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及其意义,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明确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落实策略1.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理解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

2.坚持启发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关注过程,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短片:《中华世纪坛序》和朗诵《华夏文明之歌》,配一组从古代至近代的文物、古董的图片。

(板书标题)【导语】一组从远古到近代文物古董组成的精美画轴,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大气磅礴的朗诵,和着说唱历史的放歌,为我们描绘了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画面。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呢?这就是我们第六课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方式二:图片导入展示图片。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盛会。

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方式三:话题导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经典文化,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传颂的四大发明……但是,近代的中国落后了,中华文化衰微了。

为了中华文化的振兴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呢?●教学地位分析本课时既是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的逻辑延伸和具体化,又是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六课教案

第二单元源远流长的儒家精髓第五课仁者爱人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仁”“仁者爱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曲阜孔庙》的视频,教师介绍曲阜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曲阜孔庙则是祭祀中孔子的本庙,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城内,又称“阙里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

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学生根据所学,介绍孔子,教师补充.二、内容讲解仁者爱人1、“仁”的产生“仁”是个会意字,从人,从二。

意思是两人在一起的相处之道——相亲相爱,否则两人就不愿在一起了。

2、《论语》简介《论语》中集中体现孔子“仁"的思想,其中“仁者爱人”是他对“仁”的最基本解释,也是“仁”的最基本内容。

3、孔子与“仁"“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4、“仁"的发展孟子与“仁”到了战国中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思想,形成了“仁政"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爱民”“亲民”的政治学说。

董仲舒在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学说。

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第六课舍生取义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感悟其所包含的积极意义.2、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0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文化生活》第六课射阳中学顾建龙一、课程标准学习要求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文字:(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B、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内涵:(2)意义: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1)文学艺术:A、文学艺术的独特作用:B、我国文学艺术的特点:(2)科学技术:A、科学技术的地位:B、科学技术的特点:2、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3、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特性。

B、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文化。

C、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感和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三、知识结构图解:1(1(2)从内涵上看: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从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方面看出。

2、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却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的积极成份。

包容性的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文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同时,这种包容性,这种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五、典型题解题分析:考点1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与其他的古老文明相比,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故选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2、活动开始: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

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说课稿)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说课稿)

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说课稿)肃宁县第一中学闫会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三方面具体体现;(2)明确我国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3)知道文化区域性的成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4)明确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5)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特征,掌握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华文化成就的呈现,感悟其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三个方面)2、难点:区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三、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设置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从中获得体验。

1、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总结。

2、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视听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3、事例分析法:课前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事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积极参与。

4.、讨论法: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办法、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板书学习目标(2-3分钟)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表现及意义。

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相互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重、难点:区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区分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

幼儿园中华文化教学教案 幼儿园中华文化

幼儿园中华文化教学教案 幼儿园中华文化

教学教案一、概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内涵。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编写幼儿园中华文化教学教案,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通过中华文化教学,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3.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活动一:传统节日的故事讲解内容:通过讲述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活动安排: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二:传统节日的手工制作内容:让幼儿动手制作元宵灯笼、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感受传统节日的乐趣和美好。

活动安排:老师准备相关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造力,完成精美的作品。

2.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学活动一:我国舞蹈表演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我国古典舞蹈表演,让他们感受我国传统舞蹈的韵味和美感。

活动安排:老师选取简单优美的古典舞曲,教授给幼儿简单舞蹈动作,让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二:传统音乐乐器演奏内容:介绍我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等,让幼儿听听我国传统音乐的美妙声音。

活动安排:老师准备相关音乐乐器,演示演奏音乐作品,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3. 中华传统文化绘画教学活动一:国画体验活动内容:进行国画的基本素描训练,让幼儿体验我国传统绘画的魅力。

活动安排:老师向幼儿介绍国画的特点和技法,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国画绘制。

活动二:剪纸制作内容:让幼儿学习剪纸技艺,制作我国传统剪纸作品。

活动安排:老师教授幼儿剪纸的基本技巧,提供剪纸模板,指导幼儿进行剪纸制作。

四、教学评估1.考察幼儿对中华传统节日故事的理解程度,通过观察幼儿的讨论和表述来评估。

初三第六课政治教案

初三第六课政治教案

初三第六课政治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三第六课政治教案初三第六课政治教案5篇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守身自爱教学目标: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

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

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

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翻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注释:服:通“”伏”,指潜伏于暗处译: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吕氏春秋・孝行》注:遗:留。

译:曾子说:”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

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三、思考讨论: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这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世代相传,绵延不断。

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表现为“三性”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a中华文化的构成中体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b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①所谓“求同有异”就是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第0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第0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第0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衰微的过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能力目标: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

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程和见证【教学难点】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辉煌: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2、近代衰微: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用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从此掀开了中华民族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

3、当代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见证之一:汉字(1)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意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见证之二:史书典籍(1)意义: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补充】P66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

优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7篇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篇1我喜欢的民族服饰教学目标: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教学准备: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活动过程:一、欣赏民族服饰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

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

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

学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教案(7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民间小吃的名称以及制作方法。

2、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尝试用团圆、捏、搓等制作技能制作民间小吃。

3、通过品尝,感受民间小吃的美味,体验与哥哥姐姐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糖葫芦制作材料:山揸、蜂蜜。

2、汤团制作材料:米粉、芝麻。

3、油条制作材料:面粉、发酵粉。

4、芝麻球制作材料:面粉、芝麻。

5、其它:电磁炉、电饭煲、油、糖、一次性台布。

活动过程一、欣赏民间小吃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你吃过哪些民间小吃?”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并欣赏图片。

3、听哥哥姐姐介绍集中民间小吃的由来。

二、请爷爷奶奶介绍各种民间小吃的制作材料以及方法。

三、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和帮助下参与民间小吃制作活动。

1、幼儿分区域进行制作。

2、教师各区域指导重点。

糖葫芦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串山揸的技能。

汤团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团圆的技能。

油条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搓长条的技能。

芝麻球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滚芝麻的技能。

四、共同品尝民间小吃。

乡土教育: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特产搬上了舞台。

有“印板糕”、“剪纸”“打年糕”“西瓜灯十八韵”等民间制作,有“棉花糖”、“冰糖葫芦”、“爆米花”等民间物品的品尝,有“拔河”、“捏泥人”、“穿项链”、“搓稻草”、“印染”、“唱戏曲”等民间游戏的游玩,还有特产品尝店和名胜、名人介绍屋等观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家长们带着孩子重温了儿时的游戏,跳竹竿、走高跷、丢手绢,一起品尝年糕的滋味,粽子的醇香,穿上环保时装走走模特秀,欣赏爷爷奶奶们的戏曲表演。

笑容写在孩子们的脸上,回忆荡漾在家长的心中,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到真实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案【篇2】教学目的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3、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二政事教案)_高二政事教案.doc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二政事教案)_高二政事教案.doc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二政治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2007-2-2521:01:39【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三、文化与民族精神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

¨考察或参观:以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为题,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演示: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

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高二政治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2007-2-2521:01:39【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三、文化与民族精神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

¨考察或参观:以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为题,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

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演示: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

必修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高二政治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2007-2-2521:03:05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3)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5)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能力目标(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2)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3)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2)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4)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5)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二、教学重难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学生活动:投影展示一组反映民族精神的图片和鲁迅先生的名言,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脊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精神?(载人航天、都灵冬奥会带伤比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道德准则。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一份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结合相关教学理论,设计一份针对中小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和目标一、教学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下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来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自豪感;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4. 启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 四书五经的传统(2) 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的传播(3) 中华传统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4) 传统节日和礼仪等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实意义(1) 培养和传承优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2) 形成文明和包容的态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 丰富个体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自信二、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3. 视频观摩:选择一些优秀的传统音乐、舞蹈、绘画作品等,通过观摩视频来感受和欣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互动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节日的庆祝活动、礼仪表演、绘画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互动等。

高中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考点导航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二、知识网络文字源远流长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特点包容性独特性精髓博大精深区域性民族性中华民族精神三、考点疏理(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见下表)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正式形成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

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

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①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①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高中政治必修3《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

⾼中政治必修3《我们的中华⽂化》教案 ⾼中政治必修3《我们的中华⽂化》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 ◇识记: (1)中华⽂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字和史学典籍 (2)⽂字的作⽤、意义 (3)史学典籍 (4)中华⽂化的包容性 (5)⽂学艺术对中华⽂化的意义 (6)科学技术是民族⽂明的重要标志 (7)不同区域的⽂化 (8)各民族⽂化 ◇理解: (1)中华⽂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没有中断的⽂明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如何再创中华⽂化新的辉煌 (4)中华⽂化博⼤精深的重要表现 (5)⽂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化博⼤精深的见证,是中华⽂化对世界⽂化的贡献 (6)不同的区域⽂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化的意义 (7)各民族⽂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化的意义 ◇分析 (1)联系实际说明中华⽂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没有中断的⽂明 (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明博⼤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全⾯、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化 (2)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运⽤中华⽂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化的⼒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命⼒、创造⼒和凝聚⼒之中 (3)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辨析中华⽂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化是中国各族⼈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情感、态度、值观⽬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精深,是⼈类⽂明史上唯⼀没有中断的古⽼⽂明。

不同区域的⽂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化都是中华⽂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化标识。

增强学⽣的民族⾃豪感、⾃尊⼼和⾃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化思想 重点中华⽂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 难点各民族⼈民对中华⽂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课程标准运⽤中华⽂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化的⼒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命⼒、创造⼒和凝聚⼒之中。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政治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政治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一)导入新课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们如何把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推进新课(多媒体展示古代陶瓷、苏州园林的图片)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教材具体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加以说明。

(尤丹)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A、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有独特的作用。

B、特点:中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辉煌、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

C、地位: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展现,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①地位:从一般意义上论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A、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长达两千年)B、贡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中华文化[系统知识—学扎实]1.把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1)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区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4(1)内涵: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用图示法表示为:(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与包容性有关的三组关系[应用分析—想明白][热点] 2017年8月13日,记述中国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汉字》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囊括120余件珍贵文物,有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拓片、玉石等丰富的文物史料,还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历程和汉字相关的各种艺术形式。

《汉字》带动观众在跟随书写的同时,亲近传统、体味文化,不仅带动了全民书写热情,也引发了学术界对汉字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汉字的现状与未来走势为什么会引发学术界的思考?[分析] (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承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

(2)汉字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书写有利于愉悦身心、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汉字的现状与未来走势值得关注和重视。

[细解题点—考清楚]以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包容性[例1](2017·江苏高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解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的基础”,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表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A项符合题意;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集中体现,D项不选;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A[解题技法]抓关键词,对接选项,秒杀送分题由“早在”“此后”“目前”三个时间节点,及“汲取”“丰富”“传播”等关键词快速得出材料主旨中医药源远流长、兼收并蓄,由此可快速圈定A项并排除其他选项。

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2](2016·天津高考)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的题眼信息是“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入选;中国园林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入选;③夸大了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的作用,排除;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过关训练—练全面]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汉字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A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②当选;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错误。

故选A 项。

2.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

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

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项。

3.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历史。

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

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

由此可知()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历史”,其“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③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项。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材料中的史实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也体现了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②符合题意;不同文化的融合并未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

故选A项。

[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由此可见()①箸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箸文化虽可以表达民族情感,但不能成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不选;材料中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可以有很多,箸文物也是一个重要见证,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箸承载着道义责任,“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表明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D项。

2.2016年11月8日成功申遗的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

该渠充分利用关中平原地形特点,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③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④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B“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郑国渠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项。

3.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材料主要说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经济决定文化的发展,③错误;区域文化可以相互借鉴、交流,但不可能融合统一,④错误;①②正确,故答案为A项。

4.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选B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①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B项当选。

5.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无瑕等特点著称于世。

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解析:选B中国的青瓷艺术,是中华文化在古代艺术领域的表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青瓷艺术的悠久、包容性以及在继承中创新,故A、C、D三项不是对材料的反映。

6.近年来,国家典籍博物馆陆续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剪纸等互动体验公益课程,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典籍穿越历史的恒久魅力。

举办这一活动()①能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②能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能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能巩固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国家博物馆推出公益课程,让青少年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③正确;优秀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①错误;青少年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错误,故选C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