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最新版】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2300b690c69ec3d4bb7557.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面积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建筑面积主要是墙体围合的楼地面面积。
建筑面积还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建筑部件的面积。
建筑面积可以分为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一)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表格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1d394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表格摘要建筑面积计算在建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计算规则。
本文将对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制作汇总表格,以便更直观地对比和了解不同规则的特点。
1.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建筑面积计算是根据一定规则和标准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面积测算的过程。
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包括建筑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主体面积等多个方面。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计算规则也会有所不同。
2. 常见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比下表为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比表格:计算项规则1 规则2 规则3建筑总面积全部楼层面积相加建筑外墙投影面积净内部面积加上墙体厚度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底板投影面积建筑外轮廓线围成的面积地块边界线内部的面积建筑主体面积去除附属设施和走廊等面积只计算主体结构面积包括所有内部墙体在内的面积3. 不同规则的适用场景•规则1适用于对整个建筑物整体面积的计算,适用范围较广。
•规则2适用于需要考虑建筑外立面的投影面积的情况,适用于建筑设计和规划。
•规则3适用于需要更细致的建筑内部空间面积计算,适用于内部空间设计和装修等领域。
4. 结论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来确定,每种规则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通过本文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规则,从而提高建筑领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汇总表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面积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的计算规则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若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交流讨论,谢谢阅读!。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a8284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3.png)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建筑公式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建筑物理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规则。
这些公式和规则旨在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精确地估算建筑的尺寸、荷载、材料和成本,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物面积=地面基准面积+上层各层面积公式:A=A0+A1+A2+...+An2.体积计算:建筑物体积=建筑物总高度×建筑底面积公式:V=H×A3.材料计算:材料量=建筑物面积×建筑物高度×空间占比公式:M=A×H×F4.荷载计算:建筑物设计荷载=建筑物重量×荷载系数公式:P=W×C5.建筑安全度计算:安全度=设计荷载/结构容量公式:S=P/C6.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容量=材料强度×结构截面面积公式:C=S×A7.电力用能计算:电力用能=功率×使用时间×单价公式:E=P×T×U8.照明设计计算:照明亮度=照明强度×照明效率公式:B=I×E9.通风设计计算:通风量=通风速度×通风截面积公式:V=V×A10.施工成本计算:施工成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公式:C=L+M+E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此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使用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所有输入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
2.考虑不确定性和容错性: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容错性,例如,材料的尺寸和强度、荷载的变化等。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8665b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3.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 建筑物外轮廓面积(Gross Floor Area,简称GFA):建筑物外
部各个楼层的投影面积之和。
根据现行规定,GFA并不包括地下室、阳台、扶梯间、电梯井、机电设备用房等非居住功能的面积。
2.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在地下的建筑面积。
3. 住宅建筑面积(Residential Gross Floor Area,简称RFA):
住宅建筑内各个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室内的居住面积、阳台、露台等。
5. 办公建筑面积(Office Gross Floor Area,简称OFA):办公建
筑内各个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公共设施等。
6. 公共建筑面积(Public Gross Floor Area,简称PFA):公共建
筑内各个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娱乐场所、博物馆、体育馆、学校等。
7. 管理面积(Management Area,简称MA):楼栋内用于管理和维
护的面积,包括门卫室、物业办公室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不同项目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
细节上的差异,具体的计算规则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
此外,可以使用建筑面积计算工具和软件来辅助计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d903a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2.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在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建筑面积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在结构中可供使用的总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空间的总和。
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评估房产价值、规划使用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下面将对建筑面积计算的规则进行总结汇总。
1. 所有的室内空间计入建筑面积在计算建筑面积时,所有的室内空间都应计入建筑面积之中,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需要注意的是,阳台、露台、楼梯间等不适用于长期使用的空间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2. 墙体和结构柱不计入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计算中,墙体和结构柱通常不计入建筑面积。
只有室内空间的面积才算作建筑面积,墙体和结构柱的存在并不改变这一计算原则。
3.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净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两种。
净面积是指室内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和结构柱;总建筑面积则包括室内空间的全部面积,包括房间、走廊、楼梯等。
4.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关系建筑用地面积通常指建筑物占用的地面面积,与建筑面积有所区别。
在规划建筑项目时,建筑用地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筑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土地规划进行合理确定。
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和规定。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当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是建筑设计和房地产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计量指标。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面积的计算不仅对于评估建筑价值和规划使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汇总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对于建筑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住宅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住宅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6217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2.png)
住宅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建筑面积的定义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层的阳台、走廊和天井等外檐面积,加上所有与建筑物直接相连的楼梯间、电梯间、空调机房等的面积。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方法1.建筑物平面面积法:按照建筑物的平面图,将建筑物划分为各个独立的区域,然后计算每个区域的面积,最后将各个区域的面积累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2.立面投影面积法:按照建筑物各个立面的投影图,计算每个立面投影的面积,然后将各个立面投影的面积累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3.层面面积法:按照建筑物各个层面的投影图,计算每个层面的面积,然后将各个层面的面积累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三、常见的住宅建筑面积1.建筑总面积:指住宅建筑物所有层的外墙面积与屋面面积的总和。
2.套内建筑面积:指住宅内部实际使用的面积,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不包括墙体、阳台和走廊等。
3.套内套外建筑面积:指住宅内外墙之间的总面积。
4.套内使用面积:指住宅内部实际可以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阳台和走廊等。
1.墙体计算: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时,一般按照墙体的外边线做计算,即包括墙体的面积。
2.阳台计算: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时,阳台面积一般按照阳台的实际面积计算,但一些地方可能会有规定,对阳台面积进行扣除。
3.走廊计算: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时,走廊面积一般按照走廊的实际面积计算,但一些地方可能会有规定,对走廊面积进行扣除。
4.房间计算: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时,房间面积一般按照实际使用面积计算,即不包括墙体和阳台面积。
5.套内套外计算:住宅建筑面积计算时,套内套外面积一般只计算一次,即不重复计算。
五、住宅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应用1.开发商参考:住宅建筑面积是购房者购买商品房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开发商需要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建筑面积,以提供准确的面积信息给购房者。
2.购房者参考: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需要参考住宅建筑面积来判断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以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
3.评估机构参考:房地产评估机构在进行房屋评估时,也需要参考住宅建筑面积来确定房屋的价值。
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3e92f4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0.png)
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一、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建筑面积呢,就像是给房子量身体的一个数据。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算出来的,有好多规则在里面。
比如说,建筑面积得把房子各个部分都考虑进去,像我们住的房间、客厅、厨房这些室内空间,还有房子外面那些属于房子的部分,像外墙啊之类的。
这就好比给房子画一个大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所包含的面积就是建筑面积啦。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主要部分1. 建筑物的单层面积计算对于单层的建筑物,就比较好理解啦。
如果建筑物是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那就直接用长乘以宽就好啦。
不过要是有一些特殊的形状,比如说有突出的小角或者弧形的边,那可就得按照具体的几何方法来计算啦。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不能偷懒哦。
而且啊,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就是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这里的勒脚呢,就是外墙接近地面的那一小部分,它也是有规定怎么算的呢。
2. 多层建筑物面积计算多层建筑就有点复杂咯。
我们得一层一层地算,然后把每一层的建筑面积加起来。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每一层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基本和单层的类似,但是要考虑到楼梯、电梯这些公共部分。
这些公共部分也是属于整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一部分哦。
比如说,楼梯从一楼通到顶楼,那它占的面积就得合理地分摊到每一层的建筑面积里。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住公寓,公共设施的费用要大家分摊一样的道理。
三、建筑面积计算中的特殊情况1. 阳台的建筑面积计算阳台是个比较特殊的部分呢。
有的阳台是封闭式的,这种阳台就按照全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就好像它是室内空间的一部分一样。
但是如果是未封闭的阳台呢,就只计算一半的面积。
这是因为未封闭的阳台感觉上没有完全和外界隔离开,所以给它算一半的面积。
2.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计算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计算也有讲究。
如果地下室的高度超过2.2米,那就要计算全部的建筑面积啦。
如果没有超过 2.2米,就只计算一部分的面积,具体怎么算也是有规定的哦。
这就像是给地下室定了一个身高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就得按全价算面积,没超过就打折算面积,是不是很有趣呢。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全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743038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b.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全套(-)应计算的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O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8.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回廊是走廊的一种。
门厅大厅是按层计算。
)9、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d148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6.png)
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用于确定建筑物各个部分面
积的标准和方法。
这些规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筑从业者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1. 建筑总面积计算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层面在地面投影的总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
计算规则,建筑总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总面积 = 建筑底层面积 + 各层面积之和
其中,建筑底层面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第一层天花板之间的面积,各层面积为
每一层的地面投影面积。
2. 建筑净面积计算
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构件的
面积。
根据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净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建筑净面积 = 建筑总面积 - 墙体面积 - 柱子面积 - 其他构件面积
其中,墙体面积、柱子面积和其他构件面积应按照一定的方式计算并从建筑总
面积中剔除,以得到建筑净面积的准确数值。
3. 建筑使用面积计算
建筑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实际可用面积总和。
根据最新版
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
建筑使用面积 = 各功能空间面积之和
建筑使用面积应包括所有功能空间的面积,如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以确保建筑物设计满足使用需求。
结语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面积计算可以为设计、
施工和使用阶段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建筑从业者应不断关注最新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确保自身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总结!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b92d1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0.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总结!关于《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23建筑面积计算数据比较多,很简单混淆,下面特找来建筑面积计算相关数据总结说明,供大家学习!一、计算全面积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2.局部楼层(有围护按围护,无围护按底板),结构层高在2.20m 及以上3.建筑物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4.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5.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6.门斗有围护结构,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7.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8.建筑物内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9.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大于2.1m10.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大于2.1m11.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12.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13.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掌握室,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14.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15.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16.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设施二、计算一半面积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2.局部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3.建筑物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4.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5.地下室、半地下室,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6.门斗有围护结构,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7.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8.建筑物内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9.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掌握室,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10.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11.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飘)窗12.门廊、有柱雨篷、无柱雨篷的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在2.10m及以上13.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14.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15.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1.2~2.1m16.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1.2~2.1m17.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18.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部分19.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20.有围护设施的室外走廊(挑廊)、有围护设施(或柱)的檐廊21.室外楼梯22.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23.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三、不计算面积1.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小于1.2m2.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小于1.2m3.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4.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建筑部件5.骑楼、过街楼底层的开放公共空间和建筑物通道6.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和布景的天桥、挑台7.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顶的水箱及装饰性结构构件8.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9.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主体结构外的空调室外机搁板(箱)、构件、配件,挑出宽度在 2.10m以下的无柱雨篷和顶盖高度达到或超过两个楼层的无柱雨篷10.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凸(飘)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凸(飘)窗11.室外爬梯、室外专用消防钢楼梯12.无围护结构的观光电梯13.建筑物以外的地下人防通道,单独的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等构筑物。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示例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7c076927d3240c8447ef13.png)
图1-1-7-1某单层仓库
二、计算示例
【例 2】求图( 1-1-7-2 )某办公楼的建筑面 积。 解:此办公楼为四层楼,,每层均为同一面 积。楼梯间按自然层计算面积,走廊按层计 算面积,因此,此办公楼可以不分楼梯间和 走廊,统一按外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建筑 面积。 建筑面积: (38.5+0.24)X(8+0.24)×4=1277m2
三、有关问题解答 ( 摘自建设部标准定额 司《有关应用问题解释》)
4.室内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
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水平投影面
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突出外墙的附墙柱、
垛、不计算建筑面积。
三、有关问题解答 ( 摘自建设部标准定额 司《有关应用问题解释》)
5.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 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 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 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双排柱雨 篷、车棚、站台等计算的建筑面积小于顶盖 水平投影面积一半时,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 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 望间、电梯间、阳台、橱窗、挑廊、走廊等, 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4)建筑物外有柱和顶盖走廊、檐廊,按柱外 围戒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 檐廊挑出墙外宽度在 1.5m以上时,按其顶盖投 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的凹阳 台、挑阳台、按其水平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走廊,按其顶盖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图1-1-7-11)。
三、有关问题解答 ( 摘自建设部标准定额 司《有关应用问题解释》)
3.室内楼梯(包括大厅多层平台楼梯,或旋 转楼梯)不论高度如何按其自然层楼梯的投影 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室外楼梯作为主要 通道,或用于疏散及消防安全楼梯等不论何 种结构(爬梯除外),分层按投影面积计算建 筑面积。室内电动扶梯分层按投影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地下楼梯,按其自然层投影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8f92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6.png)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摘要:一、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二、容积率的计算规则三、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正文:一、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总面积,包括建筑外墙所包围的所有空间。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计算建筑面积时,应包括所有建筑外墙所包围的空间,不论其用途如何。
2.建筑物的屋顶、露台、阳台、外廊、室内楼梯等构筑物,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过道、走廊等部分,应按其顶棚和墙面的面积计算。
4.建筑物内的厕所、厨房、浴室等附属设施,应按其独立空间的面积计算。
5.地下室、半地下室、架空层等部分,应按其净面积计算。
二、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在计算容积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总用地面积。
2.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利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容积率越高,表示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3.容积率的计算应按照建筑物的实际建筑面积进行,不应包括公共设施、绿地等部分。
4.容积率应按照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三、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建筑密度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在计算建筑密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则:1.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基底总面积/ 总用地面积。
2.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建筑密度越高,表示建筑用地使用强度越大。
3.建筑密度的计算应包括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不论其用途如何。
4.建筑密度应按照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d1534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f.png)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摘要:
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
3.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4.总结
正文:
一、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投影面积之和,是计算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重要依据。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如下:
1.计算建筑物的外墙轮廓尺寸,包括长、宽和高。
2.根据外墙轮廓尺寸计算建筑物的平面投影面积。
3.将建筑物所有层的平面投影面积相加,得到总建筑面积。
二、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则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是衡量建筑密度的重要指标。
建筑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如下:
1.计算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全部建筑面积。
2.计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3.将全部建筑面积除以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得到建筑容积率。
三、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密度是指小区内建筑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建筑密
集程度的重要指标。
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如下:
1.计算小区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
2.计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3.将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除以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得到建筑密度。
四、总结
建筑面积、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是衡量建筑工程的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在规划建筑工程时,需要根据建筑面积、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计算规则,合理布局建筑物,以确保建筑物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2a73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a.png)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投影面积的总和,一般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和容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建筑总面积(GFA):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地面投影面积之和,包括所有房间、走廊、楼梯和其他室内区域。
建筑总面积是用于衡量建筑物的整体尺寸和容积,通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许可、建筑成本和租金等。
2.净建筑面积(NFA):净建筑面积是指在建筑总面积中扣除共用部分的面积。
共用部分包括走廊、楼梯、电梯井、管道和公共厕所等,净建筑面积专门用于计算各个房间或单元的大小,例如办公室、商店、酒店客房等。
净建筑面积通常用于确定每个单元的使用面积、租金和销售价格等。
3. 建筑占地面积(Site Area):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占据的实际面积,通常用于测算建筑物对土地利用的密度和比例。
建筑占地面积可以影响建筑物的布局和风格,并且常常用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和土地规划。
4. 建筑物高度(Building Height):建筑物高度是指建筑物从地面到最高点的垂直距离,通常用于测算建筑物的视觉效果、景观影响和结构设计。
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通常包括屋顶和天花板的高度、楼层的高度和建筑物顶部的结构元素。
5.建筑物容积率(FAR):建筑物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体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密度和容量。
建筑物容积率的计算规则根据不同的城市和土地规划要求而有所不同,通常影响着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使用类型等。
在实际计算建筑面积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来确定每个房间或区域的尺寸,并按照相应的计算规则进行面积计算。
还需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建筑法规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化工具也提供了更精确和自动化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a55e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5.png)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面积的计算规则是根据建筑物的总体积以及各个层面的平面尺寸来进行测算的。
以下是常用的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则:
1. 建筑总体积的计算:建筑总体积=各层面平面积的累加×建
筑物的高度。
其中,各层面平面积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纸来测量得到。
2.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计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各层面平面
积的累加。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楼板的水平面积。
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考虑房屋内外凸、凹部分的面积,并排除柱子、走廊等特殊部位。
3. 各层面平面积的计算:各层面平面积=建筑物平面图纸上的
面积,可以通过将建筑物平面图纸划分为多个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等基本形状,计算出各个基本形状的面积,然后累加得到各层面平面积。
4. 屋顶面积的计算:屋顶面积一般是指建筑物顶部的平面面积,可以根据建筑物平面图纸上的顶部线条计算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建筑工程面积时,应该按照国家建筑规范和测量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此外,建筑工程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各种特殊情况,如建筑物的倾斜、房间内设备和家具的占用等因素。
建筑面积规则总结
![建筑面积规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4499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8.png)
建筑面积规则总结
建筑面积规定是建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基准,不同的建筑项目有不同的规则
和要求。
以下将对建筑面积规则进行总结。
一、建筑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建筑总建筑面积通常指建筑物在建筑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包括所有楼层的面积
总和,但不包括地下室和阁楼等不适于居住或办公的空间。
二、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是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的实际面积,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以及
与建筑物相连的平台、道路、停车场等部分。
三、建筑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是指建筑总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用于衡量建筑物的密
集程度和利用率。
建筑容积率的大小对建筑设计、用地规划和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
四、绿化率
绿化率是指建筑用地中绿地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用于衡量建筑物周围
的绿化程度。
高绿化率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五、建筑层数
建筑层数是指建筑物的楼层高度,通常用来规范建筑的高度,以确保建筑与周
围环境协调一致。
六、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建筑物的承载量,与建筑容积率有所区别,建筑
密度考虑了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实际分布情况。
总的来说,建筑面积规则是建筑设计、用地规划和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合理的建筑面积规划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面积规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规则,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挑战。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986b05240c844768eaeed1.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一)建筑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建筑水平平面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出的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使用面积是指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
辅助面积是指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净面积的总和。
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中的墙体、柱等结构在平面布置上所占面积的总和。
(二)建筑面积的作用1、计算建筑物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系数、使用面积系数、有效面积系数,以及开工、竣工面积,优良工程率等指标的依据。
2、也是一项建筑工程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可通过其计算各经济指标,如单位面积造价、人工材料消耗指标。
3、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一项重要参数。
设计概算的参数:建筑面积、结构特征。
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无论其高度如何,均按建筑物勒脚以上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这部分主要指厂房、剧院、礼堂内的部分楼层。
如图所示,只计算二层以上楼层面积,底层不再计算面积。
如车间内为生产服务而建的单层房间,这部分不再另计建筑面积。
2.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如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1)当高跨为边跨时,其建筑面积是按勒脚以上两端山墙外表面的水平长度乘以勒脚以上外墙外表面至跨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2)当高跨为中跨时,其建筑物面积按勒脚以上山墙外表面间的水平长度乘以中柱外边线的水平宽度计算。
3.多层建筑物按分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1)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建筑物外墙外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多层建筑物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应注意外墙外边线是否一致,当外墙外边线不一致时,应分层计算建筑面积。
(4)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在同一建筑物中,若一部分为框架结构,另一部分为砖混结构时,应分别按框架结构以柱外边线,砖混结构以墙外边线分开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670b7d15901020206409ca2.png)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结构面积+辅助面积+套内使用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1、依据对建筑物建筑面积的组成部分可划分:总的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独幢建筑物的总的建设规模,以及地上部分建筑规模的量和地下部分建筑规模的量。
这些概念主要出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建设项目的建筑规模的审批情况说明、项目竣工验收后房屋的初始登记需做的《房屋测绘成果技术报告书》中等很多环节。
2、依据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划分:可收益的建筑面积、无收益的建筑面积、必须配套的建筑面积(无收益部分)建筑物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租赁、投入运营等方式可产生经济收益,经常在估算房地产的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等时需要依据房地产(或建筑物)的可收益部分、无收益部分和必须配套部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价值。
3、按建筑物内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住宅功能的建筑面积、商业功能的建筑面积、办公功能的建筑面积、工业功能的建筑面积、配套功能的建筑面积、人防功能的建筑面积。
这类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对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来划分,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不同需求。
当然不同的使用功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目的基本不同。
4、按成套房屋建筑面积构成划分: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其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就是房屋权利人所有的总的建筑面积,也是房屋在权属登记时的两大要素。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怎么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f50b74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怎么写建筑面积计算在房地产行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准确的面积计算是评估房产价值、规划设计以及法律合规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总结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建筑面积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建筑总面积(GFA):指建筑物各层平面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地下室、地面和各楼层的建筑面积总和。
•建筑地基面积:建筑物地面部分的面积,包括建筑物外围墙体的投影面积。
•建筑楼板面积:指建筑物各楼层的楼板面积总和。
•净建筑面积:净建筑面积是扣除墙体、柱子等构件后的实际使用面积,也可以理解为室内可使用的面积,是业主和购房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 GB50086-2001国家标准这是我国建筑面积计算的标准之一,GB50086-2001规定了建筑面积计算的诸多细则,如建筑的分类、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等。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和验收时,都需要参照该标准。
2. 各地的地方法规除了国家标准,各地方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来规范建筑面积的计算和管理。
因此,建筑从业者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地方法规。
3. 现场实测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建筑面积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现场实测。
通过对建筑物各部分的实际测量,可以得出准确的建筑面积数据,避免计算错误和争议。
4. 计算公式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采用特定的公式,如:净建筑面积 = 建筑总面积 - 建筑墙体面积 - 建筑柱体面积这些公式根据建筑的不同部分和功能而有所区别,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如何正确进行建筑面积计算为了确保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了解标准和法规: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法规,确保面积计算符合规定。
2.严格按照规定计算: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避免出现错误。
3.实地测量:进行建筑面积计算前,需要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bd15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c.png)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建筑法规和标准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 总建筑面积(GFA):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包括地下室、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所有室内空间的面积。
2. 建筑占地面积(BFA):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通常是建筑物外墙的投影面积。
3. 建筑净面积(NFA):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楼梯等占地面积的部分。
4. 建筑使用面积(BUA):建筑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用于特定功能的实际可使用面积,如住宅使用面积、商业使用面积等。
5. 建筑物高度计算规则:建筑物高度通常是指建筑物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但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计算规则,如建筑物高度限制、建筑物高度计算方法等。
6. 建筑物容积率(FAR):建筑物容积率是指建筑物总建筑面积
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用于规定建筑物在一定地块上的最大容积。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可能会因地区、用途、法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面积计算的分类记忆建筑面积计算的分类记忆☆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的条件☆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的条件根据计算建筑面积的有关规定和规则,能够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普遍性的条件:1、应具有上盖;2、应有围护物;3、结构牢固,属永久性的建筑物;4、层高在2.20m或2.20m以上;5、可作为人民生产或生活的场所。
其中:层高系指房屋的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至地面,或楼面至屋顶面的垂直距离。
楼板面至屋顶面的垂直高度也包括楼板面至房屋顶平台面的高度,但房屋顶面或平台面都不应包括隔热层的高度。
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中所指房屋层高2.2m以上的计算建筑面积,都包括2.2m本身,其含意是层高在2.2m或2.2m以上的计算建筑面积。
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这里说明:房屋的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
这里的多层房屋系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
单层房屋层高高于2.2m也只能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层高低于2.2m的房屋都不能计算建筑面积。
2、房屋内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及其梯间、电梯间等其高度在2.2m以上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梯间、电梯间是指进出楼梯或电梯的房间,还包括突出房屋屋面,有顶盖、有围护结构、永久性的、层高不低于2.2m的、供上升屋顶顶层维修房屋或安全出口的房间,或供停放检修,升降电梯用的房间。
夹层、插层、技术层也称附层,是指建筑在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是安插于上下两个正式房屋层中间的房屋。
从外表看不出来,这些增加的房屋层,有的是结构层,即属于整个房屋整体结构的一部分,有的是技术层,是加插进去的。
不论是结构层还是技术层,只要其层高不低于2.2m都可以计算建筑面积,凡层高低于2.2m的部位,均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3、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层高,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这里所讲的穿过房屋的通道,系指房屋内部的通道。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m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因功能需要,其层高较高,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中规定的通道、门厅、大厅不论其层高,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含义是指层高不论高于2.2m多少,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而层高低于2.2m的通道、门厅、大厅是不能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有的因层高很高,一般在沿厅的周边设有楼层式的走廊,我们称其为回廊。
这一部分凡高不低于2.2m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回廊下边的厅,如其层高在2.2m和2.2m以上部位仍应计算建筑面积。
4、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楼梯是指供房屋各层间上下步行的交通通道;电梯是指房屋各层间垂直上下的电动交通通道;提物井是指专供房屋各层间垂直上下提升或放降物品用的通道井;垃圾道是指专供房屋各层倾倒垃圾用的井道;管道井是指房屋各层的各种管道(如:上下水管、暖气管、电缆、通讯线等)上下集中通过的井道。
由于这些井道,有的并不构成明显的层,但又都占用了房屋的建筑面积,因此应跟随房屋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作为房屋自然层面积的一部分,一起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
房屋的自然层数是指按房屋的楼板和地板结构分层的层数。
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平线以上计算。
地平线以下为地下室,按负层数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平线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不低于2.2m的计算自然层数;层高在2.2m以上的架空层也计算自然层数。
有关地下室和半地下室这两个名词,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没有明确界定其含义;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对地下室和半地下室有以下术语和解释,可供参考: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一半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三分之一,但不超过一半的地下室。
当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超过房间净高的三分之一者,则不能算作地下室,也不算半地下室。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等不计层数。
由于现代房屋设计的多样化,楼梯、电梯等井道到达的部位不同,有的直达地下室各层、有的服务于不同类型的楼层,服务对象和使用功能也不相同,因此在对这些共有建筑面积进行认定和测算时,还是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5、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m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及斜面结构屋顶高度在2.2m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以上所指层高在2.2m以上是指层高在2.2m或2.2m以上的房屋。
天面是指房屋顶面上,四周有围护结构的,可供人民正常活动的平台,也叫天台。
房屋天面上的楼梯间是突出房屋屋顶,有顶盖,有围护结构,供人民出入屋顶面进行维修或作为安全出口的步行通道的建筑物。
房屋天面上的水箱间是突出房屋屋顶,有围护结构的蓄水装置的建筑物。
电梯机房是突出房屋屋顶,供电梯升降、或停放、或检修电梯的电梯专门用房。
斜面屋顶的房屋是指在房屋屋顶或天面上另有一永久性的、可供人民居住用的或储存物品用的斜面屋顶房屋,对这类斜面房顶的房屋,按其层高达到2.2m的部位计算房屋建筑面积。
上述规定包括房屋天面上或房屋屋顶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以及斜面屋顶的房屋。
上述有关斜面屋顶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规定,也适用于其他斜面屋顶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即所有斜面屋顶的房屋,都按层高达到2.2m的部位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以保持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标准的一致和统一。
6、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挑楼是楼房向外悬挑出底层的封闭楼层房屋,层高不低于2.2m,按楼房处理。
阳台是供人民休憩及晾晒衣物用的房屋设施,是户内与户外的过渡空间。
封闭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面积。
不封闭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封闭与不封闭以设计图纸或其他批准文件为准。
所谓封闭阳台,系指阳台采用实体栏板作围护,栏板以上用玻璃等物全部围闭的阳台。
7、属于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室外楼梯是位于房屋外部的、供人民生产或生活的、上下各层的步行通道之用的、有围护结构的永久性建筑物,属房屋的附属设施。
当上层楼梯设计为下层楼梯的顶盖,且可以完全遮盖的,可视为该层室外楼梯有顶盖。
室外楼梯的面积按实际层数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此处所指和房屋相连,是指走廊的顶盖和柱与房屋的结构相连,即两者的梁、柱、墙相连,走廊的柱为承重的结构柱。
此处所指走廊是指此廊是供人民在生产或生活中,出入或经常通行用的走廊。
9、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架空通廊是指两建筑物之间供人民通行用的空中走廊。
封闭的架空通廊,系指架空通廊采用实体栏板作围护,栏板以上采用玻璃等物全部围闭的,有的架空通廊和房屋一样,是由墙体全部围闭,并有门和窗,这都是封闭的架空通廊。
架空通廊的层高低于2.2m 的也不计算建筑面积。
10、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应出入口,层高在2.2m以上的,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采光井是指为地下室提供光线和通风用的地下室墙体外的地下空间。
防潮层是指一种用于防止地面上各种流体和地下水渗透地下室和地下室墙体的隔离层。
保护墙是指和防潮层作用相同的隔离墙体,地下建筑物为抵抗周边的压力,外墙的厚度随着掩埋地下的深度而增厚。
增厚的这一部分墙体也是保护墙,它起着防潮和抗压的双重作用。
上述这些增厚的墙体都不计算建筑面积,故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计算按上口,即以地上部分的墙体为准计算。
11、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门廊和门斗是指房屋门前有顶盖,有支柱或围护结构的进出通道,支撑顶盖的是柱称门廊,支撑顶盖的是承重墙体时称门斗;门廊和门斗时房屋门外的房屋附属设施,它主要起防雨、防尘、避晒、挡风、防寒、隔音等缓冲作用和分隔作用的建筑物。
门斗在主墙体以内的部分的建筑面积,可包含在底层房屋建筑面积之中。
门廊和门斗必需具备与房屋相连的永久性的、结构牢固的顶盖。
这个上盖可以是独立的顶盖,也可能是房间或挑廊的地板,或挑楼或阳台的地板,也可以是屋檐。
门廊和门斗的层高不低于2.2m。
门斗的维护结构应为结构墙体,可能是房屋承重墙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自己具备的独立的与顶盖相连的墙体。
门廊和门斗都是进出大门的主要通道。
独立柱和单排柱的门廊,应按其上盖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无柱或无围护结构或围护结构残缺的都不计算建筑面积。
12、玻璃幕墙等作为房屋外墙的,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
这里所指的玻璃幕墙,是指这一部分的房屋没有砖石等结构的外墙体,而是以玻璃幕墙直接作为房屋的外墙体。
13、属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车棚、货棚等按柱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这里所指的柱是指承重的结构柱。
装饰性的柱、非承重柱,以及柱的装饰性部分应除外,不能据以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
这些车棚、货棚的层高不应低于2.2m,低于2.2m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独立柱和单排柱的车棚、货棚按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脚架作空层,有围护结构的,按其高度在2.2m部位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这里指的是依坡地建筑的架空房屋的下方,利用吊脚做架空层的房屋。
吊脚是指利用打桩、筑柱等承重结构来承托架空房屋底板的一种建筑结构,这一部分建筑物如果加上围护物,而且围护物有一定的高度,并且是永久性的牢固的建筑物,架空层内再整修有底板,就可以作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而加以利用,也就可以对层高不低于2.2m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如果架空层未整修有地板,也未利用,仅作为堆积余土,或作为架空防潮之用时,则可以不计算建筑面积。
15、有伸缩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同的,伸缩缝计算建筑面积。
伸缩缝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设置在基础以上的竖直缝,未使相邻两建筑物分离而形成的空隙,以适应温度变化时所引起的建筑物的伸缩,避免建筑物由于伸缩运动而危害建筑物出现拱裂。
上述规定也适用于沉降缝,伸缩缝与沉降缝通称变形缝。
沉降缝也是设置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竖直缝,沉降缝常设置在负荷或地基承载力差别较大的部位,以及新旧建筑物之间,以避免两建筑物下沉速度不匀时使房屋出现裂缝。
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定》规定,不论伸缩缝的宽度,只考虑是否与室内相同,能否利用,作为伸缩缝是否计算建筑面积的标准。
因此,伸缩缝、沉降缝等变形缝,不论其宽度,只要其与两边房屋中任一边相通,具有房屋的一般条件,又能正常利用的,则可以计算房屋的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