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白马湖之冬》高考诗歌精读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白马湖之冬》是夏丐尊的长诗《湖山诗篇》的部分,其中的文字传达出夏丐尊对冬景的眷恋及对湖山之美的歌颂,值得仔细欣赏。
夏丐尊在《白马湖之冬》中把白马湖描绘得淋漓尽致,形象风景如下:“晶莹凝玉倚湖间,裹素带金枕江山;潭冰已困弓雪轻,枷锁更依影落晚。
”这句话描绘出湖上白茫茫的雪花落定,湖面上反射着冰冷而朦胧的雪光,犹如一幅洁白无瑕的湖滨风景画,美不胜收。
《白马湖之冬》也把湖山等自然风景描绘得十分栩栩如生,如“成叠翠楼,沃野草花香;惊涛山径动,竞映湖烟光”。
夏丐尊犹如把自然的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翠竹绿蔓凝结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深深品味到冬日山林的美妙风光。
其实,最令人深深动心的是夏丐尊在《白马湖之冬》中所抒发的一份情怀,如“立冬芳信已拂面,莫把消瘦心难眠。
- 1 -。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白马湖之冬(节选)夏丏尊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
要是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进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日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尖削()澎湃()()拨划()憎厌()2、选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白马湖之冬》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之冬(节选)阅读附答案

课外阅读白马湖之冬(节选)夏尊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
要是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进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日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尖削()澎湃()()拨划()憎厌()2.选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从风中领略冬的情味——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夏丐尊的《白马湖之冬》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以它的精致洗练、细腻描写及细致思考,令人能够感受到冬日的极美,令人着迷的小说。
《白马湖之冬》的叙述着一支慢慢流泻出一段段美丽句子的一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冬日里外景的经典景色,静静观瞻着那深绿的青草林、宁静碧蓝的白马湖、雪灯般袅袅缭绕的雪花,以及久违的彩霞。
在本文中,以一种非常细腻、宁静的心境感受着那冬的美景,表达出对寒冷冬季的赞叹和思考。
白马湖,镶嵌在茫茫群山之间,尽是湖岸绿草,湖中央有大片被雪覆盖的叶子,倒映在湖面上,像一块大玻璃,太宁静,令人屏息。
当白雪依依匝时,它也是一片白色梦幻,柔软细腻,像一位清秀女子,诗意流淌,令人深醉。
在落叶和残雪中,可以看到像大理石一样的水珠,洁白而透明,如同闪耀的星星,照耀着整片湖面,营造出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
白马湖之冬,芬芳而柔软,弥漫着深切而纯净的气息,映衬出一幅极美的图画。
它的景色清新淡雅,所以,在冬季里,更是一片淡雅的白色,在那白色的背景中,像是一抹水墨画,一抹抹古朴而淡紫的色彩,洒落在那被雪打破的绿色清晰,岸边安静的雪夜还增添了几分梦幻。
夏丐尊在这个小说中,把冬日美景表现得很精致,从水面上拂过的“美丽而又黑暗纯净”鱼儿,到空中飞过的“洁白而透明”水珠,再到湖面上绽放的月光和路边突然出现的雪花,夏丐尊把特有的冬日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仿佛置身其间,能够一触即起,领略到冬日的情味。
在这个冬季里,有一种清凉淡雅的气息,它伴随着冷冷的冬风,带着一种恬淡与安详,让人精神抖擞,走上一趟冬日的旅程,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情怀,感受清淡的宁静,享受冬的情味,一份宁静,一份淡雅,一份平淡。
夏丐尊的作品《白马湖之冬》凝聚着他高超的艺术水准,以细腻的笔法表现出冬季的美,令读者体会幽静的幽魂,感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精髓和灵性。
它不仅可以抚慰人心,更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一种自然的精神,一种美丽而又静谧的状态,满足我们对清新幽静的渴求。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泛读散文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白马湖之冬(共 5 道题) 1.【单选题】《白马湖之冬》中流露出作者(C) A 对冬天的厌倦 B 对春天的期盼 C 处事泰然的达观态度 D 忧国忧民的情怀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白马湖之冬》表现出一种清幽、退远的情思。从中可以感受到作 者流露出的处事泰然、追求诗意栖居的生活情趣和略带孤寂、惆怅的心境。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白马湖之冬
5.【单选题】“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是鲁迅哪篇文章中给的观 点(B) A《阿 Q 正传》 B《春末闲谈》 C《死火》 D《铸剑》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的内容。《春末闲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指出被统治者“无头也仍有猛志,阔 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表现出对人民的力量、对人民的反恐斗争精神的信心和乐观态 度,对统治阶级的蔑视和辛辣嘲讽。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春末闲谈
4. 【主观题】简析夏丐尊散文《白马湖之冬》写景的艺术特征。 文字解析: (1)抓住有特征的景物进行描写,写冬重在写风,写冬同时 2)2 又在表现风中之人。 (2)采用白描的手法,把无形之风放在各种场景中描绘,描写的“多与大”。 (3)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风的凛冽逼人和凄厉。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白马湖之冬
2.【多选题】丽尼的散文集包括(BDE) A《画梦录》 B《白夜》 C《缘缘堂随笔》 D《鹰之歌》 E《黄昏之献》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丽尼的作品情况。A 项是何其芳的散文集,C 项是丰子恺的散文集。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鹰之歌
《白马湖之冬》夏丏尊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夏丏尊阅读答案《白马湖之冬》选自夏丏尊的散文集《平屋杂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是夏丏尊迁居上海后,对在白马湖春晖中学执教时的生活回顾。
白马湖之冬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白马湖之冬》第一篇范文《白马湖之冬》——夏丏尊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以其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考,让我领略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真。
书中对白马湖冬天景色的描绘,宛如一幅幅水墨画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悠远和凄美。
文中描述白马湖的冬天:“湖上弥漫着淡淡的薄雾,远山如黛,近水如烟,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空灵。
”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之情。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这本书中,夏丏尊不仅关注自然之美,还关注人生百态。
他通过讲述湖边居民的生活,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例如,文中提到一位老渔民说:“人生如梦,一切皆过眼云烟,唯有这湖、这山、这渔船,才是永恒。
”这句话让我深思,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当下。
书中还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夏丏尊在描述白马湖地区的民俗风情时,透露出对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忧虑。
他呼吁人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正如他所说:“一个民族的根,是它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夏丏尊的文字犀利、观点独特,让人读后感触颇深。
他善于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使文章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如,在谈论人生价值时,他引用了庄子的观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这句话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传递出要珍惜时光、追求人生价值的信念。
读完《白马湖之冬》,我对夏丏尊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关注自然、关注人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和谐。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去珍惜。
第二篇范文《白马湖之冬》——夏丏尊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更是一篇深含生态哲学思考的作品。
它让我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紧密而又微妙,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的分时非常的多,阅读理解答题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白马湖之冬》夏丐尊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白马湖之冬英译赏析

白马湖之冬英译赏析白马湖之冬英译赏析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湖的时候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白马湖之冬》英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夏丏尊·《白马湖之冬》Xia Mianzun·Winter in White Horse Lake|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野。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热带中。
I am now over forty, but it was not until ten years ago that I got a feel of what winter was really like soon after I had moved my residence to White Horse Lake, a place beyond my home town. Since then, it has grown into quite a village, but it was an expanse of wilderness at the time when I moved in. The new buildings of Chun Hui Middle School then stood tal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ake while on this side were several newly-built small one-storey houses tucked away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 where lived two families separately, the family of mine and that of Liu Xinru. The neighborhood was totally unpopulated far and wide except for the two households. Having moved from Hangzhou to this desolate countryside late in the month eleven of the lunar year, we felt like getting bogged down in a polar region.要点:1,“白马湖”是湖名,也是地名,可用音译法或意译法翻译,在这里用的是意译法。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冬天到了,在白雪皑皑的季节里,小编整理了关于《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了解《白马湖之冬》原文以及练习!白马湖之冬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之冬夏丐尊读后感

白马湖之冬夏丐尊读后感
夏先生写白马湖的冬,那可真是把冬天的冷写绝了。
他说那里的风像“虎吼”,好家伙,我一想到那风呜呜地刮着,就像有只大老虎在外面嗷嗷叫,就忍不住打个寒颤。
而且那风还特别爱钻空子,从门缝窗缝里使劲儿往屋里挤,感觉房子就像个到处漏风的破口袋。
在这种冷飕飕的环境里,一家人围炉夜话,虽然冷,但又有一种别样的温暖。
这种冷与暖的对比,让我感觉白马湖的冬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冷,而是有生活气息的冷。
夏先生在文中对白马湖冬天的描写,让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他不只是说冷,还把这种冷和周围的一切联系起来。
像那被风吹得颤抖的树木,还有在风中艰难行走的人,都让这个冬天变得更加立体。
我仿佛能看到那个画面:一个穿着厚棉衣的人,缩着脖子,在白马湖的小道上被风推着往前走,风在耳边呼啸,他心里可能在想着家里的那团炉火。
再说到夏先生笔下的白马湖,感觉他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感情。
哪怕冬天那么冷,他还是把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展现给我们。
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回忆自己小时候待过的老房子,虽然破旧,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回忆起来就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
白马湖对于夏先生来说,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回忆和情感的地方。
从这篇文章里,我还能感受到夏先生在白马湖生活时的心境。
那种宁静又有点清苦的生活,他都坦然接受,并且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乐趣。
他对白马湖的描写,就像是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一样,把白马湖的点点滴滴都告诉我们。
我读着读着,就好像自己也成了他的朋友,在听他讲述白马湖的故事。
《白马湖之冬(节选)》阅读及答案

《白马湖之冬(节选)》阅读及答案《白马湖之冬(节选)》阅读及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
要是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进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日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1.给下列中的划线字注音。
尖削()澎湃()()拨划()憎厌()2.选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答案夏丐尊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gL-T-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竞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之冬》阅读附答案

《白马湖之冬》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马湖之冬(节选)夏丐尊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
要是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进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日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
尖削()澎湃()()拨划()憎厌()2.选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白马湖之冬现代文阅读答案

白马湖之冬现代文阅读答案白马湖古称马濑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淮河下游段左岸水系湖泊,形态酷似一匹桀骜的白马,位于高邮湖之北,洪泽湖之南。
下面是我整理的白马湖之冬现代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白马湖之冬现代文阅读答案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面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是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积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单独拔划着炉灰,不愿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如今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时尚的树木一株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突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或许在下午快要黄昏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寒冷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光明,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阅读天地
0517 2116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赏析
原文:
白马湖之冬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
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
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
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历害哩!”
赏析一:
《白马湖之冬》是一篇从风中领略的情味的散文.它通篇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撩人遐思的情愫,这情思像风一样,是无形的,却无所不在,将你紧紧裹挟住.
文章一开篇就开宗明义:“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的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而那时“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是从风来”。
欲写无形之风,恐怕不易,于是把它置于种种场影中去描绘在荒凉的山野,两三里内没有人烟,风,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
”而独有坐在书斋煤油灯下,领略着冬夜的情味。
好一幅霜月当空,松涛如吼的水墨画!在其中,静中有动,动静交织,风号湖鸣中绵密地融进对于夜的静谧和冬的萧瑟的深切感受,表现了从心底涌起的一股远离喧嚣城市,远离腥风血雨的欣慰之情.接着把笔触宕开,似乎不再写风,而写那无风的睛空丽日,然而这恰恰是运用的一种对比手法,因为"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来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何等可怕!接着又似极精练的富于色彩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严冬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大地,山,湖,很注意渲染形象,让读者借视觉去触动情愫.此时,我们似乎看到站在窗前,发出长长的叹息,叹息自然界冬日的冷峻,及跋涉在社会,人生途中的艰难.我们看到的笔法是十分灵活的,他以白描为主,又间杂着比喻,对比等手法的穿插,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所思所想的直露表白,然而通过种种场景的描绘,我们却能分明感受到一颗落寞的心和一份浓郁的思乡之情。
这正是夏丐尊散文的高妙之处,并没有刻意为文,却用舒徐自如的笔自然创造出一种清幽,遐远的境界.文章第一段交待来白马湖的时间及生活环境“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寥寥数语,即为下文安置了特定的背景,定下全文的基调.当那夜深人静风啸之
际,“我于这种时候感到萧瑟的诗趣”,“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并未直言其所要表达的意思,然而读者自会在这含蓄的字里行间了其情趣所在,自会咀嚼出深长隽永的意味来。
不是吗当文章行将结束,无限深情地说“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时,我们知道这正是厌恶动荡,嘈杂的城市而向往思念纯静美好客居他乡的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
素朴优美的语言像一阵阵轻风,吹起感情的涟漪,始终在全篇无声地荡漾,浸裹着读者的心。
赏析二:
《白马湖之冬》选自《平屋杂文》(开明书店1935年版)。
“平屋”,乃夏丐尊为在白马湖故居的题名。
它与闻名远近的上虞春晖中学隔湖相望,是几间砖瓦结构的平房,前面碧水如天,后面青峰舒抱,风光秀美。
但是,正如作品中所写的,是“荒凉的山野”,他移居此地,“宛如投身于极带中”,而且房屋构造“极粗率”。
由于这样,也就有了冬日的“风”的内容展开。
此文成功之所在,既是着力写“风”以表现其“冬”,更在于全篇充溢着一种深沉的、撩人心怀的情思。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来占重要的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冬就是由“风”体现出来的。
然而,风无形无色无影,要写它,就须借助有关事物的运动、变化和人们的感觉予以表现。
夏丐尊写白马湖冬天
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
这就写出了它之多之大之猛,当然也就扰人慑人,乃至改变人的生活了。
又写它通过“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特别是“刮得厉害”时,“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完夜饭即入被窝,“静听寒风的怒号”。
还写若太阳好时。
在“庭间曝日”,“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逃入屋内,急急关门;“至于大寒风,那是整日夜狂吼,二三日才止”。
这样风多、风大、风狂、风寒的地方,生活起来自然别有一种情味了,不似生活在杭州那样舒暖。
追根求源,还写了之所以多风,是因为“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风完全是“灌”进来的了,不用说会势不可挡地猛、急、利,袭击他们。
这样,风情、风势、风源,都写够了,同时也就写够了“冬”。
感觉冬天的风,白马湖“与别的地方不同”而尤其特别。
由此看来,“风”与“冬”在那里成了同义语。
不过,的意图,显然不止于表现白马湖“风”和“冬”的本身,而是着意于表达一种深沉、幽远的情思,这也是作品所含的艺术分量所在。
开头就直言道:“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后面又写:那时“领略冬的情味,几乎都是从风来”,在夜晚风狂,家人都早入被窝,“我”却“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于松涛、明月、老鼠吱吱奔窜中,“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表达了他那时远离嚣尘、居于山野的落寞思绪与心境。
后来移居上海,深夜听到风声,就会提到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的厉害哩”!依然是情思连绵。
可见,白马湖之冬的
风给了怎样难忘的深刻印象!
所有通过写“风”以显“冬”的情景和心境,都是舒缓的笔路表现出来,简当明畅,几无疵累;平实、朴素的语言,蕴含着不平静的思绪,激起波澜,荡漾于读者心中。
因此,此文可以说是“白”到无技巧,却富有诗一般韵味的感染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