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温里剂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方剂学--温里剂
第七单元温里剂一、A11、阳和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白芥子外,其余是()A.熟地鹿角霜炮姜桂枝甘草B.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甘草C.熟地龟板胶干姜肉桂川芎D.生地真阿胶姜炭桂枝细辛E.熟地鹿角胶炮姜细辛甘草2、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是()A.柴胡芍药枳实甘草B.桂枝附子细辛甘草C.肉桂附子细辛甘草D.附子干姜甘草E.附子肉桂干姜3、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A.去芍药倍甘草B.去芍药加饴糖C.倍芍药加饴糖D.倍甘草加饴糖E.倍甘草与芍药4、理中丸的君药是()A.炮附子B.干姜C.人参D.白术E.炙甘草5、小建中汤的功用是()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B.温中散寒,补中益气C.温中补虚,健脾益气D.温中祛寒,理中和气E.温中补虚,和里缓急6、理中丸的功用是()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B.温中祛寒,和胃止呕C.健脾益气,养胃和中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E.温中健脾,和里缓急7、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当归B.附子C.桂枝D.干姜E.甘草8、四逆汤与四逆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B.枳实C.干姜D.芍药E.甘草9、理中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A.附子B.干姜C.人参D.白术E.甘草二、A21、患者钮某,食欲不振,脘腹冷痛,口水较多,时欲呕吐,大便溏稀,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
治宜选用()A.温脾汤B.理中丸C.四逆散D.大建中汤E.桂枝人参汤2、患者贡某,女性。
月经滞后,经前腰腹冷痛,行经时小腹疼痛,喜温,喜柔按,经血中有时夹有小血块,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宜选用()A.黄芪建中汤B.当归四逆汤C.当归建中汤D.通脉四逆汤E.补阳还五汤3、患者龚某,腹中时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心悸不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治宜选用()A.大建中汤B.小建中汤C.四逆汤D.理中汤E.温脾汤4、患者共某,膝部微微酸痛,局部肿胀,皮色不红,触之不热,伴形寒腰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迟。
方剂学温里剂专题知识讲座
之法(人参、黄芪、炙甘草、饴糖、
当归……)。
• 主治: 1、虚劳里急腹痛(慢性虚寒性腹痛),伴
见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 病机:中焦虚寒+肝脾不和
2、虚劳发烧等虚劳诸证。伴见咽干口燥,
手足烦热,腹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 。
小建中汤--病机及证候分析
阳虚寒凝 土虚木乘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君 熟地(重)——滋补阴血; 鹿角胶——补肾助阳。
臣 姜炭、肉桂——温通血脉。 佐 麻黄(轻)——发越阳气,使阳气速达肌表经络;
白芥子——化痰通络; 使 甘草-解毒,调药。
• 配伍特点: 温阳与养血并用, 祛痰与通络相伍。
阳和汤--临床应用
1、用量特点: 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桂枝汤-生姜,倍 大枣加当归、通草、 细辛
附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 主治:血痹证。(多发性末梢N炎)
• 病机:气血不足,寒侵血脉,血脉涩 滞不畅,肌肤失养。
• 辨证要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 功用:益气养血,驱风调营, 温经通脉。
• 构成:桂枝汤-草,倍姜,+黄芪。
阳和汤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 舌淡,脉细弦
肝脾不和 中焦虚寒
血虚失荣 心悸,面色无华 化源匮乏 阴血不足 阴虚内热 心烦,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生 姜
芍
药
大
枣
桂
枝
甘
草
• 构成: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 方解:
君 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臣 芍药——1、养阴柔肝;
2、+饴糖,酸甘化阴。
方剂学习题7温里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温里剂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研究生考试样题】A ABC D1.治疗病后中焦虚寒喜唾涎沫者,宜选用(2008 年)A. 四君子汤B.苓桂术甘汤C.吴茱萸汤D.理中丸2.大建中汤的功用是(2010 年)A.温中补虚,益气健脾B.温中补虚,缓急止痛C.温中补虚,降逆止痛D.温中补虚,降逆止呕3.当归四逆汤的功用是(2016 年)A.温经散寒,养血通脉B.温经散寒,祛瘀养血C.益气温经,和血通痹D.温阳补血,散寒通滞B B D EA.温中补虚,降逆止呕B.温中补虚,降逆止痛C.温中祛寒,补气健脾D.温中补虚,和里缓急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1.厚朴温中汤的功用是(2005 年)2.大建中汤的功用是(2005 年)A.桂枝B.干姜C.甘草D. 附子3. 四逆散与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2015 年)4.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2015 年)X A B C D1.腹痛属于中虚脏寒者,治疗宜选的方剂是(2011年)A.小建中汤B. 良附丸C. 附子理中丸D.大建中汤2.具有温中补虚作用的方剂有(2013年)A.吴茱萸汤B.小建中汤C. 四君子汤D.黄土汤3.暖肝煎的组成药物中含有(2015 年)A. 肉桂B.丁香C.吴茱萸D.小茴香4.功能解表温里的方剂有(2017 年)A.小青龙汤B.五积散C.麻黄附子细辛汤D.温中汤【执业医师考试样题】A1B C E1.下列各项,不属理中丸主治范围的是(2007 年)A. 阳虚失血B.脾胃虚寒之腹痛C. 中焦虚寒之小儿慢惊风D.肝胃虚寒之胃脘痛E.脾胃虚寒之胸痹2.小建中汤中配伍芍药的意义是(2008 年)A.益阴养血,柔肝缓急B.养阴复脉,柔肝缓急C.益气养阴,缓急止痛D.益气养血,复脉定悸E.养阴补血,活血通脉3.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2008 年)A.神衰欲寐B.脐腹疼痛C.心下满痛D.泄利下重E.烦躁欲死4.大建中汤中组成药物是(2009 年)A.生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B.蜀椒、人参、干姜、胶饴C.蜀椒、人参、干姜、炙甘草D.蜀椒、生附子、肉桂、胶饴E.干姜、人参、桂枝、胶饴5.理中丸除温中祛寒外,还具有的功用是(2012 年)A.和中缓急B.和胃止呕C. 降逆止痛D.养血通脉E.补气健脾6.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当归四逆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2012 年)A.生姜、芍药、桂枝B.大麦、桂枝、生姜C.黄芪、桂枝、芍药D.芍药、生姜、大枣E.桂枝、芍药、大枣7.患者,男,58 岁。
中医《方剂学》温里剂(回阳救逆)——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中医《方剂学》温里剂(回阳救逆)——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一、组成熟附子(9克)、干姜(5克)、肉桂(3克)、人参(6克)、白术炒(9克)、茯苓(9克)、陈皮(6克)、甘草炙(5克)、五味子(3克)、半夏制(9克)(原书无药量)。
二、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临服入麝三厘(0.1克)调服。
中病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
三、歌括1.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并;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2.回阳救急汤又方名同治稍异,去苓加入麦辰砂。
四、功用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五、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
症见恶寒踡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等。
六、方解本方主治纯是一派阴寒内盛,阳微欲脱之危象,故用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而成。
方中熟附子虽不如生附子回阳之力峻,但除干姜外,更有肉桂为辅,其温壮元阳,祛寒破阴之功益显。
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之痰。
人参与五味子相合,还有益气生脉之功。
麝香之用尤妙,借其斩关夺门,通十二经血脉之力,与五味子之酸收相配,发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顾回脉复而吐泻亦止,指甲口唇之青紫能消,而无虚阳散越之弊。
但本方终是辛热峻剂,不宜过量,故“手足温和即止”。
原书还注明,“若呕吐涎沫,或少腹痛,加盐炒吴茱萸,是取其温胃暖肝,下气止呕之功;“无脉加猪胆汁,是阴盛阳微而真阳不足又进一步,故用为反佐,以防阳脱之变;“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芪”,是虚阳不能固阴,故用益气升阳之品,防阴气下脱;“呕吐不止加姜汁”,是加强温胃止呕,使不妨饮药之法。
陶氏制方,考虑周密,颇具巧思,是从实践中来。
但病证之变无常,若能熟知方意,用时自能应对裕如,如俞根初又将本方去茯苓,加麦冬,治上证而有干呕心烦厥逆无脉者,即是一例。
七、附方及方论回阳救急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黑附块三钱(9克)、紫瑶桂五分(0.15克)、别直参二钱(6克)、原麦冬三钱、辰砂染(9克)、川姜二钱(6克)、姜半夏一钱(3克)、湖广术钱半(5克)、北五味三分(1克)、炒广皮八分(3克)、清炙草八分(3克)、真麝香三厘(0.1克)冲。
中医考试辅导方剂学 707 温里剂
第七单元温里剂一、概述温里剂的适用范围:温里剂主要适用于寒邪在里,阴寒之邪深入于脏腑经络间的里寒证,包括中焦虚寒,阳衰阴盛,亡阳欲脱,寒凝经脉,阴疽等。
温里剂应用注意事项:1.辨清寒热真假。
2.掌握剂量,中病即止,勿用过剂,以免使寒去热生,或致劫阴动血之弊。
3.若阴寒太盛,药入即吐者,宜少佐苦寒或咸寒之品,或热药冷服,以免病势拒药。
二、温中祛寒理中丸【组成药物】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证候】1.脾胃虚寒证。
2.阳虚失血证。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配伍意义】方中干姜为君,人参为臣。
君臣相配温中健脾。
中虚寒湿,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燥湿健脾。
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一温一补一燥,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寓补,兼以燥湿。
【附方】附子理中丸,本方加附子;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沉寒痼冷,或脾肾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手足厥寒,呕吐泄利,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桂枝人参汤,本方加桂枝;功用:温阳健脾,解表散寒;主治: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邪者。
小建中汤【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配伍意义】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
【鉴别】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同为温中祛寒之剂。
小建中汤以甘温补脾柔肝为主,兼以调和阴阳,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和,腹痛拘急,兼有阴阳失调之证。
理中丸则纯用温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中焦脾胃虚寒证,腹痛隐隐等。
方剂学6温里剂考点重点总结
方剂学温里剂考点重点总结温中祛寒理中丸1.治:①中焦/脾胃虚寒=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
②阳虚失血(脾统血+脾阳虚=脾不统血→失血)。
③脾胃虚寒→胸痹/病后流涎/小儿慢惊。
(只要中焦虚寒,都可以用理中丸。
)(中=专zhi)2.成:参术姜草。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3.功:温中祛寒(=干姜=君药),补气健脾(=参术草=四君子框架)。
4.PS:四君子汤=参术苓草。
5.PS:人参汤=汤剂/起效快=胸痹。
小建中汤1.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拘急腹痛+温减。
2.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麦芽糖。
3.功:温中补虚(=中焦虚寒),合里缓急(=腹痛)。
4.PS:理中丸=纯脾胃。
小建中汤=有肝。
5.芍药/麦芽糖=缓急止痛=腹痛。
6.麦芽糖=君药。
大建中汤1.治:中阳虚弱+阴寒内盛→腹痛剧痛+呕不能食(腹痛太疼→上逆呕吐。
)2.成:蜀椒、干姜、人参、麦芽糖。
3.功:温中补虚(中焦虚热),降逆止痛(腹痛太疼→上逆呕吐。
)4.PS:腹痛:理中汤=绵痛;小建中汤=急痛;大建中汤=剧痛。
吴茱萸汤1.治:①阳明寒呕。
②厥阴头疼+呕。
③少阴呕吐下利。
2.成:人参、吴茱萸、生姜、大枣。
3.功: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回阳救逆四逆汤1.治:心肾阳衰寒厥/少阴寒化=四肢厥逆+神衰欲寐(少阴)。
(透心凉=从里往外凉)2.成: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3.功: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1.治:血虚寒厥=手足逆冷+脉细欲绝/沉细。
2.成:当归、细辛、通草、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
3.功: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阳和汤1.治:阴疽/阴证疮疡=无热无红=无热象。
2.成:熟地、鹿角胶,麻黄、肉桂、白芥子、炮姜、甘草。
3.功:温阳(鹿角胶)补血(熟地),散寒(麻黄、肉桂、炮姜)通滞。
4.熟地、鹿角胶=君。
5.白芥子=皮里膜外痰。
方剂学试题精选-温里剂部分(带答案) (20)
方剂学试题精选-温里剂部分(带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理中丸和吴茱萸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的是()A白术 B人参 C干姜 D 甘草 E 大枣答案:B2、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是( )A附子、干姜、炙甘草 B附子、生姜、炙甘草C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D人参、附子、干姜、炙甘草E 附子、干姜、葱白答案:A3、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A 人参、生姜、炙甘草、白术 B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C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D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E 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答案: C4、阳和汤主治不包括()A贴骨疽 B流注 C鹤膝风 D 大头瘟 E 痰核答案: D5、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作用的方剂是(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答案: E6、吴茱萸汤的功效是( )A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B益气健脾,温化痰涎 C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D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E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答案: E7、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有( )A人参 B当归 C桂枝 D生姜 E 附子答案:E8、阳和汤中的君药是( )A熟地、麻黄 B白芥子、肉桂 C鹿角胶、炮姜 D 熟地、鹿角胶E 白芥子、炮姜答案: D9、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功效的方剂是( )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答案: A10、阳和汤中具有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作用的药物是()A麻黄 B白芥子 C肉桂 D 炮姜炭 E鹿角胶答案: B11、吴茱萸汤中用的姜是( )A生姜 B炮姜 C干姜 D煨姜 E 良姜答案: A (答案分析: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功能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重用生姜取其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
)12、小建中汤中倍用芍药的用意是()A调和营卫 B酸甘益阴,缓急止痛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凉血散瘀E 平肝止痛答案:B13、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如何化裁而来( )A倍用芍药加饴糖 B去芍药加饴糖 C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E 倍用甘草芍药答案: A14、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A 吴茱萸汤 B大建中汤 C理中丸 D小建中汤 E 桂枝人参汤答案:D15、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A桂枝 B饴糖 C芍药 D生姜 E 大枣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1、当归四逆汤中重用大枣的用意有哪些( )A补养安神 B助当归、白芍补血 C助桂枝、细辛通阳D防止桂枝、细辛燥烈伤阴 E以上均非答案:BD (答案分析: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重用大枣,即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方剂学》第六章,温里剂
• [方解] • 君: 吴茱萸——温中降逆 • 臣: 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 佐: 人参——补脾气 • 使: 大枣——调和脾胃,和药
• [重点,难。
• 2,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浊 阴上逆证的常用方。
• 呕吐,干呕,吐涎沫,四肢不温,舌淡 苔白滑,脉细迟。
病机
名
同异
主证
治法
方药
同
异
同 异同 异
四
有 轻 脉微细 或 有 轻
逆
度 的 或紧 度 假 热
汤 阳 虚阳 下利清 现象
回
衰 浮越
谷
阳
阴
手足厥
救
盛
逆
逆
通
内拘急 明 显 的
辛
脉
阴 盛 但欲寐 身 反 不
热
四
格阳
恶寒及
重
逆
重证
面色赤
剂
汤
脉微细
宣
欲绝
通
甘 草 干 姜 附 子 加重
干姜 附子 用量
方
病机
名
同异
• [重点,难点] • 1,病机:气血阴阳俱虚,尤其以中焦虚
寒,肝脾失调为主。
• 2,辨证要点: • 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 • 又是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常用方。
• 腹中拘急性疼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 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虚弦。
• 3,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
• 可治虚劳发热,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之一。 (阳虚发热)。
• 4,加减法:
• 通脉四逆汤:加重干姜用量,三两至四两。主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 脉不出者。
•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 四逆加人参汤。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温里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温里剂细目一:概述一、适用范围二、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中祛寒理中丸(《伤寒论》)【组成药物】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无茯苓)【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证候】(1)脾胃虚寒证。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大便稀溏,不欲饮食,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
便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黯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霍乱、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
【化裁运用】1 人参汤:用治胸痹,丸剂缓调则药力不及,宜改作汤剂服用。
2 附子理中丸:中寒较甚,又受风冷,心胃痛,霍乱吐泻者,加炮附子以脾肾双温。
3 桂枝人参汤:中焦虚寒,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改作汤剂,加重炙甘草用量,并加桂枝以温阳益气。
小建中汤(《伤寒论》)【组成药物】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证候】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得温按则痛减,神疲乏力,虚怯少气,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配伍意义】本方主证为阴阳气血俱虚,而重点在于中焦脾胃虚寒。
本方是由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
辛甘化阳:饴糖、大枣、甘草,桂枝、生姜酸甘化阴:饴糖、大枣、甘草,芍药【化裁运用】1 黄芪建中汤:若虚劳里急,自汗盗汗,身重或不仁,脉虚而大者,是虚的程度比小建中汤证更甚,加黄芪以增强益气建中之力,使阳生阴长,诸虚不足者得益,里急亦除;2 当归建中汤:若产后腹中疼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腹背,不能饮食者,是产后血虚,血脉不和,加当归以助养血和血之效,而奏温补气血,缓急止痛之功。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组成药物】蜀椒干姜人参胶饴【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证候】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证。
脘腹剧痛,连及心胸,腹中寒气上下攻冲,痛不可触,呕不能食,舌苔白滑,脉沉弦紧,甚则肢厥脉伏。
06方剂学温里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06方剂学温里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第一节温中祛寒剂理中丸《伤寒论》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g)【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
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㿠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3.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食饮不节,损伤脾胃阳气,清浊相干,升降失常之霍乱等。
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呕哕腹痛阴寒盛,再加附子更扶阳。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g)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
症见脘腹疼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桂枝人参汤(《伤寒论》)桂枝加入理中内,温里解表两兼长。
组成:桂枝别切,四两(12g)甘草炙,四两(9g)白术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三两(9g)功用:温阳健脾,解表散寒。
主治: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腹痛,下利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虚者。
理中化痰丸理中化痰加苓夏,擅治停饮大便溏。
【鉴别】理中丸为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之基础方,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均为理中丸加味而成。
附子理中丸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温阳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外兼风寒表证者。
小建中汤《伤寒论》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4枚)芍药六两(18g)生姜切,三两(9g)胶饴一升(30g)【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方剂学温里剂
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方剂学温里剂[单选题]1.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当归B.附子C.桂枝D.干姜E.炙甘草正确答案:E参考(江南博哥)解析:四逆汤组成为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当归四逆汤组成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方歌: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木通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掌握“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知识点。
[单选题]2.四逆汤与四逆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B.芍药C.炙甘草D.枳实E.干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四逆汤的组成是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四逆散的组成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掌握“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知识点。
[单选题]3.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是A.生附子、干姜、炙甘草B.附子、肉桂、干姜C.柴胡、芍药、枳实、甘草D.桂枝、附子、细辛、甘草E.肉桂、附子、细辛、甘草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四逆汤的组成是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掌握“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知识点。
[单选题]4.原方大枣用量最大的是A.桂枝汤B.十枣汤C.吴茱萸汤D.小建中汤E.当归四逆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方中重用大枣,合当归、白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掌握“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知识点。
[单选题]5.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A.素体阴虚者宜服用温里剂B.温里剂性质温和,可不拘时令、地域服用C.失血之证应予温里剂温中固阳D.阴寒过盛服药即吐者,宜温服E.温里剂中宜多补气药物,助已伤阳气得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1)辨清寒证所在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方剂。
【每日考点】方剂学——温里剂
【每日考点】方剂学——温里剂
来源:青竹执医专长导语
方剂学——温里剂
理中丸主治
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容木之小儿慢惊等
茱萸汤主治
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
小建中汤主治
中焦虚寒,脾胃失调,阴阳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大建中汤主治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疼痛。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沉紧,甚则肢厥脉伏
天
天
练
【单选题】理中丸的配伍特点是
A、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
B、辛热甘苦合方,温补并用,补中寓燥
C、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
D、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
E、温补脾阳与攻下寒积并用
答案
B
【单选题】不适宜吴茱萸汤所治的病证是
A、胃中虚冷,症见食谷欲呕者
B、肝寒上逆,症见头痛、干呕、吐涎沫者
C、肾阳不足,寒气内甚,症见吐利、手足逆冷者
D、肝寒犯胃,症见脘腹冷痛、呕吐酸水者
E、脾胃阳虚,阴寒上乘,症见胸满而痛,甚至胸痛彻背者答案
E
【单选题】暖肝煎中以肉桂、小茴为君药的配伍意义是
A、行气散寒止痛
B、疏肝理气止痛
C、温肾暖肝散寒
D、健脾温胃止呕
E、温肾健脾行气
答案
C
【单选题】回阳救逆的基础方是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半夏泻心汤
E、四逆散
答案
B。
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笔记:温里剂
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笔记:温里剂2017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笔记:温里剂导语:大家知道温里剂是什么吗?主要可以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这三类你们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复习内容吧。
含义: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经络间寒邪,治疗里寒证的方剂。
适应证:里寒证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注意事项:1、辨寒热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
3、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可少佐寒凉之品。
2、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虽有寒象亦需慎用,以免重伤阴血。
4、注意药物用量,当三因制宜。
19、理中丸《伤寒论》干姜—温中散寒止呕君主治:中焦虚寒证←见[阳虚失血证]、[胸痹]、[小儿慢惊]…人参—益气健脾臣腹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白术—益气健脾燥湿腹满不食,畏寒肢冷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病机:中焦虚寒,运化无力药后调护:①啜热稀粥②温覆治法:温中祛寒,益气健脾20、四逆汤《伤寒论》生附子—温阴散寒,回阳救逆君主治:Ⅰ、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Ⅱ、太阳病汗过亡阳证 &(主要是肾)干姜—温中散寒臣手足厥冷,恶寒卷卧,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微细甘草—益气和中,缓和药性,监制毒性,调和诸药病机: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治法:回阳救逆2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养血活血,温经散寒君主治:血虚而寒凝经脉证白芍—养血益阴·臣手足厥冷,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细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病机:血虚脉道失充,寒凝经脉滞涩细辛—温通经脉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木通—通利血脉,制约诸温药温性太过而耗血动血功效:大枣/甘草—养血益气,调和诸药运用:【2017中医助理医师方剂学笔记:温里剂】。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温里剂(一)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温里剂(一)中医考研: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温里剂(一)全国中医考研5小时前方剂学各论——温里剂(一)(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2道)1.概念: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
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2.适应范围:温里剂治疗里寒证。
不论外来、内生之寒,治法皆以“寒者热之”为原则。
里寒证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3.配伍规律:本类方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气得复。
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
4.分类: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5.注意事项:①本类方剂多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在临证运用时,首先应注意辨清寒热真假。
若误施于真热假寒证,祸不旋踵。
②应注意病人素体如有阴虚、失血之证,不可过剂,以免重伤其阴,寒去热生,或辛热之品劫阴动血。
6.本章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温中祛寒本类方剂主治中焦虚寒证。
理中丸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亦常作汤剂用,是治中焦虚寒,腹痛吐利之主方。
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能治阳明、厥阴、少阴三经虚寒证,以阴寒上逆之呕吐为主,重点在胃。
大、小建中汤温阳祛寒,降逆止痛,是祛邪为主。
7.具体药物理中丸【方歌】理中干姜参术草,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组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用法】作丸剂,或水煎服。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功用】温中去寒,补气健脾。
【主治】①脾胃虚寒证。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②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㿠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③中阳不足,阴寒上乘之胸痹;脾气虚寒,不能摄津之病后多涎唾;中阳虚损,土不荣木之小儿慢惊。
【方义】①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
中医方剂学第6章温里剂
精选ppt
31
4.附方:
小建中汤
a.黄芪建中汤:本方加黄芪,增强补气建中
之力,现代用于治疗虚寒性的溃疡病、慢
性腹膜炎、神经衰弱等。亦治表虚自汗。
b.当归建中汤:加当归,增强补血活血止痛 之功,用于妇女产后身体衰弱,腹痛不 止,或小腹拘急痛牵涉及腰背,不能饮 食者,可于一月内服4、5剂,令人强壮
精选ppt
精选ppt
50
四逆汤
主治
病证: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
心 阳衰失温:四肢厥冷、恶寒蜷卧
肾心阳衰微,神失所养:神衰欲寐
阳肾虚及脾,火不生土:下利清谷 衰寒凝气滞,升降失常:呕吐,腹中冷痛 厥证舌、脉 :舌淡苔白, 脉微细
精选ppt
51
四逆汤
功用
回阳救逆
精选ppt
52
方解
四逆汤
君药:生附子:温壮元阳, 回阳救逆。
精选ppt
69
当归四逆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苔白为证 治要点。
精选ppt
70
当归四逆汤
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痹症 胃脘痛: 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 头痛:加川芎、玄胡 腰腿痛:加牛膝、杜仲、枸杞
精选ppt
71
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 —肢冷,肌肤紫暗
• 冻疮: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 紫斑肢寒(雷诺氏病):
自愈。
精选ppt
28
小建中汤
运
辨证要点
用
腹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舌淡苔白, 脉细弦为证治要点。
精选ppt
29
加减变化
小建中汤
中焦寒重:加干姜; 气滞:加木香; 便溏:加白术; 气虚: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的位置>首页>温里剂… 学习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①熟悉温里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注意事项;②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③熟悉黄芪桂枝五物汤;④了解回阳救急汤。
… 概念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
… 立法依据"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适应范围┏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吐利不渴┃┃阴盛阳衰--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里寒证┫┃亡阳欲脱--恶寒蜷卧,厥、利、脉微,唇指青紫┃┗寒凝经脉--血痹寒厥,阴疽… 分类(1)温中祛寒-中焦虚寒证(2)回阳救逆-阳衰阴盛证(3)温经散寒-寒凝经脉证… 注意事项 1. 辨别寒证所在部位,属于何脏何腑。
2. 应注意辨清寒热之真假,勿被假象迷惑;3. 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剂量宜轻者:(1)平素火旺之人,(2)阴虚失血之体,(3)夏天炎暑之季,(4)南方温热之域。
剂量可适当增加者:(1)素体阳虚之人,(2)冬季气候寒冷时。
4. 中病即止。
5. 素体阳虚,里寒去阳气仍虚者,应另谋温补之剂。
6. 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入口即吐者,可少佐苦寒或咸寒之品,也可冷服。
一、温中祛寒:本类方常以温中散寒药为主组方,主治中焦虚寒证。
方名功效特点主治病证理中丸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亦作汤剂用中焦虚寒,腹痛吐利,以及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胸痹小建中汤温中散寒,和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并治虚劳心悸,虚劳发热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阳明、厥阴、少阴三经虚寒呕逆证二、回阳救逆:本类方剂常以温阳散寒药为主组成,主治阳衰阴盛证。
方名功效特点主治病证四逆汤回阳救逆之主方阳衰阴盛,四肢厥逆,呕吐下利,脉微回阳救急汤回阳固脱,益气生脉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欲脱之危证三、温经散寒:本类方剂常以辛温散寒药与温养气血药配伍而成,主治寒凝经脉诸证。
方名功效特点主治病证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凝,肢冷脉细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血痹,肌肤麻木不仁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阴疽一.填空题1. 理中丸的君药是__________,功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吴茱萸汤的主治证虽有病在阳明、厥阴、少阴之别,但其症状都有__________,病机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 小建中汤以__________为君药。
是由桂枝汤倍________加________组成。
4. 中焦虚寒,吐利冷痛,首选__________方;胃中虚寒,食谷欲呕,首选__________方;虚劳里急,腹中时痛,首选__________方;中阳衰弱,阴寒内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首选__________方。
5. 四逆汤以________为君药。
主治__________证。
6. 当归四逆汤由桂枝汤去________倍________加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 当归四逆汤中桂枝的配伍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桂枝汤去________,倍________,加上__________组成。
9. 主治阳虚寒厥的代表方是__________;主治血虚寒厥的代表方是__________。
10.阳和汤证治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沉细或迟细。
二.判断改错题1. 吴茱萸汤主治食谷欲呕、吞酸嘈杂之证,是由肝气犯胃所致。
2. 凡霍乱、胸痹、小儿慢惊风、出血等属脾胃寒湿者,皆可用理中丸治疗。
3.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干姜、人参、甘草组成。
4. 阳气不足而又血虚,经脉受寒,以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四逆汤。
5. 小建中汤主治之虚劳里急证,是由中焦虚寒,肝胃不和所致。
6. 阳和汤中用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
7. 当归四逆汤主治阳郁厥逆,手足不温,腰腿疼痛。
8. 当归四逆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相同的药物是桂枝、大枣与生姜。
9. 阳和汤中配伍少量麻黄,意在发汗解表。
10.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风寒湿侵袭引起的身体疼痛。
三.问答题1.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的主治证候有何不同?2. 理中丸与四君子汤组成、功用有何异同?3. 何谓“寒因寒用”反佐之法?4. 理中丸既为中焦虚寒,腹痛、吐利之主方,为何又能治疗阳虚失血、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证?5. 小建中汤为何能治虚劳发热?其病机是什么?6. 四逆散、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立法有何不同?7. 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均由桂枝汤加减演变而成,其使用有何区别,为什么?练习答案填空题参考答案1. 干姜温中散寒,补气健脾2. 呕吐胃中虚寒,浊阴上逆3. 饴糖芍药饴糖4. 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5. 附子少阴阳虚寒厥6. 生姜大枣当归、通草、细辛7. 温经通脉8. 甘草生姜黄芪9.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10.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改错题参考答案:1. ×肝气犯胃→中虚浊阴上逆2. ×脾胃寒湿→脾胃虚寒3. ×干姜→生姜甘草→大枣4.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5. ×肝胃不和→肝脾失调6. 对7. ×阳郁厥逆→血虚寒厥8. ×生姜→芍药9. ×发汗解表→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10.×主治血痹问答题参考答案:1. ①理中丸主治中虚有寒,不能运化,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之脾胃虚寒证,见有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
或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吐泻、胸痹等属中焦虚寒者。
②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失调之虚劳里急证,腹中时痛,喜温欲按。
虽以中焦虚寒为主,但阴阳气血俱乏,故有心悸、虚烦、面色无华、咽干口燥等症伴随。
2. 相同点:二者组成均有人参、白术、甘草,均有补气健脾之功。
不同点:①理中丸组成中尚有大辛大热之干姜为君,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兼以补气健脾,属于温里剂。
②四君子汤组成中尚有健脾渗湿之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属于补益剂。
3. 病人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此为格拒,可少佐苦寒或咸寒之品,或冷服,以免格拒不纳,此即“寒因寒用”反佐之法。
4. ①阳虚失血,乃阳气虚弱,脾失统摄而致。
用本方温之,则中阳振奋,血有统摄,不止血而血自止。
②小儿慢惊,是因久病或吐泻伤脾,土虚不能荣木养筋所致。
用本方温中祛寒,可使脾气健运,土旺乃能荣木养筋,则手足抽搐、目睛上视之虚风内动可止。
③涎为脾之液,病后喜唾涎沫,是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津液上溢于口之故。
用本方温暖中焦,寒邪祛除,脾能摄津,则涎唾自愈。
④胸痹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阻不通所致。
用本方温中祛寒,益气健牌,使中焦气旺,则上焦之气升发,逆气可平,胸痹可愈。
上述诸证,究其实质,离不开中焦虚寒,故用本方均可收功。
5. 虚劳发热是因中虚,营卫化生不足,阴阳失调而致。
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而独行,故见发热。
小建中汤立法的关键是建立中气,调和阴阳。
方中重用饴糖为君,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并为臣;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而升腾中焦升发之气而行津液,和营卫为佐药;桂枝、芍药与甘草相配,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中气建,营卫化源充足则虚劳发热可愈。
6. (1)四逆散所主"四逆",乃脾气素虚,伤寒之邪传入少阴,抑遏阳气,阳郁不伸所致,习称热厥。
其冷在肢端,不过肘膝。
尚见身热,脉弦等症。
治宜疏肝理脾,透解郁热。
故以炙甘草甘温益气以健脾;柴胡透邪升阳以舒郁;芍药益阴养血,合柴胡疏肝理脾;枳实下气破结,合柴胡升降调气;如此则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
(2)四逆汤所主"四逆",乃寒邪深入少阴,肾中阳气衰微,阴寒独胜,阴阳之气不能顺接所致,是为寒厥。
肢冷严重,冷过肘膝,并见一身虚寒之象。
治宜温肾逐寒,回阳救逆,故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迅达内外,温阳逐寒。
臣以干姜温中散寒,助附子伸发阳气;佐以炙甘草甘温益气,兼缓附、姜之辛烈,使阳气不致有暴厥之虞;三药合用,破阴寒而复阳气,则四逆自温。
(3)当归四逆汤主治阳气外虚,阴血内弱,寒伤经脉,气血凝滞所致之手足厥寒。
其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见血虚之象。
故只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治,方中归、芍补血和血;桂、辛温经散寒;草、枣益气健脾;通草通利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则手足温而脉亦复。
7. (1)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既有辛甘发散为阳的桂枝、生姜配甘草、饴糖;又有酸甘合化为阴的芍药配饴糖、甘草。
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方。
主治虚寒腹痛证。
(2)当归四逆汤是由桂枝汤倍大枣,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组成。
变桂枝汤解肌和营之剂,而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方。
用治血虚寒厥证。
(3)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桂枝汤倍生姜,去甘草,加黄芪组成。
变桂枝汤解肌和营之剂为温养通痹之方。
主治血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