振动情况相同,即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所以a 的位移沿y 轴负方向,故C 正确;D .由图甲可知,a 质点和b 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反,所以质点b 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故D 正确;E .因为0.3s 1.5T =则4 1.540.2m 1.2m s n A =⨯=⨯⨯=故E 错误.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