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经济 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与体系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与体系研究引言:近年来,健康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卫生经济与卫生体系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健康状况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卫生经济与体系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卫生经济研究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包括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卫生投资和支出、卫生保险和融资、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
近年来,中国的卫生经济研究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成果丰富。
首先,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日益深入。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卫生经济学研究了不同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差异,为改善卫生服务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卫生投资和支出研究取得突破。
卫生经济学研究了卫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卫生支出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卫生保险和融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卫生经济学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卫生保险制度和融资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解决医疗费用过高和负担不均等问题。
最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更加科学。
卫生经济学通过研究卫生资源的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指标,如卫生经济评价、健康生命周期和健康影响评估等,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卫生体系研究卫生体系是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服务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包括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等。
中国的卫生体系研究在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首先,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卫生经济学研究了医疗机构的布局和规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提高卫生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和利用效率。
其次,卫生人力资源研究有了新突破。
卫生经济学研究了医疗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等问题。
再次,卫生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研究逐渐深入。
卫生经济学通过研究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建立了一系列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促进了卫生服务的质量改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卫生经济

卫生经济一、绪论1、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学问题(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一是生产什么②二是如何生产③三是为谁生产2.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卫生资源的筹资、分配与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医疗保健制度;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药品经济学。
(2)卫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宏观经济发展与卫生改革、政府职能、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医疗费用控制、药品问题及其改革、农村卫生发展、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二、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及其特点(1)需求与需要的概念需求---经济学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
(2)需求与需要的区别与联系Ⅰ为没有认识到的需要,即机体出现与健康问题,但个体没有认识或感觉到,因而也就不会去利用卫生服务;Ⅱ为认识到的需要,但因种种原因或(自感病轻、经济、困难、交通不便,服务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好等),而没有转化为需求;Ⅲ为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力购买。
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这部分构成了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
Ⅳ为没有需要的需求。
如实生创造或诱导而来的需求,这部分需求是没有必要的需求。
Ⅰ和Ⅱ构成了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潜在需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太少,应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需求,使之转化为需求。
(3)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消费者信息缺欠、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2、卫生服务需求影响的因素(1)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包括:卫生服务价格、需求者收入、货币储蓄、相关物品的价格、消费偏好、对未来物品供应情况的预期);②健康状况;③供给状况;④医疗保健制度;⑤时间;⑥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卫生经济政策分析第十五章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1)第一节卫生经济政策 (1)一、卫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1)二、卫生经济政策的种类 (2)三、卫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4)四、卫生经济政策的目标与价值体系 (1)第二节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6)一、卫生经济政策分析概述 (6)二、卫生经济政策分析步骤 (9)三、卫生经济政策分析方法 (10)第三节国内外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11)一、国外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11)二、中国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13)三、中国卫生经济政策的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卫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目标与价值体系、种类,以及卫生经济政策分析的概念、基本范式、主客体、目的、分析步骤、分析方法,对国际、国内卫生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
第一节卫生经济政策一、卫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卫生经济政策(health economic policy)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规定卫生事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方向,是关于卫生资源筹集、配置、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法令、条例、计划、方案、规划和措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与卫生事业有关的政府经常性预算投入、基本建设投资、机构运行以及卫生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政策。
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政府发展和管理卫生事业的重要手段。
二、卫生经济政策的种类(一)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宏观卫生经济政策包括卫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卫生发展的战略重点,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医疗保健制度等。
(二)微观卫生经济政策卫生相关财政与金融政策。
卫生相关财政与金融政策包括公共卫生筹资、预算补偿政策、税收政策、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卫生总费用核算与医院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等。
卫生相关价格政策。
卫生相关价格政策包括关于药品定价、药品加成定价、药品流通环节的加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等。
卫生经济学(整理)

卫⽣经济学(整理)⼀、卫⽣经济学的定义:卫⽣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门分⽀学科,它应⽤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法研究卫⽣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卫⽣经济研究的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卫⽣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3.研究卫⽣资源的最优使⽤4.卫⽣服务产出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三、新医改四梁⼋柱四、卫⽣服务需要的定义: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付能⼒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或医学专业⼈员分析判断是否应该获得卫⽣服务以及获得卫⽣服务的数量。
即:个⼈觉察到的需要个⼈未认识到的需要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五、卫⽣服务需求的概念:(有购买能⼒的愿望)在⼀定时期、⼀定价格⽔平下消费者(患者)愿意且有能⼒购买的卫⽣服务总量。
实现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1)消费者的购买愿望;2)消费者的⽀付能⼒。
六、卫⽣服务利⽤的定义指实际发⽣的卫⽣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应卫⽣系统为⼈群健康提供卫⽣服务的数量和⼯作效率,间接反应卫⽣系统通过卫⽣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门诊服务利⽤指标2)住院服务利⽤指标3)预防保健服务利⽤指标七、卫⽣服务需求、需要及利⽤的关系:卫⽣服务需要是卫⽣服务需求的前提。
当⼈们的卫⽣服务需要全部转换成卫⽣服务需求,且所有的需求都是满⾜居民合理的健康需要,这时达到卫⽣服务需要通过对卫⽣服务的实际利⽤⽽得到满⾜,同时⼜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
⼋、卫⽣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服务利⽤的效益外在性4)卫⽣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服务费⽤⽀付的多源性6)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九、弹性及需求弹性:例:某种卫⽣服务产品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价格弹性等于2,当产品的价格下降10%时,供⽅的总收⼊是多少?若其价格弹性等于0.5,当这个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供⽅的总收⼊是多少?解:原收⼊=50*500=25000若弹性=2,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20%总收⼊=45*600=27000若弹性=0.5,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5%总收⼊=45*525=236251、某种卫⽣服务产品X,X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互补品Y价格150,X 对于其互补的产品Y的价格弹性等于1.2,当这个互补产品Y的价格下降10%时,会对产品X的供⽅的总收⼊会产⽣什么影响?分析:通常互补品Y的⽣产为相同提供者。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第一章1、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范畴,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由来:是适应卫生事业社会化需要而产生的,是在提高和解决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经济问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近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卫生事业社会化的产物。
2、卫生事业的性质①公益性的本质属性②福利性的社会属性③生产性和产业性的基本属性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分析1、卫生服务需求(demand):人们根据卫生服务收费水平和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需求的不确定性、被动性、差异性、发展性、外部关联性3、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区别⑴卫生服务需求:人们根据卫生服务收费水平和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根据流行病学、健康普查及临床诊断所判定的有必要实施的卫生服务,它强调的是必要性。
⑵主体不同:需求的主体是消费者,需要的主体是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支付能力不同: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没有4、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①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结构、教育文化程度、分布及所处的自然环境②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收入和卫生服务的价格水平③其他因素:包括物质基础和患者的时间价值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分析1、卫生服务供给(supply):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或成本消耗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
2、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①垄断性②即时性与及时性③准确性④专业性⑤连贯性3、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①生产的难易程度②生产的规模和规模变动的难易程度③成本的变化4、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①卫生服务价格②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素质、结构③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④卫生服务方式和管理水平第四章卫生服务市场份分析1、卫生服务市场:它既是提供卫生服务和接受卫生服务的场所,又是体现卫生机构将卫生服务提供给服务消费者的交换关系2、卫生服务市场的构成因素①通常包括:医疗服务、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②卫生服务供方:各级卫生服务机构、团体、个人③卫生服务需方:患者及其他被服务者3、市场机制:指市场上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回眸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回眸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经济》
【年(卷),期】2002(021)001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本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
20年的历史,记
载着她的被创,成长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足迹:20年的历史,记载着她在研究卫生
经济理论,普及卫生经济知识,交流卫生改革经验,传播卫生工作信息和在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20年的历史,记载着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作者对我刊的帮助,支持和厚爱。
【总页数】9页(P19-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2
【相关文献】
1.轻点鼠标20年信息任您选--《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编辑出版创刊20周年光盘
珍藏版 [J], 崔洪波
2.办好中国卫生统计杂志促进卫生统计与卫生信息事业的新发展--贺《中国卫生统计》杂志创刊20周年 [J], 饶克勤
3.回眸二十载再续新篇章--庆祝《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创刊20周年[J], 张爱华
4.我国农村卫生的重要学术基地——纪念《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刊20
周年 [J], 陈海峰
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20周年庆典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葛兰素史克杯优秀论文奖(2005-2006年度)颁奖仪式纪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经济协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卫生经济协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卫生经济协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卫生经济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提升全球卫生水平和促进卫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非政府组织。
自其成立以来,卫生经济协会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卫生事业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
卫生经济协会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卫生经济研讨会。
当时,卫生部门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分析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卫生经济协会于1978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其总部也设在此地。
卫生经济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卫生经济领域研究的新起点。
协会的宗旨是通过研究、培训和政策倡导,推动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为国际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持。
卫生经济协会迅速建立了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涵盖了经济学、卫生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在卫生经济协会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建立了卫生经济学国际学会。
该学会旨在促进卫生经济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自1982年举办首届国际研讨会以来,该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会议,为全球卫生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
这些国际会议不仅是学术讨论的场所,也是探索卫生经济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机会。
卫生经济协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是在卫生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突破。
卫生经济协会的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卫生服务的经济特性和市场机制。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卫生经济学模型和理论,如供需模型、成本效益分析等,为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卫生经济协会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次是卫生经济协会在卫生经济政策倡导方面的努力。
卫生经济协会通过调研和分析,向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决策建议,推动卫生经济学的应用。
协会在改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卫生经济协会帮助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政策,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益。
卫生经济协会还致力于培养卫生经济学人才。
我国卫生事业年度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卫生事业年度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卫生事业年度发展统计公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满足公众对卫生事业的知情权,我们特发布了我国卫生事业年度发展统计公报。
一、基本概况截止到今年年底,我国卫生事业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卫生状况持续改善。
二、卫生设施建设在过去一年中,我国继续加大对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
全国范围内新增医疗机构3000余家,其中包括大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医疗机构等。
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扩大,特色医院和专科医疗机构蓬勃发展。
卫生设施改善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就医便捷性和获得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医疗技术水平我国在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我国得到普及和应用。
心脑血管介入、微创手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同时,我国在基因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方案。
四、人民卫生状况我国人民的卫生状况持续改善。
连续几年来,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加,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
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普及也保障了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并降低了医疗费用的负担。
五、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开展。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活动,提高了人民的健康素养。
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民众的体质逐渐改善,广大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逐渐增强。
六、卫生安全与应急反应我国在卫生安全与应急反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卫生监测和预警体系不断完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卫生事件方面,我国能够快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卫生服务,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保障。
七、卫生事业发展的挑战和展望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卫生差异的缩小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卫生经济学研究领域调查

10.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规范的研究 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规范的研究 卫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数卫生服务机构和提供者组织经营 目标不是利润,而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目标不是利润,而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政府一方面应自主经营的权利, 政府一方面应自主经营的权利, 一方面应自主经营的权利 另一方面通过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调控和规范卫生服务提供 者的行为。 者的行为。
4. 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
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 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 改革、发展和完善医疗 预防保健 医疗、 改革、发展和完善医疗、预防保健 机构和服务体系, 机构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城市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 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村卫生服 务机构的功能、设置和建设, 务机构的功能、设置和建设,是保 障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障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减 轻疾病经济负担和提高人民健康水 平的重要方面, 平的重要方面,成为当前卫生改革 的关键之一。 的关键之一。
THE END
1.2 卫生事业的社会地位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重要目标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 要标志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 发展卫生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卫生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障
9.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 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 健康 应用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我国城乡健康保障制度进行了各个 方面的深入研究 研究。 方面的深入研究。 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 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与发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界定, 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界定, 补充医疗保险,儿童青少年住院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儿童青少年住院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各种健康保险制 的研究等 的研究等。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2)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优化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研究对象:广义:卫生经济现象、卫生经济理论、卫生经济模型、卫生经济政策。
狭义:卫生经济理论。
我国:以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卫生服务的生产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客观经济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卫生领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优化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卫生经济学研究内容:1、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
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3、卫生事业的需求和供给。
4、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5、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
6、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
7、卫生保障制度。
8、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9、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
10、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卫生经济学学习意义:1、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
2、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3、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
4、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代表人物代表观点:1、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献给开明人士》2、19世纪三十年代,艾德文.查特维克——“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3、1853年,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4、1881年,普鲁士首相陴斯麦着手建立和颁布了疾病与工伤保险制度,并于次年正式建立疾病保险。
5、美国人亨利.西格里斯以“医疗经济学”命名自己的《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
6、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卫生经济学基础知识

卫生经济学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卫生保健领域中资源配置、利用和效果的学科。
简单来说,它关注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佳的卫生保健效果,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卫生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从预防疾病的疫苗接种,到生病时的诊断治疗,再到康复阶段的护理,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投入,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而卫生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使得我们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二、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涵盖了卫生保健系统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方面,包括人们对不同类型卫生服务的需求程度、影响需求的因素等;供给方面,则涉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方式以及供给的成本等。
其次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
这包括医疗机构的布局、医疗设备的购置、医务人员的培养等资源的分配问题,以及如何评估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浪费或不足的情况。
再者是卫生服务的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卫生服务也有其市场特性,但由于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如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属性等,政府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干预和调控,以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最后是卫生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政府出台的各种卫生政策,如医疗保险政策、药品政策等,对卫生保健系统的运行和公众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卫生经济学要对这些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
三、卫生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在卫生经济学中,有一些关键的概念是我们理解这门学科的基础。
(一)成本成本是指为了生产或提供某种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源。
这包括直接成本,如医疗设备的购置费用、药品的采购成本、医务人员的工资等;间接成本,如患者因就医而损失的工作收入、交通费用等;还有隐性成本,如患者承受的痛苦和不适等。
(二)效益效益是指通过卫生服务所获得的好处。
可以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减少的医疗费用支出、因健康改善而增加的工作收入等;也可以是无形的社会效益,如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增强劳动生产力等。
中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

中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一中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卫生经济学系研究卫生系统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卫生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上述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卫生服务的经济学,它还是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
它不仅仅只局限于研究卫生部门内部的经济问题,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认真研究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宏观环境对卫生服务、对人民健康的影响,进而研究卫生服务系统对人民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通过研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进而研究卫生服务系统对宏观的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因此,卫生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它还是一门边缘经济学。
从一定意义上说,卫生经济学主要是一门边缘经济学,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与卫生服务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时,时刻都要使自己站在整个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把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会效益当做卫生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准则。
(二)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大多数当代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60年代(英国)的事情。
当时,有不少专业的经济学家开始应用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的经济问题。
著名瑞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K.Myrdal,被一些人推崇为研究健康在经济上的重要性的第一位经济学家。
他在《世界卫生组织记事》上发表《卫生经济问题》一文,被称为是卫生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之一。
1960年代,卫生经济学有十分显著的发展。
1962年和1968年,美国先后两次召开卫生经济学专业的学术讨论会;196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莫斯科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发表了题为《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的会议纪要。
这三次会议,使得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学术论坛,标志着卫生经济学的形成。
简述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的发展

简述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的发展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渐加强,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还探讨了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
正文: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
在这个时期,卫生和健康工作主要由政府管理,医疗机构也是政府控制的。
当时的卫生经济学主要是围绕卫生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展开,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开始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1992年,国家开始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要求将卫生资源配置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此后,卫生和健康经济学开始逐渐从政府管理向市场机制转变,研究对象也变得更加广泛,包括医疗服务、卫生材料、药品和公共卫生等方面。
二、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渐加强。
政府在卫生和健康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市场行为。
企业和医疗机构则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卫生材料,为卫生和健康经济学提供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医疗服务方面,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卫生材料方面,企业和医疗机构共同开发新型卫生材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
在药品方面,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推进药品研发和生产,提高药品品质和降低成本。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卫生和健康经济学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漫谈我国卫生改革政策的经济学

漫谈我国医疗费用过猛增长趋势和对策研究国际上通常通过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从宏观上评价医疗费用增长趋势。
主要评价指标是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特别是卫生总费用增长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
简称卫生费用收入弹性系数。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卫生总费用/国内生产总值)×100%卫生总费用增长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卫生费用收入弹性=(卫生总费用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0%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中国卫生费用核算小组测算,从1978年到2003年,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3。
04%,上升到1988年的3。
27%,10年增加了2。
3个千分点;但是,从1988年到1998年,上升为4。
7%,10年增加了23个千分点。
特别是1998年到2003年5年,上升为5。
62%,5年增加了9个千分点。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有上升趋势是国际普遍规律。
反映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用经济学术语说,叫做卫生费用的收入弹性大于1。
美国著名卫生经济学家纽豪斯认为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或劳务属于豪华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豪华奢侈品,而且这部分豪华奢侈品增长比较快。
具体分析卫生费用,就提出卫生费用中有一部分是必需品,叫做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在国内称为基本的卫生服务费用(英语都是expenditureofessentialhealthservices);另外一部分叫做非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
这些非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就是豪华奢侈的卫生服务费用。
在国民收入水平低的时候,这个豪华奢侈的卫生服务费用水平比较低,那时候,人们舍不得化钱,到了国民收入提高的时候,人们开始舍得化钱了,收入越高越舍得化。
所以,促使卫生费用收入的弹性大于1。
卫生部对我国卫生总费用连续进行25年的测算,发现我国卫生费用收入弹性如图所示:上述数据来源于卫生部卫生费用核算小组,本人对1988年和1989年的卫生费用收入弹性作了调整。
卫生经济学入门知识

卫生经济学入门第一章卫生经济学概论第一节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一、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先进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卫生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在中国随时间推移卫生总费用的水平逐年增高,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从卫生总费用的筹资结构来看,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不断增加,而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从卫生总费用的分配结构看,卫生总费用主要用于医疗服务,且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
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
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着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数量有限,因此而产生了如何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
为此,人们在利用有限资源去满足人类不同欲望时就必须作出选择。
选择:指如何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任何经济现象现象背后都存在着这三个基本选择,选择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如何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
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卫生服务消费者的选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需要,人们总是将健康作为第一位需要。
卫生经济学汇总

汇报人:日期:•卫生经济学概述•卫生服务需求分析•卫生服务供给分析•医疗卫生费用核算与控制•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评价•药物经济学评价与应用•健康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目录0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探讨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价格水平及其对供需双方的影响。
分析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改革对居民医疗负担和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行为的影响。
探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研究药物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对药品市场、医疗机构和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
分析药物政策改革对医疗卫生费用控制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药物政策卫生经济学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卫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经济规律,为制定卫生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特点卫生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实践性强、政策导向性明显等特点,涉及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患者)、供给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支付方(政府、社会保险机构等)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等。
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现场调查、实验研究、经济模型分析等多种方法,其中经济模型分析是卫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卫生经济学的重要性优化资源配置01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经济规律,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控制医疗费用02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分析医疗费用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提高服务质量03卫生经济学研究有助于评估不同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出改进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卫生经济专业学术期刊。
据2019年3月《中国卫生经济》官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
64人。
据2019年3月1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出版文献14737篇,总被下载1772865次、总被引7397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771、(2018版)综合影响因
子为1.302。
据2019年3月1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卫生经济》载文量为7019篇,被引量为46937次、下载量为51412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数据显示,《中国卫生经济》影响因子为1.52
栏目方向
读者对象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读者、作者群主要为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医药
卫生事业单位管理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人员,基层卫生经济工作者。
报道内容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主要报道范围囊括卫生经济学所有研究领域,重点包括:卫生经济理
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投
资效益、健康与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的卫生经济学)、医院经济运营、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与审计、成本核算、药物经济以及境外卫生经济动态等。
主要栏目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栏目有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论坛、农村卫生、医疗保险、产权制
度改革、合作医疗、会计与审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