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食品中常用非法添加剂汇总

合集下载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第1—5批汇总)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 2 -
- 3 -
- 4 -
- 5 -
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 6 -
- 7 -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 8 -
- 9 -。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转播到腾讯微博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这类非法添加行为性质恶劣,对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大,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依照法律要受到刑事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直至判处死刑。

这次公布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是由卫生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在分次分批公布的基础上汇总再次公布,目的就是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严格守法按标准生产经营,警示违法犯罪分子法网恢恢,不要存侥幸心理;同时,欢迎和鼓励任何单位、个人举报其他非法添加的行为。

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已在卫生部网站和农业部网站公布,供查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

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

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这类非法添加行为性质恶劣,对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大,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依照法律要受到刑事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直至判处死刑。

这次公布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是由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在分次分批公布的基础上汇总再次公布,目的是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严格守法按标准生产经营,警示违法犯罪分子不要存侥幸心理;同时,欢迎和鼓励任何单位个人举报其他非法添加的行为。

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47种)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22种)三、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82种)(一)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21种)(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11种)1.苯乙醇胺A(Phenylethanolamine A):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班布特罗(Bambuterol):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3.盐酸齐帕特罗(Zilpaterol Hydrochloride):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4.盐酸氯丙那林(Clorprenaline Hydrochloride):药典2010版二部P783。

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合法性。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食品特征、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或者改善食品品质而在食品加工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国家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将其分为了三类:无害类、有害类和限量使用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

1.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用作防腐剂的食品添加剂,然而长期大剂量摄入可导致肝肾损伤、生殖细胞变异等健康问题。

2.焦磷酸盐:焦磷酸盐是一种用作脱毛剂和功能性助剂的食品添加剂,但其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可引发癌症和致畸作用。

3.二硝酸盐类:二硝酸盐类是一种用作氧化剂和增白剂的食品添加剂,它被国家禁止使用是因为与食品中的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二亚硝胺类化合物,容易导致致癌作用。

4.磺胺类:磺胺类是一种用作防腐剂和抗菌剂的食品添加剂,但它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风险,因而被明令禁止使用。

5.醚类:醚类是一种广泛用于防腐剂、漂白剂和着色剂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抗菌性和漂白作用。

然而,长期使用高浓度的醚类可能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产生损害。

6.亚黄素类:亚黄素类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作抗菌剂和色素。

但亚黄素对人体中的DNA、RNA和蛋白质产生致突变作用,可能导致癌症等健康问题。

7.三聚氮盐:三聚氮盐是一类用于提高食品的组织性状和机械性能的食品添加剂,但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8.甲基黄橙、甲基红、酚红等染料:这些染料是用于给食品着色的食品添加剂,但其长期接触与摄入会导致皮肤过敏、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国家对这些食品添加剂做出了明令禁止,但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仍然存在使用。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包装上的成分表,避免食用含有这些禁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综上所述,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禁止使用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食品非法添加目录表

食品非法添加目录表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6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漂白剂(硫磺)
8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已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物质

已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物质
12.喹诺酮类:麻辣烫类食品(杀菌防腐—餐饮)
13.水玻璃:硅酸盐 面制品(增加韧性--餐饮)
14.孔雀石绿:鱼类(抗感染—养殖、流通)
15.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
腐竹、米线等(防腐--加工)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第四批)
1. 山梨酸:乳制品(除干酪外)(防腐-加工) 2. 钠他霉素:乳制品(除干酪外)(防腐-加工) 3. 硫酸铜:素菜干制品(掩盖伪劣-产品加工)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第一批)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
(甲醛次硫酸铵)
竹笋
防腐)
2.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 、 (增筋) 面条 、 饺子皮
3. 苏丹红 辣椒粉 [增加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 调味 品 ] (着色)
4. 王金黄、块黄(碱性橙) 腐皮
3.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促进生长--养殖)
4.抗生素残渣:万古霉素 猪肉 (抗感染--养殖)
5. 镇静剂:氯丙嗪、安定 猪肉(镇静,催眠,减少能耗--养殖、运输)
6. 荧光增白剂: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增白-加工、 流通)
7. 工业氯化镁:氯化镁 木耳(增加重量--加工、流通)
8. 磷化铝:木耳(防腐--加工、流通) 9. 馅料原料漂白剂:二氧化硫脲
焙烤食品(漂白--加工、餐饮)
10.酸性橙II 黄鱼[增加鮑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 子、辣椒面和豆瓣酱](增色—流通)
11.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增加肉制 品、猪肠衣、蜂蜜)、四环素、β-内酰胺类 生 食水产品(杀菌防腐—餐饮)
2. 面粉处理剂
面条、饺子皮
3. 膨松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甜味剂 糕点 超量使用

禁止食品添加的物质名单

禁止食品添加的物质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农业部再次公布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清单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农业部2002年发布了176号和193号公告,2010年发布了1519号公告,向社会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清单。

清单主要包括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兴奋剂类,己烯雌酚等激素类,呋喃唑酮、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类,呋喃丹等杀虫剂类等四大类82种禁用药物和物质。

现再次公布,各地畜禽、水产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以及养殖场(户)要严格遵照执行。

相关文件:农业部176号公告农业部193号公告农业部1519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食品中可能被使用的非法添加物汇总

食品中可能被使用的非法添加物汇总

食品中可能被使用的非法添加物汇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食品中可能被使用的非法添加物汇总1、吊白块1. 什么是吊白块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二水合次硫酸氢钠甲醛或二水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易溶于水.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生成钠盐和吊白块酸,120℃下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吊白块在印染工业用作拔染剂和还原剂,生产靛蓝染料、还原染料等.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吊白块部分违法者将吊白块掺入腐竹、粉丝、面粉、竹笋等食品中,主要起到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的效果.使用吊白块可以掩盖劣质食品已变质的外观.3.如何识别添加吊白块的食品从色泽上看,无吊白块的面粉和面制品为乳白色或浅黄色,使用吊白块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从气味上辨别,无吊白块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吊白块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还可以通过燃烧的办法,来鉴别粉丝、腐竹等食品当中是否添加吊白块.一般情况下,纯淀粉制品可以燃烧但较困难,而添加了吊白块的可以完全燃烧.4.食用含吊白块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吊白块的毒性与其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甲醛易与体内多种化学结构的受体发生反应,如与氨基化合物可以发生缩合,与巯基化合物加成,使蛋白质变性.甲醛在体内还可还原为醇,故可表现出甲醇的毒理作用.对人体的肾、肝、中枢神经、免疫功能、消化系统等均有损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04年将甲醛定为第1类致癌物质,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性.2、苏丹红1.什么是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常作为一种工业染料,被广泛用于溶剂、油、蜡、汽油的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方面,是一种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4种类型.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苏丹红不容易褪色,可以掩盖辣椒放置久后变色的现象.此外一些企业将玉米芯等植物粉末用苏丹红染色后,混在辣椒粉中,以降低成本,谋取利益.3.如何识别添加苏丹红的食品从色泽上看,天然的辣椒粉颜色是自然的金黄色,而加入苏丹红的辣椒粉颜色是十分鲜艳的红色.此外,可以往食用油中加入辣椒粉,过几个小时再观察,加入天然辣椒粉的食用油颜色变化不大,而加入了苏丹红的辣椒粉的食用油颜色变红.4.食用含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Ⅰ归为3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主要基于体外和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肝脏是苏丹红Ⅰ产生致癌性的主要靶器官,此外还可引起膀胱、脾脏等脏器的肿瘤.苏丹红Ⅰ具有致敏性,可引起人体皮炎.3.王金黄1.什么是王金黄碱性橙Ⅱ,俗称王金黄、块黄,是一种偶氮类碱性工业染料.它由苯胺重氮化后,与间苯二胺偶合而制得.呈闪光棕红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后呈黄光棕色,溶于乙醇和乙二醇乙醚,微溶于丙酮,不溶于苯.碱性橙Ⅱ一般用于腈纶纤维的染色和织物的直接印花,也用于蚕丝,羊毛和棉纤维的染色,还用于皮革、纸张、羽毛、草、木、竹等制品的染色.其不能用于食品工业.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王金黄由于碱性橙Ⅱ易于在豆腐以及鲜海鱼上染色且不易褪色,因此一些不法商贩用碱性橙Ⅱ对豆腐皮、黄鱼进行染色,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欺骗消费者.3.如何识别添加王金黄的食品添加王金黄的豆腐皮一般通体金黄,卖相极好,而正常的豆腐皮则只是色泽略黄.4.食用含王金黄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过量摄取、吸入以及皮肤接触该物质均会造成急性和慢性的中毒伤害.碱性橙Ⅱ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膀胱等有致癌作用.4.三聚氰胺1.什么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主要用来生产三聚氰胺树脂,用于装饰板、氨基塑料、黏合剂、涂料,以及造纸、纺织、皮革等行业.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被人为添加进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或饲料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虚高.在液体乳、乳粉、婴幼儿乳粉、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含乳糖果、冷冻饮品等食品中均有可能违禁使用.一般针对乳制品和含乳食品国家标准均有蛋白质含量要求,部分违法分子为了掩盖产品蛋白质不足的缺陷,添加三聚氰胺,通过不正当手段增加产品蛋白质含量虚高,造成蛋白质含量的“假达标”.3.如何识别添加三聚氰胺的食品将奶搅拌后,用吸管取一滴,滴在玻璃上.风干后看奶渍是否均匀饱满.如有粒状凸起,就可能是添加了三聚氰胺.4.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三聚氰胺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中会有部分水解成为三聚氰酸,因此只要含有了三聚氰胺就相当于含有了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网状结构,造成结石,对婴儿健康构成威胁.5、硼酸和硼砂1.什么是硼酸和硼砂硼砂也叫粗硼砂,是一种既软又轻的无色结晶物质.硼砂有着很多用途,我们熟悉的如消毒剂、保鲜防腐剂、软水剂、洗眼水、肥皂添加剂、陶瓷的釉料和玻璃原料等都要用到它,在工业生产中硼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大量用于玻璃光学玻璃、耐酸玻璃、耐热玻璃、绝缘材料用玻璃纤维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短熔融时间.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硼酸和硼砂部分违法者主要使用硼砂与硼酸在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等食品中,起到增加食品韧性、脆度、保水性和保存期的作用,起到防腐和改良面粉的作用.3.如何识别添加硼砂的食品添加了硼砂的面制品和腐竹色泽亮丽,韧度高,久煮不糊.添加了硼砂的肉制品表面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用手摸有滑腻感.4.食用含硼酸或硼砂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硼砂经由食品摄取后可与胃酸作用产生硼酸,硼酸具有积存性,连续摄取后会在体内蓄积,影响消化酶的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物质的吸收,严重的会刺激人的胃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6.硫氰酸钠1.什么是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丙酮.主要用于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制药、印染等.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硫氰酸钠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收集鲜乳和将其运到加工厂时,由于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采用冷却设施.为了暂时保存牛乳,而使用硫氰酸钠与过氧化氢作为化学保存剂.2005年10月国家禁止在牛乳中再添加化学保存剂.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旧向牛乳中添加硫氰酸钠,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3.如何识别添加硫氰酸钠的食品向原料乳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盐溶液,由于乳样与铁盐溶液接触面的颜色变化与硫氰酸钠的掺入量有关,通过显色,就可以判定乳样中是否掺有硫氰酸纳.4.食用含硫氰酸钠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硫氰酸钠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人体内释放的氰根离子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现神经系统抑制、代谢性酸中毒及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等.7、玫瑰红B1.什么是玫瑰红B玫瑰红B,又称罗丹明B或碱性玫瑰精,俗称花粉红,是一种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色素,由间羟基二乙基苯胺与邻苯二甲酐缩合制成,通常应用的是其氯化物.它属于氧杂蒽类化合物,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其水溶液为蓝红色,稀释后有强烈荧光,醇溶液为红色荧光.玫瑰红B为非食用色素,主要用于染蜡光纸、打字纸、有光纸等;与磷钨钼酸作用生成色淀,用于制造油漆、图画等颜料,也可用于腈纶、麻、蚕丝等织物以及皮革制品的染色.另外还被大量用于有色玻璃、特色烟花爆竹、系列激光染料等行业.因其在溶液中有强烈荧光的特性,玫瑰红B还被大量用作生物染色剂.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玫瑰红B玫瑰红B主要用于工业染色,但由于玫瑰红B价格低,着色力强,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体生产者为美化食品外观,将其充当食用色素掺入调味品等食品中,以谋求非法利益.3.食用含玫瑰红B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玫瑰红B在机体内经生物转化,可形成致癌物.同时,在玫瑰红B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如苯酚、苯胺、醚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玫瑰红B可以透过皮肤,在高浓度时产生毒性,主要为头痛、咽痛、呕吐、腹痛、四肢酸痛等,部分人手、足、胸部有红斑或红点.8、美术绿1.什么是美术绿美术绿也称铅铬绿、翠铬绿或油漆绿,外观色泽鲜艳,主要用于生产油漆、涂料、油墨及塑料等工业环保产品,它是一种工业颜料.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美术绿为冒充新茶,一些不法商贩在茶叶内违规加入美术绿,增加其色泽,提高其卖相,让人误以为是“新茶”,常仿冒成新出的“碧螺春”、“龙井”等.3.如何识别添加美术绿的茶叶一般添加了美术绿的茶叶让人感到绿得过于鲜艳,取少许放在手心,用手指蘸上冷水捏一下茶叶,手指上会留下绿色,冲泡后,茶水颜色会分层,即底部颜色偏深,上部颜色偏淡.4.食用含美术绿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茶叶中如果掺入美术绿,铅、铬等重金属严重超标,食用后可对人的中枢神经、肝、肾等器官造成极大损害,并会引发多种病变.9、碱性嫩黄1.什么是碱性嫩黄碱性嫩黄是一种工业染料,化学名称为4,4'-碳亚氨基双N,N-二甲基苯胺单盐酸盐,别名碱性嫩黄O、碱性黄2、奥拉明O、金胺、盐基淡黄、盐基槐黄、碱性槐黄等,为黄色均匀粉末,难溶于冷水和乙醚,易溶于热水和乙醇.溶于热水呈亮黄色,溶于乙醇呈黄色,水溶液温度超过70℃时会分解为四甲基苯甲酮,加入浓硫酸呈无色,稀释后呈淡黄色.碱性嫩黄为非食用色素,主要用于麻、纸、皮革、草编织品、人造丝等的染色,其色淀用于油漆、油墨、涂料及橡胶、塑料着色等.2.为什么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碱性嫩黄为改善食品外观,目前碱性嫩黄常被不法生产者添加在腐竹、腐皮、豆制品等食品中,以牟取非法利益.3.如何识别添加碱性嫩黄的食品颜色过于黄的腐竹可能加入了碱性嫩黄.4.食用含碱性嫩黄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碱性嫩黄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人接触或者吸入碱性嫩黄都会引起中毒.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甚至致癌. 10、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呈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塑料工业、合成纤维、皮革工业、医药、染料等.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甲醛甲醛主要非法添加在水产品中.由于甲醛具有凝固蛋白,使蛋白质变性的特点,浸泡过甲醛的水产品表面会显得比较光鲜;组织因蛋白质变性而呈均匀交错的类似橡胶结构,其口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将水产品浸泡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中,来延长其保质期和改善外观、口感,再进行加工或出售,以获取利益.其他食品如腐竹、粉丝如果非法添加了吊白块,也会有残留的甲醛检出.3.如何识别添加甲醛的食品一看,如果海鲜非常白,体积肥大,应避免食用;二闻,甲醛泡发的海鲜会留有一些刺激性异味;三摸,用甲醛泡发的海鲜一握就很容易碎.4. 食用含甲醛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国际癌症机构于2004年将甲醛定为第1类致癌物质,对人体有明确的致癌性.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证据显示可以引起白血病.甲醛在食品中的毒性还表现在: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后会损害人的肝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进入人体的甲醛能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扰乱人体细胞的代谢,对细胞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11、工业火碱1.什么是工业火碱火碱又名烧碱、苛性钠,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极常用的碱.市售火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固体呈白色,有块状、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火碱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造纸、环保等很多行业,有工业级、食品级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纯度高低,而是铅、砷、汞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有差异,工业级的因有毒物质含量较高而不得用于食品行业.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工业用火碱有些食品生产者在制作水发食品、豆制品、果蔬制品、肉制品等时会违法使用工业火碱,其目的主要是以较低的成本来改善产品外观或口感.工业级火碱市场价每吨仅1700元左右,而优质的食品级火碱价格却在4000元以上,成本的显着差异是不法食品生产者选择使用前者的主要原因.3. 如何识别添加工业火碱的食品用工业火碱等“原料”处理过的水产品基本上没有原味,而正常的水产品则能闻到隐隐的腥味.4.食用含工业用火碱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由于其腐蚀性,人体食用火碱后,受直接损害最大的就是胃肠,易造成消化道灼伤,胃黏膜损伤.另外,工业火碱中铅、砷、汞等重金属含量较高,而这些重金属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有严重危害,如铅会阻碍儿童的发育和生长,引起小儿贫血,还有可能导致感觉功能障碍;砷会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并可能诱发恶性肿瘤;汞会导致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失常、思维紊乱、幻觉,以及心悸、多汗、血压不稳等多种症状.12、一氧化碳1.什么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一氧化碳部分违规生产企业在水产品前期加工环节,将其分割冷冻后放入塑料袋内,并充装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与肌红蛋白结合后,可使肉色呈现鲜艳的粉红色,看起来与新鲜鱼一样,即使已腐败变质,颜色也可和新鲜的差不多,提高产品的外观卖相,因此一氧化碳可作为水产品的发色剂.3.如何识别用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食品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肉色多数是粉红色系列的颜色,均匀而无光泽,而且无浓淡之分,各个体的颜色都没什么差别,且易变色.把金枪鱼块切开,一氧化碳制作的金枪鱼横截面不久就会变色.一氧化碳处理过的金枪鱼鱼肉,解冻后用手触摸时无弹性,吃到嘴里无任何金枪鱼特有的美味和香味.4.食用含一氧化碳的食品有哪些危害食用含有一氧化碳的水产品会导致人体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无力.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13、硫化钠1.什么是硫化钠硫化钠,又称臭碱、臭苏打、黄碱、硫化碱,纯硫化钠为无色结晶粉末,吸潮性强,易溶于水,有腐蚀性.主要用于制造染料、皮革脱毛剂、金属冶炼、照相、人造丝脱硝等.在传统味精生产过程中,曾作为除铁剂使用.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硫化钠传统的味精生产中,因很多设备是普钢的,致使精制料液中的铁含量较高,成品味精有发黄的现象,影响味精的外观质量.其实一定范围内的铁离子高并不会产生安全问题,而消费者对味精外观质量的要求,促使大多数企业必须在生产过程中除铁来提高味精的感官指标.传统味精生产过程中一般都用硫化碱除铁,但是,硫化碱所用比例没有严格规定,会造成结晶料液中残存有大量的硫化碱,导致成品味精中带有大量的硫离子,严重影响味精的质量.3.如何识别添加硫化钠的味精摊开味精,观察味精的透光度和形状,味精是透明的规则的长方形晶状体,其它形状的物质均为其他物质;味精具有涩味,掺加其他物质会有甜味或者咸味.4.食用含硫化钠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食用含有硫化钠的食品会在胃肠道中分解出硫化氢,引发硫化氢中毒,导致胃肠道损伤. 14、工业硫酸1.什么是工业硫磺别名石硫磺、昆仑磺、胶体硫等,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工业硫磺以石油炼厂气、天然气、焦炉气回收或者硫铁矿等制得,食品级硫磺食品添加剂硫磺则是以工业硫磺经加工、处理、提纯制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有毒物质含量高低不同.按照GB3150—2010食品添加剂硫磺规定,食品添加剂硫磺的砷含量不得超过1mg/kg,而合格品的工业级硫磺对砷含量的限量为%即50mg/kg.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工业硫磺工业硫磺在非法食品加工中,一般有3个作用:一是去色增白,在一些馒头、面条、粉丝、白糖等加工厂常用;二是防腐,食品经硫磺熏蒸后可以延长保质期;三是催熟,一些水果,经硫磺蒸熏后会快速“成熟”.除了上述几种食品外,可能添加使用工业硫磺的还有:果蔬干制品、水产干制品、干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不法生产者之所以选择用工业硫磺,主要在于其价格差异.目前工业硫磺一般吨价仅在1000元左右,而食品级的却在2300元以上,成本的巨大差异让唯利是图的违法者选择使用前者.3.如何识别添加工业硫磺的食品硫磺熏过的食品亮丽好看,没有斑点.用手摸,手如果变黄,就是硫磺加工过的.仔细闻,如果用硫磺加工过,多有硫磺气味.4.食用含工业硫磺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硫磺属有毒危险化学品,其蒸汽及硫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经熏蒸的食品会残留大量的二氧化硫.长期食用二氧化硫含量超高的食品具有很多危害:二氧化硫随着食品进入体内后生成亚硫酸盐,并由组织细胞中的亚硫酸氧化酶将其氧化为硫酸盐,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排出体外.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可以认为是安全无害的,但超量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经职业接触和过量进食所引起的急慢性危害.经口摄入二氧化硫的主要毒性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此外,可影响钙吸收,促进机体钙流失.另外,工业硫磺由于含有较多的重金属,例如砷,其对人体的危害尤其严重,砷会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作用于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并可能诱发恶性肿瘤.15、工业染料1.什么是工业染料工业染料一般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着色的各种染料,如将纺织品、皮毛制品、木制品以及陶瓷制品上色等.世界范围内工业染料品种多达5000多种,因为非法添加到食品中而被广为熟悉的工业染料包括苏丹红、对位红、金黄粉、碱性橙、罗丹明B、酸性金黄、铅铬绿、碱性嫩黄等.工业染料与食品添加剂中的着色剂本质区别在于: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在安全性上都曾做过大量毒理性测试,而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只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之内使用,即使长期食用也是安全的.而一般工业染料对人体具有危害性,很多甚至会引起“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2.为什么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天然食品本身的色泽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褪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我国国家标准中对使用色素的种类、使用范围和限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限量值范围内添加,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但一些不法商贩抵挡不住利润的诱惑,违法使用一些工业染料代替食用色素加入到食品中,如在腊肠中添加玫瑰红,用碱性橙对劣质豆制品进行着色等,从而对人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工业染料被运用到食品加工中,究其原因主要有4方面:一是价格便宜,工业染料比食用色素便宜很多;二是着色强,很容易使食品上色;三是稳定性强,在加工过程中不易褪色,工业染料的着色效果毋庸置疑,连皮革、陶瓷都能染,而且经高温处理都不会褪色;四是容易逃避监督监管,因为工业染料是严令禁止使用到食品生产加工中的物质,所以国家的检测机构在按照有关标准检验食品时,一般不会对这些工业染料进行检测,自然添加了工业染料的产品就不容易被发现.3.如何识别添加工业染料的食品顾客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不要购买颜色特别鲜亮的成品.4.食用含工业染料的食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工业染料都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品,很多具有高毒性、高残留和“三致”等副作用,严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添加了工业染料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16、罂粟壳1.什么是罂粟壳罂粟壳,俗称大烟壳,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5厘米,长3~7厘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 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罂粟壳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吗啡、可待因,那可丁、罂粟碱等为主要成分.。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详细说明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一些食品添加剂被明令禁止使用。

以下是国家明令禁止的71种食品添加剂的详细说明介绍。

1.二氧化硫:它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但是长期食用含有二氧化硫的食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特别是对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的人。

2.高铝煤灰:它是一种色素,可使用于一些糕点和面包等食品中,但高铝摄入量过高会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对儿童健康有潜在危险。

3.致癌染料:包括苏丹红、亚硝酸类染料等,它们的长期摄入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4.人造色素:如甲基黄、酋宝红等,它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5.社区使用的高致病菌的基因工程菌株:这些菌株可能威胁公众的健康,因此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6.硝化剂、亚硝酸盐:它们常用于腌制肉类制品,但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增加癌症的风险。

7.甲醛:它常用于一些食品的防腐和杀菌,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8.苯甲酸及其钠盐:它们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剂,但高浓度的苯甲酸及其钠盐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9.患有法国奶油炼制酯酸的植物:该物质被证明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性,因此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10.毒蕈碱:它是一种天然毒素,可能存在于一些野生蘑菇中。

人们摄入后可能引发严重中毒。

11.丙二醇:它常被用作食品的溶剂,但高浓度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2.食用石蜡:它是一种常用的光亮剂和保鲜剂,但由于其无法被人体消化,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肠道问题。

13.反式脂肪酸:它是一种人工合成食用油,多存在于快餐食品和加工食品中,长期消费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4.硼砂:它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剂,但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5.假色剂:包括铜葡萄糖酸、黄酮素、黄原胶等,它们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和其他健康问题。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

国家明令禁止的所有食品添加剂详细介绍国家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一些食品添加剂被明令禁止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常见食品添加剂及其影响。

1.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常见于果酱、糖果等食品中。

然而,苯甲酸钠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如肝脏损伤、甲亢等。

2.发酵酯:发酵酯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和稳定剂,常见于乳制品、食用油等食品中。

然而,发酵酯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摄入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和胃痛等。

3.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常被添加到果蔬干制品、面包、奶制品等食品中。

然而,苯甲酸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4.尼泊金:尼泊金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常见于饼干、蛋糕等糕点中。

然而,尼泊金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摄入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和瘙痒等。

5.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蔬菜防腐剂,常见于肉制品、调味品等食品中。

然而,三聚氰胺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摄入可能对人体的肾脏和泌尿系统造成损害,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6.二甲基黄酮:二甲基黄酮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食品着色剂,常见于蛋糕、冰淇淋等食品中。

然而,二甲基黄酮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摄入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导致生殖系统异常和激素失调等问题。

7.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食品着色剂,常见于面包、熟肉制品等食品中。

然而,苏丹红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因为其可能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致癌的风险。

除了上述提到的食品添加剂,国家还严禁使用一些其他具有潜在风险的物质,如甲醛、草甘膦等。

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被明令禁止使用。

国家再次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

国家再次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

2 硝基呋喃类药物 9
猪肉

禽 肉、 物性 水 产 品 动
3 玉米赤霉醇 0
3 抗 生 素残 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牛羊 肉及肝脏、 牛奶
猪 肉
3 镇静剂 2
猪肉
2 1 第 3期 01
国家 再次 公布 1 1种食 品和 饲料 中非法 添加 名 单 5
表一 食品中可 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 续) 可 能添 加 的食 品品 种 检 测 方法
4 磺 胺 二 甲嘧 啶 6 4 敌 百虫 7 序 号 食 品 品种
叉 烧 肉类 腌 制 食 品
1 渍 菜 ( 等 ) 葡 萄 酒 泡菜 、 2 水 果 冻 、 白冻 类 蛋 3 腌 菜 4 面点 月饼

5 面 条 、 子 皮 饺 6 牲占
表二 食 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品种名单 可 能 易 滥 用 的 添加 剂 品种 检 测 方 法 着色剂 ( 脂红 、 檬黄、 惑红、 胭 柠 诱 曰落 黄 ) 等 G / 0 93 — 0 3食 品 巾合 成 着 色 剂 的 测 定 G / BT5 0 .5 2 0 B T5 0 . 1 20 0 91 — 03食 品中 诱 惑 红 的测 定 4 着 色剂 、 防腐 剂 、 度 调 节 剂 ( 酸 己二 酸 等 ) 着 色剂 、 腐剂 、 味 剂 ( 精 钠 、 蜜 素等 ) 防 甜 糖 甜 乳化剂 ( 糖脂 肪酸酯等 、 蔗 乙酰 化 单甘 脂 肪 酸 酯 等) 防腐 剂 、 色 剂 、 味 剂 着 甜 面粉 处 理 剂 膨 松 剂 ( 酸 铝 钾 、 酸 铝 铵 等 ) 水 分 保 持 剂 磷 硫 硫 、 酸 盐 类 ( 酸 钙 、 磷 酸 二 氢 二 钠 等 ) 增稠 剂 ( GBT 50 .8 — 0 3 磷 焦 、 黄 / 0 912 2 0 原 胶 、 蜀 葵胶 等) 甜 昧 剂 ( 精 钠 、 蜜素 等 ) 面制 食 品 中铝 的 测 定 黄 、 糖 甜

2020最新食品中常用非法添加剂汇总

2020最新食品中常用非法添加剂汇总
〔2001〕159号)附件2食 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 定方法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
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 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 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 法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 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 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 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序号
食品类别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或行为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 日落黄等)使用。
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己 二酸等)的超量使用。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 防腐
GB/T 2 n26-2007小麦粉与 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 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 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 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 方法的通知》(卫监发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的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专家组提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并对前三批已公布名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

附件: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2.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四批)3.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四批)
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乱用食品添加剂的案例

乱用食品添加剂的案例

乱用食品添加剂的案例乱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厂商或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或其他目的,未经充分检验和合规审批,盲目添加食品添加剂。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下面列举了10个乱用食品添加剂的案例。

1. 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常被用于制作伪劣鱼丸和鱼饼等海产品。

由于其低成本和增加弹性的效果,一些不法商家在加工过程中乱用丙烯酰胺,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2. 苏丹红:苏丹红是一种有毒的工业染料,被严禁在食品中使用。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的颜色鲜艳度,将苏丹红添加到辣椒酱、火腿肠等食品中,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3.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但过量使用会产生亚硝胺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害。

有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肉制品和腌制食品中乱用亚硝酸盐,加剧了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摄入量。

4. 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但其不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的销售额,将青蒿素添加到酸奶、果汁等食品中,误导消费者,同时也增加了对青蒿素耐药性的风险。

5. 硼砂:硼砂是一种防腐剂,但其在高温下会转化为硼,对人体健康有害。

一些不法商家在制作糕点、面包等食品时,乱用硼砂以增加产品的保质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6. 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合成防腐剂,常被用于果酱、果脯等食品。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乱用苯甲酸而超过安全使用限量,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7. 硫磺:硫磺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在加工过程中滥用硫磺,超过了使用标准,导致食品中残留的硫磺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

8. 氨糖霉素:氨糖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不适宜用于食品添加剂。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抑制食品中的细菌生长,滥用氨糖霉素,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11工业用甲醛 Nhomakorabea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序号
食品类别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或行为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 超量或超范围(诱惑红、日落黄等)使用。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的超量使用。
13
一氧化碳
水产品
改善色泽
14
硫化钠
味精
15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漂白、防腐
16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着色
17
罂粟壳
火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