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10月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10月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2020年10月 (本试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n 55 Cu 64第I卷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Hg(1)+H2SO4(aq)=HgSO4(aq)+H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B.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 SnCl2+H2O⇌Sn(OH)Cl↓+HC1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D.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 反应不能自发,应满足△G=△H-T•△S>0,即△H>T•△S,而该反应的△S>0,故△H>0,故A错误;B. 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为负极,保护外壳不受腐蚀,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C. SnCl2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加氢氧化钠会促进SnCl2水解,所以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HCl抑制水解,故C错误;D. 铁比锡活泼,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金属铁为负极,金属锡为正极,铁易被腐蚀,故D错误;故选B。

2. 常温,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OH)c(H)=10-12的溶液中:4NH+、Cu2+、-3NO、2-4SOB.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4NH+、K+、Cl-、I-C.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2-4SOD. 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3NO 【答案】A【解析】【详解】A. 常温下,在()()--12+cH=OH10c的溶液中,c(H+)=0.1mol·L-1,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均不能发生反应,A项正确;B.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能够氧化I-,B项错误;C. Fe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D. 由水电离的c(O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碱性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答案选A。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化学)高中化学 (1)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化学)高中化学 (1)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化学)高中化学(1)化学试题 2018.10讲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9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Fe—56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

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20分〕1.C60的发觉导致了一门新兴学科——球碳化学的兴起。

C60指由60个碳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C60分子所组成的物质,C60分子与现代足球专门相似——60个碳原子形成了一个由12个正五边形, 20个正六边形组成的中空闭合球面,故C60又叫足球烯。

目前已证明,C60与金属钾作用得到一种物质K3C60,其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能。

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C60是一种含碳化合物B.C60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C.K3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在C60和K3C60中,碳元素分不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2.据报道1994年11月9日德国科学家利用数亿个镍原子〔28Ni〕对数亿个〔82Pb〕连续轰击数天后制得一种新原子269110X〔暂用X表示〕,它属于一种新元素——第110号元素。

这种新元素是有史以来制得最重的元素,存在时刻不到千分之一秒。

经推知它属于过渡元素。

以下关于该元素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种原子〔269110X〕的中子数为159B.这种元素确信是金属元素C.这种元素与铅属同一族D.这种元素为第七周期元素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分类法在化学的进展中起到了专门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2021届髙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2021届髙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年髙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

2.试卷满分为100分。

3.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u 64 Cs 133第Ⅰ卷(选择题,51分)选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

每小题3分,共计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食品安全的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符合..A.将塑化剂加入饮料来稳定饮料体系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将瘦肉精加入猪饲料或羊饲料中增加瘦肉成分D.加入柠檬黄色素做成玉米面馒头以提高食欲2.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泄露出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如131I(碘)、137Cs(铯)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沥青固化法等。

B.127I是碘元素稳定的同位素,与131I为互为同分异构体C.127I与131I的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也不同D.铯为IA元素,常温时,0.1mol·L-1的137CsOH溶液,pH<133.用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 AC.1L 1mol/L的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 AD.1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4.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含有0.1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有0.1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H)]4-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6.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外层电子数就越少C.一般元素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D.Na2O、BaSO4、HCl、SO2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都能导电,所以都是电解质7.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三第⼀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2020.10 ⼭东省实验中学 2021 届⾼三第⼀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 8 页,20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选择题的作答:⽤0.5mm ⿊⾊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均⽆效。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n 55 Cu 64第I 卷(共40分)⼀、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要求。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Hg(1)+H 2SO 4(aq)=HgSO 4(aq)+H 2(g)在常温下不能⾃发进⾏,则△H<0B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 .SnC12+H 2O Sn(OH)C1↓+HC1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NaOH 固体D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定能在指定溶液中⼤量共存的是A .c(OH -)/c(H +)=10-12的溶液中:NH 4+、Cu 2+、NO 3-、SO 42-B .滴加KSCN 溶液显红⾊的溶液中:NH 4+、K +、C1-、I -C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Fe 3+、K +、C1-、SO 42-D .⽔电离产⽣的c(OH -)=10-12mol ·L -1的溶液中:Na +、A13+、C1-、NO 3-3.N 2O 和CO 是环境污染性⽓体,可在Pt 2O +表⾯转化为⽆害⽓体,其总反应为N 2O(g)+CO(g)===CO 2(g)+N 2(g) △H ,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化学试卷 -0801(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化学试卷 -0801(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数量单位B. 2mol O2的质量是64g/molC. 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微粒的质量总和相等(质量以g为单位)D. 1mol SO2中含有2mol氧元素2.强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 △ Fe2O3+SO2↑+SO3↑.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A. 生成确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B. 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C. 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D. 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3.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②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③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只有①4.A B C D5.已知断裂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kJ,I−I:151kJ,H−I:299kJ,下列对H2(g)+I2(g)=2HI(g)△H,反应判断正确的是()A. 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 该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C.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 △H>06.已知:1L0.5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Ba(OH)2稀溶液反应放出a kJ热量;1L0.5mol·L−1HCl溶液与足量NaOH稀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热量;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HCl溶液与足量NaOH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ΔH=−b kJ/mol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500mL0.4mol·L−1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a−2b)kJD. 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C. 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D.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8.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4月)教学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4月)教学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B. 若使 0.05 mol BaSO4 全部转化为 BaCO3,至少加入 1.3 mol Na2CO3 C. BaSO4 恰好全部转化为 BaCO3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O32-)>c(SO42-)>c(OH-) >c(Ba2+)
D. BaSO4 在水中的溶解度、Ksp 均比在 BaCl2 溶液中的大
BaCO3+SO42-,根据图象,
Ksp(BaSO4)=1.0×10-10,Ksp(BaCO3)=2.5×10-9,反应的平衡常数 K1=
= 0.04,若使 0.05mol BaSO4 全部转化为 BaCO3,则反应生成 0.05 molSO42-,
=K
= 0.04,则平衡时 n(CO32-)=1.25 mol,则至少需要 Na2CO3 的物质的量为 1.25 mol+0.05mol = 1.3mol,B 项正确; C. 0.05 mol BaSO4 恰好全部转化为 BaCO3 时,溶液中存在大量的 SO42-,平衡时 CO32-的浓度 大于 SO42-,CO32-水解促进 OH-的形成,因此溶液中浓度最小的是 Ba2+,因此离子浓度大小关 系为:c(CO32-)>c(SO42-)>c(OH-)>c(Ba2+),C 项正确; D. BaSO4 在 BaCl2 溶液中由于 Ba2+的存在,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因此在 BaCl2 溶液中的溶解度变小,Ksp 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无论在水中还是 BaCl2 溶液中,Ksp 值是不 变的,D 项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同类型物质可直接根据 Ksp 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需 注意 B 项是易错点,根据平衡常数计算的是平衡浓度,不是反应的起始浓度,计算初始浓度 还需算上转化的浓度。

山东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线上诊断测试化学答案

山东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线上诊断测试化学答案

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2020.31-5 D B B C B 6-10 C A C A C 11-15 C CD BD C C16. (10分)(1) 2s2p (1分) 3 (1分) (2)sp3(1分)(3)15 (1分) 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

(2分)(4)6 (2分)4×42×1030(2分)N A×a317.(14分)标注1分,其余2分(1)NH4Cl + NaNO2NaCl + N2↑+ 2H2O (2)B F D E C(3)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O2和CO2干扰实验结果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C中(1分)(4)CO2、CO(5)①②⑤⑦甲、乙(6)2K3[Fe(C2O4)3]•3H2O3K2CO3+FeO+Fe+5CO2↑+4CO↑+6H2O↑18.(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2)ad (3)43 逆向(4)2.519.(12分)标注1分,其余2分(1)4Cu+NO3﹣+10H+=4Cu2++NH4++3H2O(1分)(2)使Cu2+完全反应,阻止生成的CuCl被氧化硫酸(1分)(3) 4CuCl+O2+4H2O=2Cu2(OH)3Cl+2HCl (4) 89.55%(5)[Cu(NH3)4]2++e﹣+2H2O=[Cu(NH3)2]++2NH3•H2O[Cu(NH3)2]++2H++Cl﹣=CuCl↓+2NH4+20.(12分)标注1分,其余2分(1)碳碳双键和醛基(1分);9(2)CH3CH2CH2CHO++H2O(3)加成反应(1分)(4)(5)HCOOCH=CHCH3、HCOOCH2CH=CH2、CH3OOCCH=CH2、HCOOC(CH3)=CH2(任写一种)。

(6)CH3CH2Br CH3CH2OH CH3CHO。

新编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新编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化学试题说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I卷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第II卷上。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90分钟。

3.不能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l 35.5 Fe 56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

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20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2.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I2B.CO2 C.BaCO3 D.C6H12O6(葡萄糖)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B.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OH—+SO2=SO2-3+H2OC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 ++NO 3=Ag ++NO ↑+H 2OD .将2mol ·L -1AlCl 3溶液和7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Al 3++7OH —=Al (OH )3↓+[Al (OH )4]—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工业上粗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1mol 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小于0.5N AB .1.12L 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C .1mol NaHSO 4固体中含阴阳离子数为3N AD .将1mol NO 2气体在降温后颜色变浅,但其所含的分子数仍然为N A8.在一定温度下,向a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 气体和2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 (g )+2Y (g )垐?噲?2Z (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 、Y 、Z 的浓度之比为1:2:2D .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 同时生成0.2molZ9.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化学试卷讲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

2.不准使用运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Al 27 Ca 40第一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专门低。

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以下有关23592U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235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D.23592U与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2.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能够鉴不胶体和溶液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D.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3.A、B差不多上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能够形成化合物AB2。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定是〔〕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在B的前一周期C.A确信是金属元素D.A可能在第三周期的ⅡA或ⅣA4.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 A,那么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 A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D.常温下,1L 0.1 mol•L-1AlCl3溶液中含Al3+ 数一定为0.1N A5.在1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 = 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刻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那么原溶液中c(K+)为〔〕A.2.0 mol•L-1B.1.5 mol•L-1C.1.0 mol•L-1D.0.50 mol•L-16.一定体积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其质量分数为30%,当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质量分数大于15%,那么原溶液的密度为〔〕A.小于水的密度B.等于水的密度C.大于水的密度D.无法确定7.现有常温时pH= 1的某强酸溶液10mL, 以下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 的是〔〕A.加水稀释成100 mLB.加入10mL 的水进行稀释C.加入10mL 0.01mol•L-1的NaOH 溶液D.加入10mL 0.01mol•L-1的HCl溶液8.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B.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 +2H+ +2NO3-=Cu2+ +2NO↑+H2O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D.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2H2O=[Al(OH)4]- + H2↑9.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都市的酸雨pH=3.5。

2020级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2020级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

2020级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高中化学化学试题讲明:1.试卷由两部分构成: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9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Cl—35.5 Fe—56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

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20分〕1.C60的发觉导致了一门新兴学科——球碳化学的兴起。

C60指由60个碳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C60分子所组成的物质,C60分子与现代足球专门相似——60个碳原子形成了一个由12个正五边形,20个正六边形组成的中空闭合球面,故C60又叫足球烯。

目前已证明,C60与金属钾作用得到一种物质K3C60,其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能。

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C60是一种含碳化合物B.C60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C.K3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在C60和K3C60中,碳元素分不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2.据报道1994年11月9日德国科学家利用数亿个镍原子〔28Ni〕对数亿个〔82Pb〕连续轰击数天后制得一种新原子269110X〔暂用X表示〕,它属于一种新元素——第110号元素。

这种新元素是有史以来制得最重的元素,存在时刻不到千分之一秒。

经推知它属于过渡元素。

以下关于该元素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种原子〔269110X〕的中子数为159 B.这种元素确信是金属元素C.这种元素与铅属同一族D.这种元素为第七周期元素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分类法在化学的进展中起到了专门重要的作用。

以下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依照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B.依照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依照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依照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Na2SO4溶于水,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Na+和SO42-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C.SO2水溶液能导电,因此SO2是电解质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6.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含有N A个氧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的分子数必定为N AD.1摩尔氯化铁制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微粒数目为N A7.以下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体积相同、密度不相等的CO和C2H4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8.:H2〔g〕+F2〔g〕→2HF〔g〕;ΔH=-270 kJ/mol,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取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9.能正确表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Ca2+ + CO2↑ + H2OB.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 Zn2++AgC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 2:NH 3·H 2O+CO 2 ==== NH +4+HC O-3D .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O 2-4+Ba 2+==== BaSO 4↓10.t ℃时,某NaCl 溶液中蒸发掉a g 水或加入b gNaCl 均恰好成为饱和溶液,那么t ℃时NaCl 的溶解度是〔 〕A .g a bB .g b a b)(100+C .g ab100 D .无法运算二、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计30分〕 11.氮化硅〔Si 3N 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 2+6C+2N 2 Si 3N 4+6CO对该反应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SiO 2和N 2B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i 3N 4C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比为9∶7D .1 mol Si 3N 4生成时共转移6 mol 电子12.在5NH 4NO 3∆2HNO 3+9H 2O+4N 2↑反应中,被还原的氮原子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目为〔 〕A .3∶5B .5∶3C .5∶2D .2∶113.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 + NaClO 3,在相同条件下NaClO 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 .NaCl 、NaClOB .NaCl 、NaClO 3C .NaClO 、NaClO 3D .NaClO 3、NaClO 414.将10 mL 淀粉胶体和5 mL 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下图〕,2 min 后分不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

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高考诊断性测试(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高考诊断性测试(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诊断性测试化学 2020.8.1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A2.【答案】C3【答案】D4.【答案】B5.【答案】B6.【答案】D7.【答案】A8.【答案】C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AC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AD15.【答案】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答案】 (1). +572kJ·mol -1 (2). S2 (3). 50% (4). p Pa (5). < (6). < (7). < 17.【答案】 (1). (2).3 (3).4 (4). 原子 (5). 2:3 (6). 制炸药(7). 平面三角形 (8). HNO 3中含有非羟基氧多 (9). A1583 18.【答案】 (1). MnO 2 +4H + +2Cl -ΔMn 2+ + 2H 2O + Cl 2↑ (2). 蒸馏烧瓶 (3). afgihbcjkd (4). K 2(5). 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6). 乙 (7). 吸收多余的氯气,并防止水蒸气进入锥形瓶 (8). SnCl 4 +2H 2O =SnO 2+ 4HCl↑ (9). 5.71 (10). d19.【答案】 (1). 粉碎矿石,增大O 2压强,增大氨水和碳酸铵的浓度 (2). 防止NH 3的挥发,以便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防止双氧水分解 (3). 4FeS+3O 2+4CO 32-+6H 2O=4Fe(OH)CO 3↓+4S↓+8OH - (4). 将[Cu(NH 3)4]2+还原为[Cu (NH 3)2]+ (5). 调节溶液的pH ,使[Cu(NH 3)2]+转化为Cu 2O 沉淀 (6). 产生H 2S 气体污染大气;降低锌钡白、CdS 的产量 (7). 能耗高;设备耐酸性要求高;产生大量有害气体(SO 2)污染大气20.【答案】 (1). 醛基、醚键 (2).+2Cu(OH)2+NaOH Δ−−→+Cu 2O ↓+3H 2O (3). (4). 同分异构体 (5). 加成反应 (6). CH 3COCH 2CH=CH 2 (7). 13 (8). 2—甲基丁酸 (9).CH 3CH(OH)CH 32O Cat ,Δ−−−→CH 3COCH 33NH 无水乙醇−−−−→无水乙醇−−−−→2H Cat ,Δ−−−→CH 3CH(NH 2)CH 3。

2024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4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一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1 35.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本草纲目》富载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

其中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

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 “烧薪柴”主要是纤维素等有机物的燃烧B. “薪柴之灰”可作农用肥,但不与铵态氮肥混用C. “以灰淋汁”所涉及的分离操作有溶解、分液D. “取碱浣衣”与酯的水解有关 【答案】C 【解析】【详解】A .薪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等有机物,所以“烧薪柴”主要是纤维素等有机物的燃烧,A 正确; B .“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减弱肥效,因碳酸根与铵根离子发生水解互相促进而使肥效减弱,故不与铵态氮肥混用,B 正确;C .“以灰淋汁”所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C 错误;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使衣服中的油脂水解,D 正确; 故选C 。

2.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金属钠着火或电器起火均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3%5%NaHCO ∼溶液冲洗 【答案】A【解析】【详解】A .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该用干燥的沙土铺盖灭火,A 错误;B .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B 正确;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其目的是抑制氯化铁的水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C 正确;D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避免强碱的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不能使用强碱中和,用3%~5%NaHCO 3溶液冲洗,D 正确; 故选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共 8 页,20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 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n 55 Cu 64第I 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Hg(1)+H 2SO 4(aq)=HgSO 4(aq)+H 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B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 .SnC12+H 2O Sn(OH)C1↓+HC1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NaOH 固体D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OH -)/c(H +)=10-12的溶液中:NH 4+、Cu 2+、NO 3-、SO 42-B .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 4+、K +、C1-、I -C .0.1mol ·L -1的NaHCO 3溶液中:Fe 3+、K +、C1-、SO 42-D .水电离产生的c(OH -)=10-12mol ·L -1的溶液中:Na +、A13+、C1-、NO 3-3.N 2O 和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 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总反应为N 2O(g)+CO(g)===CO 2(g)+N 2(g) △H ,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H 1+△H 2B .△H=-226kJ ·mol -1C .由图乙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 .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Pt 2O +和Pt 2O 2+4.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加水稀释0.1mol ·L -1氨水,溶液中c(H +)·c(OH -)和()()c H c OH +−均不变B .向饱和AgC1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固体,AgC1的Ksp 和溶解度均不变C .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溶液中()()33c CH COO c CH COOH −增大D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由水电离出的c(H +)=10-7mol ·L -1时,溶液一定显中性5.速率与限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视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对于反应C(s)+O 2(g)=CO 2(g),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木炭的量,反应速率不变B .某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 ·L -1S -1是指1s 时该物质的浓度为0.8mol ·L -1C .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可增大反应速率D .在给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可逆反应完成程度达到最大6.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 为阳离子交换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在铁电极区生成氢氧化钠B .乙装置中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C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4e -+2H 2O===4OH -D .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7.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 .选择II 和III 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B .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C .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稀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的大小可能是III>II>I>IV8.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2C(g) △H<0,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2时,v(正)>v(逆)B .I 、II 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I>II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D.I、II 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II9.在一定条件下,利用CO2合成CH3OH的反应为CO2(g)+3H2(g) CH3OH(g)+H2O(g) △H1,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为CO2(g)+H2(g)CO(g)+H2O(g) △H2,温度对CH3OH、CO的产率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1<0,△H2>0B.增大压强有利于加快合成反应的速率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减弱副反应的发生D.生产过程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10.下列图示或根据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则曲线a代表醋酸B.图乙表示温度不变,向0.1mol·L-1NH4C1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时,溶液中的c(H+)/c(NH4+)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C.图丙表示密闭容器中CH4(g)+H2O(g) CO(g)+3H2(g) △H>0到达平衡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说明P1<P2D.图丁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12.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正极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为阴离子透过膜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极a附近区域pH减小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13.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Fe2O3(s)+3CO(g)===2Fe(s)+3CO2(g)(△H>0)反应的能量变化B.乙图表示碳的燃烧热C.丙图表示实验的环境温度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H2SO4、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 l+V2=60mL)D.由丁图可知A、B、C的稳定性顺序为:B<A<C14.常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1H3PO4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2<pH<4.7时,H3P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均相同B.A点溶液中有:c(Na+)+c(H+)=c(H2PO4-)+c(HPO42-)+c(PO43-)+c(OH-)C.B点溶液中有:c(Na+)>c(HPO42-)>c(PO43-)>c(H2PO4-)D.等浓度的NaH2PO4和Na2HPO4的混合溶液中有2c(H+)+c(H2PO4-)+3c(H3PO4)=2c(OH-) +c(HPO4-)+3c(PO43-)l5.在3个初始温度均为T℃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6 B.b>0.8C.平衡时V正(SO2):v(I)<v(II)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1.0molSO2(g)、0.20mol O2(g)和4.0molSO3(g),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1分)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空航天。

如图1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离子(O2+4e-===2O2-)。

(1)c电极为___________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为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0.5mol·L-1CuSO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uO b.Cu(OH)2c.CuCO3d.Cu2(OH)2CO3(3)用该电池电解KHCO3溶液可使K2CO3溶液再生,其原理如图所示。

简述再生K2CO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3分)电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Na2FeO4是制造高铁电池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净水剂。

在工业上通常利用如图装置生产Na2FeO4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阴极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③右侧的离子交换膜为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区a %_______b %(填“>”“=”或“<”)(2)如图是一种用电解原理来制备H 2O 2,并用产生的H 2O 2处理废氨水的装置。

①为了不影响H 2O 2的产量,需要向废氨水中加入适量HNO 3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则所得溶液中c(NH 4+)_________(填“>”“<”或“=”)c(NO 3-)。

②Ir -Ru 惰性电极吸附O 2生成H 2O 2,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mol 电子,最多可以处理废氨水中溶质(以NH 3计)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