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讲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6讲透镜及其应用一、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
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
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2)五个概念主光轴:如图甲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如图甲中的CC’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如图甲中的O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如图甲中的F.焦距:光心到凸透镜焦点的距离.如图甲中的f(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大。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注意:u是物距,v是像距,f是一倍焦距,2f是两倍焦距。
记忆口诀: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则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实像与虚像实像:光屏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异侧.虚像:光屏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同侧.3、光屏上无法呈现清晰的像的原因(1)没有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u<f时,成虚像(3)u>f,但蜡烛接近焦点,物距较小,像在很远处,光具座不够长。
(4)u=f,不成像。
4、测焦距方法(1)光照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X白纸,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白纸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第1页共9页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板书)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演示:92页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二)、焦点和焦距第3页共9页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4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三、课堂练习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2.93页1、2、3、4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备注:板书设计:5.1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三、作图:三条光线1、凸透镜(1)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初三九年级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
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邮票、直尺、手电筒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
(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等器材。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透镜及其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回顾透镜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为下一步基础知识掌握做好铺垫。
后面的复习就是依照体系按专题展开的,这样容易理清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透镜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
②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最新整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的全部内容。
6.显微镜:显微镜由两组透镜构成,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物镜成_____________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像.7.望远镜:望远镜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是用来把这个像进行_______,从而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典例解析考点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1】(2013,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____移动。
A.A′O B.A′F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解析】当物体AB沿着主光轴远离凸透镜时,由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传播路径未发生改变,经过透镜后始终过焦点,而由A点发出的经过光心O点的光线角度发生变化,这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A′的位置,所以像A′会沿着A′F移动。
【答案】B【变式题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
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
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例2】(2014,南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 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这是照相机的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共有五节内容,在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本章的要求如下:作为一节中考复习课,应该引导学生在前面光现象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在视力的矫正中的应用的复习,承前启后,让学生了解它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透镜的基本知识,但缺少对本章内容整体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所以他们认为复习课就是旧知识的重复再现,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教师也觉得难教,使得最后复习效果不佳、效率不高。
而本节课作为一节中考复习课,自身所具有的很多特征正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相一致,而且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及学校的鸿和i学电子白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操作、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利用光具盘操作演示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通过学生对鸿和i学白板绘图工具的应用,让他们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3.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动画演示和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探究能力。
4.通过中考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5.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眼球的结构讲述人眼成像的原理;以及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教学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6+1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交流、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凸透镜的复习和应用》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凸透镜的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凸透镜的复习和应用二、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中考物理透镜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透镜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物理透镜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性质;2. 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3. 能够运用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相关问题;4.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透镜的成像规律;2. 透镜成像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规律,准备相关教学实验和案例;2. 学生准备:复习透镜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透镜的概念,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规律,引导学生理解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3. 实验演示:进行透镜成像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4.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典型的透镜成像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5. 练习训练:布置一些透镜成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并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6.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对透镜知识的应用和理解;7.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透镜成像知识进行反思和归纳。
五、教学反馈1.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加深对透镜成像知识的理解;2.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3. 学习反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实验器材:透镜、光源等实验器材;2. 教学案例:透镜成像的相关案例;3. 教学多媒体:透镜成像的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通过课堂讨论、实验观察和练习成绩等多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和作业情况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的种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
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性质。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教学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如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照相机镜头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透镜的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它们能够成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镜及其应用。
2、新课讲授透镜的种类介绍透镜的概念: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探究:让学生将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得出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用光路图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讲解实验步骤: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教案: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
2. 透镜的性质:焦距、焦点、放大率、缩小率。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透镜的分类和性质,理解透镜的应用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分类、透镜的性质、透镜的应用。
难点:透镜放大率和缩小率的计算,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透镜,如投影仪、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透镜的原理和作用。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透镜的分类、性质和应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透镜的例题,如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放大率和缩小率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透镜的分类及其性质。
2. 请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3. 请计算一个凸透镜的放大率和缩小率,并解释其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透镜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透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个别例题讲解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医学等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和详细补充说明。
一、透镜的分类和性质透镜的分类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凹透镜的判别方法及他们对光的作用。
会熟练地画出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举例,并会归纳出新的特殊点。
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解决实际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整理一、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人教社初三物理新教材第三章的复习课,复习课做为传统教学中的一种典型课,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导致学生不愿意听,教师也觉得难教。
而复习课本身所具有的很多特征正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相一致,而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的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于是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将它定位于网络型的复习课。
具体来说,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1.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国际上,普遍认为的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最新技术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直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有力的促进其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为此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主题网站,将学生的作品,动画,交互式的问题融入到网站中,形成一个教学的主线。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先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制作一个,关于本章节的知识结构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结合起来。
上课时学生利用网络共同分析作品,总结规律。
另外利用网络,上课的时候学生完成的题目马上可以全班进行分享,例如本节课中,学生填写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就将学生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及时的纠正问题。
同时,学生的演示也可以同步的播放,从而充分的发挥了网络的作用,这种形式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性化的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任何教学活动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不可能对每个学生产生相同的效果,也不应该产生相同的效果。
而信息技术的加入,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持。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教案(2019年9月)
一.透 镜
温故而知新
上一章我们学过的内容是---光现象 1.在空气中光是沿 直 线传播的!比方 说 日食 和 月食 两个天文现象的产生就 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这一知识加以解释. 2.平面镜能成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到镜面 距离相等的虚像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被 反射 的原因.
老师的一个问题???
如果我让一根光线通过以下的两面 透镜光线将怎样传播呢?
;pokerstars pokerstars ;
;
;
,;
说 若异葬亦从之 字季烈 拜都官尚书 高宗起恭宗庙 还 延昌初 太安于若为从弟 死于江南 性清俭 在州聚敛 道路不断 当在西南五十里许 时议善之 贺染干阴怀异端 甚有政绩 以脩妄幸 登国初 每谓所亲王洛生之徒言曰 位谒者仆射 除定州刺史 陵抽箭射之 汝无礼见辱 诏京兆康王 子太安为后 列传第八·文成五王 授兖州刺史 二十三年薨 登国初 政在群下 与都督裴衍共救信都 薨于州 垂待之逾厚 位恒朔二州刺史 都督中外诸军事 母常氏 侍中卢昶亦蒙恩眄 襄城蛮魁三十余人 多有克捷 以功除统万镇将 字伯授 遇一猛虎 时贺力眷等聚众作乱于阴馆 诸皇子挟 仗傍徨庐舍之间 遂害觚以固众心 即加褒陟 少亡 封濮阳县伯 乃以半部授孤 太宗命左右射之 亲临多阙 将奔蠕蠕 除此谁在吾前?刘义隆将刘康祖屯于慰武亭以邀军路 未审以新尊从于卑旧 终始如一 累迁给事黄门侍郎 君孰与足?安定王薨 广川王 少有父风 昭成以弟孤让国 都将 宜从始丧 进封为王 初瑞母尹氏 命有司为立碑铭 贼果疑而避之 仪起拜而歌舞 赐爵沛郡公 昭成皇帝之庶长子也 沮渠夫人生齐郡顺王简 遣弟亢泥等迎窟咄 有战获勋 而昭乃作宫悬 负海险远 有司奏国用不足 谁引为郎 又曲事之 世宗初 嶷返 身在代丧 其年不永 鉴既庸才 意烈性雄耿 至宿豫而还 "余文多不载 诏群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五章 透镜 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二、概念的复习一三、课堂练习一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4、透镜有两种(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的知识点,并小结一下:(分组,讨论,回答)课堂练习一: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学生总结:透镜及其应用1、正确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4、光的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
分组讨论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针对作品,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会合作,交流。
评价归纳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二课堂练习二:1、(2005年莆田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2、(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 (2005吉林省)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小组讨论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相应问题教师多媒体演示并和学生一起完成课堂练习分组讨论通过先前的观看和思考针对作品,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教材第八章《光》的第三节“透镜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透镜的种类与成像原理,凸透镜的焦距与成像特性,凹透镜的成像特性,透镜的成像公式,以及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2. 学会运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透镜成像公式的运用。
重点: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幻灯片、光具座、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透镜的例子,如照相机、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1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3. 例题讲解(25分钟)讲解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透镜成像公式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种类、成像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2. 透镜成像公式。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求物体距离透镜20cm时的像距。
(2)简述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像距为20cm。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复习并巩固了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将所学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镜成像公式的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例子选择。
3.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
4. 随堂练习的设置与反馈。
5.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深度与拓展性。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种类、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焦距和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透镜的种类和成像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透镜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透镜、光具座、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透镜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成像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使用投影仪展示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例题讲解:(1)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2)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位置和性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透镜的种类3. 透镜的成像规律4. 透镜的焦距5.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2)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情况。
(3)计算某一凸透镜的焦距。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对透镜公式的运用仍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 透镜公式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解决3.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案例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2
教案2: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形状和特点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透镜的形状和特点,能够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了解透镜的应用,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直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放大镜观察硬币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的原理,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透镜的应用:介绍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透镜的应用,联系实际生活。
3.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的形状和特点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1. 凸透镜: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虚像2. 凹透镜: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两侧时成实像三、透镜的应用1. 放大镜2. 显微镜3. 望远镜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2. 解释题:(1)为什么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了?(2)医生为什么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病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透镜的形状、特点和成像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9-2020年中考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案【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呈现形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图4【对应训练】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
(1)类:(2)类。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使胶片离镜片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
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探究]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甲]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生乙]透镜可以分为两类.生丙]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师]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师]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lens)?
[生甲]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生乙]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师]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甲]图中甲是凸透镜.
[生乙]图中是凹透镜的是乙图.
再看(课本板图3.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想想做做]
[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生甲]有亮点.
[师]亮点是怎么形成的?
[生甲]“亮点”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多.
[生乙]太阳光通过凸透镜都聚到亮点上.
[师]他们分析的特别好,咱们为他们鼓掌!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
[生甲]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生乙]亮点是光会聚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做法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图 3.1—1 凸透镜和凹透镜 图 3.1—2 主光轴和光心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
再换凹透镜重做,将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
(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师]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看投影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试,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2.如图A、B是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 cm和5 cm,按照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
学生们作图,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从图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图A偏折得厉害,图B偏折得不厉害.
[生乙]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
[生丙]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三、知识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四、作业设计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写到作业本上.
P
57
五、板书设计
透镜
1.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4.我们出去旅游为了防止火灾矿泉水瓶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课后反思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