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方案
三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 20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are or may be registered trademarks and/or trademarks in the U.S. and/or other countries. The information herein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represents the current view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as of the date of this presentation. Because Microsoft must respond to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it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to be a commitment on the part of Microsoft, and Microsoft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after the date of this presentation. MICROSOFT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IMPLIED OR STATUTORY, AS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PRESENTATION.
观看汽车广告片段
分切镜头 分切镜头是指摄像机从不同角度、 分切镜头是指摄像机从不同角度、不 同距离以固定方式进行拍摄。 同距离以固定方式进行拍摄。 优势: 优势:从不同角度立体而全方位地表 现被摄对象,控制叙事节奏。 现被摄对象,控制叙事节奏。 劣势时空、动作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五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PPT学习教案

代替人的主观视线
第19页/共47页
甩是前一个画面结束时摄像机的一种快速摇转,当镜头运动到落 幅时,画面很难停稳。
可用一个模糊的甩摇画面接在两个固定镜头之间,能产生同样的 效果。
第20页/共47页
间歇摇(打点摇)
摄影机在顿歇性的运动过程中,从一个 被摄对象摇至另一个或数个拍摄对象。 (几个重点的地方稍有停顿,其余一带而过。)
(2)摄影机的视点在表现画面内的人和物时,明 显表现出导演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作者常利用画面变形、色彩变换、焦点变化等 手段,使其主观性更突出。
第43页/共47页
利用主观镜头,表现
A. 人物的“目击”对象 B. 人的幻觉、想象 C. 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精神 状态
如:精神恍惚、天旋地转
D. 喜剧效果第44页/共47页
拍摄摇镜头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为什么要摇?要摇出什么物体?什么关系? 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图?
2. 起幅、落幅两个画面的构图要饱满、充实,主体 一定要鲜明突出;
3. 要有摇的契机和落的依据 4. 跟摇镜头要以动体运动涵盖镜头运动 (起幅后的运动后于主体,落幅在主体结束运动之前)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用于: 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物的主观视象。 其变化:垂直升降、弧形升降
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
第11页/共47页
[ 升降镜头 ] 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
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示整体。 下降拍摄则引起相反的效果。 有时也用在介绍环境。 升降拍摄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
人的主观视象—— 变形的客观现实
空镜头
第4章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拍摄ppt课件

落幅三个部分。
26
4.2运动镜头拍摄
(2)摇镜头的表现力 ❖ ①展示环境空间、扩大视野。摇镜头经常
用来交代环境背景,展现广阔的景象,内 容真实且丰富。 ❖ ②发挥蒙太奇作用。 ❖ ③交待两个事物的内在联系。
27
4.2运动镜头拍摄
④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 和运动轨迹,有一种主观意味。 ⑤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 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30
4.2运动镜头拍摄
31
4.2运动镜头拍摄
4.转镜头 ❖ 以镜头光轴为轴旋转,达到构图改变的视
觉效果,这就是转镜头。
32
4.2运动镜头拍摄
33
4.2运动镜头拍摄
(1)转镜头的特征和表现力 ❖ ①转镜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构图的改变。 ❖ ②转镜头带来了镜头的动感。 ❖ ③转镜头在一些影视剧中能够起到独特的信息传
❖ 2.通过捕捉动感因素来增强画面的活力 ❖ 3.要注意画面纵深方向上的表现 ❖ 4.注重固定画面构图 ❖ 5.拍摄固定镜头时要有编辑意识,注意镜头内
在的连贯性
9
4.1固定镜头拍摄
固定镜头就是摄像机在拍摄时,机位、光轴、 焦距三不变,所形成的画框不动,基本构图不变的 画面效果。固定镜头是一部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镜头 形式。要拍摄出高质量的固定镜头,就要做到构图 精准,通过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的活力,善于表 现画面的纵深感以及拍摄固定镜头时做到镜头的稳、 平。
4
5
6
固定镜头通过镜 头组接营造出运动 感。
7
4.1.3 固定镜头的局限 ❖ 1.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 2.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的环境和空间 ❖ 3.固定镜头不适合表现纪实感的内容 ❖ 4.固定镜头难以表现较为复杂的运动场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组合拍摄

实验五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组合拍摄一、实验目的发挥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造型的优势,掌握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二、实验器材摄像机1台/组,电池2块,录像带1盘,三脚架三、实验要求综合运用固定镜头和运用镜头构思拍摄3-5分钟电视片断。
写出实验报告和拍摄心得。
四、实验内容有人说,影视是展示运动之美的大舞台。
表现运动是影视画面的重要造型特性,而运动表现(在运动中表现被摄对象)也是影视画面造型表现的一大优势。
摄像机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摄像,可以使原本不动的景物动起来,使运动的物体更富有动感,从而实现了创造性拍摄。
运动摄像拍摄的画面富有节奏和韵律,富有运动的美感;镜头运动产生时空联系,可以创造出强调、联想、寓意等多种艺术效果;运动镜头对时空的表现连贯完整、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感,能够满足观众求真、求实、求美的欣赏心理。
如今,在荧屏上展示生活之美、光影之美、运动之美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运动镜头的拍摄,可以分为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甩摄、升降拍摄、变焦推拉拍摄、综合运动摄像等。
相对应的拍摄结果就得到了推镜头、拉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甩镜头、升降镜头、综合运动镜头等。
因此,推摄可以解释为推镜头的拍摄,同样拉摄、摇摄的意思您也明白了吧。
圈内的人士一提运动摄像的几种拍摄方法常常以一句“推、拉、摇、跟、移、甩”概括之,是不是挺好记的?将这几个字多读两遍脱口而出,是不是挺有专业味的?在实际拍摄中常常用到综合运动摄像,即将两种以上运动摄像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例如跟摇、拉摇、移推等),实现多角度多构图多景别的造型效果。
综合运动镜头的视点更自由,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力更强,更自然真实,贴近生活,视觉连贯流畅,构图形式丰富多彩,当然拍摄技巧上要求更高些。
至此,我们介绍了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甩摄、升降拍摄、变焦推拉拍摄和综合运动摄像的有关知识。
在实际拍摄中必须明确的是“节目是做给人看的”,拍摄时多想一想“我要表现什么,该怎样表现”。
摄影技巧固定长焦镜头与运动长焦镜头

摄影技巧固定长焦镜头与运动长焦镜头拍摄过程中使用长焦镜头不移动摄影机拍摄能够获得强大的效果。
如《末日危途》的画面,固定镜头的简单剪接营造出演员在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感觉。
摄影机放置在很远的位置,使用中长焦镜头展示演员身处环境当中。
长焦镜头的标准使用方法是让前景、中景和背景都发挥效用,但在本例中它们融合在了一起。
前景中没有侵人的物体,背景被拉近至演员,这个镜头移除了所有深度。
它创造出一种静止感,仿佛所有的运动都是缓慢和困难的。
焦段更长的镜头,离演员更近,背景的树木这时延伸到了画外。
这创造了一种囚禁感,因为演员是向前移动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行走——但看起来他们并没有离摄影机更近,环境让他们变得矮小。
拍摄这两个镜头时放置好摄影机,让演员看起来恰好出现在画面中相同的位置,不用考虑画面其余部分会展示什么。
这样就可以制造出一种被困的感觉,让演员寸步难行。
《命运规划局》的画面展示了如何使用超长焦镜头的焦点揭示新细节。
将超长焦镜头放置在远离演员的位置,使得背景处于焦点之外。
接着第二位演员以模糊的身影走进背景,摄影机对焦在他身上。
你需要改变焦点,而不是移动镜头或摄影机。
如果焦段足够长,前景演员会变得非常模糊,几乎从镜头中消失。
无须实际的剪辑以及移动摄影机,利用固定长焦镜头的极端散焦创造出镜头的质感。
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即使只是轻微的摇晃,摄影机所有的侧向运动都会导致夸张的效果。
这意味着在可能有大量运动镜头诸如斯坦尼康镜头或手持摄影的场景中,都不宜使用长焦镜头。
这并不是说长焦镜头就必须保持固定。
尽管需要克服对焦和取景上的挑战,但长焦镜头依然能够创造出极其强大的移动镜头。
在《水果硬糖》中,长焦镜头的运用让一个简单的推轨镜头变得更加有趣。
通常你会使用广角镜头让摄影机向演员推近,因为广角镜头会加快推轨的速度感,物体变得很大且迅速消失。
如果使用长焦镜头,你就需要铺设更多的滑轨,以更快的速度推动更长的距离,这样才有推轨镜头的感觉。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都市男女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分。
Page ◆ 33
变焦控制杆 T:推 W:拉
Page ◆ 8
二、运动镜头
1、推镜头
推镜头的用途与用法:
(1)从广阔的范围和较大的场景进入到某一较小的场景
推镜头能在造型上突破屏幕的平面状态限制,增添纵深感,
因此,推镜头常用于影片的开始,具有将观众带入到故事 中去的作用。
希区柯克喜欢在影片的开头使用推镜头:城市群楼→某大
即摄像机固定不动,演员在镜头前完成各种表演,镜头 就像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的眼睛一样,从头至尾完整 地看完一场演出,因而摄像机只是“静观”场景中的变 化,而不参与进去,不去做任何引导和评价。 如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拍摄的《工厂大门》、《婴儿午 餐》、《火车进站》、《拆墙工人》、《园丁浇水》等。
樵夫上山砍柴,采用前、后、侧面及俯、仰等多个角度进
行跟拍。
Page ◆ 30
二、运动镜头
5、跟镜头
【影片示例】——《毕业生》(侧跟)
本杰明和行李出机场片段,采用侧跟来表现。
Page ◆ 31
二、运动镜头
5、跟镜头
侧跟很适合衬托和加强被摄主体的运动感。
【影片示例】——《疾走罗拉》(00:04:56-:13:58)
二、运动镜头
1、推镜头
指沿摄影(像)机视轴方向向前移动的接近式拍摄。
推镜头使画框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景别由大→小景别, 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在画幅中的比例↗,而次要部分逐 渐消失(出框)。 可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推”的效果:
镜头固定与运动-文档资料

固定镜头造型特点:
1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2固定镜头可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 运动物体的速度
3固定镜头在造型上可以结构具有绘画美 的画面
4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相比较,较少主观 因素,镜头更具客观性
固定镜头的局限和不足:
1 固定镜头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 面框架的限制;
2 固定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 生很大变化;
• 移镜头善于表现运动物体的运动姿态和
运动节奏,突出动感效果。
跟镜头
跟镜头是指摄影师手持机器或利用轨 道推动机器,跟随人物一并向前或后退运 动的一种运动摄影方式。
跟镜头的两种方式 1 后跟式拍摄 2 倒退式拍摄
跟镜头的造型能力
• 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 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有“身临其
境” 的效果
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 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
转场镜头。
• 摇镜头:主要是指摄影机的机位在
拍摄中不做位移运动,而是运用三 脚架云台的可变功能使摄影机的机 身做上下、左右、旋转等各种运动, 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
摇镜头的造型能力
• 用摇镜头拍摄运动物体可以展现运动
定运动轨迹进行运动拍摄即为移动 摄影.此时摄影机机位发生位移.
• 移镜头能较好的展示环境的空间感,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移镜头的造型能力
• 移动镜头往往能够产生丰富的空间透视
效果,模仿人眼的探索过程。作为主观 运动镜头,产生引人入胜的参与感或离 奇的视觉效果。
• 跟拍的移镜头可以很好地展现被摄对象
的运动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因 素成为造型的重要内容。
固定镜头的造型表现力
什么是固定镜头
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

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1、组接逻辑所谓组接逻辑,就是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观众的思维规律组接镜头,使镜头组接合乎逻辑,顺理成章。
1、按照时间顺序一般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先有后,有始有终。
编辑电视新闻时,有时要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镜头组接。
比如:石油勘探,先打井,后出油;修建铁路,先修路基,后铺轨;航线投入运营,先登机,后起飞;文艺演出,先表演,后鼓掌,再谢幕。
2、按照事物的空间变化顺序有些新闻事件不是固定在某一地点不变,而是所处的空间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画面组接时,要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地点的先后变化顺序进行组接。
比如,有时一个现场会先在室内开,然后再到室外去参观,最后又回到室内总结,编辑时,则不应室内室外,跳来跳去,而应把室内镜头编成一组,然后再编室外镜头,从空间上给观众一种明确的层次感。
而两组在时间上并不衔接的室内镜头可以用解说词加以整合,把它们的关系交待清楚。
3、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一般总是由远及近,先粗后细,或者先知局部而后推及整体。
如果和事物发展进程合拍,从大景别到小景别,或从小景别到大景别这样的组接方式,在视觉上就会十分流畅。
如反映一油轮建成下水的镜头:①油轮全貌(远景)②参加下水仪式的人员(全景)③一头面人物手执香槟(中景)④香槟被打开(近景)⑤油轮徐徐下水(全景)2、匹配原则所谓匹配原则,就是两幅画面在连接时要具有一种和谐、对应的关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的匹配位置的匹配,主要指两幅画面中的主体在剪接到一起时,要相互协调,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由于屏幕画框的存在,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画框的移动,主体可以被放置在画面任意一个部位。
主体必须处于一个非常醒目的位置上,让人一眼看去便被吸引。
根据一般的构图规则,主体在画面中应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这样容易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
然而,电视画面由于运动因素的介入,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是为了寻求单幅画面自身的均衡,主要是为了上下两幅画面的对应关系,以求得视觉感受的流畅。
第4章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拍摄

4.2运动镜头拍摄
4.2.1什么是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通过机位移动,或者 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镜头焦距等方法 拍摄的连续画面。
34
4.2运动镜头拍摄
4.2.1运动镜头的艺术特点。 (1)运动镜头在电视屏幕上展现给观众的是一
系列连续的画面。 (2)运动镜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运动镜头具有综合性。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 因为固定画面排除了画面框架和背景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倘若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又不充分,那么这种固 定画面犹如僵死的“贴片”那样,很难表现出电视画面的 造型美感,难以完成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现实的画面造 型任务。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提取和发掘画面纵深 方向上的造型元素,以纵向维度上的造型表现来弥补水平 维度和垂直维度上的不足。
37
4.2运动镜头拍摄
图4- 5《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推摄
20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1.注意捕获动态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固定画面易“死”易“呆”,容易出现平板一块、缺 乏生气的情况,因此,在拍摄固定画面时应注意捕捉 活跃因素,调动动态因素,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相宜。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思考:举例说明,如何增加画面内部活力?
比如说,拍摄一池春 水,就可以在画面中摄 入几只浮游的鸭子、乌 龟,涟漪和小动物的运 动使得“死水”“活” 了起来。此外,固定画 面中人物的调动和运动, 也是活跃静态画面的有 效手段。比如,在拍摄 麦浪翻滚的乡村丰收景 象时,就可在画面中摄 入牧童赶着牛群穿梭于 田间小道的场景。
湖南科技大学教案
• 固定画面如果没有了画 面内部运动,单个镜头 的画面很容易让观众产 生看照片的感觉。我们 在拍摄固定画面的时候, 应该尽可能利用画面所 能纳入的“活”的“动” 的因素让固定画面活起 来。
实验二 固定镜头、运动镜头的拍摄

汉语言1302 施安宜 010*******实验二固定镜头、运动镜头的拍摄(3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画面构图与布局。
2、掌握固定镜头的拍摄。
3、掌握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形式镜头的拍摄。
4、理解各景别的艺术表现力和各运动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5、熟练摄像操作要领。
[实验内容]1、固定镜头拍摄训练2、运动镜头拍摄训练。
3、模仿剧情拍摄训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摄像机2、DV磁带3、电池4、三脚架5、白纸[实验步骤]1、室内开机检查所用器材(摄像机、电池、磁带)正常工作。
2、选定主体,确定位置,调整水平和平衡。
3、调整滤色镜、白平衡、光圈、焦点和景深,使亮度、对比度,主体的位置、大小与前后景物的关系,满足你的艺术需求;小组同学检查后,录制。
4、改变机位和焦距,获得不同景别。
5、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写出实验体会和实验报告[注意事项]1、每人各拍摄1个固定、运动镜头。
2、每个镜头不少于10s,每个镜头至少3次预演,每个镜头都要与比较明确的目的,只许用本班人员作为主体演员。
3、推、拉、摇、移、跟这五个基本技巧要单独练习,建议选择不同的主体,以适合不同技巧。
4、严格按照拍摄要领,灵活运用拍摄技巧。
[实验心得]拍摄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将摄像机安装好,装入电池,开启电源,调节白平衡。
由于是在晴天室外拍摄,所以白平衡可以选择自动。
拍摄之前很重要的事情是确定好被摄主体,之后就一直围绕它拍摄。
首先我们拍摄了固定镜头。
在拍摄固定镜头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如果一直颤颤巍巍,拍出来的镜头就会抖动得很厉害。
所以拍摄固定镜头时候的姿势很重要。
面对被拍摄的物体,我们应当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右手穿过相机镜头边的带子,左手托住摄像头,拍摄前吸一口气,吐一半,然后开始拍摄。
然后我们需要拍摄运动镜头,拍摄运动镜头时不可避免会颤动,我们要使镜头的抖动尽量地减少,不论是推拉摇移哪一种,都最好有5秒钟左右的起幅和落幅。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解析

拍摄摇镜头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为什么要摇?要摇出什么物体?什么关系?
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图? 2. 起幅、落幅两个画面的构图要饱满、充实,主体 一定要鲜明突出;
3. 要有摇的契机和落的依据
4. 跟摇镜头要以动体运动涵盖镜头运动 (起幅后的运动后于主体,落幅在主体结束运动之前)
动态 *摄影机逆运动物体移动,可创造特 定的情绪和气氛。
推/拉镜头(前移动、后移动) Dolly in / out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推近 / 远离 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A. 当主体物位置不变时 ( 1) [ 推/前移动 ] 逐渐接近被摄主体
[ 拉/后移动 ]
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比较:与变焦推拉的区别?
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 起幅 + 运动过程 + 落幅
内容上
起幅、落幅
形式上
要求明确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 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 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 色。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 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 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 精确。
带来兴趣、注意与猜想, 制造悬念。
升降镜头(Crane)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用于: 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物的主观视象。
其变化:垂直升降、弧形升降 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
[ 升降镜头 ] 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 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示整体。 下降拍摄则引起相反的效果。 有时也用在介绍环境。 升降拍摄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 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的空间,并有助于加强戏 剧效果,渲染气氛。
五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呈现故事场景、刻画 人物形象、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引导观众视线等。不同的 镜头选择和运用,会对作品的叙事风格、视觉效果和观众感 受产生重要影响。
镜头分类方法
根据拍摄方法分类
可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 头是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位置和角度 保持不变的镜头,而运动镜头则是摄 影机在拍摄过程中发生位置或角度变 化的镜头。
创意性组合方式展示
镜头组合创新
通过巧妙地将固定镜头与运动镜 头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视 觉效果和节奏感,为观众带来全 新的视觉体验。
叙事手法丰富
利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不同 特点,结合叙事需要,灵活运用 推、拉、摇、移等运动方式,使 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优秀案例分析
01
电影《鸟人》
影片中大量运用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切换和组合,营造出紧张、刺激
成果展示及评价标准
成果展示
将拍摄完成的照片或视频进行整理和 编辑,制作成电子相册或视频短片进 行展示。
评价标准
从主题表达、画面质量、创意构图、技术运 用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 品进行表彰和鼓励。同时,针对不足之处提 出改进意见,帮助拍摄者提升技能水平。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固定镜头的定义及特点
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的拍摄方式。其特点 包括画面稳定、背景清晰、便于观众集中注意力等。
运动镜头的分类及运用
运动镜头主要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和跟镜头等。每种运动镜头都有其独 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如推镜头可以突出主体、拉镜头可以展现环境、摇镜头可以表现 空间关系等。
细节表现
第三讲 固定拍摄与运动拍摄

变焦推镜头是显得把场景拉近到观众面前 , 就像我们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一样;
移动机位的推镜头则是显得让观众进入场景 中间 , 物体间空间关系在不断变化并需要注意调 焦以保证被摄景物成像清晰 , 移动机位的推镜头 产生由“引人入境”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1拉镜头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 2利用拉镜头构成远近景物间的新情节。 3造成远离感 , 赋予画面抒情色彩。 4拉出画面以外之物 , 创造戏剧效果。 5回收视线 , 退出某一场景。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 或变 动镜头焦距 ( 从长焦调至广角 ) 使画面框 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 , 称为拉镜 头。
推/拉拍摄时,通过改变机位或焦距来 实现.
推 / 拉镜头的画面特征:
1 推镜头要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意义 , 推镜 头拍摄的重点是落幅,而不是推的过程。如细节、 情绪或是情节上的戏剧元素等 , 如果镜头推上以 后画面里并没有出现重要的或人们内心期待出现 的东西 , 观众就会感到不满足。
第二节 运动拍摄
概念:
运动镜头也称作运动画面 , 是指在
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 , 摄像机的镜头
光轴、机位、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化
时所拍摄得到的片段。
运动镜头的造型特点与功用
1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 2运动镜头能增强画面动感 , 影响着相应的速
度和节奏 , 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 使观众 在电视画面上直接感受到运动的画面效果。 3运动画面具有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的特点。 4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 产生了多变的拍摄角度 , 形成了多角度动态构图的画面与美学效果。 5运动视点体现了观察物体的主观性.
5间歇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表示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 动轨迹;
• 通过某个活动物体的追摇,引出被摄主体; • 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成注 意力的起伏; • 表现一种主观镜头,模拟主观视线; ; • 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 绪和气氛;
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
• 运动的目的性
• 摇摄速度与视觉感受上的微妙变化 正确设计 精心控制
移动摄影的方式: 纵深移(前移动、后移动)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横移(左/右移)
曲线移动
升降
移动摄影的两种拍摄方式: 摄影机安装在各种活动物体上,随物体 运动进行拍摄; 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
移动摄影的作用及表现力:
1. 在开拓画面空间方面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2. 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
常见形式:
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现场拍摄
人的心理活动 摄影机镜头的运动性
人们视觉的运动性 人、物的运动 摄影机的运动
使影视成为真正“动”的艺术
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
通过机位、焦距和光轴的运动,在不中断 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 图、表现对象的变化,不经过剪辑,在镜头内 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 增强画面动感,扩大镜头视野,影响着响 应的速度和节奏,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3. 移动摄影可以表现某种主观视向,创造出有
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
的现场感与参与感,通过造型手段最大限度 地表现一种纪实效果和真实性;
4. 移动摄影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
向轴线变化;
5. 移动摄影摆脱定点摄影的局限,形成了多样 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 觉效果。
移动摄影的特征:
1. 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所有的物体 都呈现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画面背景不断变化 使镜头表现出一种流动感; 2 . 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
摄影机的运动
视点的连续变化
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了 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3. 摄影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人们生活中运动
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 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尤其当摄影机描述一个人的主观视线时,这种 镜头就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逆向摇: 逆主体运动方向摇。
• 加快运动物体在画面框架中的位移——逆向摇 (要求运动物体周围没有明显的参照物); • 作为转场的手法之一,完成空间的变换。
纵摇
仰摇(上摇)Tilt up 俯摇(下摇)Tilt down 带来仰角度和俯角度拍摄的画面效果。 不可多用, 忽上忽下,视线上下移动,应注意避免
间歇摇(打点摇)
摄影机在顿歇性的运动过程中,从一个被 摄对象摇至另一个或数个拍摄对象。
(几个重点的地方稍有停顿,其余一带而过。)
表示几个物体同处一个空间;
把几个同因素的被摄对象串连起来,构成具有
内在联系的整体。
• 由于有多个注意中心,应根据情节的需要, 恰当地安排停顿,使观众理解;
• 利用恰当的动作,使摄影机运动有充分的 动因。
摇镜头的功能(小结):
• 展现空间视野(整体形象)扩大镜头表 现视野,保持大范围空间的完整统一; ; • 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选择合适景别) 在完整表现对象全貌的同时,有选择地 表现细节;
• 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 的内在联系(引导思路、引起思考); • 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 通过摇连接起来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 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等;
升机位
降机位
升降镜头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1. 由视点的升降所产生的表现视野的 伸展与收缩; 2. 由视点高度的升降所产生的镜头感 情状态的变化。 功能: 1. 垂直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 表现纵深空间中点与面的关系 3. 表现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如何加强移动效果? —— 加上适宜的前景。 拍横移, 选择竖线条景物作前景;
• 竖直方向的摇(纵摇)
– 仰摇(Tilt Up) – 俯摇(Tilt Down)
慢摇(常速摇)
摇的速度比人眼观察事物的速度慢些。
设计摇镜头的目的:
1. 兴趣点遍布,逐一展示多个事物及它们之间 的联系; 2. 巡视环境,展示规模; 逐渐扩展事物,使观众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3. 制造悬念,加强期待效果。 揭示人物精神面貌与内心世界,烘托情绪与 气氛。
建立同一空间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
并列关系、视线关系、因果关系、
对比关系、隐喻关系
• 表现三个以上事物联系时,形成若干段 落和间歇,常表示一组物体由同一原因 而构成的内在联系; 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 的方式让它们在画面上逐个出现,可形 成积累的效果;
• “甩”常用以表示同一时间内几个空间 里的事物变化的情况,动感强,力度大;
摇镜头的分类:
水平摇(横摇) 按摇的方向: 垂直摇(竖摇) 斜摇 扇形摇(<180°) 按摇的角度 :半圆形摇(相当于180°左右) 圆形摇(相当于360°的摇) 慢摇 中速摇 按摇的速度 : 快摇 极快的摇(甩) 间歇摇(打点摇)
• 水平方向的摇(横摇)
– 左摇(Pan Left) – 右摇(Pan Right)
• 4、固定画面在表现上的局限
• ①固定画面视点单一 • ②在一个镜头中 , 难以产生较大的画面构图变 化。 • ③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难以 很好的表现。 • ④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 • ⑤在纪实性拍摄中 , 仅采用固定画面 , 难以展 现一段相当完整的、处于真实环境中的生活流 程 , 难以构成较长的画面叙事段落和营造特定 的气氛。
动态 *摄影机逆运动物体移动,可创造特 定的情绪和气氛。
推/拉镜头(前移动、后移动) Dolly in / out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推近 / 远离 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A. 当主体物位置不变时 ( 1) [ 推/前移动 ] 逐渐接近被摄主体
[ 拉/后移动 ]
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比较:与变焦推拉的区别?
摇镜头(摇,摇摄)
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不变, 机身作上下、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
(改变镜头的视轴方向)
摇镜头是摇摄的产物,是常见的镜头运动形式。 在各类运动摄影中应用最广泛,出现次数最频繁, 与其它运动形式交融最为密切。
摇镜头
镜头运动时间 结合 画面框架空间 人们观看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了, 不通过剪接而观察到画面内容的变化, 使观众在观看时受到某种制约(具某种强制性) 积累地表现空间形象
典型的横移镜头:
摄影机沿与镜头视轴垂直方向(向左侧移动 或向右侧移动)拍摄的镜头。 Truck left 左移 Truck right 右移 (屏幕效果?)
(摄影机移动方向)
被摄对象 静态
摄影机移动拍摄的画面效果 摄影机移动,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 过,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感受 *摄影机伴随移动,形成跟随的视觉 效果(伴随同向运动物体,使画面中 主体大小与摄影角度维持不变)
• 摇摄过程中的适时与和谐
拍摄摇镜头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为什么要摇?要摇出什么物体?什么关系?
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图? 2. 起幅、落幅两个画面的构图要饱满、充实,主体 一定要鲜明突出;
3. 要有摇的契机和落的依据
4. 跟摇镜头要以动体运动涵盖镜头运动 (起幅后的运动后于主体,落幅在主体结束运动之前)
( 2) 巡视, 展示巨大空间,产生纵深感。
(队列、设备、书库、林带、交通、长廊)
前移动拍摄
变焦“推”
B. 纵深运动与推拉形成的复合效果 运动物体由远及近 推:冲击力最强 拉:具有很强震慑力的展示效果 运动物体由近及远 推:伴随和尾随深入 拉:表达意境,长于抒情
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时 所拍摄的镜头。 ——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点。
移动摄影的拍摄要求: • 要力求画面平稳
(其中重要一点在于画面水平)
• 尽量利用广角镜头拍摄
• 随时注意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 在景深范围之中。
横移镜头 • 将摄影机放在轨道上(或可移动的车船 上),进行横移拍摄。这样可以把行动 着的人物和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 的动态和节奏感。不同的内容、情节、 节奏,运用横移镜头,可产生不同的效 果。
5. 摇的速度要有情绪依据 6. 要注意焦距和景别对镜头技术质量的影响
7. 对摇镜头技术质量的要求:
平、匀、稳、准 起幅与落幅 在构图上应该是工整的, 在内容上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不可反复同向或相向摇;
动作姿势:难受位置起,舒服位置落。
移动摄影:
将摄影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 进行拍摄,用这种方法拍出的镜头称为 移动镜头。 • 移动摄影以人们的生活感受为基础,通 过摄影机的运动,在电视屏幕上还原出 人们生活中的这一种视觉感受。
晃动镜头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身作上下、 左右、前后摇摆的拍摄。 常作主观镜头,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 (醉酒、精神恍惚、乘船、乘车) 晃动频率与幅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旋转镜头
(1)沿镜头光轴或接近光轴仰角旋转拍摄; (2)摄影机作超360°快速环摇拍摄; (3)被摄主体与摄影机置一转盘上做超360°的 旋转拍摄; (4)摄影机围绕被摄体作360°快速环移拍摄; (5)使用可旋转的光学镜头,在摄影机不动的 条件下,将影像倒置或转到360°圆周中任何 角度(顺、逆时针方向); (6)利用技巧印片机,印制旋转的画面。
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 起幅 + 运动过程 + 落幅
内容上
起幅、落幅
形式上
要求明确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 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 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 色。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 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 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 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