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 还语文本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词析句还语文本色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坚持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引导孩子品词析句,使语文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可以通过换词、朗读感悟、比较法、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对比等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将视角瞄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本质,彰显语文的价值,那语文连同我们自己都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生机勃勃,质朴而又楚楚动人。

【关键词】品词析句;语文本色;工具性;人文性当今,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各种比赛、游戏、表演等活动情境,还制作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场面气氛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这样的课堂被许多老师认为是贯彻落实了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成功课堂。

可当我们冷静的反思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有许多是为了“渗透”课改精神,一味地搞花架子,刻意求新求异,一味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撇下应有的教学任务不管,肆无忌怠地鼓励学生去“探询”、“研究”,天马行空的让学生发表“独特体验”,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只顾营造外表“虚美”,完全忘记了语文课堂的“本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

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坚持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我想,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引导孩子品词析句,使语文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有了情感、有了依托的载体,也使我们的语文不再虚幻。

文本的情味是实实在在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精彩词、句,进行分析、比较、推敲,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还能体会到作者谴词造句之精妙,从而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世界。现将自已学习的一些资料和教学体会与大家分享。

1 通过换用词语来进行分析比较,咬文嚼字

课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语词,学生看看似懂,而实际上却不明白作者用这个词好在哪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评、赏析。如《燕子》一课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句中的“掠”字就是一例。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掠”字好在哪里呢?教学时,可运用换词法将“掠”字换成“飞”、“窜”字,再与“掠”字比较,从中悟出“掠”字用得多么准确传神。一个“掠”字不仅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也写出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再如这篇课文中“小

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一句中的“赶”字,倘若换成别的字,就不能体现小燕子追赶春光、珍惜春光,不顾疲倦地长飞而来。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内涵,达到了“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

2 朗读感悟求真

文本的情味是实实在在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如《第一场雪》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雪是陌生的,雪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雪的美、雪的大。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品读这篇课文的。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咱们交流交流,读完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使你有何感受?学生能根据课文那些优美的句子谈自己看到的画面,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一言以蔽之,觉得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很美。我相机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体会到美的?生读完课文三、四自然段后交流:从粉妆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体会到美。

师:“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这四个叠词写出了什么?生:用白色的粉来装饰,用玉石砌成。师:结合课文谈谈本课是用什么来装饰?生:用雪来装饰。师:

那还可以说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生:白茫茫的世界。生:雪白的世界。师:那课文中为何要用粉妆玉砌的世界而不用白茫茫的世界呢?生:因为用这个词把雪写活了。师追问:怎样写活了?生:雪就像一化妆师他把大地、房屋、山川、河流打扮得像玉砌成的一样。师:是啊!你体会得真好!这个词不仅把雪写活了,还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情呀?生:对雪的喜爱之情。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3 采用比较法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异同点的比较,逐步把事物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辨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在阅读时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如《趵突泉》一文,在描写三个大泉眼的水一个劲往上涌时,句子一连使用了三个“冒”字。如果在品词析句时,去掉三个“冒”字,再让学生与原文进行品读比较,三个“冒”字就把趵突泉不断喷涌的样子写活了,同时感受到不知疲倦、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这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4 联系生活实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时,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词的呢?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没有作用。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

式去掌握它。老师先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车夫的脸蜡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五十开外了。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精瘦,明显的营养不良。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些别的什么来?学生反应更热烈了,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都要拼命地拉车。”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健康肯定很糟糕。”这时候,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地上淌了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站起来但又起不来。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学生也跟着动了感情。一个说:“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去。”一个说:“我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一个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