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28页)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2.专业能力:培养具有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工具,解决物流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3.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国际化的物流管理需求。
三、培养过程1.知识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学习物流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物流运作、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
2.实践锻炼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参与实践项目,如企业实习、物流项目策划和实施等,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深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研究物流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进行独立研究。
四、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物流运作原理等,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
2.核心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等,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能力。
3.选修课程:包括物流战略管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五、实践教学1.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走进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参与企业物流运作实际。
2.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物流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1.学术带头人:聘请国内外物流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2.实践经验丰富者:聘请具有丰富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士授课,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中。
3.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新修订).doc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新修订)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XXX等企业共同制订,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及企业专家审定、学院批准从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实施。
主要编制人:审核:学院学术委员会(签字)行(企)业专家(签字)【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专业【专业代码】【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一、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关键词:经济发展物流产业紧缺人才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到2011年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巨大。
但是,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已高达60余万人,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达到100多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层次的物流作业管理人才需求约占60%,本科及以上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约占25%,物流规划与决策人才需求约占15%。
从全国来看,国内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物流人才的培养远远滞后于物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在中部崛起发展过程中,河南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巨大潜力和区位优势。
尤其是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极大地刺激了物流需求的扩大。
尤其在农产品加工、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加工、烟草、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产业上,物流作为衔接的纽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商企业作为物流市场的主要需求者,有效承接了不断扩大的物流规模。
到目前为止,河南省物流企业达数千家,但物流专业人才表现为数量缺口大、质量有待提高等缺陷。
2023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2023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适应当代物流管理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通过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操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能和方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胜任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职责。
二、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将研究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物流体系的组成和运作机制,掌握货物运输、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货物装卸、运输组织与调度、仓储货物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并通过实和校外实训活动提供实践机会。
3. 现代技术应用:学生将研究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物流管理软件,掌握物流信息化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4. 职业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强调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实和实训环节:设置实和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方式:1. 全日制教育:学生将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全日制的课程研究和实践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2.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包括实验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合作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研究环境和实践机会。
3. 实践导向:通过实和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和日常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水平。
2. 实评价:将实期间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纳入评价范围,并通过实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表现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整体培养效果和发展潜力。
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物流管理作为连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
为培养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和综合运作能力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1.知识与技能培养1.1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置如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运输与分销、仓储与配送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并增设相关实践课程。
1.2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物流管理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3实习与实践基地:建立和开展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实习与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
2.创新能力培养2.1项目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学习,通过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专业实训:通过专业实训活动,提供真实物流管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跨文化交流与全球视野培养3.1提供留学机会:与国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留学交流和访学机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
3.2外语能力培养:加强对外语教育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语环境和机会,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3.3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物流管理竞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经验,并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
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4.1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物流管理基本知识,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掌握从事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思想政治素质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社会主义道路;2.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及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从事物流企业管理所需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战略意识,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物流岗位基本业务能力;4.具有相关商品运输、仓储、包装等能力;5.具有物流法律法规意识和较强的物流法规业务处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绿色物流意识。
(三)身心素质及能力1.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要领和技能,达到体育锻炼的合格标准;2.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遇挫折不气馁,对事业持之以恒,对同事和睦相处;3.体魄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团队精神,能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证书要求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要求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证书,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参加物流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根据就业需要,鼓励学生参加办公自动化、普通话等级考试并取得证书。
四、学制及招生对象(一)学制:全日制3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五、会展策划专业知识结构模块框架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一)公共必修课1.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第二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全面的物流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物流行业的需要,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2. 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3.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高效的工作环境;4.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包括参与物流项目的实施,了解物流企业的日常运作,学习物流管理中的实际操作技能等。
3. 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和实践项目,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4. 英语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具备与国际物流管理接轨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1. 前沿知识讲授开设前沿知识讲座,邀请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解,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 实践教学开设物流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物流管理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并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参与到物流项目中,掌握实践技能。
3.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保障1. 实验室设施建立完善的物流实验室和信息系统,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和设备支持,让学生真实地进行物流管理操作。
2. 实习实训基地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并安排导师指导和评价。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原稿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学制:全日制、三年二、培养对象:高中毕业生、三校生三、培养目标:面向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培养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物流实用技术的,具有较强的仓储管理、运输组织、物流市场开发、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专业能力;具有物流岗位从业资格(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综合管理技能、信息获取和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观察、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适应岗位(群):1.第三方物流企业:车辆调度;物流市场营销员;仓储主管、仓管员。
2.公路交通货运基地、货物集散中心等单位的基层管理人员。
3.生产企业物流部门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4.货运代理企业进出口货物运输代理人员或主管。
5.连锁商贸企业物流中心仓储管理人员、运输调度人员。
6.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报关员、报检员五、培养规格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1.职业素质(1)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知荣辱、讲诚信、守纪律、爱劳动;有理想、守纪律、爱岗敬业。
(2)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和挑战自我的品质,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
(3)具有客户服务意识、主动经营人脉网络的意识、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善于沟通与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2.职业能力(1)能操作常用的电脑办公软件处理日常事务;能操作常见的专业物流软件(系统)处理相关物流业务。
(2)具备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3)能操作常用的传真机、复印机、装订机等办公设备,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4)能运用采购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采购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采购文员(内勤)、采购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5)能运用运输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运输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运输业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安全员、运输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6)能运用仓储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处理不同类型企业物资仓储业务的能力,达到胜任仓储主管、仓管员、保管员、理货员、装卸主管等岗位的水平。
(完整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理想,具备职业技能,知晓职业规范,遵守职业道德,能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现代化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专业物流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采购、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运输操作、配送、仓储及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等岗位,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思想道德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理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二)知识、技能、能力结构1.知识(1)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相关的实务知识和国际物流方面的知识;(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物流统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2.技能(1)具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资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技能;(2)具有从事本行业成本核算,实际操作及基层管理技能;(3)具有物流行业保险、理赔的技能。
3.能力(1)具备物流管理的能力;(2)具有快速跟踪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3)基本具备运用国际贸易实务,货代基本知识,从事货运代理的能力;(4)基本具备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能力.(三)身心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有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等.三、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学生,全日制三年.四、毕业最低学分:学生须修满 147学分并获得至少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五、核心课程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采购与库存控制、配送管理实务、第三方物流运营实务、国际物流实务、供应链管理六、主要集中实践环节物流基础实训,物流市场营销实习,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计,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国际物流实务实训,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设计,第三方物流运营实务课程设计七、学时分配统计表八、教学安排附表一、教育教学周数分配表附表二、实践教学安排表附表三、课堂教学学时分配表附表四、课外学分选修内容安排表附表五、职业技能训练考核表九、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管理学本课程内容包括现代管理概述,各管理流派的主要观点.管理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管理的四大职能: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相关知识。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代码:120601学院负责人:xx参编人员:xx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120601 物流管理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三、培养目标秉承“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提出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标准和毕业要求培养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和生活卫生习惯;2.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5.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7.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8.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9.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0.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一〕本专业坚持产学结合,培养拥护党的根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满足商品流通效劳和管理、企业生产与销售第一线需要,结实掌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处理等岗位群所需的根底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物流效劳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在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货运代理企业、保税仓库、码头堆场、零售卖场、配送中心、救灾救济机构等物流相关岗位第一线效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物流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根本学制为3年。
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为2-5年。
〔三〕毕业生的质量标准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社会主义建立事业效劳,品行端正,老实守信,遵纪守法;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开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立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业成绩——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到达合格标准,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135学分〔包括公选课8学分〕。
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2学分。
素质拓展——获得XX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修满6学分;获得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至少6学分。
职业技能——获得物流员〔四级〕、K/3供应链管理师、ERP供应链应用师、快递员〔中级〕、叉车操作证、单证员、机动车驾驶证〔C照〕、灾害信息员〔中级〕之一或以上等级职业XX书。
职业态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诚信、能够吃苦、工作踏实、敬业等精神。
人文素养——掌握相关的人文知识,知法守法,尊规守纪,为人礼貌,擅长与客户和同事进展沟通,懂得书面、面谈、、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技巧。
身心素质——具有XX的体魄,完整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物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一、指导思想: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乃至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保障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结合山西省物流业的发展行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思维模式,以服务山西本地经济为导向,从提高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使所培养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成为满足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定位:(一)行业背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到2011年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物流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巨大。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18.3%,是美国的将近2倍,如果能够每单位降低1个百分点,将会带动约3亿元的效益。
山西省2009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更是高达28%,远远高于18.3%的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我省物流总成本降到全国水平,就相当于增加700亿的GDP。
因此,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今年7.29讲话中着重指出: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之一就是要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要瞄准建设环渤海、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的目标。
与此同时太原市委也审时度势的提出了加快实施“绿色百强”工程,并将物流业列为重点支持的十大产业板块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28页)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通)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2)(一)专业名称 (2)(二)专业代码 (2)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2)(一)招生对象 (2)(二)基本学制 (2)三、专业就业面向 (2)(一)就业范围 (2)(二)就业岗位 (3)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3)(一)人才培养目标 (3)(二)人才培养规格 (3)(三)素质结构 (4)五、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4)(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4)(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架构 (5)六、课程体系 (5)(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5)(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7)(二)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8)七、教学进程表 (21)八、毕业标准 (23)(一)成绩考核 (23)(二)毕业要求 (23)九、教学保障条件 (24)(一)专业教学团队 (24)(二)实践教学条件 (25)(三)其他教学资源 (25)十、实施建议 (26)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面向21世纪人才需求市场,注重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以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全方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物流管理专业(二)专业代码专业代码:620505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二)基本学制学制:三年三、专业就业面向(一)就业范围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以下范围的工作:表1 职业岗位分析表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人员2、从事物流业务处置惩罚的客户服务人员3、从事物流业务处置惩罚中的制单、审单等工作的表单作业人员4、现代物流企业中进行商品配送、运输调度的规划调度人员5、从事商品资料、配送客户资料等工作的档案办理人员6、从事商品畅通加工办理与操作的办理人员7、从事进货、理货、发货等工作的办理人员8、从事储位、库存办理工作的办理人员9、现代物流企业的报关人员10、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操作人员(二)就业岗位1.初始就业岗位群以物流公司企业一线的物流从来人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货代公司、船代公司、船公司、快递公司、报关员、报检员、理货员、仓库管理员、船务、配送等岗位为就业岗位群。
2.发展岗位群以中、高级物流师、业务经理等为发展岗位群。
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宽带”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讲求“宽口径”和综合性。
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重在转化能力的培养。
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得到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又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具体讲是面向物流企业、仓库、站埠、运输站、货运中心、商贸配送中心、各类连锁零售企业等行业部门,培养懂管理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物流作业流程,会选择使用各类设备,能指导他人进行物流作业活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物流工作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具有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与业务执行的能力;(2)具有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的能力;(3)具有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的能力;(4)具有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基础能力(5)具有产品质押监管的基础能力;(6)具有一定创新与再学习的基础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8)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及信息处理的水平。
2.能力结构表2 物流管理专业能力结构表(三)素质结构(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是爱农情结的培养;(2)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良好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4)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五、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工学结合”是指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密切合作、相互促进机制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通过顶岗实习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直至完成学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把“工作”与“学习”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密切关联、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
“工学结合”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高素质是指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意识、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等;高技能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并且具有在职业(岗位群)水平迁移和向上迁移的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
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
第三,工学结合。
“工”即工作,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质和提高技能;“学”即学习,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培养。
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架构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划分如下: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创业讲座和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创业启蒙。
利用第二学期的假期让学生到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学习,了解将来所从事的岗位。
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设职业岗位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关键(专项)能力。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创业体验。
并安排学生在学校内一定暑期的校内专业课程实训。
第五、六学期,开设职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通过企业管理、创业孵化与创业管理、创业体验与创业实践等环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六、课程体系(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1)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进行调研,针对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主要岗位群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2)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
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
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思路(3)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覆盖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后两个专业拟开设)等专业。
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其中。
而“物流”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支持,“商流”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支持,“资金流”需要会计专业的支持,“信息流”则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支持。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流通业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呈现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发展连锁经营急需大量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如图-3所示。
图-3 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示意图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整体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有利于满足企业岗位群或产业链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支撑重点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有利于带动专业群其他各专业共同发展。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方向技术课程三部分组成,另有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作为补充。
如表-3所示。
表-3 理论教学体系(二)专业核心课程说明根据物流管理从业工员岗位工作过程所运用的知识,专业系统开发10门职业岗位课程,并确定其中5门作为专业核心课,核心课程包括《运输管理与实务》、《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实务》等。
表4 核心课程——《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表4 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表6 核心课程——《运输管理实务》表7 核心课程——《配送中心管理》表8 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七、教学进程表表9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