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精彩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进行体育锻炼和竞技的运动项目C. 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的专业D. 进行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的机构2. 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学的内容之一?A. 物理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B. 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C. 运动训练与生理调节D. 体育伦理与职业道德3. 以下哪个学科与体育学关联最密切?A. 生物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地理学4.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发展学生的体育潜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5.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评价标准B. 等级评价制度C. 多元化评价方式D. 成绩与名次取舍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体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评价与考核?4.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5.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体育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体育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参考:1. 体育学的发展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催促了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训练方法和保健知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
2. 体育学的应用体育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教育、训练、竞技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体育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训练和竞技方面,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技能和战术策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健康管理方面,体育学为人们提供身体锻炼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3. 体育学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20=20)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
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
(2×5=10)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终身体育(2/29) 2。
健康(2/31) 3。
学校体育目标(2/31) 4。
体育教学目标(3/45) 5。
体育教学过程(3/50) 6。
体育教学大纲(4/56) 7.教材纲要体系(4/61) 8。
体能(5/73) 9。
口令(6/94)10.动作示范(6/95) 11。
个性(7/112) 12。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8/119) 13.体育课的组织(8/125) 14。
体育课堂常规(8/128) 15。
分组轮换(8/130)16.分组不轮换(8/130) 17。
体育课密度(8/133) 18。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8/138) 19.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2) 20。
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4) 21.课时计划(9/156) 22。
竞技状态(11/201) 23。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11/205) 24.战术(11/208) 25。
战术意识(11/208) 26。
重复训练法(11/211) 27.变换训练法(11/211) 28。
持续训练法(11/212) 29。
循环训练法(11/213) 30.训练水平(11/220) 31。
淘汰法(12/229) 32。
循环法(12/230)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③)①体育教学现象及规律②体育现象及规律③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④体育课现象及规律2.(0/2)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是(②)①教育学科②综合性学科③社会学科④自然学科3.(1/13)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的标志是1990年3月颁布的(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③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4.(2/21)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①)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教养功能④促进个体社会化5.(2/36)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①)①体育课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运动训练④体育竞赛6.(3/50)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②)①教师②学生③教材内容④传播媒介7.(5/73)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是(③)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②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发展学生的体能④培养良好品质8.(6/96)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动作多用(③)①正面示范②侧面示范③镜面示范④背面示范9.(8/132)在班人数少,场地器材充足时应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为(①)①分组不轮换②两组一次轮换③三组两次轮换④先合组,后分组10.(8/133)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④)①体育课密度②体育课综合密度③体育课一般密度④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11.(9/156)写好体育课教案的首要问题是(①)①确定课时教学目标②钻研教法③安排课的内容④合理安排各部分时间12.(9/156)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学练法时,一般先构思(③)①开始部分②准备部分③基本部分④结束部分13.(10/175)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①)①体育教学②课外体育锻炼③课外运动训练④课外运动竞赛14.(10/185)下列未列入课表,成为学校作息制度一部分的锻炼形式为(④)①早操②课间操③班级体育锻炼④体育节15.(11/193)下列属于课外运动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之共同点的是(①)①训练成绩的表现性②训练对象的广泛性③训练内容的基础性④训练时间的课余性16.(11/193)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②)①掌握战术知识②培养战术意识③培养战术能力④实践战术行动17.(11/193)下列哪一种训练方法应严格控制间歇时间(②)①持续训练法②间歇训练法③重复训练法④变换训练法18.(14/26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何时起施行(③)①1995年9月10日②1996年9月10日③1995年10月1日④1996年10月1日19.(14/267)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是(④)①全国人民②中老年人③残疾人④青少年儿童20.(14/0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②)①增强学生体质②健康第一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④发展学生个性21.(14/00)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七个系列中必修内容为(③)①球类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②体操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③田径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④武术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22.(15/279)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途径是(①)①自学②短期培训③参加学术会议④函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 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 B:汉 C:唐 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 B;宋 C:元 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学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身体训练包括__一般身体训练___和__专门身体训练_。
专项身体训练2、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分为_ 分组不轮换_ 和___分组轮换_两种。
3、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 学生__,还要备___场地器材_.4、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全面分析法_和__专题分析法__.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分别用“√”、“×”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进行微观管理的依据。
()2、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3、自我暗示也是一种语言法的形式. ()4、学校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5、连续重复练习多用于动作技术教学的初学阶段。
(×)6、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耐久跑教材宜采用混合排列. ()7、学校体育学属于社会学科范畴。
( )8、为显示动作的左右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三、选择题(根据需要进行多选或单选。
每小题1分,共10分)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 B )的讲解形式A、直陈式B、概要式C、测重式D、联系式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D )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练习无间歇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3、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 D )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 C )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法D、评比法5、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 B )分钟A、10—20B、28-32C、30—35D、35—406、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B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7、下列活动中属于教师指导的是( C )A、讲解B、整队C、示范D、调动队伍8、下列形式属于直观法的是(A )A、示范B、自我暗示C、条件诱导D、默念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展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学校体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电子教程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或扬州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础、结束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学校体育学试卷123

广州体育学院05—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体育学》补考考试试题学号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B )社会A、原始B、奴隶C、封建D、资本2、捷克著名教育家()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A、洛克B、夸美纽斯C、斯宾塞D、卢梭3、《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叶剑英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5、1922年,()的出台标志着军国民主义教育在我国的没落。
A、《奏定学堂章程》B、《壬戌学制》C、《劳卫制》D、《癸卯学制》6、()毛泽东做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
A、1953年B、1950年C、1955年D、1965年7、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A、反比例关系B、正比例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的8、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密度。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指导密度9、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0、课时计划也称为()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11、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适中为好B、越小越好C、越大越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2、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B、搞好训练C、上好体育课D、培养好体育骨干13、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A、考核课B、复习课C、新授课D、综合课14、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称为()A、领会练习法B、完整练习法C、分解练习法D、循环练习法15、()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
A、讨论法B、问答法C、讲解法D、示范法16、()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特征。
A、学校教育B、素质教育C、家庭教育D、应试教育17、(),中学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A、2002年9月B、2001年9月素质教育C、2000年9月D、1995年9月18、由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和体验的课程是()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19、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学生同方向的示范是()A、正面示范B、镜面示范C、侧面示范D、背面示范20、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示范法B、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C、演示法D、游戏法二、多项选择(下面每道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学校体育的目标是通过()这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的本质是( )。
A.教养B.教育C.强身健体D.美育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B.1995年C.1998年D.2000年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指( )A.早操B.课间操C.体育课D.课外训练4.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是指( )。
A.认识对象B.认识条件C.认识任务D.实践目的5.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是指( )。
A.认识规律B.社会制约规律C.动作技能形成规律D.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6.编选体育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A.自觉性原则B.经常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7.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 )A.传统型和现代型B.常规型和专门型C.视觉型和听觉型D.固定型和可动型8.为了有效地发展体能,教师要控制和调节的基本要素是指( )。
A.身体素质B.运动能力C.身体健康D.负荷与休息9.下列哪个阶段属运动技能教学要经过的阶段之一?( )A.体力准备阶段B.粗略掌握动作C.运动经验积累D.心理准备10.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的主要依据是指( )。
A.掌握体育知识技能B.教育、教养和发展C.积极启发学生思维D.直观与讲解11.直观法指的是( )。
A.口令与指导B.口头评价C.教师演示D.口头汇报12.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 )。
A.课的基础结构B.课的具体结构C.一节课的几个部分D.课的形态结构13.体育课密度是指( )。
A.教师指导时间B.学生活动时间C.观察与休息时间D.活动与上课总时间比例14.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直接依据是( )。
A.全年B.学期C.阶段D.单元1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 )。
A.教学一般规律反映B.教学特殊规律反映C.课外锻炼规律反映D.课外锻炼计划的反映16.我国整体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环节是( )。
《学校体育学》试题(共36页)

《学校体育学》试题[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
3.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统一整体。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课的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
5.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成绩时所处的最佳准备状态。
6.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7.教学常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8.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9.课的密度: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0.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11.练习密度: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
12.体育课的结构: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几个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分配等13.技术细节:在不破坏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14.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15.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16.淘汰赛:指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比出优胜者的方法。
17.综合密度: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8.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社会现象。
19.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音指导学生的一种方法20.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4、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
5、试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1、试比较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异同。
2、结核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3、素质教育有什么特征?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4、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5、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和目标1、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主要有哪些功能?3、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效果目标是什么?5、试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体育课程1、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2、如何让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3、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4、采访一所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学校,简要归纳该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的改革情况。
5、什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是什么?6、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和条件资源的开发。
第五章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与原则1、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在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哪些影响?2、国内外有哪几种较为典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3、选择你所熟悉的体育教学内容,拟一份可是教学目标。
4、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内涵与特点?5、体育教学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7、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及标准是什么?8、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1、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浮现于( )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 )年A、1950 年B、1953 年C、1954 年D、1955 年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 年B、1956 年C、1957 年D、1958 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B、口令C、方言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全面贯彻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磨擦力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照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挪移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A、分开B、相对靠拢C、保持距离D、保持较远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然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普通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 )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试题(A)

《学校体育学》课程考试试题(A)一学年第一学期班级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具有⑴、(2)、(3)、(4)、(5)、开展功能。
2、体育教学过程,是由(6)、(7)、(8)、(9)(10)等要素所组成。
3、教的活动包括教师的(11)、(12)、(13)、(14)、辅导、分析、纠正错误、评价及调动队伍等。
4、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包括(15)、(16)。
5、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17)、(18)、(19)、(20)o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的本质一一2、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一3、体育教学手段一一4、循环法一一5、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3、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4、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只是指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5、体育课中的综合课是指在一堂体育课中既有新的理论知识介绍,又有新的技术教学。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7、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8、课外体育活动仅仅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
9、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
10、在现今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要逐步做到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确认。
四、问答题:(共55分)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0分)2、体育教学具有哪些特点?(10分)3、试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0分)4、什么是动作示范法?运用时要注意哪些要求?(10分)5、如何看待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什么?(15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功能、促进学生个性。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A、身体练习B、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C、增进学生健康D、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正确答案:B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多样,根据评价时间为可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定量评价C、绝对评价、相对评价D、自我评价、外部评价正确答案:A3.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效果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D4.()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A、学校体育制度B、学校体育目标C、学校体育方法D、学校体育评价正确答案:A5.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发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A、《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B、《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C、《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正确答案:C6.()是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
A、教育科研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C、职业道德D、课堂教学效果正确答案:D7.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身体意识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A8.()是指学生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A、体育教学目标B、体育教学方法C、体育教学过程D、体育教学评价正确答案:A9.()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新动作的练习方法、技战术等的正确概念与表象,并初步掌握。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正确答案:A10.()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本题无应用题部分。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3.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4.根据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
5.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经验选材,二是科学预测选材。
6.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7.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体育课可分为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三种类型。
8.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依据。
9.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上。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的量和强度。
(×)5.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
(√)6.持续法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未。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贯彻“全面、科学、实用、适度”的原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2.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依据认知心理学和运动学理论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 :秦B :汉C :唐D :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 :唐B ;宋C :元D :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A :乾隆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A :1903B :1913C :1923D :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 ;毛泽东C :恽代英D :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A :1950B :1956C :1957D :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 :1955B :1956C :1957D :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A :1977B :1978C :1979D :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A :1990B :1991C :1992D :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场外性B :竞技性C :技术性D :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是指()。
A. 跑步B. 游泳C. 打篮球D. 以上都是2. 体育锻炼有助于()。
A. 提高免疫力B. 塑造健康体魄C. 改善睡眠质量D. 所有选项3. 下列哪项不是体育锻炼的好处?A. 增强心肺功能B. 减轻肥胖C. 提高学习成绩D. 改善心情4. 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在()。
A. 早上B. 中午C. 下午D. 晚上5. 以下哪个动作属于基本的有氧运动?A. 仰卧起坐B. 俯卧撑C. 快走D. 举重二、简答题1.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哪些好处?2. 你认为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3. 请列举几种你喜欢的体育运动,并简要介绍一下每种运动的特点。
4. 体育锻炼对于保持健康有多重要?你平时有哪些体育锻炼的习惯?5. 你觉得学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三、计算题1. 如果小明每天早晨跑步30分钟,中午打乒乓球1小时,晚上游泳45分钟,一周总共锻炼了多长时间?2. 体育课上,学校每个班级都要选出田径运动代表队参加校际比赛,如果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每个代表队有选手5名,那么一个班级最多能有几支代表队参加比赛?3. 请计算一下:如果每次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降低了20%,那么在跑步前的心跳数是100次/分钟,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是多少次/分钟?四、综合题假设你是学校的体育委员,校长要求你组织一个体育运动周活动。
请你谈谈你会如何安排这个活动,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以上就是学校体育学考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思考,严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祝大家考试顺利!。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4,

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绝对评价:在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时,运用社会参照标准(即绝对标准)为中心,上下浮动一定程度的方法进行评价,叫做绝对评价。
4、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5、课程: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
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就是课程。
6、课外体育活动: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7、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行为的过程。
8、元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项(任务、目标、方法等)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1、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2、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5、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完整)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为:(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14学校体育学题库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学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 Y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 Y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 N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 Y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 N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 Y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 Y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 Y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 N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书D、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0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B、口令C、方言D、艺术语言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须B、不一定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比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为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B、相对靠拢C、保持距离D、保持较远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B、教学进度C、单项计划D、教案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A B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A B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A B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A B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 A B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A B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A B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A B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A B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A 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
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技术细节2、课的结构3、运动负荷4、淘汰赛5、综合密度五、问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3、试述运动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一些?六、应用题(共20分)假设已测得体育课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为:教师指导:621秒;学生练习:810秒;组织措施:378秒;观察、保护:216秒;休息:540秒;不合理时间:135秒。
一节课按45分种计算,请计算下列各题:1、课的综合密度是多少?2、课中各项活动的密度是多少?3、不合理运用时间的比例是多少?《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年。
A、1955B、1956C、1957D、1958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艺B、书、数C、诗、易D、射、御4、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B、封建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5、《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颜元6、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7、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A、1953年B、1950年C、1955年D、1965年8、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9、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B、搞好训练C、上好体育课D、培养好体育骨干10、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A、艺术语言B、口令C、方言D、专业术语11、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12、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A、反比例关系B、正比例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的13、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A、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C、力量特征D、综合特征14、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外力B、支撑反作用力C、摩擦力D、人体的内力15、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B、口头评定成绩C、口头汇报D、讲解16、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合17、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作()时间A、教师指导B、组织措施C、学生练习D、休息18、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19、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密度。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指导密度20、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A、2B、3C、4D、5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 A B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A B )3.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 A B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 A B )5.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口令。
( A B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 A B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 A B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 A B )9.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 A B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 A 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
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体育2、语言法3、综合密度4、课的类型5、淘汰赛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与原则?2、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3、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两种?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几种?如何运用?五、论述题(共20分)1、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C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社会A、原始B、奴隶C、封建D、资本2、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B、1956C、1957D、1958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A、陈独秀B、二十八画生C、恽代英D、徐冰4、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A、讲解B、口令 C、方言 D、专业术语5、动作的速度表现了动作的()A、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C、时空特征D、综合特征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体育教材可采用()A、以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分类方法B、以身体素质为主的分类方法C、以运动项目为主的分类方法D、以身体素质为主兼顾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7、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是()的讲解形式A、直陈式B、概要式C、测重式D、联系式8、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练习无间歇D、能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9、间歇练习法的作用是()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10、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肯定评价是一种()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法D、评比法11、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一项()A、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B、很容易的工作C、枯燥乏味的工作D、难做的工作12、一节课按45分钟计,其基本部分的时间,一般安排()分钟A、10-20B、28-32C、30-35D、35-4013、体育课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依据()来划分的。
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C、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14、一节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称为课的()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15、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适中好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6、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应自始至终跟踪()学生A、全班B、一组C、受测D、部分17、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也称为()A、教案B、年度计划C、教学进度D、单项计划18、体育课平均心率的计算方法除了点数计算法外,还有()A、面积计算法B、点算法C、平均法D、梯形面积计算法19、周期性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是()A、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B、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C、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D、超量恢复原理20、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A、1B、2C、3D、4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