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合集下载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55个中医必背方剂(速记口诀)

55个中医必背方剂(速记口诀)

55个中医必背方剂(速记口诀)来源:医学药典1.麻黄汤:【干妈贵姓】。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桂枝三药】。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3.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5.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6.止嗽散:【陈梗借钱百草园】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7.桑菊饮【桑甘河人锯韦接桥】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8.银翘散【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9.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10.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11.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13.参苏饮【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1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1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16.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7.大黄牡丹汤【丹东黄桃小】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18.大陷胸汤【陷胸汤妙,大黄随笑】甘遂大黄芒硝19.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20.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21.麻子仁丸【姓黄的麻子要朴实】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22.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23.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24.黄龙汤【大承气+人参当归甘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25.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26.大柴胡汤【胡大将“室早”,勤下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无甘草)27.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只服拌虾皮】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28.达原饮【后母要吃槟榔甘果治(痢疾)】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29.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枳实柴胡芍药炙甘草30.逍遥散【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31.痛泻药方【臣要住房】白术白芍陈皮防风3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三人练琴】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33.白虎汤【白虎拾草治母惊】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34.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35.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36.清营汤【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犀角(水牛角)生地黄麦冬元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37.犀角地黄汤【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38.黄连解毒汤【三黄治(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39清瘟败毒饮【石母勤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生石膏生地犀角(今用水牛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40.凉膈散【竹竿支帘,皇笑拨琴】川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仁黄芩连翘竹叶薄荷41.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连报(凯)旋】黄芩黄连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板蓝根马勃玄参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42.防风通圣散【将军执勤住草房,高桥当归划船忙。

临床常用基本方剂80首

临床常用基本方剂80首

白虎汤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气分热盛证。

清营汤组成:犀角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

半夏厚朴汤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犀角地黄汤组成:犀角生地黄赤芍丹皮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

苏子降气汤组成:苏子橘皮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生姜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之喘咳证。

定喘汤组成:白果麻黄桑白皮款冬花半夏杏仁苏子黄芩甘草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旋覆代赭汤组成:旋覆花半夏人参代赭石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天台乌药散组成:乌药木香茴香青皮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

橘皮竹茹汤组成: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

金铃子散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功用:疏肝清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

小半夏汤组成:半夏生姜功用:化痰散饮,和胃降逆主治:痰饮呕吐。

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越鞠丸组成:川芎苍术香附神曲栀子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

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成:枳实厚朴薤白桂枝栝楼实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四逆汤组成: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仙方活命饮: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橘皮白芷防风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甘草酒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功用: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

桃核承气汤组成: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炙甘草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功用: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1. 安宫牛黄丸2. 白虎汤3. 白通汤4. 保和丸5. 保和颗粒6. 补中益气汤7. 菜花败毒散8. 草珊瑚合剂9. 穿心莲合剂10. 大承气汤11. 大黄甘遂丸12.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14. 大黄附子汤15. 大黄清胆汤16. 当归四逆汤17. 当归散18. 当归养血汤19. 当归芍药散20. 当归射干酵母片21. 当归煎膏22. 地黄丸23. 地骨皮散24. 地榆消炎片25. 丁香抗病毒合剂26. 丁香抗菌合剂27. 丁香合剂28. 冬凌草寄生合剂29. 断血流胶囊30. 高力灵胶囊31. 高力灵颗粒32. 广安妇科丸33. 广藿香合剂34. 海蛇抗癌合剂35. 海蛇化癌汤36. 海蛇半夏散37. 海蛇半夏散片38. 海蛇消炎口服液39. 海蛇消炎贴膏40. 海蛇抑菌合剂41. 海蛇沉香宝石丸42. 海蛇补益宝石丸43. 海蛇定阳合剂44. 海蛇炎康片45. 海蛇止血合剂46. 海蛇止咳糖浆47. 海蛇止痛膏48. 海蛇止痛颗粒49. 海蛇止痛药丸50. 海蛇治疗白斑胶囊51. 海蛇助眠合剂52. 海蛇祛风湿合剂53. 海蛇抗病毒合剂54. 海蛇抗感冒合剂55. 海蛇抗流感合剂56. 海蛇抗疟合剂57. 海蛇抗病毒胶囊58. 海蛇抗菌颗粒59. 海蛇抗结核合剂60. 海蛇抗肺炎合剂61. 海蛇抗霍乱合剂62. 海蛇抗白喉合剂63. 海蛇抗麻疹合剂64. 海蛇抗风寒合剂65. 海蛇抗温热合剂66. 海蛇抗病毒颗粒67. 海蛇抗病毒口服液68. 海蛇抗病毒片69. 海蛇抗病毒贴膏70. 海蛇抗病毒药丸71. 海蛇抗病毒软胶囊72. 海蛇抗病毒注射液73. 海蛇抗菌口服液74. 海蛇抗菌片75. 海蛇抗菌贴膏76. 海蛇抗菌药丸77. 海蛇抗菌软胶囊78. 海蛇抗菌注射液79. 海蛇抑菌口服液80. 海蛇抑菌片81. 海蛇抑菌贴膏82. 海蛇抑菌药丸83. 海蛇抑菌软胶囊84. 海蛇抑菌注射液85. 海蛇散疼片86. 海蛇消肿合剂87. 海蛇止痒合剂88. 海蛇祛湿合剂89. 海蛇清火合剂90. 海蛇活血合剂91. 海蛇润燥合剂92. 海蛇保肝合剂93. 海蛇滋阴合剂94. 海蛇养血合剂95. 海蛇安神合剂96. 海蛇开窍合剂97. 海蛇养心合剂98. 海蛇益气合剂99. 海蛇健脾合剂100. 海蛇降压合剂这些方剂都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但请注意,在使用任何中药方剂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方剂(有剂量)(主治医)

方剂(有剂量)(主治医)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热结阴亏证。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
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玄参30麦冬25细生地25大黄9芒硝 4.5
㈤逐水
·十枣汤
攻逐水饮。㈠悬饮㈡水肿
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捣为散1-2克
·痛泻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
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陈皮4.5白术6白芍6防风3
㈢调和寒热
·半夏泻心汤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寒热互结之痞证
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
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半夏12黄连3黄芩9干姜9甘草9人参9大枣4枚
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大枣3枚
·九味羌活汤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羌活6防风6苍术6细辛2川芎3白芷3生地3黄芩3甘草3
·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苏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
泻下剂
㈠寒下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㈠阳明腑实证㈡热结旁流
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
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
麻黄9芍药9细辛6干姜6甘草6桂枝9半夏9五味子6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临床常用中药四十名方的基本处方

临床常用中药四十名方的基本处方

临床常用中药四十名方的基本处方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

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

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

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

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

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

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

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

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

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

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滑石、甘草。

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

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9.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

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一12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一12
与督脉会于巅”,肝郁血虚,则胁痛目眩;肝郁化火, 则口燥咽干。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脾失健运,则见神 疲食少。肝胆互为表里,肝经郁滞,少阳不舒,则可见 往来寒热。肝脾不调,统藏无能,则可致妇女月经不调; 舌淡、脉弦而虚皆为肝郁血虚之象。本方证病机为肝郁 血虚,肝体失养;脾弱不运,生化乏源;木不疏土,土 不荣木。治宜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健脾助运,肝脾同 调。
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旨》,录自《证治准绳》
【组成】柴胡、陈皮醋炒,各二钱(各6g)川芎、 香附、芍药、枳壳麸炒,各一钱半(各9g)甘草炙, 五分(3g)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现 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 抑郁或易怒,或暖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为君药。,二味相 合,养肝体以助肝用,兼制柴胡疏泄太过,为臣药。白术、茯苓、 甘草健脾益气,使运化有权,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甘草调 和药性,又兼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可使肝用得复,肝体得养, 脾运得健。
本方制方特点:肝脾同调,气血兼顾。配伍特点:疏养并施。
感冒Ⅱ号方
【组成】金银花15g 连翘12g 薄荷9g 桑叶12g 牛蒡子 9g 芦根18g 杏仁9g 桔梗12g 板蓝根15g 甘草6g 【用法】水煎两次约400毫升,分2-3次口服。 【治则治法】辛凉透表 【适应症】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 口微渴、头胀痛、汗出、咳吐黄痰,舌红苔薄白或微 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感冒发热吐黄痰。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 臣药——白芍:滋阴柔肝 养肝体以助肝用,兼制柴胡疏泄太过 当归:养血活血
佐药——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抑木,且使运化 有权,营血生化有源。

中医常用方剂

中医常用方剂

中医常用方剂1. 麻黄汤处方: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2. 桂枝汤处方: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3. 小青龙汤处方: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4. 止嗽散处方: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5. 银翘散处方: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6.桑菊饮处方: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芦根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处方: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8.败毒散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9.大承气汤处方: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功用:峻下热结。

10.大黄牡丹汤处方:大黄、牡丹、桃仁、瓜子、芒硝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11.麻黄细辛附子汤处方:麻黄、炮附子、细辛功用:助阳解表12.麻子仁丸处方: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13.济川煎处方: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14.小柴胡汤处方: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

处方: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6.蒿芩清胆汤处方: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滑石、甘草、青黛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17.四逆散处方: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8.逍遥散处方: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生姜、薄荷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19.痛泻要方处方: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20.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常用方剂100首

常用方剂100首

常用方剂100首1.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荆防败毒散(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甘草)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2.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子、芒硝)温脾汤(大黄、当归、生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麻子仁丸(麻子仁、白芍、枳实、大黄、厚朴、杏仁)3.和解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痛泻要方(白术、陈皮、白芍、防风)逍遥散(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生姜、薄荷)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甘草、黄芩、黄连)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4.清热剂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清营汤(水牛角、生地、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银花、连翘)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导赤散(生地、木通、生甘草、竹叶)清胃汤(生地、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六一散(滑石、甘草)犀角地黄汤(水牛角、地黄、赤芍药、牡丹皮)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粳米)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芍药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5.温里剂理中丸(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小建中汤(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阳和汤(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6.补益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参苓白术散(人参、白茯苓、白术、莲子肉、桔梗、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砂仁、甘草、大枣)补中益气汤(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生姜、大枣)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怀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枸杞子、川楝子)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百合固金汤(百合、熟地、生地、当归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大枣)7.固涩剂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固冲汤(白术、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萸肉、白芍、海螵蛸、茜草、棕榈炭、五倍子)8.安神剂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身、天冬、麦冬、生地、人参、丹参、玄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朱砂)酸枣仁汤(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9.理气剂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香附、川芎、枳壳、芍药、炙甘草)栝楼泻白半夏汤(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苏叶)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甘草)10.理血剂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生化汤(全当归、川芎、桃仁、姜炭、炙甘草)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芍药)小蓟饮子(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栀子、炙甘草)11.治风剂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清茶)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镇肝熄风汤(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版、生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12.治燥剂杏苏散(苏叶、杏仁、半夏、茯苓、橘红、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麦门冬汤(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桑杏汤(霜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子皮、梨皮)13.祛湿剂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八正散(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大黄、木通、灯心草)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实脾散(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炙甘草、生姜、大枣)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五皮散(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14.祛痰剂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炙甘草、白茯苓)15.消食剂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健脾丸(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16.驱虫剂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常用中药100味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2.清热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玄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射干青蒿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4.祛风湿药威灵仙独活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加皮5.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砂仁6.利水渗湿药泽泻茯苓薏苡仁滑石车前子金钱草茵陈蒿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8.理气药橘皮枳实木香香附9.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10.驱虫药使君子11.止血药大蓟白芨三七蒲黄12.活血祛瘀药川芎红花郁金莪术三菱桃仁丹参益母草延胡索牛膝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桔梗瓜篓贝母竹茹杏仁百部14.安神药远志酸枣仁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钩藤天麻16.补虚药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甘草杜仲续断当归熟地黄阿胶沙参麦门冬枸杞子17.收涩药五味子。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1。

【人参汤】人参汤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 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组成; 人参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人参汤—用法上药八味,捣为粗末。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温服。

人参汤 - 主治妇人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眩晕,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

又名理中汤(丸),配方:人参(或党参)、干姜、甘草、白术。

用于治疗胃寒.何为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水果、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如果勉强吃下去,则会有胃痛、胃胀、腹泻等种种症状发生,都是胃寒所致,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组成; 半夏12克(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9克黄连3克大枣12枚(擘)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 - 功效寒热并用以合阴阳,补泻兼施以顾虚实。

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痢,苔腻而微黄。

寒热错杂,肠胃升降失调.半夏泻心汤 -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消痞.半夏泻心汤 -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配方: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姜、甘草、大枣。

用于治疗胃热,是和理中汤相对的,以上热、中痞、下寒(呕而肠鸣、心下痞)为用药指证。

常常表现为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留在胃中难以下行。

3.【柴桂汤】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

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

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

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外感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还可以治疗胃痛.日本汉方家矢数道明用此方加牡蛎、小茴香治疗胃痛,无论虚实寒热,无不百发百中,效如桴鼓.《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4.【五苓散】五苓散 - 组成桂枝9g 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五苓散 -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常用方剂100首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至丸《医方集解》【组成】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4、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黄芪18肉桂4,重于补脾益肺,其中肉桂有增强心阳、旺盛命火之功,从而使气血阴阳并补。

5、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人参(6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 甘草(3克) 藿香叶(12克) 木香(6克) 葛根(15克)【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

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6、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篇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灯心【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 白术15 云苓12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熟地12 炙甘草5 生姜3片大枣5枚【功用】益气补血。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是中医医生在诊断疾病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的草药组合。

下面将介绍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100种常用方剂。

1. 养心安神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散、益气安神丸等方剂,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2. 清热解毒方剂:包括银翘散、白虎汤等方剂,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3. 祛风湿方剂:包括桂枝汤、四逆散等方剂,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症状。

4. 补肾壮阳方剂:包括肾气丸、狗鞭丸等方剂,适用于肾阳虚、阳痿、早泄等症状。

5. 活血化瘀方剂:包括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瘀血症等症状。

6. 理气消食方剂:包括痞满逆证丸、保和丸等方剂,适用于胃气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7. 疏肝理气方剂:包括丹参饮、柴胡疏肝饮等方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胸闷、症状等。

8. 止咳化痰方剂:包括桑杏石甘汤、平喘痰汤等方剂,适用于咳嗽、痰多、痰黄等症状。

9. 温阳驱寒方剂:包括参苓白术散、独活寄生汤等方剂,适用于寒痹、寒疝等症状。

10. 补血养气方剂:包括四物汤、黄芪汤等方剂,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症状。

11. 消肿散结方剂:包括白花蛇舌草汤、瓜蒌煎等方剂,适用于淋巴结肿大、症状等。

12. 清热燥湿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藿香正气水等方剂,适用于湿热症状、腹泻等。

13. 利水通淋方剂:包括茯苓六味丸、五苓散等方剂,适用于水肿、尿频、尿痛等症状。

14. 利湿止痛方剂:包括消痛灵、胃痛灵等方剂,适用于腹痛、痛经、痔疮等症状。

15. 清热凉血方剂:包括凉血煎、清热解毒片等方剂,适用于热毒病症、热病等症状。

16. 健脾益气方剂:包括六君子汤、理中丸等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17. 清肺化痰方剂:包括麦门冬汤、止咳糖浆等方剂,适用于肺热痰嗽、痰多等症状。

18. 养血安神方剂:包括归脾丸、安神补脑液等方剂,适用于血虚、失眠、健忘等症状。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积淀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包含了众多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而且涵盖了很多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剂,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四味药物组成。

【功效】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二、逍遥散【组成】逍遥散由芒硝、薄荷、广藿香等药物组成。

【功效】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暑湿引起的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5克至10克,一日2次。

三、安宫牛黄丸【组成】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等药物组成。

【功效】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3粒至6粒,一日2次。

四、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口服10毫升至20毫升,一日3次。

五、六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生地、山药、牡丹皮等药物组成。

【功效】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9克至15克,一日2次。

六、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补血汤由当归、白芍、熟地等药物组成。

【功效】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中医药方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使用中医药方剂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频次。

同时,要了解个体差异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中医药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医药方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必背这165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你会背几首?

中医必背这165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你会背几首?

中医必背这165首经典常用方剂歌诀,你会背几首?方剂是中医人必背的临床宝典,歌诀是中医前辈们留下来的背方的神器今天,小药童为你整理了165首临床常用经典方剂歌诀,没记住的要加油背哦第一章解表剂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关乎中药的配伍和应用,是临床应用中医药的必备知识。

而方剂,作为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每一位中医医师必须熟悉、重视的内容。

以下是120首必背方剂,按类划分,供读者参考。

一、发表热类1.麻黄汤2.麻杏石甘汤3.石膏汤4.麻黄加术汤5.麻黄附子细辛汤6.桂枝汤7.桂枝加芍药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牛膝汤10.防风通圣汤11.麻杏泻心汤12.麻仁丸二、解表发汗类13.大青龙汤14.小青龙汤15.神农饮16.葛根汤17.麻黄杏子细辛汤18.麻黄汤加附子19.麻黄杏子芍药甘草汤20.麻黄清醒饮21.麻杏石膏汤22.桂枝汤加芍药甘草汤23.通脉四逆汤24.桂枝麻黄各半汤25.辛夷汤26.银翘散27.感冒灵颗粒三、清热解毒类28.白虎汤29.小柴胡汤30.清热解毒口服液31.大黄清毒汤32.银黄颗粒33.连翘败毒散四、透疹类34.小柴胡汤加黄芩35.生秦藤汤36.麻黄法笔汤37.茵陈蒿汤38.妇女九汤39.玄武汤40.麻杏石甘汤41.清宫颗粒42.银翘片五、滋补养生类43.四物汤44.六味地黄丸45.人参鹿茸鞭片46.三仙饮子47.归脾汤48.养血汤49.七星茶50.补中益气汤51.人参汤52.五味调和散53.当归补血汤54.龟鹿补肾丸55.八珍汤56.女贞子茶57.胶贝母糖水58.鱼腥草饮六、消食导滞类59.保和丸60.二陈汤61.四君子汤62.香砂六君子丸63.理中丸64.生姜丸65.活络丸66.保和散67.大柴胡汤68.导滞丸69.小建中汤70.橘皮汤七、化痰止咳类71.川贝枇杷膏72.宣汤73.半夏泻心汤74.小柴胡汤加枳壳75.清热化痰口服液76.镇咳丸77.玉屏风颗粒78.清胆颗粒79.百部止咳润喉片八、祛风散寒类80.羌活胜湿丸81.湿毒清颗粒82.易筋湯83.酸枣仁汤84.川芎茶85.加味逍遥丸86.云南白药87.金针散九、安神减压类88.柿蒂丸89.清心安神口服液90.安宫牛黄丸91.归脾丸92.服安宁颗粒93.惠人中益神丸94.清心口服液十、止血类95.血府逐瘀汤96.复方止血散97.三七止血胶囊98.达菲片99.双花片十一、泻下通便类100.芒硝糖浆101.蜜炙甘草汤102.大承气汤103.调胃承气汤104.润肠通便口服液105.蜜丸106.苏合香丸十二、活血化瘀类107.桂枝茯苓丸108.金匮肾气丸109.桃仁红花丸110.桃红四物汤111.消瘤散112.丹参口服液十三、祛瘀消肿类113.越鞠丸114.三七口服液115.通络丸116.血府逐淤片117.复方草珊瑚胶囊118.消痔丸十四、温阳补肾类119.杞菊地黄丸120.大补阴丸以上方剂,涵盖了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必背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

临床常用的28个经典方剂1.【人参汤】人参汤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 生干地黄(焙) 当归(切,炒) 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30克人参汤 - 用法上药八味,捣为粗末。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温服。

人参汤 - 主治妇人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眩晕,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

又名理中汤(丸),配方:人参(或党参)、干姜、甘草、白术。

用于治疗胃寒。

何为胃寒?凡是不敢冷饮、冷食、水果、凉菜的人皆属于胃寒,如果勉强吃下去,则会有胃痛、胃胀、腹泻等种种症状发生,都是胃寒所致,服用此方即可痊愈。

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12克(洗) 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9克黄连3克大枣12枚(擘)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 - 功效寒热并用以合阴阳,补泻兼施以顾虚实。

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痢,苔腻而微黄。

寒热错杂,肠胃升降失调。

半夏泻心汤 -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消痞。

半夏泻心汤 -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配方: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姜、甘草、大枣。

用于治疗胃热,是和理中汤相对的,以上热、中痞、下寒(呕而肠鸣、心下痞)为用药指证。

常常表现为饭后心下有堵塞感,食物留在胃中难以下行。

3.【柴桂汤】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

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

用法用量;水煎服。

汗出愈。

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治疗太阳少阳合病的外感病。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还可以治疗胃痛。

日本汉方家矢数道明用此方加牡蛎、小茴香治疗胃痛,无论虚实寒热,无不百发百中,效如桴鼓。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感冒Ⅱ号方(风热感冒方)
(1)适应症:恶寒轻、发热重,咽喉肿痛、口微 渴、头胀痛、汗出、咳嗽吐黄痰,舌红苔薄白或微 黄、脉浮数。
(2)辨证要点:感冒发热、吐黄痰。
(3)治则治法: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4)方药组成:金银花15g 连翘12g 薄荷9g 桑叶 12g 牛蒡子9g 芦根18g 杏仁9g 桔梗12g 板蓝根15g 甘草6g
(银翘散减竹叶、芥穗、淡豆豉,加桑叶、板蓝根、杏仁)
【方解】 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薄荷、桑叶——除风热而清头目 板蓝根、牛蒡子、杏仁、桔梗、甘草
——解毒利咽,止咳祛痰 芦根——透热生津 甘草并能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成辛凉透表,清 热解毒之剂。
3.感冒Ⅲ号方(暑湿感冒方): (1)适应症: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泻下, 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濡数。
【汤剂参考剂量】炙甘草3~6g 当归6~15g 茯苓 10~20g 白芍6~15g 白术10~15g 柴胡6~15g 薄荷、 生姜各3~6g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 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 弦而虚者。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君) 当归—养血和血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 臣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佐) 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九版为柴胡” )
(2)辨证要点:感冒伴胃肠道症状
(3)治则治法:清热(解表)、化湿和中
(4)方药组成:葛根18g 黄芩12g 黄连6g 木香9g 白芍15g 蒲公英18g 制半夏9g 藿香12g 甘草6g
(葛根芩连汤加味)
【方解】 葛根——解表清热,升阳止泻 黄芩、黄连、蒲公英——清热利湿 藿香、制半夏——化湿解暑,和中降逆 木香——健脾行气 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或葛根芩连汤清里解表止泻;蒲公英清利湿热助上 药以增效;藿香、制半夏化湿解暑,降逆止呕;白 芍、甘草缓急止痛;木香健脾行气(止痛)。
【组成】 柴胡 陈皮醋炒,各二钱(各6g) 川芎 香附 芍药 枳壳麸炒,各一钱半(各4.5g)甘草炙五分(1.5g)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2【汤剂参考剂量】柴胡3~9g 陈皮3~9g 川芎3~9g 香附6~9g 白芍5~15g 枳壳3~9g 炙甘草1.5~9g
(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 减赤芍、知母、生地、丹皮、贝母,加忍冬藤、连翘、苏叶、 桔梗、芦根、板兰根 )
【方解】
柴胡、葛根、(苏叶)——解表退热 黄芩、石膏——清泄里热 连翘、板兰根、忍冬藤——清热解毒 芦根——清热生津 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甘草兼调和诸药)
(二)柴胡疏肝散(汤)《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 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君)
香附——疏肝行气止痛 臣
川芎——行气活血,开郁止痛
陈皮、枳壳——理气行滞 佐
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甘草——合白芍缓急止痛,兼调诸药(佐使)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三) 逍遥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微炙赤 半两(15 g) 当归去苗, 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 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 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 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薄荷6g, 水煎服。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
9.归脾汤
19.二陈汤
10.六味地黄丸(汤)
20.独活寄生汤
主要参考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1.新世纪 (邓中甲主编)2.第九版(李骥主编)
二、方剂简介 (一)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1.感冒I号方(风寒感冒方)
(1)适应症: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 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吐清稀痰液、鼻塞或流清 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
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
本方肝脾同调,组方严谨,为调肝养血名方。
【临床运用】 1.辨证要点: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
脉弦而虚。 2.加减变化: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
陈皮以疏肝解郁;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肝郁 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乡医培训中医临床常用方剂
一、关于方剂选择的简要说明
1.感冒首选中药诊疗方案 11.酸枣仁汤
2.柴胡疏肝散(汤)
12.血府逐瘀汤
3.逍遥散(汤)
13.补阳还五汤
4.五味消毒饮
14.牵正散
5.龙胆泻肝汤
15.消风散(汤)
6.理中丸(汤)
16.天麻钩藤饮
7.四君子汤
17.桑杏汤
8.玉屏风散(汤)
18.八正散(汤)
4.感冒Ⅳ号方(流行性感冒方): (1)适应症:高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咽痛、 口干、流涕、鼻塞、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
(2)辨证要点:感冒伴有高热
(3)治则治法:清热解毒
(4)方药组成:柴胡15g 黄芩12g 生石膏30g 忍冬藤30g 连翘15g 葛根24g 苏叶12g 桔梗12g
芦根30g 板兰根18g 甘草6g
(2)辨证要点:感冒发热轻或不发热、流清涕。
(3)治则治法:辛温解表
(4)方药组成:荆芥穗9g 防风12g 羌活12g 独活 12g 前胡9g 川芎12g 杏仁9g 桔梗12g 甘草6g
(荆防败毒散[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减柴胡、枳壳、茯 苓,加杏仁)
【方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解表散寒止痛 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桔梗——宣肺利咽 杏仁、前胡——化痰止咳 甘草——调和药性,兼能益气和中
【临床运用】 1.辨证要点:胁肋胀痛,脉弦。
2.加减变化:若痛甚者,酌加当归、郁金、乌药 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 栀、川楝子以清热泻火。
3.现代运用:肝炎、慢性胃炎、胁间神经痛等属 肝郁气滞者,可加减使用。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芳香辛燥,易耗气伤 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
【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