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类型脱水的比较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十三章-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和钠等比例丧失 而未予补充
细胞外液等渗,后 高渗,细胞内外液均有 丧失
脱水体征、休克、 口渴、尿少、脱水
脑细胞水肿
体征、休克
130以下
130~150
补充生理盐水或
补充偏低渗的氯化
3%氯化钠溶液
钠溶液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二、高钾血症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正常成年人含钾量为 31~57mmol/kg。 体钾的70%在肌肉,10% 在皮肤,其余在 红细胞、脑和内脏中。细胞外液钾占体钾 的2% ,血清 K+ 为 3.5~5.5 mmol/L;细胞 内液钾占98% ,浓度约为150mmol/L。
第十三章 电解质代谢紊乱
1. 理解水钠代谢紊乱:脱水概念、三种 脱水区别;
2. 认识钾代谢紊乱:概念、对心脏的影 响。
王某,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4天入院。发病 以来,每天腹泻6~8次,水样便,呕吐4次,不能进 食,每日补5%葡萄糖溶液1000ml,尿量减少,腹胀。 体检:精神委靡,体温37.5℃(肛),脉搏速弱,150 次/min,呼吸浅快,55次/min,血压86/50mmHg,皮 肤弹性减退,两眼凹陷,前囟下陷,腹胀,肠鸣音减 弱,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迟钝,四肢凉。实验室检 查:血清Na+125mmol/L,血清K+3.2mmol/L。
图13-4 细胞外液减少机制图
二、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2. 明显的失水体征。 3. 细胞内液的变化:细胞外液移向 细胞内(图13-4);严重致细胞水肿特 别是脑水肿,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4. 尿变化。
二、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医学考研]外科学:外科三种类型的缺水

[医学考研]外科学:外科三种类型的缺水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晓东大纲要求:外科患者体液代谢失调与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 治、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真题回顾(2011)患者,男,50 岁。

昨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全天胃肠减压量 800ml ,尿量 2000ml , 今晨电解质正常。

今日输液的最佳方案是 A.5%葡萄糖盐水 1500ml+10%葡萄糖 2500ml B. 5%葡萄糖盐水 2000ml+10%葡萄糖 2800ml C. 5%葡萄糖盐水 1000ml+10%葡萄糖 2500ml D. 5%葡萄糖盐水 1500ml+10%葡萄糖 1000ml 答案:D解析:5%葡萄糖盐水是由 0.9%的生理盐水中含有 5%的葡萄糖构成属于等渗液。

病人手术后 电解质正常,则为等渗性脱水,所以输液量应为丢失量加上每日基础需要量 2000ml ,该题 中尿量不算丢失量属于正常排泄,所以丢失量应为 800ml ,总共补液量应为 2800ml ,其次 每日基础需要量中需要 4.5g 的氯化钠,折合成 0.9%的盐水为 500ml ,加上丢失的 800ml , 需要大约 1300ml 的 5%葡萄糖盐水,其余的输入 10%的葡萄糖 1500ml ,D 答案最接近,而 且符合临床剂量。

体液的分布细胞内液 40%男性 功能性细胞外液 13%60%组织间液15% 成人体液量 (占体重%) 及分布细胞外液 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关节液、脑脊液、消化 20%血浆 5%液、结缔组织液等)1~2%女性50%细胞内液 30%体液平衡失调的三种表现1、 容量失调——等渗性体液↓或↑,主要致细胞外 液容量变化;2、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水↑或↓,致渗透微粒(Na+占 90%)浓度(渗透压)改变;3、成分失调——其它离子改变,对细胞外液渗透压 无明显影响,造成成分失调,如 K+ ↑ 或↓,Ca2+ ↑或↓等。

三种不同类型缺水的特征 缺水类型 等渗性 低渗性 高渗性丢失成份 等比 Na 、H₂O Na >H₂O 典型病症 肠瘘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浓缩,血 Na 正常 血 Na ↓ 舌干,不渴 神志差,不渴 有口渴慢性肠梗阻 食管癌梗阻 H₂O >Na 血 Na ↑ 三种类型缺水的比较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 别称 急性缺水或混合性 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缺水原发性缺水 血钠 135-150mmol/L <135mmol/L >150mmol/L 渗透压 正常降低升高主要病因(外科病人最易发 消化液或体液的持续性丢失, 摄入水分不足,水分丧 生)消化液或体液 排钠性利尿剂,等渗性缺水补 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大 的急性丧失 充水过多 面积烧伤 失水部位临床表现细胞外液为主 细胞外液为主细胞内液为主组织间液与血浆等 组织间液丢失比例大于血浆 组织间液与血浆等比 例少量丢失比例丢失(血液浓 缩)1、脱水表现:舌、 皮肤干燥等轻度 中度 重度轻 度 中 度 重 度尿少症 疲 乏 、 恶心、 神 志状 头 晕 、 呕吐、 不清、 手 足 麻 视 物 腱 反 2、不口渴缺 水 量(体 2- 4- 3、低血容量表现: 丧失体重的 5%4、休克表现:丧失 体重的 6~7%> 木 , 一 模糊、 射 减 重%) 般 无 口 神 志 弱 或 4 66渴淡漠、 消失、 站 立 昏迷性 晕 倒 口 渴 明 显缺 水 表 现 精 神 症 状 昏 迷血 <135 <130 <120 钠 血 压 - - 休克 ↓表现尿 ↓ 钠↓诊断1、体液大量丧失病 1、尿液检查:尿比重下降, 1、尿比重高 尿钠减少2、红细胞计数、血红 2、依据病史和临床 2、血钠测定:低于 135mmol/L 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升 表现可确定诊断3、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 高3、实验室检查可发 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增 3、血钠浓度升高至 现血液浓缩150mmol/L 以上史高补液纠正原发病,选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平衡盐或生理盐水5% 葡萄糖或0.45%NaCl溶液补液量丢失量+日需要量需补钠量(mmol)=积极处理原发病( 水[142mmol/L-血钠测得值分次补充低渗盐水或2000ml+NaCl4.5g)(mmol/L)]×体重(kg)×0.6等渗糖液(女性0.5)随时检测、及时调整用法静滴输注速度先快后慢,总输液量计算量分2天补分次完成。

09本--脱水 (更新)

09本--脱水 (更新)

对机体的影响 1.可发生休克, 1.可发生休克,机率 可发生休克 相对较低 2.血容量↓→ADH和醛固酮↑→肾保Na 2.血容量↓→ADH和醛固酮↑→肾保Na+、 血容量↓→ADH和醛固酮↑→肾保 ↑→尿量 尿量↓ 水↑→尿量↓ 3.处理不及时 高渗性脱水; 3.处理不及时→高渗性脱水;只补充 处理不及时→ 水分→低渗性脱水 水分→低渗性脱水
主要表现和影响
脱水体征、休克、 口渴、尿少、脱 脱水体征、休克、 口渴、尿少、 水体征、 脑细胞水肿 水体征、休克 <130 减少或无 补充高渗盐水 先盐后糖 130130-150 减少 补充低渗盐水 先盐后糖
血钠( 血钠(mmol/L) 尿钠 治疗
二、水中毒
(water intoxication) )
特点: 特点:
1.电中性法则 。 电中性法则 2.细胞内外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有很大差别: 2.细胞内外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有很大差别:细 细胞内外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有很大差别 胞膜对Pr 胞膜对Pr、K+、Na+、Ca2+和Mg2+等不易通透。 Pr、 等不易通透。 3.各体液中阴、阳离子数不一致; 3.各体液中阴、阳离子数不一致; 各体液中阴 4.血浆和组织间液的电解质,除蛋白质外,含量几 血浆和组织间液的电解质,除蛋白质外, 乎相同。 乎相同。 5.渗透平衡原则
四、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水的平衡 1.水的平衡
每日入水量 (ml/day) 饮水 10001000-1300 700700- 900 食物 300 代谢水 总量 20002000-2500 每日最低尿量500ml 每日最低尿量500ml 每日出水量 (ml/day) 尿 1000-1500 1000350 350 肺 500 皮肤 150 肠道 2000总量 2000-2500

畜禽脱水症状及鉴别诊断

畜禽脱水症状及鉴别诊断

畜禽脱水症状及鉴别诊断脱水是机体摄入水分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脱水的综合病理过程。

在脱水过程中,水分丢失的同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钠丧失。

根据水与钠丢失的比例不同,临床上可将其分为以丢失水分为主的高渗性脱水,以丢失钠为主的低渗性脱水以及水与钠都大景丢失的等渗性脱水。

一、原因与发生机理1.腹泻。

在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魏氏梭菌病、猪痢疾、牛病毒性腹泻、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等传染病以及急性消化不良、胃肠炎、幼畜消化不良、某些中毒病时,经常发生重剧腹泻,导致大量水分丢失。

2.胃肠道大量积液。

液性胃扩张、肠便秘、瓣胃阻塞、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皱胃变位、皱胃阻塞等疾病,都影响肠道吸收水分,致使大量液体潴留在胃肠道内而引起重剧的脱水。

3.吞咽障碍。

主要见于咽炎、食道阻塞、破伤风,也见于咽麻痹、食道狭窄及脑病,因水分不能摄人而发生脱水。

4.嘔吐和出汗。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和出汗,均使大量水分丢失而发生脱水。

5.流涎。

有机磷农药中毒、砷中毒、汞中毒等疾病过程中,因唾液分泌过多,大量流涎而引起急性脱水。

6.尿量增多。

肾病、糖尿病、尿崩症、大量使用利尿剂等,因排尿量增多而引起脱水。

7.体腔积液。

胸、腹腔大量积液也可继发脱水。

8.其他。

发热性疾病,伴有呼吸频率加快的疾病,常因不显性失水量异常增多而发生脱水。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均导致体液总量和血容量越来越少,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同时由于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而引起微循环障碍,最终因各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动物死亡。

二、临床表现1.脱水的一般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而皱缩,皮肤皱褶试验恢复延迟,皮肤弹性降低,眼球凹陷,黏膜潮红或发绀,尿量减少或无尿,体重迅速减轻,肌肉无力,食欲缺乏。

轻度或中度脱水时,体温与心率无明显变化,严重脱水时心率超过100次/min,体温升高。

2.脱水性质。

判定脱水性质,是实施补液疗法时选择液体种类的基础。

临床上主要根据脱水的原因和脱水症状判定脱水性质。

外科学上三种类型脱水的诊断及补液

外科学上三种类型脱水的诊断及补液

外科学上三种类型脱水的诊断及补液低渗性脱水一、概念及特点水和钠同时缺失失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圆形低渗状态低渗性脱水的主要脱水部位ecf对病人的主要威胁循环衰竭二、机体的代偿机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肾素―醛固酮系统出现激动、抗利尿激素排泄激增三、病因1.胃肠道丢失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胃肠减压、慢性肠梗阻等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3.应用排钠利尿剂4.等渗性缺水化疗时补足水分过多四、临床表现1.轻度血清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缺nacl0.5g/kg体重。

疲倦,头晕,小儿麻木,不口渴。

尿中na+、cl-减少。

2.中度血清钠浓度在120mmol/l-130mmol/l,失nacl0.5~0.75g/kg体重。

(1)神经系统症状:乏力,头晕及手足麻木更加明显。

(2)消化道症状:恶心及呕吐等。

(3)循环系统整体表现:高钠休克,俯卧昏倒。

(4)尿量太少,尿中几乎不不含钠和氯3.重度血清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缺nacl0.75~1.25g/kg体重。

表现:肌肉痉挛,抽痛;腱反射弱及消失;神志不清,昏迷;常发生休克五、诊断六、化疗病史1.病因临床表现2.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尿液检查比重常在1.010以下,需补充的钠量(mmol)尿na+和cl-常明显减少=[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出数值(mmol/l)]血清钠测定×体重(kg)×0.6(女性0.5)其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3.日须要液体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4.重度缺钠发生休克者先补齐血容量5.纠酸及补钾高渗性脱水一、概念及特征水和钠同时遗失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轻微缺水细胞内液移近细胞外间隙,引致细胞内、外液量都有减少。

脑细胞缺水而导致脑功能障碍低渗性水解的主要发作环节ecf低滤渣主要水解部位icf增加二、代偿机制口渴,饮水,增加体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排泄激增,肾小管对水的再稀释减少循环血量明显增加,醛固酮排泄减少,强化对钠和水的再稀释三、病因(1)水分摄取严重不足(decreaseofintake)失去口渴美感水源切断进食困难重危病人的给水不足,经鼻胃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高浓度肠内营养溶液等(2)水分丢失过多(lostfromecf)大量流汗(汗中不含氯化钠0.25%)尿崩症和渗透性利尿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尿液排出等呼吸道皮肤蒸发大面积灼伤曝露疗法等四、临床表现1.轻度口渴,缺水量为体重的2%~4%2.中度极度口渴。

脱水

脱水

尿量
1000-1500
500 350
食物水 700-900 代谢水 300 合计
皮肤蒸发 呼吸蒸发 粪便水 150
2000-2500
2000-2500
水、钠平衡的调节
1.粗调节:渴感 渴觉中枢位于下丘脑外侧区。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是 渴觉中枢兴奋的主要刺激。渴则思饮寻水,饮水后血浆渗 透压回降,渴感消失。 2.细调节: 1)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的调节作用 来源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作用部位 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作用特点 加强对水的重吸收 2)醛固酮(aldosterone,ADS)的调节作用 来源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 作用特点 保钠保水、排钾
+
B.经肾丢失
1.利尿剂 2.肾上腺皮 质功能不全 3.急性肾衰 多尿期 4.慢性间质性 肾疾患 肾脏 重吸收 H2O 、 Na+ 减少
对机体的影响
体液量
组 血织 浆间 液 细 胞 内 液
渗透压
血 组织 浆 间液
细 胞 内 液
正常水平
1、早期循环衰竭-休克
2、脱水征-组织脱水
3、细胞水肿-脑水肿
3. 防治原则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脱水
一. 体液的含量及分布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组织间液15%
正常成人体液 占体重 60%
细胞外液20%
mmol/L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Na+
Na+ Cl-
Na+ Cl-
K+ ClHCO3HPO42Ca2+
HCO3蛋白质

三型脱水比较的表格

三型脱水比较的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型脱水比较的表格篇一:脱水-脱水6分开放分类: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内科常见疾病医学术语收藏分享到顶[0]目录1概述2高渗性脱水3低渗性脱水4等渗性脱水5机理6保健贴士展开全部摘要纠错编辑摘要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

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其伴有的血钠或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又分为低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高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等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

脱水-概述脱水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脱水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以失水为主者,称为高渗(原发)性脱水;以失钠为主者,称为低渗(继发)性脱水;水、钠各按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成比例丢失者,称为等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造成的。

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

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

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

2.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3.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

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脱水的症状鉴别诊断

脱水的症状鉴别诊断
等渗液体丢失后只补水
1.治疗胃肠道消化液大量丢失、大面积烧伤渗出时,仅补充5%GS等;2.发热、大汗后大量饮水
三种类型脱水的临诊表现
类型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原因
水丢失,水分由细胞内溢出细胞外
大量水和钠盐急剧丢失
补水而不补电解质,使水分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细胞外液

从减少到变化不明显
迅速减少
组织间液及血容量减少
其他
昏迷
酸中毒和毒血症或休克
休克
脱水程度及脱水量判定
体重减轻/%
眼凹陷及பைடு நூலகம்肤皱缩
皮肤皱缩实验持续时间/s
血细胞压积/%
血清总固体物/(g/L)
每千克体重恢复脱水需补充液体量/ml
4~6
+

40~45
70~80
20~25
6~8
++
2~4
50
80~90
30~50
8~10
+++
6~10
55
90~100
50~80
渗透压
!!
!!!!
!!!!
循环血量
从减少到变化不明显
减少
血容量减少
血液
浓缩
血压下降
血清Na+
!!

!!
PCV
变化不明显
正常
升高
心脏
心跳加速、血压下降
心跳加快
心音弱
总蛋白
变化不明显
正常
升高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静脉萎缩;静脉充盈慢
口渴
+++

病理生理学 脱水

病理生理学  脱水

一、脱水(dehydration)
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 减少,超过体重的2%以上。
高渗性脱水:失水为主 低渗性脱水:失钠为主
等渗性脱水:钠水等比例丢失
(一)高渗性脱水--慢性脱水 ( hypertonic
dehydration )
特征: 失水多于失钠 血清钠浓度﹥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310 mmol /L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水在不同组织中所占比例不同
Why ?
二、水的生理功能与水平衡 (一)水的生理功能
促进物质代谢。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结合水的作用。
(二)水平衡
1.体内外水的运动
摄入 (ml) 排出 (ml)
饮水
食物水 代谢水 合计
1000-1500
700 300 2000-2500
粪便
尿液 呼吸蒸发 皮肤蒸发
40~50mmol/Kg体重
60% 可交换 50% C外 40% 不可交换
10%C内
血清钠浓度正常范围:130-150mmol/L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四、体液的渗透压
四、体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取决于溶液中的颗粒数目
晶体渗透压(离子):
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蛋白质大分子):
血浆渗透压正常在280~310mmol/L
1.原因和机制
含钠体液丢失后,只补水而没补钠 (1)经消化道失液:腹泻、呕吐 (2)经皮肤丢失:大汗、大面积烧伤 (3)体液在第三间隙积聚:胸腹水 (4)经肾丢失:
(4)肾脏丢失
①长期使用排钠性利尿剂:速尿、利尿酸、 噻嗪类利尿剂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dison’s病

第五章 脱水与酸中毒

第五章 脱水与酸中毒

第五章脱水与酸中毒教学目的了解机体内环境失调对疾病发生的意义掌握脱水和酸中毒的原因及分类特征脱水、酸中毒地机体影响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复习电解质含量分布与生理功能导入脱水与酸中毒教材重点、难点1、脱水、酸中毒等概念2、脱水的类型及各型发生的原因、特征3、了解各类机理及病理变化,补液原则4、各类脱水的区别5、代谢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代偿机理与病理变化教学内容概述一、电解质的含量主要:K、Na、Ca、P、N、Fe、Mg少量:Cn、Mn、Co、I、S、F 等,量少作用大。

二、分布阳离子阴离子细胞内液:k+1、Mg+2 HPO4=、H2PO4—、蛋白质少量HCO3—细胞外液:Na+(占全部阳离子92%)Cl—、HCO3—电解质分布特点,决定了细胞内外电解质组成差异。

①电解质通过细胞膜不是太自由的,依靠Na+泵主动运输,比水慢得多,而且耗能。

②电解质的浓度越大,渗透压就越高,吸水能力就越强。

③细胞内外体液交流,主要取决于对渗透压有积极作用的电解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

三、功能1、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神经、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2、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PH、水的代谢平衡;3、参与机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构成;4、参与酶系统的反应。

第一节脱水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称为脱水(dehydration)。

在疾病的过程中,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分不足或体液丧失过多,引起体液总量减少,出现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失水的现象。

此时水代谢呈负平衡状态,并伴有钠的丢失。

通过测定血钠的浓度,可计算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一、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称缺水性脱水、单纯性脱水特点: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盐血Na+↑患畜口渴、少尿、尿比肤皱缩等。

长途运输、水源缺乏1、原因饮水不足——饮水少不能饮水进食咽炎、食道阻塞、破伤风吞咽困难、脑炎、昏迷排出过多胃肠道丧失——腹泻皮肤、肺丧失——呼吸加快、大汗、大面积烧伤等肾排出因下丘脑病变,抗利尿素分泌↓,尿大量排出(如尿崩症)使用过多的利尿剂肾浓缩功能↓,肾小管对抗利尿素反应↓高热、水耗损↑医原性失水——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从体内移出大量水分。

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

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较

本科毕业设计翻译题目: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拟学生XX:岳韬学号:10122113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10-1班指导教师:王鑫2021年6月20日目录1引言02脱水方法02.1吸收法02.2吸附12.3冷凝33实验44结果45讨论5缩略词6参考文献6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的比拟MichalNetusil,PavelDitl捷克技术大学过程工程系,布拉格6区,16607,捷克XX国[2021年4月6日收稿,2021年5月23日修订]摘要本文比拟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三种天然气脱水方法:〔1〕三甘醇脱水〔2〕固体枯燥剂脱水〔3〕蒸馏。

根据它们所需的能量和适应性进展比拟。

通过一个能每小时处理105Nm饱和天然气的模型进展能量计算,其中饱和天然气为30℃,压力为7—20Mpa。

出口天然气湿度与于压力为4Mpa气、露点为-10℃的气体一样。

关键词:气藏;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天然气脱水1引言天然气脱水的主题一直与天然气储存严密相连。

天然气储存的想法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有两个根本的原因。

第一,它可以减少对供给的依赖;第二,它能最大限度利用配气管网的储量。

天然气在夏季需求量低时被储存起来,冬季取暖需要大量天然气时被取出来。

地下储气库是最好的大量储存天然气的选择。

欧盟现在最多有约130个地下储气库,最XX论总储量大约为95亿方。

根据最新数据,到2021年欧洲还将额外储存70亿方[1]。

地下储气库有三种类型:〔1〕含水层〔2〕枯竭的油气田〔3〕盐穴库。

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性质。

通常储气库内允许存储压力到达20MPa。

当气体注入时压力升高,气体采出时压力下降。

外输气体压力取决于后续配气管网。

门站压力通常在7MPa。

天然气温度通常在20-35℃。

准确的温度随着储气库的位置和储存年限变化。

储气库的缺点是储存时气体被水分饱和。

在枯竭的油气田型地下储气库中,重烃还会污染储存气体。

输气标准规定的允许湿度用天然气的露点温度表示。

4MPa天然气的露点通常是-7℃[2]。

M2水钠代谢紊乱

M2水钠代谢紊乱

M2 水钠代谢紊乱水、钠代谢紊乱总是同时或先后发生,主要表现为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改变,临床上常将两者的代谢障碍合并讨论。

根据体液容量变化不同将其分为脱水和水过多。

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的状态称为脱水。

根据脱水时水钠丢失的比例不同分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种类型。

水过多临床多见于水中毒(细胞外液呈低渗)和水肿(细胞外液呈等渗)。

一、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一)原因和机制低渗性脱水主要见于体液大量丢失后只补充水,而未补充适量钠盐所致。

体液常通过下列方式大量丢失:1.经皮肤丢失见于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后只补水分而不补钠。

虽然汗液渗透压约为血浆的1/3,但大量出汗也可伴有明显的钠丢失,若只补充水分则可造成细胞外液低渗。

2.经消化道丢失是临床最常见的丢失钠的原因,多数由于呕吐、腹泻引起,部分由于肠吸引术丢失大量含Na+消化液。

如果只补水分,将导致低渗性脱水。

3.经肾丢失钠见于以下情况:①水肿患者长期连续使用排钠性利尿剂(如氯噻嗪类、呋塞米等),由于其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钠从尿中大量丢失;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管液中尿素等溶质浓度增高,可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减少;慢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醛固酮的反应性降低,对钠重吸收也会减少;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由于醛固酮分泌减少,肾排出钠增多。

上述情况下,只补充水分而忽略了补钠盐,就可能引起低渗性脱水。

(二)对机体的影响1.口渴口渴不明显,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故机体虽缺水,但却不思饮。

轻症或早期患者不会出现渴感,重症或晚期患者由于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引起口渴中枢兴奋产生轻度渴感。

2.尿的改变(1)尿量的变化:在低渗性脱水早期,细胞外液量虽有减少但尚不明显,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抑制ADH释放,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此时机体虽有缺水但尿量可无明显减少。

病理学 第六章 水肿、电解质代谢紊乱

病理学 第六章 水肿、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和电解质是机体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和低分子有机化 合物以及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了分布于组织细胞内外的体液。 细胞内液(ICF)-----分布于细胞内的液体称 组织间液----浸润在细胞周围的, 细胞外液(ECF)-----组织间液与血浆共同构成。
水、钠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常常导致 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改变,两者变化具体如表所列,其中的低渗 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水肿临床最常见。
严重脱水时,可出现程度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脑静脉破裂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4)脱水热 严重脱水患者,尤其是小儿,血容量降低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细胞脱水使汗腺分泌
汗液减少,引起机体散热功能障碍。
高渗性脱水
• 对机体的影响:
口渴: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 细胞外液减少,尿量减少: ADH分泌多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内液减少,细胞脱水。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脑细胞严重脱水头晕,烦躁,谵妄,肌肉抽搐,
1.原因与机制
主要见于:① 水源断绝,如沙漠迷 路、海上失事等;② 饮水困难,如口腔、 咽喉和食管病症导致吞咽困难,以及严 重恶心、呕吐等;③ 丧失口渴感,如昏 迷、极度衰弱或精神病渴感丧失者。
主要见于:① 经呼吸道失水,如代 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过度通气;② 经皮 肤失水,如高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 经肾失水,如中枢性尿崩症时抗利尿激素 合成和释放不足,反复使用甘露醇或高渗 葡萄糖引起渗透性利尿;④ 经胃肠道失 水,如呕吐、腹泻及消化道引流等。
渗透压(血钠)
容量减少(脱水) 容量增加(请留)
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低渗)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高容量低钠)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等渗性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高渗) 高渗性脱水

三种不同类型脱水机的简单介绍与应用

三种不同类型脱水机的简单介绍与应用

三种不同类型脱水机的简单介绍与应用关键词:脱水机淀粉脱水2018.8.13 常用于淀粉加工生产线脱水工段的脱水机械主要有:真空转鼓脱水机、自卸料刮刀离心机和三足式离心机。

1.三足离心机三足离心机,又称三足式离心机,因为底部支撑为三个柱脚,以等分三角形的方式排列而得名。

三足离心机是一种固液分离设备,主要是将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去或将固体中的液体分离出去。

工作原理:通过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其离心分离系数通常是重力加速度的数千倍,因此能够实现物料的快速分离。

但是由于不同的物料性质差异很大,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规格的离心机,一般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离心机转速在3000转以下,颗粒更细,密度差更小的混合液则需要转速在8000~30000之间的离心机进行分离,而像铀的浓缩分离则需要更高转速的离心机。

2.自卸料刮刀离心机自卸料刮刀离心机又称刮刀离心机,是连续运转,间歇操作的固液分离设备,其控制方式可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

离心机操作过程中的进料、分离、洗涤、脱水、卸料等过程一般均在全速状态下完成,单次循环时间短,处理量大,并可获得较干的滤渣和良好的洗涤效果。

刮刀离心机根据设备结构可以分为:卧式离心脱水机和立式离心脱水机。

工作原理:利用旋转的转鼓带动转鼓内物料作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两种密度不同且互相溶的液体与固体颗粒的悬浮液进行分离。

3.真空转鼓脱水机真空转鼓脱水机是国内外薯类淀粉生产行业、酵母生产行业脱水常用设备,生产制造工艺成熟,近年来主要用于淀粉生产脱水、变性淀粉生产脱水,特别是对薯类淀粉脱水,运行稳定,效果好。

真空转鼓脱水机根据设备结构和构造差异,可以分为三大类:全真空转鼓脱水机、顶部敷料真空转鼓脱水机和吸管式真空转鼓脱水机。

固德威旗下生产线包括【薯类淀粉加工设备:红薯淀粉成套设备、马铃薯淀粉成套设备、芭蕉芋淀粉成套设备、葛根淀粉成套设备、木薯淀粉成套设备、橡子淀粉成套设备、豌豆淀粉成套设备、莲藕淀粉成套设备、小麦豆类淀粉成套设备等。

第二章食品脱水与干燥

第二章食品脱水与干燥

导湿温系数与物料水分的关系
A:低水分含量物料的水分为 单分子层吸附水,以气态方 式扩散,δ很小甚至负值。 A-B:随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 吸附水由单分子层转向多分子 层,结合力减弱,扩散方式 也转向液态,δ 也不断增加, 直至到达最高点B点。



如果物料中水分总能以液态方式扩散,导湿温 性系数就不会因物料水分的变化而变化,即δ 不变,发生曲线Ⅱ。 如果物料受空气挤压,妨碍了液态水分的转移, 则导湿温性系数下降,即δ 减小,发生曲线Ⅰ。 空气是顺热流方向,而水分无论是气态还是液 态方式转移都是逆热流方向的。
(2)解吸等温曲线
一般说湿物料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有两个方向。 P物料<P空气 物料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而湿润, 吸附作用 P物料>P空气 物料脱水干燥 解吸作用 P物料=P空气 物料中水分与周围空气相对湿度 平衡 AW=ERH%
AW和水分含量的关系在 吸附与解吸过程中不同。 在相同水分含量下,解吸 曲线中AW比MSI要低, 或在相同AW下,解吸中 物料含水量高于MSI, 称为吸附滞后现象。
2)自由水:
定义: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易 结冰,也能溶解溶质的水分。 类型:毛细管吸附水和物料外表面附着水分 特点:依靠表面附着力、毛细管力和十分粘着 力存在于湿物料中;干燥过程中能以液体或蒸 汽形式除去。

食品中水分被利用的难易程度,主要依据 水分结合力或结合程度的大小而定。 自由水最容易被微生物、酶、化学反应所 利用,而结合水则难易被利用,结合力或结合 程度越大,越难易被利用。
3.AW与食品保藏
1)AW对微生物生长影响: (1)对微生物发育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种微生物均有其最适的AW 和最低的AW,它们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食品 的种类、温度、PH值以及是否存在湿润剂等因 素,大多数细菌要求AW>0.94,大多数酵母菌 要求AW>0.88-0.80,大多数霉菌要AW>0.75, 因此,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干制品的储 藏期,必须将其AW降低到0.60以下。

水平衡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平衡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平衡紊乱诊断治疗指南人体水平衡紊乱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水过少和水过多。

水过少临床上称为脱水,主要是由水摄入量不足和(或)水丢失过多引起的;水过多则是由于水的入量超过机体的排水能力而引起的,包括水中毒和全身性水肿。

一、脱水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由于机体水的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而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因此脱水常伴有钠的丧失。

根据水和钠丢失的比例及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将脱水分成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三类。

(一)、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的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

1.病因和发生机制某些原因使机体丢失等渗性或低渗性体液,通常先发生等渗性或高渗性脱水。

由于机体的代偿性反应,如引起口渴使大量饮水;低血容量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近曲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增多,加上ADH分泌增多使远端肾单位重吸收水增加,其结果可使脱水“减轻”,并存在使细胞外液转变为低渗的倾向;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丧失,在治疗上只补水(如只予以饮水或输入葡萄糖液)而未注意补钠,也容易造成失钠比失水更多的状况。

这些是导致低渗性脱水的基本原因与机制。

使体液丢失的原因为:(1)肾外性原因:①消化液大量丢失(呕吐、腹泻或胃、肠吸引术);②体液大量在体腔内积聚(大量胸、腹水形成);③经皮肤大量失液,如大量出汗(丢失低渗性体液)或大面积烧伤使血浆大量渗出(丢失等渗性体液)。

(2)肾性原因:①水肿患者往往须限制钠盐摄入,在长期、大量使用排钠利尿药(如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等)时,利尿的同时抑制了髓襻升支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使钠随尿液排出过多;②肾脏疾病,如慢性间质性疾病,当髓质结构破坏和髓襻升支功能障碍,钠随尿丢失增多;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肾小球滤过率开始增加而肾小管功能未恢复,水、钠排出增多;所谓失盐性肾炎(sodium losing nephritis),因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钠的重吸收减少,肾排钠过多;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Addison病,因醛固酮不足,使肾小管钠重吸收减少;④过度渗透性利尿,如严重糖尿病或大量使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等,水、钠经肾丧失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快后慢 总量分来自补完计算量分2天补预防
低k
低k,纠酸
低k,低Na
脱水类型的救治首选病因治疗,退一步是补液。等渗性脱水首选平衡盐液,若无就选0.9%生理盐水。因为0.9%生理盐水氯离子为135-150,而血浆中氯离子102,135大于102,易发 生高氯血症。
口渴 乏力 唇舌干燥
补液
纠正原发病
LR/NS
含盐溶液 高渗盐水
5%葡萄糖溶液
0.45%盐水
补液量
丢失量+日需要量 日需要量为 水2000ml+NaCl4.5g
补Na=(正常Na-测 量Na)*kg*0.6(女为0.5)
补水量ml=(测量Na-正常Na)*kg*4
用法
LR/NS静滴 若血容量不足,先补1500-2000ml
溶质性利尿 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
血压

↓↓
N严重时降低
休克
偶发
容易
不容易
尿量

早期N,休克时↓

尿比重

↓<0.010
↑>1.025
尿钠

↓↓<20mEq/L
早期高>50mEq/L
BP

↓↓
N严重时降低
失水部位
以细胞外液为主
以细胞外液为主
以细胞内液为主
临床表现
不口渴 恶吐乏力少尿
不口渴 恶吐乏力 站立易昏倒,休克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别称
急性、混合性脱水
慢性、继发性脱水
原发性脱水
血钠
135-15mmol/L
<135
>150
渗透压
N


病因
消化液急性丢失 大量呕吐 肠瘘 体液急性丢失 肠梗阻、烧伤
消化液慢性丢失 慢性肠梗阻 长期胃肠减压 大创面慢性渗液 使用排钠利尿剂
水分摄入少,如食道

大量出汗
高血糖昏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