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作业: 1.搜集资料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历史; 2.用望远镜看远处运动的汽车,其运动速度比实际上的速度快了还是 慢了?
七、板块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显微镜和望远镜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 镜的工作原理,要想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必须使学生具 备一定的先前知识,那就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学生只有在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上好本节课。
显微镜是学生生物课上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望远镜不见得所 有学生都用过,但是放大镜的原理同学们一般是知道的。本节课 涉及透镜组合,教学设计采用了较多的多煤体课件展示和利用学 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势。通过让学生分析原理、再实践探索、逐 步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 积。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和宽的倍数 ③物镜、目镜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板块三、望远镜 1、作用: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的(大)物体。 2、组成:有一种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 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物镜 的第二焦点与目镜的第一焦点重合。 3、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 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二)、作用:用来视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三)、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 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离物体近的这个透镜叫物镜,其焦距较短;离眼睛近的这个透镜 叫目镜,其焦距比物镜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显微镜和望远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光学基础知识,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有了初步了解。
但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接触和操作经验较少,因此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和使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简单的观察和研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正确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原理。
2.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和望远镜实物,以及相关的观察样本。
2.准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3.划分实验室,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什么了解?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重点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目镜和物镜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学生先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再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事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和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5.培养学生对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我将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例如,通过展示医院手术室中医生使用显微镜进行手术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我还会介绍科学家们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望远镜的好奇心。此外,我还会邀请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客串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利用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光学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体验到科学实践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引导他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认为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思考。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或者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加深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与望眼镜【课程导入】显微镜的结构【新知讲解】※知识点一: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普通放大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④反光镜:增强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由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注:通过目镜看到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为了便于观察需将物体倒放。
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提高了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2.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不同种类的望远镜,构造也不同,有一种望远镜如图所示。
用两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其作用与显微镜不同,它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注: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格外明亮。
物镜是凸透镜时其焦距较长,凹面镜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镜还可以是凹面镜。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其作用与显微镜的目镜相同,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望远镜的原理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像可以变得很大。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天体以有力证据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视角(1)物体对眼的光心O所张的角,叫做视角,如图所示。
(2)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被视物体对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即视角的大小。
视角越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如图所示。
4.显微镜的调节显微镜是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着的、左右是相反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3.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具备了初步的光学素养。此外,学生对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在此基础上,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对学生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对已有知识的深化。
(2)通过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的掌握情况。
9.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手持显微镜和望远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件物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光学知识,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科普文章,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洁,不少于500字。通过写作,巩固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认识,提高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
2.设计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要求实验方案合理,观察细致,能够体现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放大原理和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显微镜和望远镜作为观察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个别学生可能在这些方面表现不够积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5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路图,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显微镜,望远镜,凸透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哪位同学能简述一下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幻灯片2)二、引入新课我们知道,放大镜可以把小的物体放大,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我们就要使用显微镜。
三、新课教学1、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幻灯片3)底座,反光镜,载物台,物镜,目镜。
(2)显微镜的原理(幻灯片4、5)物镜的作用:和投影仪一样,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和放大镜一样,把物镜成的像再放大一次。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也能看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屏幕上投影显微镜原理的光路图,指导学生理解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实像还是虚像?2、望远镜(1)望远镜的结构(幻灯片6)支架,镜筒,物镜,目镜。
(2)望远镜的原理(幻灯片7、8)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实像。
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像,这个缩小的像再经目镜放大后成放大的虚像,虚像比远处的物体小的多,为什么我们在观察时感觉到物体被放大了?(3)视角(幻灯片9)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5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巩固】1.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大”、“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选填“放大”、“缩小”)作用,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答案】视;小;放大;视【解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眼睛距离物体的远近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对这个像放大,则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比物体小;但它比我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要大。
这是因为它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大。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主要结构都是由一组_______和_______。
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靠近眼睛的一组凸透镜叫_______。
【答案】物镜;目镜;物镜;目镜【解析】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的镜子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镜子叫做物镜。
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像(填虚或实)。
【答案】凸;虚【解析】显微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物体经过两只凸透镜两次放大后呈现倒立、放大的虚像。
4.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实像,落在目镜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答案】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远视【解析】远处物体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以便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所以可用远视镜片来代替.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答案】D【解析】我们用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是让物体的像离眼睛近些的方法来增大视角,像并不一定比物大,如观察天体;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在军事上和天文学上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显微镜才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5.5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1.显微镜和望远镜本节内容属于凸透镜的应用,和眼镜地位一样,只要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本节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掌握。
在本节中,主要知识点是: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上的应用。
2.中考题型分析本节内容在中考中也曾出现,但所占分值不高,一般都会和其他知识点(尤其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
考题主要集中在显微镜或望远镜的应用上。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概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类;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更高些。
本节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在0.5—1分之间。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显微镜◆典例一: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人教版物理八上: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件 (共22张PPT)

一.
1.显微镜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物 镜,什么是目镜?由原理图分析显微镜的物 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 (填“长”或”短”), 反光镜是什么镜?它的作用是什么?
2.物体放在了什么地方,经过物镜后成什 么像? 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
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 的哪种透镜相似?
B. 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C. 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D. 目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19
针对训练
10.小明爸爸给他买了一架望远镜,通过观察他发现这架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通过查资料他知道 了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 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 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 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
木星
土星环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
当于一个凸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叫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
。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
的凸透镜叫目镜,
的凸透镜叫物镜。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 当于一个凸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的凸透镜叫 物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放大镜 。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 靠近眼睛 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PPT课件

(一).常见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 伽利略望远镜: 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面镜.
f目 f 物
(二)天文望远镜结构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作用相当于 照相机镜头.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目镜: 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 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பைடு நூலகம்
问:望远镜看到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三)望远镜成像的原理:
开普勒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远处 的物体经过物镜成缩小的实像,虽然像缩小 了,但是距离观察者很近,观察者的视角增 大了许多,这个实像还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 人眼通过目镜就看到了视角再次放大的虚 像,这样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可以把微小的 1.作用: 物体放大.
2.显微镜的结构: 靠近物体的凸透镜, 物镜:
作用相当于投影仪 镜头.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问:显微镜看到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f目 f 物
3.显微镜成像原理:
显微镜两端各有一组透镜,被观察物经物 镜成放大的实像,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之内, 人眼通过目镜看到了再次放大的虚像,这 样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微小的物体了.
些,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物镜.为了保证物体经
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物体要在一倍焦距以外, 故物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为使经物镜成的 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的焦距又总是 设计得长一些.
使用望远镜(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时,为了
使远处的物体(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尽可能明 亮,要把物镜做得大些.物镜越大,可以会聚的光 线越多,像就越明亮,就越容易观察更远更暗的 物体(天体).镜面越大,其焦距就越长.为了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3.通过了解望远镜开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究宇宙神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4.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开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开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1.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2.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
3.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3.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认识观。
4.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玻璃片、水、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
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忆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局部。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显微镜1.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局部。
2.根本结构: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3.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 显微镜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
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
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
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节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调焦方法,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进行指导。
(4)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4.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实验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观察物体的,物镜负责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目镜负责放大实像形成虚像。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显微镜和望远镜新课学习打下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答案:
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来观察物体的,物镜负责收集光线形成实像,目镜负责放大实像形成虚像。
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望远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放大、调焦、观察。
4.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生物学、医学、地质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观察细菌、细胞、天文观测等。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特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显微镜和望远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应用。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1.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光学系统和主要结构。
2.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其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和技能提高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了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反思与评价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和技能提高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水平。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我将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二、重、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原理结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原理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它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大许多。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知识拓展1、使用显微镜时,从物体(标本)射出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这个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过两次放大,光线变得很弱,不容易看清楚。
因此,一方面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明亮,一方面物体要尽可能离物镜近一些,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物镜。
为了保证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物体要在一倍焦距以外,故物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望远镜和显微镜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物镜、目镜、镜身、支架等部分,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通过示例,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如观察天体、生物细胞等。
3.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包括调整焦距、观察角度等操作方法。
4.引导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优缺点,如望远镜适合观察远距离天体,显微镜适合观察微小生物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科学工具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3.通过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4.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分享优点和经验。这种反思与评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5.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望远镜或显微镜使用心得体会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撰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这种作业小结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与作用”为主题,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精品课件

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使人类观测 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图片欣赏
银河附近的星系
图片欣赏
草帽星系
图片欣赏
仙女星系
图片欣赏 马头星云
课堂练习
1.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 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 A.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 个凹透镜 B.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 C.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 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新课学习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通过目镜可观察物体的虚像,视角增大了,好像物体被 移近,从而使我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新课学习
模拟望远镜
(1)先用一个凸透镜(焦距大)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
二 次 放 大
物镜: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 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新课学习
显微镜的种类:
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 到几千倍,可看清细胞。
新课学习
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更高,可以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等。
知识巩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新课学习
探索宇宙
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伽 利略,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 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 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远处物体
F物
第一次 成像
O
F目(F物)
O
F目
第二次 成像
二、望远镜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
物镜:焦距较大,物距远(u >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 于照相机的镜头
目镜:焦距较小,物距近(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 于放大镜的镜头
进入人眼被视察到
显微镜与望远镜
物镜 物镜成像
目镜 目镜成像
四、探索宇宙
哈勃空间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五、练一练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视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C )
A.小于焦距 B.等于2倍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五、练一练
2.如果你想仔细视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 用( D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五、练一练
六、课堂总结
结构
显
显微镜
微
镜 和
原理
望
远
镜
结构
望远镜
原理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 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视察物体,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 像。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3.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实__像(填“虚”或“实”),这个像是___缩__小__的___ (填“放大的”或“缩小的”),道理就像 _ _ _照_相_ _机_ _ _ _ 的 镜 头 成 像 一 样 , 目 镜 的 作 用 则 像 一 个 ___放__大__镜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 伽利略 。
显微镜
望远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填空题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得比较__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得比较____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产生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4.产生远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5.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同学所戴的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 m,该同学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远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人所戴的远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 m,该人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物体经___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__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7.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8.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__附近成实象,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
9.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cm;晶状体变得最扁时,能够看到的最远点在_________;晶状体变得最凸时,能看清得最近点大约在离眼睛_________cm处.
二、选择题
10.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11.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前
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12.(多选)关于眼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B.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C.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13.某同学配戴的眼镜是-3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 m-1
B.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 m-1
C.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 m-1
D.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 m-1
14.某人所戴的眼镜是5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 m
B.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 m
C.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 m-1
D.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 m-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活动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C.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没有卫星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16.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对土星进行了细致地观察研究.如图,下列太阳系示意图表示土星的是()
A.A星 B.B星 C.C星 D.D星
三、作图题
17.请你在图中的方框中画出控制光路的透镜,想一想,透镜放置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会聚,像
2.薄,会聚,厚,强,会聚
3.厚,太强,太长,前
4.薄,太弱,太短,后
5.凹,-200度,凸,200度
6.凸透镜,目镜,物镜,物镜,目镜
7.大
8.焦点,放大镜,放大,会聚星体发出的更多的光
9.25,无限远,10
10.A 11.B 12.BC 13.B 14.A 15.A 16. D
17.控制光路的透镜如下图所示,透镜放置时应满足的条件是:凸透镜左边的焦点与凹透镜左边的焦点重合.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