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完整版本共50页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3cc33afc77da26925c5b019.png)
15:56
第
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重点提示
2
节 正 常 心 电 图
1.心电图的测量、心率的计算。 2. 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5:56
第
一、心房与心室肥大
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一、右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 高耸,其振幅≥0.25mV,P波的 宽度并不增加,在II、III、 aVF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肺 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 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II、aVL导联明显。V1 的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 变深,Ptf超过0.04mm.s。
15:56
第
Hale Waihona Puke 一、心房与心室肥大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心电图可见既异常 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的P
三、左房及 右房双房肥 大
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
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2
节 常 见 异 常 心 电 图
15:56
第
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心肌细胞的
除极与复极 1.极化阶段 2.除极阶段 3.复极阶段
1
节 心 电 图 的 基 本 知 识
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第
15:56
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心脏的除极与复极
1
节 心 电 图 的 基 本 知 识
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第
15:56
4
章 心 电 图 检 查 第
求出心室率。心律正常的情况下测R-R(或P-P)间期
的秒数,然后再除以60即可求出心率。例如,R-R间期 为0.75s,则心率=60/0.75=80次/分。
健康评估第七心电图评估幻灯片
![健康评估第七心电图评估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f454137360cba1aa911da12.png)
〔五〕平均心电轴 1.目测法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 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
0.12~0.20s。
〔三〕QRS波群
•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 ~0.10s。
• 波形与振幅〔电压〕
• 胸导联:一般规律是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 小。V1、V2导联多呈rS形,R/S<1,RV1不超过1.0mV 。V5、V6导联QRS波群可以呈qR、qRs、Rs或R形,R/S >1,RV5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R/S大 致等于1。
〔二〕1.左心室肥大
• QRS波群高电压
• 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 或>3.5mV〔女〕。
• 肢体导联:RⅠ>1.5mV;RaVL>1.2 mV; RaVF>2.0mV;RⅠ+RⅢ>2.5 mV。
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Ⅰ导联的R 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 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 群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 的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 2.0mV。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课堂PPT)【153页】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课堂PPT)【1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82579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a.png)
2024/9/4
12
(二)心电向量基本概念
• 1.心电向量: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时 可产生电偶,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 方向,因此称为心电向量。
•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是指许多心肌细 胞同时发生除极或复极所产生的心电向 量。也就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心电向量。
2024/9/4
13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 心电图导联是指电路连接方式。
观察和测量波形;
做出诊断。
• 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
2024/9/4
57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 一、心房肥大 • 二、心室肥大 • 三、心肌缺血
2024/9/4
58
一、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
•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
波,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V,Ⅱ、Ⅲ、
aVF导联表现最明显。
• 2.心律不齐 • (1)数30大格(6秒)内的QRS或P波数,
乘以10即为每分钟的心室率或心房率。 • (2)测量5个以上R-R或P-P间距,以其平均
值去除60.
2024/9/4
35
(三)振幅的测量
2024/9/4
36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 各波段的时间应从波形起始点的内 缘测至波形终止点的内缘。
类型 • 如下图:
2024/9/4
40
(五)心电轴的测量
正常:0°~+90° 左偏:<0° 右偏:>+90
2024/9/4
41
(六)钟向转位
右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2024/9/4
42
二、心电图个波段特点和正常值
(一)P波 (二)P-R间期 (三)QRS波 (四)ST段 (五)T波 (六)Q-T间期 (七)U波
健康评估第九章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第九章心电图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0bc726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d.png)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1.极化状态
当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聚集着带 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聚集着同等数量的带负电荷 的阴离子。
这种在静息时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的 相对恒定状态,即极化状态。
此时,细胞膜内外均无电流活动,为静息电位。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
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由 Einthov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 (lead system),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一)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的电极放置部位只有3个,即右上肢(R)、左上 肢(L)和左下肢(F),通过不同的连接方法组成常规6个肢 体导联。
这种既有强度(大小),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称为心电向量。通常用箭头来表示,其长度 表示电位的强度。
除极向量的方向与除极方向一致,而复极向量的方向与复极方向相反。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 机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 心电图导联。
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由细 胞膜对其两侧的K+、Na+、Cl -、Ca2+等带电离子的选择性 通透及各种离子的定向流动引起 的,表现为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 化。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的原理(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单个心肌细胞生物电的形成原理见图。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一)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连接法见表。
导联符号
健康评估课件05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课件05心电图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ba872668daef5ef7bb0d3c6a.png)
(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 P波 - PR段、PR间期 - QRS波群 - ST段、T波 - QT间期 - U波
1. P波(P wave )
P波是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起始部代表右房除极,中间部代表右、左房除
极,终末部代表左房除极。
2. PR段(PR segment )
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在体表所测得的心电变化,其实是瞬间综 合心电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A1 +
B1
A2
+ B2
C1 C2
B3+A3来自B3A3C3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合成原则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一) 心脏的电激动传播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细胞
1)形态:
心前区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l、V2导联: R/S<1 V3、V4导联: R/S ≈1 V5、V6导联: R/S>1
2)电压:
RV5<2.5mv,RV5+SV1<3.5(女)或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任何导联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 0.8mv。
2.心律不规则时的心率测量
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间距,然后用60除以其平均 值,求得每分钟心室率。若求心房率,需测PP间距 数30大格(共6s)内的QRS波群或P波的个数,乘以 10,即为每分钟心室率或心房率。
(四)心电轴(cardic electric axis)
(1)概念 (2)正常心电轴与偏移的判断标准 (3)测量方法 (4)临床意义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完整版本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26e9dae81c758f5f71f6705.png)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特点及正常值。 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心电图产生原理及测量。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图导联 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四、心电图描记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 心电图(ECG):心脏在机械收缩前,产生的电激 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 记录心脏每个心动周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即为心电图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1. 心电轴左偏 常见于横位心(肥胖 、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心 室肥厚、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 2. 心电轴右偏 常见于垂位心、右心 室肥厚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六)钟向转位
左、右心室过渡区波形:R/S大致相等
1. 电轴不偏移 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2. 电轴右偏(尖对尖往右偏) Ⅰ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Ⅲ
导联的主波为正向波 3. 电轴左偏(口对口朝左走) 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Ⅲ导联
出现较深的负向波 4. 心电轴极度右偏 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表明心电轴
极度右偏,近年来主张定义为“不确定电轴”
2. 目前广泛应用的为常规12导联体系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1)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Ⅰ导联
Ⅱ导联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Ⅲ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心电图检查评估报告
![心电图检查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ffa09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心电图检查评估报告1.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2. 检查信息-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类型:心电图检查- 检查目的: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3. 检查结果3.1. 心律患者心律齐,节律正常,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
3.2. 心率患者安静时心率为XX次/分钟,处于正常范围。
在运动或其他活动时,心率会相应增加。
3.3. ST段ST段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符合正常范围。
3.4. QRS波群患者QRS波群形态和时间均符合正常范围。
3.5 P波患者P波形态和时间均符合正常范围。
3.6. T波患者T波形态和时间均符合正常范围。
3.7. QT间期患者QT间期为XXX毫秒,低于正常范围。
需进一步观察。
3.8. 其他异常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波形和节律失常。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右侧导联V3导联显示了ST段抬高,并且部分P波形态不规则,可能存在心脏缺血的风险。
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冠脉疾病的可能。
4. 结论根据本次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心律、心率、QRS波群、P波和T波的形态和时间均符合正常范围。
然而,患者右侧导联V3导联的ST段抬高以及部分P波形态不规则可能提示潜在的心脏缺血。
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确诊是否存在冠脉疾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建议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之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遵循医生要求的禁食禁水时间,一般为八小时。
- 带上相关的医疗保险和id明文件。
- 如有服用药物或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请提前通知医生。
- 检查后需要休息,避免激烈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康复。
以上是本次心电图检查的评估报告,仅供参考。
具体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制定。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此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结果以医生综合分析为准。
*。
心电图完整版(2024)
![心电图完整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2d664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d.png)
提供线索。
心肌肥厚与心腔扩大
03
通过分析心电图上各波形的振幅、时限等参数,可间接推断心
肌肥厚或心腔扩大的程度。
21
指导治疗与药物选择
1 2
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
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心律失常类型后,可选择相 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可评估治疗效 果及调整治疗方案。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其中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能够自动产 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之间能够传递兴奋的能力,收缩性 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收缩反应的能力。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房室束、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等,负责心脏兴奋的传导。
18
04
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 值
2024/1/28
19
协助诊断心脏疾病
2024/1/28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显示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 ,以及心肌梗死时出现的特征性Q波、ST段抬高等改变, 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准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节律和速率,有助于诊断 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 搏、室性早搏等。
30
实践操作演示及互动环节
心电图机的使用与操作
心电图的测量与解读实践
演示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连接 导联、调整参数、记录心电图等。
指导学员进行心电图的测量与解读实践, 包括如何测量各个波形的时间间期、振幅 等参数,以及如何解读心电图的意义。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实践
互动环节
通过模拟异常心电图的案例,指导学员进 行异常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实践,提高学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