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色。

2. 通过学习中原地区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介绍2. 中原语言特色的学习3. 中原音乐舞蹈的特色欣赏4. 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学习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中原文化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中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四、教学资源1. 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料:书籍、图片、视频等。

2. 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示范资料。

3. 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原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中原文化知识竞猜目的:通过竞猜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方法: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答对者给予奖励。

活动二:中原语言趣味学习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原语言的特色。

方法:教师展示中原地区的方言视频或图片,学生模仿并练习。

七、教学实施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步骤二:学习中原语言特色,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三:欣赏中原音乐舞蹈,引导学生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步骤四:学习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欣赏并尝试创作。

步骤五: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八、教学反思内容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兴趣。

内容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内容三: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拓展一:组织学生参观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加深对中原文化的了解。

拓展二:开展中原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篇一:醇厚的中原韵教案】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学内容: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师:聆听下面三段音乐,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阿拉木汗》《编花篮》。

生:西北民歌、新疆民歌、河南民歌。

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河南是属于什么地区的呢?河南是属于中原地区的。

一说到中原,熟悉金庸的同学肯定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什么天龙八部当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

那么有同学知道中原地区到底是指哪里吗?“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

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呢,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授课(一)河南民歌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

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都是在河南省的,所以说河南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那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介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引领学生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韵的特点和起源。

2.学习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

3.培养学生的嗓音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中原韵的介绍与发音规律。

2.模仿练习。

3.配套歌曲欣赏。

三、教学步骤1.铺垫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中原文化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中原韵的愿望。

2.导入通过课堂问答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原韵的起源和在中原地区的流行程度。

3.教学(1)介绍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如清音和浊音的发音区别等。

(2)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发出中原韵的音调和节奏。

(3)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在模仿练习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和表达个性。

4.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配套歌曲欣赏,深入感受中原韵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模仿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和流畅度来评价其掌握程度。

2.通过听歌时学生的反应和对中原韵情感的表达来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解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相关音乐资源和课件。

七、教学反思本设计方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通过情感和文化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

同时,在模仿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性发展。

然而,对于一些发音困难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教学手段。

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互动来获取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八、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模仿中原韵,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

这种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学会欣赏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4. 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和投影仪;2. 中原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资料;3. 中原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录音;4. 学生的手工制作物。

四、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和谈话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

【呈现】2. 展示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进行简要介绍。

【探究】3.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视频,并进行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中原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实践】4.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视频,并进行欣赏和体验。

- 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中原音乐乐器并进行演奏。

- 学生学习中原地区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小组表演。

【总结】5.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总结中原地区的重要特征、历史文化和音乐舞蹈。

- 学生用手工制作物展示中原地区的特色。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原地区的其他方面,例如传统节日、美食等。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中原地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评价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3. 概括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展示中表现出的创意和才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避免赶进度的情况发生。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适当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佳。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高中音乐鉴赏授课班级:高一128班授课人:吴静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几首民歌与创作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2.通过欣赏几首民歌,增强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衬词”的作用;“加花”的创作手法2.《王大娘钉钢》与《好汉歌》的联系三、教学难点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四、教学方法欣赏法、示范法、问答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标题:醇厚的中原韵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中原地区所包含的区域。

3.进入新课学习(一)《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联系《王大娘钉缸》歌曲背景介绍:地花鼓、对唱形式、内容表现、演出场所、旦角丑角(1)初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提问:与哪首歌曲相似?生:《好汉歌》(如有学生回答别的歌曲如《刨洋芋》,唱一唱对比)(2)欣赏或者跟唱《好汉歌》想一想哪些地方相似?(3)再赏歌曲《王大娘钉缸》思考:《好汉歌》与《王大娘哪些地方相似》引导从歌词与旋律上去发现(4)歌词:多用衬词两首歌曲衬词对比,分别唱一唱加入奥尔夫音乐手势捻指的动作唱一唱《王大娘钉缸》中的衬词(是歌曲更加风趣,幽默)地方性衬词的作用?(拓展)示范湖南花鼓戏中的衬词:索得一自啷当,啷得索总结作用:地方性衬词使歌曲更加具有当地的音乐特色。

(5)旋律:唱一唱)《王大娘钉缸》有词意的两句,找出与《好汉歌》相似的旋律(引导)发现旋律上不同的地方:“加花”的创作手法(在原有骨干音的上面再加入一些装饰性的音)加花前后对比(加花后使歌曲更加高亢,豪爽,激昂的感觉)总结: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6)男生女生对唱《王大娘钉钢》(衬词部分加入捻指)目的: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7)让学生总结《王大娘钉缸》与《好汉歌》的异同点(知识点:民族调式的判定:12356,宫商角徵羽)(二)江苏民歌《孟姜女》,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宋祖英演唱的《孟姜女》的联系(1) 图片导入图片上的人物是?孟姜女孟姜女哭长城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由此题材创作的歌曲也有很多。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

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

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la、sl这四个音上。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

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

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

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会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

3.了解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4.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

2.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

3.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

4.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中原地区音乐的特点是醇厚、稳重、朴实、典雅。

主要表现在旋律上,如《大风歌》、《红梅赞》等等。

同时,中原地区也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和器乐,如《秧歌》、《二泉映月》等等。

2. 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有很多种,如琵琶、古琴、扬琴、二胡、笛子等等。

其中,我们主要学习琵琶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

通过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乐器的特点和韵味。

3. 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多样,如秧歌、花鼓戏、绕口令歌、敬酒歌等等。

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是中原地区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 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展示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分析其中的乐曲结构、旋律和节奏。

同时,也让学生分析该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原地区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学习和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掌握中原地区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并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此为基础激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延伸与中原地区音乐相关的延伸学习可包括以下方面:•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

•实地体验中原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听赏法2、讲解法3、体验感受法4、对比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七、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歌,大家知道它是哪首歌吗?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案标题: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 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

2. 学习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3. 培养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介绍。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欣赏。

3. 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学习和表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中原地区的特色和名胜古迹。

第二步:文化特点介绍(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如中原地区的历史、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传统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韵味。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步:传统舞蹈学习(20分钟)选择一种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向学生展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分组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并进行集体排练。

第五步:舞蹈表演(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习到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第六步: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舞姿、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等。

教学延伸:1. 邀请中原地区的音乐家或舞蹈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中原地区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录音或视频。

3. 舞蹈排练场地和音乐播放设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案标题:醇厚的中原韵教案目标:- 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音乐特点- 学习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乐器和曲目-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介绍:- 汉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中原地区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中原地区的传统习俗和节日2. 中原地区的音乐特点:- 中原地区古典音乐的韵味和特色- 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 中原地区的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技巧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乐器:- 古筝:介绍乐器的来源、结构和演奏技巧- 笛子:介绍乐器的类型、演奏方式和音域特点- 柳琴:介绍乐器的历史、演奏风格和曲目4.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 《渔舟唱晚》:介绍曲目的背景、曲调和表演方式- 《阳关三叠》:介绍曲目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 《梅花三弄》:介绍曲目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原地区的风景和名胜,引起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兴趣。

2. 文化和历史介绍:以课件形式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3. 音乐特点介绍:播放中原地区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特点和韵味。

4. 乐器介绍与演示:请专业演奏家或老师现场演示古筝、笛子和柳琴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身感受乐器的音色和韵味。

5. 曲目学习和表演:选择一首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分散学生组成乐队或合唱团,进行曲目学习和排练。

6. 欣赏和评价:学生表演完曲目后,进行互评和自评,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7. 总结和延伸: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讨论,对中原地区音乐文化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教学资源:- 中原地区文化和历史的图片、视频资料- 中原地区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古筝、笛子、柳琴等乐器的演示材料- 选定的传统音乐曲目的乐谱和演奏示范音频评估方法:- 学生对中原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讨论和提问参与情况- 学生对中原地区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学生在乐器演奏、曲目表演和互评中的表现评价。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带领学生探究中原地区的语言特点,包括方言和习俗。

3.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原地区的热爱。

4.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中原地区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包括方言和习俗。

3.中原地区文化现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4.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原地区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的掌握。

重点:通过实际调研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和音频资料。

3.中原地区方言和民间习俗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4.学生实际调研收集的资料。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原地区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鼓励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分享。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原地区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深入剖析语言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3.巩固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调研结果和感受,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巡视和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的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醇厚的中原韵》嗨,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我们中原地区那超级有魅力的音乐韵味呢。

我住在中原大地,这里的音乐就像我们这里的土地一样,充满着深厚的底蕴。

我奶奶就特别喜欢那些带着中原韵的曲子。

她总是说,听着那些歌,就像回到了过去的好时光。

我就很好奇呀,这中原韵到底有啥特别的呢?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村里的大戏台看戏。

那戏台上的演员们一开口,那声音就像有一种魔力一样。

他们唱的是豫剧,那声调就像波浪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是爬山,一会儿爬到山顶,特别激昂,一会儿又走到山谷,低回婉转。

这和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可太不一样了。

流行歌曲有时候就像一阵风,轻轻快快地就过去了。

可是这豫剧的中原韵呢,就像是一条深深的河流,缓缓流淌,里面装着满满的故事。

我有个小伙伴叫小明,他对这些中原韵的乐器可感兴趣了。

我们一起去看那些民间艺人演奏。

那二胡一拉起来,哎呀,就像有人在你耳边轻轻地诉说着什么。

我就问小明:“你说这二胡怎么这么神奇呢?”小明就说:“你看啊,这二胡就像一个会说话的老人,每一根弦就像他的舌头,吐出的声音都是充满了感情的话语呢。

”可不是嘛,那二胡的声音,一会儿像是在哭诉,一会儿又像是在欢笑,就像一个有很多情绪的人。

在学校里,我们也有音乐课。

老师给我们讲中原韵的时候,会给我们放一些歌曲。

有那种古老的民歌,那歌词就像一幅幅画。

比如说那首《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简单的歌词,可是唱出来就特别有味道。

我就想啊,这中原的音乐就像我们吃的烩面一样,简单的食材,但是搭配在一起就特别美味。

烩面有宽宽的面条,就像中原韵里那长长的拖腔;烩面里的各种配菜就像音乐里的各种音符,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我还去过一个民俗博物馆呢。

在那里看到了好多和中原音乐有关的东西。

有那些古老的乐谱,虽然我不太看得懂,但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我就觉得像是看到了古代的音乐人在那里认真地谱写着他们心中的旋律。

醇厚的中国韵教案

醇厚的中国韵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辛苦!我是( )号选手周峰,我说课的题目是《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醇厚的中原韵》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指导和引领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以及风格。

柯达伊曾经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醇厚的中原韵》主要介绍了三首比较有代表性的的民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这首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它是流行在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首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更能表现“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以及高一年级学生心理认知特征的分析,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比较器地方特征有何不同?明白理解“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含义并能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等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分辨出以上的三个地区的民歌。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中原民歌产生兴趣并愿意探索其地方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这些预设的目标,体现了音乐课程“以音乐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特征。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并生成新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了解独特的民族风特有的地方风格难点:根据它们的音乐风格判断出它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能发展水平,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音乐欣赏法。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导入,组织教学
演唱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作品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作品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从而导入新课《醇厚的中原韵》
教授新课
请学生带着问题:1、这三首作品的情绪情感有何不同之处?2、它们都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作品?
初听三部作品
初听之后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讨论过后派代表进行回答
听完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引导、总结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首作品分别单独欣赏
欣赏过后师生共同讨论这三首作品的调式调性及这三首作品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于大调式的认识,并找出主旋律进行哼唱,加深对于乐曲的熟悉度。
教师简单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
小组活动
根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学生即兴创编舞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学时间
班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并理解和尊重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以及区别民歌与创作歌曲间的不同之处。
教材分析
通过对教科书及有关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主要解决:第一,确定本课时为实现这一单元乃至这一学期(一册课本)教学目标所应达到的教学要求;第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要,即教学要点;第三,确定本课时的调控教学方案,既要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又要有应变措施,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导入激趣
教学重点
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和够感受到这三首民歌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并哼唱其主旋律。
教学难点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音乐作品,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懂得方言腔调对民歌曲调的影响,感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并探索其形成原因。

在这样的教学内容背景下,笔者以地域为轴,以三地方言腔调为助力,驾音乐的“战车”,带学生“逐鹿中原”,进而将“中州腔”“齐鲁调”“燕赵情”三个板块徐徐展开。

最后,以“中原韵” 收尾,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中原地区的整体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的主体以四个篇章依次展开,它们的标题尾字相连,组成本单元的大课题“腔调情韵”。

教科书中的三首作品,分别以“腔” “调”“情”为各自的侧重点展开聆听、体验和分析,并在“韵”上收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既以音乐为主线,又蕴藏着各地的人文与历史。

二、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民歌,通过对方言、旋律、节奏、作品结构、创作手法等元素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2.通过对方言的模仿,对旋律曲调的模唱,对节奏、作品结构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融入艺术实践与体验中。

3.理解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懂得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对我国的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唱下去。

因此,在这里我呼吁:让我们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瑰宝!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2.难点:在对民歌方言、旋律、节奏、节拍、作品结构、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分析中,使学生感受、理解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聆听感受法、演唱体验法、对比分析法、讨论互动法、实践活动参与法。

五、教学用具音响系统、多媒体系统、钢琴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陕西地方语言腔调向学生问好,学生也可用自己的地方方言与教师交流,以此进行课堂互动来“暖场”。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

2. 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中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形式,加深对中原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原音乐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中原音乐的知识。

4. 准备好教室、音响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流行歌曲,请学生辨别曲风。

2. 讨论:什么是流行音乐?它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主题——民族音乐,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二)欣赏《二泉映月》1. 播放《二泉映月》,请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阿炳的生平,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3. 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三)欣赏民歌《茉莉花》1. 播放《茉莉花》民歌,请学生感受其旋律和特点。

2. 介绍《茉莉花》民歌的起源和流传情况。

3. 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四)感受中原韵味1. 播放一段带有浓郁中原韵味的音乐,请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 布置任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首具有中原韵味的音乐作品。

(五)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豫剧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音乐魅力。

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doc

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doc
教学重点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的创作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
2、感受创作手法,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乘坐大巴走进中原,去欣赏那里的民歌。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通过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感受中原韵的醇厚,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鉴别、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结构特征,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Biblioteka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通过教师演唱昌黎民歌,激发大家学习民歌的欲望.
3、简介昌黎“三歌”在国家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总结。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醇厚的中原韵》,了解到:“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多找一些自己家乡的民歌听一听、唱一唱,下节课将给每组同学台前展示的机会。下课。
我们知道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那么小调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山东。欣赏的作品就是山歌风味的小调《沂蒙山小调》。
以旅游的方式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两个版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

从她的发展至今,一直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如今民歌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足以证明她散发出来的魅力经久不衰。

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中国民歌与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让民歌真正走进当代高中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已对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原民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运用一些课外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孟姜女》、《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三首中原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

2、聆听并学唱《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体验中原民歌的风味,简单介绍民歌的合唱改编及介绍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手法。

3、比较《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1.对比欣赏《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1.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探究这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教学方法】音画有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体验式教学【教学过程】背景音乐一、导入导语:同学们,在上一堂课当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民歌的特色,对我国民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民歌反映和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

今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一同来感受一下中原民歌带来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点击屏幕,出现一幅中原风光的美景图,标题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1分钟)(教学意图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画面展示,激发同学们对中原的无限遐想)二、介绍中原地区师:一说到中原啊,我就想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听赏法
2、讲解法
3、体验感受法
4、对比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七、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歌,大家知道它是哪首歌吗?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问:说出王世慧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4)学唱《沂蒙山小调》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谈谈听后感受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音乐风格。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2)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

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3、板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
鱼咬尾、起承转合
4、拓展与探究
根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请同学们试着用这类方法写一首短曲。

八、课堂总结
《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
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
九、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