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省贫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贵州省贫困问题
摘要:贵州是我国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之一,贫困成因复杂,贫困程度深。本文从贫困问题现状出发,从自然因素、社会和人口因素以及产业结构的角度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贫困;扶贫;产业结构
一、贵州省贫困现状分析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对贵州农村贫困现状的表现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贵州省贫困问题,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贵州农村的贫困现状与全国相比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贫困覆盖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市)有83个,占全省县级总数的94.3%。扶贫开发范围具体包括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3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市),涉及到除了贵阳市以外的8个市、州、地区。其中,50县占全省县数比例为58.6%,国土面积占66%,耕地面积占59.4%,人口占52.1%,是全国农村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2011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到114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4%,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所占比重最高的省份;50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85%。50县中最高收入县(独山县)与最低收入县(望谟县)之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距是1256元,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差距大。
(二)致贫返贫成因复杂,扶贫难度大
贵州省95%左右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6个县(区、市)。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区域自然和地理环境相对恶劣、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扶贫投入水平低且与需求矛盾大、致贫因素复杂,并且因灾、因病或因市场风险的返贫压力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制约了贵州省扶贫开发的进程,扶贫工作难度增大。
(三)经济基础差
2011年,占全省县数56.8%、国土面积66%、人口52.1%的50县,2011年生产总值只占全省3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29.8%,粮食产量占59.8%,城乡储蓄存款占27.8%。2012年50县农民人均生产总值10736.02元,仅相当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65.41%,占全国的(35181)的30.52%。人均生产总值10736.02元,只相当于当年全国平水平的39.01%。
二、贵州省贫困发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耕地资源稀缺,耕地状况较差。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1亩,低于联合国所定的警戒线(0.8亩),耕地资源稀缺;同时,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其中石漠化面积3.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34%。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土地变得贫瘠破碎,耕地状况较差。农业基础的脆弱性是制约贵州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由于存在农民贫困和财政贫困双重问题,形成了贵州省投入水平低,投入与需求矛盾大,造成农村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落后。至2010年,全省还有22.36%贫困村没有通自来水,1299.8万农村贫困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13.4%和8.7%的贫困人口不能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已经建设完成的教育、卫生设施质量不高,服务水平较低。总体上来看,贵州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突出,这是制约贵州省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因素。
(二)社会和人口
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财政实力普遍较弱,具体表现为:(1)人口增长快与结构升级缓慢矛盾突出。2011年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8‰,高出全国水平(4.79‰)的1.59个千分点。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1亩。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大多贫困乡镇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农业水平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过快的人口增长,使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加大了扶贫难度;(2)教育供给不足,劳动力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较低。由于交通不便、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专职教师紧缺,单位教育经费投入表现出产出效益低下的特点,2011年贵州文盲率为8.74%,为全国平均水平(4.08%)的两倍多。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01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程度(38.63%)、初中程度(43.23%)、高中程度(3.78%)、大专以上程度(1.31%),远低于全国水平。农民文化素质低下,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成为贫困问题的主要内在原因,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障碍;(3)自我积累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生产经营性投资少,其中扶贫开发重点50县在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纯收入等几个综合指标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大。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呈现低度化特征。2011年贵州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2.7:38.5:48.8,产业结构逐步由低向高演变。但与同年全国平均水平10.04:46.61:43.35相比,表现出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特征。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借助于
各产业比重相对于GDP的区位商(LQ)这一指标,以全国产业结构作为参照系来衡量贵州各产业对地区经济的相对重要性,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对贵州经济比全国该产业对全国经济的作用更为重要。2011年贵州第三产业的该区位商为1.13,但小于第一产业(1.27),说明农业相比于第三产业,对贵州省的相对支撑作用更强。贵州省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但是比重很低,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深加工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比例较低;工业产值只占全国0.97%,相对于GDP的区位商只有0.8,说明贵州省工业发展十分落后。目前贵州工业化阶段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第二产业中工业的内部结构的分析,可以借助于行业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贵州工业内部各产业的专门化率。区位商越大,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竞争力。在计算贵州省工业内部各产业的区位商,把LQ>l的所有行业集中于表2。
从上表可看出贵州第二产业中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其技术设备层次低、产业链短、管理经营粗放、产业附加值和质量标准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贵州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欠缺。第三产业内部主要以商业饮食业、公共事业、运输邮电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比重小,呈现出低端化特征。总体来说,贵州省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化和初级化特征。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影响了贵州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益。
结合三次就业比例和产值比例看(如下表3),2011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就业比例66.62%,分别是第二产业的五倍多,第三产业的三倍多,主要人口都集中于第一产业,而产值水平仅为12.7%。这反映出贵州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过大,现代化程度和劳动率低下双层特征。过多的劳动力浪费在农业上,而没有很好的转移出去,这成为制约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方面。
三、新形势下贵州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一)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力与经济产出增长是正相关的,基础设施能力每增长1%,GDP就能增长大约1%,加强贵州基础设施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运输能力;二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增强抗旱能力;三是加快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积极推进“教育扶贫”。人才资源才是第一资源,在扶贫工作中需要重视教育,通过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工农业发展需要的队伍。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进“技术脱贫”。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把科技作为经济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贵州的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需要加强新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增强科研机构的研发力度,把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技术难题列入重大科技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