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视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与视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与视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眼与视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一改过去老教材先介绍神经系统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排序,而是先从人们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

2.本节主要内容《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眼与视觉”、“近视及其预防”和“耳和听觉”三部分。

现将“眼与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境导入、自主先学、合作探究、答疑解惑、达标检测五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2)练习观察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意识到眼球的重要性,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三、重点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难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五、学法指导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重点阅读眼球结构;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理解眼球主要部分的功能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六、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对眼这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视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

所以需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知识抢答和分析资料等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也使得记忆不再枯燥。

七、教学理念本节课以阳光课堂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轻松愉悦的生物课堂。

对于一节论性比较强的课程,需借助一些具体的活动,让教学丰满和生动起来。

“眼与视觉”的教学设计

“眼与视觉”的教学设计

眼与视觉”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以及患近视与远视及其矫正方法。

本节课以“反射弧”为基础, 阐述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中产生视觉, 视觉的形成与眼球的结构有关。

2学情分析“眼睛”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或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的原理, 去分析眼球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 ①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视觉形成的基本过程;③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的卫生保健知识。

⑵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识别眼球各部分名称, 思考其功能与相适的特点,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直接通过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的实验活动, 进行问题设疑引2.借助图示资料,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探讨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眼球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四、课前准备眼球的结构摸型、挂图、多媒体展示、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天气变化图和人吃饭的图片, 设问: ①人是靠什么器官发现了天气突然变化的?②人吃饭的情景使你感到了什么?让学生议一议,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引出感知外界信息主要器官一一眼睛。

2讲解眼球的结构利用实物投影片出示眼球的结构的剖面图, 让学生观察一会, 然后设疑提问:①眼球分哪两个部分?②第一部分有几层?各层叫什么名称?它们的特点怎样?功能和作用如何?③第2部分包括哪些物质?各起什么作用孑④眼球周围还有哪些附属结构?让学生分析相互讨论,得出每一个问题的结论, 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讲解视觉的形成利用多媒体展示视觉形成的动态过程,教师讲述:眼肌的伸缩产生眼球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内部时, 经过哪些结构?让学生分析作答后, 再将多媒体的投影展示( 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 进一步设问: ①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会产生什么?(回答: 产生神经冲动)②神经冲动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大脑皮层?(回答: 视神经)③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什么中枢?(回答:视觉中枢)然后, 指出产生视觉的关键的4个步骤:①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

初中眼与视觉教案

初中眼与视觉教案

初中眼与视觉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2. 知道近视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视觉现象。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预防。

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模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到这些风景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通过眼睛看到的。

3. 提问: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吗?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与视觉。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结合模型,观察眼球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三、课堂讲解1. 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师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光线如何经过眼球各部分,最终形成视觉。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回答一些与眼球结构和视觉形成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预防近视的方法,如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适当的距离等。

四、实践活动1.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近视,并提出一些建议。

2. 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教师指导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视觉的形成过程,并知道了近视的预防措施。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教学设计

《眼和视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分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4)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帮助视觉有碍的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分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难点:通过分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

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眼球结构示意图。

2、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简易的眼球结构模型。

3、预习课本。

四、课时:1课时六、板书设计眼和视觉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二、视觉的形成1→4→8→9→7→10→大脑三、近视的形成及矫正大、长、远、前、凸透。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教案设计
适用对象:初中生物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
3. 理解人类视觉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 人眼的结构和功能;
2. 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
3. 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
4. 光信号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介绍人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讲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水晶体、虹膜、视网膜等部位的作用;
3. 利用图片展示人眼的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了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5. 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人眼结构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事物;
3. 讲解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视觉感知的原理;
4. 利用实验或模型演示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和成像过程;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馈:
1. 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或实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留出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讨论;
3.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教学资源:图片、实验器材等
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备注:本教案为初步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4.6.1眼和视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6.1眼和视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错误。(视觉形成的过程中,晶状体的曲度是可变的)
- 错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视觉形成的关键)
3. 选择题:
- 下列哪一项不是眼球的主要组成部分?
D. 耳蜗
- 视觉形成过程中,光线在眼球内部经过哪两个结构发生折射?
A. 角膜和晶状体
4. 简答题:
- 视觉形成的过程:光线进入眼睛,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象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进行解析,形成视觉。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设置实践环节,如观察眼球模型、显微镜观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视觉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存在主要问题
- 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眼睛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眼睛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3. 实验器材:如果课时允许,准备眼球模型、显微镜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观察眼球结构,增强对视觉形成过程的理解。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的需要。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眼和视觉》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5. 增强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眼和视觉的教案

眼和视觉的教案

眼和视觉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眼和视觉教案目标:1. 学习和理解人类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探索视觉如何与其他感官交互,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

3. 提高学生对保护眼睛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探索眼睛和视觉,了解人类眼睛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视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重要。

”- 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眼睛的作用是什么?视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2. 知识传授(15分钟)- 讲解人类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 使用图示或实物来说明眼睛内部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解释光线是如何进入眼睛,如何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解读成图像的过程。

3. 探索视觉(20分钟)-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作为“视觉探索者”。

- 每组给予一些简单的视觉任务,如找出教室中隐藏的物体、读取遥远黑板上的字等。

- “视觉探索者”记录所见和感受,其他小组成员提供帮助和支持。

- 分享探索结果,讨论视觉在这些任务中的重要性,以及感知任务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其他感官。

4. 眼睛保护(10分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避免对视觉造成伤害。

- 讨论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和不当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如定期休息眼睛、保持正确的姿势等。

5. 总结与评估(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眼睛和视觉的重要知识点。

- 给学生一份简短的测验,测试他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以便进一步讨论和解答。

教案扩展活动:- 邀请一位专业眼科医生或视觉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问答活动。

- 学生可以设计展板或海报,介绍人类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 视频观看:与学生一起观看与眼睛和视觉相关的科学实验或记录片。

教案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确保其理解和参与度。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眼与视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眼与视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
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生
物学知识,构建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知识与技能:
知识)
5.为学生提供相关网址,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拓展知识)
一、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
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互动一: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器官
1.刚才我们对“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感知有什
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
结构的功能。(交流展示)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学习了解眼球的 结构、功能。(解决问题)
教师实时纠正,小结。 互动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1.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 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结合课本内容及插 图。)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 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 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 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 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 觉。 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 哪些原因吗? 4、.观察课本插图: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 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 验来探究一下。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和视觉》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和视觉》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采用案例分析法,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如何预防近视眼?”等,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
3.鼓励学生提问,对他们的疑问给予积极回应,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互动性。
2.设计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眼和视觉的理解。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小组展示、口头提问、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5.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视觉错觉图片,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眼睛为什么会欺骗我们?”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与眼和视觉相关的有趣现象,如眼睛疲劳、近视眼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4.实践操作,加深知识理解
案例中设计了制作眼球模型、观察眼球切片等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眼球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5.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小组展示、口头提问、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眼和视觉知识。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眼和视觉优秀教案

初中眼和视觉优秀教案

教案:《初中眼和视觉》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视觉的形成过程。

2. 学会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视觉的形成过程。

3. 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眼球结构图、视觉形成过程图。

2. 视频素材:眼球动画演示。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眼睛的了解,分享自己平时的护眼经验。

2. 提问:你们知道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吗?视觉是如何形成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2. 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 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物体?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光线是如何传递的?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总结保护眼睛的方法,如: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定期检查视力、合理用眼等。

四、实践环节(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和差异。

2. 学生互相分享观察心得,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睛的结构、功能和视觉形成过程。

2. 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眼球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2. 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眼睛的短文,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视觉的形成过程。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后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课堂活力。

眼和视觉 教案正式

眼和视觉   教案正式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眼和视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眼球的结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2.能力目标: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德育目标: 爱护眼睛
教学重点:
1. 眼球的结构
2. 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一、研: 小组合作探究.
探点1:眼球是由什么组成的?
探点2:.眼球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组长负责) 探点3:眼球壁包括什么? 内容物包括什么?
探点4:简单说出眼球各个结构的基本功能.
二、考:
1: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
2: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
三、讨:
1:视觉是怎么形成的?
2:观察课本4-49图: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学生们做下面实验来探究一下。

(1):先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睛,观察瞳孔变化
(2):请同学们说一下生活中经历过的现象.
四、疑:
1: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81内容,结合图4-50,分析近视的成因。

2:请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近视的原因和心得,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3:怎样预防近视?
五、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眼和视觉
一、眼球的结构
(教师板图)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眼和视觉 教案

眼和视觉 教案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制作简易相机和投影仪,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时充满乐趣,发挥了很好的创造力。在课堂中,围绕眼球成像的奥秘,使枯燥的识记任务转变为学生的解密之旅,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在实验现象中探寻视觉形成的奥秘,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为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教师的指导显得薄弱。学生如果课前预习不扎实,容易导致碎片化学习。这点值得我重视和反思。
学生回答:看近处物体清晰,看远处物体不清晰。
教师:本来我们的眼睛既可以看近,也可以看远。那是因为我们的晶状体曲度受睫状体的调节,曲度既可以变小,又可以变大。如果长期看近处物体,睫状体调节能力减弱,晶状体在看远处物体时,曲度不能变小,就会导致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不想通过实验来做一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我们用
实验时间为5分钟,展示时间为2分钟。
(六)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外界物体发射的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所以说视网膜是一个视觉感受器,而要想形成视觉,还要通过视觉神经的传导,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视觉,我们才能看得见。
通过大家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近视的状况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应该佩戴一个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当然,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也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同样会导致近视。
曲度更大的凸透镜来模拟近视的情形。大家注意看实验要求:
1,点燃蜡烛,移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或光屏,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2,将凸透镜换成曲度更大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的像还清晰吗?3,将本组同学的近视镜放置在凸透镜前,感受一下像是否比之前更清晰?思考为什么4,去掉近视镜,移动光屏,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物像?这个位置在原来的前方还是后方?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一、教学背景此教案是为了七年级生物下册中的《眼睛与视觉》这一章节而设计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眼睛结构和功能,以及与视觉相关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眼睛结构的分析以及眼睛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图像的原理,并能够解释视物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眼的主要结构:眼眶、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

–理解光在眼睛中的作用过程,包括折光、聚焦、像形成等。

–掌握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人眼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解释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能够分析光的作用过程,解释视物产生的原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对自身视觉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人眼结构和视觉原理。

–掌握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分析光在眼睛中的作用过程。

–理解像的形成原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上节课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与眼睛和视觉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到周围的事物的呢?2.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人眼的主要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PPT,详细介绍人眼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包括眼眶、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

•引导学生边听边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实例演示(15分钟)•利用实验器材和实物模型,模拟眼球在光的作用下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分析光在眼睛中的传播过程和图像的形成原理。

5. 探究活动(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解释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眼与视觉教学设计

眼与视觉教学设计

眼与视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3.掌握保护眼睛和提高视力的方法。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眼睛和保护视力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人眼的结构和功能2.视觉的形成过程和原理3.保护眼睛和提高视力的方法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眼与视觉。

第一部分:人眼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讲解人眼的结构: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讲解人眼的功能:接收光线、调节焦距、转换光信号为神经信号等。

3.展示一些人眼的解剖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

第二部分:视觉的形成过程和原理(20分钟)1.讲解光线的传播和折射原理。

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路径。

2.讲解视网膜的结构和构成,解释视网膜对光信号的感受和处理过程。

3.进一步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进入眼内,经过调节和聚焦形成清晰的像。

4.展示一些视觉现象的解释,如近视、远视等。

第三部分:保护眼睛和提高视力的方法(20分钟)1.讲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见的眼部疾病,如干眼症、近视等。

2.介绍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如保持适当的距离、控制使用时间等。

3.引导学生进行眼保健操,并讲解每个动作的作用。

4.分组讨论,学生自己提出保护眼睛和提高视力的方法,并在班级内分享。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保护眼睛和视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眼睛和保护视力的习惯。

四、教学资源1.人眼的解剖模型和示意图2.视觉现象的示意图和图片3.眼保健操的视频或PPT4.班级讨论的活动材料五、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问答和讨论。

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

3.学生对眼保健操的掌握情况。

4.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六、拓展延伸1.邀请眼科医生来班级做相关讲座。

2.组织学生参观眼科医院或眼科实验室。

3.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视力保健日记的记录,并在班级展示和分享。

《眼与视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与视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与视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视觉的过程和机理;3. 掌握常见的眼部疾病和预防方法。

二、导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a. 眼睛是人体感觉器官之一,主要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b. 角膜是眼睛的表面,起到珍爱眼球和聚光的作用;c. 虹膜是眼睛的有色环,能够调节瞳孔大小;d. 晶状体是眼睛的通明结构,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e. 视网膜是眼睛的光敏感受器,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2. 视觉的过程和机理:a. 视觉是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的过程;b. 视觉的过程包括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晶状体聚光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感受器产生神经信号、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解码等步骤;c. 大脑皮层对视觉信号进行整合和解析,形成我们看到的图像。

3. 常见的眼部疾病和预防方法:a. 近视、遥视、散光是常见的屈光不正疾病,可通过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b. 白内障、青光眼是常见的眼部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c. 预防眼部疾病的方法包括注意眼部卫生、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等。

三、导学任务:1. 阅读《眼与视觉》相关章节,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2. 思考视觉的过程和机理,尝试诠释我们是如何看到事物的;3. 钻研常见的眼部疾病,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方法;4. 定期进行眼部保健,注意用眼卫生,珍爱好自己的视力。

四、导学反思:通过进修《眼与视觉》,我们深入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视觉的过程和机理,掌握了常见眼部疾病的预防方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眼部保健,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珍爱好自己的视力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眼睛健康,让我们的视觉世界更加清晰和美好。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眼和视觉备课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过程。

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1. 眼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

2. 眼的功能:视觉的基本过程,光线通过不同部位的眼球结构,最终在大脑中形成图像。

3. 视觉过程:光线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等结构,经过复杂的处理形成图像,视觉信息
传递至大脑。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实物模型展示眼的结构和功能。

2.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眼的工作原理,增加学生对视觉过程的理解。

3.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因素对视觉的影响。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引入一个关于视力恶化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视觉重要性的关注。

2. 讲解眼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每个部位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展示视觉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理解光线在眼中的传递过程。

4. 分组讨论:给学生几个案例,让他们讨论不同因素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对视觉的影响。

5. 结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眼和视觉之间的联系,强化他们对本节课
内容的理解。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通过问题解答的反馴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
握程度。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模拟眼球结构来理解视觉过程。

眼与视觉教案设计

眼与视觉教案设计

眼与视觉教案设计(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眼与视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保护视力,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

2.教学难点:眼球各结构的功能。

三、器材准备眼球仪1个,电筒1支,照相机1台,纸箱1个,墨水盒1个。

四、教学环节(一)感觉器官的概念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神经末梢和一些附属结构就构成了感受器。

有的感受器比较简单,如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只是由一些神经末梢和毛发、毛囊等;有的感受器比较复杂,如眼睛由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和眉毛、泪腺、动眼肌、调光结构等构成,这种复杂的感受器就叫做感觉器官。

(二)引言: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

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鼻子闻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

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那么,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

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

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三)指导探究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结构特点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

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①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由上向下。

观察时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参考课本P81方法步骤逐步完成。

(3)反馈点拨: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

眼与视觉详细教案

眼与视觉详细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眼与视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视觉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体验模型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体验物体分类的几种方式;体会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正常的眼睛与看清物体的关系的学习,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体会事物归类整理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眼球模型,饮料,杯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给同学们倒一杯饮料,请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液体?为什么?学生:根据看、闻等感觉猜测。

教师:人们经常利用眼、耳、鼻、皮肤感觉器官接受刺激,获得信息,这其中95%以上是视觉信息,经由眼睛获得。

那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下眼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先请同学说说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眼部结构(展示)。

学生:眼睑,睫毛,瞳孔,虹膜,巩膜。

教师:眼睛的结构比我们看到的复杂的多,有很多结构,其中感受光刺激的主要结构是眼球,所以我们把眼的结构分为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

现在我们来认识下眼的附属结构,(展示)眼的主要附属结构是眼睑(包括上睑和下睑),睫毛,结膜(包括球结膜和睑结膜),泪腺,眼外肌。

请看图(展示),这些图说明眼睛的附属结构有什么功能?学生:眼睑,泪腺,睫毛,结膜有保护眼球,保持眼睛湿润和清洁的作用,眼外肌收缩、舒张能使眼球灵活转动。

教师:是的,这些附属结构实际上都在为眼球服务,接下来我们看看眼球又是怎么样的呢?(展示)图3.1.3当中可以看到眼球的许多结构,现在请大家找一找图示的眼球的结构(展示),然后我们来说一说它们的特点与功能。

学生:寻找数字所示的结构教师:请各组组长代表你们组出示老师所指示的眼球结构。

教师:1是什么?依据什么特点找到的?学生:角膜,透明,圆孤形,眼球最前部。

教师:对,它有聚光的作用,我们换角膜就是这样换的(展示)。

眼和视觉1教案

眼和视觉1教案

眼和视觉1教案教案标题:眼和视觉1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重要性和视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探索保护眼睛的方法和良好的视觉习惯。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眼球模型或图示3. 视觉检测图表4. 学生练习册5. 学生笔记本或纸张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张视觉相关的图片(如眼睛、眼镜、眼科医生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对视觉的重要性有什么了解。

探究(15分钟):1. 使用眼球模型或图示,向学生介绍眼睛的结构,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他们对眼睛结构的理解和如何保护眼睛的方法。

3. 展示视觉检测图表,并解释如何进行常见的视力检查。

4. 让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记录结果。

实践(2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眼睛结构和视觉相关的练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练习中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觉习惯,如保持距离、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等。

3. 鼓励学生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并与家长共享所学知识。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并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2. 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视力检查,并记录结果。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眼科医院或眼镜店,让他们亲身了解眼科检查和配镜过程。

2. 进一步探究光的传播和视网膜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视觉的科学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或眼部按摩的活动,帮助他们放松眼睛并改善视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掌握保护眼睛和维护良好视力的方法。

同时,通过作业和扩展活动,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眼睛和视觉的理解,并培养良好的视觉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级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眼与视觉》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

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

4.说出近视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

5.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三、教学重点
描述眼球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了解近视的成因和预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生物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启发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几张关于心理的大相片,有关的课件,眼球的结构模型。

(二)学生准备:分好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七、教学启发
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

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十分清楚。

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

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板书设计:
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p89页图)
2、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
3、近视眼及其预防:
(1)病因:晶状体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矫正:配戴凹透镜
(3)预防:“三要四不看”
附上练习题: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5、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
6、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
7、为了节约时间,应边走路边看书学习。

()
8、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

()
9、躺卧看书很舒服,应当提倡。

()
10、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

()
练习题的答案:CDB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