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必备神器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知
识总结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 >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适宜温度;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液态水 2)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赤道最大,向两侧高纬度递减。
3)①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太阳活动周期11年,活动标志黑子和耀斑。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暴发生在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a 干扰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阻;
b 扰乱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c 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d 气候异常,出现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交角,23°26′)
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是一个回归年。 在南北
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6)昼夜长短:同一条纬线,昼夜长短均相同,日出日落时间时间均相同。
a 、 某地的昼长,即昼弧占整个纬线圈的比例,再乘以24小时。
b 、 夜长 == 24小时-昼长
c 、 某地日出时间(当地时间)== 12h ―昼长/2 == 夜长/2
d 、 某地日落时间(当地时间)== 12h+昼长/2 == 24―夜长/2 == 24―日出时间 7)晨昏外壳: 就相当于表盘上的指针,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即昼半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次日0时; 赤道和晨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8)区时、地方时计算: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区时(中央经线所在地方时为所在时区的区时), 地方时(因经线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计算:15°/时,1°/4分) 9)日界线变化规律:顺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1天); 10)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α=90o —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β 纬度差:赤道同侧,大值减小值;赤道两侧,度数相加。 即“同减异加”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日地共同质心
旋转方向
永远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周期
1个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1个恒星年
365天6小时9分10秒
1个太阳日
24小时
1个回归年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角速度
南北两极为0
其他各地均.相等,约.
为15o/小时
1月初 近日点
速度最快
7月初 远日点
速度最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11)五带名称(热带、温带、寒带),划分依据:①有无太阳直射现象;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12)沿地表水平运动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愈向高纬偏向越大。 应用: a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沉积左岸(北岸),冲刷右岸(南岸); b 北半球气旋(逆时针)和反气旋(顺时针);
c 气压带风带的形因;
d 洋流的形成动力因素等。
13)地球内部圈层的认识基于地震波的研究,
地震波的变化规律: 横波(字母S )速度慢,仅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字母P )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不连续面:33km 处莫霍界面,2900km 处古登堡界面。
14)大气圈分布最广,水圈连续不规则、生物圈一跨三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大气逆辐射特指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晚云层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阴天比晴天温差小。
3)月球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 ✍热力环流:热上升,冷下沉;
上升气流的近地面对应低压, 下沉气流的近地面对应高压。 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 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应用: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北半球为例( 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低压气旋: 近地面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近地面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多晴天。 5)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6)风的方向是由以上三个力共同决定的。
理想状况(只有F 梯 ) 高(考虑F 梯和F 偏) 近地面(考虑F 梯、F 偏、F 摩)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由高压指向低压 相对于F 梯“南左偏北右偏” 相对于F 梯“南左偏北右偏” 7)绘制某地的风向(高空或近地面、高压或低压、南北半球): ✍从该点为起点,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然后根据半球位置偏转45°,画出箭头。 8)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风速越快。
9)三圈环流(环流方向,气压带风带位置、名称、性质)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高压与低压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二分日气压带以0°,30°,60°为中心,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而南北移动。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热
冷
冷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990 hpa
1010 hpa
无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现象
α
β β'
太阳直射点
N
S 气温T
时间t 甲 乙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