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公差及公差带图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孔和轴的公差与配合分析

第二章 孔和轴的公差与配合分析

8
12
18
30
48
75
0.12 0.15
0.18
0.48
0.75
1.2
1.8
0.4
0.6
1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0.22
0.36
0.58
0.90
1.5
2.2
0.5
0.8
1.2
2
358源自1118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52
0.70
1.10
1.8
2.7
>18~30
2.5 0.6 0.6 1 1.5 1.5 2.5 4 4 7 6 11 9 13 16 21 25 33 39 52 62 84 100 130 160

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值。故
基 本 术 语 及 定 义
在偏差值的前面除零值外,应标上相应的“+”
号或“-”号。 2)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 综上所述: 偏差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从偏离基本尺 寸的角度来表述有关尺寸的术语。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数值: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 绝对值或上偏差与下偏差的差的绝对值。 表示:孔用Th表示;轴用Ts表示。 Th=︱Dmax- Dmin︱=︱ES-EI︱ Ts=︱dmax-dmin︱=︱es-ei︱ 注意:公差值无正负含义;不应出“+”“-”号。
Ymin


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 Xmax=Dmax-dmin=ES-ei + 0 Xav(或Yav)=(Xmax+Ymax)/2 Ymax=Dmin-dmax=EI-es 孔

2.2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2.2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10
2.2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标准公差 (表2-4)
标 准 公 差 数 值 表
11
2.2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2 基本偏差系列
1) 基本偏差(基本偏均指靠近零线的偏差,与公差等级无关)及其
代号 标准对轴和孔各规定了28个公差带位置,分别由28个基本偏 差表示。 基本偏差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小写代表轴,大写代表孔。 在26个字母中去掉5个容易混淆的字母I(i)、L(l)、O(o)、 Q(q)、W(w),增加7个双写字母CD(cd)、EF(ef)、FG(fg) 、JS(js)、ZA(za)、ZB(zb)、ZC(zc),作为基本偏差代号, 共有28个代号。
下偏差 EI/µm
上偏差 ES/µm
基本偏差
JS

A B C CD D E EF F FG G H
J
K
M
N
本 基本尺寸 偏 /mm




差 大于 至
所有公差等级
6 7 8 ≤8 >8 ≤8 >8 ≤8 >8
数 值 ( 孔
3 +270 +140 +60 +34 +20 +14 +10 +6 +4 +2 0 上 +2 +4 +6 0 0 -2 -2 -4 -4 3 6 +270 +140 +70 +46 +30 +20 +14 +10 +6 +4 0 偏 +5 +6 +10-1+Δ -4+Δ -4 -8 +Δ 0 6 10 +280 +150 +80 +56 +40 +25 +18 +13 +8 +5 0 差 +5 +8 +12-1+Δ -6+Δ -6 -10+Δ 0

公差

公差

Xmax
X
Xmax Xmax
0
Xmin Xmin=0 Ymax
Ymin=0 Ymin
Y
Ymax Ymax
计算公式:
配合公差用Tf表示,
间隙配合: Tf=|Xmax-Xmin|=TD+Td 过盈配合: Tf= |Ymax-Ymin|=TD+Td 过渡配合: Tf= |Xmax-Ymax|=TD+Td
ES EI
+ 0 基本 尺寸( Dd)
es ei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配合术语和定义
1,间隙或过盈: 1,定义: 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到的倒数差,此差为整 数时为间隙,此差为负数时为过盈。 2,表示: 间隙:X +
过盈:Y -
1,最大间隙配合(Xmax)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为 0的配合,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 轴的公差带上方(图) 2,最小间隙配合(Xmin) 3,平均间隙(Xm)
偏差和公差
1,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2,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例题:
已知一对互相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位6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Dmax=60.030mm,最小极限尺寸为Dmin=60mm,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max=59.990mm,最小极限尺寸dmin=59.971mm,轴加工后测得实际尺 寸分别为60.010mm和59.980mm.求孔与轴的极限偏差,实际偏差及公差, 并画出公差带图。 分析:1,理解什么是公差,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 2,求解公式。
公差
3,对于同一基准的孔和轴,其 标准公差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 公差等级越高,其公差值越小, 公差等级越低,其公差值越大。
标准公差的计算及规律: 表2-1 IT1-IT18标准公差计算公式(基本尺寸≤3150mm)

公差与配合详细图解

公差与配合详细图解

返回文挡 B
28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P82)
返回文挡 B
29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面/面)(P80)
返回文挡
B
30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线/面)(P80)
返回文挡
B
31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面/线)(P87)
返回文挡
B
32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1)(P81)
B
返回文挡 33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2)(P88)
返回文挡
B
40
倾斜度(线/基准平面)(P83)
返回文挡
B
41
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同轴度(P88)
返回文挡B
42
点的同心度
返回文挡
B
43
对称度(面/基准平面)(P91)
返回文挡
B
44
对称度(面/基准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5
对称度(面/基准公共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6
线的位置度1(P83)
B
基本尺寸与极限尺寸
返回文挡
B
1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P10)
返回文挡
B
2
公差带图(P9)
返回文挡
B
3
间隙配合(P10)
最大间隙: Xmax=Dmax-dmin=ES-ei 最小间隙: Xmin=Dmin-dmax=EI-es 平均间隙: Xav=1/2( Xmax+Xmin)
B
返回文挡
4
过盈配合(P10)
公差等级 IT01 IT0 IT1
公式 0.3+0.008D 0.5+0.012D 0.8+0.020D

第三讲公差带图的画法

第三讲公差带图的画法

巩固练习 1、零线的画法演示
2、公差带图的画法的演
示练习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要熟练地掌 握公差带图及其画法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P32 9、12题
的作图
1画一条水平线代表零线2在零线左端标出偏差纵坐标03下方画单向箭头的尺寸线标上基本尺寸4零线以上为正偏差以下为负偏差如下图零线基本尺寸0零线图二尺寸公差带1定义
第三讲 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
复习提问:
1、偏差的分类及符号 2、公差的定义及符号 3、公差与偏差的区别 4、让学生上黑板练习计算
第三讲 尺寸公差带的画法
(4)零线以上为正偏差,以下为负偏差
如下图
+ 0
-基 本 尺 寸
零线
零线图
二、尺寸公差带
1、定义: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
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简称 公差带。
2、要素:
(1)大小:由公差值大小决定 (2)位置:由近零线的偏差定
3、公差带例(一般500:1,较小时 1000:1)
教 知识目标:了解零线、公差带图的含义 学 技能目标:掌握零线及公差带图的画法 目 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细心与动手能力
重点:零线与公差带图的画法
难点:公差带图的画法
本节主要内容 一、零线及其画法 二、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
一、零线
1、定义: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水平线)
2、画法:
(1)画一条水平线代表零线 (2)在零线左端标出偏差纵坐标(+、-、0) (3)下方画单向箭头的尺寸线标上基本尺寸
(3)在上下偏差左右两侧分别画垂直于偏
差线的线段。
(4)分别画出孔轴剖面线(孔轴剖面线方
向相反)
孔公差带 ES

2-2尺寸精度

2-2尺寸精度

2.3.1 极限制
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和公差等级 数字(大小要素)两个部分组成。如H8、h7、M8。 公差带标注: ①标注公差带代号:φ25H7 φ25f6
+0.02 ②标注极限偏差值:φ25 1 0 0.02 φ25H7( + ) 1 0 -0.020 φ25 -0.033
③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值:
ei=es-IT
2.3.1 极限制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以基轴制为基础,从轴的基本偏差 数值换算而来。 ①一般规则:相同字母表示的孔、轴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相 等,符号相反。ES=-ei EI=-es ②特殊规则:N9~N16基本偏差均为零。 相同字母表示的孔、轴基本偏差的符号相反,绝对值相 差一个Δ值。ES=-ei+Δ Δ=ITn-IT(n-1) ③生产实践中,孔基本偏差数值都是由表查得。 ④孔基本偏差确定后,由标准公差确定另一个极限偏差。 ES=EI+IT EI=ES-IT
A9 B9 C9 D9 E9 F9
A10 B10 C10 D10 E10 A11 B11 C11 D11 A12 B12 C12
H9
H10 H11 H12 H13
JS9
JS10 JS11 JS12 JS13
N9 P9
基本尺寸≤500mm的优先、常用和一般的轴公差带
h1 js1
h2
h3 g4 h4
js2
过盈配合
S6 ── h5 S7 ── h6 T6 ── h5 T7 U7 ── ── h6 h6
D8 ── h8 D9 ── h9 D10 ── h10 A11 B11 C11 D11 ── ── ── ──h h11 h11 h11 11 B12 ──h 12
过盈配合

常用公差与配合

常用公差与配合

常用公差及配合一.极限与配合二.形状和位置公差三.零件公差的设置四.尺寸链一. 极限与配合.1.术语与定义1.1偏差1.1.1 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1.1.2 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1.3 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a.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b.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1.1.4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图一)1.2 公差1.2.1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去下偏差之差.公差是尺寸允许的变动量,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1.2.2 标准公差---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IT”为”国际公差”的符号.1.2.3 标准公差等级---极限与配合制中,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例: IT 71.2.4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来确定.1.3 配合1.3.1 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a. 最小间隙---在间隙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b. 最大间隙---在间隙配合或过度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1.3.2 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a. 最小过盈---在过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b. 最大过盈---在过盈配合或过度配合中,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1.3.3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a.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b.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c.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1.4 极限尺寸判断原则1.4.1 最大实体极限---对应于孔或轴最大实体尺寸的那个极限尺寸,即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是孔或轴具有的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状态下的极限尺寸.1.4.2 最小实体极限---对应于孔或轴最小实体尺寸的那个极限尺寸,即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实体尺寸是孔或轴具有的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时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图二)( 图 三 )( 图 四 )( 图 五 )2.基本规定 2.1 表示2.1.1 公差带的表示---公差带用基本偏差的字母和公差等级的数字表示.例如:H7 ,h8.2.1.2 注公差尺寸的表示:注公差的尺寸用基本尺寸后跟所要求的公差带或(和)对应的偏差值表示. 例如: ψ35 H7 35+0.25ψ35 h8 45-0.152.1.3 配合的表示---配合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轴公差带表示.孔或轴用分数形式表示ψ35 H7/g6. 2.2 注公差尺寸的解释.2.2.1 公差标准按GB/T4249的工件.a. 线性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仅控制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两点法测量),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如圆柱要素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或平行平面要素的平面度误差).尺寸公差也不能控制单一要素的几何相关要素.b. 包容要求---结合零件具有配合功能的单一要素,不论是圆柱表面还是两平行表面,图样上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 ”,这0 0表明尺寸和形状彼此相关,并且不能超越以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形成的理想包容面.2.2.2 公差际注不按GB/T 4249的工件.a.对孔---与实际孔表面内接的最大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小于孔的最大实体极限,孔上任何位置的最大直径应不超出孔的最小实体极限;b.对轴---与实际轴表面外接的最小理想圆柱体直径应不大于轴的最大实体极限,轴上任何位置的最小直径应不小于轴的最小实体极限.即如果工件处处位于最大实体极限,则该工件将具有理想的圆和直线,即理想圆柱.除另有规定外,在上述要求的条件下,理想圆柱误差可达到给定的直径公差的全值.3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3.1 标准公差值与基本尺寸是按基本尺寸段计算的,为减少公差数目,统一标准公差值进行了尺寸分段.对于每一个尺寸段中不同的基本尺寸,同一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值都相等.3.2 标准公差国标上规定基本尺寸到500mm内规定共20个标准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大于500~3150内规定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3.3 基本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和孔的基本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一般是最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4.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4.1 规定和标准化公差带和配合,可优化力量品种及规格.4.2 线性尺寸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系指在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尺寸后不注出极限偏差.二, 形状及位置公差.2.1 要素2.1.1 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2.1.2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即一个点,一个圆柱面,一个平面,轴线和中心平面等.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轮廓要素---组成轮廓的点﹑线﹑面.中心要素---与要素有对称关系的点﹑线﹑面.如轴线,中心线,中心平面和中心点等.2.2 形位公差2.2.1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有基准要求的轮廓度除外)形状公差是图样上给定的,如测得零件实际形状误差小于形状公差值,则零件的形状合格.2.2.2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是图样上给定的,如测得零件实际位置误差小于位置公差值,则零件的位置合格.2.2.3 零形位公差---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或最小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2.2.4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2.2.5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2.2.6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3. 公差带定义 3.1 形状公差给定平面直线度 给定方向任意方向平面度圆度圆柱度无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3.1.1 直线度3.1.1.1 给定平面的直线度( 图 六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0,1)的两行直线之间的区域輪廓度形狀公差( 图七)被测表面的素线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为0.1的两平行直线内.3.1.1.2 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图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九)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之内3.1.1.3 任意方向的直线度( 图十)在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十一)Ø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3.1.2 平面度( 图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十三)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3.1.3 圆度( 图十四)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图十五)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3.1.4圆柱度( 图十六)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图十七)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5的两同轴的圆柱面之间.3.1.5 轮廓度( 图 十 八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的轮廓上,注:当被测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属位置公差.( 图 十 九 )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圆心在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在线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 3.2 位置公差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度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一个方面线对线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面 线对面 任意方面面对线 面对面 线对线一个方向輪廓公差平行度定向公差 垂直度线对面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面对线 任意方向 面对面 线对线 线对面 面对线 面对面 点的同心度轴线的同轴度 线对线 线对面面对线 面对面给定平面 任意方向 一个方向线的位置度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任意方向 平面或中心平面的位置度复合位置度径向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斜向(给定角度的)圆跳动径向全跳动 端向全跳动3.2.1 平行度3.2.1.1 ○a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一个方向) 位 置 公 差( 图二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一)Ø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在垂直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b线对线平行度公差(相互垂直两个方向)( 图二十二)公差带是两对相互垂直的距离分别为t1和t2,且平行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2和0.1的在给定的互相垂直方向上,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c任意方向( 图二十四)在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直线(或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二十五)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注意:尺寸位置,平行度的标准是不同的.3.2.1.2 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图二十六)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七)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1.3 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图二十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二十九)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1.4 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图三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一)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注意:基准○A的标准及位置.3.2.2 垂直度3.2.2.1 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图三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与基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2.2 线对面垂直度公差.○a一个方向.( 图三十四)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五)Ød 的轴线必须在给定的投影方向上,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b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图三十六)公差带是分别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距离分别为t 1和t 2,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三十七)Ød轴线必须位于分别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距离分别为公差值0.1和0.2的互相垂直,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c任意方向( 图三十八)公差值前加注Ø,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图三十九)Ød 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注意:尺寸的位置及标准.3.2.2.3 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图四十)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四十一)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2.4 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图四十二)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四十三)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3 同轴度3.2.3.1 点的同心度公差( 图四十四)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Øt,且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的区域.( 图四十五)Ød的圆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2,且于基准圆心同心的圆内.3.2.3.2 轴线的同轴度公差( 图四十六)公差带是公差值Ø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基準軸線( 图四十七)Ø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且与基线同轴的圆柱面内.3.2.4 对称度( 图四十八)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或直线)之间区域.( 图四十九)图示ØD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且相对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B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2.5 圆跳动公差3.2.5.1 径向圆跳动.( 图五十)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在线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一)Ø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3.2.5.2 端面圆跳动公差( 图五十二)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三)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3.2.6 全跳动3.2.6.1 径向全跳动公差( 图五十四)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与基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五)Ød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计作平行于基准轴线方向的直线移动,在Ød整个表面上的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2.3.2.6.2 端面全跳动( 图五十六)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五十七)端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回转,同时,指示计作垂直于基准轴线方向的直线移动,此时,在整个端面上的跳动量不得大于0.05.4.形位公差的标注4.1 形位公差标注的原则4.1.1 对形位公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中按规定标注,下列情况时图样上可不标注形位公差.a. 由尺寸公差直接控制的项目,如公差值允许在尺寸公差值范围内时可不标注,例如圆度公差;b. 一般设备所能控制的形位误差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在图样上可不标注,由未注形位公差控制;c. 对于标准件,其形位公差已有相应标准时,只需注出相应的标准代号.4.1.2 图样中形位公差一般采用框格代号标准,在下列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的情况时,才允许在图样中用文字说明.a. 由于要求特殊,为现有形位公差所不能概括时;b. 采用框格代号确实复杂,还不如用文字说明时.c. 在用文字叙述的技术文件中,在说明形位公差的要求时,可采用文字说明,但要求内容完整,用词严谨.4.1.3 图样中给定的形位公差,仅表达对要素完工时的要求,应根据零件功能来确定.一般不限制工艺和检测方法.如需指定制造或检测方法,则应另加说明.4.2 基准符号的标注方法.4.2.1 基准符号由基准字母,圆圈,短粗线和联机组成.圆圈内填写大写拉丁字母,,为了避免误解,不得要用E,I,J,M,O,P,L,R,F.字母高度应与图样中字体相同.( 图五十八)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中的方向如何,圆圈内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4.2.2 基准部位必须画出基准符号,并在公差框格中注出基准字母,由两个或以上要素组成的基准体系,基准字母按公差框格不能直接与基准相连.( 图五十九)4.2.3 基准目标的指引线必要时允许曲折一次.( 图六十)4.3 被测要素的标准方法4.3.1 当被测要素为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共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图六十一)注:指引线的箭头不得与尺寸线对齐,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4.3.2 当被测要素为实际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在线,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图六十二)注:不可漏标圆点.4.3.3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一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注: a.当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迭时,可代替尺寸线的箭头;b.若中心要素尺寸线于图样中其它处出现过,则指示箭头可与该要素的空白尺寸线对齐.( 图六十三)c.指引线的箭头不能直接指向中心线;( 图六十四)d.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圆锥体的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e.如直径尺寸不能明显地区别是圆锥体与圆柱体时,则应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 图六十五)f.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标注,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角度尺寸线画出.( 图六十六)4.4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4.4.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或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 图六十七)( 图六十八)a. 对于轮廓要素,基准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b. 基准符号的短线不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4.4.2 基准符号可置于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参考在线.( 图六十九)注:不可漏标圆点.4.4.3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联机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 图七十一)注: 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重迭时,可代替尺寸线的箭头.b.基准符号不能直接标在中心线.4.4.4 由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在公差框格的第三格内填写与基准字母相同的两字母,字母之间用短横线隔开.( 图七十二)注: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一独立基准号,都称为公共基准,例如公共轴线,公共平面,公共对称平面等.4.4.5 当基准采用三基准体系中两个或三个基准平面时,应在公差框格中自第三格开始,按基准的优先序从左到右每格内顺序写相应的基准字母.( 图七十三)注: a.第一基准---最大或最主要的表面(定位时应有三点接触)b. 第二基准---次大或次要表面(定位时应有二点接触).4.4.6 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时,基准符号可标注在中心孔引出线的下方.( 图七十四)注:当中心孔用代号标注时,则基准符号与中心孔代号一起标注.当中心孔用局部放大图直接绘出时,则基准符号标注在角度尺寸在线.( 图七十五)4.4.7 当基准要素为圆锥体轴线时,基准符号的联机与圆锥体端(或小端)直径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六)注○1如直径尺寸不能明显地区别圆锥与圆柱体时,则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尺寸线,并将基准符号与该空白尺寸线对齐;( 图七十七)○2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标注,则基准符号应对着该角度尺寸线画出;( 图七十八)○3基准符号的联机必须与基准要素垂直.三.零件公差的设置.1.标准零件:弹簧,齿轮,轴承.螺丝等.2.胶件零件( 参考附页一TTA标准)3.橡胶零件( 参考附页二TTA标准)4.五金零件( 参考附页三TTA标准)四.尺寸链.1.尺寸链的基本术语○1尺寸链---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加工过程或装配过程最后自然形成的一环;○4组成环---在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a增环---在尺寸链的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而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b减环---在尺寸链的组成环中,由于该环的变动而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c补偿环---在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某一组成环,可以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要求,该组成环称为补偿环;○5传递系数---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传递系数值等于组成环在封闭环上引起的变动量对该组成环本身动量之比. 2.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2.1 尺寸,公差和计算参数.2.2 尺寸链的计算公式2.2.1 封闭环基本尺寸L0= Σεi L i( 下角标”o”表示封闭环;”i”表示组成环及其序号 ) 2.2.2 封闭环中间偏差.△0= Σεi (△i +e i )当ei=0时, △0= Σεi △Imi=1m i=1 Ti 2 m i=12.2.3 封闭环极限偏差ES o = △o + 1/2T oEI o= △o + 1/2T o2..2.4 封闭环极限尺寸L omax= L0 + ES0L omix= L0 + EI02.2.5 组成环极限偏差ES i= △I + 1/2T iEI i= △I + 1/2T i2.2.6 组成环极限尺寸L imax= L+ ES iL imin=L i + EIi2.2.7 封闭环公差2.2.7.1 极值公差在给定各组成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封闭环公差T oL,共公差值最大. 2.2.7.2 统计公差当K0=K i=1时,得平方公差.在给定各组成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封闭平方公差T OQ,其公差值最小, 使K0=1,K i=K时,得当量公差.它是统计公差T os的近似值T OC>T OS>T OQ2.2.8 组成环平均公差2.2.8.1 极值公差对于直线尺寸链|εi | =1,则在给定封闭环公差的情况下,按上计算的组成环平均公差T avL,其公差值最小.2.2.8.2 统计公差当K0=K1=1时,得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直线尺寸链|εi | =1,则在给定封闭环公差的情况下,按此计算的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T AVQ,其公差值最大. 使K0=1,K i=K时,得组成环平均当量公差.直线尺寸链|εi | =1则它是统计公差T avs的近似值T avc<T avs<T avQ2.3 尺寸举例(图 七 十 九 )2.3.1 基本尺寸计算L 0=L 3-(L 1+L 2+L 4+L 5)=43-(30+5+3+5)=02.3.2 公差计算(mm 单位)已知: 封闭环(L 0)极限偏差ES 0=0.35, EI 0 =0.10封闭环中间偏差 △0=1/2(0.35+0.10)=0.225封闭环公差 T 0 =0.35-0.10=0.25组成环尺寸L 1=30,L 2=5,L 4=3,L 5=5各组成环传递系数ε1=ε2=ε4=ε5=-1ε3=1( 直线环传递系数为 |±1| 增环+1,减环为-1 )组成环L 4是标准环L4=3 2.3.2.1 完全互换法1/. 各组成环平均极值公差为T avL =T 0/m=0.25/5=0.05注: |εi | =1,直线尺寸链.2/. 按平均公差及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等级.3/. 按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大小与零件工艺性好坏,以平均公差数值为基础,各组成环公差分别为T 1=T 3=0.06 T 2=T 5=0.044/. 求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将组成环L 3作为调整尺寸,其余组成环属于外尺寸时按h,内尺寸时按H,决定其极限偏差分别为L 1=305/. 各组成环相应中间偏差为△1=-0.03 △2=-0.02 △4=-0.025 △5=-0.020 -0.056/. 计算组成环L3的尺寸有中间偏差:组成环尺寸:L0=L3-(L1+L2+L4+L5)注:传递系数增环为+1,减环为-1=43-(30+5+3+5)=0组成环中间偏差△0=△3+(△1+△2+△4+△5)注:传递系数增环为+1,减环为-10.225=△3-(△1+△2+△4+△5)0.225=△3-(-0.03-0.02-0.025-0.02)△3=0.137/. 计算组成环L3的极限偏差ES3=△3+1/2T3=0.13+1/2×0.06=0.16EI3=△3-1/2T3=0.13-1/2×0.06=0.018/. L3组成环为432.4 尺寸链其它解析方法2.4.1 大数互换法,修配法及调整法2.4.2 按照完全互换法算得的结果,各组成环公差最小,但能保证产品100%合格. 按照大数互换法算得的结果,各组成环公差较大,能够保证99.73%的产品合格(统计学).修配法与调整法算得的结果,组成环公差最大,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

公差

公差

3、零线、公差带与公差带图 、零线、
(1)零线: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 )零线: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 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 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 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2)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 )尺寸公差带: 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制造达到的最小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允许制造达到的最小尺寸
EI 0.008
(如:Φ49.992) 如Φ
(4)尺寸偏差 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值; 尺寸偏差: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值 尺寸偏差 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 =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间隙与间隙配合 、 (1)间隙(X): 在轴与孔的配合中,孔的 )间隙( ): 在轴与孔的配合中, 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 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 (2)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 于零)的配合。 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
第一节 基本术语及定义
一、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 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 表示长度的数字 *2、基本尺寸:由设计者经过计算或按经
验确定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 验确定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
孔的基本尺寸标注用“ 孔的基本尺寸标注用“D”表示; 表示; 轴的基本尺寸标注用“ 轴的基本尺寸标注用“d”表示。 表示。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所以实际尺寸并非是尺 寸的真值。 寸的真值。

公差带图PPT课件

公差带图PPT课件
(2)根据极限尺寸的大小判定 当Dmin≥dmax时,为间隙配合;当Dmax≤dmin
时,为过盈配合;以上两条均不成立时,为过渡配合。 (3)根据公差带图判定 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间隙配合;
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过盈配合;当孔的公差带与 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为过渡配合。
2019/10/18
2019/10/18
9
例题:绘出孔 2500.021
和轴

250.020 0.033
的公差带图
孔公差带
+
ES
0
EI
-
es
ei
轴公差带
2019/10/18
10
练一练
1.绘出孔 5000.050 图。
和轴 500.040 0.020
的公差带
2.绘出孔 9000.035
和轴 900.110 0.090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公差带图:一般将尺寸公差与基本尺寸的关系, 按放大比例画出简图。
8
步例骤题
1.做零线:画一直线,标上“0”和“+”“-”号,做
25 绘单向出尺孔寸并标25注00.021
和轴。 250.020 0.033
的公差带图。
2.上下极限偏差线:首先根据偏差大小选定一个适当的
过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具有过盈
(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时孔公差带在轴公 差带之下。也有两个极限值(Ymax,Ymin )。
2019/10/18
es 轴
ei Ymax
ES 孔
EI
Ymin
21
过盈配合的不同情况
2019/10/18
22
过渡配合(transition fit):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 有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

2.1公差带图PPT

2.1公差带图PPT

公差带图2. 如何画?公差带图3.注意事项!how what1.问题的提出?(公差带图解决什么问题?)why公 称 尺 寸如何能在图上形象反映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和公差之间的关系呢?公差带图D m a xD m i nE SE IT hd m a xd m i ne se iT s比例不协调公差带图公差带图由零线和公差带两部分组成。

零线: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沿水平方向绘制。

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零线以上为正偏差,以下为负偏差。

公差带: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沿零线方向的长度可适当选取。

公差带在垂直零线方向的宽度代表公差值+ 0-Φ50零线T h+0.025 0Φ50孔-0.009-0.025轴 Φ50+0.025-0.009-0.025公差带图注意1:单位问题+ 0-50 m m零线T h+25-9-25T sT s+ 0-Φ50m m零线+25-9-25注意1:单位问题 注意2:比例问题+0.025 0Φ50孔-0.009-0.025轴 Φ50公差带图T h T sTh+ 0-Ts公称尺寸注意3:严格区分孔轴公差带孔零线轴6. 公差带图2.1.2 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节小结1.公差带图的意义2.公差带图的组成3.公差带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习题):已知D(d)=Φ45,D max=Φ45.025,D min=Φ25,d max=Φ44.991,d min=Φ44.975。

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和公差,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4062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笫4版习题与练习答案t

4062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笫4版习题与练习答案t

附录习题与练习答案第一章1-1 不经选择不需修配和调整可满足预定的使用1-3 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修配法要求1-2 R5( q5) =1.6调整法1-4 国家推荐性标准国家指导性标准1-5 完全互换: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装配前不经选择,装配时也不需修配和调整,装配后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如汽车、拖拉机厂大都采用完全互换法生产,不完全互换: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仅是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因此叫不完全互换。

当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的尺寸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

因此,可将其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以便加工,完工后再用量仪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组,如轴承工业常采用按组进行装配的办法,既能保证装配精度与使用要求,又可降低成本。

此外,不完全互换还适用于小批和单件生产,如矿山、冶金等重型机器行业常采用修配法或调整法生产。

1-6 优先数系是国际上统一的数值分级制度,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系,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优先数系由一些十进制的等比数列构成,其代号为Rr,如R5、RlO、R20、R40。

1-7加工误差:一批完工工件的尺寸误差是各不相同的,通常可以减小尺寸误差,但永远不可能消除尺寸误差(即为零值)。

加工误差是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刀具等)误差及其他因素(操作者技术水平、设备、环境条件等)的影响所致。

公差:允许的加工误差(零件尺寸、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误差的最大变动量),用于限制加工误差。

公差是由设计人员根据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给定的,反映了一批工件对制造精度的要求及经济性要求,并体现加工难易程度。

公差越小,加工越困难,生产成本就越高。

公差值不能为零。

总之应该做到:合理地选择公差,控制加工误差,正确地采用完全互换或不完全互换的产品生产方式。

第二章2-1 基本偏差不同基本偏差2-2 公差数值基本偏差2-3 精度极限尺寸2-4 基孔与基轴均可。

间隙2-5 –0.025mm - 0.05mm 49.95mm2-6 B2-7 C2-8 D2-9(1)φ28K7 ES = +0.006; EI=0.015(2) φ40M8 ES = +0.005; EI= -O.034(3) φ25Z6 ES = -0.084; EI= -O.097(4) φ30js6 es = +0.0065; ei= -0.0065(5) φ60J6 ES = +0.013; EI= -0.0062-10 附图1、附图22-11 过渡配合 附图3)EI=-10μm ;ei=-20μm ; T f =50μm ; δmax =-10μm2-12 通过类比法确定出配合种类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几何公差带介绍-精

几何公差带介绍-精

第二节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带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理想的几何线或面所限定的、由线性公差值表示其大小的区域。

它是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区域的。

几何公差带有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

(1)几何公差带形状(主要有9种,见下表)(2)几何公差带大小公差带的大小是用它的宽度或直径表示,由给定的公差值(t或Φt 和SΦt)决定。

(3) 几何公差带的方向(即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为被测要素的法向。

如另有说明时除外,如图所示。

对于圆度公差带的方向应垂直于公称轴线。

(4)几何公差带位置几何公差带位置有浮动和固定两种形式。

1. 直线度公差带(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标注含义:在任一平行于图示投影面的平面内,上平面的提取(实际)线应限定在距离等于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公差带定义:为在给定平面内和给定方向上,距离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公差带图标注示例图一、形状公差带(2)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标注含义:提取(实际)的棱边应限定在距离等于0.1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定义: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标注示例图公差带图(3)任意方向(Φ t 控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标注含义:外圆柱面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Φ0.08的圆柱面内。

公差带定义:由于公差值前加注了符号Φ,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公差带图标注示例图2. 平面度公差带标注含义: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距离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定义: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公差带图标注示例图3. 圆度公差带公差带定义:为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

标注含义:在圆柱面和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内,提取(实际)圆周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标注示例图公差带图标注1公差带标注24. 圆柱度公差带标注含义:提取(实际)圆柱面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公差

公差

课程回顾二 2.查表确定Ф50P7孔的极限偏差值。
思考题
1.试查表确定Ф50H7/f6 与Ф50F7/h6; Ф50H8/p8与Ф50P8/h8; Ф50H7/p6与 Ф50P7/h6各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说明表2-7中的 “△”的由来.
难点解析
表2-7中的“△”的由来
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的基本偏 差换算过来的,换算前提:
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不变,即:基孔 制的配合换为同名的基轴制的配合,其配 合性质不变。例如:
Φ50H7/f6
Φ50F7/h6
同级的孔比轴难加工 钻头
1.通用规则
A∽H: EI= -es K、M、N( IT9~ IT18): P ∽ ZC( IT8 ~ IT18): ES=-ei
课程回顾三
2.查表确定Ф50P7孔的极限偏差值。
解:根据Ф50IT7,查表2-4可得: IT7=0.025; 根据Ф50P7查表2-7可得: 其基本偏差为ES=-0.026+ △= -0.026 + 0.009= -0.017; 则EI= ES -IT7= -0.017- 0.025= - 0.042
二、一般、常用和优先使 用的孔、轴公差带
表2-10: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轴 的公差带 表2-11:一般、常用和优先使用的轴 的公差带
一般:119 常用:59 优先:13
一般:105 常用:44 优先:13
三、常用、优先使用的配合
表2-12: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表2-13: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2.特殊规则
K、M、N( IT01 ∽ IT8): P ∽ ZC( IT01 ∽ IT7): ES=-ei+ △
工艺等价性:
在公差等级较低(IT8-IT18)时,一般 采用孔、轴同级配合:如:H9/f9; 当公差等级较高(IT01-IT7)时,由于 孔比轴加工困难,考虑到工艺等价即(孔 和轴的加工难易程度应基本相同,故国标 推荐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如:H7/f6; H7/p6等.

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1. 5. 2 公差等级的选用就是确定尺寸的制造精度与加工的难易
程度。 加工的成本和工件的工作质量有关,所以在选择公 差等级时, 要正确处理使用要求、 加工工艺及生产成本之 间的关系。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尽 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的选用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类比法, 即参考从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汇编成资料, 进行比较选择。 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故: 孔公差带有 20×27+3=543种 轴公差带有 20×27+4=544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1-15 一般、常用、优先孔的公差带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1-16 一般、常用、优先轴的公差带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任意公差 带的顺序选用,特别是优先和常用公差带,它反映了长 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较丰富的使用经验, 应尽量选用。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3. 用类比法选择配合,要着重掌握各种配合的特征
和应用场合,尤其是对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常用与优先 配合的特点要熟悉。 表2-10所示为尺寸至500,基孔 制、基轴制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场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2-18 公差公差等带级与配与合 生产成本的关系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5) 在非基准制的混合配合中, 有的零件精度要
求不高, 可与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之差2~3 (6) 常用公差等级的应用如表2-9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内容】
1.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公差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是工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如图2-4所示。
――表示孔的公差;
――表示轴的公差;
例题,计算 孔的直径尺寸公差 。
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考虑,再提问回答。
解:根据公式得
Dmax=D+ES=50+0.048=50.048
5
讲授新课(或项目)
50
教法
讲授
学生实践与指导
20
小结与作业布置
5
复习
内容
复习尺寸的术语及定义、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授课内容与授课过程
学生活动内容
【复习】
1.讲评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共同问题。
2.提问:实际尺寸是不是真实值?
【导入】
以教材P7图2-2为例来引入新课,此图为公差与配合示意图,讲解尺寸公差,以P8图2-3为例来讲解公差带图的组成,画法。
(3)应注意基本尺寸的零件为基准线,零线上方的偏差为正;零线下方的偏差为负。上、下偏差之间的宽度为公差值,画图时注意上下比例,其长度大小可随意选取,上偏差中斜剖面线表示,下偏差用散点表示。
图中公差带与零线之间的位置取决于基本偏差的大小来决定。
(4)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位置。该公差带图主要突出公差带的位置及大小,而基本尺寸的零件只是一条参考线。
•公差带图
画公差带图时,先画出零线,然后根据上、下偏差的大小分别画出孔、轴的公差带。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
公差带包括公差带的大小和公差带位置两个部分。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基本偏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基本偏差是使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原则上与公差等级无关)
让学生计算这一题并请另一学生上讲台进行点评
小结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尺寸公差、公差带、零线的概念,对尺寸公差的计算进行了讲解以及配合相关术语及定义。
作业
课后复习与参考题36页2(1)
课后记
Dmin=D+EI=50+0.009=50.009
TD= Dmax--- Dmin=0.039
或TD=ES-EI=0.048-0.009=0.039
练习:有一轴的尺寸为 ,求轴的尺寸公差Td
解:dmax=d+es
dmin=d+ei
Td= dmax-dmin
或Td=es-ei
(2)尺寸公差带零件尺寸相对基本尺寸所允许的变动范围,称为公差带。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教案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序号:3
班级
周节次
日期
讲授
章节
(项目)
模块二尺寸公差
项目二公差及公差带图
知识及能力
目标
1.熟悉公差的定义;
2.掌握公差的计算方法;
3.能识读公差带图;
重点
பைடு நூலகம்难点
重点:公差计算,公差带图的识读
难点:公差带图的识读
教具
教授法
课型
新课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