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弓棚子镇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课题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从而真正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进而推动我们新课程改革工作持续深入的发展,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制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题名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受到制约
目前,我校存在着许多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如:学生人数增加,班级的班额过大;学生来源不一,既有街里学生,又有大量随意来去的临时板厂打工人员子女,还有本地出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所以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2、课堂教学存在症结
近年以来的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要求极高,我们中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较为厚实、工作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结,如教师仍有主宰课堂的表现;师生主客体错位;课堂上出现高学习负担,低学习效率;课堂还存在“灌注”的方式;个别课堂教学仍存在追求“花样形式”的空架子;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变低等。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课题正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来的。我们意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充分探讨出:只有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一定基础后,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谈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达到真正的高效。
三、课题的界定
1.“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选择视亮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最佳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的课堂。
新课程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广义的效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有效果,即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其次是有效率,即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最后是有
效益,即效益是产出、收益,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2.高效内涵的特征有效教学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其特征是投入较少,效率趋高,效益渐大。“高效”在“有效”中产生,是“有效”的发展和达到期望状态,最本质特征:效率高,效果佳,效益大。
用公式表示为:课堂教学效益=实际收到的教学效果/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实际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指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各种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达到的结果。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制定的本堂课的终极目标。这里有几个标准,即:时间标准,即教学所用的时间与教学规定时间的比值;要素标准,即各要素协调,结构合理,功能优化;效果标准,即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最大的效益;目的标准,即教学实际达到的目的与教学本来应该达到的目的之比。
“服务功能”本课题中的服务功能,指教师应认识到教学是一种生命活动,亦是平等对话,教师的服务性是由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师职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传统的自我为中心,知识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学服务于知识传授等观念,多从学生已有和潜在的角度,学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联系生活,立足现实,发挥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和实践,为学生创设发展的空间,使课堂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真正从服务于学生最大化发展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教育政策有关理论
(1)教育呼唤教学高效,时代在呼唤着教育高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时代在呼唤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任务理所当然地要依靠教学创新,没有了教学创新,教育创新就失去了载体和依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也就成了空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只满足于有效教学中,那么,教学就不能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任务。
2.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随着西方教育理论不断传入我国,对我国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教育理论、观点、技术及教学内容、方法、原则、组织形式等均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乃至系统理论等整合起来,形成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观念,新思维,构成了切合时代教育改革精神的新潮流,这为教学高效性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厚实的理论支撑。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效果是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的创设。(3)强调“协作学习”。(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料来支持学生的学习。(6)强调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7)强调设计轻松有意义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该理论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建构性教学理念,通过教建构促进学生学建构,通过建构性教引导学生建构性学,在建构性教与学的偶联中,谋求教学的高效益。从根本上讲,高效教学应该是一种建构性教学、策略性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主体性的教学。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应有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现代教学论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