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工具性是指事物被看作是一种工具,用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和目的;而人文性则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色彩。
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实践中常常相互对立,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们需要被统一起来,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需求。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是人类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满足人类需求和目的的功能性。
而文化则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色彩。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可以使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人类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当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在当前新时代,我们更应该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创新能力,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目的。
而人文人才则是推动人文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人文情感和关怀,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与文化人才的培养,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共10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共10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沟通交流的工具人文性:个人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如何做到统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让心与心慢慢地贴近在一起,尽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神话的无穷魅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以“中华不振”贯穿课堂,抓住描写租界不公的段落,来感悟文本,既进行读写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爱国、报国之情.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就如我们今天观摩到的《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开始让学生读完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时,他教给学生遇到长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内容.当学到“披挂象鞍”一段时,他先让学生读文,找一找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唆对象鞍的情感,当学生找到“泪光闪闪”“摩挲”等词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这是教给了学生写作方法.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嘎唆见到象鞍时,会想到什么然后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这样就读懂了嘎唆的心,运用这样的方法,带着你们的激动来读,这是训练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说整节课,老师都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 1、谈谈你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的理解2、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谈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四个理念这门课的理论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很强.你问的三个问题答案自己静下来好好看看资料,谈出自己的认识即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科学阐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上存在的文与道、思想性与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之争.事实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二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起主要作用.尽管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成功地解答应用题都起作用,但阅读能力比计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能力强,他的数学成绩也会相对地好,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凡是以言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学习成绩与语言学科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这种认知工具具有再认知的特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又因为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和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获取自学方法的过程.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和数学都是属于工具性课程,那么,这两门课程在体现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数学是通过对数与形的计算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而语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体现工具作用的.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不仅可以获得语言的知识,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样,学生通过习作表达,不仅可以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彰显,人格得到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上.二、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却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呢1.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让学生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受到熏陶和感染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提升人文素养,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那种围绕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 2.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首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是有个性有过失的,教师要学会保护和宽容.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人文教育所独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体验时,要唤醒学生的童心,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再次,在目标价值的导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根本宗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三、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这是语文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那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1、要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那种“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实现人文性目标,后强化工具性训练”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呢从语言的性质来看,语言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所负载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内容是一个统一体,语言形式离开语言内容,将不复存在,语言内容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力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力解决“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如果只解决前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迷失方向,并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只解决后两个问题,将会使语文学习活动失去逻辑前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这四个问题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工具与精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层面的协调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五): 谁帮忙找一下“我对语文的认识”这篇文章啊内容大概在200到300字之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语文是语言,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3)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这个观点已被写进2023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这三种理论都存在下面3个问题.(1)这三种理论都把独立于语文学科之外并先于语文学科而存在的语文混同于指称语文学科的语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然后便简单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或人文性推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人文性学科”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这样的思维方法岂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学科,那么,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学科”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学科”(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学科,那么,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2)这三种理论都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争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无非是要弄清语文学科究竟是教学生掌握什么对象的课程,即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无非是教人识字、写字、读书和写文章的课程,这是文盲都会脱口而出的.可是现在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学科”、“人文性学科”或“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能够说明语文学科究竟是教什么的课程吗这岂不是“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吗(3)这三种理论谁也没有说清楚独立于语文学科之外并先于语文学科而存在的语文和语言究竟是什么.说语文是语言,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这只是一种蹩脚的比喻,而不是科学的定义,它丝毫也没有说明语文或语言之所以为语文或语言的本质属性,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丝毫也没有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因为天下任何一门学问、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究竟是哪一种精神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六):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一个“工具性”或“人文性”是无法概括语文这一复杂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七): 如何落实语文的“双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课中的“双基”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双基”,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一、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找到“双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些教师却对语文的“双基”没有落实到位.片面地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活动课,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淡化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八):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九): 作者对落花生描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文章读起来自然流畅,感情真挚,生动地描述了花生不同于其他果实,从而启发做人要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实实在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注重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案例描述:师:今天,看到同学们这么精神,老师真高兴.送你们两幅画:梅花和竹子.{出示梅、竹图} 师:梅、竹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它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出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学生齐读} 师:作家陈慧英在《梅花魂》中也写到:[出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梅花一样.{学生齐读} 师: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敢接受挑战吗学生齐读课题.教学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接触这一写作方法.在学完本课后,教材为学生设计的小练笔是这样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工具性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技术或工具,其主要作用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和效率。
例如,手机、电脑、机器人、汽车等都是大家熟悉的工具性产品,它们的发明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
而人文性则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和平等,以及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人文性的概念比较宽泛,常常和艺术、哲学、人文学科等相提并论。
人文性的价值观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育、文化、社会等。
尽管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局限。
对于工具性而言,它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提高着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人们追求的往往只是表面的功利效果,而忽视了工具所带来的其他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人类关系的淡化等。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和冲击了人的劳动和智力,使某些情况下工作变得枯燥和单调。
同样地,人文性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由于不同的文化、社会和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因此人文性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统一。
此外,人文性的观念也容易被误解为对生活的中庸之道,忽略了科技带来的重要进步和改变。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它可以使科技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还可以让受众在亿点彩票人文文化的熏陶下充分地领悟科技将人类带到哪个方向。
因此,我们需要探究如何充分利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优势和互补关系,实现它们的统一。
首先,要强化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科技的发展及其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同时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类文化的价值。
通过了解和领悟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于工具性的应用,我们需要明确强调人类的价值观。
技术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更应关注到环保、资源保护、人权尊重等重要问题,充分考虑到影响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因素。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需要统一起来。
工具性是指工具或技术的使用和功能,注重实用性、效率和功利性;而人文性则强调人类的情感、智慧和文化。
如何统一这两者,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
工具的发展和使用,可以增强人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提高生活水平。
工业革命让生产工具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得各种商品大规模生产并普及,人类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医疗设备的进步拯救了无数生命,交通工具的革新缩短了地域和文化的距离。
工具性的强大作用无疑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人文性则是社会的文化和情感脉络。
它承载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通过文学、艺术和哲学等形式传达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人文性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它赋予了我们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文性的重要性在于,它将人类发展置于更高的尺度上,超越了功利性,呼唤人们保持对人性、生态和自然的尊重和关怀。
并不是所有时候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能统一,甚至有时会发生矛盾。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功利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文情感的体现。
人们对政策、产业发展和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环境、文化和伦理受到严重伤害,社会出现了“唯利是图”、“物化人性”的现象。
传统的人文精神有时也会影响到工具性的发挥,比如宗教和传统观念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这种情况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需要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使人们具备尊重、体谅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通过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培养人们的情感和智慧,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社会的人文素养。
只有人文教育才能让人们明白,工具的使用不应该成为对人与自然的破坏,而是应当为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文能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语文的本质属性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在语文的运用中。
语文的工具性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实现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而语文的人文性则使得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能够传达情感、展现个性、分享人生的感悟。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使得语文具备了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语文教育中,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文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
也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欣赏与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语文感受美、理解文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只有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既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和社会性。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语文的本质特征。
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挥这一本质属性,才能更好地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工具性是指一种评价事物的标准,强调实用性和效果;而人文性则是强调人的尊严、社会价值和情感体验。
工具性的代表是科学和技术,它们追求实证和客观的知识,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改善生活。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改变和进步,如医疗技术的先进化、互联网的普及、交通工具的改善等。
这些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过度强调工具性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一方面,工具性对人的视角过于狭隘,将人们视为工具的使用者和实现者,忽略了人的情感和主体性。
过度追求工具性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功利化,人们更关注实际利益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和脆弱。
相比之下,人文性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情感、经验和社会交往。
人文性的代表是人文学科和艺术,它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情感和意义的体验。
人文学科的发展能够促进人的自我理解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艺术的创作则可以表达人的情感和意义的体验,提供心灵的寄托和启迪。
过度强调人文性也会带来问题。
一方面,人文性可能导致主观性和相对价值的强调,使得人类社会的规范和标准变得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
过度强调人文性可能会让人们过分沉溺于情感世界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现实利益的考虑。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是建设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条件。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意味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也要关注人的情感和尊严。
在社会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使社会发展的路径更符合人的利益和价值观。
在教育方面,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技术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人际交往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个人层面,工具性和人文性也需要统一起来。
个人需要拥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需要保持社会责任感和情感素养,关注他人的利益和福祉。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不仅仅是在技术的领域,还在其他领域中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在技术领域,人们通过工具来实现许多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工具性的要求是必要的,但是人文性的品质同样必不可少。
首先,工具性是指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率。
对于许多任务而言,工具性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建筑行业中,人们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建造工具和安装工具等,这些工具都必须具备高度的工具性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同样,在医疗领域,使用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人文性品质不仅是在技术领域中同样很重要。
人文性品质包括人类价值,其与个人、社会和文化联系紧密相关。
这些品质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个人品德和对复杂问题的深度思考等。
与工具性不同,人文性品质始终是需要人类积极参与和发挥作用的,对于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人而言,这些品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数字化也对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很大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使得不同领域的工具和资源之间得以进行有效互动。
例如,一些数字化教育课程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取得良好的交流,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价值。
最后,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
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种可以被视为高效工具的东西在某些国家和文化中可能完全不合适。
因此,要想推进全球化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以便实现良好的平衡。
这也是建立有用和可持续的工具和系统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之,要推进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发展,需要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高效工具和人文品质同等重要,还因为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和挑战。
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必须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且努力将它们合并起来,以便打造出更有价值的工具和系统。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文化传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工具性”指的是文化
传播的实用性,而“人文性”则是文化传播的艺术性。
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有效策略的主题。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首先要解决文化传播的多样性问题,需要按照标
准和规则对文化特征进行对照总结和分析,将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播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文化旨趣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需要注重文化传播的质量。
文化传播在过程中,需要将技术性与文化观
念完美统一,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既要解决文化传播的多样
性问题,又要善加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传播的质量,从而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实现文化传播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对关系紧密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工具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旨在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而后者则涉及到文化、艺术、道德等人性的层面,通过反映生活的真实本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完全独立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应当进行统一和协调。
工具性的实现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机器设备来实现的,是人类应对外部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反应。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具性的实现也日益多样化和便捷化。
例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高科技产品,以及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加轻松便捷地处理和管理日常事务。
但是,光有工具性却缺乏人文性,将导致社会的机器化和计算化,甚至到“冷血”化的极端,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人类具有情感、理性、审美等丰富的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正是人文性的体现。
因此,在工具的设计和使用中,应当将人文性的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充分考虑人类的情感、智慧和艺术等方面,以创建人类感性和理性的情境和环境。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统一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
首先,需要从工具的本质出发,将工具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融合在一起,打造符合人类需要的工具。
换言之,应该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考虑工具的人性化需求,从外观、易用性和交互性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设计,使得工具在使用时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又可以带来愉悦和美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需要注重工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思考空间。
这需要将工具与文化、艺术、道德等方面的价值相结合,在新技术、新浪潮、新想法等合理的情境下推行,使之成为人类推动思想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推手。
最后,强调工具的普及应当适应不同文化习惯和地域特性。
工具的本质和功能是普遍适用的,但是人类文化习惯、地域特色和环境差异带来的需求差异是不同的,因此任何工具的设计与应用都需适应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体现出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工具性和人文性
1.不知道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 2.教学偏向工具性。 3.给思想性贴标签。
研修主题
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
问题探究
一、语文的工具性。
1.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2.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维 的工具。 3.语文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 具。 4.语文是文化积淀和传承、传播的 工具。
总之,工具性是“皮”,人文性 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 性是“肉”,人文性是“血”,有血有 肉才是鲜活的 生命。工具性是“躯体”, 人文性是“灵魂”,失去灵魂便是行尸 走肉。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工具性,人 文性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语文只有 孤立的字、词、句、段、篇,孤立的语 言训练。语文教学要从工具性走进去, 从人文性挑出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语文的人文性。
1 .它不只是教材的思想,而且指教材渗 透的文化。 2 .不只是思想认识,而且关系到人的 感情,性格和气质。 3.不仅包括教材向学生传播的价值观, 还包括学生本身的活动。 4.不仅涉及公认的道德准则,还牵涉 思维品质,个性特点
实践策略
1.语文课要体现人文关怀。
2.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含。 3.变大量的机械训练为语文实践。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但它们却是密不可分的。
工具性是指事物具有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而人文性则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价值。
在现代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常常被简单地划分为对立的两极,工具性被强调为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手段,而人文性则被视为追求情感和人性的表达。
真正的价值在于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因为二者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许多事物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
比如一本好书,它具有知识的功能,可供人们学习和获取信息,这就是它的工具性;它也能给人以启发和情感上的满足,这就是它的人文性。
再比如一件艺术品,它可以是工具性的装饰品,也可以是人文性的精神食粮。
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当被看作是互相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两极。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工具性被更加强调,人们追求更高效率、更大利益,追求的是外在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这种追求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淡化,人性的渐渐失落。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成为了当代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当表现在对待事物和对待人的态度上。
对于事物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意味着要追求功能性的也要追求审美性、情感性。
对于产品设计来说,要注重外观美观、人性化的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对于企业来说,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也要注重对员工的关心和培养,使员工不只是工具,更是人文关怀的对象。
对于人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意味着要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利益的也要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
人不应当只是他人眼中的工具,更应当被看作是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应当受到关怀和尊重。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需要在社会制度上得到体现。
社会的发展需要工具性的推动和效率的追求,但同时也需要人文性的温暖和关怀。
在现代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人文关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1. 引言1.1 语文的本质属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语文的工具性使其成为交流思想、传递知识的有效工具,而人文性则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使其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一种载体和承载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语文在传递信息的更能够传承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语文的本质属性既包括了其工具性,又涵盖了其人文性,二者之间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这一独特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
理解和把握语文的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思维交流、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 正文2.1 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我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语文,人们能够传递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
语文的工具性还体现在其对认知和思维的影响。
通过语文,人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文的丰富多样性使得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语文的工具性是不可或缺的。
它是人类交流的基础,是我们实现沟通、理解和分享的重要工具。
通过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2 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语言所传达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在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他们的历史传承。
这样,语文就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的桥梁。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体味到近现代作家的思想。
通过阅读古诗文、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感受到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悟,从而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工具性是指事物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而人文性则是指事物的人性化、文化性和艺术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意味着将实用性与人性化相结合,将功能性与文化性相融合,从而实现事物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这种统一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上,产品主要侧重于功能性和实用性,设计师们更注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功能,而忽视了产品的人文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产品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要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品味。
比如在家居产品方面,无论是家具、灯具还是餐具,设计师们都开始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人性化的体验。
通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的产品,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还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从而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城市规划更注重城市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要注重城市的功能性和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城市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建筑,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和人居环境。
通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可以构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企业管理和组织运营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上,企业管理更注重业绩和效益,忽视了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情感需求。
随着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员工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但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却又不可分割的关联在一起。
工具性主要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实际需求;人文性则更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强调人的情感和情感价值。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导致人文性受到忽视。
如何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把两者混为一谈,而是要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让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从多方面来实现。
我们要从教育入手,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现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和理性思维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和谐和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灵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关怀精神,让他们不断进步成为更有思想和情感价值的人。
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传承,弘扬人文精神。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人文情怀带来的美好,增强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和尊重。
加强对社会公德和道德的建设,塑造社会良好风气,培养人们的共情和互助精神,让社会更加和谐。
科技发展也应当更加注重人文性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科技进步使社会变得越发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发机械和功利,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更大的利润,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
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加注重人的情感需求,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相关的活动和项目,为人文性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来,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和谐和有爱心的方向发展。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抛开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而忘却了语文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而抛开了人文性来理解工具性,往往会使语言抽象枯燥;语文教学,不能走工具性的极端,或者是人文性的极端,而应是两者有机地融合;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内容,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了解并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1、在阅读教学中,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章的写作技巧、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在于对课文的概括是否全面、正确,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2、在运用语言中,要从积累入手,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鼓励学生多种表达,显然这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将此训练融入到情感体会之中,就将语文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得了无痕迹;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活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既要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把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以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效果;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存的、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充分地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工具性指的是某物或某事物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即其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目的或用途。
人文性则强调某物或某事物的人性化、情感化和文化内涵。
虽然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对立的,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它们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过多追求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生活的冷漠。
为了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需要在工具的设计、应用和使用过程中注重人的需求和情感体验。
工具的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便利性。
在产品设计上,不仅要注重其实用性和功能性,也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中,除了提供高效率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还应注重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体验,使用更加直观和简单的操作界面,方便老年用户和儿童操作。
工具的应用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人的情感体验。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某些工具有着情感依赖,比如喜欢一个笔记本电脑的外形设计,喜欢一款手机的界面风格等。
这种情感体验不仅仅是对工具本身的满意度,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体现。
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对工具的情感认同,让工具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应该在工具的使用中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和沟通。
在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社交环境中,我们常常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流方式的便捷性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沟通和情感联系逐渐淡化。
我们需要通过工具的运用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和理解。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还需要注重工具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工具的设计和推广应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工具的使用和运作过程应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
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
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
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
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
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语文训练离不开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判断、分析、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
语文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符合实际需要,切不可陷于“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可不必用怪题、偏题、难题为难学生,甚至难倒像王蒙那样的作家。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
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其中,作为“人学”的文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随着大纲的更新,高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重编。
课文的人文性更为突出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文学作品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高达60%。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
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
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不可能截然分开。
部分老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要纠正这些偏差,在教
学中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反思,正确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本质内涵。
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追求了然于胸、挥洒自如的艺
术境界。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认识偏差纠正偏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点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认识上发生了偏差。
比如有的老师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就是指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这种看法没有站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没有从语文的人文性这个角度进行观照,片面地理解了“工具性”的内涵。
对“人文性”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人文性”本身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各人对它的理解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理解很不妥当。
比如有的老师将语文的“人文性”等同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时想方设法从课文中挖掘思想教育的材料,那么我们对“人文性”的理解是不是过于浅陋了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必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色彩,人文性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文性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浸染的渐进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化育过程,不可能靠几堂课、几个所谓“人文性的问题”、几句人文性的口号就能一蹴而就的。
简单化的处理非但不能起到促进人文性目标实现的作用,相反会歪曲人文性的实质,适得其反。
更为重要的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
而我们不少老师常常将两者割裂开来,他们认为一种教学行为,要么体现了“工具性”,要么就是体现“人文性”,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正说明他们没有理清“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
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那么,该如何纠正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提出如下纠偏策略:
1、教师要从自身素质入手,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且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因素要靠师生的人文精神赋予生命的灵性,而学生的人文精神则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培养,靠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感染,因此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对语文教学能否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人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学中的自由、平等、宽容,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发扬等等才会成为可能,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悟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触,造成一种痴迷如醉、荡气回肠的人文化情境。
”
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首先要不断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工作,积极奉献,不断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以做人为本,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不二法则。
其次,教师应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厚实底蕴。
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读书,“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进行批判性的读书、反思性的读书;不仅要读本专业的书,还要触类旁通,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
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广阔的精神空间,也就没有丰厚的创造教育的人文底蕴。
此外,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参加各种有益的
社会活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等陶冶自己的美好情操,通过各种渠道涵养人文底蕴和精神素质。
2、教师尤其要重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善于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上的偏差,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老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不够,实践中的反思不够。
人对事物的认识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教师更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可谓一日千里,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如何树立大教育观,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等等数不清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一日不学就要落后,一日不思就会迷途。
对于语文教学必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同样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进行长期不懈的探索。
3、整体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实施恰当的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要强调其工具性,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是我们不能走极端,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语文教学便会失去灵魂,失去生命的活性。
同样,如果忽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工具这一基本事实,一味强调人文性,那么语文就会变得不姓“语”了,同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人文性也将无从谈起。
我们以为,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教师要从整体上予以把握,要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一些朦胧的空间。
比如教学生写字,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通过写字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美的熏陶,陶冶孩子的性情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掌握朦胧的艺术,这种“朦胧”
不是糊涂,而是建立在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着充分的和正确的认识和对它们的统一能够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了然于胸、尽在不言中的智慧,是分合自如、自在挥洒、左右逢源的艺术境界。
这种境界要靠我们用“心”去体验、把握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