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_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自考2012版)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课件

社会学概论第十二章课件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生物学理解 P229
1、体征解释:圆胖、瘦长、健壮型 2、遗传解释:XYY染色体
(二)、心理学解释 P230 ★ 弗洛伊德:儿时心理受创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偏差行为; 行为理论:人们依据奖惩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偏差行为能带来好处的话, 人们就会倾向于这么做。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P235 ★
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宏观:对整个社会的总体控制;微观:对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控制) 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按照整套条文规定控制;不以明文规定来控制) 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依靠外部社会力量;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已持有的观念) 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用奖罚性的手段;有惩罚性的手段)
第三节 社会控制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P238 ★★★
2、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而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 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 于社会关系的协调、社会整体效应的发挥。应当避免和克服。
3、要判断失控或过控,必须弄清楚社会控制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中的 个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因此社会控制仅仅是限制和制约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并没有 限制和制约个人的相对自由。
(三)、社会学解释 P231 ★★★
失范理论:莫顿认为社会规范可以区分为关于目标的规范和手段的规范,当这两个规范发生断裂时就会发生偏差行为。 五种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
适应方式
社会认可的目标
社会认可的手段
遵从
+
+
革新
+
-
形式主义
-
+

12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 自考

12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 自考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P225)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被称为( A )A.偏差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章行为 D.违规行为2. (P226)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是( D )A.违规行为 B.违例行为 C.违章行为 D.违法行为3. (P226)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 D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心理 D.偏差文化4. (P226) (10年真题)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例的行为是 ( D )A.违例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规行为 D.违章行为5.(P227) (09年真题)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法、风俗习惯的行为均称为( C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违纪行为6. (P229)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谁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 C )A.美国谢尔顿 B.英国查理斯·戈林 C.意大利隆布罗索 D.美国默顿7.(P231)(12年真题)在默顿的目标一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起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 B )A.形式主义 B.革新 C.退缩主义 D.反叛8.(P232)(09年真题)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D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9.(P232) (11年真题)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A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10.(P232)(10年真题)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的偏差行为是( B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11.(P232)文化传递理论又称为( B )A.主流文化理论 B.亚文化理论 C.失范理论 D.标签理论12.( P234)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就是对()予以控制和协调。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十二章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一、偏差行为的概念社会规范(记)偏差行为(记)偏差行为的界定具有相对性二、偏差行为的类型(记)按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①偏差行动②偏差习惯③偏差心理④偏差文化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①违法行为②违章行为③违规行为三、偏差行为的功能(领)负功能正功能偏差行为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1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3有助于社会预警4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第二节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一、生物学解释代表人物①隆布罗梭(意大利军医)②谢尔顿(美国学者)③查理斯戈林(英国医生)基本观点(记)缺陷(领)二、心理学解释 两大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②行为理论基本观点(记)三、社会学解释(一)失范理论 代表人物涂尔干默顿 基本观点(领)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适应方式社会认可的目标社会认可的手段i.遵从++ii.革新+—iii.形式主义—+iv.退缩主义——v.反叛+ —+ —(二)文化传递理论基本观点(领)(三)标签理论基本观点(领)美国学者莱蒙区别了两类偏差行为初级偏差次级偏差第三节社会控制一、什么是社会控制控制的概念广义狭义社会控制的内容①社会行为②社会关系③社会价值(二)社会控制的特点(记)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领)1.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2.稳定各种社会关系3.制止各种失控现象二、社会控制的类型(记)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三、社会控制的方式(记) 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社会过控(领)社会失控(领)。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无)第二章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在社会现代化理论中,以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为代表的理论是( )。

A、世界体系理论B、信息社会论C、依附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贫困问题属于( )。

A、文化性问题B、结构性问题C、自然性问题D、偏差性问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有( )。

A、标签理论B、失范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文化传递理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农民成为企业家属于( )。

A、竞争流动B、垂直流动C、结构流动D、水平流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在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中,帕累托提出的是( )。

A、阶级论B、社会分工论C、社会系统论D、精英理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平稳起步阶段是( )。

A、1949-1957年B、1958-1977年C、1978年至今D、1978-2000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是( )。

A、田园城市理论B、组合城市理论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被称为( )。

A、过度城镇化B、滞后城镇化C、同步城镇化D、低度城镇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

A、斯宾塞B、马克思C、滕尼斯D、齐美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被称为(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残余性失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福特主义的特征之一表现在( )。

A、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B、工人丧失了对劳动过程的自主性C、劳资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D、灵活的专项化生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组织控制的过程有( )。

社会学概论第12章越轨与社会控制详解

社会学概论第12章越轨与社会控制详解

12.3 越轨的社会控制
12.3.3 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 1.非制度化控制方式 • (2)道德。 • 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与非、善与恶、
正义与非正义等评价的标准。(16) (P193) • 与法律相比,道德虽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但它对人们的行
为具有更广泛、更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道德可 以发挥作用。
制,也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以及一般社会成员对领导 机关和管理者的监督控制。 社会控制是一种过程,在行为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价值 观的内化、控制与反控制,社会规范通过社会成员的行为得以 落实,社会控制得以实现。
12.3 越轨的社会控制
12.3.1 社会控制的界定
• 2.社会控制的功能 • 维护社会秩序 • 维护社会稳定 • 促进社会发展
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 下面简述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12.3 越轨的社会控制
12.3.3 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 1.非制度化控制方式 • (1)习俗。 •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15) (P193) • 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 第一,习俗具有一定的社会凝聚力。 • 第二,习俗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12.3 越轨的社会控制
12.3.1 社会控制的界定
• 对社会控制全面理解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社会控制既包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包括促进新的社会
秩序的建立。 社会控制既包括对越轨行为的惩罚这种消极的控制方式,也包
括对遵从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奖励这种积极的控制方式。 社会控制既包括社会的领导机关和管理者对一般社会成员的控

第 12 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 12 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一、偏差行为的概念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和差异行为。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1)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偏差行为的正功能(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索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

隆布罗素对意大利监狱里的男性犯人进行了测量,发现这些罪犯具有"野蛮种族所具有"的体态特征,令这些人很像猿而不像人,隆布罗素认为,这种生理退化使他们"看上去就像罪犯"。

另一个把体态和犯罪联系起来的著名理论来自于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谢尔顿的研究。

他把人们的体态分为三种类型--圆胖型、瘦长型和健壮型,并认为不同体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二、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

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不是遗传导致了行为偏差,而是由个人的童年经历所形成的人的性格导致了成年后的行为问题。

大学教育-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12-597

大学教育-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12-597
社会控制
§12.1、社会规范 §12.2、社会制度 §12.3、越轨行为 §12.4、社会控制
§12.1、社会规范
一、社会规范的含义 二、社会规范的特征 三、社会规范的类型
§12.2、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层次 二、社会制度的种类 三、社会制度的结构 四、社会结构的功能
§12.3、越轨行为
一、越轨行为的含义 二、越轨行为的类型 三、越轨行为的原因 四、越轨行为的功能
三、越轨行为的原因
1、人类生物学的解释 2、心理学的解释 3、社会学的解释
• (1) 冲突学派的观点:副文化、文化冲突和差别 结合理论
• (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失范理论 • (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标签理论
§12.4、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 二、社会控制的特征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
1、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最早提出 2、狭义和广义
二、社会控制的特征
1、普遍性 2、集中性和强制性 3、超个人性 4、依赖性和互动性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是一本重要的教材,涵盖了社会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14章,内容包括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与文化、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家庭与婚姻、群体与组织、教育、劳动与消费、社区与社区发展、城镇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变迁。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研究社会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而懒散则会导致失败。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浪费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勤奋,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一章介绍了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讲述了社会学家们如何通过研究社会现象来理解社会。

社会学的诞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探究,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过研究社会学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本质和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介绍了社会与文化的概念和关系。

社会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面貌。

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和意义。

第四章介绍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而社会角色则是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作用。

第五章介绍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互动是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社会互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的本质和规律。

第六章介绍了家庭和婚姻的概念和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婚姻则是家庭的基础。

家庭和婚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和婚姻的本质和作用。

第七章介绍了群体和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3/3)1.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综合性B.合理性C.应用性D.阶级性参考答案:B2.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指的是()A.失衡B.失效C.失范D.失调参考答案:C3.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的分析是()A.历史分析B.功能分析C.事实分析D.结构分析参考答案:B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3)1.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的社会学家是()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涂尔干参考答案:A2.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指的是()A.社会学B.生物学C.物理学D.历史学参考答案:A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具体规律的是()A.解释性功能B.预测性功能C.描述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参考答案:C第三章社会与文化(3/3)1.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A.交换能力B.生产关系C.社会力量D.生产力参考答案:D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稳定B.生活富裕C.社会和谐D.经济增长参考答案:C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A.社会购买力B.上层建筑C.物质基础D.经济基础参考答案:D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3/3)1.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A.一般社会化B.一级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二级社会化参考答案:B2.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是()A.继续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理想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参考答案:D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A)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第五章社会互动(3/3)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做()A.重复交换B.互动交换C.双重交换D.多重交换参考答案:A2.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是()A.竞争B.交换C.付出D.调适参考答案:B3.下列哪个不属于交换的构成要素?()A.目标B.付出C.效益D.结果参考答案:D第六章家庭与婚姻(3/3)1.得到最广泛研究的家庭替代性实验发生在()A.德国B.俄罗斯C.法国D.以色列参考答案:D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早期社会相比,现代家庭更为专门化,所提供的功能()A.更少B.更多C.和原先无差别D.没有参考答案:A3.只有一个性别的成年人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是()A.单亲家庭B.丁克家庭C.同性恋家庭D.核心家庭参考答案:A第七章群体与组织(3/3)1.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是()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外群体参考答案:B2.家庭属于()A.首属群体B.次属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A3.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及组织的灵魂是()A.成员关系B.行为准则C.社会成员D.群体目标参考答案:D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3/3)1.从教育发生的场所来说,教育的类型不包括()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地位教育参考答案:D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其中狭义的教育专指()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劳动教育D.科技教育参考答案:A3.不但是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场所,也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的是()A.家庭B.社会C.学校D.教堂参考答案:C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第十章城镇化(3/3)1.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类型是()A.逆城镇化B.低度城镇化C.超前城镇化D.滞后城镇化参考答案:B2.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城镇化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参考答案:D3.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最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是()A.世界城市B.工业城市C.发达城市D.现代城市参考答案:A第十一章社区分层与社会流动(3/3)1.狭义的社会不平等指个人或群体间的()A.任何差异B.文化差异C.等级差异D.年龄差异参考答案:C2.韦伯主张从三个维度来进行社会分层,即()A.经济、政治和社会B.经济、政治和教育C.经济、政治和文化D.政治、文化和教育参考答案:A3.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是()A.种姓B.等级C.种族D.人种参考答案:B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3/3)1.能深入地影响行为者的内心,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的是()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参考答案:B2.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就是对()予以控制和协调。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附刘豪兴版本答案页码)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附刘豪兴版本答案页码)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 p36最下面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2.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B) p53下A.1976年B.1979年C.1985年D.1989年3.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C) p58最下面A.社会结构B.社会行为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社会事实4.在社会学的功能中,教育功能表现在(D)p63最上面A.提供模式B.反馈信息C.社会批评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5.R·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C) p45上A.功能冲突论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B) p87A.文化集丛B.文化特质C.文化模式D.文化结构8.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D)p87最下A.宗教B.法律C.道德D.习俗10.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 p108中A.人的品质发展B.人的政治发展C.人的全面发展D.人的社会发展11.按照戈夫曼的拟剧论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D) p124上A.前台B.后台C.道具D.印象管理12.霍尔认为,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C) p122下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3.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可以分为(A) p126下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D.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14.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B) p144下A.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B.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C.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D.群体的规模15.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被称为(B) p137中A.单亲家庭B.断代家庭C.单身家庭D.残缺家庭16.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是指(C) p148中A.组织决策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冲突17.属于组织行为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p152下A.梅约B.泰罗C.巴纳德D.摩尔斯21.在社区研究中,社区全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A) p178最下面A.林德夫妇B.滕尼斯C.库利D.伯杰斯23.一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是(A) p220上A.代内流动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D.竞争式流动25.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方式是(B) p231最下A.形式主义B.创新者C.退缩主义D.反叛26.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C) p236最下A.微观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内在控制D.积极性控制27.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B) p243下A.社会病理学B.社会解组理论C.价值冲突理论D.社会建构理30.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D) p262中A.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B.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C.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D.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3.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它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2.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3.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第三章社会与文化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3.人口:是指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4.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A.霍曼斯B.戈夫曼C.刘易斯·A.科塞D.乔治·赫伯特·米德2.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A.艾尔弗雷德·舒茨B.米歇尔·福柯C.尤尔根·哈贝马斯D.皮埃尔·布迪厄3.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主要是指A.20世纪10年代中期至2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B.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D.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4.认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种观点属于A.实证主义方法论B.新人文主义方法论C.人文主义方法论D.后现代主义方法论5.不属于观察法的特点的是A.互动性B.直接性C.广泛性D.自然性6.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是A.筹划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D.研究阶段7.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A.社会B.物C.人D.自然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A.社会互动B.社会冲突C.社会模仿D.社会变革9.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开放性角色10.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A.文化教育B.文化创新C.文化传递D.文化反哺11.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A.章太炎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2.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A.拟剧论B.标签理论C.常人方法学D.符号互动论13.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称为A.社会网络B.社会支持C.社会资本D.社会合作14.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多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15.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一、偏差行为的概念偏差行为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用以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这就是社会规范,人们通过社会规范可以知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里应该如何行事和不应该如何行事。

那么,具体有哪些行为属于偏差行为呢,这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事实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偏差行为的列表。

因为偏差行为的具体界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偏差行为的相对性源于社会规范本身的相对性。

社会规范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特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在不同的社会里,同一社会在没的历史时期,社会规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对偏差行为的认识也是没的。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一)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工可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1、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

(二)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1、违法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前者是指对社会具有较大危害性,且按照法律条文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后指指虽已触犯法律,但情节尚轻微,并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2、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这类行为虽不如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大,但体现在许多法律不能管到的方面,因此对实际的社会生活影响也很大。

3、违规行为是泛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工,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偏差行为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如果各种偏差行为大量出现,无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妨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章节考点(12)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章节考点(12)
从社会控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控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特点
普遍性。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社 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规范性。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 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规范 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了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 们可以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其中有尊从者、创新者、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和 反叛。
(二)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也成为雅文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 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 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 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03.4)
(一)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偏差行动、偏差习惯、 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偏差行动是指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不被社会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心理是指因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 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解释偏差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有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和标签理论。
(一)失范理论
“失范”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概念,指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 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比如 获得财富和好名声等,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的手段的规范。为题 在于社会在提供目标和提供手段二者上有可能使断裂的,即社会成员接受了 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 生了失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控制的特点。
• (1)普遍性。 • 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 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 (2)规范性。 • 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的, 而是朝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 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 测性。 • (3)多重性。 • 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 样的。

(二)文化传递理论:也称为亚文化理论,认为偏差行 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 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 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 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 致甚至是矛盾的。 • 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成两类:主流文化和亚文 化
• 二、类型 • (一)按照表现方式分为 ①偏差习惯:个人行为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 出来的偏差行为。如打麻将。 ②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 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精 神病 ③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 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90后非主流
• (4)然而,社会又是个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都要 按一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其中的场所。因此,这种对个 人的行为、关系和意识的控制又是必需的。 • (5)我们所主张的是权衡利弊取其中,也就是提倡合理适度 的社会控制。当然这种合理适度是以有利于社会稳定繁荣, 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为原则 的。
• 革新者: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 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比如一个人想 赚钱结果做了小偷。 • 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遵守社会 规范的手段行事。比如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但 仍然每天去上学读书。 • 退缩主义: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 会认可的手段。这一类包括精神性神经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长期孤独症患者、无赖、流浪汉、 游民、流氓、流浪乞丐、老酒鬼、毒品瘾君子。 • 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 图从个人观点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如果是涉及政治领域时通常被称为革命。
• 试述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 (1)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 • (2)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 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引导。 •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 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任何形式的社会控 制,其最终效果必然是体现在对社会成员的实际控制上, 包括对他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的控制。 这些个人的行为、关系和意识都是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 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全部面貌以及个人与 他人的区别。从这层意义上讲,对这些体现个人本质特征 的行为、关系以及意识不应当加以任何控制。
• 二、心理学解释 • 弗洛伊德: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 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 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偏差者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 关的社会规范。 • 心理学解释只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 心理学主要从个人层面出发解释偏差行为,有助于我 们了解个人产生偏差行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特定的 偏差行为的个体发生机制。
• (四)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 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 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 消极性控制: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 行为
•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 ①法律控制: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有权威的一种,是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给予强 制执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②道德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 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 ③习俗控制: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 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 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比法律和道德具有更广泛、更普 遍的约束力。 ④宗教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能够对其 教徒产生很强的约束力。Leabharlann 习 题• • • •
单 选
1、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有 C A.标签理论 B.失范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文化传递理论 2、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为了追求社会鼓 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 至是违法的手段,这是 D • A.退缩主义 B.形式主义 • C.反叛 D.革新者
• • • •
• (二)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分为:违法行 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①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 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如贪污、盗窃、生活腐化 ②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 章条例。如交通违章、考试作弊、公共场合吸烟 ③违规行为: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的行为。如不适应行为、不从众、不道德行为。
• (二)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 制度化控制: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由某种组织体 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包括法律控制、宗 教控制、规章制度控制等。如计划生育超生要罚款 • 非制度化控制: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 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 识来实现。包括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社会舆论控制。 • 二者关系:有时统一,有时不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利 用各种宣传和舆论手段改变人们的观念,移风易俗, 以形成和制度化控制相一致的非制度化控制的社会基 础。
•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领会) • 1.社会控制的度:社会控制应避免社会过控和失控, 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 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 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 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 社会失控: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 漫性提高。
3、社会控制的特点有 ACE A.普遍性 B.整合性 C.规范性 D.外在性 E.多重性
名词解释题 • 广义的社会控制
简 述
• • • • 1、简述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2、简述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3、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4、简述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什么意义?

(三)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 是因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 偏差行为只是一种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第三节 社会控制
• 一、社会控制 • 概念: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 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 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 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 可以分为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的控制三 方面。 • 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 重新教育的过程。 • 提出者:罗斯《社会控制》
•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 • (一)负功能: ①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②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③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④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 (二)正功能: 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②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③有助于社会预警 ④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 一、生物学解释 • 基本观点: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 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 提出者:隆布罗索 • 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 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 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 一、偏差行为 • 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 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 离轨行为、差异行为等。 • 社会规范 • 概念: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 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 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 ①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 的目标不一致上。如为利益卖假药 • ②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 ③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 二、类型 • (一)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 宏观控制: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 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对稳定社会、促进社 会进步意义重大。 • 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 社会生活需求。如家庭教育
• (三)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 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包括法律控制,规章制度,习俗,道德控制。 如上班不能迟 到、考试不能作弊等 • 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 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如 君子非礼勿视。 • 作用:外在控制使社会成员不得不服从社会规范,否则不 仅得不到认可,反而受到惩罚;内在控制使社会规范习得 和内化,使社会成员自觉遵从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最 有效手段
• 三、社会学解释:
• (一)失范理论:默顿 •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 求目标的规范。比如获得财富和好名声。二是个人追 求目标手段规范。但是问题在于社会提供目标和提供 手段的时候,二者有可能会出现断裂,社会成员接受 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是却没有办法获得实现这些目 标的合理的手段,这时就会产生失范。 • 社会失范会造成紧张状态。默顿认为人可能有五种适 应的方式:遵从、革新、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反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