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Plant_hormones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学]8植物生理学课件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和细胞信号转导

[农学]8植物生理学课件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和细胞信号转导

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
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常用的有: 激动素(KN) 、 6-苄基腺嘌呤(6-BA) 、 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PBA)。
二苯脲不具腺嘌呤的结构,但具有细 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
细胞分裂素的分布和运输
• 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可进行细胞分裂 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 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等。
1. 促进麦芽糖化(应用于啤酒生产) 2. 促进营养器官(茎、叶)生长 3. 促进抽苔和开花 4. 打破芽及种子的休眠 5. 促进雄花分化 6. 诱导单性结实 7. 防止花果脱落
细胞分裂素类
• 把激动素以及具有与激动素相同生理活 性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都称 为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K)。
生长素的运输
• 在茎中,生长素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 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运输。主要是通 过薄壁细胞间进行。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
• 在根中,根尖生成的生长素向顶运输。
• 成熟叶片合成的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 行非极性运输,即可向上或向下运输到 其他器官或组织中。
吲哚乙酸(indole acid , IAA)是最早发现的生长 素(auxin)。
生长素类物质:把吲哚乙酸以及具有与吲哚乙 酸同样生理作用的化合物称为生长素类物质。
天然存在的生长素类物质
• 吲哚乙酸(IAA) • 吲哚丁酸(I BA) • 苯乙酸 • 4-氯吲哚乙酸 • 苯乙酸胺 • 对羟基苯乙酸 • 吲哚乙腈
2、GA诱导一些酶 (如α-淀粉酶、蛋白酶、 核糖核酸酶、β-1,3-葡萄糖苷酶)的合成。
大麦种子在萌发时,贮藏在胚中的束缚型
GA解离出游离的 GA(也有新合成的GA ),通过 胚乳扩散到糊粉层,并诱导糊粉层细胞合成ɑ-淀 粉酶和蛋白酶等水解酶,这些水解酶扩散到胚乳

第7章--植物生长物质-课件(1)

第7章--植物生长物质-课件(1)

不同营养器官对不同浓度IAA的反应
2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正常
去籽
+NAA
(3)防止花果脱落,增加座果率 用10~20 ppm的萘乙酸处理花序,可以增加
棉花、番茄、菜豆等座果率。
(4)促进菠萝开花
定植菠萝二年植株中仅有25%开花,其余都 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此后,开花过程继续拖长到5 年以内。但是用5~10 ppm的萘乙酸或2,4-D处理 营养生长期达14个月的植株,两个月后就能100% 开花。而且这种处理在一年内任何月份都有效。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有类似生长素的生理 效应,甚至有的活性还比生长素大几百倍。 如吲哚丙酸和吲哚丁酸。
生长上最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是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和 2,4- 二 氯 苯 氧 乙 酸 (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 。
2 生长素的降解
(1)酶促降解
生长素的酶氧化降解是IAA的主要降解 过程,可分为脱羧降解和非脱羧降解。
催化IAA侧链脱羧降解的酶是IAA氧化 酶或过氧化物酶。将IAA分解为CO2和其他 产物,如3-亚甲基氧吲哚、吲哚醛等,称为 脱羧降解。
在另一些 IAA酶促氧化降解途径中 , IAA的侧链保持完整,只是IAA的吲哚环被 氧化,生成羟-3-吲哚乙酸、二羟-吲哚乙酸 等物质,这条途径也称为非脱羧降解。
高,是IAA发挥生物效应的存在形式。
(2)束缚型生长素
与其它有机物质结合成复合物的生长 素,没有生物活性。
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 酸,与肌醇结合为吲哚乙酰肌醇,与葡萄 糖结合为吲哚乙酰葡萄糖等;与大分子共 价结合的有IAA-葡聚糖和IAA-糖蛋白等。

ppt植物生理学Chapter6 -hormone(2)

ppt植物生理学Chapter6 -hormone(2)
继续下运
根——向顶(根尖)运输。根外施——沿木质部上 升至植物全身。成熟的叶片合成可沿韧皮部向
上或向下移动。
• 1.3 IAA 的合成
• 1.3.1 合成的部位:胚芽鞘、叶原基、营养芽、 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花粉粒、柱头、结实期 的果实均可合成生长素,受精后的子房、子叶 也是合成生长素的部位。
第一节生长素 1.1 发现-人类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
• Darwin(1880)
• Boysen• Jensson(1913)
• Went(1928),建立燕麦胚芽鞘测定法.
α
Went称之为生长素(Auxins)。经鉴定为吲哚 ─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简写IAA,其结 构式为: • IAA的结构式
1)色氨酸途径
CH2—CH—COOH NH2
吲哚缩醛肟
O2
N
Trp
CO2
CH2=NCH -NH2
CH2—CH2—NH2
色胺
N
CH2COCOOH
N
吲哚丙酮酸
N
O2
CH2—CN CO2
-NH2
N
吲哚乙腈
CH2CHO +2H +H2O N 吲哚乙醛 -2H
CH2CH2OH N
-2H
吲哚乙醇
CH2COOH
IAA极性运输的机制-Chemiosmotic potential drives polar transport.
胞质
IAA-
胞壁
IAA- H+、 H+、H+ IAAH
IAA质子共运输
胞质
IAAH H+ IAA- H+
IAA运输蛋白
胞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3.3 其他的植物激素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3.3 其他的植物激素 (共30张PPT)
其它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的生理活性物质 概念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 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 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类、 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
2、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 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 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 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 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 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 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 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 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
(2). 促进脱落与衰老
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在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 合成。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生长素促进细胞 体积增大。 (3)脱落酸抑制生长,加速衰老,细胞分裂素 则可解除这些作用。
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具有植物激素活性 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1. 植物生长促进剂 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
A. 喷 洒 N肥 C.喷洒P肥
B.提高CO2浓度 D.喷洒生长素似物
生长素类: NAA, 2,4-D等 赤霉素类:GA3 细胞分裂素类: KT, 6-BA
2.植物生长抑制剂 脱落酸类、乙烯利
概念
资料分析(教材P55)
讨论
1、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 种子的休眠;促 进苋 菜、芹菜等的 营 养生 长 , 增加产量。 用NAA促进 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 果、 鸭 梨 进 行疏花疏果,促 进 脱落; 对 棉花 进 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用乙 烯 利促 进 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 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 促进结实。

植物激素PPT课件

植物激素PPT课件
植物激素ppt课件
目录
• 植物激素概述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 植物激素的应用前景
01
植物激素概述
植物激素的定义
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 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 机物。
05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脱落酸
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01
脱落酸能诱导叶片中的叶绿素降解,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同
时,脱落酸还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02
脱落酸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表现出休眠和矮化
的状态。
提高植物抗逆性
03
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
调节花期
植物激素如开花素和脱落酸可调 节植物的花期,使植物在适宜的 季节开花,有利于繁殖和观赏。
诱导无性繁殖
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 裂素可以诱导植物进行无性繁殖, 如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加速优
良品种的推广。
防治植物病虫害
1 2
抗病性增强
植物激素如水杨酸和茉莉酸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 性,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提高植物抗逆性
油菜素内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盐等。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油菜素内酯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促进根系的生长、花 芽分化等。
06
植物激素的应用前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促进光合作用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
率,进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延长保鲜期
抗虫性增强

《植物激素》PPT课件

《植物激素》PPT课件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精选课件ppt
46
精选课件ppt
47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 什么会跟着太阳转?
2.室内栽培的植物幼苗 为什么会朝着光源的方 向生长?
精选课件ppt
34
A
B
C
D
分析:以上最容易生根的?为什么?
甲和乙中最易成
活的?为什么?

乙精选课件ppt
35
分析:在市场上可见到发育不均匀的西 瓜(歪瓜)。若切开后,可发现凹侧的 种子大部分未发育。
观看:无子果实等培育过程。
促进果实发育
精选课件ppt
36
分析:下图两条曲线产生的原因?

A ---正常授粉
精选课件ppt
42
例3.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到琼脂小块上, 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 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所示。单 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 C、左少右多
B、左多右少 D、左右均无
精选课件ppt
43
例4.将四株长势相似具有顶芽的健壮植株, 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
条的是: 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
的琼脂小块 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生长
素的琼脂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
精选课件ppt
44
例5、顶端优势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
的实例是 A、棉花摘心 B、除草剂 C、果树嫁接 D、扦插繁殖
例6.欲得无籽番茄,可用生长素处理该 花的子房。此处理的时间和条件是

植物激素课件ppt

植物激素课件ppt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长素的合成
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组织中合成 ,特别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 子。合成原料主要是色氨酸,参与合 成的酶是吲哚乙酸合成酶。
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广泛,但相 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 、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和 发育中的种子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
生长素最显著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植物 生长,表现为促进细胞伸长和扩大, 从而使植物体整体生长加快。
药用应用
03
在药用植物中,可以使用脱落酸来促进药用成分的合成和积累
,提高药材的药效。
06
其他植物激素
油菜素内酯
总结词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详细描述
油菜素内酯是由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催化合成的一类植物激素,主要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它能促进细胞伸长 和分裂,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此外,油菜素内酯还能提高植物的抗 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等。
细胞分裂素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 质。
园艺
细胞分裂素可用于花卉、树木等园艺植物的繁殖 和生长调节。
药用植物
细胞分裂素可用于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生长调 节。
05
脱落酸
脱落酸的合成与分布
合成
脱落酸主要在植物叶片中的气孔、茎和果实等部位合成。合成过程中需要经过一 系列酶的催化反应,包括甲羟戊酸途径和类异戊二烯途径等。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04
促进细胞伸长
赤霉素最显著的生理作用是促 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使植物
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

必修3第3章植物激素-PPT精品文档

必修3第3章植物激素-PPT精品文档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 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 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考2
初步证明:胚芽鞘的顶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且该物质会向下 运输并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从而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四)温特实验------
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 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一)、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思考 1 】 1 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 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 ,当这种刺 2 去掉胚芽鞘的顶尖, 不生长也不弯曲 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 ,会造成 背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 3 曲。
方法:
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
结果: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判断:
*运输方向:主 要是从形态学上 主要在生长 主要在幼 端向形态学下端 旺盛部位,如胚 (极性)运输。 嫩的芽、叶, 芽鞘、芽和根尖的 在根尖、茎尖还 发育中的种子。 分生组织,形成层、 可以(横向)运 叶片、根 受精后的子房、幼 输。在成熟组织 尖也可产生少 嫩种子等。 中,生长素可以 量生长素。 衰老组织和器 通过韧皮部进行 (非极性)运输。 官中含量较少。 产生部位: 分布部位:
< 侧芽 分生区 < 伸长区
顶芽 生长点 > 老根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胚芽 鞘的 尖端

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 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布不均匀造 成的。
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 分布多,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 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背 光 侧
向 光 侧
外因:单侧光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4.答案: • (1)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促进生长
总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与生长素:GA抑制生长素结合态的形成及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 高生长素的浓度;赤霉素则能促进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作用。
4. 不同激素的连锁性作用。
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往往伴随生长发育进程而有显著的变化,这种现 象揭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相应由不同激素起着特定作用。对整个生 长发育过程而言,各种激素起着连锁性的作用。
高级植物生理学
Advanced plant physiology
植物激素
PLAN仅是一门基础生物科学,并且是广 泛用于农林、园艺等生产之中。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植物体内有多种有机物与无机 物,通过代谢作用供给细胞生长与分化所必须的基本物质。 植物激素则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方向与进度。
小麦成熟阶段种子中内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与脱落酸的 含量在其灌浆至成熟过程中相继出现高峰;当种子由休眠、后熟直至 萌芽阶段,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过程相反。
生长过程中植物组织对不同激素的敏感性变化。例如:燕麦胚芽鞘 在生长初期对赤霉素最敏感,而在生长中期及后期对细胞分裂素及生 长素的敏感性增强。
起初人们认为某一种植物生理作用具有专一性。例如生长素 促进细胞体积扩大;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生长;细胞分裂素促 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促进休眠以及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等。后 来发现上述每一种生理现象的控制因素极为复杂,不是一种 激素起一种作用,是各种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7
1. 不同激素间浓度和比例的影响
3.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激素的一种
方法根据不同的已知浓度的抗原与抗原抗体沉淀量的关系式,便可计 算出样品中激素的含量。当前常用的两种激素定量技术。 放射免疫法:如用放射性抗原,则可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来定量。如 放射免疫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采用酶标记的抗体来指示抗原抗体结合的微量 测定法。酶作用底物的呈色反应鉴定激素含量。
2. 不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顶端优势有相 反的效应,生长素与乙烯对叶片脱落也有相反的作用,脱落酸对生长 素、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也有分别的拮抗作用。
8
3. 某种激素通过影响其它激素的合成、运输及代谢而改变 后者浓度。
生长素提高乙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体内乙烯合成有显著的促 进作用,生长素提高乙烯合成效率,乙烯抑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 并影响生长素的代谢。
对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代谢、运输与分布进行有效的遗 传调控、化学调控和环境调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 品质。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激素特点: ①产生于植物体内特定部位,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特殊环境下 的代谢产物; ②能够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③不是营养物质,低浓度产生各种特殊的调控作用(生长、抑制)。
5
激素合成部位: IAA在分生组织及种子内合成; GA主要在生长的种子中合成; CTK主要在根尖合成; ABA和乙烯虽能在不同器官合成,但在成熟、衰老和胁迫环
10
2.物理和化学方法 植物激素的测定分析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
谱(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液相层析(high liquid performance chromatography,HPLC)、质谱分析(mass spectrography,MS)等,其原理大都是基于不同物质在不同介质 中的分配系数。测定生长素含量可以达到10-12g的水平。如GC测定 乙烯含量;气质联谱(GC-MS)分析赤霉素。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共同控制烟草愈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这种作 用取决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各自浓度与适当的比例,表现出两种 激素相辅相成的作用。
植物激素相互控制雌雄异花及雌雄异株花植物的性别分化,乙烯与 赤霉素的浓度比值高低有利于黄瓜雌花分化,相反的情况则有利于雄 花的分化。在雌雄异株的大麻及菠菜实验中,花性别分化取决于细胞 分裂素与赤霉素浓度的比值。
9
三、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
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性质又不稳定,加之细胞中其他化合物的 干扰,故测定方法必须十分灵敏和专一。通常先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来 提取,既要避免许多干扰物质,又要防止激素破坏。其次采取各种萃 取或层析步骤,使激素得到部分提纯,然后用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方 法测定其含量。 1.生物测定法 是通过测定激素作用于植物或离体器官后,所产生 的生理生化效应的强度,从而推算出植物激素含量的方法。如小麦胚 芽鞘切段伸长法;根据赤霉素与α-淀粉酶活性原理,用半粒种子法; 萝卜子叶增重法测定细胞分裂素含量等。
境下能在特殊部位大量产生。 激素运输特点:
植物激素运输主要为微管系统,生长素在胚芽鞘及幼茎组 织的细胞间短距离运输, 有极性运输特点,而且与细胞的 伸长有关,其它激素无极性运输。
6
二、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之间的作用 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 植物体内存在油菜甾体类(BR)、多胺(PA)、茉莉酸 (MJ)、水杨酸(SA)、寡糖素等也具有近似激素的特性。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赤烯酮等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植物激素的定义
植物激素( Plant hormones)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系列有机化合 物,其含量非常低,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整个进程。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合成、 运输、代谢或生理作用。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一般称为植物生长调节 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统称为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
11
四、植物激素的研究方法
过去研究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多采用外源激素及对内源激素 水平的检测。观察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这种方法为人们认识激素的 功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受到吸收、运 转和内外因素的干扰。在细胞中的有效浓度,有很大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