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 单元整合

合集下载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四章 水的运动 本章复习提升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四章 水的运动 本章复习提升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水体的补给类型判断(2022河南鹤壁高中模拟)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全湖面积1 266平方千米,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湖内1月平均气温为-0.3℃,7月平均气温为26.5℃。

湖泊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低于年平均蒸发量。

下图示意南四湖水系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年平均降水量的条件下,南四湖平均面积多年保持稳定,主要是有()A.地下径流的渗漏B.积雪融水的注入C.河流径流的汇入D.人工运河的通过2.汇入南四湖的河流的水文特点是()A.径流年际变化小B.结冰期长达半年C.夏季与初秋为汛期D.中下游为地上河1(2023山东模拟预测)通天河位于长江上游,在青海省境内由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当曲汇合而成(下图)。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沱沱河的径流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直呈增加趋势。

下表为直门达水文站1957—2001年各月径流量级别的出现频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沱沱河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沱沱河()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2C.流域面积广大D.流域地形雨丰富4.通天河径流量波动最大的季节及原因是()A.春季积雪融水补给变化大B.夏季大气降雨补给变率大C.秋季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D.冬季各种补给水量均最小易错点2判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2辽宁铁岭清河中学月考)下图中a、b为流经某海域的洋流。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M地沿海海域因()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北极南下冷海水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6.M地的气候类型向低纬延伸的原因主要是()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B.受西风的影响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34D.受海洋的影响(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

新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单元第1节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新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单元第1节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 气候区
季风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当地夏季(夏雨) 当地夏季(湿季) 当地冬季(冬雨)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
河流的补给 水源
3 河流的补给水源
雨水
冰川 融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雪乡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积雪量越大,水 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春汛)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雨水
积雪融水
长江之源——姜根迪如冰川
高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相互联系的 水体
1 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96.53% 海洋水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
陆地水

大气水
水体
形态
气态 数量最少 但分布最广
液态 数量最大 分布次之
固态 仅高纬、高山 或特殊条件下
2 水体空间分布
3.水资源
1 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 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水位最低的是
( B)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5.上述月份河流水位低的主要原因是 ( C ) 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 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 C.雨季未到,蒸发旺盛 D.人口众多,耗水量大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章末整合提升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章末整合提升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直接作用最显著的是( )
AD.蒸发
(2)白城市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强化练(四)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谢谢观看!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 不利 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影响 围湖造田: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减弱湖泊水体
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 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不利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 影响 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 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专题二 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类型
潮汐能
波浪能
形式
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
分布 狭窄的海峡、海湾、河口区域
近岸且水较深的区域
建站 条件
口窄肚大、适宜的海岸
基岩海岸,岸滩窄、坡度大
发电 特点
密度高
优点:量大,随时可以利用。缺点: 密度低,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鲁科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鲁科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4)屋顶绿化 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顶种植树木花卉、瓜果蔬菜,使屋面雨水得 到滞留、利用,减缓排水压力、美化环境。
典例剖析
例题下图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快排城市”)模式对比示意图。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1)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是( ) A.涵养水源,修复城市水环境 B.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C.提高管渠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 D.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下列城市中最有必要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中国拉萨 B.泰国曼谷 C.埃及开罗 D.蒙古乌兰巴托
(2)透水铺装 除了设于绿地的雨水管理措施,在硬质地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 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净化的雨水可 以就地消化于水景观中,打造互动的亲水景观。用嵌草砖、鹅卵石、碎石 铺装等属于渗透铺装。 (3)人工湿地 与渗透池规模相近但功能不同的人工湿地是对雨水进行调蓄与净化的措 施。其可以将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收集的雨水进行集中净化,与其他处理 手法一起形成多功能的雨水调蓄系统,打造怡人的湿地景观。
(3)海绵城市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 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 水面积,提高雨水下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2.海绵城市常见的雨水处理方法 (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 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 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解析 第2题,根据⑦所处位置及箭头方向可判断为地表径流,选项中与此相 符的为A项。第3题,建设海绵城市会增加绿地面积,环节⑤代表的植物蒸 腾会增加;增加城市排水设施,减少城市硬化面积,会使⑥代表的下渗增多, 而⑦代表的地表径流减少。建设海绵城市不会影响水汽输送。 答案 2.A 3.C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湘教版江苏专版)第四章06-本章整合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湘教版江苏专版)第四章06-本章整合

海水的 行;直布罗陀海峡底层因两侧海域密度不同产生由高密度海区向低密度海区
密度 流动的洋流
[拓展案例]④________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
续表
地球上 的水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冲浪运动需较大的浪高以增加挑战性,捕捞、勘探、航行等应避开大的风
浪;海啸、风暴潮常给沿岸带来灾难性后果;人们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减 海浪
0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
地球上的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地球上 的水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人工降雨增加了降水;植树造林增加下渗和地 水循环 下径流,当地地表径流减少;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地表径流
[拓展案例]①________
海水的 人类的渔业活动需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 使得沿海地区气温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温度 [拓展案例]②________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
续表
地球上 的水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制碱,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等资源;盐度的稳定性对海
海水的 水养殖极其重要;利用海水冲厕,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海水淡化缓解缺
盐度 水
[拓展案例]③________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
专题二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举例
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变化都很
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特别是
水量大小和
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的变化越
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季节
水位
大;欧洲的河流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高效整合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高效整合ppt
第 四 章 自 然 环 境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 四 章 自 然 环 境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一、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1)地形 地形对乡村聚落影响明显,平原地区为集村, 聚落住宅排列有序,形态多为团状。山区村落多为散村,住 宅排列杂乱无章。 (2)水源 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 泊四周分布,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二、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1.气象灾害的时间分布
第 四 章 自 然 环 境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
第 四 章 自 然 环 境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主要气象灾害比较 项目内容灾 形成 害 原因 热带、副热 带海区强烈 台风 发展的热带 气旋 锋面、气压 系统造成短 时间的集中 降水过程, 造成地表水 泛滥 灾害 特点 强风、特大 暴雨、风暴 潮,易产生 洪涝灾害 连续性的暴 雨,短时间 的大暴雨, 来势迅猛, 雨量集中, 水位急涨, 大面积大量 积水
原则是:(ⅰ)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
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 (ⅱ)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风
对吹的风向,将其布局在与对吹风向相垂直的效外;(ⅲ)在无主导
风向的地位,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首页
上一页
下形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第 四 章 自 然 环 境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高中地理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32张PPT)

高中地理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32张PPT)

3、河流与冰川积雪
在陆地水体中,冰川和积雪以固态形式 储存着大量的淡水。随着气温升高,部 分冰雪融化为液态水,补给河流。
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水量大。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出现春汛。
陆地水体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地下水 河流与冰川、积雪
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贝加尔湖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河流、动的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 的纽带。
1、河流与湖泊
(1)位置关系:湖泊位置高于河流,或河流发源于 湖泊。 补给关系: 湖泊 补给 河流 。 (2)位置关系: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补给关系:洪水期 河流 补给 湖泊 ,枯水期 湖 泊 补给 河流 。 (3)位置关系 河流注入湖泊(内流区)。 补给关系: 河流 补给 湖泊 。
1、河流与湖泊
(1)位置关系:湖泊位置高于河流,或河流发源于 湖泊。 补给关系: 湖泊 补给 河流 。 (2)位置关系: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补给关系:洪水期 河流 补给 湖泊 ,枯水期 湖 泊 补给 河流 。 (3)位置关系 河流注入湖泊(内流区)。 补给关系: 河流 补给 湖泊 。
阿姆河、锡尔河源于帕 米尔高原,纵穿沙漠注入 咸海。20世纪60年代以 来,居民大量引用阿姆 河、锡尔河河水灌溉, 进入咸海的径流量快速 减少,导致咸海急剧萎 缩。
2.河流与地下水
(1)河流和地下水存在 相互补给 的关系
河流和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示意图 ①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 高于 地下水位,这时, 河流水 补给 地下水 。 ②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 地下水 补给 和流水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章末综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章末综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地理术语第一节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溶洞、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V”形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牛轭湖、风沙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沙丘、流动沙丘、海岸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海滩、沙坝第二节高原、丘陵、盆地、山脉、河谷、高度、坡度、坡向学科语言第一节1.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2.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3.“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4.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5.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6.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多适合农耕。

地理考察活动——河流地貌的考察【考察目的】1.通过实地考察,直观认识河流地貌的形态。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

3.通过绘图记录,绘制准确美观的河流地貌简略示意图,提升科学绘图能力。

【考察准备】1.材料准备:照相机、考察记录纸、笔等。

2.考察河段的选择:选取典型的河段。

【注意事项】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涉水。

【考察任务】1.拍摄典型的河流地貌照片。

“V ”形河谷、槽形河谷、河曲、沙洲堆积地貌、凹岸侵蚀地貌、凸岸堆积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等。

7.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8.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9.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第二节 1.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2.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3.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新教材)【鲁教版】2020版地理新指导导学必修一:第四单元 本章整合

(新教材)【鲁教版】2020版地理新指导导学必修一:第四单元 本章整合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成因分析 台风(热带 气旋)引起 温带气旋引起
3.风暴潮的防避 (1)如果你是开车旅游,则应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2)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的房屋中避风。 (3)如果你在坚固房屋里,则应关好窗户防止大风。 (4)如果你的船只在近海,则应尽快将船只驶入避风港。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因此要加强海堤的建设。
5.有效地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等均可有效
地抵御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由于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岸带存在各种不
合理开发,破坏了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使其丧失抵御灾害的功能。
6.广泛地开展风暴潮知识的普及、宣传。对风暴潮知识了解得越
多,越有利于正确行动,有效地防御风暴潮灾害。
农业生产 状况监 测、资源 勘探、灾 害监测等
主要应用 于与地理 位置有关 的领域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专题二
技术 功能 类型 差别
图像或数据 分析方法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共同特征
图层型数据分析,主要分
地理 信息 系统 (GIS)
主要是分 析、设计方 案
析某一方案所需要的不 同要素;数字型数据主要 是分析数据所占范围和 变化方向,或比较不同数
专题一
专题二
二、风暴潮的防御措施
1.加强风暴潮预警技术研究。正确的风暴潮预警非常重要,它是
各级政府应急部门采取防御措施的依据。
2.加强我国沿海验潮站的合理布局,实现资料共享;完善风暴潮的
观测系统的有效运行。
3.系统开展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区划和风险评估。
4.加强海堤建设。我国海岸线长,各地海堤的防御能力差别很大,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章末整合提升4第四章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章末整合提升4第四章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 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 为盐湖的原因。
[解析]由图中地势高低可以判断甲、乙两湖之间的河流是由甲湖流 向乙湖,甲湖有众多河流注入,并有河流流出,流出的河流可以带走盐 分,但是乙湖只有河流流入,带来盐分,没有河流流出,不能带走盐 分。该地位于内陆地区,受地形阻挡等因素影响,降水少,但是蒸发强 烈,导致湖中盐分积累,成为咸水湖。
考向·链接高考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考向1 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 [命题视角] 河流是高考命题的常考热点,也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考查的立足 点,试题多以世界某区域河流的流域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河流水文特 征和水系特征及变化。
知识 ·体系构建
[解析]第(1)题, “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
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首先,富塔贾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
丰富的补给水源;其次,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
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
知识 ·体系构建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章末整合提升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配湘教版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知识 ·体系构建
考向 ·链接高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专题二
高效记忆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专题一
专题二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多 少决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水位 (汛期)
水位高或低,
水位变化的 大或小(汛期 长或短)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润 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 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地区、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 由气温决定
A.4 B.8
C.7
D.9
(2)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是( )
A.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B.水文站上游修建了水库或上游的植被覆盖率提高
C.水文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D.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专题一
专题二
思路导引第(1)题,读图可知,降雨停止时间为第一日的
,而出
现洪水(径流量达到满岸流量)的时间为第一日的
,则降雨
停止
小时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故A项正确。第(2)
题,水文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及大量引水灌溉对水文站
水量没有影响,A、C两项错误;水文站上游修建水库能拦蓄部分洪
水或上游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使洪峰到来时间推后,从而使洪峰滞
延期
,B项正确;水文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会使上游植被覆
盖率
,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
53.0
无明显洪峰
80.3
无明显洪峰
100.1
无明显洪峰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 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 750 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专题一
专题二
第四步:确定河流所在区域气候特征 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不同气候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不 同,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也不同,据此可推断河流流域气候特征等
专题一
专题二
例1下图示意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一
专题二
பைடு நூலகம்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水文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
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例如, 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 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专题一
专题二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如图 b);辐射状水系,地形为山地(如图c);若河流平行排列如图a所示,则 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 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出现时间早(晚),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 (或其他季节);有(无)凌汛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流速、水能 流速快(慢),水能丰富(贫乏)
水 系 特 征
长度 流域面积 支流 弯曲度 水系形状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多(少) 河道弯曲(平直)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等
水土等作用,其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
第二步: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
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
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
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
使洪峰到来时间 ,从而使洪峰滞延期缩短,D项错误。
思路导引答案:(1)18:00 22:00 4 (2)上游 变长 降低 提前
题目答案:(1)A (2)B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河流特征
1.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描述角度
语言表达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 水位
文 汛期
特 征
含沙量 结冰期
专题一
专题二
例2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
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
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降水序号 1 2 3 4
降水历时/天 2 4 5 2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含沙量 结冰期 凌汛
含沙量大或 小 有或无,长或 短
有或无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 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最冷月均温<0 ℃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 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专题一
专题二
3.河流特征的应用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
单元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专题一
专题二
河流流量过程图的判读流程
第一步: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
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
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一般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图中纵坐标
为河流流量和降水量。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思路导引第(1)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
高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A、C两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
大小;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专题一
专题二
第三步: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1)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在冬春季节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 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汛期则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高山冰雪融水 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 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 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