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语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语

1/发1、途有饿殍而不知发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3、野芳发而幽香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5、舜发于畎亩之中6、窥父不在,窃发盆7、于败堵丛草中,探石发穴 8、怒发上冲冠9、无毫发爽 10、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1、而大声发于水上 12、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13、发其志士之悲哉 1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5、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16、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2/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系向牛头充炭直4、欲居之以为利,昂其直5、四体康且直6、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7、直上载公子上座 8、直好世俗之乐耳9、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10、直走咸阳11、身直为闺阁之臣(报任安书) 12、河水清且直猗13、可以乘虚直抵其城 14、是非曲直3/兵1、杀人者非我也,兵也2、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斩木皆兵,揭竿为旗6、弃甲曳兵而走4/胜1、驴不胜怒,蹄之2、谷不可胜食也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日出江花红胜火5、予观夫巴陵胜状6、卿当日胜贵7、知己知彼,一胜一负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9、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10、童子何知,躬逢盛笺11、沛公不胜杯勺 12、刑人如恐不胜13、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14、此时无声胜有声5/望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日夜望将军至3、登轼而望之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6、先达德隆望尊7、望之不似人君 8、吾令人望其气9、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者 10、都督阎公之雅望11、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报任安书)1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6/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宁许以负秦曲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5、决负约不偿城6、誓天不相负7、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8、肉袒负荆9、且负下未易居(报任安书)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1、秦贪,负其强 1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3、久负盛名7/绝1、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以为妙绝4、佛印绝类弥勒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抢呼欲绝(促织)7、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8、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9、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0、而绝秦赵之欢1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2、长命无绝衰8/假1、善假于物也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乃悟前狼假寐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5、十旬休假,胜友如云6、狐假虎威9/已1、学不可以已2、言已大笑,先生亦笑3、可以已大风4、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5、悟已往之不谏6、死者长亦矣7、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8、庭中始为篱,已为墙10/中1、木直中绳2、担中肉尽,直有剩骨3、晋太元中4、然睹促织,隐中胸怀5、见其发矢十中八九6、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7、中绘殿阁,类兰若 8、又劣弱不中于款9、有大石当中流 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1/受1、故木受绳则直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项王则受璧4、恐前后受其敌5、徒属皆曰:“敬受命”6、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2/就1、故金就砺则利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3、持就火炀之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就命5、瞬息可就6、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7、斯须就毙 8、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9、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10、草创未就(报任安书)1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12、臣请就汤镬13、乃谢客就车 14、然赢欲就公子之名15、轲自知事不就 16、一蹴而就13/省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画图省识春风面3、及长,不省所怙4、汝来省吾,止一岁5、不省人事14/行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3、余嘉其能行古道4、为君翻作《琵琶行》5、女行无偏邪6、将军向宠,性行淑均7、出身于行伍之间 8、大行不顾细谨9、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10、感吾生之行休11、李白乘舟将欲行 1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1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1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5、性行暴如雷 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15/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夙兴夜寐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政通人和,百废待兴5、大楚兴,陈胜王6、望洋兴叹7、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8、忧劳可以兴国9、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10、恐进之亦兴阑矣11、大兴师伐秦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6/备1、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众妙皆备3、备极护爱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犹得备晨炊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7、郑有备矣,不可冀也17/志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齐谐者,志怪者也3、博闻强志4、此其志不在小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寻向所志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8、其志洁,其行廉9、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10、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8/名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不能名其一处也4、而此独以钟名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6、卷卷有爷名7、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8、出师一表真名世9、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0、呼中丞之名而詈之11、赢得生前身后名 12、不名一文19/置1、断头置城上2、郑人有且置履者3、沛公则置车骑4、今以钟磬置水中5、内外多置小门6、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7、顾视无可置者8、母置之,吾计已决矣20/穷1、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3、复前行,欲穷其林4、宜将剩勇追穷寇5、而心目耳力俱穷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9、岂效穷途之哭 10、谗人间之,可谓穷矣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穷则独善其身21/大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2、亦以明死生之大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4、大风起兮云飞扬5、夜郎自大6、敌出不意,大惊扰7、又一大儿醒 8、仰观宇宙之大9、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10、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1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22/垂1、其翼若垂天之云2、密室垂帘3、日垂西山4、永垂不朽5、垂死挣扎6、黄发垂髫23/极1、其远而无所至其极也?2、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4、初极狭,才通人5、北通巫峡,南极潇湘6、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7、足以极视听之娱8、极娱游于暇日9、地势极而南溟深 10、极天云一线异色11、士也无极,二三其德 12、彼苍者天,何其有极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4/适1、适莽苍者,三餐而返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适得府君书4、始适还家门5、处分适兄意6、逝将去汝,适彼乐土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少无适俗韵9、无以利世,而适类余 10、削足适履25/效1、故夫知效一官2、斯用兵之效也3、不效则治臣之罪4、信者效其忠5、岂效穷途之哭6、吾家读书久不效7、以儆效尤 8、东施效颦26/分1、定乎内外之分2、今天下三分3、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5、自分已死久矣6、亦颇识去就之分矣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8、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9、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11、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2、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1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7/御1、列子御风而行2、而御六气之辩3、振长策而御宇内4、将能而君不御者胜5、沛然谁能御之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7、舅姑爱其子,不能御8、以啮人,无御之者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28/乘1、若夫乘天地之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4、约车骑百余乘5、乘彼诡垣,以望复关6、乘鄂渚以反顾兮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8、聊乘化以归尽9、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0、自京师乘风雪11、以乘韦先29/度1、内立法度,务耕织2、吾忘持度3、春风不度玉门关4、物换星移几度秋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6、度我至军中7、关山度若飞 8、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9、竟周容以为度 10、越陌度阡,枉用相存11、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12、相如度秦王虽斋13、度道里及会遇之礼毕 14、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15、度足而居,量腹而食 16、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30/具1、修守战之具2、正通人和,百废具兴3、成妻具资诣问4、故人具鸡黍5、臣具以表闻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7、具以沛公演报项王8、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9、四美具,二难并 1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31/斗1、外连横而斗诸侯2、斗折蛇行3、仅凿斗大一池4、玉斗一双,欲与亚父5、徘徊于牛斗之间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7、试使斗而才 8、各报地势,钩心斗角9、漫天星斗 10、龙光射牛斗之虚32/故1、蒙故业,因遗策2、君安与项伯有故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既克,公问其故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广故数言欲亡7、此物故非西产 8、彼竭我盈,故克之9、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1、桓侯故使人问之 12、轩东故尝为厨13、大人故嫌迟 14、故作不良计15、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16、今公子故过之17、特示故人意耳 18、故久立与其客语33/业1、蒙故业,因遗策2、武陵人捕鱼为业3、吾业是有年矣4、先帝创业未半5、以夭梅病梅为业6、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7、向吾不为斯业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业根,死期至矣 10、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1、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12、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1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蒙故业,因遗策2、执策而临之曰3、振长策而御宇内4、策之不以其道5、归而求救国之策6、策扶老以流憩7、策勋十二转 8、退而论书册(报任安书)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夸父弃其策,化为邓林35/举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2、杀人如不能举3、不胜枚举4、举所佩玉诀以示之者三5、举世闻名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7、众议举宠为督 8、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9、举身赴清池 10、孙叔敖举于海11、莫令事不举 12、应举下第(柳毅传)13、举贤以自佐 14、举类迩而见义远1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6、举乡试 17、戍卒叫,函谷举36/弱1、会盟而谋弱秦2、秦强而赵弱3、曾不若孀妻弱子4、等终军之弱冠5、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7/属1、有良田美竹桑林之属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若属皆且为所虏4、名属教坊第一部5、在骨髓,司命之所属6、属予作文以记之7、(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8、屈平属草稿未定9、举酒属客(赤壁赋) 10、属而和者,才三四辈11、而亡国破家相随属 12、平原君冠盖相属于魏38/徒1、有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2、而迁徙之徒也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4、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5、徒以吾两人在也6、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7、徒以口舌为劳 8、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1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11、徒见欺 12、臣之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9/制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2、故明君制民之产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4、夫羊,一童子可制之5、履至尊而制六合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7、其制稍异于前 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9、其(地动仪)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40/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亡去不义,不可不语4、燕虽小国而后亡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6、河曲智叟无以应7、追亡逐北 8、吞二周而亡诸侯1、奋六世之余烈2、奋臂出袖(口技)3、拔刀奋起,率众袭之4、婉贞挥刀奋斫5、遂相腾击,振奋作声6、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42/委1、俯首系颈,委命下吏2、曷不委心任去留3、委身为贾人妇4、砉然已解,如土委地5、厚币委质事楚6、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43/却1、却匈奴七百余里2、却坐促弦弦转急3、却与小姑别4、却看妻子愁何在5、却话巴山夜雨时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7、相如因持璧却立 8、却之不恭 9、却病延年44/道1、于是废先王之道2、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3、何可胜道也哉4、彼与彼年相似也,道相近也5、伐无道,诛暴秦6、会天大雨,道不通7、道芷阳间行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闻道有先后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1、余嘉其能行古道 1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3、策之不以其道 14、道不同,不相为谋45/言1、焚百家之言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4、凡六百一十六言5、言既遂矣,至于暴矣6、静言思之,躬自悼矣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而无一言半辞送我9、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46/卒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3、率疲敝之卒4、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5、供养卒大恩6、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7、可以卒千年8、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9、卒庭见相如 10、全卒为上,破卒次之47/绳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3、木直中绳4、引绳而束缚之5、绳之以法48/应1、天下云集响应2、六合正相应3、与向之噌红者相应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5、河曲智叟亡以应6、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7、急应河阳役 8、凡所应有,无所不有9、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10、项王默然不应1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12、内无应门五尺之童13、应举下第(柳毅传) 14、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5、吾从板外,相为应答49/景1、赢粮而景从2、至若春和景明3、景翳翳以将入4、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相似5、以欹为美,正则无景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50/量1、比权量力2、作计何不量3、愿将军量力而处之4、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5、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6、量体裁衣51/作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遂相腾击,振奋作声3、时浓雾半作半止4、作《师说》以贻之5、昼夜勤作息6、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7、齐彭殇为妄作 8、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9、一鼓作气 10、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11、如乐作焉 12、作浑天仪 13、而病寻作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6、老大嫁作商人妇 17、其中往来耕作,悉如外人52/施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施从良人之所之3、施施然从外来4、留待作遗施5、靡计不施,迄无济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8、徒留无所施9、未报秦施而伐其师53/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3、蒙故业,因遗策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5、留待作遗施6、小学而大遗7、深追先帝遗诏 8、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9、使人遗赵王书 10、得遗金一饼1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54/如1、万事如意2、杀人如不能举3、沛公曰:固不如也4、沛公起如厕5、其如土石何6、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7、劳苦功高如此 8、问渠那得清如许9、迷不知吾所如 10、纵一苇之所如55/意1、其意常在沛公也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3、目似瞑,意暇甚4、即道人意中事5、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6、臣观大王无意偿赵城7、醉翁之意不在酒 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56/居1、沛公居山东时2、欲居之以为利,昂其值3、愚公面山而居4、居十日,扁鹊复见5、洁其居,美其服6、而半山居雾若带然7、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8、塑入居元济外宅9、而位居我上57/幸1、妇女无所幸2、故幸来告良3、则吾斯役之不幸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5、幸可广问讯6、幸复得此妇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8、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9、而君幸于赵王 10、大王亦型赦臣11、则幸得脱矣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58/素1、素善留侯张良2、十三能织素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4、有奇字素无备者5、吴广素爱人6、素不闻诗书之训7、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59/长1、孰与君少长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北市买长鞭5、天长地久有时尽6、秋水共长天一色7、死者长已矣 8、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9、府吏长跪告 10、长吾女与汝女1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2、余与长子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0/顾1、大行不顾细谨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顾野有麦场4、成顾蟋蟀笼虚5、三岁贯汝,莫我肯顾6、五人蹈死不顾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顾吾念之9、相如顾召赵御史 10、使于齐,顾返,谏怀王11、顾未有路耳 12、顾念蓄劣物无所用61/会1、会其怒,不敢献2、会天大雨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4、会不相从许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6、渠会永无缘7、乃中经首之会62/次1、列坐其次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余船以次俱进5、引次江北6、全国为上,破国次之63/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5、执策而临之6、郦元以为下临深潭7、临视,则虫积冠上 8、临清流而赋诗9、启戟遥临 10、酾酒临江,横槊赋诗64/怀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逆以煎我怀3、去国怀乡4、怀其璧,从径道亡5、感君区区怀6、怀良臣以孤往7、终苟免而不怀仁 8、怀帝阍而不见9、于是怀石,投汨罗而死 10、何故怀瑾握瑜11、唐雎怀怒未发 12、性命安可怀13、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14、尚怀狐疑65/一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六王毕,四海一3、一为之甚,岂可再乎4、一鼓作气5、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7、用心一也 8、初一交战,操军不利9、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0、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1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66/引1、将军夜引弓2、引壶觞以自酌3、引以为流觞曲水4、妄自菲薄,引喻失义5、秦王大惊,自引而起6、相如引车避匿7、引赵使者蔺相如 8、李凭箜篌引9、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10、狼奄至,引首顾11、妻乃引刀趁机而言曰 12、控蛮荆而引瓯越1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14、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也15、平原君负阑矢为公子先引 16、公子引车入市67/役1、既自以心为形役2、急应河阳役3、役夫敢伸恨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5、然是役也6、宰悦,免成役7、代百司之职役哉68/实1、实迷途其未远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3、用实者成实时采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5、诸越则桃李冬实6、无苗时采,则实而沉7、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 8、吾亦望其言是实9、自以为得其实 10、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11、实持两端以观望 12、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1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乃复蒂下生蓬,蓬下结实69/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4、曾不若孀妻弱子5、彼与彼年相若也6、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望洋向若而叹9、更若役,复若赋 10、若属皆且为所虏11、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70/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秦伯说,与郑人盟4、说尽心中无限事5、是说也,人常疑之6、范增说项羽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士之耽也,犹可说也9、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10、作《师说》以贻之71/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讲解高考文言文段的例拥有相当的定性。

内容史散文。

些史散文多半出自“二十四史”。

年来文体例行研究,有助于我找出其中的律以指我的复。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 定” “正史”的从《史》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官到某地任,做一些相关的政事,行必然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相同的褒。

于是官与百姓、官与官、官与国君(帝王)之就会有多“ 作” 生。

1.:到,去。

2.:①激励,励;②碰到激励、励。

3.:核查、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人教化。

5.按、案:巡,巡行;察看,核,明。

6.游:①游玩,游;②旅行,出门修业或求官;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督促。

8.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害:忌妒。

12.:①听,听;②使知道,告⋯⋯知道。

于②要特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经常是最高治者——国君,化了一点,就不至于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生的事件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来了呢?其就是“ ”字在起作用。

如“ 桓晋文之事可得乎” 。

13.折:指斥,指,斥。

14.:① ,怪;② ,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假托,假。

17.:作人;抵押。

18.次:① 扎(用于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品或税)——由“ 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冲犯;② ,定罪。

因。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是一些常的音。

我基本能够依照官行、他官(官)反、社会价三个面来掌握。

二、得重的特别音1.:案件,案情。

:管案件。

2.脱:①副,表推,也、或;“事既未然,脱可免” 。

② ,表假,若是、若是。

3.第:①只,可是,只要;②科考或官核查的等,如“高第”就是高的等。

(独的“最”也可表示等)4.独:若在疑句中,表反,道、怎么。

“相如,独畏廉将哉”(《廉相如列》)。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doc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doc

1.:到,去。

2.:①鼓励,励;②受到鼓励、励。

3.:考核、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巡行;考察,核,明。

6.游:①游玩,游;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害:嫉妒。

12.:①听,听;②使知道,告⋯⋯知道。

14.:① ,怪;② ,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假托,假。

17.:作人;抵押。

18.次:① 扎 (用于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品或税)——由“ 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触犯;② ,定罪。

因。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1.:案件,案情。

:管案件。

2.脱:①副,表推,也、或;“事既未然,脱可免”。

② ,表假,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考或官考核的等4.独:若在疑句中,表反,道、怎么。

5.他:的,其他的,另外的。

三、得了解的相关复音1.下:上任、到任。

有成“下伊始”。

2.乞骸骨、辞、告老、、乞:辞官。

3.用事:掌,主管。

4.事:在任,在;公。

5.听事:公的地方。

6.逆旅:旅。

7.部曲:私家。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2023届高考高频文言字词清单-无水印

2023届高考高频文言字词清单-无水印
吏;4.连接,如冠盖相属;5.写作,如属文;6.之类。​
让:1.责备;2.谦让。​
刺:指责,如面刺寡人之过者。
讽、规: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译为劝诫,如讽齐王纳谏。。
喻:1.告诉,如故作书以喻意;2.明白,如家喻户晓。​
折:1.驳斥,使对方屈服,如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2.指责,如季布面折其短。​
慎:1.表告诫,相当于“千万”,用于否定;2.谨慎,慎重。​
绌通黜:屈平既绌。《屈原列传》
离通罹: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畔通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要通邀: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乡通向: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竟日:整天。
表过去 :曩、尝、昔、向。
表一段时间 :比、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
何,居三月”)
其它词汇​
第:1.只是;2.考中;3.住宅,如“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蹙:1.紧迫;2.缩小。​
春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龄。
汩没:埋没。
作色:发怒。
牴牾:抵触。
逡巡:犹豫不决。
好货。4.担忧。​
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望:1.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2.农历每月十五。​
幸、冀:希望,如冀复得兔。
多: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少:1.轻视,看不起;2.稍微。​
易:1.轻视;2.交换;3.改变。​
鄙:1.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2.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3.边疆,边远的地方;4.谦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推荐文档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一、法律类1.古代刑法: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劓:割鼻子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膑:挖膝盖骨2.法律名称: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

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

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6、法律方面的词语:拘:捉拿;购:悬赏捉拿。

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

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7.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高中语文288个高考文言文超重点实词

高中语文288个高考文言文超重点实词

3.素:⼀向,平素。

“吴⼴素爱⼈”4.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5.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岁:年。

《捕蛇者说》:“盖⼀岁之犯死者⼆焉。

”7.期年:满⼀年。

《邹忌讽⻬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可进者。

”8.积年:好⼏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9.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焉。

”10.向:先前。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11.久之:很久。

《狼》:“久之,⽬似瞑,意暇甚。

”12.良久:很久。

《琵琶⾏》:“感我此⾔良久⽴。

”13.异⽇:将来。

《⻩⽣借书说》:“⽇姑俟异⽇观云尔。

”14.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15.旦⽇:第⼆天。

《陈涉世家》:“旦⽇,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16.⽇:⼀天天。

《捕蛇者说》:“⽽乡邻之⽣⽇蹙。

”17.翼⽈:明天。

《促织》:“翼⽇进宰.宰⻅其⼩,怒呵成。

”18.翌⽇:次⽇。

《(指南录)后序》:“翌⽇,以资政殿学⼠⾏。

”19.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河边。

”20.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林中。

”21.亭午:正午。

《古⻛》:“⼤⻋扬⻜尘,亭午暗阡陌。

”22.宵:晚上。

《⾬霖铃》:“今宵酒醒何处?”23.暝:天⿊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忽已暝。

”24.即⽇:当天。

《鸿⻔宴》:“即⽇因留沛公与饮。

”25.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26.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且狼藉。

”27.⽆何:没有多久。

《促织》:“⽆何,宰以卓异闻。

” ’28.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岁。

”29.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思矣。

”30.素:⼀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素爱⼈。

“31.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2.既望:阴历⼗六。

《观潮》:“⾃既望以⾄⼗⼋⽇为最盛。

”33.适:刚才。

《孔雀东南⻜》:“适得府君书。

高考重点文言词汇总资料

高考重点文言词汇总资料
按治
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字词
例句
解释

太后知帝不善,弗见,案责王所为。
傲睨
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时刘昌言拔自下位,参掌机务。

右丞命进兵,拔其城,夺其战舰七。

臣谓宜罢诸陵日祭,如礼便。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破之。
罢征
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

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凭几听之不少辍。
字词
例句
解释

辞远乐近,非人臣义。
辞诀
几卿不忍辞诀,遂投赴江流。
辞宗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
此…也
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

母亡,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

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
次第
衍为治谨密,使民得次第输官。

恻然
民苦,为之恻然,亟白部使者罢之。

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察纳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

彼经年抱疾,但见吾面,差足慰心。

翃觉之,阴乱漏刻,以差其期。
差次
凉土既平,诏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
字词
例句
解释

患既未瘥,眠也不安。

契丹使谍者来觇,或请捕杀之。
谗邪
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
禅代
高帝方图禅代,以胐有重名,深所钦属。

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
不臣
李锜不臣有萌,若益以盐铁之饶,是趣其反也。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共350个)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共350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词1【亟】早,急忙,赶快。

2【骚然】引起骚动。

3【诘】责问。

4【堕】坠,掉。

5【法】效法。

6【其……乎】可能会……吗?7【坟典】古代典籍。

8【乡曲】乡里人。

9【变节】改变志节。

10【折节】屈服,投降。

11【狱掾】狱曹的属吏。

12【辄】于是就;常常。

13【居无何】不久。

14【摄】暂代。

15【权】代理。

16【矫】假称;抬头。

17【致】表达;使……来到;获得。

18【庶几】希望;差不多。

19【谩】随意。

20【逮】等到。

(及,洎,比)21【踉蹡】走路不稳,跌撞。

22【部曲】军队。

23【斥候】侦察兵。

24【次】驻扎。

25【奚】为何,怎么,哪里。

26【不侔】不相等。

27【间】选拔。

28【二心】背叛之心。

29【如……何】怎么办。

30【从容】不慌不忙。

31【顾】回头;只是。

32【去】离开;距离。

33【殊】很;不同。

34【期】约定。

(刻期)35【有顷】一会儿。

36【平明】五更(3-5)【鸡鸣】四更(1-3)【夜半】三更(23-1)37【寻】不久。

38【起复】官员父母丧,守制尚未期满而应召任职;革职后重新被起用。

39【陵易】欺凌。

15【衣冠】礼服;士大夫;文明;汉。

16【切谏】恳切直言劝谏。

17【尔曹】你们。

18【翼日】第二天。

(翌日)19【具】详细;准备。

20【间】间或,闲时。

21【臧否】优劣。

不臧:不好,不当。

22【恶】怎么。

23【既而】不久。

24微】如果没有。

25【分番】轮流值班。

26【雅】一向。

27【闵】怜悯。

28【内兄】妻子的哥哥。

29【厥后】那后来。

30【敕】下令。

31【宣导】向……传达。

32【入寇】侵犯。

33【备位】兼词,在……位置上。

34【牧】掌管;长官。

60【庶】或许;希望;差不多。

61【坐】受牵连治罪。

62【既而】不久,接着。

63【同僚】同事。

64【知人】识人之才。

65【口伐】声讨。

66【自恃】仰仗。

67【款】诚心诚意的。

超然客公众号68【纾】解决。

纾困,纾难。

69【夷】平定。

60【稽颡】屈膝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极度虔诚。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一、内容提要本篇文档旨在总结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本文主要涵盖了高中阶段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并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了分类归纳。

二、重点字词归纳1. 常见实词(1)兵:武器;士兵;战争。

(2)走:逃跑;逃离;逃离人或事。

(3)故:事故;缘故;老朋友。

(4)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于何处;他。

(5)谢:道歉;告知;感谢。

(6)亡:丢失;逃走;无。

(7)固:本来;固然;坚固。

(8)以:因为;用;认为。

(9)之: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气助词。

(10)为:被;替;做。

2. 常见虚词(1)以:和,跟;由于;以致于。

(2)其:他的;其中的;多么。

(3)于:在……里面;从……来;对……来说。

(4)而:并且;但是;而且。

(5)为:是;是……的原因;表示被动。

3. 特殊实词(1)则:就;那么;如果。

(2)乃:竟然;是。

(3)所:……的地方。

(4)夫:那。

4. 特殊虚词(1)也:用于陈述或疑问句,表判断或肯定回答。

(2)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感叹。

(3)其:表示选择或推测,相当于“或者……或者……”。

(4)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三、文体分类归纳1. 记叙类文章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多,如“兵”、“走”、“故”、“焉”、“谢”、“亡”、“固”等,需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比喻句等。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围郑”一句,“围”为使动用法,“郑”为代词,“晋侯、秦伯”为并列关系,“退”为动词作名词。

此外,还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议论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少,但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如“以”、“之”、“于”、“所”、“且”等。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论证方法和逻辑表达方式,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等。

高考重点文言字词

高考重点文言字词

1.贩卖:买进后卖出,“贩”有买的意思2.庶出:非正妻所生的孩子3.贾:做生意4.事:侍奉5.承:通“乘”,趁机6.间(xian):空闲7.托:寄托,依靠8.昧死:冒死9.绐:哄骗,欺骗10.曹:辈,相当于“们”11.推伏:推崇敬佩12.具僚:官员13.租调:赋税14.解褐:担任15.自用:自作主张16.转馈:转运军粮17.起:重新起用18.旧秩:原来的官职19.遏:敌人20.先是:先(于)是,在这之前21.按劾:审查弹劾22.豫:通“预”,预先23.风宪:○1风纪法度○2泛指监察法纪部门○3御史24.遇:对待25.寤:通“悟”,理解,明白26.解:卸任27.比:近来28.非其人:不称职29.典:掌管,主持30.旷:荒废31.渥:多,浓,厚(引申解释为优厚)32.属籍:宗室的祖籍33.瘗(yi):埋葬34.赍:○1怀抱着,带着○2把东西送给别人35.天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壕沟36.督:○1察看,监管○2责罚37.属:适逢,恰逢38.嗣:继承39.轻俊:指文章轻巧,飘逸40.殆:大概41.值:适逢42.寝:○1搁置○2停止43.入等:合格44.坐:因...而犯罪45.雅:向来,素来46.柬:挑选47.儤:古代官吏值班的人48.渠:他49.构:诬陷50.传:驿站所备的车(乘传)51.致:表达,献出(致位)(不过致仕意为辞官)52.部曲:○1私人军队○2泛指军队53.骤:突然54.觇(chan):看,偷偷地察看55.亡虑:大约,大概56.发明:阐述明白57.锐欲:急切想要58.遮击:截击59.第:只不过60.渝:违背61.颇:很,甚62.竦:○1提起脚跟站着○2通“悚”,恐惧○3通“怂”,劝戒63.蠲:除去,免去64.逋:○1若“逋+时间”→拖延○2若“逋+税收”→减免○3本义:逃跑,逃亡65.阖:全66.病:疲惫的(病民)67.以降:以来68.恺悌:和乐平易69.危:严肃70.中官:宦官71.移檄:发送公文;檄:○1战书○2公文72.赀:钱73.讽:暗示74.红夷:外国侵略者75.劝课:鼓励,提倡76.鉴:镜子,照镜子,明白的77.良牧:称职的地方官吏78.倍道:兼程79.侧席:急切80.副:符合81.抑:或者,还是82.鉏:铲除83.遵陆:顺着陆地84.欹:靠着85.便宜:○1有利的,有好处的(一般指对国家有利的)○2灵活处理事务86.省闼:宫中87.国:封地88.国朝:本朝89.居...丧:处于...丧期90.款:诚恳91.从容:○1私下、随意○2充足○3休息92.迁:调任(若没有明显的升迁还是贬谪的意味,翻译成调任)93.栉:梳子94.惟命是从:只听从你的命令95.侧目:愤恨96.甫冠:刚二十岁97.录:审讯98.鞫:审讯99.授首:○1投降○2被杀100.诇(xiong):侦查,探听101.树垒:建立营垒102.既罢:关闭以后103.克:能够104.赐环:召回被放逐的臣子105.讽:暗示106.稽:核查107.征:索取钱财108.上佐:优秀的助手109.前世:前代110.衄:○1鼻子出血○2失败111.脱:假如112.既陈:摆好阵势之后113.的:靶子,目标114.取盈而归:满载而归115.弭:消除116.乖:违背,不顺117.从:听任118.听:听任119.暗室:没有人的地方120.还到:回来报道121.逡巡:徘徊122.墟里:乡里123.让:○1责备○2谦让。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共214个)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共214个)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6.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满足)之有?12.既东封.(把…当作疆界)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希望)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17.秦将王翦破.赵。

(攻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进攻)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近)20.微.(如果不是)太子言,臣愿得谒.(拜见)之。

21.秦王购.(悬赏)之金千斤,邑.(土地)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走投无路)来归丹。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希望)足下更虑.(改变)之。

24.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25.吾每念.(想起),常痛恨于骨髓,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耳!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好好的)见臣。

27.然则..(然而这样)将军之仇报,而燕见.(被)陵.(欺凌)之耻除矣。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逆)视。

29.此臣日夜切齿拊.(捶)心也。

30.请.(请允许我)辞.(辞别)决矣!31.于是荆轲遂就.(驾)车而去。

32.终已不顾.(回头)。

33.厚遗.(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4.不敢兴兵以拒.(抵抗)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并列)诸侯之列,给贡职如.(像)郡县。

35.燕王拜送于庭,使.(派遣)使.(使者)以闻。

高考文言文常用字词总结(多年积累 绝对实用)

高考文言文常用字词总结(多年积累 绝对实用)

高考文言文常用字词总结(多年积累绝对实用)1、人物形象——正面操:有节操节:有节操礼:待人有礼仁:仁厚矜:庄重、骄傲卓荦luo: 突出明显(荦荦大端)公: 公正雅操:高尚的操守孤介:耿直方正不随流俗不欺:诚实笃:踏实淡泊:不慕名利严:不放松认真严大国之威(尊重)耿:耿直耿介:正直不流俗周密:周到细致骨鲠:刚直忠谠:忠诚正直匡:纠正帮助(匡扶正义)匡主济时:辅国救世匡弼:辅佐砥砺:磨炼峭直刻深:严峻刚直酷烈苛刻器局:气度器量:才能气度树义:阐发义理清显:清高显要正色:神情严肃岸谷:胸有城府2、人物形象——负面矫尾厉角: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毛挚搏击:严酷凶悍也写作“鹰击毛挚”猛戾:凶暴乖张猛急:暴躁猛暴:凶残暴戾蒙昧:愚昧不通事理严苛:严厉苛刻暴戾:性情粗暴乖张佞:奸邪谄媚诡:欺诈奸滑(诡谲难明)谲:欺诈玩弄手段阿谀:奉承谄:卑微奉承横:蛮横愤恚:愤怒怨恨诞倨:放诞倨傲颛蒙:愚昧无知颛民:善良的百姓颛权:独揽大权欺绐:欺骗(绐:同“诒”欺骗)龌龊循默:拘于小节,循规蹈矩诒①dai 传给赠给②yi欺诈3、人际交往从弟:堂弟多:赞美(同义词有归、赞、与、称、誉、许、叹)劝:鼓励(劝学)奖励少:鄙视轻视私:偏爱逆:迎接忤逆面向(逆旅逆风)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推梨让枣)短:进谗言说坏话俾:使而听细说:说坏话嫉:嫉恨痛恨恨:遗憾鄙:轻视边境易:轻视有功者害.之嫉恨无赖.依恃害:嫉妒附:依附(趋炎附势)佯(阳):假装中:诬陷(同义:谮诬陷中伤)厌:满足法:效法伐:功业夸耀党:偏袒伙同包庇(党同伐异)自矜.功伐..(夸耀功劳功绩)密:暗中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惜怜悯)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一般后面带的宾语为豪右、豪门、贵戚、右族、贵族)表嫉恨的有:恶、厌、憎、恨、贬、衔、怨、患、诅衔:藏在心里特别怀恨适:女子出嫁刚才诣:到、去(同义:往、过、拜、访、造、如、之、至、期)登峰造极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常见)③交际交往知:管理典:管理(典狱司)董:监督(董事长)构:陷害怵(惮):害怕延:延请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径:直接谢:道歉劝诫课:督促征收(课税)学习(日课赋夜课书)事:从事詈:责骂宥:宽恕饶恕贷:推卸(责无旁贷)宽恕(严惩不贷)鞠:审讯馈:赠送(同义有遗)德:感激常写作“得”(所识穷乏...)向:向来偏袒(老乡向老乡)将近接近阴:私下[同义词“私”“间”(数请间言事)] 罹:遭受(离骚)造:到达霁:雨雪后转晴消散停止把:抓着端着缘:沿着因为不豫:不舒服身有疾病(同义“微恙”)伺:守候侦查照料俟:等待矍然:大惊讫:完毕(同义:毕成就卒)綽:抓取省1.明白懂得反省2探望。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最全总结!共24大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最全总结!共24大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最全总结!共24大类)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俸:俸禄,薪俸。

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

(罢:通“疲”,疲劳。

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衰”或“亡”相反。

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本:根本。

基:根基。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鄙:见识短浅。

)4.豪:收天下之豪杰。

卓越的人,豪杰。

所居郡,必夷其豪。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耿(介)、厚、(仁)矜、悫、刚、毅、恺、悌、鲠切、木讷、奸、佞、诈、谄、谲1.鲠:直爽,正直。

骨鲠:正直,刚强。

如《后汉书·任隗传》:鲠言直议,无所回隐。

(回隐:回避,隐藏。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 8. 芝坐(因……获罪)爽下狱,当(判处)死,而口不讼直(申辩是非曲直),志不苟
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不久)起为并州刺史
9.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薨:君主,诸侯,高级嫔妃或者高级妃嫔所生的皇子公主
• 践阼:皇帝登基塞
望:怨恨
如(泰然自若)也。 • 5.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 6.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更加)甚(厉害,严重)。仲淹请遗使循(巡行)
行,未报 回复 • 7.乃请间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悲伤的样子),乃命仲淹安抚江、淮,
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 • 8.条上救敞十事 分条上奏 • 9.日无虑(大约,大概)数万人 • 10.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饿死的人 • 11.为术甚备:方法,措施
• 3.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入朝觐见皇帝
• 4.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正直的言论
• 5.诸葛诞以(因为)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作为先驱)
• 6.帝以芝清忠履正(清正忠诚),素(一向,向来)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 7.芝以年及悬车(借指七十岁,辞官),告老逊位 让位,退位
• 5.自武帝末,用法(苛刻)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执政)
• 当事:执政
• 6.吏出,不敢舍(住宿)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 (刚好)适见之,霸与语
• 7.以刑罚痛绳群下(绳正部郡,绳之以法)
• 8.前后八年,郡中愈治 (太平)
• 9.畔:叛,背叛
• 蠲贷:免除租税 岁满:任职期满 引兵:率领
• 6.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有的)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逐渐)削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

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

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

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表示授予、提升: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

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①贬:降职。

②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迁东郡太守。

(《汉书·王尊传》)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③调:调动官职。

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④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⑤补:补充空缺官职。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⑥改:改任官职。

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⑦出:京官外调。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4.表示兼职:①兼:兼任。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③判:高位兼低职。

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④署:代理官职。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后汉书·范雎传》)⑤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

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

(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摄、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r>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甫(才、刚刚)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

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越语上》)主:掌管。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

(《文心雕龙·史传》)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

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

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

“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

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

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

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

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

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