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粮油贮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粮油贮藏
.
3.品质变化 脂肪和酶的变化最为显著。 (1)脂肪:陈化的原因是脂类物质氧化,脂肪酸值
增加,脂肪酸值可作为灵敏指标。使糊化所需的 水难以通过,糊化温度增高,淀粉粒的强度增加,
陈米煮的饭硬。 (2)酶:淀粉因淀粉酶的作用水解,使还原糖增加; (3)维生素: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大米的贮藏
大米的贮藏: 大米不耐高温,储存后易陈化,易受物理、化
学因子影响及虫、霉生物性侵害。 陈化:粮食作物完成后熟期以后,随贮藏时间
延长,尽管没有发生霉变和其他危害,其他理化性 质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品质逐渐劣变而趋于衰 老,这种现象叫陈化。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一)大米的贮藏特性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2.易发热
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入库后,积热 难散,出现粮堆发热的现象。
原因: 含水量高、带菌量大、空隙度小
第三章粮油贮藏
3.易发黄
稻谷在收获期遇阴雨天气,未能及时干燥,使粮 堆发热产生黄变外,在贮藏期间也会发生黄变。
原因:
贮藏时的温度和水分 ,粮温越高,水分越大,贮 藏时间越长,黄变就越严重。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三)大米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在常温常湿下,适时进行通风或 密闭的方法。
2.低温贮藏:温度降低到10℃以下贮藏。 3.气调贮藏 (1)自然缺氧:用塑料薄膜密闭米堆,防止吸
确定。 种类:粳稻高,籼稻低
晚稻高,早稻低 季节:冬季高,夏季低 地区:北方高,南方低。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籼稻与粳稻的区别:
籼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谷 粒狭长,颖毛短稀,叶绿、色较淡,叶面多茸 毛,耐肥性较弱,叶片弯长,株型较松散,并 有耐湿、耐热、耐强光、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 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
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呼吸 强度高,贮藏稳定性差。杂质含量降至0.5%以 下。贮藏时做到“四分开”。
(3)通风降温 可用排风扇、低压轴流式风机负压通风、地槽
通风,间歇通风等。 (4)害虫防治
害虫:米象和玉米象、谷蠹、麦蛾等 防护剂和熏蒸剂: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 氯化苦等。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稻谷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 (1)控制水分
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气温高,收获后易 及时干燥,所以入库时的水分低,可达到安全 水分,易于贮藏
晚粳稻收获是低温季节,干燥不易,入库 时的水分一般偏高,应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燥 降低水分。
第三章粮油贮藏
.
水分应降至安全标准以下。 稻谷的安全标准应随种类、季节与气候条件来
1.黏性变化 随贮藏期延长,陈化进展,米的黏度逐渐
降低,尤其经过高温过夏后,黏度下降更为显 著。 影响大米黏性的因素: (1)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 (2)蛋白质由凝胶变为溶胶; (3)陈米细胞壁坚固; (4)游离脂肪酸会包裹淀粉粒的细胞结构, 使膨化困难。
第三章粮油贮藏
.
2.气味变化:新鲜大米的清香味容易丧失, 陈米中有陈米的臭味。 新米气味成分:乙醛、 H2S 陈米臭的成分:戊醛、己醛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稻谷中 稻壳约占总重量18-20%
糙米占80%-82% 果皮占1%-2%、
种皮和糊粉层4%-6%
大米中几乎
胚2%-3%
全为胚乳
胚乳89%-94%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一)稻谷的贮藏特性
1.不耐高温,易陈化 稻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
力很弱,在烈日暴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 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高 温还可导致稻谷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 原因: 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黏 性下降,发芽率降低盐溶性氮含量降低,酸度 增高,口感和口味变差等。
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 越高,黄变也严重。
如:气温26-37℃ 稻谷水分18%,堆放3天就有10% 的黄米粒。
早稻水分14% 发热3次 黄米粒20%
水分17% 发热3-5次 黄米粒80%以上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稻谷变黄后,发芽率下降,黏度下降,酸 度升高,脂肪酸值增加,碎米增加,品质明显 劣化,对其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均有较大的影 响。
麦蛾
玉米象
第三章粮油贮藏
2.气调贮藏
新粮粮温在20℃-25℃,粳稻水分16%, 籼稻水分在12.5%左右,可进行自然降氧贮藏。 但不同的温度、水分、达到低氧的时间是不同 的(见表11-8)。
采用人工气调贮藏能有效缓解稻谷陈化, 同时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低,南以自 然降氧的难题。
第三章粮油贮藏
粳稻比较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 热 带高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热带、亚热带 的高地、华东太湖流域以及华北、西北、东北 等温度较低的地区。
籼、粳稻的垂直分布也不同,同一热带地区, 大体上在平地分布籼稻,在高地分布粳稻。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
.
粳稻
籼稻
第三章粮油贮藏
(. 2)清除杂质
第三章 粮油贮藏
第一节 粮食贮藏 一、稻谷贮藏 1.稻谷一般为尾细长形到椭圆形,果为颖果。
外颖(谷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保护易变质的胚乳,有一定的 抗虫霉、温湿侵害能力,同时稻谷籽粒的最外 层稻壳的水分含量低,因此,易于保存; 2.稻谷表面粗糙,粮堆孔隙度大,易受不良环 境的影响,籽粒组织较为松弛,耐热性差,陈 化程度较大。
1.易爆腰 爆腰:大米不规则的龟裂。 2.易吸湿 有强吸湿性,而引起生霉发热,促进生理
代谢加剧,造成营养成分破坏损失。 3.贮藏稳定性差、易陈化 大米失去外层的保护组织,胚乳部分直接
暴露,易受外界湿、热、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 响及虫、霉侵害、贮藏稳定性差。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大米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强,胀性较小,谷 粒短圆,颖毛长密,叶绿、色较浓,叶面较光 滑,耐肥性较强,叶片短直,株型紧凑,并有 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 弱等特征特性。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籼、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
籼稻比较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热 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
.
3.品质变化 脂肪和酶的变化最为显著。 (1)脂肪:陈化的原因是脂类物质氧化,脂肪酸值
增加,脂肪酸值可作为灵敏指标。使糊化所需的 水难以通过,糊化温度增高,淀粉粒的强度增加,
陈米煮的饭硬。 (2)酶:淀粉因淀粉酶的作用水解,使还原糖增加; (3)维生素: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大米的贮藏
大米的贮藏: 大米不耐高温,储存后易陈化,易受物理、化
学因子影响及虫、霉生物性侵害。 陈化:粮食作物完成后熟期以后,随贮藏时间
延长,尽管没有发生霉变和其他危害,其他理化性 质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品质逐渐劣变而趋于衰 老,这种现象叫陈化。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一)大米的贮藏特性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2.易发热
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入库后,积热 难散,出现粮堆发热的现象。
原因: 含水量高、带菌量大、空隙度小
第三章粮油贮藏
3.易发黄
稻谷在收获期遇阴雨天气,未能及时干燥,使粮 堆发热产生黄变外,在贮藏期间也会发生黄变。
原因:
贮藏时的温度和水分 ,粮温越高,水分越大,贮 藏时间越长,黄变就越严重。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三)大米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在常温常湿下,适时进行通风或 密闭的方法。
2.低温贮藏:温度降低到10℃以下贮藏。 3.气调贮藏 (1)自然缺氧:用塑料薄膜密闭米堆,防止吸
确定。 种类:粳稻高,籼稻低
晚稻高,早稻低 季节:冬季高,夏季低 地区:北方高,南方低。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籼稻与粳稻的区别:
籼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谷 粒狭长,颖毛短稀,叶绿、色较淡,叶面多茸 毛,耐肥性较弱,叶片弯长,株型较松散,并 有耐湿、耐热、耐强光、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 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
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呼吸 强度高,贮藏稳定性差。杂质含量降至0.5%以 下。贮藏时做到“四分开”。
(3)通风降温 可用排风扇、低压轴流式风机负压通风、地槽
通风,间歇通风等。 (4)害虫防治
害虫:米象和玉米象、谷蠹、麦蛾等 防护剂和熏蒸剂: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 氯化苦等。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稻谷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 (1)控制水分
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气温高,收获后易 及时干燥,所以入库时的水分低,可达到安全 水分,易于贮藏
晚粳稻收获是低温季节,干燥不易,入库 时的水分一般偏高,应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燥 降低水分。
第三章粮油贮藏
.
水分应降至安全标准以下。 稻谷的安全标准应随种类、季节与气候条件来
1.黏性变化 随贮藏期延长,陈化进展,米的黏度逐渐
降低,尤其经过高温过夏后,黏度下降更为显 著。 影响大米黏性的因素: (1)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 (2)蛋白质由凝胶变为溶胶; (3)陈米细胞壁坚固; (4)游离脂肪酸会包裹淀粉粒的细胞结构, 使膨化困难。
第三章粮油贮藏
.
2.气味变化:新鲜大米的清香味容易丧失, 陈米中有陈米的臭味。 新米气味成分:乙醛、 H2S 陈米臭的成分:戊醛、己醛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稻谷中 稻壳约占总重量18-20%
糙米占80%-82% 果皮占1%-2%、
种皮和糊粉层4%-6%
大米中几乎
胚2%-3%
全为胚乳
胚乳89%-94%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一)稻谷的贮藏特性
1.不耐高温,易陈化 稻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
力很弱,在烈日暴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 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高 温还可导致稻谷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 原因: 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黏 性下降,发芽率降低盐溶性氮含量降低,酸度 增高,口感和口味变差等。
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 越高,黄变也严重。
如:气温26-37℃ 稻谷水分18%,堆放3天就有10% 的黄米粒。
早稻水分14% 发热3次 黄米粒20%
水分17% 发热3-5次 黄米粒80%以上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稻谷变黄后,发芽率下降,黏度下降,酸 度升高,脂肪酸值增加,碎米增加,品质明显 劣化,对其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均有较大的影 响。
麦蛾
玉米象
第三章粮油贮藏
2.气调贮藏
新粮粮温在20℃-25℃,粳稻水分16%, 籼稻水分在12.5%左右,可进行自然降氧贮藏。 但不同的温度、水分、达到低氧的时间是不同 的(见表11-8)。
采用人工气调贮藏能有效缓解稻谷陈化, 同时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低,南以自 然降氧的难题。
第三章粮油贮藏
粳稻比较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 热 带高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热带、亚热带 的高地、华东太湖流域以及华北、西北、东北 等温度较低的地区。
籼、粳稻的垂直分布也不同,同一热带地区, 大体上在平地分布籼稻,在高地分布粳稻。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
.
粳稻
籼稻
第三章粮油贮藏
(. 2)清除杂质
第三章 粮油贮藏
第一节 粮食贮藏 一、稻谷贮藏 1.稻谷一般为尾细长形到椭圆形,果为颖果。
外颖(谷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保护易变质的胚乳,有一定的 抗虫霉、温湿侵害能力,同时稻谷籽粒的最外 层稻壳的水分含量低,因此,易于保存; 2.稻谷表面粗糙,粮堆孔隙度大,易受不良环 境的影响,籽粒组织较为松弛,耐热性差,陈 化程度较大。
1.易爆腰 爆腰:大米不规则的龟裂。 2.易吸湿 有强吸湿性,而引起生霉发热,促进生理
代谢加剧,造成营养成分破坏损失。 3.贮藏稳定性差、易陈化 大米失去外层的保护组织,胚乳部分直接
暴露,易受外界湿、热、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 响及虫、霉侵害、贮藏稳定性差。
第三章粮油贮藏
第三章粮油贮藏
(二)大米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强,胀性较小,谷 粒短圆,颖毛长密,叶绿、色较浓,叶面较光 滑,耐肥性较强,叶片短直,株型紧凑,并有 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 弱等特征特性。
第三章粮油贮藏
.
籼、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
籼稻比较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热 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