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能够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圆规、计算圆面积的公式等;•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圆规、铅笔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入问题:小明家里的花坛是一个圆形,他想知道花坛建筑的面积是多少,你们知道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吗?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圆的定义和性质。
3.教师通过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的PPT,向学生介绍圆的基本概念。
步骤二: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1.教师从数学课本上带领学生找到计算圆面积的公式,即:$S = \\pi r^2$。
2.教师解释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其中S表示面积,$\\pi$表示圆周率(取近似值3.14),r表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圆的示例,演示如何利用半径计算圆的面积。
步骤三:练习计算圆的面积1.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半径的圆,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圆面积的练习。
2.学生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并在纸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3.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小玲要铺一块圆形的地毯,直径为4米,她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毯?学生尝试解答。
2.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并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学生依次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在黑板上,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纠正。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2.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
3.学生分组进行拓展学习,通过互相合作,设计更多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计算解答。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圆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了计算圆面积的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导入问题、讲解公式、练习计算、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4——15页。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实验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以前学生所学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组成的多边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而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演示,把圆的面积转化为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演示等辅助教学工具,直观地演示由圆到方的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方法,找到圆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为将来研究圆柱、圆锥的体积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对圆和圆的周长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但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
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要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6课,主要内容是圆的面积(一)。
本课主要涉及到圆的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面积的应用。
本课是学习圆的面积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圆的体积、球体积等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对圆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圆形的物品,如圆盘、圆形饼干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圆形的物品,你们能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吗?学生:它们都是圆形的。
教师:非常好,那么圆形物品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可以用直径或半径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出这个圆形的面积?教师:那么,如果我给你们一个圆形图形,请问如何求出这个圆形的面积呢?学生:用公式πr²来计算。
教师:非常好,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圆的面积公式。
第二环节:讲解新课1.拿出已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巡视),然后用电脑展示ppt圆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8课时《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8课时《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8课时《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圆的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面积的概念。
2.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2.准备圆的面积的计算器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的课件或素材,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周长、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吗?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呢?”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素材,呈现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软件,进行圆的面积的计算。
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圆的面积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答案。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圆的相关术语和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能够准确使用圆的相关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与圆有关的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圆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2.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应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出示一张图,让学生看一看,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这个图形,有谁知道是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回忆,从而引出圆这个概念。
2.新知教学(35分钟)1)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到一定距离内的所有点组成的点集。
其中,到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距离叫做半径,直径就是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
2)圆的性质:①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度相等。
②半径相等的圆相互重合,直径相等的圆也相互重合。
③任意直径平分圆,并且平分圆的线段就是直径。
3)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是:L=2πr,其中r是半径,π≈3.14。
4)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²。
3. 操作练习(30分钟)让学生自己计算所给出的题目,教师也可进行提示、鼓励或点拨。
4. 拓展运用(10分钟)让学生设计一个在自己生活中与圆有关的问题,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以圆的定义、性质、公式的要点内容进行讲解,教师特别强调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练加深了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效果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8《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
(1)圆的面积概念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圆的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来理解圆的面积。
难点突破:通过展示圆的面积定义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面积是由无数个半径相等的同心圆组成的。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需要运用到数学归纳法,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首先,对于圆的面积的定义,虽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们有了直观的感受,但我觉得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圆的面积。比如,可以拿一个圆形的桌面,让学生们亲手测量半径,然后计算面积,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圆的面积的实际意义。
其次,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们多加练习,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所学圆的面积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圆的面积定义及其计算公式:S=πr²。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π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3.实际问题中圆的面积计算,如:圆桌面积、圆形花坛面积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理解圆的面积概念,并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问题分析;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索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提高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授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圆的面积》这一章节。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圆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以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圆形花园,我们需要计算这个花园的面积,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步骤,一起计算圆的面积。
然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他们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写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标注出各个参数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公式的构成和应用。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面积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例如,计算一个圆形草坪的面积,或者计算一个圆形水池的体积等。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计划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如何设计有效的随堂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巩固他们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也是一个重点。
对于难点,我认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记住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难点。
这个公式比较复杂,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和记忆。
另外,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我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我会让学生想象一个圆形花园,我们需要计算这个花园的面积,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完整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是在三年级的下册学习了面积的一般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我们以后学习圆柱. 圆锥等的基础,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显然有计算直线图形面积的基础, 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 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推导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化圆为方的方法思想,无论在理解上还是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 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 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四、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能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 我采用实验法使学生认识圆的面积,利用直观性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应用的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将出示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创设情景,引出问题,问马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圆,范围的大小刚好是圆的面积,进一步引出课题。
第一单元《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圆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画圆;2.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掌握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生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讲授+练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系列问题导引学生了解圆的形态,引导学生讨论圆的定义和性质。
•圆形的硬币为什么从一个角度看是圆形的?•如果画了一个圆,线的长度是一样的吗?•为什么轮胎能够顺利地滚动?2. 学习圆的知识1.学习圆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和一个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集合。
•性质:圆内任意两点的距离小于圆的直径,圆内任意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了解圆的符号:用一个大写字母O表示圆心,用小写字母r表示圆的半径,用大写字母C表示圆。
3.练习画圆: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指定半径的圆。
3.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1.计算圆的周长:用圆的周长公式L=2πr计算。
这里的π取3.14。
2.计算圆的面积: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²计算。
4. 圆的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圆的应用,例如:圆在建筑中的应用、圆在工程中的应用等。
六、课堂练习1.计算圆的周长:半径为7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2.计算圆的面积:半径为10厘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3.实际问题:有一个圆,半径是8厘米,求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课后习题。
八、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圆的定义和性质,以及让学生自己画圆来理解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用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圆的应用的理解。
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圆的面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圆的面积,掌握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计算圆的面积。
2.教学难点: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导入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吗?你们有没有看过什么图形的面积是圆的?引导学生思考,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概念(15分钟)1)通过幻灯片呈现圆的定义,以及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2)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内接正多边形,并通过画图展示,逐渐将多边形边数增加,让学生观察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逐渐接近圆的面积。
3)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和讨论,导出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即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3.概念应用(30分钟)1)例题引入:给出一个圆的半径为5cm,计算它的面积。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用公式s=πr²求得圆的面积。
3)带领学生进行练习,进行4-5个类似的例题;同时要求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解释他们的步骤和思路。
4.反思与总结(10分钟)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圆的面积?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3)怎样计算圆的面积?5.拓展应用(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份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答题时间为10分钟。
(题目例子:半径为6cm的圆的面积是多少?一块圆形花坛的半径是10m,如果我们要按砖铺满这个圆形花坛的话,需要多少块砖?)2)选择2-3道问题较为复杂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题。
6.课堂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
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2. 圆的面积计算及应用3.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的模型、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面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尝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3. 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全班交流讨论,总结圆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4. 应用: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一)》2. 内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计算及应用、与半径的关系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面积,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2. 提高题: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圆的面积与其他图形面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拓展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效果如何等。
2. 学生反思:对圆的面积的理解程度,运用公式的熟练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推导与计算相结合来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圆的初步认识以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几何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目标(课件)(1)理解圆的面积含义,推导出圆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会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和运用转化的思想,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及集体观念。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弄清拼成的图形各部分与原来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极限思想的渗透;四、学情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主要采用了以下4个教学策略:1、知识呈现生活化。
以草坪中间的自动喷灌龙头为草坪喷水为主线,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生活数学这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的始终。
2、学习过程活动化。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学习自主化。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方法合作化。
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采用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从而真正实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过程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引导探究,构建模型——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面积(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术语;2.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已学知识计算简单圆的面积。
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2.学会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题目。
教具准备板书、教学PPT、黑板、粉笔、直尺、圆规、计算器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圆的定义及相关术语•Step 1: 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张圆形卡片,让学生观察、想象,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圆的面积,那你们知道圆是什么吗?”•Step 2: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或自己的想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适当补充、引导。
•Step 3: 讲解圆的定义及相关术语教师结合板书或PPT讲解圆的定义及其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Step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确保学生对圆的定义及相关术语有清晰的理解。
2. 圆的面积概念•Step 1: 引入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圆形,让学生观察,引出圆的面积概念:“我们知道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边长或长乘宽得出,那圆的面积怎么计算呢?”•Step 2: 举例说明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些小圆,并用计算器或手算计算小圆的面积,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成正比,即S=πr²。
•Step 3: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圆的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背诵定理S=πr²,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3. 圆的面积计算方法•Step 1: 教师解析课本上例题教师选取课本上的一些例题,通过解析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例如:【例1】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6cm,求它的面积。
解:圆的半径为3cm,因此它的面积为S=πr²=π×3²=9π(cm²)。
•Step 2: 让学生练习教师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例题进行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图形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难点: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圆形状的物体,如圆形的糖果、圆形的盘子等,用于实践活动。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准备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圆形物体,如圆形的糖果、圆形的盘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引发学生对圆的面积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公式中的各个要素,如半径、π等,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2.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面积;3.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圆的概念回顾;2.圆的面积公式的引入与推导;3.圆的面积计算的练习。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圆规、铅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教师复习并巩固学生对圆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圆?”2.教师以一个实际的圆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出这个圆的面积呢?”步骤二:引入圆的面积公式1.教师告诉学生,计算圆的面积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即:$S = \\pi r^2$,其中S表示圆的面积,$\\pi$是一个大约等于3.14的数,r表示圆的半径。
2.教师讲解并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
首先,将圆分成很多个扇形,然后将这些扇形拼接成一个与原圆形状相似的近似矩形。
接着,计算这个近似矩形的面积,可以得到圆的面积的近似值。
当这些扇形越来越多时,这个近似值也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圆面积。
最后,通过数学推理,可以得到圆的面积公式$S = \\pi r^2$。
步骤三:实际操作计算圆的面积1.教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出对应圆的面积。
2.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计算几个简单的圆的面积。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圆的半径,要求学生计算对应圆的面积,并进行对比,观察圆的半径和面积之间的变化规律。
步骤四: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会计算圆的面积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如:“为什么计算圆的面积会用到圆的半径?”步骤五:拓展练习1.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圆的面积》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
通过引入圆的概念、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并进行相关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5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5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圆、圆心、半径、直径。
2.了解如何求圆的面积。
3.学会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2.情境引导教学;3.解释法和示范法;4.实践活动及课堂讨论;5.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导入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明手里拿着一张蓝纸,让你来帮他制作一个圆形贺卡,但你不知道用多少蓝纸才够用。
你会如何计算蓝纸的面积呢?”教师抛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看看哪些学生已经了解了圆的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出正确的答案。
2.讲解通过图片、幻灯片或板书给学生讲解圆、圆心、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并教授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练习1.帮助学生做类似于:“计算给定圆的面积”“计算给定圆的半径”,“计算给定圆的直径”的问题。
通过这些练习将圆的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来深入了解圆形的本质。
例如:“圆的绳索游戏”,让学生手拿长麻绳围成一个圆,练习各种团队技巧,然后让学生估算、测量绳索的长度。
4.作业和复习留作业给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并让学生复习所学的方法和公式以及计算圆的面积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方法和公式。
2.通过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圆、圆心、半径、直径、计算圆面积的理解。
3.通过课堂表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是否在团队合作中发扬个人优点。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分别,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增加趣味性,提高课程吸引力。
此外,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解答:根据圆的面积公式πr²,将面积36π平方厘米代入公式,得到36π=πr²。两边同时除以π,得到36=r²。再开平方根,得到r=6厘米。
4. 例题4: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20%,求新的圆面积与原圆面积的比例。
解答:原圆的面积为πr²,半径增加20%后,新圆的半径为1.2r。新圆的面积为π(1.2r)²=1.44πr²。所以,新的圆面积与原圆面积的比例为1.44πr²:πr²=1.44:1=72:62.5。
- 运用字体变化,如粗体、斜体等,突出重点知识,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 加入精美的图形和图标,如绘制一个完整的圆并标注其面积,让学生一目了然。
② 趣味性:
- 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或谜语,将板书设计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 设计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尝试在黑板上绘制圆的面积公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 应用和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圆的面积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投影仪、计算机、圆形教具、剪刀、胶水、彩纸。
2.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PPT课件。
3.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题库、教学视频、互联网资料。
4. 教学手段:讲授法、示范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
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二)”是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教材通过实例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教材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圆的面积,能够正确计算圆的面积;2.能够应用已学的知识计算简单的圆的面积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圆的面积相关课件,包括圆的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圆规;3.学习材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本、练习册;4.实物道具:圆的模型、圆形饼干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圆的周长概念,并复习相关公式。
2.提出问题:小明用一个圆形饼干围绕住了一个篮球,他想知道篮球表面的面积。
请问他应该如何计算?第二步:学习圆的面积1.讲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S=\\pi R^2$,其中S表示圆的面积,R 表示圆的半径,$\\pi$表示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2.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模拟圆,并标出半径R,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推导过程。
3.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大小的圆的面积计算实例,并让学生手写计算过程。
第三步:解决实际问题1.给学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钟表、篮球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2.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的面积。
–例如:一个网球场的中央是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形跑道,请问这个跑道的面积是多少?–再比如:某个游乐园的大门是一个圆形,其半径为8米。
若要将大门全部用不可发芽的草坪砌成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第四步:巩固练习1.在课件上呈现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已学知识。
2.让学生自主练习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五步:拓展延伸1.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探究圆的面积与半径大小的关系,并通过举例进行验证。
2.引导学生思考:已知一个圆的面积,如何根据面积求解半径。
第六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通用13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p16——18“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cai,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喷水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1: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对,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生3:我补充一点,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晴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生4: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
(板书:圆的面积)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1、估计圆面积大小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②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生1、我是根据圆里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方格图面积为10×10=100平方米,圆里面的正方形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生2: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圆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圆的面积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圆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圆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圆的面积的变化。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实例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实验材料: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圆形的硬纸片、剪刀、胶水等。
3.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圆形物品的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物品,激发学生对圆的面积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圆的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圆的面积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大小的圆的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圆的面积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将圆的面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是在三年级的下册学习了面积的一般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我们以后学习圆柱. 圆锥等的基础,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显然有计算直线图形面积的基础, 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 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推导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化圆为方的方法思想,无论在理解上还是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
3情感目标: 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 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能应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 我采用实验法使学生认识圆的
面积,利用直观性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应用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将出示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然后创设情景,引出问题,问马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圆,范围的大小刚好是圆的面积,进一步引出课题。
这个课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会到‘圆的面积'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为后面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埋些伏笔。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建立概念,探讨方法
师:圆是我们最近学习的也是最美丽的平面图形,请大家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生回答,然后课件展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教师引导 (让学生回忆以前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学生讨论。
总结方法:割补转换的方法。
(三)、探索规律,总结公式
用课件展示4 等分圆、8等分圆、16等分圆的情况。
从而得出规律:分得越细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1. 提出问题:
(1). 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2). 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2.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讨论,得出规律:
(1).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2).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
3.提出问题: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4.导出公式: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圆周长的一半X半径
S = nr2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头列式)
2.一块圆形铁片的直径为12毫米,这块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毫米?
3、有一个圆形蓄水池,沿地面量出它的周长为31.4米。
你能求出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吗?
六、课堂总结
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2 、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 n r 2
3 、已知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都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
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的教学r=3cm
r=3.5dm
设计,我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渗透“转化”思想
在学习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动手剪拼,体验“化曲为直”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通过对比复习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面积怎样推导。
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选择其中2~3组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如果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再对比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剪、拼图形和原图形的对比,将圆与拼成图形有关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后面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铺垫。
三、演示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感受知识的形成。
四、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内容,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
(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注重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量的加大,对于圆的面积公式还应让学生多点时间去思考,去推导。
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
特别是学生在口述推导的过程中,导出的太快,公式推导不明显,怎样出来的结果演示太快,学生不易消化。
这个问题在
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细化
总之,这节课上得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成功,从始至终思路清晰,教学媒体运用较好,环环相扣,使学生学得活,学得扎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