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水文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水资源的分布B. 水资源的利用C. 水资源的保护D. 水资源的化学成分分析2.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区别在于:A. 地表水是流动的,地下水是静止的B. 地表水是淡水,地下水是咸水C. 地表水是咸水,地下水是淡水D. 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流动的3. 以下哪项不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A. 蒸发B. 降水C. 地下水流动D. 水的化学分解4. 河流的径流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条件B. 地形地貌C. 人类活动D. 所有以上因素5. 以下哪种测量方法不能用于确定河流的流量?A. 浮标法B. 流速剖面法C. 直接测量法D. 间接测量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描述水文测量中常用的几种流量测量方法,并简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3. 解释什么是水文地质图,并说明其在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个流域,其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
如果该流域的蒸发量为600毫米,试计算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量。
2. 给定一个河流的流量测量数据,流速为1.5米/秒,河宽为50米,水深为2米。
请计算该河流在该断面的流量,并简述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河流流量的长期监测。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气候变化对水文学研究的影响,并探讨水文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某城市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请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水文管理和保护措施。
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水文资料是水文统计的基本数据,为尽可能的使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应对水文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查。
2、十年一遇的枯水,其设计频率应为()。
3、一次降雨扣除降雨损失后的部分称为()。
4、常用的流速仪有旋杯式和()。
5、水文资料的來源主要有三部分,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杳资料及()资料。
6、降水三要素是指降水量、降水强度及()。
7、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五部分,5卩()、上游、中游、不游及河口。
8、流速仪的主耍构造有三部分,即旋转器、()及尾翼。
9、现有两个样本系列甲和乙,苏均值相等,但变差系数不等,即,人甲<c v乙。
据此可以断定乙系列的离散程度比甲系列的()。
10、用点雨量直接推求面雨量的方法有算数平均法、()、及等雨量线法。
二、解释概念(每个4分,共20分)水文学共吋径流面积径流年内分配闭合流域水系三、简答(15分)、简述靠降雨补给的河流,M: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2 (10分)、已知我国西北某地区的一条河,流域而积F = 频率为1%的点雨力是A .s = 70/n/7i//v暴雨衰减指数是M/=0.6,n2 =0.75,造峰历时为0.4/z,形成洪峰典时径流jfli 积7C=7.6A??Z2,点、面雨量折减系数足々=0.94,径流系数为0.80,(长、短历吋分界点t0=ih)o 1(10 分)、已知统计参数Q = iQ0Qm-/s , c v = 0.5 , c v = 2c v。
(1)试写出理论频率(矩法)计算式;(2)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景值。
计算表格:c时森几率格纸试计算:(1)该流域上暴雨雨力及造峰而积系数;(2)暴1<袋减指数是选择《 /还是化?为什么?(3)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2P/。
洪峰流景计算式:2 = 0.278^^3( 10分)、由暴雨资料分析知暴雨强度/与历时Z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是直线分布,且暴财衰减指数是n=0.45,同吋由i〜t〜T关系曲线整理得T〜A关系如表所示。
水文学期末资料
水文学期末资料红色字体为答案或题目有改动部分,绿色字体为重复或题目错误部分水文学期末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中烘干法优点:准时;缺点:费时、费工。
2、入渗水的垂向分布从上到下分为饱和带、过渡带、水分传递带、湿润带3、降水要素有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面积、降水强度。
4、地球上的六大水体包括海洋、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和地下水;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部分。
5、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有周期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区域性。
6、地下水资源特征系统性宝贵性可恢复性复杂性7、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水、水库、湖泊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冰川融水。
1、水循环的类型包括大循环、小循环和人为水循环。
2、土壤干化过程划分为定常蒸发率阶段、蒸发率下降阶段、蒸发率微弱阶段。
3、固定储存量是由人工调节储存量和永久储存量组成。
4、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雨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前者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后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5、某一山丘区水资源总量为8000 m3,河川径流量为4500m3,地下水补给量为3000 m3,则该区重复水量为 500 m3。
6、水资源总量计算中,水资源类型区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
7、地下水消耗量划分为: 天然消耗量和人为消耗量。
8、河流水文计算的方法有成因分析法、地理综合法、数理统计9、按存在状态可将水中的物质分为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10、饮用水水质平均包水的物理性状评价、水中普通盐类评价、水中有毒物质的限定、对细菌学指标的限定。
11、水质评价按评价时段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12、区域径流总量的计算方法主要代表站法、等值线法。
1. 入渗过程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2. 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3. 蒸发分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其中陆面蒸发又细分为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4. 河口按地貌形态分三角洲河口和三角港河口;按咸淡水混合情况分强混合型河口、缓混合型河口和弱混合型河口。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2.可能最大降水: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
3.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引潮力:引潮力指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以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种力组成的合力,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
5.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称为潮汐。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6.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7.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8.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9.正常年径流量:天然河流的水量经常在变化,各年的径流量也有大有小,实测各年径流量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径流量,如果统计的实测资料年数增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流量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10. 流域滞时:定义为净雨过程的重心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的重心之时间距。
11.黑潮:北赤道洋流遇到大陆后,一部分向北在太平洋西部海域,西部海域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温、高盐的透明度大的高速的洋流。
(起源于吕宋岛)二.简答题1.水循环机理⑴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⑵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⑶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⑷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⑸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
水文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水体:指以一定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的聚集体。
2、水文现象:指自然界的水在其循环过程中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圈:地球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所组成的圈层,是地球四大圈层中最为活跃的圈层。
4、水循环:又称水文循环、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水分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五个环节,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5、水量平衡:指任意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的差额,必然等于蓄水量的变化量。
6、水汽输送通量: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7、径流: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耗损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地表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它包括降水沿地表与地下汇入河网,并向出口断面汇集和输送的全部水流。
8、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是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9、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
10、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11、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12、盐度: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13、潮汐:是指由日、月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引起的海面(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14、潮流: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
15、洋流:又称海流,通常指海洋中大规模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作非周期性的流动。
16、水团:是形成于同一源地(海区),其理化特性和运动状况基本相同的海水。
17、河流:河流是指降水、冰雪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着流水本身塑造的线型洼地流动,由河槽与水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为流动的水与凹槽的总称,它主要是由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18、水系:又称河系、河网。
指河流从河源到河口沿途接纳众多的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即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等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水文学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水文学中的三个重要水文现象是、及。
2、土壤包气带通常可分为、和三个不同层
次的水分带。
3、霍顿产流观念主要解决了和两个产流机制(物理条件)。
4、“门槛”作用是指,
而“筛子”作用是指。
5、非饱和土壤水分势主要由及组成;而饱和土壤
水分势主要是
由和组成。
6、在中小流域的汇流计算中,非线性问题主要是指
和。
7、洪水波在运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发生及两种变形。
8、我国水文循环的路径
有、、、北冰洋水文循环及鄂霍次克海水文循环五种。
9、研究水文规律的基本方法是、及
三种。
10、瞬时单位线与S曲线关系数学表达式是。
11、对径流的影响有、及
三方面因素。
12、按照径流量的多少,我国划分为、、、
及干涸带五个水分带。
13、河流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及。
14、流域汇流系统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
是、、。
15、根据土壤水分作用力的差别,可将下渗曲线划分
为、、
不同三个阶段。
16、土壤蒸发量不仅与气象因素有关,而且还与有关。
17、特征河长的槽蓄量与下断面流量是关系,其长短与、有关。
18、除马斯京干演算法外,河道洪水还有、、及演算法。
19、土壤下渗能力仅与有关。
20、时段(基本)单位线与S曲线的关系是。
二、名词解释
1、水力联系
2、下渗曲线
3、等流时线
4、单位入流
5、凋萎系数。
水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地表水是流动的,地下水是静止的B. 地表水是淡水,地下水是咸水C. 地表水是淡水,地下水是淡水或咸水D. 地表水是咸水,地下水是淡水2. 水循环中,水蒸气主要来源于:A. 海洋B. 河流C. 湖泊D. 植物蒸腾3. 以下哪项不是水文测量的基本要素?A. 水位B. 流量C. 温度D. 含沙量4. 什么是径流量?A.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断面的水量B. 河流的总长度C. 河流的流域面积D. 水体的体积5. 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A. 降雨B. 河流C. 湖泊D. 海洋6.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模型的类型?A. 确定性模型B. 概率模型C. 经验模型D. 物理模型7. 什么是洪水?A. 河流水位超过正常水位B. 河流流量超过正常流量C. 河流水位和流量都超过正常值D. 河流水位和流量都低于正常值8. 什么是干旱?A. 降水量低于正常值B. 河流水位低于正常值C. 河流流量低于正常值D. 降水量、河流水位和流量都低于正常值9.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水的物理性质B. 水的化学性质C. 水的地质作用D. 水的生物作用10. 什么是水文地质图?A. 显示地下水位变化的地图B. 显示地下水流向的地图C. 显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图D. 显示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地图####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水文循环的过程。
2. 描述水文测量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功能。
3. 解释什么是水文统计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在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某河流的流域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降雨量为50毫米,无其他水源补给。
计算该河流的径流量。
2. 已知某地下水井的水位下降了2米,水井的直径为5米,计算该地下水井的储水量变化。
#### 四、论述题(共30分)论述水文研究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可行的措施。
工程水文学复习整理
工程水文学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 绪论1.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 周期性、随机性、地区性。
2、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
第二章 水循环与径流形成1.海洋向内陆输送水汽, 内陆向海洋注入径流。
水量平衡方程:2、式中 ——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区域的总水量。
——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量, 可正可负。
3、若河床切割较深,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 这样的流域成为闭合流域。
由于地质构造原因,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并不完全一致, 这种流域称为非闭合流域。
4、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 植物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取水分, 开始凋萎, 此时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5、田间持水量, 指土壤中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这一限度时, 多余的水分不能被土壤所保持, 以自由重力水的形式向下渗透。
6、当土壤孔隙被下渗水充满, 下渗趋于稳定, 此时的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
7、降雨损失包括: 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8、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1)流量 ,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单位为 。
径流总量 , 是指时段 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常用单位为 , 万 , 亿 , 有时也用其时段平均流量与时段的乘积表示。
其单位为 或 。
径流深 , 是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水层深度, 单位为 。
FT Q F W R 10001000== 径流模数 , 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 的比值, 单位为 。
FQ M 1000= 第三章 径流系数 , 是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 与相应降雨深度 的比值。
即第四章 因 , 故 。
第五章 水文资料的观测、收集与处理1、日平均水位的计算将当日 内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 除以一日时间。
第四章 水文统计基本知识1、把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在水文学上, 称为水文统计。
2、概率是理论值, 而频率是经验值。
在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通常不等于概率。
水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B. 水循环过程C. 水质分析D. 水灾害的防治2. 下列哪项不是水文现象的基本要素?()A. 降水B. 蒸发C. 地表径流D. 风力3. 水文循环中,水从地表到大气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渗透C. 蒸腾D. 凝结4.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水文测量的常规项目?()A. 流量B. 流速C. 含沙量D. 温度5. 河流的流域面积是指()A. 河流的全长B. 河流的宽度C. 河流集水的区域D. 河流的深度6. 地下水位是指()A. 地下水表面到地面的距离B. 地下水的深度C. 地下水的流向D. 地下水的流速7. 根据降水形成的原因,降水可以分为对流雨、地形雨和()A. 霜B. 露C. 锋面雨D. 雪8. 在水文统计中,年径流深度是指()A. 年降水量B. 年蒸发量C. 年径流量除以流域面积D. 年径流量除以时间9. 河流的水力几何特征主要包括()A. 河床坡度和河流长度B. 河宽和水深C. 流速和流量D. 流域面积和河流长度10. 水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水资源的分布B. 水质污染的防治C. 水文现象的地理分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B2. D3. A4. D5. C6. A7. C8. C9. A10.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地下水三大部分。
答案:海洋水、陆地水12.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水力几何特征。
答案:水位变化、流量变化13.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________区域。
答案:集水14. 年径流模数是指________除以流域面积。
答案:年径流量15. 洪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的现象。
答案:暴雨、冰雪融化16. 水文地理学中的“三水转化”指的是海洋水、陆地水和________之间的相互转化。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
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水资源的涵义: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
(水平,垂直) 2)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水文资料是水文统计的基本数据,为尽可能的使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应对水文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查。
2、十年一遇的枯水,其设计频率应为()。
3、一次降雨扣除降雨损失后的部分称为()。
4、常用的流速仪有旋杯式和()。
5、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查资料及()资料。
6、降水三要素是指降水量、降水强度及()。
7、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五部分,即()、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
8、流速仪的主要构造有三部分,即旋转器、()及尾翼。
9、现有两个样本系列甲和乙,其均值相等,但变差系数不等,即乙甲=x x ,乙甲v v c c <。
据此可以断定乙系列的离散程度比甲系列的()。
10、用点雨量直接推求面雨量的方法有算数平均法、()、及等雨量线法。
二、解释概念(每个4分,共20分)水文学 共时径流面积 径流年内分配 闭合流域 水系三、简答(15分)、简述靠降雨补给的河流,其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1(10分)、已知统计参数s m Q /10003=,5.0=v c ,v s c c 2=。
(1)试写出理论频率(矩法)计算式;(2)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量值。
森几率格纸试计算:(1)该流域上暴雨雨力及造峰面积系数;(2)暴雨衰减指数是选择n 1还是n 2?为什么?(3)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Q 1%。
洪峰流量计算式:nQtAPFQ ψ278.0=3(10分)、由暴雨资料分析知暴雨强度i 与历时t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是直线分布,且暴雨衰减指数是n =0.45,同时由i ~t ~T 关系曲线整理得T ~A 关系如表所示。
试写出(1)雨力A 的表达式;(2)暴雨强度表达式。
2(10分)、已知我国西北某地区的一条河,流域面积F =10km 2,频率为1%的点雨力是A点=70mm /h ,暴雨衰减指数是n 1=0.6,n 2=0.75,造峰历时为0.4h ,形成洪峰共时径流面积f Q =7.6km 2,点、面雨量折减系数是η=0.94,径流系数为0.80,(长、短历时分界点t 0=1h )。
《环境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水文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52286)一、名词解释1. 洪水:2. 水量平衡:3. 河道纵比降:4. 蓄满产流:5. 降水:6. 水循环:7. 产流模式:8. 流域面积:9. 年径流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10. 土壤水:11. 悬移质:悬浮于水中,与水流一起运动的泥沙12. 含水层:指储存有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出一定数量水的岩层。
13. 土壤水: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土壤颗粒形成大大小小的土壤孔隙,存在于土壤颗粒上和土壤空隙中的水分。
14. 年输沙量: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沙重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输沙量。
15. 河道纵比降: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二、选择题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 径流b. 水循环c. 蒸发d. 降水2.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3.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4.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6.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 ]。
a、相当b、小c、平缓d、大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水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水文资料是水文统计的基本数据,为尽可能的使计算结果正确、合理,应对水文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独立性、随机性进行审查。
2、十年一遇的枯水,其设计频率应为()。
3、一次降雨扣除降雨损失后的部分称为()。
4、常用的流速仪有旋杯式和()。
5、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查资料及()资料。
6、降水三要素是指降水量、降水强度及()。
7、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五部分,即()、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
8、流速仪的主要构造有三部分,即旋转器、()及尾翼。
9、现有两个样本系列甲和乙,其均值相等,但变差系数不等,即乙甲=x x ,乙甲v v c c <。
据此可以断定乙系列的离散程度比甲系列的()。
10、用点雨量直接推求面雨量的方法有算数平均法、()、及等雨量线法。
二、解释概念(每个4分,共20分)水文学 共时径流面积 径流年内分配 闭合流域 水系三、简答(15分)、简述靠降雨补给的河流,其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5分)1(10分)、已知统计参数s m Q /10003=,5.0=v c ,v s c c 2=。
(1)试写出理论频率(矩法)计算式;(2)绘制理论频率曲线,并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量值。
森几率格纸试计算:(1)该流域上暴雨雨力及造峰面积系数;(2)暴雨衰减指数是选择n 1还是n 2?为什么?(3)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Q 1%。
洪峰流量计算式:nQtAPFQ ψ278.0=3(10分)、由暴雨资料分析知暴雨强度i 与历时t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是直线分布,且暴雨衰减指数是n =0.45,同时由i ~t ~T 关系曲线整理得T ~A 关系如表所示。
试写出(1)雨力A 的表达式;(2)暴雨强度表达式。
2(10分)、已知我国西北某地区的一条河,流域面积F =10km 2,频率为1%的点雨力是A点=70mm /h ,暴雨衰减指数是n 1=0.6,n 2=0.75,造峰历时为0.4h ,形成洪峰共时径流面积f Q =7.6km 2,点、面雨量折减系数是η=0.94,径流系数为0.80,(长、短历时分界点t 0=1h )。
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c ,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
由此可得 R=Pc -Ec=119000-72000=47000km3(一)填空题1、必然现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然现象是指。
3、概率是指。
4、频率是指。
5、两个互斥事件A、B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6、两个独立事件A、B共同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7、对于一个统计系列,当C s= 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当C s﹤0时称为。
8、分布函数F(X)代表随机变量X 某一取值x的概率。
9、x、y两个系列,它们的变差系数分别为C V x、C V y,已知C V x>C V y,说明x系列较y系列的离散程度。
10、正态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两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1、离均系数Φ的均值为,标准差为。
12、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中包含的三个统计参数分别是,,。
13、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
14、供水保证率为90%,其重现期为年。
15、发电年设计保证率为95%,相应重现期则为年。
16、重现期是指。
17、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
18、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
19、设计频率是指,设计保证率是指。
20、某水库设计洪水为百年一遇,十年内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十年内有连续二年出现等于大于设计洪水的概率是 。
21、频率计算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规律时必然产生 ,统计学上称之为 。
22、水文上研究样本系列的目的是用样本的 。
23、抽样误差是指 。
24、在洪水频率计算中,总希望样本系列尽量长些,其原因是 。
水文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水文循环:在太阳能,地心引力和大气运动的影响下,在常温下就能实现固态,液态,气态三态转化的水,在地球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转化和运动,有蒸发,大气输送,降水,径流四个过程组成水文循环的意义:1水文循环时地球生命繁衍生息的根本原因;2水文循环式地球上导致地球千姿百态自然景观的根本原因3水文循环式自然界发生其他物质运移或循环的主要原因4水文循环使水能资源能够再生5储存在地球系统中的水因水文循环得以更新降雨要素: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降雨面积;降雨的时间变化,降雨的空间分布;降雨特征综合曲线;雨强过程线,时段平均雨强过程线】,累积雨量过程线,时段降雨量柱状图,:监测降雨空间分布的基本方法时布设雨量站网,最常用来表达降雨空间分布的是等雨量线;降雨强度-历时曲线,降雨深-面积曲线,降雨深-面积-历时曲线降雨;分类依据:降雨的成因机理;降雨要素特征。
降雨条件:大气中含有水汽,水汽冷却条件,存在凝结核。
分类:按降雨成因机理分类,按降雨要素特征分类:暴雨,暴雨型淫雨,淫雨降雨类型:气旋雨;对流;台风;地形降雨的要素: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面积土壤结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土壤的团聚状态,土壤空隙大小,几何形状土壤水的作用力:分子引力,毛管力,重力。
土壤水的分类: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土壤孔隙率,孔隙比之间的关系?土壤水文常数:最大稀释量;凋萎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水土势总势:饱和和非饱和用热量平衡法得出的水面蒸发公式与太阳净辐射和温度,空气速度;用空气动力发得出的水面蒸发公式与温度风速,比湿;下渗能力;与供水强度无关,是供水强度充分大时的下渗率,只与土壤质地,结构,初始土壤含水量有关下渗;阶段:渗润,渗漏,渗透,上包线,下包线:上是土壤干燥时的下渗曲线,下是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下渗曲线水系:成出现在山丘区流域,网状一般是人工开挖出现在平原区流域。
树状水系分为羽毛,扇形,混合状结构坡面:坡面基本形状,矩形坡面,收敛型坡面,散发型流域基本单元的概念及类型:?流域形态因子:流域面积越大,形态因子越小,流域的形状越往狭长的方面发展:反之。
水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表水循环中,水从海洋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被称为:A. 降水B. 蒸发C. 渗透D. 径流2. 在水文学中,什么是流域?A. 河流的起源地B. 河流的终点C. 河流流经的整个区域D. 河流的支流3. 以下哪个不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A. 蒸发B. 降水C. 地下水D. 风力4. 什么是径流?A. 地表水的流动B. 地下水的流动C. 水蒸气的移动D. 雨水的降落5. 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测量河流的流量?A. 测量水位B. 测量水温C. 测量水的pH值D. 测量水的盐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表水循环包括蒸发、_______、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7. 流域是指河流或湖泊的_______区域。
8. 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运动和分布。
9. 河流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_______。
10. 水文测量中,常用的水位测量工具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水文循环的四个主要环节。
12. 解释什么是流域面积,并说明它在水文学中的重要性。
13. 描述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表水文特征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某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流量为Q=100立方米/秒,流速为v=2米/秒,计算该河流的横截面积A。
15. 某流域的降雨量为P=50毫米,流域面积为A=100平方公里,假设所有降雨都转化为径流,计算该流域的径流量。
五、论述题(10分)16. 论述水文测量在水资源管理和洪水预警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6. 降水7. 集水8. 储存9. 水量10. 水位计三、简答题11. 水文循环的四个主要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
12.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它在水文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影响河流的流量和洪水的形成。
南昌大学工程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水电专业)
第一章一:概念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的变化形式。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问答题1.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5.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成因规律的例子。
(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
6. 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统计规律的例子。
(1)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
第二章一: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汽态,液态,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空气、海洋和陆地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微粒,以及使空气湿度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
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强烈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冷却。
水文学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水文学复习考试题一、选择题1、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 b )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2、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3、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答: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及,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
4、从空气的动力抬升作用看,降水可分为哪四种类型?答:一般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四种类型。
5、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b )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肯定6、同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雨量山区的往往大于平原的,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则往往相反,为什么?答:山脉对气流有地抬升作用,与平原区相比,更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因此,在同一气候区内,山区的降雨量往往大于平原。
山区地势高,气温比平原低,山坡陡峭,雨水不易滞留,土壤常常不如平原的湿润,故蒸发量往往比平原的小。
7、下渗率总是( d )a、等于下渗能力b、大于下渗能力c、小于下渗能力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8、某流域(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c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1、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C)。
a、负偏;b、对称;c、正偏;d、双曲函数曲线。
2、百年一遇洪水,是指(b)。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3、正态频率曲线绘在频率格纸上为一条(a)。
a、直线;b、S型曲线;c、对称的铃型曲线;d、不对称的铃型曲线。
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a )。
a、增大样本容量;b、提高观测精度;c、改进测验仪器;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5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c)。
水文学期末复习
水文学期末复习(共2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绪论:1、水文学的研究对象水文学是研究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水文学的体系作为基础科学(6):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冰川水文学、海洋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作为应用科学(5):工程水文学、农业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农业水文学、都市水文学3、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循环永无止尽;水循环时间变化上:周期性、特殊性地区分布:相似性、特殊性第一章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1、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三阶段:蒸发、降水、径流五环节: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水循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基本动力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水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某些物质一期运动2、水文循环的类型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和陆地之间(垂向交换:空中降水、蒸发;横向交换:径流、水汽输送)小循环:海洋小循环(海面蒸发和降水)、陆地小循环(大陆外流区【处自身水分交换,还有多余水量,以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方式输送给海洋】、大陆内流区【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3、 水文循环的作用及效应与地球圈层构造:与其他圈层相紧密联系。
影响了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以及今后的演变与发展。
与全球气候:1)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2)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3)水循环的强弱、路径会直接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各地气候特征 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水循环重新塑造了地表形态、还影响到地壳表层内应力的平衡与生态平衡: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命活动;2)制约一个地球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3)水循环强度的变化,是洪灾、旱灾的主要原因 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永继利用的特点4、 水量平衡及其表达式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水体,在任意时间内,其收入的水量和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为该时间内该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及在水循环过程中,收支平衡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化量|P +P PP PP PP P +△P闭合流域、全球(陆地、海洋)【笔记本】5、 土壤蒸发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降水从地下流入蒸发从地下流出从地面流出时段用水量蓄量变化6、我国的水汽输送特点极地气团的西北水汽流(路径:西北方向入,东南方向出);南海水汽流(有广东福建入,至长江中下游偏转);孟加拉湾水汽流(北部湾入,长江中下游出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1. 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
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
2. 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
1 )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 )降水普遍显酸性
3. 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1 )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 )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
3 )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 )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5.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 )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 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
2 )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 )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
6. 水资源的涵义:
1 )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 )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第二章
2. 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 )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 )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 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
8. 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1 )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
(水平;垂直)
2 )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12. 可能最大降水:所谓可能最大降水(PMP或可能最大暴雨(PMS ;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
13. 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15.径流的含义及组成:
1 )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2 )根据形成过程及径流途径不同;河川径流又可由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表层流)三种径流组成。
(填空)
第三章
1. 产流过程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
2. 流域上各处产生的各种成分的径流;经坡地到溪沟;河系;直到流域出口的过程;即为流域汇流过程。
3. 流域汇流影响因素:
1 )降水特性的影响
2 )流域的地形坡度的影响
3 )流域形状的影响
4 )水力条件的影响
4.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等。
6. 河水的环流运动:环流的类型:根据环流的形态分为纵轴环流;横轴环流;斜轴环流及竖轴环流四种。
7. 河流的泥沙运动:
推移质运动:
1 )起动流速:泥沙原来在河床上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接近河底的水流速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作用于泥沙颗粒的力开始失去平衡;泥沙便会开始起动;这时的临界速度称为起动流速(Vc)。
2 )止动流速:起动流速是泥沙从静止到运动的临界值;当流速值减小到某数值时;运动着的泥沙便停止在河床上不动了;此时临界流速称为泥沙的止动流速。
3 )扬动流速:当流速超过起动流速时;河床泥沙开始滑动;流速增大;泥沙间歇性跃动;流速再增大;跃动的高度和距离随之增大;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泥沙不再回到河床上;而悬浮在水中;随水流一起下移;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扬动流速;它是泥沙从推移到悬移运动的一个参数。
悬移质运动
9. 湖泊的类型:
1 )按湖盆的成因分类: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溶蚀湖。
2 )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吞吐湖;闭口湖。
3 )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水湖。
4 )按湖水营养物质分类: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
10. 水库的结构:
1 )水库的组成:拦河坝;输水建筑;溢洪道。
2 )特征库容与特征水位:一个水库的总库容通常包括防洪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
死库容与死水位(设计最低水位);兴利库容(有效库容)与正常高水位;防洪库容与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和汛前限制水位。
12. 径流向海汇集效应:
1 )径流补给对近岸海区的冲淡效应。
2 )泥沙向海输入陆地不断延伸。
3 )陆地元素不断向大海迁移。
第四章
3. 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
5. 风海流成因类型:风海流(漂流;吹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
6. 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1 )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
4) 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
7. 世界大洋深层环流系统: 在大洋深处环流系的垂直结构中; 可分出暖冷两种环流系统和五 个基本水层(表层;次层;中层;深层和底层)
8. 海洋的大气环流效应:
1 )海洋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热源;
2 )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3 )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
4 )海洋对气候影响;
5 )海洋温度场对台风的影响;
6 )波浪;潮汐对海洋的作用。
第五章
1. 地下水垂向结构基本模式示意图
地表
2. 地下水分类:
1 )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
a. 包气带水: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 ;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
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
b. 饱水带水: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
2 )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 将潜水与地表水之间关系划分为以下类型:
1 )具有周期性水利联系
2) 具有单向水力联系
3) 具有间歇性实力联系
4) 五水力联系
水带 剖面 水型
土财带 土壤水层
毛管水带 局部隔水层
中间渗流层 毛管水层 漕水层 薄膜水 禽合水|
罄时管水I
漕水
邇和水帶
区域隔水层
承压水带 承压水层 承压水
5. 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1 )承压性
2 )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样
3 )受外界的影响相对要小;动态变化相对稳定
4 )水质类型多样变化大
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 )降水入渗补给
2 )地表水入渗补给
3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
8. 地下水径流:
1 )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径流强度
2 )地下水径流类型:畅流型;汇流型;散流型;缓流型;滞流型。
9.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点状排泄(泉);线状排泄(向河流泄流);及面状排泄(蒸发)三种。
10. 影响地下水动态因素:
1 )自然因素:气象气候要素;水文因素;地质地貌因素;生物与土壤因素。
2 )人为因素:一类是人们为了直接影响和控制地下水动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打井抽水;人工间灌等;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另一类活动随让其出发点并非针对地下水动态的;但是活动的本身派生出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效果来。
第六章(论述)
1.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1 )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水库水文效应;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
2 )森林水文效应
3 )城市水文效应
2.影响水体水质的物质来源:影响水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大气降水;
2 )农田降水;3)城市生活污水;4)工业废水;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3. 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特点:
1 )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物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范围大。
2 )河流:河流水质恶化程度随流量的大小而变化;河流水质恶化影响范围广;河流水质恶化影响大;河流自净能力强;水质恶化易于控制。
3 )湖泊(水库):湖泊;水库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湖水稀释和搬运污染物质的能力弱;湖泊对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累积和转化能力强。
4 )地下水:地下水水质恶化过程缓慢;地下水的间接恶化方式;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高;地下水污染难治理。
4. 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水环境容量大小与水体特征;
污染物特征及水质目标有关。
补充:水资源管理
1. 水资源管理概念: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调控和保护水资源;使其处于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利的状态;并获得最大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要目标。
2. 水资源管理内容:法律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
3. 用水管理:国家对社会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单位和个人使用水资源活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