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化学式
![乙酰胆碱酯酶化学式](https://img.taocdn.com/s3/m/37106b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8.png)
乙酰胆碱酯酶化学式乙酰胆碱酯酶,又称乙酰胆碱酶或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生理功能。
其化学式为C7H16NO2,是一种酯酶,主要用于水解乙酰胆碱,将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乙酰胆碱酯酶存在于神经元突触间隙中,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降解酶,对神经传导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降解过程中。
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受体与下游神经元结合,传递神经冲动。
而乙酰胆碱酯酶则负责迅速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以终止神经传导,避免神经冲动持续传递,从而保持神经传导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乙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
首先,乙酰胆碱酯酶的正常活性对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至关重要。
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异常或受到抑制时,会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受到干扰,出现神经传导速度缓慢或失常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表现为肌无力等症状。
乙酰胆碱酯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也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肌无力症就是由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异常,使得乙酰胆碱无法正常结合,最终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表现为肌无力等症状。
此时,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可以增加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部分弥补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缓解症状。
乙酰胆碱酯酶也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药物来增加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弥补神经元间传导的缺陷,改善认知功能,缓解症状。
乙酰胆碱酯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正常活性对维持神经传导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还为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914635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e.png)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乙酰胆碱酯酶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酶类,它主要负责降解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乙酰胆碱传递神经冲动时,乙酰胆碱酯酶会迅速降解乙酰胆碱,以维持神经冲动的传递正常进行。
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非常复杂。
它主要由四个亚基组成,分别是两个催化亚基(catalytic subunits)和两个结构亚基(structural subunits)。
催化亚基对乙酰胆碱的降解起到关键作用,而结构亚基则帮助酶分子稳定并正确定位。
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使得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高效的催化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在人体中起到了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参与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降解。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乙酰胆碱酯酶会迅速降解乙酰胆碱,从而终止神经冲动的传递。
这种快速降解的作用,使得神经冲动能够精确地传递并及时停止,从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乙酰胆碱酯酶还参与了乙酰胆碱的代谢。
乙酰胆碱在人体内不仅作为神经递质存在,还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心血管调节、消化系统运动等。
乙酰胆碱酯酶通过降解乙酰胆碱,调节了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维持了这些生理过程的平衡。
乙酰胆碱酯酶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这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中的积累,从而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递和神经细胞的功能。
因此,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通过降解乙酰胆碱,参与了神经冲动的传递和乙酰胆碱的代谢,从而维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80663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5.png)
引言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主要负责 分解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近年来,随着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乙 酰胆碱酯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乙酰胆碱酯酶 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本次演示将对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研究 方法、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研究方法
1、蛋白质序列分析
蛋白质序列分析是通过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可能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蛋白质序列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中。通过蛋白质 序列分析,可以确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及亚基组成等关键信息。
2、结构域划分
结构域是蛋白质中相对独立的二级结构单位,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对 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结构域划分,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不同结构域的功能及相互作 用。
的相互作用,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我们也需要开 发出更为高效和环保的农药替代品,以减少有机磷农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六、结论
总的来说,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理解并解决。这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努力,也需要政策制定 者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必须谨慎使用农药,并尽可能减少其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的影响。
二、有机磷农药与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它参与了神经递质乙酰胆 碱的分解。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强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这意味着它们能抑 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乙酰 胆碱酯酶的毒性效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有毒性 效应。一些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如马拉硫磷、对硫磷和甲胺磷等,可以在海洋 动物体内积累,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 紊乱,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25b5eaf8c75fbfc77db23b.png)
好、试剂消耗少、准确度高,尤其适用于如中药
粗提取液等混合化合物样品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 剂的筛选和临床快速诊断与乙酰胆碱酯酶相关的 疾病。
4、核磁共振法
它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
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过测定作为底物的
试样化合物的溶剂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是乙酰
能力丧失。胆碱酯酶是生物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性的酶, 在胆碱能突触间,该酶降解乙酰胆碱,终止神经递质对突 触后膜的兴奋作用,保证神经信号在生物体内的正常传递。 胆碱酯酶依其催化底物的特异性分为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会催化乙酰胆碱的裂解反应,导致乙
酰胆碱的缺失、神经信号传递失败,目前对老年痴呆的药 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 AChE 来提高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 水平。医学治疗上多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 AChE 活性,延缓 ACh 水解的速度,提高突触间隙 ACh 的水平, 从而发挥对 AD 的治疗作用。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一、阿尔茨海默病 二、植物中天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进展
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检测方法
1、TLC生物自显影法
2、Ellman法
3、电泳介导的微量分析法 4、核磁共振法 5、分子筛选法 6、其他
一、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即 老年性痴呆症,是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退 行性变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衰 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视 空间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个人生活能力和情感 人格等。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急速增长,AD发病 人数也逐年增多,目前,全世界约有一千七百到 二千五百万的人患有此病。在65岁人群中AD发病 率为10%,75~84岁人群AD发病率为19%,而85 岁人群中AD发病率比65~70岁人群的发病率高出 14倍。我国的AD患者已超过500万。AD已成为继心 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 “第三大杀手”。
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
![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2426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0.png)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还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 过度兴奋,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
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04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增强心肌细胞的耐力和持 久力。
对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建议
需要进一步研究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具 体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以便
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需要探索不同种类的乙酰胆碱 酯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 的差异和优劣,以便选择更合
适的治疗方案。
需要关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安全 性问题,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 相互作用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 响。
需要加强临床实践中的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力衰 竭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预防中的作用
总结词
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预防中 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心力衰竭发 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更 多思路。
详细描述
目前的研究表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 对心力衰竭的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深 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心 力衰竭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力,为患者提供更
THANKS
谢谢
04
CHAPTER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未来 研究方向
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开发
总结词
开发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药 物来治疗心力衰竭。
详细描述
目前市场上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限 制。因此,开发新型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是当前研究的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1b7330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c.png)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羟胺三氯化铁法实验目的1. 掌握三氯化铁比色法的实验原理、分析步骤及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2. 了解常见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
3. 学会末梢血的采集。
实验原理血液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未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剩余的乙酰胆碱和碱性羟胺反应,形成红色羌酸铁络合物。
颜色深度与剩余乙酰胆碱的量成正比。
在波长520nm比色定量,由水解的乙酰胆碱的量计算胆碱酯酶活性。
试剂和材料蒸馏水分光光度计盐酸溶液(1+2) 10mL比色管碱性羟胺溶液漏斗磷酸盐缓冲液(PH=7.20) 恒温水浴箱,控温±0.5℃三氯化铁溶液采血针头氯化乙酰胆碱标准液血色素吸管采样、运输和保存用血色素吸管,取指血20μL,注入比色管中(事先加入0.98mL磷酸盐缓冲液),立即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A 样品管+0.98mL 磷酸盐缓冲液+0.02mL全血37℃水浴+1.0mL乙酰胆碱应用液37℃水浴30minB 对照管0.98mL磷酸盐缓冲液+0.02mL全血37℃水浴5min +1.0mL水37℃水浴30minC 标准管1.0mL 磷酸盐缓冲液37℃水浴5min + 1.0mL 乙酰胆碱应用液30minD 空白管 1.0mL 磷酸盐缓冲液37℃水浴+1.0mL水37℃水浴30min水浴之后对A、B、C、D四个试管分别进行以下操作:1.加入4.0mL 碱性羟胺溶液,充分振摇2min;2.加入2.0mL 盐酸溶液,充分振摇2min;3.加入2.0mL 三氯化铁溶液,充分振摇;4.滤纸过滤,520nm比色。
实验结果表1-1 520nm波长下样品的吸光度样品编号 A B C D吸光度0.299 0.003 0.538 0.000结果计算①计算酶活性的绝对值带入得:Xs=0.538+0.003-0.299⨯7=3.149μ0.538molXs:水解乙酰胆碱的浓度,μmol(0.02mL37℃30min);A:试剂空白为参比的在波长520nm处样品管的吸光度值;以B: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的在波长520nm处对照管的吸光度值;C: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的在波长520nm处标准管的吸光度值。
y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y乙酰胆碱酯酶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b0ec52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y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染色是一种用
于观察神经元和突触前膜上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染色方法。
乙酰
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神经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
负责降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而调节神经冲动的传递。
乙酰胆碱
酯酶染色可以通过对组织切片进行特殊处理和染色来观察乙酰胆碱
酯酶的分布和活性情况。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染色试剂与乙酰胆碱酯酶反应,形成可见的颜色变化,从而标记出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
这种染色
方法通常使用乙酰胆碱酯酶的底物和染色试剂,底物在乙酰胆碱酯
酶的作用下产生可染色的产物,从而形成染色反应。
这样就可以在
显微镜下观察到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情况。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
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和活性,可以揭示神经元和突触前膜的结构和
功能,从而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疾病
的发病机制。
此外,乙酰胆碱酯酶染色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观察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和活性,可以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酶学-酯酶
![食品酶学-酯酶](https://img.taocdn.com/s3/m/5f90ffb4c77da26925c5b066.png)
后形成性质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
去活性,难于发挥正常作用,导致乙酰胆碱过量累 积,造成许多行为系统功能失调,有时甚至会造成 呼吸系统瘫痪导致死亡。
二、脂酶 (Lipase)
甘油酯水解酶 EC 3.1.1.3 定义:
水解甘油脂肪酸酯的酶;
或水解长链脂肪酸酯的酶。
作用:水解脂肪,产生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微生物脂肪酶
根据位置特异性可以将微生物脂肪酶分成两种类型:
• ⑴ 非特异性脂肪酶:能从甘油三酯的所有三个位置将酯水解释放
出游离脂肪酸;
微生物脂肪酶
• ⑵ 1,3-特异性脂肪酶:仅作用于甘油三酯的1位和3位。
中性脂肪酶制剂
• 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把甘油三酯水解,在不同水解
阶段可释放出脂肪酸、甘油双酯、甘油单酯及甘油。
• 4、磷酸二酯水解酶
• 5、硫酸酯水解酶
一、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水解酶, EC3.1.1.7 存在:所有的动物神经组织中。 作用:在将神经脉冲从神经细胞传递至运动肌神
经原后立即发生反应。
抑制剂
• 有机磷化合物DFP、氨基甲酸酯和许多其他化合物 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 杀虫作用。
•
乙酰胆碱酯酶 (AChE)是乙酰胆碱(ACh)的水解 酶,有机磷农药能与胆碱酯酶发生不可逆结合,然
缓冲液和测定的方法而稍有改变。
• 大多数脂肪酶的最适pH值在碱性范围,即pH8-9。
• 也有酸性pH,由于底物、盐和乳化剂的影响,为pH6~7。
• 不同微生物脂酶的最适pH差异很大,为5.6~8.5。
• 酶解反应的最适温度20-40℃,实际生产一般30-36℃。 • 重金属的盐类会抑制脂肪酶的活力。 • 抑制剂:二异丙基氟磷酸(DFP) 、二乙基-对-硝基苯 磷酸 • Na+、Ca2+能激发大多数脂肪酶的作用,并能提高酶的 热稳定性。
乙酰胆碱的功能主治
![乙酰胆碱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024783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0.png)
乙酰胆碱的功能主治一、乙酰胆碱的定义和作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由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降解,作用于毛细血管、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和器官。
乙酰胆碱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神经传递: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电信号,参与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和信息传递。
2.肌肉收缩: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和平滑肌,促使肌肉收缩,实现运动和各种器官的正常功能。
3.心脏调节:乙酰胆碱通过与心脏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减慢心率,降低心脏传导速度,起到心脏调节的作用。
4.血管扩张:乙酰胆碱能够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刺激血管平滑肌松弛,导致血管扩张。
5.消化道调节:乙酰胆碱通过与胃肠道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促进胃肠蠕动和胃酸分泌,调节消化功能。
二、乙酰胆碱的主要疾病治疗乙酰胆碱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在医学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乙酰胆碱在主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1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乙酰胆碱能够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乙酰胆碱水平,减轻症状,改善认知功能。
•帕金森病治疗:乙酰胆碱能够补充多巴胺的缺乏,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肌肉僵硬。
•脑损伤治疗:乙酰胆碱能够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脑损伤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2.2 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心律失常治疗:乙酰胆碱能够通过刺激心脏乙酰胆碱受体,减慢心率,恢复正常心律。
•心绞痛治疗:乙酰胆碱能够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
2.3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胃食管反流治疗:乙酰胆碱能够促进胃动力,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
•胃溃疡治疗:乙酰胆碱能够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溃疡愈合。
2.4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气道疾病治疗:乙酰胆碱能够刺激气道平滑肌收缩,缓解气道痉挛和呼吸困难。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b427fb386c85ec3a87c2c549.png)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高等天然产物化学》试卷2014 / 2015 学年第1 学期课程代码:NX0702013论文题目: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姓名:芮银146061414康满满146061409专业:制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芮银,陈祎桐,康满满摘要:本文阐述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药物治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各种来源如植物、微生物等,及其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物质。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种现代分析技术,对AChEIs进行筛选,大大加快AD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
这些方法主要有基于比色法的Ellman's法及相关的改进方法、薄层显色法、荧光显色法、电喷雾质谱法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现代分析技术在AD药物资源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方法,薄层显色法,荧光显色法The progres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orsRui Yin, Chen Yitong, Kang ManmanAbstract:In this artical, the research elaborates progres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ChEI), and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sources for drug treatment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such as plants, microorganisms,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On this basis, the review summarizes several modern analytic techniques such as Ellman's method which based on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TLC chromogenic method, fluorescent color metho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so on. However,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nalytic techniques in AD drug resources is still in infancy.Key wor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Screening Methods, TLC chromogenic method, Fluorescent color method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讲解 胆碱酯酶
![讲解 胆碱酯酶](https://img.taocdn.com/s3/m/7262f51852d380eb62946d16.png)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摺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
此酶对于生理浓度的Ach作用最强,特异性也较高。
一个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简称为胆碱酯酶。
假性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中。
对Ach的特异性较低,假性胆碱酯酶可水解其他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
一、基本概述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
酯解部位含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乙酰胆碱分子结构中带正电荷的季铵阳离子头,以静电引力与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相结合;同时乙酰胆碱分子中的羰基碳与胆碱酯酶酯解部位的丝氨酸的羟基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复合物。
②乙酰胆碱与胆碱酯酶复合物裂解成胆碱和乙酰化胆碱酯酶。
③乙酰化胆碱酯酶迅速水解,分离出乙酸,酶的活性恢复。
正常范围:比色法:130~310U/L;酶法: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
检查介绍:胆碱酯酶有两类,它们都能水解乙酸胆碱。
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
另一类是羟基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介质。
当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
随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会发生乙酰胆碱过剩而集聚现象,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类似有机磷中毒的表现。
抗胆碱酯酶药物分类及简介
![抗胆碱酯酶药物分类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0c4c8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抗胆碱酯酶药
非共价结合的抑制药
➢ 依酚氯铵(edrophonium)
➢ 他克林(tacrine)
➢ 多奈哌齐(donepezil)
氨甲酰类抑制药
➢ 新斯的明(neostigmine )
谢谢观看
一、常用易逆性抗 AChE 药-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
➢ 兴奋骨骼肌作用最强 • 兴奋NM受体 • 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临床应用
➢ 重症肌无力。 ➢ 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中毒。
一、常用易逆性抗 AChE 药-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
➢ 兴奋胃肠、膀胱平滑肌作用 较强。
➢ 对心血管、腺体、眼、支气 管平滑肌作用较弱。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临床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 • 他克林: 肝毒性(已撤市) • 多奈哌齐 • 加兰他敏
一、常用易逆性抗 AChE 药
• 新斯的明 • 吡斯的明 • 加兰他敏 • 毒扁豆碱 • 依酚氯铵 • 安贝氯铵 • 地美溴铵
neostigmine pyridostigmine galantamine
ACh
易逆性抗AChE药
➢ 毒扁豆碱 (physostigmine)
➢ 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
➢ 地美溴铵(demecarium) ➢ 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
有机磷酸酯类
新斯的明
难逆性抗AChE药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一)作用机制
多数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分子结构中带有正电荷的季铵基团和酯结构。
老化:中毒后未经及时抢救,磷酰 化胆碱酯酶的磷酰化基团一个烷基或 烷氧基断裂,生成更加稳定的单烷基 或单烷氧基磷酰化AChE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值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值](https://img.taocdn.com/s3/m/d5ec08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乙酰胆碱酯酶标准值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神经系统中起着
关键的作用。
在临床实验室中,AChE的测定通常是通过血清或血浆
样本进行。
然而,AChE的标准值可能会因实验室方法和设备的不同
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AChE标准值在血清中约为0.5-
1.5 U/mL。
这些数值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和测定方法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AChE测定时,应该参考具体的实验室报告或医生的建议。
此外,AChE的标准值还可能受到个体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和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某些疾病状态或药物使用可能会影响AChE
的水平。
因此,对于特定个体而言,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偏离,医
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AChE的标准值在血清中大约为0.5-1.5 U/mL,但具体数
值可能因实验室方法、个体差异以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
在进行AChE测定时,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乙酰胆碱酯酶 国标方法
![乙酰胆碱酯酶 国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131c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d.png)
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I.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概念和作用II.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III.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应用和优势IV.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正文(篇1)一、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概念和作用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标准方法。
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是评估乙酰胆碱酯酶质量、纯度和活性的重要手段。
二、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一定量的乙酰胆碱酯酶样品,加入缓冲液和稳定剂,充分溶解。
2.酶活力测定:将溶解后的样品加入反应体系中,测定其反应速度和酶活力。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4.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时间、pH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应用和优势1.应用广泛: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可用于生物制药、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
2.操作简便:实验步骤简单,易于操作,结果准确可靠。
3.优势明显: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快速测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四、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的改进和发展1.改进实验条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目录(篇2)第一部分:介绍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通过特异性地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评估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
第二部分:原理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基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学特性。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能够水解乙酰胆碱的酶,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其活性来评估人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
第三部分:步骤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本;2.加入特异性抗体和酶标抗体;3.洗涤样本;4.显色反应;5.读取结果。
第四部分:优势和不足乙酰胆碱酯酶国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准确性高;2.操作简便;3.检测速度快。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https://img.taocdn.com/s3/m/49a9951d4431b90d6c85c7c5.png)
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 esterase简称AchE(也称真性胆碱酯酶):活性高,选择性水解Ach的必需酶,能使乙酰胆碱(ACh)水解成胆碱和乙酸。
乙酰胆碱酯酶 acetylcholine esterase EC3.1.1.7。
胆碱酯酶中的I型(即true choli-neesterase)底物特异性高,因为只分解以乙酰胆碱为中心的狭窄范围的底物,故特此这样称呼。
乙酰胆碱酯酶 - 在神经肽代谢中的作用Chubbe等的研究证明,AchE具有羧肽酶和氨肽酶的活性。
在体外,AchE能水解脑啡肽(Enk)和P物质(SP),但不能水解生长抑素(Som)和血管加压素(VSP)等。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AchE作为肽酶,其水解肽的活性部位和作为酯酶的活性部位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系统许多非胆碱能的,含大量AchE的神经元同时亦含有各种神经肽类物质。
如脊髓背根节的SP能细胞即是AchE强阳性。
最近的研究显示,高度纯化的来自电鳗电器官或牛血清的AchE具有蛋白酶样或外切酶的活生。
对于血清蛋白质,AchE能发挥C端残基的清除作用。
此外,AchE的蛋白酶样作用还得到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支持,氨基酸分析显示,AchE蛋白质分子与蛋白酶样内切酶以及血清羧肽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
在它们的C端36个残基范围内,有40%氨基酸序列和蛋白酶的活性片段相同。
乙酰胆碱酯酶 - 电生理和行为效应AchE的树突或胞体释放树突/胞体释放是神经分泌的一种特殊形式。
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属非胆碱能,似乎很少接受胆碱能传入投射,但黑质细胞内含有大量AchE。
研究发现,脑内的AchE可以有膜结合型和非膜结合型(可溶的)两种形式,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能够将AchE(可溶型)分泌到细胞外液中,称为AchE树突释放现象。
显然,AchE的树突释放现象和Ach的释放无关。
因为应用胆碱能阻断剂或拮抗剂并不能影响AchE的树突释放。
乙酰胆碱酯酶检测有机磷
![乙酰胆碱酯酶检测有机磷](https://img.taocdn.com/s3/m/bb207fc958f5f61fb73666dc.png)
有机磷的检测——常规仪器检测方法
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象色谱-质谱联用 法(GC-M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联用法(HPLC-MS) 薄层色谱法(TLC) 毛细管电泳法(CE)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
优点
缺点
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分析速 不能分析沸点太高的和热不稳 度快。GB/T 17331-1998 定的农药
2硫代胆碱-2e-
AChE
硫代胆碱+乙酸
(1)
(2)
2硫代双胆碱+2H+
i1-i2 酶的抑制率(I/%)= ×100% i1
氧化电位:~+0.7 V ② 检测过氧化氢
目视检测方法
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 酚(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对胆碱酯酶 有色底物——水解为有色物质或荧光物质 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靛酚乙酸酯 (红色)水解为乙酸和靛酚(蓝色) 由此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 酯类农药的存在。缺点: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 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果蔬本底色干扰 有色探针(AuNPs)
应用广泛
灵敏度高
设备复杂、昂贵、制样过程繁 琐耗时
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显色容易 高效能、高分离率、高选择性以 及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少 可测定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在较 需要特殊设备 低温度下分析热不稳定的农药
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目测法-农药速测卡和 农药残留速测箱 比色法-农药残留快速 检测仪 活体检测法 原理 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和靛酚(蓝色)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或碘化硫代丁酰胆碱等为底物,以 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TNB)为显色剂 由分子氧作用,发光菌胞内荧光酶催化,将还原态的黄素 核甘酸(FMNH2)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FMN及长链脂肪酸, 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450~490nm的蓝绿光。 缺点:发光菌被激活后,它的发光强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 改变,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检出限较高。 抗原-抗体 电流型、电位型
胆碱酯酶的分级
![胆碱酯酶的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47890a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1.png)
胆碱酯酶的分级
胆碱酯酶主要分为两类,即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假性胆碱酯酶(PChE)。
1.乙酰胆碱酯酶(AChE):也被称为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突出间
隙中。
它的作用是水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及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冲动时所释放的乙酰胆碱,从而确保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协调统一。
2.假性胆碱酯酶(PChE):广泛存在于血浆、肝、肾、神经胶质细胞中。
与乙酰
胆碱酯酶相比,假性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特异性较低,除了能水解乙酰胆碱外,还可能水解其他胆碱酯类,甚至可能对生理或药理活性物质的代谢有调节作用。
这两种酶在体内的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会延长并增强;反之,如果假性胆碱酯酶的活性过高,可能会影响到乙酰胆碱和其他胆碱酯类的正常代谢。
因此,对胆碱酯酶的活性和水平进行监测,可以作为评估某些疾病状态(如有机磷中毒、肝实质损伤等)的重要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生物化学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分解乙酰胆碱的酶
![分解乙酰胆碱的酶](https://img.taocdn.com/s3/m/7c194a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f.png)
分解乙酰胆碱的酶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传递信号的作用。
然而,乙酰胆碱不能一直存在于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否则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分解乙酰胆碱的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解乙酰胆碱的酶被称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酶类蛋白,它能够加速乙酰胆碱分子的水解反应,将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这个过程被称为乙酰胆碱的降解,通过这种方式,神经系统能够快速清除过多的乙酰胆碱,以维持正常的神经传递。
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特别是在突触后膜表面。
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一个特定的酶活性中心。
这个酶活性中心能够与乙酰胆碱分子结合,使其水解。
乙酰胆碱酯酶通过催化反应将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
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最重要的是酶的底物浓度和酶的抑制剂。
当神经细胞释放过多的乙酰胆碱时,乙酰胆碱酯酶的底物浓度会显著增加,从而使酶的活性得到提高,加速乙酰胆碱的降解。
另一方面,一些药物或毒素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积累过多,影响神经传递。
乙酰胆碱酯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非常重要。
除了在神经系统中分解乙酰胆碱外,它还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挥作用。
例如,在胆囊中,乙酰胆碱酯酶能够帮助分解胆囊收缩时释放的乙酰胆碱,使其失去收缩作用。
此外,乙酰胆碱酯酶还参与了其他生理过程,如免疫调节和细胞信号传导等。
总结起来,分解乙酰胆碱的酶乙酰胆碱酯酶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加速乙酰胆碱分子的水解,将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从而维持神经传递的正常功能。
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底物浓度和抑制剂。
除了在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还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挥作用。
通过对乙酰胆碱的降解,乙酰胆碱酯酶在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reversible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一)易逆性抗AChE药的一般特性 [药理作用] ACh↑
1.眼 括约肌收缩而引起的缩瞳和睫状
肌收缩而引起调节痉挛(对光反射一般不消
失,近视),眼内压下降。
2.胃肠
可促进胃的收缩及增加胃酸分泌,尚可
[临床应用]
应与阿托品合用,及时控制症状和迅
速制止肌束颤动。
[不良反应]
一般量毒性不大。
超量:乏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心动过速和咽痛等。
氯解磷定(PAM—C1) Praloxime chloride
1.水溶性高,稳定,刺激性小。
2.可肌注,又可静注,使用方便。 3.作用快而强(给药1~2分起效)。
依酚氯胺
抗胆碱酯酶弱,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
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安贝氯胺 加兰他敏 地美溴铵 他克林 持久,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 比新斯的明弱 抗胆碱酯酶时间长,用于青光眼 抑制CNS胆碱酯酶,用于阿尔茨海默病
四.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irreversible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 胆碱酯酶复活药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and Cholinesterase Reactivators
制作:宋晓红
目的要求: 了解胆碱酯酶作用的生理生化过程及抗胆碱酯 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特点。掌握新斯的明的 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有机磷酸酯类的中 毒原理;中毒的表现及解救原则。氯磷定的作用
2.腹气胀和尿潴留 可用于手术后及其他原因引 起的腹气胀及尿潴留。 3.青光眼 滴眼后可使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
4.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时解毒
毒
扁 豆
碱
(physostigmine,依色林),水溶液不稳定,避光保存。 [体内过程]口服及注射都易吸收,也易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
被胆碱酯酶水解而灭活o
neostigmine
1、抑制AChE活性,ACh↑可兴奋 M、N胆碱受体,其对腺体、
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对骨骼肌及胃肠平滑
肌兴奋作用较强。 2 、对骨骼肌有直接的兴奋作用 治疗重症肌无力,腹气胀及术后尿潴留。此外,尚可用于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对抗竞争性神经肌肉阻滞药过量 时的毒性作用。 不良反应 主要与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不用于机械性肠或泌尿道梗阻病人。
促进小肠、大肠(其是结肠)的活动。
3.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 通过其抑制神经肌肉接
头AChE,亦有一定的直接兴奋作用。 4. 其他作用 可引起许多腺体分泌,细支气管和输
尿管平滑肌收缩。 亦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对中 枢各部位有一定兴奋作用。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 为治疗重症肌无力常规使用药物, 常用来控制疾病症状。
(三)中毒治疗 1.一般原则处理 洗胃和皮肤,抽胃液, 导泻(MgS04)避免继续吸收。 2.及时足量、反复使用M受体阻断药阿托 品止,为对症治疗。解除M样症状。 3.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治疗中重度 中毒,恢复 AchE的活性,为对因治疗。
第三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Cholinesterase Reactivators 碘解磷定 Praloxime Methoiodide 派姆(PAM) 水溶性较低,水溶液不稳定,久置可释放出碘。 [药理作用] 1.PAM恢复Ache活性。 磷酰化胆碱酯酶 P + 碘解磷定肟基 复合物 磷酰化碘解磷定 + Ache(复活)。 2.PAM与有机磷农药直接结合。 碘解磷定肟基 + 有机磷 磷酰化碘解磷定(无毒) 尿排
4.不良反应较PAM少而轻,代替碘解磷定,首
选,广泛应用。
前一章
下一章
[药理作用与机制] 毒扁豆碱能与胆碱酯酶结合,且结合较牢
固,水解较慢,使酶失去活性,胆碱能神经未梢释放的乙酰 胆碱便大量堆积,表现M及N样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局部用于治疗青光眼:缩小瞳孔、降低眼压;
滴眼时应压迫内眦,避免药液流入鼻腔而吸收,引起中毒;
作用较毛果芸香碱强而持久,可致调节痉挛。
新斯的明
激动 M2 胆碱受体可产生中枢抑制,表现头晕、疲 乏、无力、嗜睡,甚至昏迷。
激动中枢N胆碱受体亦可引起兴奋、抽搐、惊厥。
(二)慢性中毒 多发生在生产有机磷酸酯类的工人或长期 接触的人员中。 其突出表现为血液AChE活性持续下降,而 临床症状不明显。 类似于神经衰弱综逆性结合而产生毒性
作用。
主要作为农业和环境卫生杀虫剂,如敌百虫、乐 果、马拉硫磷、敌敌畏、内吸磷和对硫磷等。有些
则用作战争毒气:如沙林、梭曼和塔崩等。
少数作为缩瞳药治疗青光眼,如对硫磷。
[中毒机理]
磷原子与胆碱酯酶(AChE)形成共价键,
从而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作用十分持
原理及作用特点。
第一节 胆碱酯酶 Cholinesterase
胆碱酯酶可分为
乙酰胆碱酯酶(AChE ) 存在于胆碱能N突触间隙和红 细胞中
假性胆碱酯酶
存在于血液、肝脏等组织中
Ach水解三阶段; (1)Ach + AchE 复合物 胆碱酯酶阴离子 +Ach季铵阳离子头 结合 复 合物 胆碱酯酶的羟基 + Ach分子中的羰基 共价键 乙 酰胆碱和胆碱酯酶复合物 (2) 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复合物 裂解 胆碱+ 乙酰化胆碱酯酶 (3)乙酰化胆碱酯酶 水解 乙酸 +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活性极高,一个酶分子1分钟内可迅速水解 6×lO5个分子的Ach。
消化系统:由于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和毒物直接刺 激胃黏膜,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泌尿系统:严重病例因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小便
失禁。
心血管系统:M样作用引起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
但由于同时还发生N样作用,有时也可出现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N样症状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N1受体兴奋的各种表现。 骨骼肌运动终板N2受体被激动表现为肌束颤动。 3.中枢症状 表现为双相性。由于有机磷酸酯类 也抑制脑内胆碱酯酶,使ACh积聚, 激动M1胆碱受体,引起兴奋、躁动不安、幻觉、谵 妄,甚至抽搐、惊厥。
久。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致乙酰 胆碱在体内堆积,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
[体内过程]
有机磷酸酯类可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及黏 膜吸收。肝内浓度最高,代谢。肾排泄。 (一)急性中毒 1.M样症状 眼:多数有瞳孔缩小, 腺体:分泌增多,流涎和出汗。严重中毒者口 吐白沫,大汗淋漓。 呼吸系统: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多,造 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与酶结合,使酶失活, ACh大量堆积,产生M样 作用和N样作用。 分为两类: 1 . 易 逆 性 胆 碱 酯 酶 抑 制 药 ( reversible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新斯的明,毒扁豆 碱 酶的活性容易恢复,毒性小 2 . 难 逆 性 Ache 抑 制 药 ( irreversible Anticholinesterase Agents) :有机磷酸酯类。 酶的活性难以恢复,毒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