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书·高后纪》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书·高后纪》看吕后的历史地位
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2班张维201104040249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巨著,《史记》和《汉书》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流传于后世。“本纪”是两书共同的部分之一,主要提纲挈领地写出一代大事,多以帝王的事迹居多,而吕后作为一介女子,司马迁和班固都把其列入本纪之中,足以见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整体上来说,司马迁《史记》注重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吕太后本纪》的描写中,以吕后为中心,叙述了她在位时期的史实。而班固著史则注重汉王朝的正统地位,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吕后的事迹。相比《吕太后本纪》而言,《高后纪》稍显简略,文笔不如《吕太后本纪》优美,读起来有点枯燥乏味。就本文而言,《高后纪》叙述的史实基本和《吕太后本纪》相同,没有新的史料加入。班固在评价吕后的观点与司马迁也基本相同。吕后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她的功绩是巨大的:
第一,吕后执掌朝政十五年,临朝称制八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实际
上的女皇,结合《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以及《汉书·外戚传》我们可以发现吕后本人性格具有两面性,但总体上功绩更大,司马迁和班固都赞誉她在位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可见吕后在位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第二,吕后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女子。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高
祖刘邦尚为一亭长之时,她与刘邦“攻苦食啖”,度过了十余年相濡以沫的生活,是一个贤惠妻子的形象。在汉朝建立不久,有个别将领心怀异志,蠢蠢欲动。吕后对刘邦除了关怀备至外,更能帮他出谋划策,巩固天下。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诛韩信,灭彭越,则皆吕后一手所为。诚如司马迁所言:“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然而,人非完人,吕后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她所犯下的那些错误,导致
她在长期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乖戾跋扈、冷酷刻毒的专制者。
其一,在《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书·外戚传》中都提到她与戚姬的
恩怨。“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可以说这件事给了吕后很大的打击,因此当高祖去世以后,吕后便疯狂报复戚姬,“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手段之残酷,可见一斑。面对这残酷的一幕,她的亲生儿子惠帝“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并且指责道:“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这也给世人留下吕后恶毒的印象。
其二,吕后还诛杀功臣、部分刘姓王,封侯吕氏家族等。吕后佐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虽然体现了她的果敢和武断,但同时体现出了他好杀的一面。为了巩固政权,她还对部分刘姓王进行了迫害,据《吕太后本纪》,对赵王刘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馋之于太后,诬以罪过。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把赵王活活饿死。《高后纪》也对此事加以记载:“春正月丁丑,赵王友幽死于邸。”班固未对赵王之死做出解释,记述过于简洁。从司马迁
的记载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凶狠恶毒的吕后形象。此外她还迫害了继任赵王刘恢,燕灵王建的孩子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体现了吕后的凶狠残忍。
就揭示吕后负面形象这方面来说,司马迁显然比较客观地揭露了吕后的的凶狠恶毒,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后人对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一评价。而班固显然顾忌的太多,许多吕后不好之事则一笔带过,显然有“隐恶”的成分在其中,想必这与当时专制集权的加强,“为尊者讳”这一风气的逐渐形成有关。
《史记》和《汉书》作为两部史学巨著,各有千秋,司马迁的记述注重故事和情节的完整性,读起来更加形象生动,而对比起来班书则显得有些拘泥刻板。不过作为中华优秀的史学典籍,《史记》和《汉书》都值得我们后人细细品味,咀嚼其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