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SWOT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SWOT分析
(一)粮食物流的资源条件——优势
1.商品市场网络已经形成
到2011年底,黑龙江省已经建设成粮食批发市场为主,集质量检验、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粮食综合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形成了以物流节点为骨干、其他铁路沿线户为辅形成现代物流储存、集散和发运网络。
2.物流中心基本建立
到2011年底,黑龙江省已经建成了多家大型物流公司,承载其他物资运输外,也担当起粮食外运的物流任务。如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公路货运枢纽——哈尔滨滨江货运站已经投入使用;2011年9月,黑龙江金谷粮食集团成立,这是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利用省级国有粮食企业现有资产,吸纳港口和主销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或粮食集团参股合作,深度整合,形成规模大、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集粮食收储、加工、销售、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粮食股份制产业集团。2011年10月,首列铁海联运专列满载3000吨玉米发往广东,通过专用散粮车实现散粮散运方式,在实现零损失的同时,运输成本(绳网及包装等)每吨减少50元。1
3.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到2012年9月,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300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初步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公路网络。全省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5495公里;港口24个、码头泊位135个。全省共有等级客运站984个、货运场站119个,开通客运线路7823条。2011年全省完成公路客货运输量分别为3.94亿人、4.44亿
吨,客货周转量分别为274亿人公里、843亿吨公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服务和保障2。
4.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黑龙江省现在己经建立了集粮食资源管理网、粮油交易网、政务管理网和粮油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的信息平台。该网下联全省包括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内的614个粮食企业和市县粮食局,上联省政府及各主管部门,横联全国各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目前己经全部正式投入使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全省己有230多个企业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粮油中心批发市场创建了黑龙江省粮油信息网站,己发展会员600多个,这些都为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不利因素——劣势
1.粮食库存大、流通成本高。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超过80%。近些年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商品量的增加,粮食库存逐年加大,全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局部、相对过剩状态,粮食企业顺价销售的难度加大,致使全省粮食库存逐年递增,使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库存量造成粮食陈化降等问题,而且粮食的储存、管理费用、银行利息等,造成了财政包袱沉重、新粮接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个别粮食购销企业出现了为保补贴储粮不愿卖的苗头。
2.粮食流通缺乏市场化机制。黑龙江省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力量分散、粗放经营。企业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仓库、车队,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严重,自备仓储和运输设施利用率低。粮食物流主体还主要是由购销主体来完成,第三方物流还处在初创和试运行阶段。这种状况难以使粮食物流形成规模,造成物流成本高昂,也不符合粮食现代物流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要求。
3.农业信息不畅。信息贯穿于粮食物流的始终,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应作及时处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粮食生产和流动具有盲目性,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4.观念落后,缺乏物流意识。有些人在观念上没有接受现代物流理念,把粮食物流只看作是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等环节,而没有扩大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品种流向的确定、收购商品粮食的摆布、实体运动所必需的装卸以及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环节。
(三)粮食物流发展要求——机遇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我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全国主要跨省散粮物流通道,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四散化’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便捷、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出台《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总目标是“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114亿斤,粮食商品率80%,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北粮南运”战略方针的重要关键点。构建粮食物流体系,实现“北粮南运”对全国的粮食供给、粮食储备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粮食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威胁
1.流动资金匮乏。截至2012年5月末,全省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6%,其中当年有省级储备粮的承储粮库平均资产负债率为95%。由于是老企业,挂账金额大,呆死账多,资产质量差,企业几乎无流动资金。要经营就要贷款,但是上述财务指标
及经营状况,大部分企业只能被评为2B或单B银行信用等级,无法进行商业贷款。形成了省级承储粮库仅靠储备补贴维持生存局面。如按2011年水稻收购价格每吨2800元计算,自营收购3万吨水稻,需要资金8400万元,省级承储粮库如此大的流动资金需求,除向银行贷款外,无其他自筹办法。
2.布局不尽合理。由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总产量每年都有新突破。从全省看,截止2011年末,全省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效仓容1499.42万吨。东部粮食主产区粮仓是满的,而西部地区确有空仓现象。
3.设施需要改造。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有效仓容中,1998年以前建设的仓容589万吨,占有效仓容的39.3%;1998年以后建设的仓容910万吨。但是粮食主产区仓容还不够用,如农垦建三江粮库把省级储备稻谷存放在穴仓中。老仓要改造,新仓要建设。
三、黑龙江省发展粮食物流的对策
(一)成立粮食物流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应协调好黑龙江省内地区间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的物流运作,协助做好中央储备的调动和管理以及粮食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粮食产销的经济布局,规划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的物流走向和区域;结合自然环境、粮食产销状况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库址、厂址和粮仓类型;依据产销量、中转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仓库规模,根据消费服务半径和竞争情况来设计加工能力。
(二)提高粮食流通的“四散化”率,是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可采取的主要办法有:一是省政府和省粮食卞管部门与铁路部门和大连港陇商,从政策上降低或补偿铁路的“空驶费”,提高“四散粮”运输专用车的使用率。
(三)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改革,培育与壮大粮食物流主体。现代粮食物流主体主要是以下几种形态:一是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二是农业公司,我国提倡公司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