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试卷、习题及答案4套

测量学试卷(A)一、概念题(共6分)1、磁方位角:2、遥感:3、地貌:4、相对高程:5、系统误差:6、水平角:二、填空题(共22分)1、地物符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
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遥感分类按平台层次、比例尺分为、、。
3、水准测量时,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消除和所产生的误差。
4、(1)平整土地进行高程测量时,首先要在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量学的任务包括和。
6、确定地面点位的三维空间是和。
7、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有、和。
8、坐标正算问题是:已知计算;坐标反算问题是:已知计算。
三、问答题(共12分)6题为园林、城规专业作,7题为水保专业作,1、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2、测量工作的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3、试简述影响测水平角精度的因素有那些。
4、什么叫中心投影?5、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简述其目的和步骤。
6、简述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7、已知1/100000地形图图幅的分幅编号为H-49-133,写出上下左右相邻图幅的编号四、计算题(共28分)(1)在作求积仪分划值测定时,安置航臂长为64.10,对已知面积16平方厘米的图形量得平均读数差为125,已知图形的比例尺1:500,求分划值C的绝对值与相对值。
若使C 的相对值为4平方米,问航臂长应调整为多少?(2)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Ⅰ、Ⅱ两测站(见图4-1),在测站Ⅰ测得A点标尺读数为Array1.636m,B点标尺读数为4.956m。
在测站Ⅱ测得B点标尺读数为0.561m,C点标尺读数为4.123m,已知A点高程为100m,求得沟底C的高程为多少?又问测站Ⅰ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为多少?图4-1(3)利用高程为7.831m的水准点,测设高程为7.531m的室内±0.000标高。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三个基本元素是什么?A. 经度、纬度、高程B. 距离、方位、高程C. 经度、纬度、时间D. 速度、时间、高程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答案:D3. 在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差D. 测量面积答案:B4. 什么是测量学中的基准面?A. 地面B. 海平面C. 地球表面D. 地球赤道面答案:B5. 以下哪个是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仪器?A. 望远镜B. 显微镜C. 量角器D. 测高仪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测量学中的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
答案: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答案:笛卡尔坐标系8.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答案:误差9.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地面点之间距离的方法。
答案:测距仪10.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答案:水准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的误差分析的重要性。
答案:误差分析在测量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通过误差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和量化误差的来源,从而采取措施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误差分析还有助于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12. 描述一下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利用三角形的几何特性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它通常涉及测量两个已知位置的点(基准点)与待测点之间的角度,然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待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13. 解释什么是测量学中的水准测量。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高程、方位角、距离B. 经度、纬度、高程C. 距离、方位、俯仰角D. 经纬度、方位角、高程答案:B2. 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程D. 测量面积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计算误差D. 地质变动答案:D4. 在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主要用于()。
A. 测量小范围的地形B. 测量大范围的地形C. 测量建筑物的对角线D. 测量水下物体的位置答案:B5. 测量中使用的全站仪,其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竖直角C. 测量高程D. 计算体积答案:D二、填空题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统。
答案:地理坐标系2. 测量学中的视距测量法,通常用于________距离的测量。
答案:较短3.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可以通过________来消除或减小。
答案:校准4. 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仪器和观测者的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往返观测5. 测量学中的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它通过________来确定点位。
答案:连续的三角形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学中的闭合导线测量的原理及其优点。
答:闭合导线测量是指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未知点后,最终返回到起点所进行的测量。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每一段边长和每一个转折角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闭合导线的优点在于可以检测和校正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说明水准测量中水准尺的作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答:水准尺是水准测量中用于读取高程读数的工具。
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水准尺竖直,避免晃动或倾斜,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同时,应保证水准尺的刻度清晰可见,避免反光或遮挡。
四、计算题1. 给定两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A(1km, 2km)和B(4km, 6km),计算这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扬大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扬大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2.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什么?A. 距离B. 方位角C. 高程D. 面积答案:C3.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不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地形起伏较大B. 测量范围较广C. 视线遮挡较少D. 视线遮挡较多答案:D4.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5. 在测量学中,导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什么?A. 距离B. 高程C. 角度D. 方位角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学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C. 测量环境条件D. 测量方法的选择答案:ABCD2.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ABC3.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目的?A. 确定高程B. 确定距离C. 确定面积D. 确定方位角答案:A4.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AB5. 在测量学中,导线测量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目的?A. 确定距离B. 确定高程C. 确定角度D. 确定方位角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小其影响。
(对)2. 测量学中,所有的测量误差都可以归类为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对)3.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只包括仪器误差和人为误差。
(错)4.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和三角测量法都可以用于确定高程。
(错)5. 测量学中,导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角度,而不是距离或高程。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有哪些?答: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元素是:A. 距离B. 方向C. 高程D. 角度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B. 确定两点的高差C.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D. 确定两点的绝对高度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4. 测量学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D. 利用角度测量确定高差5. 在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高程C. 测量角度和距离D. 测量面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__坐标系。
7.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误差。
8.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精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9.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
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递规律遵循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两个点A和B,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水平距离为50米。
求B点的坐标。
15.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坐标为(300, 200),C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为120°,且BC边长为100米。
求C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角度2. 答案:B. 确定两点的高差3. 答案:D. 计算误差4.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5. 答案:C. 测量角度和距离二、填空题6. 答案:笛卡尔7. 答案:随机8. 答案:中误差9. 答案:间接10. 答案:误差传播三、简答题11.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球面坐标系D. 地心坐标系答案:B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位答案:C3. 测量学中的“水准”指的是()。
A. 水平面B. 垂直面C. 倾斜面D. 倾斜线答案:A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D8.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点的高程的仪器是()。
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10.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绝对误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2.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3.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水准仪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直线方向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经纬仪5.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6.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系统误差、随机误差7.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是______。
答案:测距仪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______。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或由一个半径a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工地貌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套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是: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错误答案:D3. 测量中,为了减少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增加测量次数B. 仅使用高精度仪器C. 随意选择测量时间D. 仅依赖单一测量结果答案:A4. 地形图的比例尺表示的是:A.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B. 地图上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C. 地图上的距离与速度的比值D. 实际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答案:A5.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用于表示角度的?A. 度(°)B. 分(')C. 秒('')D. 米(m)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
答案:坐标测量2. 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之间的________。
答案:高差3. 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答案:平均值4. 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起伏5.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形起伏的曲线。
答案:等高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由测量仪器的不完善或测量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等手段来控制。
随机误差则由观测条件的不稳定或观测者的技术差异引起,可以通过增加观测次数、采用统计方法等手段来减少其影响。
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下列哪个单位是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A. 米B. 千米C. 英尺D. 英寸答案:A2. 在进行土地测量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C. 测量环境的温度D. 测量对象的颜色答案:D3. 测量学中,角度测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度B. 分C. 秒D. 弧度答案:A二、填空题4.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距离测量5. 当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时,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_______。
答案:校准三、简答题6.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
控制方法包括: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校准;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测量,减少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计算题7. 已知某点A的高程为100米,点B与点A的水平距离为50米,点B 的高程为95米。
求点A相对于点B的高差。
答案:点A相对于点B的高差为5米。
计算公式为:高差 = 高程A - 高程B。
五、分析题8. 分析在地形测量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地形图的绘制?答案:地形图是地形测量的重要成果,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水系分布、道路走向等地理信息。
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形特征,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地形图也是进行其他相关测量工作的基础。
六、论述题9. 论述现代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答案:现代测量技术相比传统测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精度更高,现代测量技术采用高精度的仪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2)效率更高,现代测量技术如GPS、遥感技术等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3)自动化程度更高,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和数据处理,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4)应用范围更广,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海洋测量、空间测量等。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仪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钢卷尺B. 电子水准仪C. GPS接收器D. 温度计2. 以下哪个单位不是用于表示长度的?A. 米B. 千米C. 克D. 毫米3. 测量学中,角度的测量通常使用什么仪器?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测高仪4. 在测量学中,误差是指: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C. 测量仪器的精度D. 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5.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测量仪器B. 测量方法C. 测量环境D. 被测物体的尺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误差。
3.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______测量。
4.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______仪和测距仪。
5. 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方法、______和测量人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描述在实际测量中,如何减少测量误差。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次测量中,测量值分别为:第一次测量为 10.23m,第二次测量为 10.24m,第三次测量为 10.22m。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极差和标准偏差。
2. 假设在一次测量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为±0.05m。
如果测量人员进行了10次测量,并且每次测量值都落在误差范围内,计算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B4. A5. D二、填空题1. 测量方法,测量技术2. 随机3. 间接4. 水准5. 测量环境三、简答题1. 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误差值和误差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时误差值和误差方向都随机变化的误差。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常用的距离测量工具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卷尺B. 测距仪C. 罗盘D. 望远镜2. 什么是三角测量?A. 使用三个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 使用三个角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C. 使用三个距离确定一个点的位置D. 使用三个高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3. 在地形测量中,等高线表示什么?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起伏C. 地形的海拔高度D. 地形的水流方向4. 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GPS)?A. 一种地图制作工具B. 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 一种地形测量方法D. 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5.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精度B. 操作者技能C. 环境因素D. 测量对象的移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7. 解释什么是大地测量学,并说明其重要性。
8. 描述如何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有一个三角形,其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4,6)和C(7,5),请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
10. 给定一个地形剖面图,其等高线间隔为10米,如果从点P(100米)到点Q(200米)的高度变化为30米,请计算两点之间的坡度。
答案一、选择题1. D(望远镜主要用于观察,不用于测量距离)2. A(三角测量是使用三个已知点来确定一个未知点的位置)3. C(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海拔高度)4. B(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5. D(测量对象的移动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而是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二、简答题6. 测量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交通网络设计、公共设施分布等,通过精确测量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7. 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点的精确位置。
其重要性体现在为全球导航、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
A. 形状和大小B. 形状和位置C. 大小和位置D. 形状、大小和位置答案:D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基准面是()。
A. 地球表面B. 海平面C. 地心D. 地球赤道面答案:B3.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测量角度?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罗盘仪答案:B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元素是()。
A. 经度、纬度、高程B. 东经、北纬、海拔C. 东向、北向、高程D. 经度、纬度、海拔答案:A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水平角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7. 在测量学中,测量误差是指()。
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 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C.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D. 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答案:A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垂直角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9.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10.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地形图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距离?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D2.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精度?A. 仪器精度B. 观测者技能C. 环境条件D. 测量方法答案:ABCD3.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角度?A. 光学测量B. 电磁波测量C. 声波测量D. 红外线测量答案:ABD4.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误差?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答案:ABCD5. 测量学中,下列哪些仪器可以用于测量高差?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测量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不存在误差。
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A. 测量对象B. 测量工具C. 测量方法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测量工具的不精确B. 测量方法的不完善C. 测量者的主观判断D. 测量对象的不稳定性答案:C3. 测量的可靠性是指:A.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普遍性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可重复性原则D. 可比性原则答案:B5.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中心位置的指标B. 离散程度的指标C. 相关程度的指标D. 正态分布的指标答案:B6. 以下哪个是测量的直接目的?A. 描述现象B. 解释现象C. 预测现象D. 控制现象答案:A7. 测量的量表类型包括:A. 定类量表B. 定序量表C. 定距量表D. 所有选项答案:D8. 测量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普遍性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误差的类型?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仪器误差答案:C10. 测量的效度是指:A.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普遍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测量的四个基本原则。
答案:测量的四个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测量应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公正性原则要求测量应公平对待所有被测对象,可重复性原则要求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应得到相同结果,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测量结果之间应具有可比性。
2. 描述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仪器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由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造成,可以通过校准工具或改进方法来控制。
测量考试题库和答案

测量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A. 计算B. 观测C. 绘图D. 记录答案:B2.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A.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B.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C. 总误差和分量误差D. 粗差和精差答案:A3.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A. 地球表面B. 水平面C. 参考椭球面D. 大地水准面答案:D4. 测量工作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点的高程B. 确定点的平面位置C. 确定点的倾斜度D. 确定点的深度答案:A5. 测量中,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是()。
A. 测回法B. 视差法C. 双仪高法D. 双测回法答案:A6. 在测量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
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C.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高差D. 利用正弦定理计算高差答案:B7. 测量中,导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点的高程B. 确定点的平面位置C. 确定点的倾斜度D. 确定点的深度答案:B8. 测量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
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程D. 测量距离和角度答案:D9. 测量中,GPS技术的主要应用是()。
A. 导航定位B. 土地测绘C. 资源调查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测量中,测量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C. 计算误差D. 人为误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A. 仪器精度B. 观测者技能C. 环境条件D. 计算方法答案:ABC2. 测量中,以下哪些属于测量的基本元素()。
A. 点B. 线C. 面D. 体答案:ABCD3. 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误差的分类()。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AB4. 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A. 观测B. 计算C. 绘图D. 记录答案:ABCD5. 测量中,以下哪些是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的“基准面”通常指的是()。
A. 地球表面B. 椭球面C. 地心地固面D. 水平面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仪器?()。
A. 经纬仪B. 水准仪C. 测距仪D. 光谱分析仪答案:D3. 测量中“闭合差”的概念是用来描述()。
A. 测量结果的精确度B. 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C. 测量过程中的误差累积D. 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答案:C4.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点位的高程B. 确定点位的坐标C.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D. 测量两点间的方位角答案:A5. 测量中使用的“三角测量法”主要依赖于()原理。
A. 相似三角形B. 勾股定理C. 三角函数D. 平面几何答案:C二、填空题1. 在测量学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工作,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被测对象的几何特征和位置关系。
答案:测量成果2. 测量工作中,__________是一种通过比较已知高程点和未知高程点之间的高差,来确定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答案:水准测量3. 测量误差的来源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_。
答案:随机误差4.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通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以消除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案:归心化5. 测量学中的“坐标转换”是指将__________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答案:地理坐标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学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答: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利用三角函数关系,通过测量角度和已知边长来确定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工程建设等领域,特别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困难的情况下,三角高程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高程传递手段。
2. 说明测量学中“误差传播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答:误差传播定律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各个测量环节的误差会按照一定的数学关系传播到最终的测量结果中。
测量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测量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测量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
A. 米B. 千米C. 厘米D. 毫米答案: A2. 测量中,角度的单位是()。
A. 弧度B. 度C. 分D. 秒答案: B3. 测量学中,常用的比例尺类型是()。
A. 线性比例尺B. 面积比例尺C. 体积比例尺D. 所有以上答案: A4. 测量学中的误差可以分为()。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所有以上答案: D5. 测量时,如果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
A. 误差B. 偏差C. 测量精度D. 测量准确度答案: A二、填空题6. 测量学中,测量的目的是获取______。
答案:准确的数据7. 测量学中的误差,可以通过______来减小。
答案:多次测量求平均值8.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直尺测量长度时,应将直尺的______与被测物体对齐。
答案:零刻度线9. 测量学中,测量结果的记录应包括测量值和______。
答案:单位10.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测量的______和准确性。
答案:可重复性三、简答题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少方法。
答案:误差的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环境误差和操作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使用高精度仪器、控制环境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及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12. 描述测量学中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案:比例尺是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理空间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建筑设计和工程图纸中,以便于在不同尺度上展示实际尺寸。
四、计算题13. 如果使用1:100的比例尺测量一块土地,图纸上的长度为5厘米,求实际长度。
答案:实际长度 = 5厘米× 100 = 500厘米 = 5米14. 已知某测量值的真值为100米,测量值为102米,计算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 = 测量值 - 真值 = 102米 - 100米 = 2米五、论述题15. 论述测量学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测量方法2. 地形测量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点的平面位置B. 确定点的高程C.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D. 测量两点间的方位角3. 在测量学中,什么是三角测量?A. 使用三个点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B. 使用三个角度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C. 使用三个点来确定一个角度D. 使用三个角度来确定一个距离4. 测量学中,什么是相对误差?A. 误差与测量值的比值B. 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C.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比值D. 测量值与误差的比值5. 在测量学中,什么是导线测量?A. 测量导线的长度B. 测量导线的方向C. 测量导线的位置D. 测量导线的形状6. 测量学中,什么是闭合导线?A. 起点和终点不重合的导线B. 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导线C. 导线的长度为零D. 导线的方向为零7. 测量学中,什么是正高?A. 点到参考椭球体表面的距离B. 点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C. 点到平均海平面的距离D. 点到地面的距离8.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精度?A. 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测量误差的大小C. 测量速度的快慢D. 测量范围的大小9.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灵敏度?A. 测量仪器对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B. 测量仪器的精度C.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D. 测量仪器的耐用性10. 测量学中,什么是测量的可靠性?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答案:1. D2. B3. A4. A5. D6. B7. B8. A9. A10. 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3. 阐述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4. 解释测量学中测量精度和测量灵敏度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在一个闭合导线测量中,已知A点的坐标为(X1, Y1),B点的坐标为(X2, Y2),C点的坐标为(X3, Y3),并且测量得到AB段的距离为d1,BC段的距离为d2,CA段的距离为d3。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经纬度测量B. 距离测量C. 角度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A2. 在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差D. 测量距离答案:C二、填空题1. 测量学中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仪器误差;观测误差;计算误差2. 测量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两点之间水平距离的仪器。
答案:测距仪三、简答题1. 简述全站仪的基本功能。
答案:全站仪是一种集成了测角、测距和数据处理功能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能够自动完成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并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快速得到测量结果。
2. 什么是三角高程测量?它有哪些应用?答案: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利用三角学原理测量两点之间高差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建筑物高度测量以及地质勘探等领域。
四、计算题1. 已知A点高程为100米,B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50米,A、B两点间的垂直角为30°,求B点的高程。
答案:首先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高差h = 50 * tan(30°) = 50 * 0.577 = 28.85米。
由于B点位于A点的下方,所以B点的高程为100 - 28.85 = 71.15米。
2. 若在测量过程中,观测者在A点观测到B点的角度为45°,且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0米,求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
答案:由于观测者在A点观测到B点的角度为45°,且为水平角,所以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假设从北方开始顺时针测量)。
五、论述题1. 论述测量学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答案:测量学是现代工程建设的基础,它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提供了精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在工程建设中,测量学确保了建筑物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期中试卷
卷面总分:100 答题时间: 90 (分钟)适用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附和水准路线:
2.高差(定义及公式):
3. 高差闭合差
4. 水准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下表)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目镜调焦不正确 2.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
A .双仪高法
B .测回法
C .方向观测法
D .往返测法 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
A .垂直
B .平行
C .相交
D .任意 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 ) 必定相等。
A .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 水平角度
D .竖直角度 5.设=A H 15.032m ,=B H 14.729m ,=AB h ( )m 。
A .
B .
C .
D .
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
A .顺时针旋转
B .逆时针旋转
C .任意方向旋转
D .不旋转
7.此水准路线为()。
A.闭合水准路线B.附和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水准网
8.水准仪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 B.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D.望远镜、图板、基座
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D.高差闭合差
10.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A.闭合水准路线 B.水准网 C.附和水准路线 D.支水准路线11.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
A.高B.低 C.相等 D.不确定
1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0 B.与路线形状有关 C.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
1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物像 C.消除视差 D.以上都不对
14.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
A .粗平 瞄准 精平 读数
B .粗平 精平 瞄准 读数
C .精平 粗平 瞄准 读数
D .瞄准 粗平 精平 读数 15.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 )路线。
A .闭合水准
B .附合水准
C .支水准
D .水准网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面点到_________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假定水准面
2.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像不清晰,应该旋转_________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_________螺旋。
物镜调焦,目镜调焦
3.水准测量的转点,若找不到坚实稳定且凸起的地方,必须用_________踩实后立尺。
尺垫
4.对于普通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平地: 或 。
5.已知B 点高程为m 000.241,A、B点间的高差m h AB 000.1+=,则A 点高程为_________。
6.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测量 、 、 。
高程、角度、距离
7.水准测量高差闭合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其符号,按各测段的__________成比例分配或按_________成比例分配。
距离、测站数
8.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大地经度、大地纬度
9.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10.水准测量的内业工作主要是进行的校核与的计算。
测量结果,各点高程
11.水准测量时把水准路线高差与之差叫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理论值,观测值
12.测量学的任务是、。
测图、测设
13.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14.地面上任意一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
15.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影像。
目标,清晰
四、计算题(共33分)
1.已知A 点的高程A H =,A 点立尺读数为,B 点读数为,C 点读数为,求此时仪器视线高程是多少B H 和C H 各为多少(共8分) Hi=+= Hb== Hc==
2.用水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高差,已知A 点高程为A H =12.658m ,A 尺上读数为1526mm ,B 尺上读数为1182mm ,求A 、B 两点间高差AB h 为多少B 点高程B H 为多少绘图说明。
(共10分) Hab= Hb=Ha+Hab=
3.在水准点a BM 和b BM 和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1所示。
已知a BM 的高程为5.612m ,b BM 的高程为5.400m 。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1),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共15分)
图1
表1: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
点号
距离
/km 高差/m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m备注
BMa
+-6+
高程
已知1
-3
2
+
-3+
BMb
4-12
辅助
计算。