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大学图书馆规程的制订与思考--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为例

【事业•管理】大学图书馆规程的制订与思考一一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为例•杨新涯王雨史丹(重庆大学重庆400244)[摘要]“十四五”即将到来,图书馆需要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基础上,制订单馆的管理和服务流程规范,作为整个管理体制的纲,以《规程》为统领,梳理本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利于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深化,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图书馆效能,实现內涵式发展。
文章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为例,论述了整个编制过程和主要思想。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规程[中图法分类号]G2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845(2021)01-0016-09[引用本文格式]杨新涯,王雨,史丹.大学图书馆规程的制订与思考——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425(5)46-221引言2216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215〕14号),对高校图书馆的体制与机构、人员、管理、服务、资源建设等做了详实的规定,为推动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了指导与支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由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是全国高校图书馆界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在参照执行的过程中需考虑到每个图书馆的个体差异,而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慧图书馆的逐步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十四五”即将来临之际,各个高校图书馆非常有必要制订本馆的规程,体现不同图书馆主体的管理与服务状况,充分展示机制、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图书馆的“管理之纲,服务之本”。
2高校图书馆规程的制订现状2.3高校图书馆规程的研究现状规程是维系图书馆稳定运行的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规程的路径指导与价值引领。
对于高校图书馆规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分析点评与其基础上的创新模式研究。
早在1999年,苏显义就提出要保障高校图书馆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对图书馆《规程》进行补充与修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赵晶莹基于规程视角,解读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理念定位,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已经从原来被行政管控的高校单位,发展成为一个要自主发展并16承担教育和文化社会责任的重要文化组织[2];江玉梅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公共图书馆法》的对比研究,借鉴国外相关国家图书馆立法体系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法治建设的相应对策[];李军以《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为导向,结合信息素质的内涵,重新设计了大学生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提出新的信息素质教学运行程序和教学模式,贯彻落实《规程》中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的目标和定位⑷。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平面布置图

客户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名称
七、八 层 平 面 布 置 图
审核 制图
Lin Hua Li
比例 日期
1:460 2006.10.16
上 下
储藏
杂物
休息平台
上 下
杂物
储藏
专题阅览室
休息平台
专题阅览室
七层平面布置图
图书藏量:53,500册 阅 览 位:96个
(按六层双面书架藏过书 500册计;)源自上 下储藏杂物
上 下
储藏
特藏阅览室
特藏阅览室
八层平面布置图
特藏阅览室
特藏阅览室
图书藏量:40,800册 阅 览 位:32个
(按五层双面书柜藏过书 300册计;)
上 下
储藏
多媒体阅览室
型号
图例
产品名称
八斗光盘柜 角形电子卡位 三人视听沙发 服务台
产品规格 H*W*D
单位 数量
1402*900*450 套
9
1100*1000*1000 位
76
套
29
套
2
客户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名称
五层平面布置图
审核 制图
Lin Hua Li
比例 日期
1:460 2006.10.16
客户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
名称
二、三 层 平 面 布 置 图
首层平面布置图
期刊阅览室
现刊藏量:1,524种 过刊藏量:12,160册 现报藏量:150种 过报藏量:180种 阅 览 位:204个
(按六层双面书架藏过书 380册计;)
图书馆狭小空间设计与改造——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狭小空间设计与改造——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为例摘要:图书馆常常被誉为高校的心脏。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其物理建筑、馆藏资源和图书馆员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而发挥其支撑教学和科研的作用。
然而边缘部分的狭小空间的利用经常受到人们的忽视。
提高狭小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不仅可以提高馆舍有效利用面积,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因此,本文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存在的狭小空间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狭小空间;设计与改造;1狭小空间概念及设计原则狭小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人流量较少,自然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不仅包括密闭空间,还包括受限制的空间,狭小空间不仅指体积小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是在大空间的对比下显得狭小的空间。
狭小空间的设计应基于大环境确定风格。
由于狭小空间受限的空间特性,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光照、空间利用率、通风等因素,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通过设计改善狭小空间照明、通风,配合合适的家具的设计与使用,来提高狭小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从而提高大空间整体利用率。
2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原则在狭小空间的体现2.1淡化藏、借、阅服务空间概念淡化藏、借、阅服务空间概念,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整合原有图书馆的各个空间,实现图书馆各种空间的交叠和综合利用。
在强化主流服务空间的同时确保文献的保存与利用。
如:由于用户对于纸本馆藏资源的利用逐渐减少,加上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在线电子资源,所以可将藏书区做适当的密集化、边缘化调整,对于通风、采光较差,且难以通过设计改善的狭小空间,可直接作为藏书区,从而增加阅读交流区的空间,变“狭小”为“不狭小”。
2.2平衡传统服务与拓展服务传统服务中的藏书、借书、阅览服务是图书馆体现社会价值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的总量在逐渐减少。
因此有部分学者指出,应当着重加强图书馆的数字服务能力,但这种加强并不在于单纯地削减传统服务的空间,原因在于纸本资源外借数量的下降在人文社科类图书和部分基础自然科学类资源上体现得并不明显,所以只能是适当平衡传统服务与拓展服务之间的空间占用比例。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特点

阅读空间的布局
开放式布局
灵活布局
便于读者自由浏览和选择书籍,同时 促进交流与互动。
提供可移动的家具和隔断,便于根据 需要调整空间大小和功能。
分区布局
根据不同主题或读者群体,将阅读空 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需求 。
阅读环境的设计
自然采光
利用自然光线,提供舒适的阅读 环境,同时节能环保。
室内照明
藏书区
用于存放书籍,包括书架、书 库等。
服务区
提供各种服务,如借阅、咨询 、检索等。
管理区
用于图书馆内部管理,包括办 公室、会议室等。
图书馆的空间布局
01
02
03
开放式布局
打破传统封闭式布局,采 用开放式空间,增强空间 通透感和开放性。
多层设计
利用多层空间,提高空间 利用率,同时方便读者在 不同楼层间流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利用可再生 能源等方式,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创造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健康舒适
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通过采用环保建材、合理布局室 内空间、优化通风和采光等方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
可再生资源
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如木材、竹子等,减少对 有限木材的依赖。
03 图书馆的藏书空间设计
藏书空间的布局
开放式布局
采用大开间设计,打破传统书库 的封闭式布局,便于读者自由浏 览和借阅。
人性化布局
根据读者阅读习惯和人体工程学 原理,合理安排书架和阅读桌椅 的位置,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藏书设施的选择
智能书架
采用自动化存储和检索系统,提高藏书管理效率和读者借阅 体验。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室内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力求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二、空间布局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读区和自习区三个部分。
借阅区设有借书台、书架和检索终端,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阅读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自习区则设有独立的隔间和电脑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网查阅资料。
三、色彩搭配该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营造出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照明设计该高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配合使用。
在白天,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了人工光的用量;在夜晚,则通过柔和的灯光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家具选择该高校图书馆的家具选择非常考究,选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书架,保证了读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同时,家具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整个设计风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六、绿化设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绿化设计。
在图书馆内部摆放了大量的绿植和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和缓解读者的疲劳感。
七、智能化设计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计,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检索终端和智能化安全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读者的使用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和学习。
八、总结该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非常成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营造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报告(大二原理作业)

《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题目: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调查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1年12月12日目录目录 (I)摘要 (II)第1章前言 (1)第2章图书馆建筑特点分析 (2)2.1总体环境 (2)2.2图书馆功能与流线布置 (2)2.2.1平面布置 (2)2.2.2空间组合分析 (3)2.2.3流线分析 (4)2.3立面设计,形体特点及其总体感知 (5)第3章结论 (6)附录 (7)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调查报告摘要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于2010年9月开馆投入使用,有效地提高整个学校的学期气氛以及师生的学习热情、素质、知识等各个方面的水平。
本文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从而对其功能分区、流线分析、设计理念等建筑特点进行讨论和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调查,把握图书馆设计的主要特征及其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深刻了解图书馆这类建筑功能的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从而增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尺度感知和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
(2)调查方法:实地考察拍照记录,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其各层平面了解大致的流线|、根据立面了解造型、空间分布。
(3)调查内容:图书馆周边环境;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及其流线分析;图书馆采光照明,通风。
关键词:图书馆,功能分区,流线分析,设计理念第1章前言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自建馆并投入使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建筑面积已增至14240平方米,阅览座位增至2582个,馆内藏书36万多册,并与重庆大学共享图书,增至约63.5万册,各类阅览室16个,其中包括2个电子阅览室和一个教师专用阅览室。
同时图书馆还承担了全院本科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任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平台。
而且,图书馆外部环境优美,依山傍水。
造型温婉简约,形体均衡稳定,尺寸得当,高低对比鲜明。
虎溪图书馆

虎溪校区图书馆设计之我看法摘要虎溪分馆位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综合楼,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拥有10余万册藏提供600多个阅览座位。
2004年开始建,并于2010年六月正式开放。
本文将以重庆大学虎溪图书馆谈谈自己对其设计的一些看法。
重点了解其内部的设计,消防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设计理念消防配置工程实例一、外观的浅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位于虎溪校区中心区,是校园中轴线边的重要建筑。
西侧和南侧为校区主干道,北侧面对中央山水公园。
建筑位置与校区公共教学组团均有便捷的联系,并且南区和北区学生宿舍亦有直接的交通到达。
场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坡,其北侧的虎溪公园为绵长的城市绿带。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不容质疑的成为大学精神的象征。
下面我们来看看重庆虎溪图书馆的整体轮廓,从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该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就像一本刚刚翻开的书,旁边有一个美丽的湖和一些看似动人的垂柳,这建筑整体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大气的感觉,在加上这些诗意的气息,给人有很好的学习的心情。
该建筑整体就有一种开放性、现代性、时尚性和亲和性,很好体现啦人文气息的理念。
二、内部的浅谈上图为内部放书架与学生自习的位置的设计,通过该图我们可以知道,该内部主要是以书架为中心摆放,自习桌子为两边紧凑摆放的设计方式。
该设计是比较好的,首先学生借书方便都集中在中间,其次学生在旁边自习不影响学生在书架旁阅读。
符合图书馆内部的设计理念。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虎溪图书馆天花板上有很多孔状,天花板上布满了日光灯,为了内部有足光源,然后上面布满孔,重庆是个火炉城市,到啦夏天该孔可以释放冷气,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下面介绍下图书馆内部建筑结构数据,首先先说下建筑一些定义: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3、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楼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的距离。
4、层高:是指该层楼底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图书馆资料一,图书馆的选址(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
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
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
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
(环境安静)(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1,基本要求;(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
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
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
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
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
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
新一代图书馆系统案例研究——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为例

【技术·平台】新一代图书馆系统案例研究———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为例●杨爱英 徐军锋 (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 010021)[摘 要]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文章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系统为例,从功能方面论述了新一代系统比目前图书馆界普遍使用的ILS的优胜之处,同时论述了该系统在文献资产统一盘点、我的图书馆、文献支撑“双一流”建设等方面实现的成效。
[关键词]新一代图书馆系统 智慧图书馆 案例[中图法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20)02-0051-03[引用本文格式]杨爱英,徐军锋.新一代图书馆系统案例研究———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2):51-53 目前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ntergratedLibrarySystem,简称ILS)如汇文、ILAS等已不能满足复杂多元的资源管理和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围绕下一代图书馆系统的讨论已经展开,并且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如Alma、Sierra等,已经开始进入图书馆的实际应用。
笔者于2017年11月因参加重庆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前沿研究高级访问馆员计划”的机会,接触到了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新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智慧图书馆系统(简称“智图”),本文旨在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新一代图书馆系统的应用研究增加一个案例。
在重庆大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重庆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4月启动了智慧型新一代图书馆系统建设项目,2015年完成了三大数据平台和四大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随后与软件服务商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一起进行了系统部署。
在2016年9月22日,“智图”进行公测,12月16日正式上线。
1 “智图”与ILS的不同之处鄂鹤年先生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未来》[1]中对现行的ILS提出了4个质疑,对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LibrayManagementSystem,简称LMS)的中国本土研发提出了殷切希望。
浅析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理念

浅析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理念摘要: 在大学,一个好的图书馆能够为这所大学增色不少。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学习的首选地之一。
因此,有一个好图书馆,可以让学生更向往学习,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象征代表。
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仅是馆中的藏书众多,一个优良的图书馆设计也是少不了的。
建筑学能从外观、实用性、构造等方面,对建筑进行最合理美观的设计,从而建造出实用又美观的建筑,图书馆亦是如此。
本文将以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浅析其中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建筑功能设计一、房屋建筑简述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随着人来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的发展着。
建筑作为名词是指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
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物质生产资料,在科学规律与美观艺术的指导下,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生产环境。
建筑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它是有目的的建造建筑物的活动,是建造活动前的必然环节。
它是空间环境的构建过程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必须协调好人、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与许多专业相结合,建筑是根据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考虑建筑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设计,因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从建环专业的角度考虑,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管、燃气管道、电缆桥架的布置与敷设,从而保证建筑实际可用空间;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与特点确定空调的形式,为风管的敷设预留空间;需要从消防的角度出发,设计防火分区,满足疏散要求,并且考虑消防设施的敷设问题;需要保证建筑内部良好通风以满足人的舒适要求等。
一个好的建筑,就需要从多方面考虑设计建设,才能尽可能的完美。
二、实例分析本文将以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为实例,浅析其中的建筑理念。
学部制下发现与创新中心搭建研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

要根据学校各专业培养 目标 、专 业 没置 、学科 建设 的 现实和发展需要 ,根 据高校 义献保 障体 系建 设要求 , 从 内容 和 文 献 载 体 形 式 上 科 学 合 理 地 建立 馆 藏 体 系吲。文献资源 中心的搭 建是 为了让罔书馆 义献资源
( 重庆 大学图书馆 ,重庆 4 0 0 0 4 4 )
[ 摘 要]为推动 学部制 下图书馆 资源建设和服 务创新 ,在分析 学部制 改革对 高校 图书馆 工作改革要 求的
基 础 上 ,介 绍 图 书馆 文 献 资 源分 中心 搭 建 过 程 中采 购 平 台 、优 势 馆 藏 、 文献 利 用 分析 系统 的 搭 建 ; 交 流 讨 论 分 中心 搭 建 过 程 中搭 建 基 于 W e b 2 . 0的 交流 讨 论 中心 、搭 建 基 于 S NS社 交 网络 的 交 流 平 台 、开辟 交 流 讨 论 区 、举
办学部 学术 团队、参考咨询服 务平 台的搭 建 。
在此基础上 ,最终搭建 “ 资源、管理 、服务”三位一体的发现与创新总 中心 。
( 关 键 词 ] 学部 制 ; 高校 图 书馆 ;发 现 ;创 新
[ 中图分类号]G 2 5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 0 0 2 — 1 1 6 7( 2 0 1 3 )0 4 — 0 0 5 9 0 5 [ 引用本 文格式] 沈敏 ,黄娟 ,曹京 ,等.学部制下发现与创新 中心搭建研 究—— 以重庆大学图书馆 为例 [ J ] .
【  ̄ h r a r y Tr i b u n e
J ul ,2 O1 3
Vo 1 . 3 3 N( ) . 4
购模式 、馆藏模 式 、文献分析 和监 督模式 ,迫切需要 建立适应学部制的文献 资源 中心 ,搭 建以学部 院系和
重大虎溪图书馆

重庆大学虎溪图书馆重庆大学虎溪图书馆位于地势低平的山丘地区,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共有12楼。
下面对其部分建筑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
一、周边环境及其空间构形图书馆作为大学城的地标建筑,以“依山傍水”为基点,四周被生态植被和绿色长廊所环绕,创造出了舒适的环境,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以方便读者为原则,建在综合教学楼、第二实验楼、艺术馆、教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及三食堂的中心位置,方便学生从四面八方出入图书馆,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同时,它又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一种对比协调,很好地融入在周围环境中。
图书馆的造型体现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元素兼容并蓄,使其既像一把砖红色的椅子,一架红木钢琴,又像一本打开的较为厚重的红皮书,图书馆英文的第一个字母L,这使得建筑形象十分优雅,给人以艺术的感受以及让人们体会到图书馆的人文气息。
同时垂直线条的设计具有挺拔高耸向上的特点,让人产生一种高大上的感受。
二、建筑平面设计(a)一层及二层的平面图分析无论是基座还是建筑主体,图书馆都采用的是多边形划块,并倾向于将体块按功能区分,所以获得了必要的交通及服务空间,同时也利于采光、通风,而且还利于创造适宜的阅览和办公环境,使图书馆各处分工明确,体现着人本的思想。
从图书馆的门禁系统进去,便是图书馆的服务大厅,位置明显。
这样设计避免了人流拥堵的情况,有利于密切的对外联系,为公众服务。
大厅在设计上又和期刊阅览室相通,同时采光通风良好,并配备电梯,方便人们进入其他楼层。
图书馆二楼是4000平方米的大开间社科阅览室,分为A、B、C、D四个区。
该层共有六个楼梯,其中中央的宽敞的走道区域配备着一个主要楼梯和一个次要楼梯,疏散人流量。
四个区分别内配备两个消防楼梯,同时在消防楼梯口都有灭火器,体现出了公共建筑中的安全意识。
四个区内都分别有一个洗手间,同时AB区互相连通,CD区互相连通,各配备两个单侧式布置的电梯,及辅助楼梯,既符合防火规范,又方便人们上下。
图书馆的视觉设计与展示

字体的选择对于信息传达至关重要。图书馆应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同时,独特的字体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空间布局与功能
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其功能需求,合理规划阅读区、借阅区、休息区等。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丹麦哥本哈根图书馆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人性化的服务,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丹麦哥本哈根图书馆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外观采用红砖和玻璃材料,给人以温馨、亲切的感觉。图书馆内部空间宽敞,采光充足,布置有舒适的阅览桌椅和休闲区。此外,图书馆还提供各种特色服务,如儿童阅读区、多媒体阅览室、写作指导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的视觉设计与展示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引言图书馆的内部视觉设计图书馆的外部视觉设计图书馆的展示设计图书馆视觉设计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其视觉设计与展示对于提升图书馆的吸引力、使用率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关注图书馆的视觉设计与展示,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02
图书馆的内部视觉设计
根据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各区域的空间布局,确保阅读区、借阅区、活动区等区域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空间布局
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包括合适的照明、安静的氛围、适宜的座位布置等,以满足读者阅读、学习、研究的需要。
阅读区设计
照明设计
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室内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对眼睛造成疲劳。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6
重庆图书馆新馆建筑环境心理分析

重庆图书馆新馆建筑环境心理分析【摘要】在研究建筑方面相关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以一个整体的观念来看,不应该把人和物或者是人和环境孤立的来看待。
一旦孤立的来看,就无法保证他们整体的协调性。
在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分析生活在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然后再将这种心理倾向和环境相结合。
这篇文章要做的就是对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心理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设计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心理尺度;建筑设计;环境;空间【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8-0220-02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很多建筑师觉得建筑可以决定人的行为,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环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也很少考虑到人们应该生存在怎样的环境当中。
在以往的建筑理论当中,人们只是仅仅关注到人的行为,并没有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而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式对人类的行为和环境进行联合的分析。
立足点是人的心理,从人心理这个行为推到环境当中,使得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怎样去建造一个好的环境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环境心理学与心理尺度环境论近几年来,环境心理学被人们广泛的重视起来,之所以他能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领域,是因为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社会环境中行为,两者出发点是一致的。
从系统的观点上来看,两者可以看作是一个观点,都是对行为进行分析,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可以归为一类。
对环境问题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了,但是环境心理学这一方面起步的确实比较晚的。
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围绕在人类周围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环境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并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秩序以及规章的,在对环境进行划分的时候,可以把它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小部分,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这一个个小的部分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人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环境可以影响到人类,另一方面人类又反作用于环境。
心理学则是沟通人与环境的一个桥梁,让人类能够更好的认识环境,依赖于环境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重庆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现收藏机械、电气、计算机、动力、冶金、咨询、环境、生物、管理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等门类的书 刊合计168万多册,并配置微缩、光盘、声像等信息载体,基本形成了与我校专业设置相适应,能满足社会多方 需求的文献体系。此外,还藏有线装古籍近3000册,抗战版书刊4000多册,极具参考价值。
图书馆馆内设有国家教委外国教材中心(机械类)、国家教委高校科技项目咨询和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提 供文献外借、阅览、复制、检索及专利代理和科技查新等服务。
服务种类:按照服务对象的组织方式和外借形式,文献外借可分为: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预约借书、通借 通还、馆际互借等多种形式。
本处所述主要指个人外借这种形式,其它集中外借形式分别入“批量外借”,“图书预约”,“通借通还” 和“馆际互借”。
服务对象:所有持图书馆有效借书证的读者。 读者权限: 本科生可借20册,可借天数30天 研究生、留学生、优异生、教师、职工:可借20册,可借天数30天 成教生、联盟读者:可借3册,可借天数30天 校友、业余攻读、自考生:可借3册,可借天数30天。
发展历史
1930年10月,重庆大学图书馆创办。 1932年,正式成立重庆大学图书委员会。 1933年,从菜园坝杨家花园迁到沙坪坝校区。 1935年,馆藏已达册,并制订《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等章则。 1948年,开始建设新图书馆,并于1951年迁入新馆(现A区行政楼位置)。 1952年,重庆建筑学院图书馆(现B区建筑图书馆)成立。 1957年,图书馆被确定为四川省的四个中心图书馆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馆受到严重影响,停止服务, 一些文献散失。 1978年,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现C区历史文献中心)成立,同年重庆大学新图书馆(现理工图书 馆东楼)和重庆建筑学院新图书馆投入正式使用。 1979年,教育部在全国成立9个外国教材中心,重庆大学图书馆成为机械学科外国教材中心。 1987年,图书馆设立国际联机检索终端。
浅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

浅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部分建筑的设计【摘要】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本文是通过一定的观察实测,着重对重大虎溪图书馆的地下车库、三楼建筑设备的设计所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地下车库设备三楼平面消防楼梯所谓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不直接供人食用的建筑物,如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称为构筑物。
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三个方面的工作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曾经,我对建筑行业人员的认识就是建筑师或者结构工程师。
而现在才知道,一个建筑物的诞生需要的是建筑师的艺术创意,结构工程师的可行性论证,还有就是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师创造出的使用环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居住的建筑物最直接的感受通常是由设备工程师营造出来的,可以说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师是建筑物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
他们,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无法言喻。
而我现在才知道,我若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将来也会有幸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我们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和学生宿舍等等建筑既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美观大方。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校里部分建筑设计的一些浅见吧。
Ⅰ.对图书馆地下车库的设计分析1.1层高和净高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层高是指层间高度,即地面—楼面或楼面—楼面的高度。
净高是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吊顶下皮的高度。
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吊顶棚高度。
在图书馆地下车库中,楼板下方还布置有电缆桥架,水管、风管以及消防喷淋头和照明等设施。
参观重庆大学观后感

参观重庆大学观后感在参观了重庆大学后,我被它的庄严气质、深厚文化和优秀学风所深深吸引。
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参观此校,深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重庆大学的建筑群雄踞于陡峭的山峦之间,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校园里新旧建筑完美结合,其中历史悠久的东门、人民大礼堂等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让我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校园中心的钟楼,该钟楼高耸入云,它象征着着大学的崇高和深远的使命。
在校园里漫步,每个角落都透露着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学子的刻苦精神。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图书馆,使我感受到了它丰富的藏书和优美的环境。
图书馆的外观设计独特,它采用了现代建筑的流线型和玻璃幕墙,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校园的现代感。
图书馆内部的阅览室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实验楼,我被它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实验流程所震撼。
实验室中设备齐全、整齐划一,保持了高标准的管理和维护。
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崇尚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他们的认真和敬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令人赞叹不已,体现了重庆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卓越能力和贡献。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深感这所学府的学风优良。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们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
这种全面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挑战。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感受到了它悠久的历史、现代的氛围和优秀的学术品质。
重庆大学不仅是一所承载着师生深厚情感和学术精神的高等学府,更是一座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我相信,在重庆大学的努力下,这所学府将继续蓬勃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阅览室采光照明情况调查研究

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阅览室采光照明情况调查研究李婧悦【摘要】文章对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两个阅览室的光环境进行调研,在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整理基础上,指出该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期刊名称】《灯与照明》【年(卷),期】2017(041)001【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光环境;室内照明;阅览室设计;灯具布置【作者】李婧悦【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正文语种】中文图书馆是学生经常活动和停留的地方,其中的阅览室是学生使用最多的功能空间,同时也是对光环境要求较高的空间。
图书馆照明,除了满足基本的照度值和照度均匀度之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
好的阅览室光环境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照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护读者视力,减轻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
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的阅览空间进行调查分析,检验调研对象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同时从使用者需求出发探讨阅览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面可以优化,以便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阅读光环境。
1.1 阅览室选择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二层的两个阅览室进行调研。
图书馆采用藏书阅览一体化的方式,而本次研究主要对象是使用者阅读空间,因此考虑将图书馆阅览室原有空间划分为阅读区和藏书区两部分,只针对阅读区部分进行调研。
在此基础上选择的两个区域分别是东区阅览室空间和西区逸夫楼阅览室空间。
1.2 指标选择选取使用者对光环境的主观感受、采光照明方式、照明光源(光源类型、光源色温)、照度(整个阅览空间照度、全部工作面照度、不同类型工作面照度、最高照度、最低照度、照度均匀度)这几个方面作为调研指标。
使用者对光环境的主观感受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照明方式、照明光源类型通过现场观察的方式确定,不同光源的色温通过对照色温表确定,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以现场测量和计算的方式得到。
1.3 测试方法现场测试选取每个工作面单元为一个测点进行布点,测量工作面表面水平照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图书馆资料一,图书馆的选址(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
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
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
(位置适中,交通方便)(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
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
(环境安静)(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1,基本要求;(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
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
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
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
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
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
不能片面强调对称等原因而使入口与主要人流方向向背,引起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
更不能过分强调校园轴线的对称,导致大部分人流从侧门进出,主要门厅形同虚设。
(3)合理的布置室外场地,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
馆区总平面宜布置广场、绿地、庭院。
(4)总平面图要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5)图书馆建筑布局要紧凑,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用地,为以后扩建提供方便条件(6)当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以不影响图书馆使用,不妨碍读者学习为原则。
避免有污染、有火源,人流过于集中及噪声大的房屋与图书馆建在一起。
(7)将各种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中心,以形成整体区域文化优势,增强整体文化优势。
三,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
现代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性,高效性发展。
1,入口部分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门卫管理等,入口要求与其他部分联系方便,并且便于管理。
2,信息服务区包括目录厅,出纳台,计算机检索区域等,读者可以由入口直接到达这个区域,并且能方便的到达各种阅览室。
3,阅览区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集阅,藏,借,管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多种选择。
阅览区应容易到达,并且与基本书库有方便的联系。
空间应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开架阅览和功能变化的需要。
4,藏书区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和特藏书库。
藏书区与阅览区既要分隔又要有方便的联系。
藏书区要有单独的出入口,便于运送图书。
5,馆员工作与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和业务用房等,办公区要与馆内其他部分有方便的联系,大型图书馆办公区必须有独立的出入口。
6,公共活动区包括报告厅,展览厅,书店等,该区属于动态空间,该区域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应干扰图书馆的正常使用。
7,技术设备区包括空调机房,电话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技术设备用房。
该区域应避免噪声及振动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一般常设在低下或顶层。
总结;传统图书馆采取闭架管理方式,藏书区与阅览区相互分开,中间设置借书厅来联系借,阅,藏各部分,读者无法直接接触到文献资料。
现代图书馆由闭架走向开架的管理方式使藏书区与阅览区合二为一,,同事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在发啊生着变化,所以那种固定不变的空间和分区形式必将由一个灵活可见的空间和功能能分区所取代。
它的目的就是使读者尽快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接受相应的服务。
四,图书馆的功能要求1,紧凑性的要求一个高效率的图书馆设计,必须使它的建筑布局紧凑而有条理,在进行平面布局的时候,必须使书籍,读者和服务之间的道路便捷通畅,避免交叉干扰。
特别是基本藏书区和阅读区的练习要直接简便,不与读者流线交叉或相混。
2,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图书馆建筑一般应将对内和对外两大部分分开,闹区和静区分开。
1)内外分区内外分区是将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和书籍加工运送路线合理地加以组织区分。
使流线简洁明确,避免彼此穿行,迂回曲折和相互干扰。
内部区域主要是工作人员活动的区域,包括藏书区,办公区,内部作业及加工区等等。
外部区域主要是读者的活动区域,包括阅览区,公共活动的报告厅和展厅以及为读者服务的餐厅,书店等商业用房。
这两个区域既要区分明确,又要联系方便。
内外分区是现代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主要要求。
但是,内外分区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区域截然分开,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以及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采用,要求内外区域联系密切,交通便捷。
2)闹静分区图书馆设计中要将闹区和静区分开,分区方式一般采用水平区分和垂直区分或者两者兼用。
水平区分就是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部分布置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
一般总是将内部用房布置在后,读者用房布置在前,闹区布置在前,景区布置在后。
即前后分区。
还有左右分区的布置方法(即将内部用房,读者用房左右分开布置)。
除水平分区外还有垂直分区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不同的区域放在不同的楼层上,一般将闹区安排在较低层,静区安排在较高层。
人流量多的在较低层,人流量少的在较高层。
通常单一分区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多是将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结合的布置方法。
3,灵活性的要求图书馆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馆内的房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变动;房间的大小亦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扩大或缩小;各主要用房的功能从单一性变为尽可能的多样性。
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格界限。
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
一个房间内往往是即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借。
达到藏,阅,借一条龙的有机结合。
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的方便了读者。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光线和通风条件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条件。
以自然采光通风条件为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因此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应结合基地具体的日照,方位条件,采用多样化的布局,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图书馆各部分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条件。
特别是阅览区和藏书区。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图书馆以坐北朝南最为理想。
从朝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一字形,及其变体的条形平面较好,可以避免东西向,各主要房间都可以朝向南北。
对于进深较大的块状形体,可以适当增设采光中庭解决采光通风问题。
五,图书馆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就是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组织。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合理的组织读者活动流线、工作人员流线和书籍加工运送流线。
保证各个功能区彼此之间有合理的联系和分隔,互不干扰,有利于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1)图书馆建筑使用的灵活性a变分散的条状体型为块状体型b变分割的小空间为开敞连贯的大空间c变小开间为大开间d统一柱网层高荷载(2)图书馆建筑分层布置及原则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必须考虑图书馆建筑的分层布置问题。
决定哪些用途的空间必须布置在底部,哪些可布置在上层,哪些空间必须靠近并布置于同一层。
分层布置就是垂直分区,其分区的基础就是将功能关系密切的用房布置在同一层,或上下相同的层面上。
而将不同性质的房间置于不同的层上,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技术条件确定其垂直方向的位置。
首先考虑主层的设置问题。
主层是一个图书馆的主要部分,是全关的服务中心,目录厅,总出纳台,信息情报中心一级主要的阅览室及交通枢纽一般都设在一层。
逐层服务频繁,读者活动多,流线复杂,是全关交通处理的重点。
主层究竟设在那一层合适,要根据图书馆的地形、环境、层数和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在中小型图书馆中场设在底层,在型兴和大型图书馆中常设在二层,大型图说管甚至将2,3层都设为主层。
而底层则作为浏览性读者用房如报刊阅览,内部业务用房及设备用房或作为对外的公共活动用房。
其次,在分层布置时,要考虑到各部分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分为浏览者,阅读者和研究读者三类。
在垂直分区时,一般将无一定节约目的。
逗留时间短的浏览读者的活动区,如报刊阅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普通阅览设置在主层。
至于人数少,工作时间长的研究读者的阅览用房布置在高层上。
从而减少不同人流的交叉迂回以创造安静的环境。
在高校图书馆中,尝尝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各种阅览室;按照不同对象分层设立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
另外像善本,缩微读物,期刊文献等特藏专业的用房有自己的独立性,分层布置时可以灵活些。
分层布置时,一定要把方便读者和方便管理服务二方面结合考虑,片面重视方便读者,忽视管理服务的方便,即不利管理,最终也不利于读者。
六,各部分空间的设计一,阅览空间的一般要求;1,创造良好的阅览环境a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b,安静的阅览环境2,阅览空间的灵活性a各类阅览室之间具有互换性b各类阅览室房间的大小具有可变性c各类阅览室在管理方式上具有可变性d各类阅览室的收藏数量及藏书布置方式具有可变性阅览室设计应从灵活使用着眼,考虑大开间设计,尽量提供大而开敞的平面,尽可能不设承重隔墙。
加大阅览室荷载,采用能够承受书刊重量的统一荷载,以便可以灵活布置藏书和阅览空间。
3,不同适用对象的阅览室a,普通阅览室,参考阅览室b,教室阅览室c,期刊阅览室d,报纸阅览室e,研究室f,缩微阅览室j,视听资料室二,藏书空间的设计1,书库按照使用性质或功能可分;a基本书库b辅助书库c开架书库d特藏书库e密集书库f储备书库j保存本书库2,书库的开间;首先书架中心距常有1200,1250,1300,甚至1500,开间则一般为书架排列中心距的1~5倍。
而以3~4倍居多,开间越大,书库收藏能力越高。
取开间为书架排列中心距的5~6倍是比较合适的,(及开间为6000~7500)此处设置单位均为为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