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453P)(完整版)
学前教育史课件
学前教育史课件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的学前教育实践、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在远古时期,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将生存技能和生活经验传授给子女。
当时并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但家庭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出现了一些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思想和实践。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主张通过游戏和故事来教育儿童。
而古罗马则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和体能训练。
中世纪时期,宗教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学前教育也受到宗教的影响。
教会开办的学校主要侧重于宗教教义的传授。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社会的变革,学前教育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1816 年,英国的罗伯特·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
欧文主张幼儿学校的环境要舒适、安全,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儿童,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19 世纪中叶,福禄贝尔创立了幼儿园。
他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提出了“恩物”的概念,通过特定的玩具帮助儿童认识世界和发展能力。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她设计了一系列专门的教具,让儿童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历程。
古代的蒙学教育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但也为儿童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我国开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如今,学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等方面。
2024版学前教育史课件
01学前教育的定义02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前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经历了从家庭式教育到专业化、机构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意义通过对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为当前和未来的学前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
资料来源学前教育史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获取更丰富的史料资源。
起源古代学前教育起源于家庭教育和宫廷教育,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特点古代学前教育注重德育和礼仪教育,强调对儿童的早期启蒙和全面培养,同时也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教育目的中西方古代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品德、知识和能力,但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
教育内容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注重蒙学教育,强调对儿童进行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的传授;而西方古代学前教育则更注重宗教教育和自然教育,强调对儿童的宗教信仰和自然探索的培养。
教育方法中西方古代学前教育都采用了讲述、示范、模仿等教育方法,但具体的教育手段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及代表人物儒家教育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仁爱”和“礼义廉耻”,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和礼仪规范。
同时,儒家也提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儿童自主学习和思考。
道家教育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强调“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注重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成长和发展。
道家也提倡“不言之教”和“无为而治”的教学方法,强调教育过程中的自然性和自发性。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学前教育史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历史文献、档案材料、教育家著作、教育期刊等。 这些资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证据,支持他们对学前教育史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
02
古代学前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古代学前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儿 童公育,随着家庭及私有制的产生, 逐渐演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
特点
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强调对儿童进 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及初步的文 化知识教育。
古代学前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
家庭教育是古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母亲是主要的教育者,此外,还有宫 廷教育、蒙养院等教育形式。
内容
主要包括生活技能教育,如穿衣、吃饭、 如厕等;道德规范教育,如尊老爱幼、 诚实守信等;以及初步的文化知识教育, 如识字、算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杜威
美国教育家,提出“儿童 中心主义”,强调儿童在 活动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现代学前教育的实践与影响
实践
各国纷纷建立学前教育制度,推广幼儿园 和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实施多样化的 教育方法和手段。
VS
影响
提高儿童入学准备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全 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的 发展;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随着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和维护,关注 儿童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强调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 果和质量,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推动教育公平与普及
学前教育史提醒我们关注教育公平与普及问题。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 进,将更加注重推动学前教育的公平与普及,让更多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
31
三、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
◆公立幼稚园 1.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 2.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
.
32
◆私立民办幼稚园
1.厦门集美幼稚园
2.北京香山慈幼院
3.南京鼓楼幼稚园
4.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
5.上海大同幼稚院
6.上海劳工幼儿团
.
33
四、幼稚园保教人员的培养
◆公立幼稚师范教育 1932年《师范教育法》 1933年《师范学校规程》
.
41
第六章 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
42
二、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创办人民 大众、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建设省钱的幼儿园 ◆建设平民化的幼儿园
.
43
三、创造教育思想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
.
18
二、儿童教育思想 ◆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要求慎择师友 ◆教育内容上学“眼前事” ◆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提倡正面教育
.
19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
20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一、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
.
54
(三)家庭教育原则 ◆以身作则 ◆教养态度一致
.
55
二、幼稚园教育 (一)幼稚园教育的要求
◆1927年陈鹤琴在《我们的主张》一文 中,他提出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
56
(二)幼稚园的课程——活动课程模式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 (二)蒙养园制度的确立 • (三)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 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朱熹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 二、重视儿童教育的思想 • (一)重视蒙养教育 • (二)重视学习“眼前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三、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 • (一)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 (二)注重环境影响,主张慎择师友 • (三)注重直观形象,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五)提倡下面教育为主 • (六)首创以“须知”和“学规”的形式对儿童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二、外国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的影响
1、设园宗旨
目的是使其接受基督精神,以培养殖民地国民。 2、教会幼儿园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概况 1902年,基督教建立的幼儿园有6所 1922年,基督教建立的幼儿园有139所
1924年,基督教建立的幼儿园有156所,
占幼儿园总数(190)的82%
3、蒙养院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实质矛盾
外表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形式,内涵却是封建主义 的实质
Page
24
一、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三)基本特点
第一,限制女子教育和发展幼儿教育之间的矛盾
第二,幼儿教育机构与幼儿教育师资培训机构、 社会慈善机构结合,缺乏独立地位
第三,深受日本影响
Page
Page 12
二、外国教会在华学前教育活动的影响
3、任教于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在教育倾向学日的总趋势下,蒙养院的合格师资也 求助于日本。不少日本教习,管理和任教于中国蒙 养院。 由教会设立的幼教师资培训机构的毕业生,除一 部分在教会幼稚园工作外,其余的都受聘在非教 会设立的幼稚园任教,使教会对我国学前教育产 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教会幼稚园的范围。
第二 ,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 代大生产的发展,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 动出现的特点 第三,蒙养院的办院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总原则,既不肯放弃传统儿童教育的核 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又具有近代社会学前 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严重抄袭日本的学前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章程》规定将蒙养院设置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利用两堂的乳媪和节妇以及谋生的贫妇来充当蒙 养院的师资。这种师资显然是不可能称职的 。 这种既办蒙养院又不能妥善解决师资问题的矛盾, 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者轻视妇女的旧思想,也说 明了《章程》具有严重的封建性、落后性和保守 性。
NO3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的特点与影响
影响
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为当代学前教育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有助于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03 学前教育制度与 政策
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清朝末期的学前教育制度
清朝末期,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开始建立学前教育制度。当时的学前教育主要 由蒙养院等机构承担,教育内容以传统蒙学为主。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学前教育
02
各种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并存,如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等
。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
03
经历了学习苏联、探索中国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多元化发展等
阶段。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受西方影响,不断探索中国化道路;
多种学前教育思想和实践并存;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的特点与影响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的全面 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 情和儿童发展特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06 学前教育实践与 探索
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
清朝末年的学前教育
模仿日本,设立蒙养院,作为学前教育机构。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受西方影响,出现幼稚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并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 。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
政府重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中国学前教育史ppt课件
古代慈幼礼俗
(一)生子 (二)试儿(试周和抓周)
(三)命名
一。尊古。古人命名时也多表出对古代的制度和人物 的景仰
二.述志。中国人在命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 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李德邻。以仁 命名者有曹仁、薛仁贵、王守仁、康广仁等
三.祈福。如李广利、刘传富、盖宽饶、王富贵、钱广、 吴寿富、孙福寿等。现代人们命名也常有这类词,如 王永贵、李冒富、张得利等。对仕途的追逐也是如此。
四.消灾。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示消灾免 病和逢凶化吉的愿望,命名有时也是表达的一 种方式,如霍去病、司马消难、辛弃疾
五.添寿。人们总是希望能将生命尽量延长,最 好能寿与天齐,达到孙悟空的理想。这种对生 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命名表现出来。 所以,在命名时多喜用寿字:如毛延寿、张承 寿、徐增寿、潘天寿等。另外,喜爱用延年、 万年、永年、大年、龟年、万龄、延龄、松龄
2、概念:指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 列自成的和外部的措施,用以对胎儿发生作用, 使胎儿得到良好的发展。(P13)
3、西周在宫廷中已施行胎教。
第一节 胎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是胎教的策源地之一
最早在西周时期(王室)。
“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 教。” ——《烈女传》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 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新书·胎教》
“席不正不做,割不正不食,胎教之谓也” ——《韩诗外传》
总结:
是孕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 视听方面,“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 举止行为方面,要做到“立而不跛,坐而不 差”; • 情绪涵养方面,要做到“笑而不喧,虽怒不 骂。” • 饮食方面,做到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
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学前教育史XUEQIANJIAOYUSHI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二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三部分 清末的学前教育第四部分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五部分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第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七部分 古代东方国家及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八部分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第九部分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第十部分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课程框架介绍学前教育史中国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1.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2.古代的胎教3.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4.古代的蒙养教育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慈幼:爱护幼小者。
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
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演变:原始氏族社会中,儿童就得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抚养和爱护。
实行“罐葬”。
私有制社会慈幼观念表现为政治举措。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鼓励妇女生育,保护幼儿。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单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
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
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1662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
慈幼礼俗:(1)“试儿”:“试儿”或称“试晬”“试周”和“抓周”,始见于魏晋南北朝。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儿童的命名仪式。
“吐情”: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单选,名词解释)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第一章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2024年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
2024年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史》教材第四章“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演变,以及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
2. 理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 认识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教育家,领会其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现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重点: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发展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
(2)讲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3)介绍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
3. 例题讲解:以一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为例,分析其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2. 板书内容:(1)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概况(2)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演变(3)现代学前教育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理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
(2)分析一位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2. 答案:(1)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普及化、多样化、科学化、国际化。
(2)答案开放,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
学前教育史图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理解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提高对学前教育理念的认识。
3. 掌握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增强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
教学重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历史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身边学前教育的现状,讨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道关于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主学前教育史副发展历程、思想演变、制度与政策、我国现状及趋势2. 板书内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学前教育制度与政策发展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2)谈谈你对中外学前教育思想演变的认识。
(3)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2. 答案:(1)答案要点: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现代等阶段。
(2)答案要点:西方教育思想家如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皮亚杰等人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思想家如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的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史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学前教育史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史》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涉及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以及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2. 熟悉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
3. 分析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教育敏锐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二章节的内容,介绍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3. 例题讲解: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讲解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教育敏锐度。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史历史发展脉络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2. 作业题目: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对国内外学前教育思想的演变部分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最新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精品课件
【2016年4月真题】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 的浅近知识蒙养教材的是 A.《千字文》 B.《三字经》 C.《百家姓》 D.《兔园册府》 【2016年4月真题】“华容道”属于 A.娱乐游戏 B.戏弄游戏 C.生活游戏 D.智力游戏 【2016年10月真题】下列属于王筠的蒙学教育著作(zhùzuò)是 A.《文字蒙求》 B.《幼训》 C.《蒙童须知》 D.《小学》
第十三页,共44页。
第三节 古代(gǔdài)家庭的学前教 育
四、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 1.以身示教 2.因材施教 3.重视环境(huánjìng)陶冶 4.爱与教相结合 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第十四页,共44页。
第三节 古代家庭(jiātíng)的学前 教育
【2017年4月真题】 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儿童早 期教育的目的就是() A. 不为力事 B. 正本慎始 C. 忠孝仁义 D. 光宗耀祖
学前教育(xuéqiánjiàoyù)史
第一页,共44页。
一、教材构成: 1.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大纲(dàgāng)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2.学前教育史
第二页,共44页。
二、内容(nèiróng) 构成: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sīxiǎng)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sīxiǎng)与实践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 育
A.父母威严而有慈 B. 对子女一视同仁
C.无教而有爱
D. 与善人居
第三十一页,共44页。
第二章 古代(gǔdài)学前教育 思想
2024年度最新学前教育史精品课件
学前教育机构的涌现
03
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大量涌现,为儿童提供早期教
育机会。
12
近代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关注儿童兴趣和需求, 培养儿童自主性和创造性。
注重儿童全面发展
关注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等多方 面的发展,培养儿童综合素质。
2024/3/24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儿童之家,强调儿 童的自我教育和自由发展,通过提供有准备的环 境和教具促进儿童成长。
陈鹤琴的幼稚园课程实验
3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在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的课程 实验,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采用多元 化的教学方法。
2024/3/24
14
04
现代学前教育
2024/3/24
当代学前教育实践
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全面发展,注重游戏和活动的教育价值,强 调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合作共育。
2024/3/24
21
学前教育史对未来教育的启示
01
02
03
04
尊重儿童发展规律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供 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
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关注儿童个体差异
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和差异 性,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
强化家庭教育作用
重视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
成教育合力。
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理念和方 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
公平。
2024/3/24
22
06
学前教育史的研究与 展望
2024/3/24
学前教育史福禄贝尔ppt课件
经济发展状况
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 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 加快,对劳动力素质提出 更高要求。
文化教育背景
德国教育受宗教影响较深 ,教育改革呼声渐高,福 禄贝尔的教育思想正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1 2 3
对前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福禄贝尔受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家的影响,继承并 发展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自然成长 和内在发展。
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福禄贝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 己的教育思想体系。
时代背景的推动与影响
19世纪德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推动了福 禄贝尔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使其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征。
02
福禄贝尔教育理念与体系
教育理念概述
儿童中心主义
师生关系及互动方式
师生关系构建
01
福禄贝尔强调师生间应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教师作为引导
者和支持者,鼓励儿童自由表达和创造。
师生互动方式
02
通过对话、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家长参与与合作
03
福禄贝尔认为家长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应积极邀请家
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
在应用福禄贝尔思想时,需要结合现 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如多元智能理论 、信息技术等,以提供更加全面、科 学、有效的学前教育服务。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福禄贝尔的生平及教育背景介绍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福禄贝尔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福禄贝尔在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