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
公共场合
1、公共场合:用于公共事物的物理空间,如城市的道路、公
园 田野、商场、 剧场、饭店等 2、私人场合:私人活动、私人交往的物理空间,不能允许外 人自由出入。如个人住所、个人办公室、客房、包间等。 3、公开场合是可以进行隐性采访,但必须遵循以下条件: 一是一定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 二是不能够成对他人的侵扰,如追逐、骚扰他人。 三是不能设置陷阱,引诱人犯罪或违反道德。
隐性采访是戳穿谎言、假象、蒙骗伎俩的利剑,是新闻工作者必
须具备的一种技能
隐性采访可以增强记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隐性采访有利于避开人为设障和人情
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隐性采访可以获取更真实的报道素材 隐性采访时新闻媒介满足人民的知情权和代表人民更好的行驶舆
隐性采访的定义
是指在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伪装成其他身份、
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通过隐蔽 的拍摄,录音等方法获得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 的采访方式。
《 汴梁小报》 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 登上历史舞台。
一前提,三条件
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
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 三个条件 第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 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谢谢!
论监督权所采用的获取信息和材料的手段。
隐性采访的评价
负面影响
成为降低专业门槛的工具——偷拍,偷录捷径 媒体的公信力降低—撒谎,欺骗
误导公众,破坏法律规则——在采访中主动诱导别人进行违
法犯罪的行为,本身就是触犯了法律和伦理。
助长社会偷窥之风的蔓延。
结构:
基本特征
原因 隐性采访 主要类型 法律禁区 道德评价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共3篇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共3篇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1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采访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常情况下,记者会请到一些公开表态的人士就话题进行采访。
但是有时候记者们也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隐性采访。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不透露自己的身份,潜伏在被采访者身边,获取信息并进行报道。
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隐私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隐性采访的好处首先,隐性采访可以让记者获得更真实的信息。
如果被采访者知道面前是一名记者,就很可能会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行。
但是,如果记者隐匿身份,被采访者就会放松警惕,将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信息。
其次,隐性采访也可以避免被采访者疑虑记者的目的,从而向记者撒谎或是回避问题。
比如,如果记者明面上向某个政府官员询问有关某个具体问题的态度,由于官员很可能存在得罪某些人的风险,从而不敢完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是如果记者采用隐性采访,这位官员就可以不必担心言行被泄露,从而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隐性采访的弊端虽然隐性采访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对于被采访者来说,隐性采访可能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被采访者有权选择是否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记者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就进行采访,就可能没有获得被采访者的同意,就行使了别人的隐私权。
其次,隐性采访也可能会误导公众。
许多采访的情况下,被采访者往往会对记者进行某些“演讲”。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记者并不意在同意,他们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来判断某些话是否可信。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平衡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记者需要考虑如何在隐私权和信息披露之间取得平衡。
首先,记者需要尽可能地获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如果被采访者知道为何采访是必要的,并且同意进行采访,那么侵犯隐私的程度就会降到最低。
其次,记者也应该在报道中注明自己进行过采访。
除此之外,可能还应该在隐性采访时与采访对象达成共识,例如对于稳定和公共利益问题的细致解释和讨论。
简论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
简论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前言隐性采访,也称为隐身采访或匿名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新闻报道等领域。
但是,使用隐性采访方式存在着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采访者隐藏自己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从而获得受访者更为真实的情感和观点。
隐性采访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匿名采访,采访者和受访者彼此完全不认识,采访者稍加伪装后进行采访。
另一种是隐身采访,采访者和受访者彼此认识但彼此的身份保持相对匿名,采访者通常使用特殊的设备来隐藏自己的身份。
隐性采访的优势隐性采访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受访者更加真实许多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意识,抵制或隐瞒真实情感和观点,隐性采访可以打破这种保护意识,让受访者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更多真实信息由于隐性采访可以打破受访者的保护意识,因此采访者可以获得更多真正的信息。
这可以更好地帮助调查人员和记者了解事件的真相,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保护受访者的隐私隐性采访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从而降低他们的风险。
由于采访者已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受访者更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情况。
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问题尽管隐性采访具有一些优势,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伦理问题侵犯受访者的权利隐性采访可能会侵犯受访者的权利。
由于受访者并不知道采访者的真实身份,因此他们可能会对采访的目的和后果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采访者可能会利用受访者的弱点或隐私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显然是不道德的。
伦理平衡问题隐性采访可能会导致伦理平衡问题。
采访者可能会因为采访的目的而篡改受访者的言论,这将导致受访者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出现严重扭曲,说话者和被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这样基于隐性信息得到的平衡将被打破。
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受访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并损害他们的利益和名誉。
道德问题操纵手段隐性采访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受访者的情感和言论,使其更加符合采访者的利益。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定义: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的特征:新闻事实周详、社会参与程度较高、隐瞒身份、隐藏目的、隐蔽手段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好处: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深受群众欢迎。
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手段之一,隐性采访的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
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丑恶现象,批评性报道具有强有力的抨击作用。
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的。
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隐性采访应遵守的原则:1、正确导向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否则,就会走偏方向。
在重视政治性导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等,要让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的界定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公开采访)而言的,目前理论界对于隐性采访有着不同认识,关于隐性采访的概念也未达成明确的共识。
而对隐性采访的称谓更是五花八门,诸如秘密采访、暗访、私访、偷拍偷录、秘拍、未经许可的报道等等。
《新闻学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广播电视辞典》将隐性采访定义为,隐藏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这种同显性采访(即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意图)相对应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题材或特殊场合、特殊采访对象,如对敌方或犯罪分子的采访。
蓝鸿文教授认为,隐性采访又被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它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有一定的侦察性,是显性采访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顾理平教授认为,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由此可见,尽管对于隐性采访的概念说法各异,但是其内涵大体相同,都具有与显性采访这种以公开方式进行的采访明显不同的几个特征:1. 隐瞒记者身份从社会分工来看记者只是一个普通身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员,但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身份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具有其特殊性。
记者隐瞒这种身份进行采访,在采访相对人没有戒备的情形下更能够接近客观真实,有效制止被访者弄虚作假或者抵制采访,也就能获取更有价值的新闻。
2. 隐瞒采访目的隐瞒采访目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公开记者身份,但不公开采访目的,另一种就是不公开身份,也不公开采访目的。
大部分隐性采访属于后者。
显性采访中采访相对人是按照记者的采访目的来配合采访的。
而隐性采访的记者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某种社会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必然要隐瞒自己采访的目的,否则就无法实现报道新闻事实的目的。
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
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
隐性采访是指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采访者接受采访的过程。
隐性采访的技术可以为采访者提供一个更自然的、更自由的环境,以求取更真实的息。
在隐性采访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既不存在正式的采访协议,也没有经过采访者仔细审查的被采访者答案。
但是,如果采访者没有正确地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隐性采访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因此,采访者应该充分了解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以便正确地承担采访责任。
首先,采访者应该向被采访者确认采访的内容,并与被采访者签订书面采访协议,以确保被采访者的权利得到恰当的保护。
其次,采访者应当确保被采访者的答案仅用于采访目的,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用途,也不得泄露给他人。
此外,采访者应当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不得在没有被采访者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答案。
此外,采访者还应该谨慎使用非法的采访技术,例如监控或欺诈。
除非采访者获得了被采访者的明确同意,否则不应使用这些技术。
采访者还应该充分考虑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者的权利是否得到了足够的保护,并且采访者有没有足够的理由侵犯被采访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采访者应谨慎履行其采访义务,以保护被采访者的合法权利。
采访者应当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
此外,采访者应当遵守采访的一般道德规范,尊重
被采访者的意见,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以正确地完成采访任务。
总之,采访者应该充分了解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以便正确地履行采访责任。
采访者应当认真遵守采访协议,确保被采访者的权利得到足够的保护,并谨慎使用非法的采访技术,以确保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
隐性采访经典案例
隐性采访经典案例隐性采访是一种不经意的、不被访者察觉的采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了解被采访者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几个经典的隐性采访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个案例是美国记者Nellie Bly在19世纪末进行的隐性采访。
她为了揭露精神病院内部的真实情况,故意装作精神病患者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
在那里,她亲眼目睹了患者受到的虐待和不人道的待遇,最终她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促使相关法律的改革。
这个案例展示了隐性采访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揭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第二个案例是著名记者杨澜进行的一次隐性采访。
她在一次采访中,假装接待了一位不知情的政府官员,通过对话中的细节和信息,她成功地了解到了一些政府内部的秘密和真实想法。
这个案例展示了隐性采访的技巧和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到一些平时难以得知的信息和内幕。
第三个案例是一位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时进行的隐性采访。
他在一家公司实习期间,通过和员工的日常交流和观察,了解到了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和员工的真实感受。
这个案例展示了隐性采访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和想法。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在揭露真相、获取内部信息、深入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隐性采访需要采访者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沟通技巧,才能够在不引起被采访者警觉的情况下获取到真实的信息。
同时,隐性采访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采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采访者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隐私,避免因采访行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同时,也需要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权益,确保采访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总之,隐性采访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到一些平时难以得知的真实信息和情感。
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采访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沟通技巧,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采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六章_第三节隐性采访
• 偷窃式暗访
综合运用多种暗访形式的典型个例(分析其如何运用 多种暗访形式)
•
1978年5月,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接 到一个可怕的消息:在密执安大道有四 家诊所每年为成百的妇女们做了不必要 的堕胎手术。消息来自一位政府官员, 要求匿名。报社决定展开秘密调查。
• 女记者买了男性尿液做检测,有几次得出怀孕结果 被推荐去做手术。 • 为了深入调查,报社开始派人到诊所谋职,在就职 履历上删除了与媒介有关的信息。担任工作人员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很多内幕:10%以上的病人接 受了堕胎手术,即使她们的尿液检测根本没有怀孕; 有的工作人员没有执照,存在误诊事件及医疗事故。
案例3
• 台湾一位女教师自杀身亡。某报社一名 新记者奉命前去采访,并要索取一张照片。 采访主任交待,务必要先安慰死者家属,切 忌冒失开口要照片。记者到了女教师家,突 然想隐藏自己的身份,声称自己是女教师的 学生,表示哀悼,并鼓起勇气向哭哭啼啼的 家人提了许多问题,并说要张照片作编纪念 册用。次晨,该则消息被显著刊登。
一、隐性采访的简史
• 最早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新闻史 上女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对布 莱克韦尔岛精社病院的暗访报 道。 • 她是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手 下的一名记者。 •伊丽莎白 科克伦 • 书上P134《病人院十天》
• 在中国也不乏隐性采访的经典案例。有史 可考的第一个为隐性采访而牺牲的记者是 沈荩。
四、隐性采访的特征
①采访者身份意图和手段的隐匿性 ②被采访者对于采访的不知情
③采访者对采访事件的亲历性 ④采获新闻事实的原真性
案例1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曾 接到一名听众的投诉,说某电讯企业在处理 他的投诉时态度恶劣,记者决定跟随做一番 暗访。在现场,听众反映的情况得到证实, 服务人员对这位顾客的态度确实不好,那些 蛮横无理的谈话被在一旁静静观察、默不作 声的广播记者秘密录音,制成节目播出,电 台同时对该企业的服务态度提出了批评。
隐性采访案例
隐性采访案例在新闻采访中,采访者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直接面对的情况,比如目标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采访对象并不知情。
这时,隐性采访就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手段。
隐性采访是指采访者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常常需要采访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准确获取。
隐性采访案例一,调查报道。
某地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新闻媒体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报道。
然而,相关当事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这就需要采访者进行隐性采访。
采访者可以选择在事件现场进行匿名采访,或者通过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人员进行接触,获取更多的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泄露自己的身份和目的,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隐性采访案例二,医疗报道。
在医疗报道中,有时候医生和患者并不愿意接受采访,这就需要采访者进行隐性采访。
采访者可以选择在医院内进行匿名采访,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医生和患者的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需要保持敏感和细心,不触犯医生和患者的隐私,同时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进行报道。
隐性采访案例三,企业报道。
在企业报道中,有时候企业高层并不愿意接受采访,这就需要采访者进行隐性采访。
采访者可以选择通过企业的员工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获取信息,或者在企业周边进行匿名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需要保持谨慎和稳健,不泄露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总结。
隐性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它在新闻报道和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采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和信息的准确获取。
同时,采访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需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避免触犯法律和道德规范。
隐性采访需要采访者保持冷静和理性,同时保持敏感和细心,以确保采访的成功进行。
付费采访和隐性采访
一、隐性采访1、隐性采访的定义及分类:A、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或不公开采访目的,采用能够获得信息的各种方式从事的采访活动。
B、著名学者陈力丹将其分为三大类:一是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不暴露身份地观察,只看不问,不进入私人领域,不介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二是亲历,指记者亲身经历或参与了某些新闻事件的过程。
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后者即“体验式采访”,但这类亲历要以不干预事件的发展为前提。
三是测试。
如有的记者报假案以测试当地110反映速度;扮作盲人过马路以测试人们对盲人的态度等。
2、隐性采访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A、采访可不可以诱人入罪?事例:2002年美国加州某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拍摄女记者诱捕色狼一事;2001年央视记者假扮文物贩子引诱盗墓者作案一事。
记者不应该去诱人犯罪,新闻不能把自己的职业利益建立在不道德地基础之上。
B、采访中可不可以冒充身份?要考虑到行为的普遍可接受性。
应从他人尤其是前者受害者的角度来考察冒充行为。
不能违反最基本的诚信准则。
C、偷拍偷录纵观世界各国法律,并未将偷拍偷录作为新闻记者的采访自由加以保护,而仅仅是司法部门的侦查取证手段。
相反,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将司法部门以外的人拥有窃听设备、进行偷拍视为非法。
对记者的偷拍偷录也不予支持。
《新闻调查》关于此的四项原则规定: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现在正在调查的事件是有严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收集材料;一旦暴露身份就会影响采访;经制片人同意。
例子:美国ABC记者扮成超市工作人员偷拍狮子食品公司出售过期食品,被法院判以侵害其隐私权。
D、伪饰采访动机指记者虽不讳言其记者身份,但伪造采访动机以骗取采访对象的信任,做出与承诺的内容完全不同的报道。
例子:美国一记者欺骗采访对象说要著书为其做正面宣传而出版后实则严厉指责。
3、概括如何理解隐性采访:隐性采访的核心问题,是在采访中不允许记者说谎。
撒谎在道德上是难以合理化的。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或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接近新闻源,获取新闻事实的——种非常采访。
也称‚暗访‛或‚私访‛。
所谓非常采访,是指采访适用范围的狭窄性、频率的个别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性。
显性采访的最大特点,是采访可以得到采访对象的配合与支持。
但如遇采访对象不配合、不支持,或谈虚假情况等情形,采访就无法深入下去了。
然而,以勇于探索、追求真实为天职的新闻记者,另辟溪径,开辟了采访的‚第二战场‛——隐性采访。
19世纪末,就职于美国纽约《世界报》的著名女记者勒丽〃蓓蕾,获知纽约某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
但由于疯人院控制十分严格,人们很难搞清事实真相。
在普利策的支持‘下,勒丽〃蓓蕾装疯住进了疯人院。
在长达几个月的装疯采访期间,勒丽〃蓓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虐待,亲身经历了疯人患者的非人生活。
当她了解到这一切以后,设法逃出了疯人院,把内幕公之于众,立即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政府和院方不得不进行整顿,改善了对疯人患者的不人道的待遇。
史称勒丽〃蓓蕾的这一隐性采访为‚装疯采访‛。
无独有偶,美国白人记者约翰〃格里芬为揭露种族歧视,用照射紫外线和化装等方法使自己的皮肤变得如同黑人一样,然后深入社会生活,在大街上擦皮鞋,乘坐公共汽车,观察和体验美国黑人备受种族歧视的屈辱生活,据此采写出反映黑人生活的《像我一样黑》一书。
由此可见,隐性采访的基本特征是记者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来接近新闻源,实现对事物的探究。
在我国,隐性采访的使用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
1923年5月,中国当时著名的外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乘火车从南京至北平采访,车至临城,惨遭抢劫。
这就是有名的‚临城大劫案‛。
鲍威尔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亲历了这场劫案,他在一些废纸上偷偷写下了火车被劫、人质被扣的报道,并设法送至《密勒氏评论报》刊登。
隐性采访
在隐性采访中,偷拍、偷录有时使用的是 窃听、窃照的器材,这是不允许的。 4、此外,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或制度已规定的 公开播报禁区,大致有这样几种: A不可获取和泄露国家机密,包括军事机密 B.不可泄露和侵犯商业秘密。 C.不可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隐私 权和名誉权、肖像权等。 D.不可侵害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合法权益。 E.不得干扰法庭审判活动
1995年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当事人 同意私自录音取得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 中强调,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取其谈话,系 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 证据使用。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01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 则》)。该《规则》颁布以后,立即引起了传媒界 的欢呼,声称媒体的“偷拍偷录被法律认可。”
(二)道德问题
1.
欺骗手段采访 2. 尊重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 3.扰乱公共秩序
(三)其他问题
问题一:一方面,隐性采访是必需的,无论
是新闻媒体、新闻受众还是新闻记者,都需 要隐性采访来丰富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另一 方面,隐性采访并不能保持受众持续的兴趣。
问题二:隐性采访所涉及的题材往往是富有
尚文静
(一)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从一个非新
闻专业的法律人士看来,尚无准确的界定。 用新闻学者的语言,界定为"是在采访对象 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 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 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 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三、社会与公众赞成、认可的隐性采访 四、折忠派理论
隐性采访:是揭露真实还是道德缺失
隐性采访:是揭露真实还是道德缺失?一、隐性采访及其存在的道德考量(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特点1.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常规采访的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和采访意图,通常都是很难采访到事实真相。
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常规采访的采访方式,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
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
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1.社会侵权行为泛滥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媒体过度的使用隐性采访,间接导致社会性的侵权现象达到泛滥的程度。
即使这些相关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欺骗性的采访方式,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题材,侵犯了公众的合法人生权益。
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素质不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道德,为了便捷的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和道德规定滥用隐性采访,这样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社会侵权行为的发生。
2.传媒人整体素质滑坡记者这个职业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这个职业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与我的认识一、隐性采访的概念及其起源(一)概念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二)起源1880年,美国《纽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也比较早地关注隐性采访问题。
二、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一)隐性采访的运用范围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方式的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完成显性采访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隐性采访毕竟只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
既然是辅助性的,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
隐性采访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
当前的媒介上,隐性采访似乎有过滥之嫌。
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不得已而为之。
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的、毫无争议的手段之后,才可考虑是否用相对来说值得研究的手段来采访新闻。
结合近些年来大量关于隐性采访的案例,其常涉及的法律问题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泄露国家机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因为介入事件过深,往往会被事件牵着鼻子走,有时会忽略新闻中涉及的国家秘密,无意中在新闻写作中将国家秘密暴露于新闻稿件中,酿成大错。
因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泄露国家秘密都是触犯刑律的一种行为。
(2)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3)侵犯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和商誉权等。
法人依法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商誉权。
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法人名称,或损害法人信誉,则构成了新闻侵权。
(4)泄露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一种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 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隐性采访
一是必须用于公益目的; 二是除了对非法行为进行隐性采访可以涉及个人隐私外,一般事件 中,当事人的隐私不应被涉及。
九、隐性采访中的人物: 可分为两大类:普通公民、公众人物。 由于社会中不同的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在其身上所体现
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也不尽相同。 普通公民,由于他们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所以记者在对其实
施隐性采访时,不应对其拥有的合法权益有丝毫的侵害。 公众人物,由于他们比普通公民享受了更多的权利,所以在面
对隐性采访时,他们应牺牲自己的某些权益以求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他们身上的宏观平衡。
公众人物: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且其活 动与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兴趣关系密切的人物。
公众人物可以分为政府官员、文化体育名人、新闻人物
五、隐性采访中的道德、法律问题:
隐性采访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于无休无止的道德、 法律争论相生相伴。一方面,它是采用偷拍、欺骗的手段 获取新闻素材,与人们公认的道德、法律相冲突,因此理 所当然受到一些道德的责难、或法律的处罚。同时,由于 隐性采访无论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都有 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意义,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现在, 由于隐性采访引发的新闻官司越来越多,其严重性不能忽 视。因此,我们必须以道德的眼光、法律的眼光,认真分 析探讨隐性采访中存在的是是非非,最终为隐性采访的顺 利开展寻找到合适的法律途径。
二、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1、保证社会映像的真实再现。 2、使新闻媒体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 3、新闻媒体参与新闻竞争的有力武器。 三、历史上的几次著名隐性采访:
1、沈荩案 2、范长江的两次西行 3、美国女记者伊丽莎白• 科克伦打入精神病院。
四、隐性采访的特点: 1、出发点具有积极意义。 2、常带有侦察体验的性质。 3、有一定的风险性,甚至献出生命 4、主动出击,精心策划,有备而来。 5、隐藏身份、隐蔽手段、隐藏目的。 6、事实周详,舆论监督力度大。
试论隐性采访
试论隐性采访摘要:在我国,唐朝中期后就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如今,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但是自身又存在着问题和弊端,是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隐性采访特征受欢迎双刃剑存在问题一、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
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二、隐性采访的特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1、新闻事实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比公开采访好。
隐性采访的行为界限
隐性采访的行为界限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在对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形象和声音用暗藏的摄象机或录音机记录下来,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传播的行为。
隐性采访的作用⏹满足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公权力⏹维护公共利益隐性采访的误区⏹泄露隐私⏹引诱犯罪⏹满足低级趣味⏹片面追求轰动⏹舆论导向模糊隐性采访的方式:⏹偷拍偷录: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地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
⏹涉入式采访: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
有争议的问题⏹1、记者冒充“有犯罪嫌疑的人”搞暗访是否合法?⏹2、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是否享有职能部门的特权?⏹3、隐性采访可能引起哪些权利冲突?⏹4、记者隐匿身份的采访行为是否缺乏职业道德?⏹5、如何平衡隐性采访中的冲突?记者是否有权“卧底采访”?⏹“卧底采访”不能等同于“卧底侦查”。
卧底侦查作为专门的刑事侦查活动,只能由享有侦查权的特定国家机关组织实施,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机关。
是国家赋予特殊机关的“司法权力”。
⏹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记者作为职业的信息传播者,在法律上,记者与公民地位平等,享受的权利相当,国家法律并没有授权记者有可以冒充“有犯罪嫌疑”的当事人搜集证据、揭露犯罪的法外特权。
隐性采访与公权力的冲突隐性采访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秘密的冲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保守国家秘密法》、《统计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专门法规中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隐性采访的禁区。
如《保守国家机密法》规定:“新闻出版、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不得进入军事禁区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涉及商业秘密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新闻媒体也不得采访报道。
”⏹另外,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新闻媒体也不例外,记者不得以暗访的方式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对未审结的案件采访后一般也不能先行评论报道。
隐性采访案例
隐性采访案例在新闻报道和调查研究中,采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采访可以获取到丰富的信息和真实的情况。
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隐性采访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或者需要保护采访对象隐私的情况下。
隐性采访是指采访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采访,以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情况。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隐性采访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案例一,记者深入调查医疗事故。
某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导致患者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当地媒体对此展开了调查报道,但是医院方面一直对外宣称一切正常,没有发生医疗事故。
记者意识到需要进行隐性采访,于是化妆成普通患者的样子,深入医院进行了暗访。
通过和其他患者及家属的交谈,记者得知了医院内部的真实情况,以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
最终,记者通过这次隐性采访揭露了医院的丑恶行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案例二,调查员深入探访非法工厂。
某地发生了一起非法工厂雇佣童工的事件,当地政府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一家媒体决定派出调查员进行隐性采访,以深入了解非法工厂的情况。
调查员化名成为一名求职者,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和交流,最终成功进入了非法工厂。
在工厂内,调查员目睹了童工们的艰苦生活和非法加班的情况。
通过这次隐性采访,媒体揭露了非法工厂的黑暗一面,促使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保护了童工的权益。
案例三,调查员深入探访环境污染企业。
某地发生了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当地政府和企业一直对外宣称环境没有受到污染。
一家环保组织决定进行隐性采访,以揭露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
调查员化身成一名普通游客,深入企业进行了暗访。
在企业内部,调查员发现了大量的废水和废气排放情况,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通过这次隐性采访,环保组织成功揭露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促使政府对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保护了当地环境的安全。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隐性采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保护采访对象隐私的同时,也能够揭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一:什么是隐性采访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
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
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
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
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
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
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约世界报》女记者勒丽〃蓓蕾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的《疯人院的十天》。
当时勒丽·蓓蕾听说伯勒克威尔岛疯人院虐待精神病患者、侵犯人身权利,她便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一名“疯子”,亲身体验、了解情况。
而在中国,隐性采访的历史则更为久远。
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
唐朝中期后,各地的节度史为获取中央方面的情报和其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在京都设进奏院,由进奏官负责,不定期地发出进奏院状。
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iii它(进奏院状)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
安禄山在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时,就“常领其将刘骆谷留京师,诇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
“诇”,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侦察,刺探”。
可见,这时的进奏官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到了宋代,民间发行了一种被当时政府视为非法的民办报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报”。
iv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而接下来的明清两代则是将隐性报道发展到了鼎盛,就连皇帝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真实信息,这一点从当今的电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讲的就是皇帝通过隐瞒身份,进行暗访的故事。
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对隐性采访的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
在新旧时代交替,各种势力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隐性采访的使用,成了记者克服采访困难的无奈措施之一。
三: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经历过各个时代的重重考验到如今仍然作为记者所青睐的采访方式,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隐性采访之所以叫做隐性采访,它是与一般采访即显性采访相对应的。
作为记者,没有谁主动地愿意去进行隐性采访,基本都是在显性采访无法进行的情况下,逼不得已才实行隐性采访。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显性采访都无法做到,然而隐性采访却很好的将问题一一解决,因此,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特点对比立刻鲜明起来。
首先,隐性采访时,记者主动出击。
它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其次,隐性报道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更为周详。
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我们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比隐性采访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远比公开采访为好,这已经被无数新闻采访的事实所反复证明。
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
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三,隐性报道时,社会参与程度较高。
新闻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谓神通广大。
但这种神通恰恰是全民参与的结果———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从而使记者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社会的不良行为虽是在暗中进行的,记者的能耐再大,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也是有限的。
因此,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缺少社会成员的举报,隐性采访将失去最为重要的新闻源。
另一方面,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收兴趣。
第四,隐性报道,记者需隐瞒身份。
从社会分工的大系统来考察,记者身份只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社会工种,记者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不具备特殊性。
但是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特殊性。
而采访新闻事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
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
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
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
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第五,隐性采访时的采访目的是隐藏的。
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在具体的采访实践中,记者会针对不同的人物和事件,以不同的身份去进行实际的采访。
但不管身份如何千差万别,隐藏目的的做法是始终如一,不会改变的。
第六,隐性报道的采访手段是及其隐蔽的。
不言而喻,隐瞒身份和隐藏目的最终是依靠手段实现的。
隐蔽手段首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精良来保证,早期的隐性采访由于缺少精良的技术手段,因而每每显得捉襟见肘,有时甚至险象环生。
可见,技术设备对于隐性采访的成功与否关系极大。
而科技发展到今天,随着小巧精良的摄录设备的出现,隐性采访的手段已越来越隐蔽了。
隐蔽手段同时还包括记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法与公开采访有显著不同,提问的方法、语气等,都要有意识地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
四:隐性采访受欢迎的原因隐性采访是一个新闻概念。
对新闻界来说,它是一种专业的采访方法和手段;对广大受众来说,它是一种获取客观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途径和通道。
因此隐性采访之所以受欢迎,除了记者乐意运用此采访手段外,受众的欢迎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首先,隐性采访可以更加真实地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新闻事实素材,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媒体传播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要抨击丑恶,追求公正,实施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无疑是最为有力的抨击手段。
但是,由于不难理解的原因,要想获得批评报道的第一手新闻素材,往往是十分困难的。
于是,新闻记者广泛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
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采用隐性采访摄制播发的新闻,都取得了较好的披露丑恶、伸张正义的良好舆论监督效果。
其次,对新闻媒体来讲,隐性采访是新闻竞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
还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为例,栏目自1994年创办以来,一直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
迅速成长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自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取得这样突出的品牌效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注意在报道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注意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歌颂改革开放中的新鲜事物,抨击社会转型中的丑恶现象。
而在完成这样的光明使命时,记者较注意重视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手段。
同时运用这一手段,很好地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准确传递了新闻事实,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了新闻竞争从外延到内涵的观念转变。
第三,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真实对媒体播放的基本要求。
客观有两层含义,一是新闻事实必须客观存在,不能造假;二是媒体运用文字、声像手段播放新闻必须客观,不能歪曲事实。
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图像就能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
很显然,隐性采访中获得的新闻素材再现,让受众亲临事件现场,有助于确立媒体的权威,而且有证据学意义,产生诉讼,媒体无可争议。
五: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首先,隐性采访有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性采访能充分保证舆论监督的进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知政权。
v知情权,首先是前美联社社长肯特〃库伯在1945年提出来的,它通常指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它是公民行使一切民主权利的基本前提。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对某种(类)事物或现象的披露,唤起社会关注,并促进其变化的一种监督手段。
执政权,公民要想参政就必须知政,就必须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媒体是实现舆论监督的手段;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权力和公共利益、公众事务。
第二:隐性采访直击新闻现场,真实度极高,震撼力和影响力巨大。
隐性采访因为其隐蔽,保持新闻事件原生状态,真实可信,影响力大,而且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其次,隐性采访的弊端也显露无疑隐性采访在揭露了社会黑暗面的同时,也反映出媒体和记者的无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记者的偷懒、能力不足;一些不当的做法,甚至动摇了大众对媒体的传统信任。
而且,偷拍还给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采访越来越难,受访者对媒体和记者越来越不信任、不配合,以至于排斥;隐性采访越多,采访环境越恶劣,两者恶性互动。
六:如何正确使用隐性采访这把匕首由于隐性采访的杀伤力巨大,而且还不完善,因此对隐形采访的使用应当谨慎小心。
央视《焦点访谈》对隐性采访有明确的要求:1.注意运用平衡手法;2.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实和线索来表现,简明扼要,其目的是让社会知道此事,让人有所启发;3.对于一些人进行批评时,切忌“新闻审判”;4.尽可能交代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