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要求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要求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发布文件: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1、附件1-1)、书脊(见附件3)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未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院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学位级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4)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涉密论文,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范例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范例

摘要我国低值水产原料毛虾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之首,其经过盐渍、发酵制得的虾油为传统的水产调味料。

但其目前存在着发酵时间较长的缺点,如何将这些低值水产原料开发为高附加值、营养更加丰富的新型调味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虾酱虾油的酶解探索和实验虾油与市场同类水产调味料的品质比较。

其中,品质比较包括关键理化指标比较和感官评价嗜好性比较。

结果表明虾油、虾酱已基本自溶完全,添加Protamex(复合蛋白酶)、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酶促水解,酶解作用不显著;实验虾油在关键性指标氨基酸态氮、氯化物含量方面符合市场同类产品要求;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实验虾油和市场同类水产调味品在总体喜好程度方面是相同的,但在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咸淡方面显著低于同类水产调味料。

关键词:虾油虾酱酶促水解氨基酸态氮感官评价AbstractShrimp oil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ondiment produced using the low-value aquatic raw material called Acetes Chinesis.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 of this product is that it needs a long time for ferment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how to make the shrimp oil and shrimp paste more nutritious and higher value.Two parts are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exploration of shrimp oil and shrimp paste; the qu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shrimp oil and similar aquatic condiment in the marke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add exogenous enzymes such as Protamex, Flavourzyme and Alcalase in the raw material after autolysis; shrimp oil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s in the market; I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nsumers have the same sensory acceptability with the shrimp oil and aquatic condiment; however, some quality propertie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such as the color, smell, state and salinity.Keywords:shrimp oil and shrimp paste; enzymatic hydrolysis; amino acid nitrogen; sensory evaluation.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多因素对酶促效率的影响 (2)1.3虾油质量指标及感官评价 (3)1.4本实验研究意义与内容 (4)第二章虾酱虾油的酶解探索 (5)2.1实验材料 (5)2.2实验内容及方法 (6)2.3结果与讨论 (7)2.4小结 (8)第三章实验虾油与市场同类水产调味料的品质比较 (9)3.1实验材料 (9)3.2实验内容及方法 (10)3.3结果与讨论 (11)3.4小结 (14)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15)4.1结论 (15)4.2展望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8)附录虾油感官评价表 (19)第一章前言1.1课题的研究背景所谓低值水产原料,即指相对于传统经济水产品而言,一些食用经济价值比较低的鱼虾贝类。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生通知〔2021〕12号关于2021年夏季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学院和各位申请2021年夏季授予学位研究生:为做好研究生学位授予及毕业服务工作,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如下:一、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预答辩、论文重复率检测等环节可以线上进行,对于已返校的研究生,可以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线下进行。

(一)时间:在学位论文送审前完成(二)事项1.答辩申请:研究生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学位答辩申请。

2.资格审查:由学院组织以院系或学科为单位进行。

3.预答辩:同等学力博士、毕业后返回申请学位博士必须进行预答辩。

4.论文重复率检测:学院组织以院、系为单位收齐论文后统一交给图书馆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

学院按照本学院(学科)制定的论文重复率检测结果处理办法进行审核判定,符合送审要求的论文安排送审。

二、学位论文校级抽查(一)时间:2021年4月2日(周五)(二)抽查对象1.博士学位论文:全部进行校级抽查。

2.硕士学位论文:抽查比例不低于5%。

以下几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100%校级抽查:(1)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2)已毕业研究生回校申请学位人员;(3)往年曾被抽查到,但办理了延期的研究生;(4)上一年度在北京市学位论文抽检中有“不合格”评议意见论文的导师所指导的学位论文以及校级硕士学位论文抽查中评阅不通过的导师所指导的学位论文;(5)与其他院校联合培养且在我校申请学位的研究生;(6)新获批学位授权点的第一届研究生;(7)新获批导师所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8)已提交延期申请的2016级单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9)其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抽查学位论文的研究生。

校级抽查详细规定请见《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校级抽查管理办法》(研生〔2021〕1号)。

三、学位论文送审(一)校级抽查送审1.同等学力博士生携带入学资格认定书原件、交费凭据复印件、2份正式成绩单(凭交费凭据到培养处西区主楼209室打印),自行前往研究生院学位办领取入学报名原始材料:3月22日-26日(周一-周五);2.学院提交校级抽查资格审查通过名单(附件1)及相关材料时间:4月20日(周二),相关材料如下:返回答辩生相关材料:《中国农业大学已毕业研究生回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审查表》(附件2)、《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查意见》(附件3);(注:具有返回答辩资格的研究生:2018年6月及以后结业或毕业的博士研究生、2020年6月及以后结业或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博士生相关材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查意见》(附件3)3.学生提交校级抽查学位论文时间:4月21日-22日(周三-周四);校级抽查学位论文送审周期约为5周。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悬浮型液体肥料制备以及物化稳定性研究

悬浮型液体肥料制备以及物化稳定性研究

合 作 指 导 教 师:
申 请 学 位 门 类 级 别:
专 业 名 称: 研 究 方 向: 所 在 学 院:
邓慧苹 慕康国 副教授 陈清 教授
工学硕士 环境工程 环境污染化学与生态修复 资源与环境学院
二 O 一五年六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本人和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High nitrogen-type, high phosphorus-type, high potassium-type, balanced-type suspension liquid fertilizer formulas were handled with different pH, after storage in thermal storage 14d, room temperature 60d, its physical stability, flowability were good, formulas were reasonable, the raw materials were readily available. High nitrogen-type, high phosphorus-type, balanced-type formulas could be controlled the pH from 6.0 to 7.0, high-phosphorus formula pH from 4 to 6.2, the physical stability of all were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weak acid environments.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智能防火墙中网推出第六代防火墙[期刊论文] -计算机安全2003(11)2许一凡防火墙新技术分析[期刊论文] -计算机安全2003(11)3宋斌.程勇.刘科全NP架构千兆线速防火墙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期刊论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8)4Intel Corporation Intel IXP1200 Network Processor Datasheet20005廉育功立体防护体系的新手段--联动防火墙[期刊论文]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2(6)6BELLOVIN S M Distributed fire walls19997赵戈.钱德沛.范晖用分布式防火墙构造网络安全体系[期刊论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相似文献(10条)8期刊论文"防火墙"的语义演变过程——基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27(3)9期刊论文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亚太经济3/1/(3)10期刊论文防火墙技术的演变- 计算机安全5/1/(5)11学位论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比较与中国对策4/1/12学位论文智能型包过滤防火墙的研究与实现6/1/13期刊论文全状态防火墙双机热备份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研究12/1,21(12)14期刊论文从防火墙体系结构演化看流过滤技术- 中国数据通信6/1/,5(6)15期刊论文防火墙--永远的明星- 计算机安全5/1/(5)16期刊论文浅析防火墙技术及其在高校校园网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学术版)5/1/(5)17学位论文金融防火墙制度的法律研究11/1【引证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7条1 骆炎民,张全伙,吴金龙;改进的防火墙技术[J];福建电脑;2002年08期2 彭文灵,张忠明;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3 郭晓淳,吴杰宏,刘放;入侵检测综述[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4 毛小青;刘运城;;银行卡安全问题的研究[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07期5 郭晓淳,辛青,刘玉香;入侵检测系统综述[J];东北电力技术;2003年03期6 谭国律;微机系统下应用软件中的数据安全[J];计算机应用;2001年11期7 谢维杲,顾其威;构建结合入侵检测的桌面防御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07期1 1 张怀清;基于Internet的林业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FINFOSYS)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101 李颖;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机制的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2 吉璨琛;基于包过滤技术的个人安全防御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3 谢维杲;桌面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4 陈云;协同设计数据安全防范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5 于泠;网络攻击的有效防范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6 吴君怡;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及IP流量计费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7 史逵;Intranet安全技术分析与安全措施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8 冯岩;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9 李健;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10 耿志刚;入侵检测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共引文献】101 汪锐,王静怡,何丹农;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模具虚拟制造技术[J];模具工业;2002年01期2 赵锐,孙劲光,裴际兴;基于Linux平台的Intranet解决方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3 陈伯成,范闽,李英杰;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10期4 许霆,袁萌,史美林;网络监控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8期5 郭凌菱,张晓峰,王忠应;用Linux防火墙作代理服务器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S1期6 王明福;基于Linux的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1年08期7 金岩;专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1年08期8 宋伟,刘卫宁;虚拟专用网(VPN)——安全灵活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J];计算机应用;1999年09期9 王新胜,陈刚;分布式代理服务器的实现[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10 王明福,宋成,余苏宁;基于Linux的大规模WebMail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10期1 1 李春梅;邹平;钱鑫;;基于Intranet和分布对象技术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51 马恒太;基于Agent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建模及实践[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2 杨宏宇;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3 蒋建春;面向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对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4 邹涛;智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5 朱永宣;基于模式识别的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101 郭春阳;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2 王英泽;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3 赵连军;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4 袁曙;基于IP的网络安全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5 李正国;电子商务技术及其在江西发动机集团公司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6 李志广;基于WEB的嵌入式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7 陈翔;基于传感器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年8 周光宇;基于入侵诱骗技术的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年9 谢维杲;桌面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10 裴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同被引文献】10 1 鞠海玲,宁洪,郑若忠,陈怀义,孙庭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03期2 陈永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策略分析[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3 刘怡;数据库安全与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年01期4 许芸;在电子商务数据管理中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策略[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2年09期5 王宇,施燕妹;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安全措施[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5期6 曾志峰,杨义先;基于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的包过滤防火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12期7 刘宝旭,徐菁,许榕生;黑客入侵防护体系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8期8 赵龙,况晓辉,赵辉;高效防火墙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0年01期9 蒋建春,马恒太,任党恩,卿斯汉;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0年11期10 哈进兵,张友良;一种异地协同设计中的安全策略[J];工程设计;2001年01期11 魏春英;刘培玉;;否定选择算法及其改进[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31 齐建东;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2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3 姜梅;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101 谭云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2 范进军;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中的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3 赵飞;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下数据安全策略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4 李春梅;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5 王成;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6 张海勇;入侵检测系统实现及神经网络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7 夏放怀;以加密为核心的信息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8 鲁云平;基于免疫原理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9 郑晓龙;关于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模式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10 虞平;一种面向会话的入侵检测模型[D];东南大学;2004年【二级引证文献】31 周志军;王多强;;IPv6网络安全协议浅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2 崔锦法;李甦;王伟平;;入侵检测系统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3 徐京辉,刘杰;基于B/S模式的社区电子政务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08期31 段丹青;入侵检测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2 刘刚;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3 刘义理;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框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101 黄柱中;基于多数据源信息融合的安全审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2 林朝爱;Intranet安全体系结构模型的研究与仿真[D];重庆大学;2007年3 林文卿;基于Snort的入侵检测系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4 杨洋;基于克隆选择的检测器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5 卜明玮;基于T-S模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6 刘悦;基于免疫原理的动态检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7 王龙耀;基于AGENT的入侵追踪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8 梁鹏程;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9 胡波;基于簇的移动自组网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07年10 陈军;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河海大学;2007年【相似文献】101 James Kobielus;防火墙并非防治Internet安全顽症的万灵药[J];今日电子;1995年02期2 郝继刚;保护Internet用户安全不受侵害的防火墙介绍[J];今日电子;1995年02期3 Kevin Reichard ,龚杰;你的生意安全吗?[J];个人电脑;1995年07期4 段丽斌;Cyber Guard防火墙[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5年03期5 ;中国防火墙擂台赛活动揭幕[J];电子出版;1996年11期6 O.Ryan Tabibian ,程世玉;INTERNET防火墙——更为简单的防火墙[J];个人电脑;1996年11期7 罗锐;Internet安全性策略[J];四川通信技术;1996年06期8 周师熊,张必智;Internet网安全防范──防炎墙[J];中国金融电脑;1996年09期9 ;TIS公司的Gauntlet防火墙[J];通讯世界;1996年11期10 徐志宇,黄健;Intranet与防火墙技术[J];电信科学;1997年10期10 1 黄卿;黄智;阙喜戎;王文东;;具有VPN功能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2 王志祥;周海刚;肖军模;;基于Linux安全增强技术的防火墙设计与实现[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3 石晶;龚震宇;;信息战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浅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4 王海洲;;构造防火墙的三种体系结构[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5 马宪民;史洪柏;;代理服务器及其在煤矿企业局域网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6 胡友彬;程源清;;防火墙技术及应用研究[A];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7 孙海燕;;防火墙技术在国家气象中心网络安全中的应用[A];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8 潘积业;原海江;;科普下乡,文化入户,多级联动,共筑“邪教防火墙”[A];2002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9 李涛;;关于WEB网络攻击的安全探讨[A];2002年广西气象电子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10 黄玉梅;;构建局域网的立体分层病毒防护体系[A];2002年广西气象电子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101 晓利;个人也应具备电脑安全知识[N];北京日报;2000年2 高良漠;网络安全设计(二)[N];中国工商报;2000年3 ;免费软件真会泄密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4 潘宇东;做安全用P2DR模型[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5 北京中科网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丁宇征王辉;网络长城第一关防火墙(一)[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6 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曹斌黄利萍;网络就这样安全起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7 管建;IDC功能扩展方案[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8 宏义;可以“防火”的路由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9 乐山市电信局计费中心韩显进;防火墙产品大观[N];计算机世界;2000年10 文风;如何选择防火墙?[N];计算机世界;2000年101 蒙杨;高安全等级防火墙核心技术研究、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2 唐三平;构建高性能的物理隔离体系[D];四川大学;2002年3 韩宏;网络集成防御及入侵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4 李春艳;分级防火墙系统中动态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5 侯小梅;电子商务安全与混沌加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6 刘益和;应用区域边界安全体系结构的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7 姜立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8 史国庆;电子商务与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9 张宁;IP移动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10 王文奇;入侵检测与安全防御协同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101 杜祥宇;基于Linux的复合防火墙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2 王菲;安全技术研究及其在MIS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3 陈军亮;Internet/Intranet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4 张金玲;一个防火墙远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5 鲍健;园区网设计及其安全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6 王华萍;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研究及防火墙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7 陈朝阳;新型软件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2年8 杨毅坚;主动防火墙系统及其网元化管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9 刘喆;防火墙中基于Web的管理和一次性口令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10 卢宁;某军用信息系统局域网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工学院;2002年。

中国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畜牧兽医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畜牧兽医》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畜牧兽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6期.李琍.赵连生.戴晔.[2].《中国畜牧兽医》征稿简则.《中国畜牧兽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7期.[3].《中国畜牧兽医》征稿简则.《中国畜牧兽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3期.[4].热烈庆祝《现代畜牧兽医》杂志荣获2011年度中国畜牧兽医优秀综合指导期刊称号.《现代畜牧兽医》.2011年9期.郭雪峰.[5].《草原与草坪》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畜牧兽医优秀学术期刊.《草原与草坪》.2011年4期.[6]中国畜牧兽医核心期刊表.《中国兽医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2期.[7].第六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成功召开.《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5期.本刊编辑部.[8].《饲料博览》杂志荣获第八届中国畜牧兽医技术类优秀期刊——201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年会.《饲料博览》.2011年10期.[9].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生态化核心竞争力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年9期.金峰.[10].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云南丽江隆重召开.《贵州畜牧兽医》.2012年5期.二、中国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被引次数:7作者:陈雯.农业推广·养殖南京农业大学2006(学位年度)[2].药物安全性评价毒性病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践.被引次数:2作者:董延生.卫生毒理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学位年度)[3].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研究与HACCP在生产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0作者:辛盛鹏.预防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2004(学位年度)[4]国立大学畜牧兽医系史研究(19281949).作者:李妍.科学技术史南京农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5]植酸酶体外消化评定技术的研究.被引次数:46作者:张铁鹰.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02(学位年度)[6].乡村兽医管理规范初探.被引次数:1作者:王仁华.预防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7]有机锰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肉仔鸡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被引次数:21作者:李素芬.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02(学位年度)[8].山东省生猪产业化经营实证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王美红.产业经济学山东农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9].湖南省农业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作者:何伟珍.农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学位年度)[10]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沈志忠.科学技术史南京农业大学2004(学位年度)三、中国畜牧兽医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畜牧兽医高职高专中兽医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关铜.唐仁华,201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广东省中兽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2]推进生物制品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赵培培,2011第七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3]具有HI活性的抗H7亚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邓国华.张立春.李雁冰.王桂芹.曲站红.于康震.陈化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4]以精品战略打造我国畜牧兽医科学的品牌期刊——《中国兽医学报》办刊理念的尝试与思考.郭建顺.张学东.沈晓峰.冯立文.李文红.陈傲第,2006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5]以精品战略打造我国畜牧兽医科学的品牌期刊——《中国兽医学报》办刊理念的尝试与思考.郭建顺.张学东.沈晓峰.冯立文.李文红.陈傲第,20062006中国科协年会[6]标本在畜牧兽医类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尔伦桃迪,2008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7]全国第八届2003及2006年兽医药理毒理学术讨论会论文综述.谢麟,2009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8]良好农业规范与畜牧兽医的发展.曲丰发,20102010良好农业规范国际论坛[9]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王斌斌.李春玲.王贵平.莫内,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10]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理论与实践.李万有,2015第六届中国兽医大会暨中国兽医发展论坛。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硕⼠毕业论⽂参考⽂献相关推荐经济硕⼠毕业论⽂参考⽂献 经济硕⼠论⽂参考⽂献⼀ [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2005-2012. [2]江苏统计年鉴[M].江苏省统计局,2005-2013. [3]江苏农村统计年鉴[M].江苏省农林厅等,2006-2013. [4]扬州市统计年鉴[M].扬州市统计局,2005-2013. [5]泰州市统计年鉴[M].泰州市统计局,2005-2013. [6][韩]朴振焕.韩国新村运动: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潘伟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陈锡⽂.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谭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性别平等[M]. 北京:中国妇⼥出版社,2007 . [9]蔡昉.新农村⽂化建设丛书[M]. 北京:⽯油⼯业出版社,2010. [10]路明.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创新[M]. 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2007. [11]徐⼩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2]王景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3]瞿振元、李⼩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 [1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 北京:⽣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版. [15]翟虎渠.农业概论[M]. 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卢福营、刘成彬.⾮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新乡村建设丛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7]王⾦柱.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M].长沙:湖南⼈民出版社,2006. [18]《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课题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合肥:安徽⼤学出版社,2008 年 4⽉. [19]詹姆斯·E·⽶德著,施七译.效率.公平与产权[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0] 邓有志、史⾦⿍、焦元平.⽣活宽裕解读[J].兰州:⽢肃⽂化出版社,2006. [21] 刘伟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 21 世纪议程[M].北京:⽓象出版社,2001. [22] 中国⼤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之“劳动效率”词条[M].北京:中国⼤百科出版社,1987. [23] 薛兴利、李秉龙.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学出版社,2009. [24]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迈向富裕[M].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0. [25] 刘豪兴、徐珂.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4. [26] 姚兆余主编.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知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7] 唐晓腾著.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7. [28]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学出版社,2005. [29] 王国清.财政改⾰与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31] 推进新农村建设⽂件汇编[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2] 贺雪峰.新乡⼟中国[M].南宁:⼴西师范⼤学出版社,2003. [33] 农业部调研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 [34] 蒋卫.集聚⾦融正能量给⼒建设新农村——农发⾏扬州市分⾏⽀持新农村建设掠影[j].江苏农村经济,2013(7):40-41. [35] 马成⽂.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监测分析[J].特区经济,2009(6):155-157. [36] 曹均学.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及路径优化[J].⽢肃农业,2008(6):35-37. [37] 张宝⽂.科学谋划,夯实粮⾷安全的战略基础[J].求是,2007(4):41-43. [38] 郭庆⽅.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J].改⾰与战略,2007(1):10-12. [39] 邓燕华.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动[J].管理世界,2012(7):76-82. [40] 杨瑞梅.从地⽅治理⾓度看德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J].贵州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18. 经济硕⼠论⽂参考⽂献⼆ [1]包群、邵敏,2008:《外商投资与东道国⼯资差异:基于我国⼯业⾏业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第05期,第46-54页。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主要参考文献[1]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动物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2] 陈天乙编著. 生态学基础. 南开大学出版, 1995[3] 崔启武等著. 生物种群增长的营养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91[4] 东北农学院主编. 家畜饲养学. 农业出版社, 1979[5] 冯仰廉. 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6[6] 呙于明主编. 家禽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7] 韩正康等编著. 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代谢.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8[8]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养牛学. 农业出版社,1987[9] 李平化译. 饲喂酶制剂可减少粪便.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10] 李同洲、藏素敏. 猪营养与饲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1] 李正银等. 我国27省、市、自治区水中矿物元素含量. 海军军事医学, 1992[12] 李正银等. 我国29省、市、自治区土壤中矿物元素分析. 海军军事医学,1992[13] 卢德勋. 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及其应用. 内蒙古畜牧科学特刊, 1993[14] 陆天华译. 营养学家在未来日粮设计中的作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2[15] 罗绪刚、刘彬. 荷兰猪饲粮中微生物植酸酶应用研究及相关环境问题的一些情况. 饲料营养研究进展, 1998[16] 马瀛洲. 影响马海毛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 国外畜牧学——饲料,1994[17]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家畜生理学. 农业出版社, 1980[18] 沈同、王镜岩主编.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9] 四川农学院教务处. 四川猪饲养标准. 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报告. 1982[20] 宋育主编. 猪的营养.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21] 王秋芳等译. 泌乳(美国B.L.拉森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2[22] 王文君、张维军. 平衡猪氨基酸营养——减少氮排出的有效途径. 饲料工业, 1998[23] 吴东儒. 糖类的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24] 吴晋强等编著. 动物营养学.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6[25] 萧定汉主编. 奶牛疾病监控.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26] 许振英主编. 家畜饲料学. 农业出版社, 1979[27] 许振英主编. 动物营养进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28] 袁森泉译. 应限制饲料中的养分含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3[29] 张克英译. 猪饲料的风味问题:如何提高日粮总的适口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4[30] 张乔主编. 饲料添加剂大全.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31] 张子仪. 规模化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生态文明观.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1997[32] 周毓平译(Scott, M.L.等著). 鸡的营养. 北京农业大学, 1989[33]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饲料生物学评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鸡的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肉脂型猪的标准. 上报稿. 1988[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上报稿. 1988[38] 周建民等译. NRC奶牛营养需要(第六版). 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2[39] 许振英.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养猪, 1992[40] 周文田译. 饲料风味如何影响动物的行为.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5[41] Φ.RSKOV E.R..1988. Feed science. E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42] Adams, C.A..1999.Nutritions. Food Components in Health and Nutrition[43] Aheren, F.X..1997. Rethinking the sow’s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gestation feed. Pig International, Sep[44] Aheren, F.X..1998. Protein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of nursing sows:lactation feeds. Feed Management, Jan[45] Ammerman, C.B., D.H.Baker and A.J.Lewis. 1995. Bioavailability ofNutrients for Animals—Amino Acids, Minerals, and Vitamins. cademic Press [46] Bock, H.D., B.O.Eggum., A.G.LOW. , O. Simon, and T. Zebrowska.1989. Protein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 andwirtschafts verlag Berlin[47] Bondi Aron A. 1987. Animal Nutrition.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48] Book, H.D., B.O.Eggum, A.G.Low, O.Simon, and T.Zebrowska.. 1989.Proterin Metabolism in Farm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EB Deutscher Land wirtschafts-Verlay Berlin[49] Burgstaller, G.1985.Praktische Schweinefütterung, Auflage Verlay EugenUlmer[50] Cheeke P.R.1999.Animal Nutrition-Feeds and Feeding(Second edition),pp.267.Prentice-Hall, Inc[51] Colebrook, W.F., and P.J.Reis. 1969. Relative value for wool growth andnitrogen retention of several proteins administered as abomasal supplements tosheep. Aust.J.Bio.Sci.22:1507~1516[52] English.P.R., V.R.Fowler, S.Baxter,B.S mith.1988. The Growing andFinishing.Pig: Improving Efficiency. Farming Press[53] Ensminger, M.E., I.E.Oldfield & W.W.Heinemann.1990.Feeds & Nutrition.TheEnsminger Publishing Company[54] Iji, P.A.and D.R.Tivey.1998.Natural and synthetic oligosaccharides in broilerchicken diets.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al.54:129[55] Chesuorth, J.1992.Ruminant Nutrition.CTA Macmillan[56] Kirchegessner, M..1987.Tierernaehrng, 7 Anflage..DLG-Verl-lag-GmbH[57] Kirchegessner, M.1994.Tierernaehrung, 8 Auflage. KLG-Verlag-GmbH[58] Maynard, L.A.,J.K.Loosli, H.F.Hintz and R.G,Warner.1979.Animal Nutrition 7thedition.Me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59] McDoald, P.1988.Animal Nutrition (4th ed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0] McDonald P.,R.A.Edwards,J.F.D.Greenhalgh, C.A.Morhgan.1995.AnimalNutrition(Fifth Edition).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61] Mcdowell, L.R.1989.Vitamins in Animal Nutrition.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New York[62] Merts, W.1987.Trace Elements in Human and Animal Nutrition. V ol.1 and V ol.2,Academic Press Inc[63] Meyer, H.,K.Bronsch,and J.Leibetseder.1993.Supplements Zu V orlesungen undVbungen in der Tierernahtung,B,.überarbeitete Auflage.Verlag M.& H.Schaper Alfeld Hannover[64] Mitchell,H.H.1962,parative nutrition of man and domesticanimals.V olume I,Ⅱ.Academic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65] NRC.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edition),pp.4[66] NRC.1998.Nutrients Requirements of Swine.National AcademyPress,Washington,D.C.[6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9.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8]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6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7thRevised 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iseded.,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5.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heep.National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7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1.Nutritional Energetics of DomesticAnimals.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Dairy Cattle, 6thRevised ed.,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7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4.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Poultry,9th .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Nutrition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Revised ed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76] NRC.1998.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wine.(10th Rev.Ed.).National AcademyPress[77] Pollmann,D.S.et al.1986.Probiotics. In pig dies.I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78] Pond W.G.et al.1995. Bas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ing(4th edn).John Wiley& Sons[79] Pueschner,A.and Simon,O..1988.(4.,Veberarbeitete Auflage),Grundlagen derTierernaehrung.VEB.Gustav Fischer Veklag.Jena[80] Rook, J.A.F., Thomas, P.C.1983.Nutritional Physiology of farm animals.Longman Group Limited.London and New York[81] Ryder,M.L.,and S.K.Stephenson.1968.Wool Growth.New York.AcademicPress,Saddle River,NJ07458[82]Underwoon,E..1981.The Mineral Nutrition of Livestock,2nd 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83] Ways,V.W.and Muir, W.M.1979.Efficacy and safety of feed additive use ofantibacterial drugs in animal production.Can.J.Anim.Sci.59:447~456[84]Han,In K.1996.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and production of lowpollution diets for monogastric animals.in Proceedings of First China/Korea Joint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 Feed Technology.P.9-30.China Agri.Univ.Press[85] Faverdin P. and N.Bareille,1999,Lipostatic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inRuminants,in Regulation of Feed Intake, pp.89-102,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86] Forbes J.M.,1999,Natural Feeding Behaviour and Feed Selection, in Regulationof Feed Intake, PP.5 Edited by D.van der Heide et al., CABI Publishing, CAB International。

基于中国知网论文收录情况对12所农林高校学术研究能力的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论文收录情况对12所农林高校学术研究能力的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论文收录情况对12所农林高校学术研究能力的分析刘海斌;宋广林;王军维;冷畅俭【摘要】高校学术研究能力与发表学术论文具有密切关系,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校,发表论文较多,论文质量也好.通过对中国知网2007-2011年国内12所农林高校论文发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林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科前沿和重大需求问题的把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以及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省属农林高校的学术能力提升,应更加体现区域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教育》【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中文期刊;农林高校;学术论文;学术研究能力【作者】刘海斌;宋广林;王军维;冷畅俭【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一所高校的学术研究能力对于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声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当前知识创新、信息传递日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了解国内外相关学校学术研究状况,借鉴有益的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弥补自身不足,对于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2012年1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邀请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学科评估[2],在此次评估中学科代表性学术论文被列为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4个二级指标,其中近五年国内收录的本学科代表性学术论文排在第一,这不仅因其可以有效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研究情况,还可以有效引导优秀的中文论文投向国内期刊,逐步提高中文期刊在国际学术期刊界的影响力。

本研究中文论文的相关信息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并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可信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3]。

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1] 曹建国,孟德.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25:1.[2] 姜婧.日本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10:1.[3] 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交流[J].2008,33(7):1.[4] 彭蓉.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3):1.[5] 张业忠.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6] 李明珠.农业技术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7] 张彦军.潍坊市农技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2.[8] 武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D].湖南农业大学 2012:3.[9] 周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3.[10]魏冉.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3.[11] 丁长发.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经验与启示[J].甘肃农业.2010(03):3.[12]徐彬,里昕,揭筱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新发展思路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4):3.[13]孙大为,王岩,张淼,邓春辉.浅谈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J].杂粮作物.2010(04):4.[14]揭筱纹,程君凤.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优化探索[J].农村经济.2009(02):7.[15]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0 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01):7.[16]胡瑞法,李立秋,张真和,石尚柏.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7.[17]黄德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2):7.[18]吴仲斌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J]. 红旗文稿.2009(19):8.[19]汪朝晖.浅谈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与农技推广队伍的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5):8.[20]何蒲明,黎东升.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走出困境[J].农业科技管理.2005(05):9.[21]元曙波.阳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0(07):9.[22]刘新杰,黄千建.湘潭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作物研究.2009(S1):9.[23]乔方彬,张林秀,胡瑞法 .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 [J]. 农业技术经济.1999(03):10.[24]申红芳,廖西元,王志刚,王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收入分配与推广绩效——基于全国 14 省(区、市)44 县数据的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02):12.[25]王志刚,阮刘青,廖西元.农技推广与农户满意度浅析[J].中国农技推广.2007(09):12.[26]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基于全国十省农民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9):13.[27]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申红芳,胡慧英,王磊.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07):13.[28]曹建民,胡瑞法,黄季焜.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新技术的'修正采用:农民参与技术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06):15.[29]刘伯龙,竺乾威,程惕洁著.2005.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6.[30]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主编.2005.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 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32]韩瑞清.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M].国外农业技术推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6-109:16.[33][德].阿尔布列希特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M].高启杰,肖辉,吴敬业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4-90:17.[34]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18.[35]李维生等著.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8.[36]章之汶,李醒愚.农业推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9.[37]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830 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30):6-8:20.[38]刘良军.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21.[39]王建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与推广模式及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 2010(01):20.[40]郭建强,高英,冯开文.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与借鉴[J].中国渔业经济.2010(03):21.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二[1]刘洋.科技服务汉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2]谭贵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3]辛德奎,黄操军,甘龙辉.基于北斗和 GPS 的双模田间作业机车定位系统[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1):85-87.[4]Zhao C J.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technology[M].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2000.[5]Naiqian Zhang,Maohua Wang.Precision Agriculture-A Worldwide Overview[J].Tecjnology Innovationand SustainableAgriculture,2000,15(11):121-131.[6]彭道刚,杨平,杨艳华.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机电一体化,2004,(2):6-10.[7]张志森.电动汽车最优自动变速及能量回馈的控制技术研究[D].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2013.[8]庄卫东.东北黑土漫岗区大豆变量施肥播种技术研究[D].黑龙江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1.[9]张利.基于计划、控制实施的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重庆大学,2003.[10] 李建兰.基于 STC12C 系列单片机的 DS18B20 编程[J].理论和方法,2009,28(1):23-26.[11]王熙.精准农业大豆变量施肥控制研究[D].黑龙江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12]郭贵平.T 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2011.[13]王少农,王熙.美国天宝公司网络农场系统[J].现代化农业,2015,12(2):59-60.[14]邵培杰.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D].河南省,河南大学,2012.[15]刘丽娟.基于气象条件的北方寒地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16]宋海亮.基于 CAN 的汽车制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17]贾国光.工业控制系统中基于 CAN 总线的实时动态调度研究[D].湖南省,湖南大学,2008.[18]周游.基于 CAN 总线的嵌入式玻璃拉丝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2006.[19] 刘慧 , 宋磊 . 基于 CAN 总线的客车后置发送机数据采集显示系统[J]. 车辆与动力技术,2002,85(1):37-41.[20]饶运涛,邹继军,王进宏,等.现场总线 CAN 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1]李君略,俞龙,刘华,等.联合收割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农业装备,2005,(12):46-48.[22]王建新,杨世凤.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4):905-912.[23]王杰.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5,(3):15-19.[24] 农静 , 郑宗亚 , 刘志杰 . 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原理及应用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25(3):119-122.[25]陶太平.基于双 CAN 总线的监控报警系统设计[D].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2010.[26]曾谊晖.履带式集矿车软底质行走行为及模拟试验系统研究[D].湖南省,中南大学,2013.[27]李佼.灌溉井群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2014.[28]苏毅,李明霞.基于现场总线的虚拟仪表在制糖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测试,2012,38(2):112-116.[29]徐月华,陈志忠,翁志辉.楼宇用电网络化管理系统开发[J].工业工程,2009,12(4):96-99.[30]慕守宝,高飞翔,丁成.冗余控制系统在北衙矿业公司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黄金,2014,35(2):42-46.[31]THOMAS G J.An improved CAN field bu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J].Industrialelectronics,2008,14(7):36-37.[32]杨慧,田亮,田敏.CAN 总线协议分析[J].中国仪器仪表,2002:1-4.[33]汪瞳,刘玉明,杨楚平.CAN 总线协议实现方法研究[J].应用科技,2007,34(7):54-57.[34]匡纯琪.基于 CAN 总线的大型起重机吊装过程在线监测系统[D].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2013.[35]薛雷.CAN 总线的数据帧结构及接口设计[J].洛阳师专学报,1999,18(2):117-120.[36]杨芳.电磁计量技术在传感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4,(3):110-111.[37]孙圣和.现代传感器发展方向[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1-10.[38]Kim S C,Park W P,Jung I G,et al.precision positioning of farm wehicles using a plural GPSreceiver[R].ASAE PaperNO.021156.St.Joseph,Mich.:ASAE,2002.[39]苏敏.基于 GPS 导航的太阳能机器车系统研究[D].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2013.[40]周月霞,孙传友.DS18B20 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J].传感器世界,2001,(12):25-29.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1]李岳云,蒋乃华,郭忠兴.中国粮食波动轮[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5-18.[2]邓亦武.粮食宏观调控[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2-20.[3]程叶青,张平宇.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25-931.[4]邵立民.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1):23-26.[5] 宁哲 , 王兰 , 韩微 . 粮食安全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37(4):90-93.[6]房世波,韩国军,张新时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J].气象科技进展,2013,(2):15-19.[7]庄丽,郑福云.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4):20-21.[8]彭文英,张雅杉.免耕对粮食产量及经卉效益的影响评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113-118.[9]乔世君.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11-16.[10] 杜华章 . 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12).[11]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02).[12] 张海英 .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D]. 南昌大学,2011(06).[13]陈俊红,姜翠红,李红.都市型现代农业低碳经济进程评价及建议--以大兴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0(11).[14]罗吉文.低碳农业经济效益的测评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04).[15]董魏魏,马永俊,毕蕾.低碳乡村指标评价体系探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2(01).[16]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17]田万慧.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18]李晓惠.低碳农业研路的探讨 [J].经济研究导刊,2011(03).[19]周勇.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04).[20]魏斌,张灵菲,葛庆征等.低碳农业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2(04).[21]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08).[22]左上歧.绵阳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路径[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1).[23]梁清园.广东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05).[24]李光全.沿海发达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1(06).[25] 程叶青 , 何秀丽 .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结构变动及比较优势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7.[26]方修琦,王媛,云雅如.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A].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72-278.[27]马超群,何艳芬.建国以来陕西省粮食生产及其作物结构变化[J].长安大学学报,2008,10(2):82-86.[28]王济民,肖洪波.我国粮食“八连增”的性质与情景.农业经济问题,2013(2):22-30.[29]陈佑启.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6):29-32.[30]潘华盛,张桂华,祖世亨.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影响极其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气象,2002,(4):7-12.18.[31]俞海,黄季焜,ScottRozelle 等.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3,25.[32]陈百强.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J].资源科学,2004,26(5):38-45.[33]梁世夫.粮食安全背景下直接补贴政策的改进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5,(5):4-7.[34]朱俊林.三峡工程与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J].生态学,2010,(2).[35]穆晓莹.我国玉米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V].北京农业,2012,(24):44-46.[36]任昊天.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成本收益分析[J].黑龙江粮食,2013,(08):48-50.[37]谈琰.中国粮食核心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农业、农民,2009,(7):40-41.[38] 杨邦杰 , 郧文聚 , 吴克宁 . 国家粮食核心区的保护与建设 - 黑龙江调查报告 [J]. 中国发展,2009,(2):1-4.[39]朱再清.1978年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波动状况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2,16(5):13-16.[40]郑晶,李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6,(7):99-103.。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博士
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保障学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
博士
资源与环境学院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情报学
硕士
图书馆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金融学(含保险学)
硕士
经济管理学院
产业经济学
硕士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
硕士
经济管理学院
数量经济学
硕士
经济管理学院
2、“*”表示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
3、“”表示有权培养研究生但实际并未招生的学科。
硕士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硕士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硕士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硕士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硕士
工学院
农业工程
法学
法学
经济法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
社会学
硕士
人文与发展学院
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硕士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哲学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吕天群科技资讯—2006 年15期.[2] 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陈新永江苏环境科技— 2006 年01期。

[3]浅议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措施陈刚[1] 戴凤霞[2]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3期.[4] 水利工程水环境效益的影响因子与量化模型具杏祥[1] 宋春山[2]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 年1 期。

[5] 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孙景亮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 年2期。

[6]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胡建军科技园地- 2005 年2 期。

[7]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张伟龚爱民河北水利— 2005 年9 期。

[ 8]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陆孝平、徐世钧水利发展研究- 2005 年10 期.[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曹永强, 人民黄河- 2005年1 期.[10]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水环境定量评价徐晶、宋东辉四川水利- 2005年1期。

[1]黄学群.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定位及类型选择.天津农业科学2004,10(1):51—54[2]张聚臣,陈祥等.对农业科技园区存在必要性及经营发展策略的思考[J].农业纵横,2005(5).[3]马永清,赵宪军,张志鹏.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2)。

[4]王朝全。

从农业技术的物品性质论农业科技园的制度逻辑[J].中国科技论坛,2003(6)。

[5]王树进。

农业科技园区经营亏损原因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3(3).[6]朱清海,李崇光.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化经营的理论和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7]甘顺。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2005.[8]黄小晶.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9]孙振玉。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15个最新)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15个最新)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更偏向应用的宽口径专业。

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供你参考借鉴。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英文的参考文献,详情点击查看。

计算机网络参考文献(精选119个最新)计算机英文参考文献(最新推荐100个)接下来,是计算机各个专业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如需查看某篇论文全文,可以通过页面右上角↗的【文献求助】免费获取。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王琨. Linux操作系统下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2]陆海波. 智能型掌上电脑(PDA)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1.[3]高玉金. WINDOWS环境下并行容错局域网的研究及实现[D].燕山大学,2000.[4]陈军. 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5]王霜. 瓦楞纸箱CAD系统开发[D].四川大学,2000.[6]王茂均. 织带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7]郭朝华. 多处理器并行的星上计算机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8]刘胜. 拖拉机作业机组仿真试验台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9]陈新昌. 冷藏、保温汽车静态降温调温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10]毛鹏军. 智能化温室环境参数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11]史志存. 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12]孟笛. 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可视化研究和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0.[13]刘鹏民. 涡街电磁流量计机理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0.[14]付岩. 通用脚本语言GSCRIPT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15]石争浩. 《计算机组成原理》CAI及其多媒体课件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16]姚彤. 农机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00.[17]吕康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18]邱建民. 北工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D].北京工业大学,2000.[19]刘春明.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实用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20]刘力力.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21]宋蓬勃.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0.[22]陈永华. WebGIS三维可视化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0.[23]潘炜华. 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24]杨群生. 模糊联想记忆网络和模糊图象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25]牛红军. 自动车辆定位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26]张志强. 网络环境下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27]王笑风. 路面摊铺机械自动调平控制器的仿真测试器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0.[28]黄晓华. 壁板铣床数控系统硬件结构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0.[29]景玲玲. 河南省公路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0.[30]李吉宽. 单片机模糊控制在船舶电站自动并车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0.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31]徐洪禹. 面向只读应用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型构造及查询优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32]李卫东. 微机控制LED点阵显示屏[D].大连理工大学,2000.[33]常天海. 希望-IV型多媒体语音教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34]解宏基. 变频调速矢量控制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35]宋东方. 基于公路养护管理的GIS应用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0.[36]王晓丽. 工程图扫描输入与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37]田宇.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大连市血液中心管理信息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38]杨敬辉. 基于Intranet的大连市血液中心管理信息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39]任彬. 一种新型的水表联网抄表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40]童晨涛. 港口调度现代信息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41]李德良. 基于寄生传输的检测报警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42]侯宗浩. 集成C/S、B/S结构的物资采供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43]雷晓强. 冗余度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障碍物回避的实时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0.[44]徐前锋. 多模型优化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45]杨沂. 基于Intranet的电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46]张怀领. 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00.[47]王振华. 近海结构基础设计程序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48]王琳. 基于软计算的智能控制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49]何志刚. 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MIS应用与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00.[50]刘中兵. 焊缝图象识别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51]崔鸿远. 玉米播种机工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试验[D].中国农业大学,2000.[52]田健. 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0.[53]祝华军. 小城镇规划及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54]孙毅. 渭河洪水错峰调度决策支持系统[D].西安理工大学,2000.[55]张寿桂. 厦门港集装箱运输MIS总体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56]王涛.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57]杨媛. 智能化超声波水流量计的理论分析与软件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0.[58]史庆国. 壁面机器人路径规划与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59]田永青. 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化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0.[60]丁承君.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墙跟踪[D].河北工业大学,2000.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61]周颖. 基于模糊滑动面的滑动模态控制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62]张建华. 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00.[63]徐延明.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64]于成. 综合船舶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0.[65]苏利敏. 新型串级调速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66]刘丽华. 大功率超声发生器的研制及超声乳化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67]孙东卫. 都江堰水利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1999.[68]胡霞光. 青藏公路CAE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长安大学,1999.[69]尹宏宾. 智能化信号交叉口控制及其交通量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70]邱焕耀.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变结构控制的交叉结合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71]张星明. 地质图象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72]孟小峰. 中文数据库自然语言查询处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73]王灏. 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74]庄圣贤. 无传感速度伺服矢量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1999.[75]王伟. 序列图象的几何约束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76]张光海. 受限柔性机器人装置、建模与控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77]金菊良. 遗传算法及其在水问题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1998.[78]樊晓平. 受限柔性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与智能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8.[79]黄道平. 多变量非线性过程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8.[80]陈虔. 大型应用软件协同开发的版本控制和管理—面向组件增量的版本控制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997.[81]刘黎临. 大型信息网络设计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82]牟树波. ACPI标准的实现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83]侯春海. 工程中时延动态系统的定量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1997.[84]孙富春. 机械手的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D].清华大学,1997.[85]周勇.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土水资源分类、评价与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7.[86]李明. 基于工作站网络的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87]王晓鸥. 计算机控制短波自适应通信网的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88]周小佳. 电力系统可靠性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实现研究[D].重庆大学,1997.[89]李永树. 地表移动预计方法及信息处理(SPDP)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7.[90]孙毓忠. 互连网络性能分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四:[91]马森. 曙光2000单一系统映象文件系统COSMOS操作系统相关层的设计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92]陈晨风.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7.[93]林峰. 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7.[94]陈小红. 径向基函数网络及其在非线性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1996.[95]陈晓青.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1996.[96]周宏甫. 六坐标工具磨床CNC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1996.[97]王杰. 高精度交流伺服系统的新型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6.[98]金连文. 手写体汉字识别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6.[99]戴建荣. 胶片剂量仪软件开发及其在X线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100]张虹. 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6.[101]朱群雄. 神经网络结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1996.[102]张朝海.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6.[103]侯昭胤. 神经网络辅助丙烷氨氧化催化剂设计[D].浙江大学,1996.[104]毕立群. 换热网络智能综合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北京化工大学,1995.[105]韦巍. 学习控制及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1994.[106]金毅. 模糊集合论在生产计划和调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1994.[107]蒋其友. 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大型离心式压缩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1993.[108]黄崇福. 信息扩散原理与计算思维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1992.[109]贾家麟.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2.[110]杨冀宏. 人工智能技术在分离过程综合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0.[111]钟勇. 人体胚胎视交叉微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112]赵一举. 肺动脉高压辅助诊断[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113]严晓光. 胶鞋模具CAD/CAM一体化技术的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1988.[114]陈申.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计算机实时控制[D].浙江大学,1988.[115]朱善安. 电液控制系统辨识及实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1987.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精选推荐

参考文献——精选推荐

参考文献[1]何俊士,林洪孝.水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5.[2]张洪.蒸馏法脱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水处理技术,1991,17(16):345-354.[3]解利昕,李凭力.海水淡化技术及各种淡化方法评述[J].化工进展,2003,22(10):1081-1084.[4]邹家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6-151.[5]唐受印,戴友芝,汪大翚,等.废水处理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22-125.[6]陈秀芳.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7):148-149.[7]Atungulu G,Koide S,Sasaki S,et al.Ion-exchange membrane mediated electrodialysis of scallopbroth:Ion,free amino acid and heavy metal profiles[J].J.Food.Eng.,2007,78:1285-1290.[8]Gong Y an,Tang Y u,Wang Xiaolin,et al.The possibility of the desalination of actual 1,3-propanediol fermentation broth by electrodialysis[J].Desalination,2004,161:169-l78.[9]黄万抚,罗凯,李新冬.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过滤与分离,2003,13(4):20-24.[10]李广,梁艳玲,韦宏.电渗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37(7):28-30.[11]龚毅忠,张健春.反渗透除盐技术的应用及技术[J].工业水处理,2002,22(7):39-41.[12]L D Nghiem,A I Scher.Critical risk point of nanofiltration and reverse osmosis process in waterrecyling applications[J].Desalination.2006,187:303-312.[13]侯运升,鹿笃实,范俊欣.纳滤法除盐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98,18(4):30-33.[14]Schaep J,vander Bruggen B,V andecasteele C,et al.Influence of ion size and charge innanofiltration[J].Sep.Purif.Technol.,1998,14(1-3):155-162.[15]曾坚贤.膜技术制备饮用水的应用综述[J].南京农专学报,2000,16(1):23-27.[16]王晓林,张澄洪,赵杰.纳滤技术的应用现状[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22(3):68-71.[17]Ban A,Schafer A,Wendt H.Journal of Applied[J].Electrochemistry,1998,28(3):227-236.[18]陈福明.一种去除水中离子的新方法—充电富集法初探[J].化工学报,1999,50(1):114-117.[19]尹广军,陈福明.电容去离子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3,29(2):63~66.[20]RY oo Mirrwoo,SEO Gon.Improvement in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fun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cloth by titania modification[J].Water Research,2003,37:1527~1534.[21]Arnold B B,Murphy G W.Studies on the electrochemistry of carbon and chemically modifiedcarbon surfaces[J].J.Phy.Chem.,1961,65(1):135-138.[22]Caudle D D,Tucker J H,Cooper J L,et al.Electrochemical demineralization of water with carbonelectrodes[R].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Report No.188,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May,1966:190.[23]Johnson A M,Newman J.Desalting by means of porous carbonelectrodes[J].J.Electrochem.Soc.,1971,118(3):510-517.[24]Oren Y,Soffer A.Electrochemical parametric pumping[J].J.Electrochem.Soc.,1978,125(6):869-875.[25]Farmer J C,Fix D V,Mack G V,et al.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NH4ClO4 solutions with carbonaerogel electrodes[J].J.Appl.Electrochem.,1996,26(10):1007-1018.[26]Farmer J C,Fix D V,Mack G V,et al.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NaCl and NaNO3 solutionswith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J].J.Electrochem.Soc.,1996,143(1):159-169.[27]Farmer J 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electrochemical purification,andregeneration of electrodes[P].US:5425858,1995-06-20.[28]Andelman M D.Flow-through capacitor[P].US:5192432,1993-03-09.[29]Andelman M D.Flow through capacitor and method[P].US:6778378,2004-08-17.[30]Schultze J W,Rolle D.The electrosorption valency and charge distribution in the double layer.Theinfluence of surface structure on the adsorption of aromatic molecules[J].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nistry,2003,552:163-169.[31]Ryoo M W,Seo G.Improvement in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fun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cloth bytitania modification[J].Water Rsearch,2003,37:1527-1534.[32]Y ang C M,Choi W H,Na B K,et al.Capac itive deionization of NaCl solution with carbonaerogel-silica gel composite electrodes[J].Desalination,2005,174:124-133.[33]Jeon Sang Hoon,Kim Chang-Koo,Shin Chee Burm,et al.Modeling of a capacitivedeionizationprocess[C].205th Meeting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Mary,2004.[34]Welgemoed,Schutte T J,Frik C.Capacitive Deionization Technology[trademark]:Analternativedesalination solution[J].Desalination,2005,183:327-340.[35]张登松,代凯,方建慧,等.多壁纳米碳管电极电吸附脱盐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5,36(2):282-287.[36]秦仁喜,沈军,周斌,等.炭气凝胶电极用于NaCl溶液电容性除盐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5,31(4):53-55.[37]杨慧云,王岐东,李斌.活性炭纤维电极用于NaCl溶液电容性除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9-12.[38]刘海静,张鸿涛,孙晓慰.电吸附法去除地下水中离子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排水,2003,19(11):36-38.[39]孙晓慰,朱国富.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及设备[J].工业水处理,2002,22(8):1-4.[40]赵雪娜,倪文,林庚,等.电吸附技术在含盐水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8,28(3):5-8.[41]B.E.康维(陈艾等译).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2]郭鹤桐,覃奇贤.电化学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9.[43]Helmholtz H L.Ann[J].Physik,1879,337(7).[44]Kovalenko A.Molecular description of electrosorption in a nanoporous carbon electrode[J].Journalof Computation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2004,1(4):398-411.[45]Brockris J M.Comprehensive of electrochemistry[M].New Y ork Plenum Press,1981:93.[46]刘海静.电吸附技术在水淡化/软化中的应用性实验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3.[47]查全性.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38.[48]刘永辉.电化学测试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78.[49]田昭武.电化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50]Bladergroen B J,Y ang K,Ying T,et al.Electrosorption of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carbonaerogel an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model[J].Langmuir,2001,17(6):1961-1969.[51]Huang Jingsong,Sumpter B G,Meunier V.A universal model for nanoporous carbonsupercapacitors applicable to diverse pore regimes carbon materials and electrolytes[J].Chemistry,2008,14(22):6614-6626.[52]Gabelich C J,Tran T D,Suffet I H.Electrosorption of nanostructured carbon-basedmaterial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g Technology,2002,36(13):3010-3019.[53]陈兆林,宋存义,孙晓慰,等.电吸附除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31(4):11-13.[54]查振林,余以雄.电吸附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化工,2005,8(4):52-54.[55]Zabasajja J,Savinell R F.Electrosorption of n alcohols on graphite particles[J].Aiche,1989,35(5):755-763.[56]Eisinger R S,Alkire R C,Separation by electrosopr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a fiow throughporous eleetrodeⅡ.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model[J].Electrochem.Soc.,1983,130(1):93-101.[57]Ahmad Alfarra,Elzbieta Frackowiak,Francois Beguin.Mechanism of lithium electrosorption byactivated carbons[J].Electrochimica Acta,2002,47:1545–1553.[58]Abbas Afkhami,Brian E Conway.Investigation of Removal of Cr(VI),Mo(VI),W(VI),V(IV),and V(V)Oxy-ions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s by Adsorption and Electrosorption at High-Area Carbon Cloth[J].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2,251:248–255.[59]Zou Linda,Morris G,Qi Daoduo.Using activated carbon electrode in electrosorptive deion isationof brackish w ater[J].Desalination,2008,225:329-340.[60]Zou Linda,Li Lixia,Song Huaihe,et al.Using mesoporous carbon electrodes for brackishwaterdesalination[J].Water Res.,2008,42:2340-2348.[61]董晓宁,王亚丽.电吸附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37(8):26-27.[62]Y ue Xu,John W Zondlo,Harry O Finklea,et al.Electrosorption of uranium on carbon fibers as ameans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68:189-208.[63]Chen Rong,Xu Xien.Elecsorp tion of thiocyanate anions on activated carbon felt electrode in dilutesolution[J].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5,290:190-195.[64]Oh Hanjun,Lee Jongho,Ahn Hongjoo,etal.Nanoporous activated carbon cloth for capacitivedeioniz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J].Thin Solid Fimls,2006,15:220-225.[65]Han Y anhe,Quan Xie,Chen Shuo,et al.Electrochemical enhancement of adsorption capacityof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nd their surface physico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J].Electrochin Acta,2007,52:3075-3081.[66]Conway B E.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77.[67]李定龙,申晶晶,姜晟,等.电吸附除盐技术进展及其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8(24):63-66.[68]Famer J C,Pekala R W,Fix D V,et al.Capacitive deionization with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carbonate,sulfateand phosphate[C].International SAMPE Technical Conference,1995,27:294-304.[69]Pekala R W,Farmer J C,Alviso C T,et al.Carbon aeroges for electrochemicalapplications[J].Non-Crystalline Solids,1998,225(1):74-80.[70]Gabelich J,Tran T D,Suffet I H.Electrosorption ofinorganic salt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carbon aerogels[J].Environ Sci Tech,2002,36:3010-3019.[71]Ying Tungyu,Y ang Kunlin,Yiacoumis,etal.Electrorsorption of ions from aqueous so lutions bynanostructured carbon aerogel[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2,250:18-27.[72]Y ang Chun-Mo,Lee Gi Taek,Na Byung-Ki,et al.Capacitive deionization of NaCl solution usingfour-series cells with carbon aerogel composite electrodes[C].2004 Joint International Meeting-206th Meeting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Japan,2004.[73]Y ang C,Choi W,Na B,et al.Capacition of NaCl solution with carbon aerogel-silicagel compositeelectrodes[J].Desalination,2005,174(2):125-133.[74]王万兵,张睿,刘希邈等.酚醛-糠醛基炭气凝胶对NaCl溶液的电吸附行为[J].新型炭材料,2007,22(1):65-69.[75]Iijima S.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tic carbon[J].Nature,1991,354:56-58.[76]Ozoemena K I,Pillay J,Nyokong T.Preferential electrosorption of cobalt(II)tetraram inophthalocyanineat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immobilized on a basal planepy ro lytic graphiteelectrode[J].Electrochem Commun,2006,8:1391-1396.[77]Zhang Dengsong,Shi Liyi,Fang Jianhui,etal.Preparation and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 of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J].Mater Chem Phys,2006,97:415-419.[78]Dai Kai,Shi Liyi,Fang Jianhui,etal.NaCl adsorption i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J].MaterLett,2005,59:1989-1992.[79]Wang Shuo,Wang DaZhi,JI LiJun,et al.Equilibrium and kinetic studies on the removal of NaCl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electrosorption on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J].Sep Purif Techno,2007,58:12-16.[80]施利毅.液流式电吸附脱盐装置的碳纳米管电极的制造方法[p].ZL0410016261.9.[81]Xu Pei,Drewes J,Kim T U,et al.Effect of membrane fouling on tansport of organic contaminantsin NF/RO membrane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6,297(2):165-175.[82]Ania C O,Beguin F O.Mechanism of adsorpti on and electrosorption of bentazone on activatedcarbon cloth in aqueous solutions[J].Water Res.,2007,41:3372-3380.[83]Shi K,Shiu K.Adsorption of copper and lead species at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glassy carbonelectrodes[J].Electrochimica Acta,2006,51(13):2631-2638.[84]宋序彤,印明善.苦咸水淡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85]陈兆林.操作参数对电吸附设备除盐的影响[D].江苏工业学院,2006.[86]许可.电吸附法在污水会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8.[87]赵雪娜,倪文,陈兆林.结垢对电吸附除盐的影响极其控制[J].过程工程学报,2008,8(5):887-891.[88]陈兆林,孙晓慰,郭洪飞,等.电吸附技术处理首钢污水厂二级出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9):115-119.[89]赵雪娜,孙晓慰,郭洪飞,等.重碳酸盐碱度对电吸附设备除盐性能影响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2(5):647-651.[90]石国乐,张凤英.给排水物理化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1.[91]Hou C H,Liang C D.Electrosorption Capacitance of Nanostructured Carbon-based Material[J].J.Colloid Interface Sci,2006,302(1):54-61.[92]陈兆林,孙晓慰,朱广东,等.电吸附设备工作过程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307-1310.[93]赵雪娜,孙晓慰,郭洪飞,等.酸化吹脱去除重碳酸盐对电吸附设备性能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09,29(1):23-25.。

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篇一:中国农业大学网上农大开题报告参考-园林树木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 2 -- 3 -【篇二: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只用来应付初期检查,答辩不需要此文件)】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0 年月)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300 字以内)二、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200 字以内)三、拟采用方法和技术路线(400 字以内)四、论文进度安排(300 字以内)五、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300 字以内)六、主要参考文献(字数不限,文献数量不超过20 篇)【篇三: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培养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题目中国工商银行益阳分行员工业绩评价研究指导教师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选题依据1 、问题提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所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

员工业绩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员工考核实质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好的信息,以此为人力的招聘、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员工绩效考核也可以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更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从而达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成熟的金融服务行业,其经营特点是任何一项金融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银行向客户提供某一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时候,除了需要提供产品本身的实际资本外,更多的是提供人力资源成本,以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金融产品及服务中去。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作为企业,我国银行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诸多原因多数仍处在旧的人事管理层面上,在绩效评价方面,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所推行的绩效评价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手段基础上,缺乏客观的标准,没有一个规范化、定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意见表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意见表
技术路线: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等
实验方案: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等
预期结果与可行性分析:科学性、严谨性、可靠性等
研究基础与经费预算: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等
报告规范性
纸质报告与PPT报告:是否符合科学规范与学术道德
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阐述相关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的整体质量
总成绩
□优秀□合格□不合格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
导师姓名:专业/领域:工商管理
评定
项目
评定内容
考核结果
备注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立论
依据
选题意义:学科研究范围、理论或实践意义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研究现状、问题分析、参考文献等创新性等
研究方法: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等
导师签字
(是否同意开题)
具体评价意见:(请写出明确、具体、详细的评审意见)
评定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工艺学》参考文献目录1.安鑫南, 林产化学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2.范自强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83~873.顾永康.香料、香精、化妆品,1986(4):11~204.陈愈强, 香料、香精、化妆品,1993(4):9~165.粟子安. 中国松脂的化学组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增刊:33~40)6.粟子安等. 松香自动氧化变色的研究.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论文集,1986:40~437.日本木材学会誌,1974(7):342;1974(12):600;1975(2):1018.程芝等. 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9.南京林业大学.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0.南京林业大学.林特产品化学及加工利用.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印刷厂,199411.鲁洁昌.松脂采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2.刘茉娥,陈次林,新型分离技术基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13.廖传华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开发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刘成梅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李仲训等. 促进湿地松采脂割面愈合方法——浅中沟采脂工艺研究. 林产化工通讯.1994(5):3~616.李齐贤. 松脂加工工艺.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17.刘星. 世界采脂技术综合评述.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13(增刊):19~2418.柴文淼译. 铁盐对松香颜色的影响. 林化科技通讯,1982(2):56~6019.赵子雄译. 单宁对松脂颜色的影响.林化科技通讯,1982(2):56~5820.杨如春. 脂松香颜色发青原因分析. 林化科技通讯,1997(5):32~3421.王阿法等. 一种新型高效脂液澄清设备. 林产化工通讯,1997(3):14~1822.陈清松等. 斜孔塔板在松脂连续蒸馏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论文集,Ⅻ.61~6223.唐传核.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伍忠萌. 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5.张宗和. 五棓子加工及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26.贺近恪,李启基. 林产化学工业全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27.王延告等,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8.中国林科院情报所主编.国外栲胶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29.孙达旺.植物单宁化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30.邱姆巴洛夫下K.植物鞣质化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031.石他特F著.制革化学及制革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32.南京林学院编.树木提炼物工艺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6133.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产化学工业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年34.魏庆元.皮革鞣制化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35.天津大学.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36.中国科学院植研所.中国经济植物志上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6137.中国科学院植研所.国产鞣料植物简明图谱.北京:轻工出版社 195938.肖尊琰.怎样检验植物鞣料.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5939.肖尊琰.栲胶原料的采集和简易加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5940.肖尊琰.栲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41.赖永祺. 五倍子丰产技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42.机械工程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943.化工设计院.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胶带输送机,197544.基础化学工程编写组.基础化学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845.华东化工学院编.化工过程及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46.华东化工学院编.化工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147.柯尔森.J.M等.化工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48.张北何等编写.栲胶生产技术问答.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49.上海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50.苏元复.化工图算集(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551.大连工学院化工机械系.蒸发设备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52.天津大学.化工传递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53.苏元复等.化工真图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554.雷柯夫 M.B.喷雾干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855.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干燥技术进展第四分册喷雾干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56.孙达旺.栲胶生产工艺学.北京: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57.林秀兰.栲胶生产设计参考资料.福建:福建林学院,197958.Paturan J.M.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120~12859.Paul H. Ajdrich,Greenville Del.U.S.Patent 3966654.(1976)60.刘钟栋.食品添加剂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61.赵国玺.表面活性剂物料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62.S.Paul,Surface Coat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hn Wiley & Sones,New York,(1985)63.钢竹安.香料生产基本知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5964.刘树文译.香料化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65.张文德. 植物鞣质化学及鞣料.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66.贺近恪. 黑荆树及其利用.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67.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8.周维书等.银杏叶及其制剂.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69.何坚等.香料化学与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70.金琦. 香料生产工艺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71.范成有. 香料及其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72.龙康候等. 萜类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73.Pinder A R. 萜类化学. 刘鋳晋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74.黄有识. 芳香油化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75.陈騊声. 林产化工与产品.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76.宋启煌. 精细化工工艺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77.孙宝国、何坚. 香料概论——香料、调配、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78.焦启源. 芳香植物及其利用(上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79.林进能等. 天然食用香料生产与应用.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80.杨庆贤. 天然樟脑生产过程与设计.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81.陈煜强等.香料产品开发与利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2.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辞典.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3.李淑秀.中国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利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1986,298~30584.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85.山德尔曼(德)著.天然树脂、松节油和木浆浮油化学和工艺学.王定选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86.李民栋.松脂和脂松香高沸点中性物组成分离分析方法综述.北京:林产化工通讯,1992,(6):29~3187.杨东海编译.松香再加工及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72~7988.周维纯等.松针叶维生素粉生产技术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3,(5):689.周维纯等.连续式松针叶维生素分生产工艺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4,28(6):890.王金秋等.粉状松针膏饲料添加剂在制备与贮存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的研究. 林产化工通讯,1989,5:1491.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萃取新工艺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1993,13(2):15992.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稳定性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1996.16(2):3993.周维纯等.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质量的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2,3:1594.周维纯等.针叶维生素原浓缩物和针叶叶绿素铜钠制备工艺研究.林产化工通讯,1995,29(4):795.廖传华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工艺开发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6.唐传核主编.《植物生物活性物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7.贾之慎等.《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食品科学,1990,11:198.凌关庭等. 食品添加剂手册(上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99.何达崇等. 茶多酚(POT)对油梨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3):103100.陈为均对.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2):74 101.葛宜掌对. 茶叶天然咖啡因提取方法进展. 精细化工,1996,13(2):55102.秦玉楠. 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新工艺. 精细化工,1993, 2:37103.汪东风对. 茶叶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1):63 104.李军等.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3):42 105.陈冲等.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精细化工,1997,14(6):19 106.杨义芳等.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江西药学,1996,4:7107.杨义芳等.银杏叶及其制剂的开发应用近况.中成药,1995,17(11):40108.张卫明等.江苏银杏资源调查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1109.张卫明等.银杏叶黄酮干浸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27110.丁建国.吸附剂吸附-解吸法提取银杏苦内酯.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1:30111.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12.割米达夫著,杨本文译.植物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13.方允中,郑荣粱.自由基生物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14.赵宝路.氧自由基和天然抗氧化剂.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5.金饮汉.微波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