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综述
1、煤炭分类
我国煤炭资源的煤类齐全,按煤的挥发分,划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按用途分可分为:动力用煤、炼焦用煤、化工用煤。按照不同煤化阶段,分为褐煤、低变质煤、变质煤、高变质煤(含无烟煤)。褐煤和低变质烟煤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0%以上,故动力燃料煤资源丰富。而中变质煤,即传统意义的“炼焦用煤”数量较少,特别是焦煤资源更显不足。
就煤质而言,我国低变质烟煤煤质优良,是优良的燃料、动力用煤,有的煤还是生产水煤浆和水煤气的优质原料。中变质烟煤主要用于炼焦,在我国,因灰分、硫分、可选性的原因,炼焦用煤资源不多,优质炼焦用煤更显缺乏。
2、行业概况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由于替代性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所限,预计到2050年,煤炭的消费仍占全部能源的50%以上,我国经济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将一直存在。故而,从短期来看,煤炭行业呈现出了不规则的波动,但是长期来看,煤炭行业更多的是表现出了防御性的特征,并且,随着整体经济的日益走强,煤炭行业也得到了稳健发展。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煤炭行业并不是一个周期敏感的行业,从产量变化与经济变化的对比关系来看,我们发现煤炭行业的产量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其波动幅度要远远小于GDP 的波动。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的国家,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能源储量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的基本消费结构。
煤炭行业的消费渗入到我国经济的各个行业,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从对煤炭的消费形式来看,直接消费的煤炭占不到消费总量的1/3,更多的煤炭是通过加工转化成二次能源的形式进行消费。如,有50%左右的煤炭是通过转化成电来消费的,我国的电力生产2/3以上是火力发电,煤炭是火力发电最主要的原料,故煤、电共同构成我国的基础能源消费。
煤炭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下游产业有电力行业,炼焦行业,钢铁行业,建材生产,合成氨、电石生产及化工行业,其它产业和生活耗煤。各个行业消耗煤炭的比重变化不大,相对比较平稳。这样根据各个行业消耗煤炭量的多少,就能判断出对煤炭的需求量。
我国煤炭产业生产集中度不高,是分散型、过度竞争的产业。2004年中国煤炭企业产量前8名的生产总量346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96%。与发达国家的生产集中度相比,中国前8名企业在全行业中的产量占比应该达到目前全部大型企业共116家占比水平(即40%以上),目前还有很大差距。在我国现有煤炭行业中,小煤矿比重严重过高(注:小型煤矿为30万吨/年及以下煤矿)。2004年之前,我国共有小煤矿2.3万个,占全国煤矿总数88.9%,平均单井规模仅为4.2万吨/年产,全国煤矿从业人员超过552万人,人均年产煤炭不足400吨。2004年国务院开始治理整顿小煤矿,我国目前尚有小煤矿1.7万处,其中年产3万吨以下矿井约占三分之一。小煤矿产量占全国煤矿三分之一,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煤矿三分之二。根据初步规划,小煤矿数量将控制在1万处以内。
根据2006 年发改委的公告,行业前三大煤炭集团销量占全国销量的比例分别为10.13%、4.35%和4.39%。行业前20 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小于40%,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如果行业前4 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小于40%,那么该行业将会是一个无序竞争的行业。从政府定价到价格双轨制,再到煤炭订货会,国家除了对电煤的合同煤可能存在某种指导以外,国家基本放开了对煤炭的价格管制。但是,目前我国小煤矿产量占比38%,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比不到50%,国家对煤炭资源缺乏控制力。资源整合应是煤炭行业下一阶段最主要事件。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促进以煤为基础,煤电、煤化、煤路等多元化发展,形成6~8 个亿吨级和8~10 个5000 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建设13 个大型煤炭基地,98个矿区、2010 年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2.4 亿吨,占86%。
近几年的煤炭产业主要政策指出,以现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战略重组的主体,组建大型煤炭集团,遵循“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在煤炭矿区逐步形成多元投资”的格局,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我们预计13 个大型煤炭基地内的主要煤炭企业将作为整合基地内煤炭资源的龙头,尤其是上市公司所属集团。上市公司作为整个行业的代表,依靠资本市场这个融资平台,其所属集团成为组建大型煤炭集团的整合平台是理所应当的。
二、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
1.1 产业结构调整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十一五”期间,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对中小煤矿实施整合改造,实现资源、资产、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重组。同时,我国从2003年开始形成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总体规划方案。在这一总体规划中,中国将建设神东、晋北、晋东、蒙东(东北)、云贵、河南、鲁西、晋中、两淮、黄陇(华亭)、冀中、宁东、陕北13个大型煤炭基地。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推进企业整合。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1.2 税收政策
1.2.1取消出口退税:根据海关总署的计划,自6月1日至12月31日,烟煤、其他烟煤和其他煤等煤炭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从1%下调至0,且5-7号燃料油进口暂定税率也从
6%下调至3%。进口税大幅降低直接拉动了国内对廉价进口能源的需求增长。煤炭出口退税完全取消及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进一步导致国内供给增加,同时国际煤炭现货交易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使出口企业煤炭出口利润及积极性降低。
1.2.2 资源税:近两年来,国家相继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了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从全国来看,目前的资源税征收标准在2-4元/吨之间。将来还将逐步开展按储量计征煤炭资源税。国家2007年7月18日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上调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的资源税。与调整前的税额相比,矿石资源税最高调整幅度达到1500%,最低幅度也超过300%。煤炭资源税也将有上升调整的空间。
1.3 环境相关治理政策
1.3.1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为了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促使矿山企业合理负担其资源与环境成本,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2月1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从2006年起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全国各地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预提标准不尽相同,具体由煤矿企业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提取。据有关资料,在山西省上报的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方案中,平均每吨煤提取环境治理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