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材料复习汇总
成教专升本语文古诗文背诵
成教专升本语文古诗文背诵一、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三、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出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11、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因此,文学常常苏辛并称。
但二人在相同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苏轼词多表现出旷达飘逸的风格,辛弃疾词的爱国词作则多带有悲壮沉郁的色调。
2、陆游的诗歌艺术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
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
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6、关汉卿:以《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调风月》、《单刀会》、《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归纳2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共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一部人物传记。
主旨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
疑难词句1、广家世世受射。
受:传授。
2、用善射杀首虏多。
用:因为;首:首级;虏:俘获。
3、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陈:阵地;所:大约。
4、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正:整齐,严加约束。
5、吏当广所失亡多。
当:判决;失亡:损失,死亡。
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十篇
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十篇成人高考的语文科目中,古诗词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以下是推荐的十篇必背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不仅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大家学习和背诵。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8.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 《滕王阁序》(节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0. 《赤壁赋》(节选)对海而唱,海不扬波;对山而歌,山不回应。
此非海之不扬,山之不响,乃吾歌之不足动人也。
这些古诗词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背诵它们不仅可以帮助考生应对考试,还能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每首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成考《专升本-语文》重点诗词复习
成考《专升本-语文》重点诗词复习《长亭送别》王实甫课文知识要点提示1.作家作品本篇选自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王实甫,一说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2.人物分析本折通过大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对爱情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表示鄙弃,她视科举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唱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而张生的形象则主要是从侧面来加以表现的,他与莺莺一样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同样为离别在即而满怀伤感,但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比较软弱,迫于老夫人的压力赴京应试,而又热衷于“青霄有路纵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主题思想反映了恋爱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斗争,和女主人公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精神。
4.修辞方法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例如,对偶:“碧云天,黄花地。
”使曲词显得优雅秀美,含蓄蕴藉。
夸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比喻:“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将酒明喻为水,表现莺莺无心饮酒;暗喻为泪,表现别离之恨。
还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极微小的功名利禄。
排比:“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沈沈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韫做重重叠叠的泪。
”一系列的排比加之叠字,使曲词通俗浅近。
5.艺术特色作者把这次伤心的离别安排在一个暮秋黄昏,用凄清悲凉的秋景来表现和烘托渲染离愁,有情景交融之妙。
这里,有时是寓情于景,如[端正好];有时是情中设景,如[滚绣球];有时是以景托情,如[一煞]。
总之,此折曲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二者如水乳交融,较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全
1、写作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风格:说理畅达,抒情委婉(2)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3)李白的诗歌风格:雄奇壮丽,飘逸奔放(4)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5)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通俗(6)王维的诗歌风格:清丽自然,清新淡雅(7)孟郊的诗歌风格:诗中多苦语,与贾岛的风格并称“郊寒岛瘦”(8)李煜的词作风格:前期描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9)辛弃疾的词作风格:雄奇豪壮,苍凉沉郁(悲壮沉郁)(10)陆游的诗歌风格:近似李白(豪放,气魄雄浑)(11)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前期清丽婉转;后期悲伤低沉(12)秦观的词作风格:前期情致缠绵;后期低沉哀伤(15)姜夔的词作风格:清雅空灵(13)戴望舒的诗歌风格:前期哀怨感伤;后期充满激情,爱憎分明(14)欧·亨利小说的风格:“含泪的微笑”2、文学主张(1)王安石:文章当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2)欧阳修:明道、致用、事信、言文(3)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4)龚自珍:更法,改图3、作者简介(1)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我国历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核心思想“仁”,政治提倡“仁者爱仁,克己复礼”,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至高境界“杀身成仁”(3)李密,名虔,字令伯,(西)晋初散文家。
(4)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坛领袖第一人,北宋诗文革新家,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北宋著名文学家,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北宋文学成就最高者。
(6)李斯,秦朝唯一的文学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7)魏徵,字玄成,初唐著名政治家,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8)柳宗元,字子厚,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科目必背古诗文篇目(61首)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科目必背古诗文篇目1.关雎(先秦·无名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先秦·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无名氏)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南北朝·无名氏)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考点资料【五篇】
【导语】海阔凭你跃,天⾼任你飞。
愿你信⼼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花,谱下锦绣⽂章;冷静细⼼,发挥如鱼得⽔;⼼想事成,努⼒备考,考到理想院校!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考点资料【五篇】》供您查阅。
【第⼀篇】《⾹市》 茅盾 课⽂知识要点提⽰ 1、作家作品 本⽂选⾃茅盾散⽂集《话匣⼦》,是⼀篇记事散⽂。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运动时期,茅盾是⽂学研究会的发起⼈之⼀,曾担任《⼩说⽉报》的主编。
茅盾是他1927年发表第⼀部长篇⼩说《幻灭》时开始⽤的笔名。
1928年6⽉因发表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他在⽂坛上崭露头⾓。
20世纪30年代,因发表长篇⼩说《⼦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短篇⼩说《林家铺⼦》,茅盾⽽成为“左翼”⽂学的重要代表。
茅盾的散⽂名篇有《⾹市》《风景谈》和《⽩杨礼赞》等。
2、主题思想 本⽂通过写“⾹市”昔盛今衰的现象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貌的变化,揭⽰了*以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深⼊农村和⼩商⼈转嫁危机造成了中国农村⾃然经济⽇益凋敝的现实,展⽰了旧中国由封建⾃然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悲剧。
3、对⽐⼿法 全⽂共分两部分,分别写“⾹市”的昔盛今衰的场⾯和⽓氛,昔⽇的“⾹市”是农民为祈神赐福、借佛游春⽽⾃发组织的。
农民和⼉童是这狂欢节的主⾓。
昔⽇民间的“⾹市”到处洋溢着欢快的节⽇⽓氛。
⽽⾰命后,重兴“⾹市”是由⼩商⼈发起的,呈现出萧条、冷清的景象;作者在描述重兴“⾹市”时运⽤了反衬⼿法。
这是本⽂总体上的对⽐。
此外,还有场⾯对⽐、⽓氛对⽐、节⽇内容的对⽐等各⽅⾯的对⽐。
4、暗⽰意义 ⽂中写⾰命后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后社庙的左偏殿上⼜挂起了“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这⾥“公安分局”象征着军阀势⼒统治已深⼊了农村;⽽“蚕种改良所”则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五)
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五)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论语》主要掌握
1、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
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主要掌握:
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本文是《论语》中一篇记言散文。
《课文主旨》
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
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疑难词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
(过:责备)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他?
4、是社稷之臣也。
(是:代词,这,指颛臾)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
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来:招徕,使动用法)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度米诗词鉴赏汇编之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1
度米诗词鉴赏汇编之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1)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作家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
共305篇。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部分复习资料: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1、匪来贸丝。
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
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
徂:到。
嫁给。
4、女也不爽。
爽:差错。
5、士也罔极。
极:准则。
6、秋以为期。
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
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
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完整)2017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推荐文档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备考复习资料作家与作品1 、苏轼《前赤壁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李斯《谏逐客书》陆游《书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姜夔《扬州慢》马致远《秋思》李密《陈情表》穆旦《赞美》( 《旗》)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双桅船》)魏徴《谏太宗十四疏》范中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曹操《短歌行》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月》李清照《声声慢》归有光《项脊轩志》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岱《西湖七月半》黄庭坚《登快阁》欧· 亨利《麦琪的礼物》契诃夫《苦恼》方苞《左忠义公逸事》2 、《逍遥游》《秋水》选自《庄子》刘义庆《世说新语》曾巩《墨池记》《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宗臣《报一刘丈书》老舍《沙滩上的脚迹》《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韩愈《祭十二郞文》朱熹《送郭拱辰序》《陌上桑》选自《汉乐府》《行行重行行》选自《古诗十九首》《湘夫人》选自《九歌》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徐志摩《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戴望舒《雨巷》选自《我的记忆》张洁《拣麦穗》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王粲《登楼赋》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黄宗羲《柳敬亭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张天翼《华威先生》老舍《断魂枪》托尔斯泰《舞会以后》《阿宝》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3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苦恨年处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光。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重点古诗词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重点古诗词2017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重点古诗词古诗词是成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备考,下面店铺分享了2017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重点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卫风。
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小雅。
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大雅。
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大雅。
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
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成人高考的`考试中,经常会考到古诗词的默写,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的古诗词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别董大))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
岑参〈逢人京使〉)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
李频《渡汉江》)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白《论诗》)ll.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
李白《将进酒》)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
杜甫《曲江》)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登高》)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月夜忆弟舍》)。
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三)
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三)《饮酒》(重点课文)《作家作品》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二、课文串讲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
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
描写隐居生活乐趣。
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习要点》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
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
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
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
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
“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重点段落分析》全诗。
《从军行》(泛读课文)《作家作品》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擅写七言绝句。
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九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九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九
唐诗
1.唐诗概述
(1).唐诗的分期和主要流派。
(2).唐代律诗的形式。
2.王维《山居秋暝》
(1)王维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概括描写的特点。
(4)背诵全诗。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2).描写边地奇特景物的句子。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李白的生平及其浪漫主义代表作品。
(2).以“梦”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3).夸张的写作特点。
(4).《梦游天姥吟留别》题目的意思。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杜甫的生平及其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2)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章法谨严的艺术特点。
(4)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5)背诵全诗。
6.白居易《长恨歌》
(1)创作背景。
(2)主题的双重性。
(3)作品对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遭遇的态度。
(4)押韵、格律等形式方面的特点。
(5)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诗歌形式与题材。
(2)构思精巧、虚实相间的艺术特点。
(3)情感表现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材料复习汇总诗词是成人常考内容之一,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专升本语文诗词材料复习汇总,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网!1、学习目标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
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括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
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2、学习建议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读懂上面下大功夫。
尤其要求背诵的诗词必须要背诵,通过读通读懂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
对于诗词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掌握。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因为“提示”是我们掌握此首诗词的“纲”,十分重要,切不可诗词还没有读熟,“提示”还没有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多做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点与难点,见每首诗词的讲解。
诗词总的学习要点与难点有如下几方面:掌握诗词的特点: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
汉代以后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以后,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
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经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的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曲:一般指“元曲”。
元曲包括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属于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属于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相当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
“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
主要特点是铺陈事物。
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采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很多。
比:“以他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
比兴往往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
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大量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作家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词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
共305篇。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属于“弃妇诗”。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身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二、词语解释1、匪来贸丝。
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
咎:不吉利。
3、自我徂尔。
徂:到。
嫁给。
4、女也不爽。
爽:差错。
5、士也罔极。
极:准则。
6、秋以为期。
以秋天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也就算了吧。
三、课文串讲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婚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婚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点》掌握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
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的性格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氓的性格特征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
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婚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婚后,则“至于暴矣”。
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已被遗弃为界,婚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遗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
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
婚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
婚后,女子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遗弃了妻子。
四、重点掌握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
铺陈事实,直抒胸臆。
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遗弃,叙事十分清楚,用辞十分质朴,具有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
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比喻女子年轻貌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遗弃的痛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以及对婚姻的看法;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国殇》(泛读课文)《作家作品》屈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楚辞”。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等。
《国殇》选自《楚辞九歌》,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军。
一、本文主旨全诗概括而生动地描写了楚国将士不畏强敌,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刚毅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的敬佩之情。
二、词语解释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悔改;凌余阵兮躐余行。
凌:侵犯;援玉抱兮击鸣鼓。
援:拿着;身既死兮神以灵。
以:而;三、课文串讲全文分为两层。
第一层:描写楚军将士英勇杀敌,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句,描写将士披甲操戈,准备战斗;第二句,描写两军交锋;第三四句,描写敌人兵多势众,楚军英勇战斗;第五六句,描写敌人冲进楚军军营,楚军伤亡惨重;第七八句,描写楚军将士勇武不屈;转自环球网校第九十句,描写楚军全军覆灭,横尸疆场,天昏地暗,场面壮烈。
作者依照战斗的进程描写,展示了战斗的全过程,表现了楚军将士的英勇杀敌,义无反顾的精神。
第二层,祭奠楚军阵亡的将士的亡灵。
这一层是诗人对阵亡的将士们的深情礼赞。
前四句,描写将士们征战的精神,礼赞将士们刚武英勇,视死如归的精神;后四句是感天动地的礼赞,活时凛然浩气,死后也是灵魂不散,虽死犹生。
《学习要点》场面描写完整,真切。
描写战争场面十分真切。
前十句,记述楚军披挂出阵,与敌人交锋,兵败身死的全过程,层次十分清楚。
既有大的场面,又有细节描写,还有气氛渲染。
善于运用气氛渲染铺垫。
作者描写出战斗场景的气氛,从而引出对死者的礼赞。
如旌旗蔽空,流矢交坠,鸣金击鼓,血撒疆场的战斗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气氛,衬托了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楚军将士威武不屈的精神。
《重点段落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描写内容:见《课文串讲》;划分层次:见《课文串讲》《陌上桑》(重点课文)《作家作品》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的音乐官署。
以后就把这个官署内收集的可以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诗,无言叙事诗。
《主旨》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女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使君的愚蠢,反映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课文串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
描写罗敷劳动情景,服饰容貌的美丽第二部分:事件经过。
描写使君调戏罗敷,遭到严词拒绝。
第三部分:结局。
描写罗敷夸夫。
《疑难词句》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坐:因为。
秦氏有好女。
好:美女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颇:略微何用识夫君,白马从驪驹。
从:跟从。
《学习要点》1、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特征。
形象美,心灵美,机智勇敢。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比如文中的环境描写,从环境描写来看,属于正面描写;但从表现罗敷的美丽来看,又属于侧面描写。
尤其“行者见罗敷,——”更是侧面描写,没有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从旁人的反应衬托出罗敷的美丽。
《重点段落分析》“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夸夫表现罗敷对自己夫君的忠贞,对使君的嘲讽,蔑视。
使使君相形见拙,无地自容。
2、划分层次。
分为五层。
前四句。
描写夫君地位显赫。
“青丝系马尾”四句,描写夫君的财富。
“十五府小吏”四句,描写夫君官职。
“为人洁白皙”四句,描写夫君的美貌。
侧面描写,借他人评价。
《短歌行》(重点课文)《作家作品》曹操东汉未年建安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
他的风格基本是苍凉悲壮。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一、本文主旨本诗写作于曹操晚年,抒写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怀。
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中虽也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愁闷,但作者的精神实质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
二、词语解释1、对酒当歌。
当:面对;2、但为君故。
但:只是;3、何时可掇。
掇:拾取;4、契阔谈宴。
契阔:聚散;5、枉用相存。
问候枉驾前来的贤才。
三、课文串讲全诗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八句,感叹人生苦短,忧思难忘;第二层,(青青子衿——心念旧恩)求贤不得的忧愁和诚心纳贤的态度。
分为四小层。
(1)(——沉吟至今)自己对贤才的思念;(2)(——鼓瑟吹笙)表示对贤才真诚欢迎的态度;(3)(——不可断绝)贤才不易得,自己忧心不断;(4)(——心念旧恩)希望老朋友能前来,为自己举贤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