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第I卷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

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 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

这一思想应为(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

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5.“汉帝国如何在一个非贵族的官僚体制中解决去君权的无限膨胀和肆无忌惮?……他在君王的脑门之上高悬了一个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天。

”文中的“他”()A.继承民本思想 B.首倡天下一统C.背弃传统儒学D.批判君主专制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7.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8.下列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9.下图为两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C.科考制度的影响D.思想控制的强化10.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B. 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 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D. 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答案】C【解析】从“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来看,本题讨论的是宰相被废除的问题。

从“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可以看出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

明朝以前,宰相是政府首脑,因此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说法错误,自秦以来,皇帝一人独裁;从“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可知,D选项说法正确。

2.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三权分立原则架构政体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联邦制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基本精神是参照了美国政体的“三权分立”的原则,所以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故A项正确。

中华民国不是邦联共和国,故B项错误。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并未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故C项错误。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之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提出尊孔复古并复辟了帝制,没有西方民主的观念,故D项错误。

湖北省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湖北省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湖北省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A.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2.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A. 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C. 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D.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3. 北宋《武经总要》介绍了一种工具的用法,“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这种工具的用途是A. 鼓风冶铁B. 农业灌溉C. 斤两测算D. 方向测定4.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他将《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治乱兴衰。

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

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认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②制约了君主的肆意妄为③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④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5.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B.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6.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

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A.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B.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C.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D.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参考答案:C【详解】由于电报,新闻行业的消息比较快,而且相对比较准确,说明电报通讯工具促进和提升了新闻的基本功能,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报的出现本身就是近代科技进步的表现,A选项排除。

材料看不出新闻行业的竞争被消除了,B 选项排除。

材料并没有说新闻报道的深度被制约,D选项排除。

2.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至战国后期思想界又出现统一的趋势,即“百家争鸣,一家胜出”。

胜出的一家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参考答案:B3. 乾隆年间某《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

”该《竹枝词》描写的情景可能出现在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广州参考答案:D4. 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参考答案:D农业耕作特点。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题干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自给自足的闲适的生活状态。

所以D正确;A集体耕作没体现;B土地应归农民个人私有;C产品主要供自己家庭消费。

5.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2019年秋学期高二年级9月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秋学期高二年级9月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二年级9月检测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时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1.“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2.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说法正确的是()A.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B.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富含理性探索精神D.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

”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A.图1 战国《人物龙凤图》B.图4 清代《墨兰图》(局部)C.图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D.图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5.吴虞指出:“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迫亦散。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A.旧文学B.旧道徳C.君主专制D.愚昧迷信6.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

该材料主要表明()A.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B.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C.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D.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7.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高二文科综合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铜器在三代主要是作礼器,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和地位;战国中晚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崩溃,奴隶主贵族地位下降,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所以青铜器风格朴素。

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秦与齐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D.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楚国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的信息可以看出宗法分封体系进一步走向瓦解,故A项正确;B项是指井田制,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制度,故排除;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时代,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天下公主的局面受到了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战争的作用,故D项排除。

点睛:“楚国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分封制逐渐瓦解。

3. 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 已出现完整的官僚体系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_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人教_ 新目标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高二学年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下列主张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遵循“忠恕”之道C.为政以德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下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3.《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映出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C. 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D.老子主张顺应自然4.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苛政猛于虎”5.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

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批驳、非难其他派别的同时标新立异,各执一说。

如有一家主张“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知用民之法也”。

此文中被批驳的、归属的派别分别是A.儒家——墨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墨家7.下图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

”观察此图,你认为这幅图文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9.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31、(1)必要性:16世纪的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

(三点9分,合理即可)
(2)作用: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任三点6分)
32、(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

(五点共5分)
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的逐步松弛;推动宋代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点共10分)
(2)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当等。

(任四点8分)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

(合理即可,2分)。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历史部编版(2019)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历史部编版(2019)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0分)1. 世界各地的居民呈现不同的特征。

根据下表,影响各地居民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区域建筑材料布局特点古代两河流域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为主,使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每户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

古代埃及大多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椰子叶铺成屋顶。

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罗马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核心。

A.政治制度B.经济水平C.文化习俗D.自然环境2. 下图是1977年出土的湖北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

《周礼注疏》载:“冰有鉴,则冰不消释,食得停久。

”古代这种用于食物冷藏保鲜的器物,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可见食物保鲜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食物冷藏技术发展的意义是()①有利于保鲜储存②有利于长途运输③达到长期储存的目的④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 下表可印证()时间指数增幅时间指数增幅175542.74—181546.7117.7178139.248.19181946.13-1.2179742.488.26182758.9927.9180540.64-4.38183578.6933.4181039.41-3.0318*******.101755—1851年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1851=100)A.工业革命改善了工人生活B.资产阶级减轻对工人压迫C.英国福利政策的规模扩大D.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4. 欧洲列强改变夺取黑奴贩卖的暴利,转而采用全面性的殖民,以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来经营非洲,即所谓的“四C方案”,包括通商(Commerce)、传教(Christiantity)、文明(Civiliation)和殖民(Colonization)。

【2019-2020】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2019-2020】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A.社会转型 B.血缘政治受到冲击C.改革变法兴起 D.士人势力掌控政权2.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3.《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武帝采纳“养士”建议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儒家思想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C.加强思想专制 D.建立郡国教育体系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題(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

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由材料可知,管仲、孟子都认为一国不能有两君,天无二日,这说明了当时政治秩序混乱;孔子主张等级,荀子认为礼义遭到了破坏,这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所以答案选C。

除了管仲是法家外,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因此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所以排除A;当时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所以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到阶层的固化,排除D。

点睛: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材料通过当时诸子对社会现况的描述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也体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哲学关系。

2. 荀子认为,自然界出现的诸如“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而“人妖(妖)”这种人事上的反常现象,则“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荀子在此表达出A. 对天道自然的敬畏之情B. 对自然异象的高度重视C. 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D. 对天人感应思想的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荀子对自然界的“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认为觉得奇怪就可以,不需要敬畏;对于人事上的反常现象,认为需要敬畏,而不可奇怪;故可知荀子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C项正确。

荀子认为对自然界的“星坠、木鸣”等特殊现象,认为觉得奇怪就可以,不需要敬畏,更不需要高度重视,排除AB。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央视2016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100多个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系社群、立规范、建秩序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拍摄记录。

千百年来,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些村落传承绵延。

与这些村落千百年“传承绵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下图所示中央机构的作用是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③加强皇帝的权力④提高宰相的地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下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①处的历史事件是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宋太祖“杯酒释兵权”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4.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

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

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5.与唐朝相比,宋朝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是A.政府加强了对商业的监管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城市中市坊分开界限严格D.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6.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

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A.农业生产的衰落B.自然经济的瓦解C.私营手工业的发展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如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导致中国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小农经济完全破坏D.市场全部主动开放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利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9.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

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分封制逐渐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逐渐由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17、18世纪中西文明有较大规模的交流,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传播到中国,同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制度也传到西方。

这表明当时A. 中国文明处于优势地位B. 中国文明跟上时代发展潮流C. 文明交流具有双向特点D. 文明交流推动双方社会转型3.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

这主要由于明代A. 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 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4.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公)孔(子)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文化包容其他文明B.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形成C. 中国传统文化在变化中进步D. 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5.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A. 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B. 儒家思想是古代最进步的思想主张C. 佛、道与儒学较量后退出舆论阵地D. 儒家吸取各派学说以适应统治需要6.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

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

这一现象表明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 统治者注重用儒家伦理纲常维护统治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7. 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③“经世致用”④“致良知”A .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8.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9.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忠、孝、节、义” 。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有一奇特现象——魏王曹操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逐渐变成丑角,而关羽在民间逐渐由人而变成神和圣,这种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影响人们评价曹、关二人的因素分别是A. 忠、孝B. 孝、义C. 节、义D. 忠、义10.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

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董仲舒B. 朱熹C. 王阳明D. 李贽11.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

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 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12.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13.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________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14.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D.城邦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15.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发起的运动A.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 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C.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D.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

这反映出A.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B.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C. 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D.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17.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A.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B. 反对教会的权威C.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 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18. 在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在一些重要的古代文明中心,如希腊、中国,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

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 人是万物的尺度③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④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19.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 宗教意识淡薄B. 反对神灵崇拜C. 注重物质生活D. 强调人的价值20. 公元前 5 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

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A. 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B. 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C. 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D.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21. 文艺复兴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

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材料中“请出古代的幽灵”的主观原因是A. 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B. 古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 中世纪只有一种神学世界观22.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A. ①②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23.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24.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

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A. 韩非:“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B.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C. 韩非:“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D. 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25.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A. 智者学派B. 苏格拉底C. 康德D. 伏尔泰26.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 孔子B. 墨子C. 普罗泰格拉D. 亚里士多德27.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 汉赋和唐诗B. 话本和小说C. 元曲和汉赋D. 风俗画和文人画28.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A. 布政司、翻车、散曲、《人物龙凤图》B. 宣政院、赵孟頫、胶泥活字印刷术、《齐民要术》C. 司礼监、汜胜之、“致良知”、《石氏星表》D. 行省制、黄道婆、《窦娥冤》、《农书》29.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 《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 《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 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 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30.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 山水画B. 人物画C. 文人画D. 风俗画31. 中国古文化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全面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32. 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是否可以享受到以下文明成果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 全可以享受B. ②③可以享受C. ②④可以享受D. 全部无法享受二、连线题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